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系统 的代偿平衡 建立 , 长期使用 还会 引起
眩晕是 患者主观空间定 向觉错误 , 能 明确叙述 自身转动 ( 自动性 ) 或环境转 动
药源性 眩晕 。在 恢复期 , 物理康 复科 的平
衡训练 同样在 治疗中 占有重要地位 。
慢 性 眩 晕 长期 的眩晕 、 走路 不稳 感 、 头 部活 动
c Hi NE sE co 酗 凇 uN| TY 00C T ORS
临床 进 展
眩 晕 的 鉴 别 诊 断 和 治 疗
张 宪 军
症( 前庭 神 经元 炎 、 R a m a s a y—H u n t 综合 征、 迷路炎 ) , 这 组 疾 病 往往 有 很 重 的 眩 晕 和呕吐 , 可 以有 前期 的感染 , 及 时 的激 素( 或联合抗 病毒 ) 治疗( 通 常 1—2周 ) 是有效 的。临床 经常使 用 的抗 眩晕 药物 如异丙 嗪和地芬尼多等药物 , 一 般提倡只 使用 3天 , 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延迟 前庭
医院大多无眩 晕症诊 疗 中心或 耳 一神 经 功 能 检查 治 疗 中心 , 眩 晕 患 者 散 落 在 不 同
科室, 由各 科 诊 治 , 难 免 有 片 面 及 互 相 推
理疗法 , 使前庭 系统逐步适应 、 改善功能 ,
如鼓励 患者沿直线走路 , 定着 固定 的 目标
诿 现象 , 尚无 深入 研究 及大 宗病 例报 道 , 故疗 效不甚满意 。眩晕 的病理生 理基础 、 分类 、 临床诊断定性 、 定位较 复杂 , 现简单 分 为急性 、 慢性 、 发作性 眩晕 , 以利于基层 医生鉴别 诊断和治疗 , 解 除眩晕患者的痛 苦 。那 么 眩 晕 的 正 确 诊 断 和 治 疗 是 什 么 ,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导语:眩晕症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很大影响,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情况,这样对工作造成影响很大
眩晕症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很大影响,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情况,这样对工作造成影响很大,那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对这样问题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治疗眩晕症方法也是比较选择,选择的时候也不能随意。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眩晕的诊断
1.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结果 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基本痊愈。
结论部分眩晕由身体其它器官病变引起,因此眩晕的鉴别与诊断对眩晕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眩晕鉴别诊断治疗眩晕是一种主观性运动幻觉,常有旋转感或感觉摇摆、升降沉浮,倾倒等错觉,眼睛睁开时周围的景物便开始移动,因此它与晕厥症状明显不同。
常伴有眼震、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可使眩晕加重。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眩晕症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1~68岁,平均46.2岁。
病程2d~5年。
30例患者均有眩晕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晕厥、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颈肩臂疼痛及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伴随有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神经性耳聋及脑梗塞等。
1.2眩晕的典型临床表现自身或周围物像旋转、摇摆、倾倒、上下左右转动等错觉。
眼球震颤。
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前庭神经功能试验及眼震电图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1.3方法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2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28例在1周内好转,2周达痊愈25例,3周痊愈5例,其中2例症状减轻后又有反复。
3 鉴别诊断3.1晕厥晕厥是突然的、一过性的短暂意识丧失,多有诱因,如长时间站立、排尿、咳嗽等,一般不伴有眼球震颤。
3.2假性眩晕(头晕) 主诉为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等不适感,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多为眼科、内科疾病、神经症或脑外伤引起,非前庭系统疾病所致。
3.3病毒性迷路炎病毒性迷路炎或称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眩晕和平衡失调,常有持续几天的恶心、呕吐,其后可有数周的平衡失调感和位置性眩晕。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120例(19.83%)
120例(19.83%) 29例(4.79%) 56例
三、常见的头晕/眩晕病因及临床表现 神经内科门诊367例眩晕病因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19例(59.7%) 后循环缺血(PCI) 偏头痛 高血压病 神经症 颈椎病 65例(17.7%) 31例( 8.4%) 18例( 4.9%) 17例( 4.6%) 4例( 1.1%)
头晕[狭义]
眩晕
短时间:数分钟至24h
眩晕伴中枢受累症候
长时间:>24小时,周,月
周围性眩晕
特定体位诱发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与特定体位无关
有听力减退
耳鸣,耳内胀满感
无感染
梅尼埃病
有感染
无听力减退 有/无上感 前庭神经元炎
迷路炎,中耳炎
病例1
患者男性,69岁。 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4小时”来诊。 早上晨起时,在床上向左翻身出现头晕及视物旋转、恶 心,随又躺下,再起时,又出现症状。故不敢起床。目 前头部不动时眩晕不显,转头时容易出现眩晕。 一年前有过类似情况,被诊断为颈性眩晕和椎动脉供血 不足,服药后渐渐好转。 BPPV
血流速度快=VBI?
缺乏证据的理论假设
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
颈椎检查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价值吗? 方法:32例老年的VBI 与32例同年龄(平均年 龄77.6岁)同性别对照,比较颈椎放射学表现 结果:两组放射学表现未见差异,包括椎间盘间隙
狭窄和骨刺的程度
结论:没有理由将颈椎X线作为VBI的诊断常规
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病例2
女性 80岁,主因“发作性眩晕、恶心伴呕吐60年,近2 天再次 发作”而就诊。
眩晕症的鉴别判断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眩晕症的鉴别判断及治疗方法
导语:相信我们大家都出现后眩晕的情况吧,这种病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苦恼,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相信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治
相信我们大家都出现后眩晕的情况吧,这种病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苦恼,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相信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治疗我们的疾病,使我们恢复健康,但是事与愿违,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使病情不断恶化,所以及早的发现眩晕至关重要,可能大家对于眩晕症的鉴别判断方法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眩晕症的鉴别判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判断方法: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
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眩晕症(vertigo)的诊断和
常见眩晕症的特征
1,Meniere病:是内耳病变,为迷路的内淋巴水肿。上呼吸道感染为 常见诱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 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为内耳耳石器病变或脱位,可能与机
体其他部位局部病灶感染或外伤有关,对老年患者与退变相关。
患者于某种头位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短暂的水 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无听力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变温试验提示前 庭功能正常。
通常可自行复位,严重者需作复位治疗。
3. 脊 柱 功 能 不 良 (dysfunction of spine , 也 有 称 躯 体 性 功 能 不 良 (somatic dysfunction),从康复医学领域内还有一种解释,是某一节 段可逆性的功能受限。因颈椎功能不良而产生的眩晕,多发生在上颈 段,很少发生在C2-3以下者。
1)耳源性:Miniere综合征、鼓膜炎、中耳炎、耳结石症、急性前庭神经元炎、耳带状 疱疹、迷路炎、中耳或迷路肿瘤、颞骨岩部炎、耳硬化症、外耳道或欧氏耳咽管阻塞;
2)中毒性:酒精、链霉素、阿片制剂; 3)心因性:癔症; 4)环境的: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 ;5)眼科:复视; 6)血液循环的: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性发作,除外因椎动脉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7)神经科:多发性硬化症、颅骨骨折、颞叶癫痫发作、脑炎; 8)肿瘤:桥脑、小脑桥脑角或第8颅神经肿瘤; 9)血源性:白血病累及迷路部分。
眩晕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在欧洲18~79岁的普通人中眩晕的患病 率是4.9%,一年发病率是1.4%.女性多于男性,年发病率之比大约为 2.7:1。老年眩晕的患病率是年轻人的3倍。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 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错觉),病人感外境(外物) 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翻滚、浮沉等,常 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 倾倒)、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 血压的改变,而成为一症候群。
能状态) 头颅颈椎CT、MRI、 MRA、BAEP(脑干诱发
电位--了解听神经传导路功能变化 )等
(四)鉴别诊断
1、首先区别前庭系统性眩晕还是非前 庭系统性眩晕;
2、前庭系统性眩晕应鉴别周围性和中 枢性;
3、进一步诊断应结合各疾病的临床特 点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诊断流程 眩晕(旋转、浮沉、移动)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小脑出血或梗死
血管性
脑干梗死或出血
前
后循环缺血
庭
其他
中
枢 性
小脑病变
眩
脑干肿瘤
晕
脑干脑炎
非血管性 多发性硬化
颅颈结合部畸形
前庭阵发症
癫痫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前 庭
眩晕
中
枢
瘫痪
性
眩 晕
中枢神经体征
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
脑神经受损
(一)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血管性
小脑出血或梗死 脑干梗死或出血
本体感觉性如脊髓空洞症、慢性酒精中毒、糙 皮病、恶性贫血、脊髓梅毒等;
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 动脉硬化、心功不全等)、贫血、尿毒症、药 物中毒、内分泌疾病(DM、甲亢、甲减)、 感染性疾病(发热)、缺氧性疾病、肝炎、神 经官能症、恐高症、失眠、焦虑症等。
眩晕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收集 自2 0 07年 1月 一 0 8年 6月我 院神 经 内科 收治 的 20 眩晕患者 6 例 , 2 2 男 5例 , 3 女 7例 , 年龄 2 6 6~ 5岁 , 均 4 . 平 35
岁 , 程 4个 的诊 断
内淋 巴腔扩大及 内耳末梢器缺氧 , 变性 引起 眩晕。 2 5 药 物性 眩晕 . 某些药物 引起第 八对颅神 经 中毒性损 害 时则会 出现眩晕常见 的药物有 : 链霉 素、 新霉素 、 庆大霉素 、 多
脉滴注 , 日 1 ; 每 次 ⑥抗胆碱药 : 可选用阿托品 05 l g 肉 .~m 肌 注射 , 嗅酸东食若 碱 0 3n , 肉注射 ; 氢 .r 肌 g ⑦其他 药物 l : 4 将 ]
3 2 病因治疗 .
① 由感染所 致者 , 给予抗感 染 治疗② 心血
管疾病 引起者 , 则需作有关 的内科治疗③ 药物中毒所致 者 , 应 该 类 眩晕 的共 同特 征是 起病 急 ,
2 1 脑血管疾病性 眩晕 .
及 时停药 , 并给予神经营养药④ 中耳 炎并发 急性化脓性 迷路
炎时, 可进行手术治疗⑤眩 晕针对椎 动脉受压 的原 因可行理 疗 或手术解 除压 迫⑥美 尼尔 氏病顽 固性 反复发 作 , 物治疗 药
表现 , 颈椎 x线摄片或 C T扫描有 利于确诊 。
2 m 每 日3次 口服 ; 改善脑循 环血 流量 : 5 g, ④ 可选用盐酸培他 啶 8 g 每 日3次 口服 ; m, 脑脉康 2 0 g 每 日3次 口服 ; 0m , 舒脑 宁
2 5 g, 日2次 口服 ; .m 每 维脑络通 6 0~ 0 m 加入 5 0 80 g %葡萄糖
发作与头颈转动或头屈曲 、 后仰有密切关系 , 每次 发作持续 时
眩晕症治疗方案
一、引言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或上下波动。
眩晕症病因复杂,涉及内耳、前庭神经、大脑、视觉等多个系统。
根据病因不同,眩晕症可分为前庭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和药物性眩晕等类型。
本文将针对眩晕症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诊断与评估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眩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2. 体检:观察患者是否有眼震、平衡障碍、听力下降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包括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4. 诊断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将眩晕症分为前庭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和药物性眩晕等类型。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前庭性眩晕1)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苯海拉明等,可缓解眩晕症状。
2)前庭抑制剂:如氟桂利嗪、氯丙嗪等,可抑制前庭神经冲动,减轻眩晕。
3)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可改善脑部血流量,减轻眩晕。
(2)中枢性眩晕1)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可缓解中枢性眩晕症状。
2)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可改善抑郁情绪,减轻眩晕。
(3)药物性眩晕1)停用或更换致眩晕药物。
2)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苯海拉明等,缓解眩晕症状。
2. 物理治疗(1)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训练,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减轻眩晕症状。
(2)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3)眼动训练:通过眼动训练,提高眼动协调性,减轻眩晕症状。
3. 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眩晕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2)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4. 生活方式调整(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四、预后与随访1. 预后:眩晕症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仍需长期随访。
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眩晕“头晕”是来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
按照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可将“头晕”分为头昏和眩晕两大类。
头昏(Dizziness):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症,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胀、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 劳累及紧张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所至。
眩晕(vertigo):自身或周围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错觉, 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性、颠簸性、摆动性、浮沉、飘移等错觉。
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定向倾倒等体征。
空间位置觉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
当三者传入冲动不一致,特别是两侧前庭系统传入冲动不一致即可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三个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内耳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前庭神经核的上核、内侧核、外侧核、下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小脑(绒球及小结)、皮质前庭代表区、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等。
解剖上将病变累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内耳孔以前产生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77%,而颅内段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约占23%。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①多为旋转性眩晕;②发作时间短(数分、数小时、数天);③前庭表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重,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一致;④眼球震颤: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⑤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①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②发作持续时间长;③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一致,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不一致;④眼球震颤:持续、粗大、垂直、斜动、分离性;⑤常伴头痛、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等症状。
第一节眩晕病人的临床评估诊断有眩晕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步骤是采集一个好的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史、饮食和吸烟史。
一.症状特点:(1)眩晕是阵发性或持续性。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眩晕(vertigo,dizziness)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按感觉的不同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前者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其周围环境物体在旋转,后者是指患者只有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前庭系统病变,由此引起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诊断提示】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梅尼埃(Meniere)病: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
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眩晕为旋转性,常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
(2)迷路炎:为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如中耳炎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丧失、平衡失调及外耳道检查有鼓膜穿孔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前庭神经元炎:病前多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突然,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少有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4)内耳药物中毒:以链霉素为多见,多为慢性中毒,常于用药后2~4周开始逐渐出现眩晕,7~10d症状达高峰,常伴有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听力下降、口周及四肢远端发麻,但通常无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
(5)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女性多于男性。
2.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面瘫、肢瘫、吞咽困难等)、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简介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常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探讨眩晕症的诊断证明书,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等方面。
病因眩晕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耳问题:内耳是平衡感觉的主要器官,若内耳出现问题,会导致眩晕症。
常见的内耳问题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等。
2.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眩晕症。
例如,脑部肿瘤、中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眩晕症。
3.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4. 心血管问题:心血管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眩晕症。
例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症状眩晕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或多个: 1. 头晕:患者感到头晕、眩晕,严重时可能无法站立和行走。
2. 旋转感:患者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
3. 乌云感:患者感觉视野中出现乌云、黑影等干扰视觉的现象。
4. 不稳定感:患者感觉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诊断方法为了准确诊断眩晕症,医生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 病史询问: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了解病情。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耳朵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3. 平衡功能测试:医生可能会进行平衡功能测试,例如眼震测试、姿势平衡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
4. 影像学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进行核磁共振(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
治疗建议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之一或多个: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例如抗晕动药、镇静剂等。
2. 物理疗法:对于某些病因明确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采取物理疗法,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置疗法等。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1
眩晕的临床分类
----非系统性眩晕
2)非系统性眩晕:又称一般性眩晕。是前庭系统 以外的全身各系统疾病引起,如眼部疾病、高血 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感染、中毒、血液病、神经功能失调和神经官能 症等。其临床表现为:头昏眼花、轻度站立不稳, 无旋转感及眼震,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 自主神经症状。
----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表现
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是:
①旋转性眩晕; ②耳鸣及听力障碍; ③眼球震颤; ④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血压 下降等。
眩晕的临床分类
----系统性眩晕临床分类
系统性眩晕临床可分为:
①中枢性眩晕:由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 小脑和皮层的前庭代表区病变引起。 ②颈性眩晕:由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是一种中枢性眩晕。其诊断要点 是:有颈椎病;发作性眩晕;可伴有听力障碍;颈部活动或颈部的位 置改变可诱发、加重症状。 ③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致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之间病变 引起。 ④位置性眩晕:可为周围性,也可为中枢性眩晕。当头部处于某一特定 位置时出现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无耳鸣及听力减退。 周围性位置性眩晕如迷路耳石病;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如第四脑室肿瘤 或囊肿等,此类患者的病情较重,可引起Brun征发作。
眩晕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常按眩晕的性质、病变的解剖部位 分类。 (1)按眩晕的性质可分为真性眩晕(有旋转 感)和假性眩晕(无旋转感)。 (2)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
1)系统性眩晕:又称特发性眩晕。系由前庭系 统病变引起,包括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及 核、内侧纵束、小脑、大脑颞叶等。
眩晕的临床分类
眩晕的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3.前庭外反射: 主要是颈反射和视动反射 (1)颈反射: 感受器在寰枕关节和上三 个颈椎的关节囊中,由颈反射引起的肌肉 运动与前庭反射引起的肌肉运动相互拮抗, 得以维持一定的体位。 (2) 视动反射: 与前庭反射共同完成视线 的调节。
眩晕发生的机制
正常状态下,来自三种感觉(前庭感 觉、视觉、本体感觉)的冲动不断进入脑 干和小脑,直接的或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与 前庭神经核,红核,顶核,3、4、6脑 神经核,内侧纵束,脊髓紧密联系,保证 人在静止或运动时躯体、颈肌(头位)和 眼肌的协调性作用。
很大差异
• 近年来国内同道逐渐重视,努力研究,对这两
种眩晕症的认识不断提高,尤其是对 PCI 已达 到神经科专家组共识, 提出了不少概念性和实 质性问题
小脑前下动脉
PCI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 理表现。 导致PCI的机制: 1. 血栓形成; 2. 动脉源性栓塞; 3. 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 (较少见)。
PCI的临床表现(续)
常见症状:
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 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 暂意识 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 或跌倒。
常见体征
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 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 视野缺损、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 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4. 抗精神病药:舒必利 5. 改善血循环药及钙离子拮抗剂:敏使朗 (甲璜酸倍他司汀)、都可喜、培磊能、 思尔明、罂粟碱、西比灵、尼莫通等。 银杏叶制剂(金纳多、达纳康等),中 药(养血清脑颗粒、川芎嗪、丹参注射液 等)
梁秀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07-11
国内神经内科界对眩晕/头晕 患者的历史性诊断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4] 变温试验反应消失,而前庭直流电试验 反应 存在——病损位于前庭末梢 [5] 有自发性眼震及眩晕,变温试验诱发之 眩晕不明显——提示病变在后颅窝 [6] 变温试验诱发的眼震、眩晕、指物偏向, 有分离;反常性;反向性——病变位于 脑干。
[7] 前庭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或迷路炎、 Meniere 早期 [8] 冷热交替法,可发现有无优势偏向
诊断思路
一、病史
眩晕的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
伴随症状 有关病史 有关疾病
二、体格检查
1. 神经系统方面 2. 内科方面 3. 耳科方面 4. 听力学检查:表、音叉试验法,电测听, SISI试验,recruitment试验
5. 前庭功能检查:眼震、倾倒、指物偏向、 Caloric试验、旋转试验、直流电试验、 位置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眼震电图 (ENG)检查
6. 眼震电图(ENG)
记录眼球震颤的各种特征(速度、频率、
幅度、方向) 通过各种诱发试验记录变温性、位置性、 视动性、凝视性眼球震颤。 并可作扫视试验(saccade test)、平稳 跟踪试验(pursuit test)。
五、前庭周围性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旋转性 较短 一致 眼震慢相侧 常有 常有 中枢性眩晕 旋转或向一侧 较长 不一致 不定 不明显 不明显
三、辅助检查
X-ray、TCD、CT、MRI 腰穿检查csf
四、前庭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自发性眼球震颤
(1)前庭周围性:眼震为一种方向,如 水平性;眩晕与眼震程度一致,闭目后 眩晕不减轻,固视使眼震减弱,眼震快 相向病损对侧,常有听力减退。
(2)前庭中枢性: 眼震方向不一,眩晕 与眼震程度不一致,眼震不能被固视抑 制,常无听力障碍。
眩晕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眩晕症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
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
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1、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3、病灶及病毒感染学说:扁桃腺炎可引发本病,曾有人主张摘除 扁桃体可治疗病变。其他病灶(阑尾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腮腺炎、 上感),出现眩晕伴发突聋,认为是病毒引起。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学说: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血液循 环障碍所致。
5、迷路卒中学说:内听动脉起自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进入内 听道后分为前庭支及耳蜗支,供应耳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 分支均为终末动脉,由于内耳血供存在较多先天不足和缺陷,故意遭 受先天或后天损害。
神经内科 张志雄
五、常见引起眩晕的疾病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四)美尼尔氏病
典型表现:发作性疾病、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
病理病因:尸解发现膜迷路水肿、积水、內淋巴液分泌过 多或吸收功能障碍;
1、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学说:血管痉挛所致; 2、代谢障碍学说:代谢失调、组织水肿、服盐过多导 致水钠潴留引起组织水肿;甲减可以引起该病。
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内 耳迷路末梢、半规管中的壶腹嵴和椭圆囊、球囊 中的位置斑)、前庭神经及中枢病变等部位引起 的眩晕;表现为旋转、摇晃、移动、站立不稳、 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和血 压改变。
按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性质分为两类:
假性眩晕(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1、眼源性:眼肌病、青光眼、屈光不正、近视、配镜不合适 等;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补液等 2、病因治疗 3、对症治疗:止吐(莫沙比利、地芬尼多)、镇静(地西泮、艾司唑 仑)、扩张血管(甲磺酸倍他斯汀、氟桂利嗪、罂粟碱)、改善微循环 (银杏制剂)、减轻局部水肿(七叶皂苷钠、乙酰唑胺、醋酸泼尼松)等
4、高压氧治疗。
2、本体感觉性:脊髓空洞症、慢性酒精中毒症、糙皮病、恶 性贫血、脊髓梅毒等;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_周代富
、
,
,
,
,
心 血 管病 感染 代 谢 中毒 血 液病 神 经 官 能症 引起 的眩 晕 ; 此类 眩晕 多无 自身或外物旋 转感觉 只是 头 昏
眼 花或 轻度站立 不稳 很 少 伴 有恶 心
,
、
呕吐
、
出 汗等植物 神经 系 统症 状
。
,
除 了 眼部病 变可有 眼 性 眼 球震颤
外 (无 快慢 相 区别 ), 多无 其他 类型 的眼 球震 颤
2
眩 晕 的诊 断
:
眩晕 的诊 断可分 为 定 位 诊断与 病 因诊 断两 种 分 别如 下
2 1
.
眩 晕 的定 位 诊 断
,
:
眩 晕是一 种感觉障碍 河 由 不同 系 统 的病变 引起
、
,
因此 单凭 眩 晕一 个主 诉 症 状是 不
,
,
能 进行 定 位诊 断 的 必 须 参 考其他 的伴 随症状
, ,
内淋 巴 产 生 过多 或吸 收 障碍
。
使迷水肿
,
内淋 巴 系 压 力增高
。
内淋 巴 腔扩大 及 内耳 末 梢器
变性 引起 眩 晕 药物性 眩晕 前庭神 经元 炎
,
药 物 引起第 八 对颅神经 中毒 性损害时 出现 的眩 晕
,
,
。
常为病毒 感 染所致 病 前 多 有上 呼 吸道感染病史 眩 晕 突 然 而 剧 烈 恢 复 较慢
。
,
,
伴恶 心
、
呕吐
,
眼球 震颤
2 . . 2 7 2 3
.
不伴 听力 障碍及其 他神 经系体 征
良性发作性 位 置眩晕 可 能 由于感 染 及 噪 音损 伤 刺 激前庭末梢所致 其 他 包括 颅 内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眩晕,真正的眩晕是由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或中枢神经核相互联系的径路中,发生病变或其它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机能紊乱现象。
多因耳病、眼病、脑病引起,也可由于心血管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药物中毒等诸多原因引起,据统计眩晕患者约占内科患者的5%;耳鼻喉科患者的15%;老年门诊的81%—91%;可见眩晕症多见于成年人,尤以老年人最多,但儿童眩晕也并不少见。
眩晕疾病与前庭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有关前庭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请见本项目的专题内容),前庭系统在司理人体平衡功能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的,但前庭系统功能甚为复杂,如前庭代偿作用、前庭习服现象、疲劳现象等等尚未得到准确解释。
本节主要介绍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一、眩晕的诊断(一)病史眩晕是自我感觉的异常,往往感到外景和自身发生运动,重则感到翻滚、旋转或升降,轻则仅为晃动或不稳定感,要客观地掌握眩晕的症状,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询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眩晕的性质:眩晕是否是发病的主要症状。
询问中要鉴别出真性眩晕(Vertigo),如“房子转”、“墙要倒”、“我要跌倒”等,从中排除头晕眼花、眼发黑、头沉闷、晕厥等一般头晕的感觉。
末梢性眩晕眩晕感重,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耳聋。
眩晕程度大体可分三级:头晕尚能活动及自持为一级;闭目静卧,头动则引起自身及环境的运动感为二级;亦有剧烈的运动感,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为三级。
(2)眩晕的时间变化:眩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前庭末梢的病变多为发作性眩晕,发病突然,持续数秒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为一过性眩晕,常有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如梅尼埃病。
中枢性疾患往往起病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平衡障碍多不能代偿,症状不易完全缓解。
(3)眩晕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多见于精神和体力过劳。
儿童眩晕多见于早熟的、神经质的及智能发育出色自尊心很强的儿童。
发作前有无感染、发热史、外伤史、用药史、精神紧张、压抑或过于激动等,均应详细询问。
老年人多因心血管病引发,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时易发生脑干、小脑梗塞或供血不足,眩晕可成为脑中风非常重要的“报警信号”。
(4)眩晕发作是否伴有平衡功能障碍:一般仅有眩晕症状时,多为耳源性眩晕,为前庭末梢病变。
只有平衡障碍而没有眩晕感时多为前庭中枢病变。
两者同时存在多为前庭末梢和前庭中枢均有病变。
(5)眩晕是否伴有听力障碍:内耳司听觉和平衡功能,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症状,必须详细询问与记录。
耳源性眩晕居眩晕发病率中首位,多伴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早期耳鸣、耳聋可伴随眩晕发作而波动,日久耳鸣、耳聋会造成永久地损害。
幼儿往往不会诉说,应给予注意向家长仔细询问。
(6)有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发作时神智是否清楚,有无眼、口角和四肢的抽搐等小动作,这是与癫痫鉴别的重要依据。
(7)有无眩晕病的家族史,晕动病、梅尼埃病等有明显家族史。
(二)检查:由于维持身体平衡的前庭迷路系、视觉系及四肢躯干的本体感觉系,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密切,故平衡功能检查极为重要,借此可了解前庭功能的状况,并协助病变定位,一般选择可行的项目进行。
(有关前庭系统检查详见本项目的专题内容)1、一般的平衡功能检查:借助于上、下肢深浅本体感觉系统的反应,利用直立反射,偏斜现象观察。
一般人和3岁能独立行走的儿童均可采用。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静态平衡试验和动态平衡试验。
(1)闭目直立试验(Romberg Test):即昂白试验(2)Mann试验(3)单脚直立检查以上三种为静态平衡试验,正常人无倾倒现象,前庭病变时,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4)步行试验。
(5)姿势描记法(重心移动描记)。
2、协调试验:测试小脑功能,如指鼻试验、指-鼻-指试验、对指运动、轮替运动等了解是否有小脑病变引起平衡障碍。
3、眼动检查:检查时用手指或玩具在距眼球50cm外,齐眉水平,引动眼球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各30o,观察眼球注视及运动情况并予以记录。
检查项目有:(1)自发性眼震;(2)位置性眼震;(3)半规管功能试验有:①旋转试验(Rotatory Test):患儿坐在转椅上,身体固定好后进行旋转,主要是刺激外半规管,是用来鉴定双侧前庭功能是否对称或有无下降的检查法。
②冷热试验(Caloric Test):用温度刺激前庭诱发眼震,观察每一侧的前庭功能。
一般3岁以上儿童可以接受。
(4)眼震电图:3岁以上小儿如能合作即可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与成人相同。
主要记录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凝视性眼震、温度性眼震、视动性眼震及眼跟踪试验等。
眼震电图能在睁眼或闭眼的情况下描记眼动,获得永久性图象记录,可以对眼震情况做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上述几种平衡功能的检查结果,均要结合病史、听力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耳部检查:耳部应常规进行检查,注意鼓膜的形态有无异常。
外耳道耵聍栓塞与异物堵塞均可刺激外耳道内迷走神经分支而引起头晕。
化脓性中耳炎可继发迷路炎、胆脂瘤或迷路瘘管形成,会刺激半规管的前庭感受器而致眩晕。
必要时应做瘘管试验检查。
近年来文献屡有报告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时,因中耳腔积液刺激而诱发眩晕。
5、听力检查:前庭与耳蜗解剖关系极为密切,眩晕时往往伴有耳蜗的症状,如有条件对眩晕患者均应做听力学检查。
任何年龄均可以做声导抗测听、听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客观测听检查项目,这些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无痛苦,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可客观分析由中耳、内耳耳蜗毛细胞、听神经到脑干各级听神经核的听觉通路上有无病理改变,给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岁以上合作的小儿可做纯音测听,学龄的儿童及成人可进一步做阈上听力检查或耳蜗电图。
通过上述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耳蜗还是蜗后的病变。
6、详尽的全身检查:凡有眩晕主诉之患者,均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
心、肺、血管系的疾患如低血压、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昏厥、贫血,低血糖、肠蛔虫症、胃肠系统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及内分泌系疾病等均能诱发眩晕。
眼科应详细检查视力及眼底,屈光不正与先天性眼震均可导致眩晕。
神经系统应做重点检查,如角膜反射、面肌运动、面部感觉、行走步态及共济失调体征等。
小脑病变时可呈鸭步,指鼻或跟胫试验时可有颤抖。
眩晕经治疗不见好转时应考虑到脑干或颅后窝的病损,特别是第四脑室的肿瘤,需进一步做必要的检查。
7、其它:对合并中耳炎的患者,应拍摄乳突X线片,颞骨CT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
怀疑颅内占位病变时,可拍摄颅底、颅侧位及内听道X线片,必要时做颞骨和脑的CT扫描及MRI检查。
根据病情应做相应的生化及血、大便、脑脊液等常规检查。
二、眩晕的鉴别诊断确定眩晕存在后,应进一步考虑病变的定位诊断。
眩晕症以末梢性眩晕多见。
末梢性眩晕为前庭末梢障碍引起,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冷汗及面部苍白等。
发作时间短,多为一过性,易反复发作。
常伴有耳聋、耳鸣的听力障碍。
不伴意识障碍。
自发眼震为水平性或混合性,无垂直性,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
自发倾倒及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
温度诱发眼震多有半规管麻痹,可有和自发眼震方向一致的优势偏向。
中枢性眩晕为前庭中枢障碍引起,眩晕一般比较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多不伴有听力障碍。
多数眩晕程度和平衡障碍不一致。
眼震可以是单一型的垂直眼震,眼震多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一般眼震方向和病灶方向不一致。
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
温度诱发眼震多无半规管麻痹,优势偏向与患侧不完全一致。
此外,发作时可伴有意识障碍,部分可见到伴有其它颅神经的损害,如复视、面神经麻痹、咽下障碍等等。
常见的眩晕有下列几种:(一)梅尼埃病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
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
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
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
(二)前庭神经元炎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
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
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
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
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
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
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突发性聋伴眩晕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
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
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
.(四)迷路炎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
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
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 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
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
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
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
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五)迷路震荡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
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
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
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
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六)前庭系药物中毒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引起内耳中毒。
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前庭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晕、步态蹒跚,原来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站立不稳、走路困难,成年人会感到脚下没根及步行困难、夜间尤为明显,坐位或卧床时眩晕不明显,活动时眩晕加重,部分人伴有耳鸣、耳聋,耳蜗中毒的症状可与前庭中毒同时或稍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