第七章 7.1 线粒体
有关线粒体知识点总结
有关线粒体知识点总结1.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包括外膜、内膜、内质和基质四部分。
外膜是线粒体的最外层,厚度约为60nm,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其中嵌入有多种蛋白质。
外膜内表面上有一种叫做粗粒体轴蛋白的蛋白质,该蛋白质表面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多肽信号。
内膜位于外膜内部,其结构复杂,由多条不等长度的蛋白质金属离子的复合物组成。
内膜上凸出很多的无色帆结构,就是线粒体内膜上复合体的外面。
而且这个结构在不同时期有完全相反的效果。
在供能量的时期盘结构不断的损毁,线粒体透透性增加。
而且出现着许多的联合努力。
外膜上的一些小小孔道与内膜下面的多蛋白共同构成了一个空气玻璃,可以说内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重点关注的组织线粒体内的物质基质状似原核生物质,基质的内部空间充满了水。
此外,线粒体内还有许许多多由22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酶,这些酶便与线粒体内膜那些不规范的复合物产生共同体成的一种的接触。
而且这些接触是在同一时刻时间内。
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的最内部部分,内膜的结构复杂,内外膜的内层和外层都由疏松常见基团做支持,有产生大量的氧化酶和一种电子分子传递复合体。
线粒体的功能靠氧化磷酸酸裂解产生细胞的高碳氧化物和自由基。
2.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
其主要功能包括细胞能量生产和细胞代谢的调节。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酸分解过程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线粒体还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钙离子稳态调节等。
(1)能量生产线粒体存在的最主要功能便是合成能量,通过磷酸化机制生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物。
产生的氧气和葡萄糖会就拉长庞大的降解,从而使得葡萄糖遇到产生热量就燃烧。
由于热量的产生还会使得线粒体的体积进一步增加,得到了统一的维持作用。
至于其内部电离关吸力产生了地质也是不可忽视的。
线粒体内外层膜在电子传递和无色团过程中产生质子排泄。
而线粒体内膜增加的氧化酶的复合物在氧化磷酸酸裂解的产生中产生ADP和ATP动力输出焕然一新。
第七章 线粒体
第七章线粒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绍军17334040@本章概要:7.1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7.2线粒体的化学组成7.3线粒体的功能7.4线粒体质量控制与线粒体自噬7.5线粒体损伤与疾病7.6线粒体与细胞凋亡7.7线粒体的自主性问题7.8线粒体的分裂与增殖7.9线粒体的起源学习重点:1、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2、线粒体与疾病、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细胞器,细胞内各项生化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和叶绿体提供,故有细胞“动力厂”之称。
线粒体是在动物细胞中首先由本达(Benda,1897)发现的,命名为“mitochondria,mitochondrion”(来源于希腊字mitos=线,chondrion=粒),其后,在植物细胞(Meves,1904)中也看到了。
它们普遍地存在于真核生物的所有细胞中。
7.1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7.1.1 形状、大小、数目和分布线粒体是细胞中最丰富的细胞器之一,通常占细胞质容积的20%~25%,其数目、形态受细胞对能量的需求的调节,因而是动态变化的。
线粒体各种结构类型模式图线粒体形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可逆的转变的,其转变方式有3种:①由线状断裂成小球或颗粒,②颗粒膨大呈中空的球状,③由球状、粒状或短棒状转变为线状。
6The Fusion and Fission of Mitochondria7.1.2 结构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可分为4 部分,①线粒体表面的外膜(outer membrane),内含脂肪和蛋白质,各占一半;②内膜(inner membrane),向内折叠伸出许多形式不同的嵴,形成复杂的内部膜系统,嵴内为嵴内腔;③内外膜间为8.5nm 厚的电子透明层,称为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它与嵴内腔相贯通;④在内膜以内的基质(matrix),为含有可溶性蛋白质和含钙的基质颗粒(matirx granule)等物质的溶液。
第7章细胞能量
乙酰辅酶A和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苹果酸
15
在细胞氧化还原反应
中充当电子受体和供
体的成分,分为还原
型和氧化型辅酶:
FAD、 FMN、
NAD+、NADP+ FADH2 、NADH NADPH
16
线粒体能量转换策略
◆三羧酸循环中的能量转换
NAD+ → NADH FAD+ → FADH2 ◆NADH和FADH2必须被氧化才能维持三羧酸循环 2NADH + 1/2 O2 → 2NAD+ + H2O+能量(H+势能) FADH2 + 1/2 O2 → FAD+ + H2O +能量(H+势能) ◆NADH和FADH2氧化电子如何释放叶绿体的包被是由两层单位膜;内外两膜间有
2-10nm宽的膜间隙;
与线粒体不同,叶绿体的基质中还有一种膜结
构:类囊体。
内膜的蛋白质/脂比外膜高;是植物细胞脂合成
的场所
叶绿体膜的通透性:外膜存在孔蛋白,通透性
大,核苷、无机磷、蔗糖等均可自由通过。
内膜上有特殊转运载体称为转运体(traslocator)
19
电子载体
血红素和铁硫蛋白
辅酶Q
20
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活细胞中伴随着呼吸链的氧化作用所发生的 能量转换和ATP的形成过程。
线粒体内膜电化学梯度的建立 ●质子浓度梯度
●内膜两侧电位差
◆proton-motive force(质子动势)
ATP产生:化学渗透偶联假说
电动机——Na-K泵、H泵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体的基本功能
2013 第7章 线粒体
Contains proteins with three types of functions:
(1)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Carry out oxidation reactions; (2) ATP synthase: Makes ATP in the matrix; (3) Transport proteins: Allow the passage of metabolites
第7章 线粒体 mitochondria
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熊静波
线粒体的发现
1894 Altmann用光镜在动物细胞中发现, 命名为生命小体(bioblast); 1897 Benda将其命名为线粒体; 1900 Michaelis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 应的作用; 1950 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rebs循环、 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发现线粒体DNA变 异与100多种人类疾病有关
2个为rRNA基因 22个tNRA基因。
内外膜转位接触点形成核编码蛋白 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
线粒体的内、外膜上 存在着一些内膜与外 膜相互接触的地方为 转位接触点 (translocation contact site)。是蛋 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 体的通道。
四、线粒体的功能
Localization of metabolic functions within the mitochondrion Outer membrane: Inner membrane: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发生场所
以糖的有氧氧化为例 糖的有氧氧化分为四个阶段
– 葡萄糖-丙酮酸(胞质) – 丙酮酸氧化脱羧(线粒体基质) – TAC (线粒体基质) – 电子传递(线粒体内膜)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线粒体ppt课件
■ 两套遗传体系的协同性
通过离体实验发现两套 遗传体系的遗传机制不 同。 如放线菌酮是细胞质蛋 白质合成抑制剂,但是 对细胞器蛋白质的翻译 却没有作用。另外,一 些抗生素,如氯霉素、 四环素、红霉素等能够 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 成,但对细胞质蛋白质 合成没有多大影响。 通过对转录的抑制研究, 发现线粒体基因转录的 RNA聚合酶也是特异 的(图)。
线粒体蛋白转运
图 线粒体蛋白转运的部位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概念: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 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 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 组份。 种类:伴侣素家族(chaperonin, Cpn)、热休克蛋白 家族 ( Hsp family )、 核质素、T 受体结合蛋白 (TRAP) 等 特征:1、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没有高度专一性,同一分子伴 侣可以促进多种氨基酸序列完全不同的多肽链折叠成为空间 结构、性质和功能都不相关的蛋白质。 2、它的催化效率很低。行使功能需要水解ATP,以改 变其构象,释放底物,进行再循环。 3、它和肽链折叠的关系,是阻止错误折叠,而不是促 进正确折叠。 4. 多能性(胁迫保护防止交联聚沉,转运,调节转录 和复制,组装细胞骨架) 5. 进化保守性
细胞生物学第七 章 线粒体
第一节、 线粒体的生物学特征
线粒体是能够在光学显微镜进行 观察的显微结构。 ● 1890年,德国生物学家 Altmann第一个发现线粒体。 ● 1897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 ● 1900年,Leonor Michaelis用 染料Janus green对肝细胞进行 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 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 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 用。
2024版《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课件07章线粒体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决定细胞命运具有重 要意义,探究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动力学等过程与细胞凋 亡、衰老等生物学现象的关系成为研究前沿。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01
线粒体基因组编辑技 术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线 粒体基因组的精准编辑,探究线粒体基 因变异对细胞功能和疾病的影响将是未 来研究的重点。
线粒体膜电位是反映线粒体功 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可通过荧 光染料如JC-1或TMRM进行测 定。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功能 测定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是线粒体 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其 功能异常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可通过测定线粒体肿胀程度或 荧光染料释放等方法进行评估。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课件07章 线粒体
目 录
• 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 线粒体DNA与遗传特性 •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作用 • 线粒体与疾病关系探讨 • 实验方法与技术在线粒体研究中应用 • 总结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线粒体基本结构
外膜
光滑,起细胞器界膜作 用
内膜
向内折叠形成嵴,含有 大量与呼吸作用相关的
细胞凋亡定义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控制的、有序的细胞死亡过 程,涉及一系列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细胞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过程包括凋亡启动、凋亡执行和凋亡完 成三个阶段,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参 与。
细胞凋亡与坏死区别 细胞凋亡与坏死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 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坏死是一种无序的、非 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过程。
典型案例分析:帕金森病中线粒体异常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1. 形态结构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是线粒体最外面一层平滑的单位膜结构;通透性高;50%蛋白,50%脂类;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位于外膜内侧的一层单位膜结构;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决定了内膜的不透性(限制所有分子和离子的自由通过);蛋白质/ 脂类:3:1;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膜间隙: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其功能是催化ATP 大分子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到AMP,生成ADP嵴:内膜内折形成,增加面积;需能大的细胞线粒体嵴数多片状(板状):高等动物细胞中,垂直于线粒体长轴管状:原生动物和植物中基粒(ATP 合成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嵴上的规则排列的颗粒基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富含可溶性蛋白质的胶状物质,具有特定的pH 和渗透压;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进行场所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酶,DNA ,RNA ,核糖体,Ca2+2. 功能(1) 通过基质中的三羧酸循环,进行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的最终氧化 (2) 通过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3) 通过内膜上的ATP 合成酶,合成ATP 氧化磷酸化ATP 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书P90)(4)细胞中Ca 2+浓度的调节>>氧化磷酸化的具体过程① 细胞内的储能大分子糖类、脂肪经酵解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脂肪酸,氨基 酸可被分解为丙酮酸,脂肪酸或氨基酸进入线粒体后进一步分解为乙酰CoA ; ② 乙酰CoA 通过基质中的TCA 循环,产生含有高能电子的NADH 和FADH2; ③ 这两种分子中的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在过程中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④ 质子梯度驱动ATP 合成酶将ADP 磷酸化成ATP ,势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子传递链NADH 链:复合物Ⅰ(NADH 脱氢酶) UQ (泛醌)→复合物Ⅲ(细胞色素FADH2链: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还原酶)→Cytc (细胞色素c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 氧化酶)→O2→H2O>> ATP 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F1上3个β亚基的构象总是不同的,与核苷酸结合也不同, 有紧密结合态(T 态)、松散结合态(L 态)和空置状态(O 态);每一个β亚基要经过3次构象改变才催化合成1个ATP 分子;F0上H+的转运积累到足够的扭力距时,推动γ亚基在α3β3形成的圆筒中反时针转动120度,使β亚基释放1个ATP 分子;(FMN →FeS ) (cytb-FeS-cytc1) (CuA-Cyt a-Cyt a3-Cu B ) (FAD →FeS ) 4H+ 4H+ 2H+每进入2个H+可驱动合成1个ATP分子;一.叶绿体与光合作用1.形态结构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类囊体: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叶绿体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
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七章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7.1线粒体7.1.1线粒体的结构、组成与特性(1)形态与分布棒杆状结构,可以有分支,而且有时多个线粒体可以形成网络结构。
两层膜,内膜内褶形成层状或管状,增大了膜面积。
线粒体在不同类型细胞内的数目不同,依其需能多少而定。
其具有自由移动的特性,能够移动到细胞需能的部位或附近。
(2)组成与特性两膜两空间。
线粒体的蛋白质的比重比较大,含有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
①外膜外膜脂类与蛋白的比例比内膜高,含有孔蛋白,具有较高的通透性。
同时外膜上有参与被氧化物质初步分解的酶。
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②内膜内膜脂类与蛋白的比例小,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其蛋白可以分为三类:转运蛋白;电子传递链复合体和ATP合酶;合成酶类。
其通透性非常低。
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③膜间间隙其成分由于外膜的通透性差的缘故,跟细胞胞质溶胶的成分相近。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④线粒体基质含有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的酶系,以及DNA,rRNA,tRNA 基因转录的酶系及核糖体。
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7.1.2线粒体蛋白的定位7.1.2.1蛋白质定位的机制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及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方式不同,定位到不同的细胞器。
(1)信号序列一般位于蛋白质N端的一段序列,蛋白质的标签,包括信号定位信号,死亡信号,修饰信号三种信号。
有时在其下游还有一段信号序列,或者有停止转运序列。
(2)蛋白质转运方式①翻译后转运蛋白质寻靶:游离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完全合成后再在转运肽的导向下定位。
转运肽的介导的蛋白质定位步骤为,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蛋白质解折叠,伸出转运肽;转运肽与膜上受体作用,从内外膜形成接触点上穿过运输蛋白,这一过程需要ATP水解及膜电位的协助;进入基质的蛋白质首先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重新折叠,同时转运肽酶水解掉转运肽。
②共翻译转运蛋白质分选: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一边翻译,一边通过信号序列进入内质网。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7.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细胞的生存需要两个基本的要素∶构成细胞结构的化学元件和能量。
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根据对氧的需要情况分为两种类型∶厌氧的,即不需要氧;好氧的,即需要氧的参与。
在真核生物中,需氧的能量转化过程与线粒体有关,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在原核生物中,能量转化与细胞质膜相关。
1850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器,1898年命名。
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 T P的主要场所(图7-1)。
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内另一个需要氧的细胞器,不过过氧化物酶体需要氧不是用于A T P的合成而是用于有毒物质的氧化,对线粒体具有氧调节作用。
图7-1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示意图7.1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是能够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显微结构,它具有渗透性,在低渗溶液中会膨胀,而在高渗溶液中能够收缩。
7.1.1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人们对线粒体的研究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 u d o l p h Köl l i k e r第一个发现线粒体,并推测∶这种颗粒是由半透性的膜包被的。
●1898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
●1900年,L e o n o r M i c h a e l i s用染料J a n u s g r e e n对肝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
后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 r e b s循环、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
7.1.2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大小: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图7-2),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图7-2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蝙蝠胰腺细胞线粒体●数量: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相差很大,但在同一类型的细胞中数目相对稳定。
有些细胞中只有一个线粒体,有些则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线粒体。
●分布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
高中生物chapter7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高中生物chapter7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 K?lliker第一系统的研究了线粒体。
(肌细胞) 1900年,Leonor Michaelis 氧化还原反应1943年,Arbert Claude采用盐法分离技术分离到线粒体1948年George Hogeboom等采用蔗糖介质分离有活性的线粒体,确定了能量转换的部位。
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rebs循环、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膜通透性实验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比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
据此推测: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而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
用去垢剂毛地黄皂苷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1. 外膜(outer menbrane)标志酶:单胺氧化酶;外膜含有较大的通道蛋白:孔蛋白;2. 内膜(inner membrane)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部位,通透性差;含有大量的心磷脂(cardiolipin),心磷脂与离子的不可渗透性有关;内膜的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按作用分3类酶:运输酶类、合成酶类、电子传递合成和ATP合成的酶类。
3. 膜间隙(intermenbrane space)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功能:建立电化学梯度4. 线粒体基质(matrix)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功能:进行氧化反应,主要是三羧酸循环7.3 前导肽与线粒体蛋白定位线粒体各部分的蛋白质来自何方?定位机理如何?7.3.1 前导肽(leading peptide)蛋白质的两种运输方式: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时有两种可能的存在状态: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在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一直保持游离状态膜结合核糖体(membranous ribosomes):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的初始阶段处于自由状态,但是随着肽链的合成核糖体被引导到内质网上与内质网结合在一起1. 蛋白质的两种运输方式A翻译后转运: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即先合成,后运输。
第七章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含有多套运输蛋白 (通道蛋白) ,围成筒 状园柱体,中央有小孔, 孔径:2-3nm,允许分 子量为10 000以内的物 质可以自由通过。
--
Hale Waihona Puke 外膜内位于外膜内侧,由一层 单位膜构成。
膜 外膜 嵴 内膜
厚5-6nm,其通透性很 差,但有高度的选择通 透性,借助载体蛋白控 制内外物质的交换。
◆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2
线粒体膜的运输系统
膜间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
◆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功能:建立电化学梯度
线粒体基质(matrix)
◆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功能: ●TCA循环 ●脂肪酸氧化 ●氨基酸降解 ●合成部分线粒体蛋白
--
线粒体中酶的分布
线粒体中约有120种酶--------氧化还原酶 37%
内外膜之间有6-8nm宽 间隙—膜间隙
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
嵴与嵴之间的腔—嵴间腔
嵴间腔 嵴内腔 膜间隙
嵴内的空隙——嵴内腔 (内--室)
(外室)
嵴与基粒
嵴:内膜向内室折叠形成, 可增加内膜的表面积。
嵴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差别 很大,
嵴间腔 (内室)
主要有两种类型:
板层状(大多数高等动物 细胞中线粒体的嵴);
可溶性的ATP酶 (F1) 360 000
对寡酶素敏感蛋白 (OSCP) 18 000
疏水蛋白(HP F0 ) 70 000
9nm 9nm
3-4nm 长
4.5-6nm
6-11.5nm 高5-6nm
头部: 合成ATP
柄部: 调节质子通道 基片 :质子的通道
--
大学精品课件:七年制-线粒体
(一)蛋白质: 占65%-70%,分布在内膜和基质中 可溶性蛋白:基质中的酶和膜外周蛋白 不溶性蛋白:膜结构蛋白和膜镶嵌酶蛋白
120多种酶: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
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 标志酶: 外膜——单胺氧化酶
基质——苹果酸脱氢酶 膜间腔——腺苷酸激酶
(二)脂类 :
占25%-30%, 主要是磷脂(卵/脑/心磷脂),少量胆固醇
2)mRNA合成 ➢ 不含内含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 ➢ 起始密码为AUG(或AUA),终止密码为UAA。 ➢ 3’端有多聚A的尾部,5’端没有细胞核mRNA加工
时的帽结构。
4. 线粒体蛋白质合成特点:
a.蛋白质的合成与mRNA的转录几乎同时完成 b.起始密码子(AUA或AUG )与胞质不同(AUG) c.与胞质蛋白合成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d.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数量有限,但是线粒体功
1、 线粒体DNA(mtDNA): 2、线粒体蛋白质合成: (二 ) 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转运 (三) 线粒体遗传系统与细胞核遗传系统的相互关系:
(一).线粒体具有自身的遗传系统 1 线粒体DNA(mtDNA):
是动物细胞除核以外唯一含有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基因组: 一条双链环状DNA分子 编码线粒体 22种tRNA
线粒体DNA的复制
3. 线粒体基因的转录 1)转录 ➢ 启动子:重链启动子(HSP),轻链启动子(LSP)。
转录因子与其结合,在mtRNA聚合酶的作用 下启动转录。 ➢ 转录过程:线粒体基因的转录类似原核生物的转录, 即产生一个多顺反子,包括mRNA和tRNA。
➢ 重链形成两个初级转录物: 初级转录物Ⅰ:tRNAphe、tRNAval、12S rRNA和16S rRNA 初级转录物Ⅱ:mRNA和tRNA
线粒体
线粒体7.1.1线粒体形态结构1.形态与分布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棒状或粒状。
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相差很大,有些细胞中只有一个线粒体,有些则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线粒体。
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线粒体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部位。
2.结构与成分线粒体由内、外两层彼此平行和高度特化的膜包围而成,内外膜都是典型的单位膜。
内膜有嵴,嵴上有一些颗粒朝向线粒体基质,这些颗粒称为F1颗粒。
粒体的外膜和内膜将线粒体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室:膜间隙和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的四个组成部分,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分别起不同的作用。
各部分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化学组成的差异,特别是蛋白和酶分布的差异。
线粒体各部位有特征性的酶,即标志酶:外膜是单胺氧化酶;内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是腺苷酸激酶;基质是苹果酸脱氢酶。
线粒体还是Ca2+的储藏地,在内膜上都有Ca2+泵的存在。
线粒体内膜上有两种类型的Ca2+运输系统,能够将Ca2+输入到线粒体基质中,或将Ca2+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膜间隙。
图7-1线粒体内膜上的Ca2+泵7.1.2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功能是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放能的场所。
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真核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细胞通过对葡萄糖的代谢获取能量。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先在细胞质中通过酵解作用生成丙酮酸,如果有氧存在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经过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最后生成ATP和水。
如果没有氧,丙酮酸经过发酵生成乳酸。
7.1.3线粒体DNA(mtDNA)与半自主细胞器1.线粒体DNA:mtDNA是双链环状,基因组的大小变化很大,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组较小。
每个线粒体有多个DNA拷贝,mtDNA通常与线粒体内膜结合在一起。
线粒体除有DNA外,还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RNA、rRNA、tRNA)和线粒体核糖体(70S)等,所以能自己合成蛋白。
线粒体-课件(PPT-精)
Hot
Shock
Protein
热休克蛋白Hsp(主要的分子伴侣) 体外Hsp70 解折叠 腔內Hsp60、mHsp70 重折叠、组装
防止相互作用产生凝聚或错误折叠
识别蛋白质解折叠后暴露出的疏水面并与之结合
MPP 线粒体加工肽酶 PEP 加工增强性蛋白 磷酸转运蛋白
Processing Enhancing Protein 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
电子转运复合物
破坏线粒体内膜后,可分离出4种膜蛋 白复合物。线粒体中氧化过程是由这四种 膜蛋白复合物相继作用来完成的。
电子转运复合物 复合物I(质子泵)
• 即NADH脱氢酶 • 催化1对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每传一 递1对电子,伴随4个质子从基质转移到 膜间隙
电子转运复合物 复合物II
• 即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 • 琥珀酸脱氢酶有两种,一种是以泛醌作为 受体的,另一种是作用于所有受体。 • 催化从琥珀酸来的1对低能电子经FAD和 Fe-S傳递给泛醌,使FADH2上的电子通过 还原泛醌进入呼吸链中。
电子载体
• 细胞色素 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 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 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 的变换,传递单个电子。
电子载体
• 铁硫蛋白 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 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 称为铁硫中心。最常见的是在蛋白质的中 央含有2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或含有4个铁 和4个硫,分别称为[2Fe-2S]和[4Fe-4S]。 也是靠Fe3+和Fe2+两种状态的转换传递电子。
相原和
都 是 疏 水 性 分 子
都 具 有 氧 化 还 原 作 用
2019秋CB第07章线粒体
头部:ATP合成酶 柄部:OSCP(对寡酶素敏感的蛋白) 基部:疏水蛋白、嵌于膜中
F1因子
可溶性ATP酶
F0因子
OSCP
疏水蛋白
15
基粒:头部(5种亚基,F1)、
柄部(OSCP)、基部(F0)
16
7.2 线粒体的氧化供能作用
细胞中的供能物质 * 糖类 → → G → 线粒体 淀粉→ G(直接供能)←→糖原(能量贮存)
35
化学渗透学说
解释电子传递如何偶联磷酸化
构成呼吸链的3个复合物具有质子泵功能, 当H原子的高能电子在复合物间传递时,所 释放能量可驱动质子泵转运H+到膜间腔,形 成H+梯度。
另一方面,泵出的H+ 总是有顺浓度返回基 质的倾向,当H+ 从基粒的质子通道回流时,
释放的能量使 ADP + Pi→ ATP 。
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酰辅酶A + CO2
2、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
在三羧酸酶系作用下,使乙酰辅酶 A 彻底氧化,产生 2个 CO2、4 x 2H。
3、电子传递偶联磷酸化——内膜
22
线 粒 体 的 基 本 功 能
丙酮酸
脂肪酸
23
三 羧 酸 循 环 简 图
24
三 羧 酸 循 环 过 程 图
25
53
41
7.3 线粒体半自主性
半自主性——指线粒体以mtDNA编码所需的
部分 mRNA、rRNA、tRNA,以自己的核糖 体合成一小部分所需蛋白。
线粒体总蛋白90%以上由核DNA编码、胞质 合成 。eg:线粒体DNA复制、转录、翻译过 程中所需的酶、核糖体蛋白 。
42
7.3.1 线粒体DNA (mtDNA)
第七章 7.1 线粒体
• 心磷脂(一个分子含4个非极性链)含量高(达
20%) 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透过,利于ATP形成;
• 含转运蛋白,以进行物质运输;
• 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
嵴上有基粒。
嵴(cristae):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侧折叠形成的向内的突起;可扩大 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嵴有两种:板层状和管状; 嵴的形态、数量因细胞类型而异。
P.D.Boyer荣获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ATP合成酶的结构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的内容( P.D.Boyer 提出): 与ATP合酶活性密切相关的3个β 亚基各自具有一定的构 象,不同构象与核苷酸结合的亲和力也不同。在 ATP合 成过程中,在H+流驱动γ 和ε 旋转1200的情况下,3个β 亚基的构象也相互发生转变,从而引起 β 亚基对 ATP、 ADP和Pi亲和力的改变,导致了ATP的合成和释放。
线粒体与衰老也密切有关(体内约95%氧自由基 由Mt产生)。 线粒体的功能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cytc释放)
第 七 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叶绿体 线粒体
生物能量的转化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mitochondrion)的认识历程:
• Altmann(1890)、Meves (1904)分别首次在动植物细胞中 观察到线粒体; • Michaelis (1900)用Janus green B(氧化态呈淡蓝绿色)对 其进行活体染色,证实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Kennedy & Lehninger(1943-1950)证实其为柠檬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氧化的场所;(细胞组分分离技术) • Palade & Sjostrand(1952~1953) 观察到其电镜下精细结 构;(电镜技术) • 随后发现其中存在DNA及转录、翻译系统。
细胞生物学课件第七章 线粒体与核糖体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sis:(1)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光反应(Light Reaction) (2)碳固定反应—暗反应(Dark Reaction)
●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
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腔; 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 ●叶绿体超微结构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结构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 ●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 ●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基本特点是,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 大,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小;南方人群中发现一些比较古老的单倍型类型, 而其中一些类型在北方样本中几乎没有,即南方群体中保留有较北方更多 的古老类型。
研究结果从母系遗传方面说明,将汉族人群按地理位置合并为“北方汉族” 和“南方汉族”或者选用一个或两个汉族地理群体来代表整个汉族人群的 这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能有效地反映汉族遗传结构 的全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汉族本身是多源的基因库被同一个文化(汉文化) 同化、融合和统帅的产物。南方汉族群体中含有较北方群体更多的古老类 群和未定类型,提示南方汉族可能更古老。
初中生物线粒体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线粒体知识点总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以下是初中生物线粒体知识点的总结。
# 线粒体的基本结构线粒体是细胞内以囊状形式存在的小型细胞器,通常呈现为椭圆形或棒状。
它的直径约为0.5-1微米,长度在1-10微米之间。
每个细胞内可以含有数百到数千个线粒体,它们在细胞质中自由浮动。
1. 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具有两层膜结构,内层和外层。
外膜相对平滑,而内膜则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这种结构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更多的化学反应。
2. 基质:线粒体的内部充满了一种称为基质(matrix)的液体,其中含有大量的酶和蛋白质,这些都是线粒体进行代谢活动所必需的。
3. DNA和RNA: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它拥有自己的DNA和RNA,这使得线粒体能够合成一部分自己所需的蛋白质。
# 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在细胞中扮演着能量工厂的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1. 细胞呼吸:线粒体通过细胞呼吸过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三磷酸腺苷(ATP),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
2. 产生ATP: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和化学反应发生,最终导致质子从基质泵入膜间隙,形成质子梯度。
这个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工作,合成ATP。
3. 调节细胞代谢:线粒体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参与细胞的其他代谢途径,如脂肪酸的氧化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
4. 细胞凋亡:线粒体在调控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 线粒体与疾病线粒体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肉疾病、心脏病等。
1. 遗传性疾病:由于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因此线粒体遗传病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且症状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 的组成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由供体到受体 进行电子传递的一组电子载体,链上每一步都伴 随能量释放。
1)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系:
• • • • • 烟酰胺脱氢酶; 黄素相关的脱氢酶/黄素蛋白;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泛醌/辅酶Q(ubiquinone/CoQ):Q, QH2, QH 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以铁卟啉为辅基。
P211
三 线粒体的功能
功能: • 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彻底氧化放能的 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是其主要功能; • 参与氧自由基生成; • 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过开启内膜上非特 异性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实现); • 胞内Ca++调节、信号转导; • 离子跨膜转运等;
线粒体的存在状况反映了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
• 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上带柄的颗 粒; • 由头部(F1)和基部(F0)构 成。 (F1-F0 ATP酶)
长 轴 垂 直 板 层 状 嵴
管状嵴
纵行排列板层状嵴
心肌细胞排列紧密的板层状嵴
3 膜间腔
• 线粒体外膜与内膜之间的空腔,由于外膜通透
性很强,而内膜的通透性又很低,所以膜间隙
电子传递链可作为质子泵,将线粒体 基质中的H+泵至膜间腔
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和电势差构成质子动力势,驱 动质子穿过ATP酶,促使ATP合成;
(三)ATP合成酶作用机制
以 P . D . Boyer 为代表,提出了通过 ATP 合酶合成 ATP 的“结合变化” (binding change mechanism) 和“旋转 模型”(rotational model)。
H+ 通过a和c亚基形成的通道,推动转子的旋转
a和c产生/失去瞬间盐桥 c的Asp 结合/解离H+ c极性环和转子结合/分离 产生扭力距使转子转动
a的质子通道由两个半质子通道 组成(I,II), H+通路: 膜间腔 I c上的Asp II ,象水轮发电机 一样将质子动力势推动的H+流来 驱动c环和γ转子旋转;
生物氧化的分区和定位
氧化磷酸化过程是能量 转换过程,即有机分子 中的能量高能电子 质子动力势ATP 多糖、蛋白和脂肪最初 的分解(细胞质基质) TCA循环 (线粒体基质) 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内膜)
(一)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 化 (ADP+Pi ,储能 ) 同时进行,密切偶 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1 外膜
• 一层厚约6nm的单位膜,包围 在线粒体最外面; • 脂类组成与内质网相似;
外膜
• 含大量孔蛋白(Porin),允许 <10KDa 分子通过,具高通透 性,使得膜间隙环境几乎与胞 质溶胶相似。
• 含一些特殊的酶(单胺氧化酶 monoamine oxidase)
2 内膜
• 外膜内侧的一层单位膜
化学渗透假说
• 主要内容
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通过线粒体内膜上呼吸 链组分间氢与电子的交替传递,使H+从内膜内侧向 外侧定向转移。由于线粒体内膜对 H+高度不通透, 造成内膜两侧跨膜质子梯度,形成质子动力势 (H+ 浓度差&膜电位)。其中蕴藏的能量驱使H+穿过ATP 合酶,驱动ADP与Pi形成ATP。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 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1cyt b、1Fe-S蛋白 作 用 : 催 化 电 子 从 UQH2cyt c ; 泵 出 4H+ (2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 C 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 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 迁移时以微管为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线粒体
鞭毛髓部
心肌细胞 精子尾部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电镜下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封闭囊状结构 由外向内分为4个部分: • 外 膜 (outer membrane) • 膜间腔(intermembrane space) • 内 膜(inner membrane) • 基质/内 室 (matrix/inner chamber)
一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一)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 随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变 化而变化; • 外形:线状、颗粒状、哑 铃状、环形、圆柱形等。 • 大小:直径为0.5~1μm,长 约2~3μm。
显微镜下一个线粒体的变形
• 数目:
动物细胞较植物细胞多;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较多,人成熟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 分布: • 集中在细胞功能旺盛区域;
3)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及其抑制剂和作用部位
鱼藤酮 ×
氰化物 叠氮钠 CO
×
×
抗霉素A
氧化还原电位
琥珀酸 脱氢酶
通过电子传递链实现了跨膜的H+浓度差
2 ATP合成酶 (ATP synthase)
• 一个大的多亚基蛋白复 合物,由水溶性F1头部 和疏水性F0基部所组成, 也叫F1F0 ATPase。
P.D.Boyer荣获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ATP合成酶的结构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的内容( P.D.Boyer 提出): 与ATP合酶活性密切相关的3个β 亚基各自具有一定的构 象,不同构象与核苷酸结合的亲和力也不同。在 ATP合 成过程中,在H+流驱动γ 和ε 旋转1200的情况下,3个β 亚基的构象也相互发生转变,从而引起 β 亚基对 ATP、 ADP和Pi亲和力的改变,导致了ATP的合成和释放。
• 心磷脂(一个分子含4个非极性链)含量高(达
20%) 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透过,利于ATP形成;
• 含转运蛋白,以进行物质运输;
• 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
嵴上有基粒。
嵴(cristae):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侧折叠形成的向内的突起;可扩大 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嵴有两种:板层状和管状; 嵴的形态、数量因细胞类型而异。
膜间腔 组分
去垢剂(Lubrol) 裂解内膜并离心ຫໍສະໝຸດ 内膜基质外膜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第一个为各部分标志酶)
部位 单胺氧化酶 外膜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 ATP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内膜 β -羟丁酸和β -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膜间隙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的 名 称
超声波
尿素或 胰蛋白酶 完整线粒体 电子传递+ ATP合成+
亚线粒体颗粒 电子传递 + ATP合成 + ATP酶活性+
分离颗粒 电子传递 + ATP合成 - ATP酶活性+
F1颗粒 电子传递 - ATP合成 - ATP酶活性 + 重组颗粒 电子传递 + ATP合成 + ATP酶活性+
光滑线粒体小泡 电子传递 + ATP合成 - ATP酶活性 -
Arg
II I
γ和ε组成的转子的转动导致β构象的变化, 催化ATP生成
结合变化机制:
β三种状态:
O 空置状态
ADP+Pi ATP
T 紧密结合态
L 松散结合态
转子旋转的试验学证据:
• 在嗜热菌的 F1ATPase的β的N 端添加10个His, 以使其固定在NiNTA膜上; • 将γN端的一个Ser 换为Cys,以连上 肌动蛋白丝(荧光 标记); • 加ATP后可观察到 肌动蛋白丝旋转;
中的化学成分很多,几乎接近胞质溶胶,功能
是建立和维持H+梯度。
4 基质(matrix)
• 内膜所包围的嵴外空间又称内室(inner
chamber),其中充满基质; • 内含多种酶: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及蛋白合 成所需酶等; • 基质颗粒:内含Ca2+、Mg2+、Zn2+等离子; • 线粒体DNA、 RNA及核糖体。
线粒体基质
F0
膜间腔
ATP合成酶是一个可逆的偶联装置,它可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又可 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质子由基质中泵出内膜
(二)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 1953年由Slater E.C.提出“化学偶联学说”。 • 1961年Mitchell P.提出“化学渗透假说”。 • 1964年Boyer P.D.提出“构象假说”。 • 至20世纪70年代,化学渗透假说在取得大量实 验结果证实的基础上,已成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假说。
Noji H et al. 1997, Nature
四、线粒体与疾病
线粒体疾病多由 MtDNA 突变与功能缺陷所致; 其突变率比核DNA大10~20倍。
自1997年以来,已知由人类线粒体疾病引起的遗传疾 病已达百种以上。线粒体疾病常包含在一些高能量需 求的组织中,如心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肌阵挛羊癫风;地方性心肌病 (克山病)。
二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定位
◆蛋白质(干重的65~70%)
◆脂类(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
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脂类/蛋白质: 内膜:0.3:1; 外膜:1:1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