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汉语含是的判断句的来源与发展的看法
浅论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产生形成
浅论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产生形成作者:秦琴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9期摘要:一、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产生于先秦;二、判断词"是"的形成。
关键词:判断词"是" "是"字判断句产生及形成判断词又叫系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名为“不完全动词”、杨伯峻《论语译注》叫“联系动词”。
叫法虽然多,其实质是一样的,为陈述方便,我们一律称之为判断词。
判断词主要指的是“是”字,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是”,这是由古代汉语的“是”字判断句继承发展而来的。
梁国华先生认为汉语判断词“是”是从先秦萌芽产生,在两汉逐渐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
⑴(P.8)其实对于判断词“是”什么时候产生?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多年来还没有定论,本文将试图做一番探讨。
[1]一、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产生于先秦“是”作为判断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判断词“是”在先秦还没有出现,因而“是”不能作为判断词用。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王力先生,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真正判断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⑵(P.252)北大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编写的《古代汉语》称:“在先秦时代的‘是’字不能作为判断词用,有时它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它仍是指示代词”。
⑶(P.297)[2]另一种见解则认为:判断词“是”在先秦已经出现,只是位数尚少。
持这种观点的,如: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编写组编写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则明确提出“‘是’字开始作为判断词用,大概在我国战国后期”。
⑷(P.95)赵立哲先生认为先秦已有了判断词“是”。
就这两种观点而言,我们偏向于后一种观点。
下面让我们看看先秦文献资料中有关判断词“”的一些例句。
(1)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浅论中文“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浅论中文“是”的用法及其发展作者:王丽莉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0期摘要:“是”作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汉字,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的用法和含义存在较大区别,这对于汉字发展来说是意见很难避免的事情。
本文结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字的不同用法,对“是”字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是;用法;发展1前言在翻阅古代文献典籍中可以发现“是”字的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是”字的出现频率达到了58次,汉语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历程,“是”字的字面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依旧是日常用语与书面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汉字,所以关于“是”字用法及其发展的研究,一直被作为现代汉语言研究领域中关键的课题。
2 古代汉语中“是”的用法分析2.1形容词《论语》中曾将“是”作为形容词来进行使用,“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阳货》”。
在该则论语中的“是”便是表达“正确”的含义。
2.2指示代词《论语》中将“是”用作为指示代词,“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学而》”中,便是将“是”体现为“这个”的意思,同时《论语》中还有数例将“是”用作为指示代词。
例如,“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其主要表达出“讲”的意义,并且《论语》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会根据语境不同来表达出不同意义,《论语》判断句中的“是”议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增加“是”作为判断词,而这个时候的“是”在字面含义上则是“这是”。
《论语》中将“是”用作为代词时主要是指代前面的代词,一般被应用于指物、做法以及态度等几个方面,“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中的“是”主要被指代为“他们”,就《论语》中的“是”作为代词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将其议成现代汉语,这点需要译者必须要灵活的掌握。
2.3助词《论语》中将“是”作为助词来进行使用,其作为代词只是发挥了在语句结构中的作用,在议成现代汉语时并没有实在的意义,“论笃是与,君子者乎?——《先进》”中便将“是”作为助词来进行使用,而且我们在议成现代汉语中“是”并没有实际意义。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中的“是”是一个形而上学之谜。
文章探讨了“是”作为判断词的起源和变迁,探讨了其在形而上学上的意义,并分析了它在逻辑学和语言学中的作用。
现代对“是”作为判断词的理解也被讨论,以及“是”在语言中的功能与价值。
结论解答了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是”作为判断词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是”这个词的复杂性,以及其在语言和逻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判断词, “是”的起源和变迁, 形而上学意义, 逻辑学, 语言学, 现代理解, 功能, 价值, 解答, 研究方向, 启示.1. 引言1.1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字最早是表示存在、处于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出了表示断定、判断的含义。
古代人们通过“是”字来确认事物的存在或状态,逐渐形成了“是非”之说。
这种形而上学上的思考方式,影响了汉语中“是”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是”作为判断词在逻辑学和语言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判断使用“是”字的句子,我们可以推断、论证和表达观点。
它具有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和归纳的功能,是语言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于“是”作为判断词的现代理解,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试图解释“是”的意义、用法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语。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仍未完全解开,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多有关这一词语的奥秘。
2. 正文2.1 “是”的起源和变迁“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是”字,最初起初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存在或者行为。
随着语言的发展与演变,“是”逐渐演变为表示陈述或判断的助词。
在古代汉语中,“是”通常与名词或形容词连用,用来表示主语的属性或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渐被用来构成主谓结构中的谓语,成为一种具有判断功能的词语。
对古汉语判断句的再认识和判断
对古汉语判断句的再认识和判断作者:王霞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1期王霞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文本研习”第3题,要求: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中有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教参分析这句是判断句。
笔者不敢苟同,所以引出对文言判断句的再认识和判断。
一、对古汉语判断句的再认识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某一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而古汉语判断句是在这种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句式特点。
1.判断句的定义及演变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来自百度百科):(1)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2)郭锡良《古代汉语》:“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
”(3)朱振家《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
”这三个定义大同小异,指出判断句的三个特征:(1)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2)对主语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3)谓语和主语是同类关系或类属关系。
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和灵活运用,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判断句,比如:(1)谓语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2)主语与谓语之间并非简单的同类关系或类属关系,如:……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比喻关系)(《谏太宗十思疏》)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凭借关系)(《报任安书》)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因果关系)(《庖丁解牛》)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关系)(《烛之武退秦师》)2.判断句的形式(1)用助词“……者,……也”“……,……也”“……,……者也”等作判断句的标志,这是标准的判断句。
对古汉语“是”字的系词性的认识
对古汉语“是”字的系词性的认识【摘要】“是”字研究一直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是”由指示代词向系词的转化及“是”系词性的确立等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是” 起源代词转化系词在古汉语中,“是”字用法繁多,词性复杂,一直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的系词性的来源及确立这一问题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
本文对这一个问题以往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是”字用法的丰富复杂,关于系词“是”的起源也就存在多种说法:①系词“是”来源于形容词“是”,以毛玉玲(1994)等为代表;②系词是由表“确认”意义的副词演变来的,以洪心衡等为代表;③系词来源于指示代词“是”,由同义复指而来,以王力先生(1973)等为代表。
本文认为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由同义复指转化而来。
为什么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是”?第一,“是”作为指示代词时在语句中所处的位置和“是”作为系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是一致的,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如:①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腾文公上》;②谷和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梁惠王下》其中在“自为而后用之”“谷和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主语和“率天下而路”“使民养生丧死无”谓语之间都有一指示代词“是”,和现代汉语中系词“是”所处的位置是一致的。
这只是视觉上的一个认识。
理论的依据便是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给系词“是”下定义时所提及的系词位置的说法。
他说:“系词是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它的任务是联系主谓两项,缺一不可”。
第二,指示代词“是”在古汉语中在主语和谓语间起到了语音停顿的作用。
在阐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对:“仲尼,日月也。
”(《论语·子张》)一句进行分析:以往的分析只看到主题(仲尼)与说明(日月),忽略了“,”号在句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只对陈述的对象及其陈述对象所处的状态作了简单的分析。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是”字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判断词和副词,对于其判断词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如“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等。
“是”字副词词性虽不及其判断词词性运用的广泛,但在句子中也经常出现,副词“是”常用在谓词,即动词、形容词之前,如“他是会来的”、“这些学生是很活泼”、“小明的性格是变了”等。
而在古代汉语中,“是”字的主要词性是指示代词和形容词,其系词的词性是后起的。
对于“是”字指示代词的词性,学术界已没有异议,但对于其判断词词性的形成时间及演变过程却始终未能达成一个共识。
自王力先生在1937 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对系词“是” 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做出论述后,便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
随着1957 年秦简的出土,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幅记载有彗星图的帛书的发现,学术界对上古是否有系词、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的探讨,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一、形容词“是” “是”字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指示代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
”根据从字形探寻本义的方法,“是”的本义应是“对的”、“正确的”,是形容词,与“非”的意思相对,常在句子中充当定语。
如: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有时“是”字还可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如: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论衡?说日》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孟子?公孙丑下》有时形容词“是”还可以活用为意动词,表示“认为……是对的”。
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史记?魏戎武安侯列传》二、指示代词“是”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摘要:“是”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中,词性、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试图对“是”字作为代词、系动词的使用作一探讨,以便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这一词汇现象。
关键词:是;代词;系动词《说文解字》:“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以日为正”当为据日影定方向、定季节,此字会的当是“确定”义。
日影是直的,所以有直义,用作动词即纠正使正直或订正等义。
例如: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左传》昔雍子之父兄谮雍子于恭王,王弗是,雍子奔晋,晋人用之。
(《国语·楚语上》)“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表示肯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系词“是”。
例如: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我们由此也可以得出,“是”字作为系词用法是萌芽于先秦的。
“是”作动词也可以引申为“认为正确”。
例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荀子·非十二子》国君之所是,皆是之。
(《墨子·尚同上》)今成语还有“是古非今”。
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当由此发展而来。
例如:是,此也。
(《博雅》)由此引而申之,“是”也可以作形容词“正确”,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对”、“不错”等义。
例如: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世说新语·赏誉》)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定是非也。
(《礼记·曲礼》)偃之言是也。
(《论语·阳货》)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
(《荀子·王制》)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但是在先秦文献里面,“是”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当作指示代词来使用的。
这时,“是”字主要起复指作用,复指前面的内容,使意义更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是”字常作主语,谓语,宾语,甚至定语。
先看“是”字作主语的情况。
“是”的相关研究
古汉语系词“是”的相关研究关于判断词“是”,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争论主要集中于上古汉语时期有没有系词“是”、系词“是”的来源及其何时如何产生发展成熟的。
那么什么是系词呢?王力先生将其定义为:“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的语联系于主语的词。
”什么是判断句呢?王力先生也有定义:“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一、关于系词“是”的来源问题关于系词是的来源,有以下几种观点:㈠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是”,以王力先生为代表。
王力先生早就指出,判断词系词“是”由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复指主语的在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
学者大多也同意这种观点,只是具体又有所不同。
洪诚先生同意系词“是”是指示代词演变而来,但他认为是有“复指带肯定作用”的“系词活用法”变成纯粹系词“纯粹系词产生于语气系词”。
洪心衡先生的看法与洪诚先生近似,他认为系词“是”是由表示“确认”意义的副词“是”来的,但是他不同意副词“是”与复指的“是”有关,也就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的说法。
吴峥嵘《系词“是”的成因再探》、王力《“是”字发展为系词的原因与过程探析》冯胜利《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林序达《判断词“是”的形成和发展》等许多学者都是在同意同意系词“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这一观点。
㈡系词“是”源于副词。
陈双新的《关于系词“是”的起源在讨论》中认为“系词‘是’与表示确认意义、在句中修饰名词谓语的‘是’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学者有不同意见,有认为系词“是”来源于副词“实”或“寔”的。
梁冬青《出土文献“是是”句新解》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日书·甲种》、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日书·乙种》、湖北江陵九店五十六楚墓竹简、湖北江陵望山一号、二号楚墓竹简、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竹简这六种先秦时期出土文献中“是”的用法做了统计研究,认为出土文献中“是是”句中的第二个“是”不是系词,而是副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的论文
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 汉语“是”,像英语“to be”一样,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而是集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本在”(“事实求是”之“是”,类似“道”的概念)、“存在”(判断)、“存在者”(体现为指代词)三义于一身的语言形式。
“是”从产生起就有判断性,它发展为判断词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 存在者;指代词;本在;准则;断真;判断词关于汉语的判断词“是”和判断句问题,历来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许多著名语言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但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是判断词“是”产生的时代、它与近指代词“是”的关系,还是“……是……”“……是……的”两种判断句式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等问题都仍然是一谜团。
近年来,在我国语言学界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对“是”的研究处于相对沉寂之时,“是”却成为我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
“是”之所以成为我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是因为西语的系词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而上学核心范畴的语言形式。
如果稍稍关注一下哲学界的讨论,我们会意识到,这和我们讨论了整整大半个世纪的判断词“是”有多么密切的联系,并提出我们的汉语言学从未提出过这个问题:汉语“是”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词?上古有一组词,如“惟”“为”“乃”也都曾起过判断词的作用,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其它词发展为判断词?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不是传统语言学所能应对的问题,因为“是”的问题既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更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
当我们超越传统语言学、站在语言哲学的高度而又以严格的语言科学方法来探讨“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是”之所以发展为判断词的全部秘密隐藏在这里:它自产生之日起就集形而上学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概念于一身。
一.to be与形而上学的三个基本概念从语言学角度看,“是”是现代汉语里一个非常基本的词,称为系词或判断词,相当于英语的to be或德语的sein。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中的“是”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的对象,其发展为判断词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是”这个词的重要性和它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
然后探讨了“是”的语法功能与形而上学问题的联系,以及它的历史演变过程。
接着分析了语言哲学和逻辑学对“是”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是”作为判断词的原因。
总结了“是”发展为判断词的意义,以及其反映了汉语文化的特性。
本文旨在引发对“是”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探讨其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汉语, 是, 形而上学, 判断词, 语法功能, 历史演变, 语言哲学, 逻辑学, 汉语文化, 思考1. 引言1.1 为什么研究“是”这个词的发展研究“是”的发展还可以引发我们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
在语言哲学领域,"是"常常被视为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事物存在的本质与真实性。
探讨“是”在语言中的具体运用和演变过程,也会促使我们思考关于存在、真理、虚假等更为深刻的哲学问题。
研究“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和思维方式,还能为我们拓展对语言、逻辑和哲学等领域的认识,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2 “是”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在汉语中,动词“是”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最基本的联系词,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在句子中,“是”可以起到等号的作用,类似于英语中的“is”或者“equals”。
与其他语言不同的是,“是”在汉语中并不需要被省略或者变换形式,而是保持不变。
这种简洁明了的特点使得汉语中的“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语法现象。
“是”还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
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中,“是”被认为是一种判断词。
它不仅仅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通过“是”,人们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和推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属性。
关于系词
关于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和来源问题的几点看法第一节对“是”的讨论的回顾自王力先生1937年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中提出关于上古汉语判断句不用系词“是”,“是”作为系词是六朝以后由指示代词演变来的这一观点以来,,汉语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及其形成原因这个问题就一直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系词“是”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除“文革”时期中断外,半个世纪以来,这种热烈争论一直经久不衰。
而且我们注意到,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第二,“是”演变为系词的原因。
(一)关于“是”是在什么时代从指代词变成系词的论争,有三种意见:第一种为“一世纪说”,以王力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系词“是”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2]第二种是“汉初说”,以洪诚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是’之成为系词起于汉初,在纪元前一百几十年。
”[3]第三种是“先秦说”。
“先秦说”的具体意见又很不同,持这一观点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系词“是”产生于战国时代;也有人认为“应该上推到《诗经》时代”甚至《尚书》时代。
[4]这三种意见,后来归并为两种:一为“汉代”说,一为“先秦”说。
这两种意见长期争论,至今没有结果,原因主要是在对先秦的用例的看法上有分歧。
(二)关于系词“是”的形成原因的问题,可以分作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系词“是”是由什么词演变而来?这是来源问题;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演变?这是演变的根据问题;三、怎样演变的?这是演变过程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第一,在来源问题上,可归纳为几种观点:第一种可称为“代词说”,以王力为代表。
这种观点认为“‘是’字是由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5]代词说中,洪诚和林序达的看法与王力的又有所不同。
洪诚认为是由“复指带肯定作用”的“系词活用法”变成纯粹系词的,即“纯粹系词产生于语气系词。
”[6]在指代词“是”表示肯定的问题上,林序达说:“指示代词‘是’之可以具有确认或肯定作用,事理完全可通。
系词“是”
古汉语含系词“是”的判断句的产生与发展陈原08中基 2008221102310005关于“是”的来源,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分为几家之说:一、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系词“是”是由指代前文的代词“是”发展而来;二、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认为系词“是”是从形容词“是”引申而来;三、以Sian先生为代表,认为“对”义肯定词“是”与“错”义否定词“非”的对应发展,促成肯定词“是”演变为系词;四、以佟学良先生为代表,认为系词“是”原本就是系词,不存在演变问题。
从上述四种观点来看,对于判断句中的系词“是”的来源问题,学者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各家的观点在解释系词“是”的生源问题时都没有十分清楚详尽,因而还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
一、从语法上看,认为系词“是”是由指代前文的代词“是”发展而来似乎讲得通,但从汉语词产生的规律上看又很难解释。
汉语单音虚词除副词“也”“唯”等是语位所造外,一般是语音、语义所造,即由实词同音假借或语义引申而来,指示代词“是”为虚词,系词“是”为实词,由虚词转化为实词,这不符合汉语词产生规律;另外,“这、这个、这样”义指示代词一下演变为表示肯定的系词,这也不符合词义演化规律。
二、从语义上看,认为系词“是”是从表确定意义的形容词引申而来,似乎也讲得通,但从语法上看又很难解释。
系词“是”一般位于两个体词性成分,即主语与宾语之间作谓语,其后一般有宾语,即使没有也能补出;形容词“是”一般位于体词性成分即主语之后作谓语,其后一般无宾语,也不能补出(形容词谓语后有宾语即为形容词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是如何发展成位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即位于主语与宾语之间而成为系词的,也没有清楚详细的解释。
三、如果“对”义肯定词“是”与“错”义否定词“非”的对应发展,促成“对”义肯定词“是”演变为表示肯定判断的系词的话那么“错”义否定词“非”也应演变为表示否定判断的系词,而语言发展的实际则是“错”义否定词“非”发展为否定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的系词“是”产生后,否定副词“非”常常与系词“是”连用表示否定判断。
上古至西汉判断动词"是"的产生与发展
与认 知 系统 中 的动 词 谓语 句 为 主 流 句 型不 合 , 认 知
基金项 目: 第5 l 批 中 国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面上 资 助项 目( 2 0 1 2 M5 1 0 7 7 4 )
作者 简介 : 胡伟 , 复旦大 学中文系巾国语 言文学博 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 暨南大学副教授 , 从 事汉语研 究。
( 2 ) 戍 午 不祀 , 示咎 ?戍 午 非唯 咎 ? ( 甲骨 文合 集 2 1 9 8 7 )
注: 这对 卜 辞贞 问 : 戍午那 天没有 举行 祭祀 , 神会 降灾 .
还 是 不 会 降灾 ?
西周 、 春秋 一 直到 战 国时期判 断句 频率 增加 , 并 且 句式 比较 复 杂 。这 反 映 了古 人 认 知 系统 的演 进 。
边界。
‘ 唯… , “ 因为对某一事物加以提示强调和对某 一事物加 以断定, 在语气上十分相近 。 ”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 是” 字,
甲骨文中“ 非” 表示否定判断的例子如下。
( 1 ) 癸 酉 贞:日月有 食, 非 若 ( 甲骨 文 合 集
3 3 6 9 4 )
注: 这条 卜 辞贞 问 : 发 生 了 日食 和 月 食 , 这 不 是福 佑 。
从 战 国和西汉 时 期 的 文献 中可 以看 出 , 动 词谓语 句
笔者认为, 人类认知 、 句 法、 语义、 语用的综合 因素造
就了判断动词“ 是” 。 ( 一) 古人认知发展的需要
使 用频率 越来 越高 , 但判 断 句 中一 直缺 乏判 断 动词 ,
人类的认知需要判断, 语言是与人 同时诞生 的, 有人
对古汉语中“是是”的认识
对古汉语中“是是”的认识作者:党会利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8期摘要:“是”字研究一直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是是”的解释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是是”;状语;强调在古汉语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另一个争议是“是是”应该如何解释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也存在多个观点:一认为第一个“是”是指示代词,第二个“是”是系词;二认为“第一个‘是’是代词,第二个‘是’应该解释为‘寔’,作副词”;三认为“‘是是’连用的后一个‘是’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
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当它用于叙述句中,则为副词”。
“是是”究竟该如何解释?必须从“是是”句本身的情况加以分析研究。
下面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为例,对古文献中“是是”进行分析。
在这一文献的最下一行,画有29个彗星。
每个彗星图的下面均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什么是彗星,说明的形式共有三种:“是是”句、“是胃(谓)”句和无“是”句。
如:28.“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熟)。
29.“是是”苦彗,天下兵起,若在外归。
30.“是是”蒿彗,兵起,军饥。
……33.是胃(谓)白灌,见五日而去,邦有亡者。
34.是胃(谓)秆彗,兵起,有年。
35.蚩又(尤)旗,兵在外归。
为什么会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呢?分析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句子的内容与形式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用“是是”句表达的内容,往往比较严重,或关系重大;用“是胃(谓)”句或无“是”句表达的,则大都比较缓和。
以上“是是”句陈述的情况有:有内兵,年大孰(熟);天下兵起;兵起,军饥;人主有死者;兵起,饥。
在先秦,君主死亡、大范围的战争、饥荒等都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粮食获得大丰收在当时也是一件大事。
而“是胃(谓)”句无“是”句陈述的情况有:见五日而去,邦有亡者;兵起,有年;兵在外归。
这些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缓和的事情。
可见,在前文论述“是”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古文献中,“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应该理解为“寔”,副词,用在谓语前充当状语,对事实是真实性,对动作行为或事态进行强调。
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
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汉语系词“是”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作用,表达一种肯定的关系。
然而,关于汉语系词“是”的起源和形成原因,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争议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究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为理解汉语语法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汉语系词“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时期。
传统语言学认为,系词“是”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并经历了一个从动词到系词的演变过程。
在演变过程中,系词“是”的语法功能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也对系词“是”进行了研究。
哲学界主要系词“是”的逻辑意义和本体论问题,而心理学界则更系词“是”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机制。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系词“是”的来源和成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和分析,梳理出系词“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用法和意义。
结合语言类型学和语法化的研究成果,对系词“是”的来源和演变过程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还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设计认知实验和问卷调查,考察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对系词“是”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历史语料库的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系词“是”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且最初是一个实义动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词“是”的用法逐渐泛化,虚化成为一种语法标记,用于表达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肯定关系。
这种演变过程可能受到来自梵语等外来语言的影响,同时也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
在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系词“是”在不同方言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例如,南方方言中的系词“是”可能受到古吴语的影响,而在北方方言中,系词“是”则可能受到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不同社会方言中系词“是”的使用也表现出差异,这可能与地域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
实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对系词“是”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规律。
在句子理解过程中,人们首先的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意义关系,而系词“是”在其中起到了连接和标识的作用。
汉语判断句、判断动词“是”的产生、发展及其他
汉语判断句、判断动词“是”的产生、发展及其他
袁文鹏;许仰民
【期刊名称】《天中学刊》
【年(卷),期】1988(000)003
【摘要】<正> 所谓判断句,是指那些用来判断主语的类属和性质的一类句子。
现
代汉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判断宾语,上古汉语则不然,而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直接对主语作出判断。
由上古的判断句到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其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1.1〕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往往在主后后用助词“者”提示并兼表顿宕语气,在名词(包括名词性词组)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句,表陈述
语气。
这样,“者”与“也”相
【总页数】8页(P45-52)
【作者】袁文鹏;许仰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小议"情态助动词+不定式进行体/完成体"构成的判断句 [J], 谭海玲
2.系词“是”字判断句的产生与发展 [J], 陈宝勤
3.浅析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 [J], 张雷
4.对古汉语判断句的再认识和判断 [J], 王霞
5.对古汉语判断句的再认识和判断 [J], 王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古汉语含是的判断句的来源与发展的看法
自王力1937年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 中提出关于汉语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及其形成原因的观点以来,这一问题就一直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系词“是”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除“文革”时期中断外,半个世纪以来,这种热烈争论一直经久不衰。
参与讨论的学者范围之广,发表论文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语言学史上罕见的。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第二,“是”演变为系词的原因。
过去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的讨论,是建立在“判断词‘是’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这个前提上的。
这个前提是1937年王力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的。
虽然对系词“是”的来源有不同看法,但语言学界绝大多数学者赞同王力的这个意见,因此,所谓关于含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产生时代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是”是在什么时代从指代词变成系词的论争。
在这一问题上,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为“一世纪说”,以王力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系词“是”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2 第二种是“汉初说”,以洪诚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是’之成为系词起于汉初,在纪元前一百几十年。
”3 第三种是“先秦说”。
“先秦说”的具体意见又很不同,持这一观点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系词“是”产生于战国时代;也有人认为“应该上推到《诗经》时代”甚至《尚书》时代。
4这三种意见,后来归并为两种:一为“汉代”说,一为“先秦”说。
这两种意见长期争论,但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系词“是”的产生时代无可辩驳是秦汉时期。
在“是”的来源问题上,语言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
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认为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而以洪成玉等为代表的则认为系词“是”
是从对事物表示肯定、确认的形容词或副词“是”演变而来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是”原本就是系词,三千年以来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而我的观点是赞成洪成玉的说法。
系词“是”是从形容词是演变而来的。
这是因为形容词“是”同判断词“是”,不论在词汇意义上,还是在语法功能上,都十分接近。
形容词“是”的意义是对事物表示肯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正确”或“对”,判断词“是”的意义是对事物表示确认,同现代汉语的“是”相当。
不管是形容词还是判断词“是”的相对词都是“非”,形容词表示“错误,不对”的涵义,判断词表示“不是”的意义。
在《吕氏春秋》、《论衡》、《史记》等典籍中关于形容词“是”和判断词“是”因为两者意义十分接近,几乎难以区分。
如:况仓促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篇》)
所谓神是,何神也?百神皆是。
(《论衡·感虚篇》)
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
在语法功能上面,两者也有相似之处。
形容词“是”可以独立做谓语,早期的判断词“是”也可以独立做谓语。
如:使言非五经,虽是,不见听。
(《论衡·书解篇》)
凤凰、麒麟,太平之瑞也。
·····鸟兽奇骨异毛,卓绝非常,则是也。
(《论衡·讲瑞篇》)
形容词“是”有时可用如动词,后面能带宾语。
判断词“是”一般要求带宾语。
如:其谓陨之者,皆是星也。
(《论衡·说日篇》)
而且形容词“是”的否定形式用“非是”来表示,判断词“是”的否定形式也用“非是”来表示。
以上种种,均可表明形容词“是”逐渐产生出判断词“是”是顺理成章的事。
至于含系词“是”的判断句的发展成熟问题,专家们的意见也是不一致的。
王力先生说:“但是,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则是中古时期的事。
……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三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第二,系词‘是’字可以被副词修饰。
……第三,系词‘是’字前面加否定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例如:劫劫生生,轮回不绝……都由此身本不是我。
(唐宗密《原人论》)余亦不是仵加之子,亦不是避难之人。
(伍子胥变文乙)”唐钰明先生则认为:“‘是’字判断句东汉已走向成熟,……在唐代已经完全成熟。
”
王力先生提出的三大标志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实际语言相当复杂,三大标志在文献语言中的反映是不平衡的。
比如说“‘是’摆脱了语气词‘也’字”,这在今天能看到的最早出现系词“是”的出土文献里就已经如此了,如“是是饿鬼”(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是竹彗”(马王堆汉墓帛书《彗星图》)等。
至于“‘是’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这也没有一个很过硬的客观标准。
王力先生引了《世说新语》中的不少例子,但在同书中也有很多不用“是”的判断句,而且从两者数量的对比上很难说明“是”究竟是不是“必要”的。
又如“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这在《论衡》里就已经是相当普遍的了。
《论衡》中可以用来修饰“是”的副词至少在7个以上 [4] 。
只有第三个标志,即“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字”,“不是”代替了“非”,看来是较硬的一条标准。
王力先生只引了两条例证,一条是唐代的,另一条则迟至晚唐五代。
唐钰明先生(1992)认为“魏晋南北朝已有‘×不是×’格式的萌芽”,他说:“就在魏晋南北朝普遍采用‘×非是×’来取代‘×非×’之际,‘×不是×’这种新格式已悄然降临了。
”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是”的6条用例,其中最早的是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不是”的出现是系词“是”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学者同意这一看法。
荷兰汉学家许理和(Erik Zurcher)在《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中说:“另一方面,‘是’正在从指示代词向(半)系词转变,……我之所以把上面这些用法的‘是’称作‘半系词’,是因为在29篇佛经译文中还没有出现纯粹的系词的最充分的证据:用‘不’来否定‘是’。
”
在东汉佛经,三国经中找到不少“不是”的用例,足以说明“是”在东汉译经时期已经发展成熟。
依据上述事实,我们可以推断:古汉语含系词“是”的判断句的普遍使用不会晚于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