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灯光与影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43灯光与影子说课PPT课件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43灯光与影子说课PPT课件
利用网络等 工具查找学习 资源的学习方 法.
初三数学上册课件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 下它的影子,这就是初投三数影学上(册课p件 rojection)现象.
A
太阳光
木杠
设计意图:让学生指明学 习方向,明确学习任务.
地平线
木杠的影子
A’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太阳光与影子,太 阳光投影是什么投影呢?它有什么性质?
初三数学上册课件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1)固定投影面,改变小棒或三角形、矩形、圆 形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 么变化?(2)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 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 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位
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 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高度与其影子长度的比相等.
设计意图:理解本课的知识脉络,并使重点
突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使能力的
形成. “小结”的目的在于知识构建的不断完
善.
初三数学上册课件

我认为,评价并不仅仅是考试,并不是小测,它是
初三数学上册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太阳光与影子
(第一课时)
初三数学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
影•子过; 程掌握与并方应法用目平行标投影性质(物体在太阳光下形
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互相•情平感行的、物态体度影、长与价实值长观成正目比标).
C’ B”
C”
学生丙影长

初三数学灯光与影子试题

初三数学灯光与影子试题

初三数学灯光与影子试题1.当物体的影子落在一个平面上时,两物体在灯光下产生的影子与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有何区别?【答案】在灯光下产生的影子一般不平行或物体影子及光线构不成相似三角形,而在阳光下物体产生的影子均平行.【解析】根据中心投影及平行投影的特点即可作出回答.在灯光下产生的影子一般不平行或物体影子及光线构不成相似三角形,而在阳光下物体产生的影子均平行.【考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独立,题型不太好把握,因而在中考中不太常见,难度不大.2.某人在室内从窗口向外观看(如下图).(1)在右图中将视点用点标出.(2)在右图中将视线画出.(3)在下图中,画出视角,并测量视角度数.(4)此人若想在此窗口观察室外更多的影物,应该靠近窗口,还是远离窗口?【答案】(1)(2)(3)如图所示:(4)应该靠近窗口【解析】两个物体与影长的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样得到的投影是中心投影.(1)(2)(3)如图所示:(4)此人若想在此窗口观察室外更多的影物,应该靠近窗口.【考点】中心投影作图点评:作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作图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3.以下各图是某人站在室内,由远及近逐渐靠近窗口观察室外的一组照片。

(1)按此人逐渐靠近窗口的顺序,这5张照片的顺序应为__________;(2)说出此人观察室外的视角由大到小的顺序.【答案】(1)②→④→③→⑤→④(2)视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⑤③④②【解析】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依次分析各个图形即可判断.(1)按此人逐渐靠近窗口的顺序,这5张照片的顺序应为②→④→③→⑤→④;(2)视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⑤③④②.【考点】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点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理解能力,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4.太阳光线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_,灯光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_.【答案】平行投影,中心投影【解析】直接根据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形成原因填空即可.太阳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灯光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考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5.将一个三角板放在太阳光下,它所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答案】三角形,一条线段【解析】根据太阳高度角不同,所形成的投影也不同,即可判断.当三角板与阳光平行时,所形成的投影为一条线段;当它与阳光形成一定角度但不垂直时,它所形成的投影是三角形.【考点】平行投影的特点点评: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身边中的现象是数学学科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6.已知两个电线杆在太阳光下形成两条不同的线段,那么这两条线段可能_____,也可能_________.【答案】平行,在同一直线上【解析】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即可判断.已知两个电线杆在太阳光下形成两条不同的线段,那么这两条线段可能平行,也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考点】平行投影的特点点评: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身边中的现象是数学学科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7.矩形在光线下的投影,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答案】平行四边形,矩形,线段【解析】根据矩形的摆放方式与光线的夹角的不同,其投影会有三种可能情况.当矩形倾斜摆放时,其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当矩形与光线垂直摆放时,其投影为矩形,当矩形与光线平行摆放时,其投影为线段.【考点】投影与光线、物体摆放方式的关系点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理解能力,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8.身高相同的小明和小丽站在灯光下的不同位置,已知小明的投影比小丽的投影长,我们可以判定小明离灯光较_________.【答案】远【解析】中心投影的特点是: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据此判断即可.由题意可得小明离灯光较远.【考点】中心投影的特点点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理解能力,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9.一物体在光线下的投影是椭圆形的,则该物体的形状是_________形,也可能是_________形.【答案】椭圆,圆【解析】应分物体与水平面平行和不平行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当物体与水平面平行时,该物体的形状为椭圆,当物体与水平面不平行时,物体的形状有可能是圆.【考点】中心投影点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理解能力,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0.给出以下命题,命题正确的有()①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这样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②物体的投影的长短在任何光线下,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③物体的俯视图是光线垂直照射时,物体的投影④物体的左视图是灯光在物体的左侧时所产生的投影⑤看书时人们之所以使用台灯是因为台灯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光线.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定义及特点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判断.①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这样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正确;②物体的投影的长短在任何光线下,不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还与光线与物体所成的角度有关,错误;③物体的俯视图是光线垂直照射时,物体的投影,正确;④物体的左视图是灯光在物体的右侧时所产生的投影,错误;⑤看书时人们之所以使用台灯是因为台灯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光线,错误,所以①③正确,故选B.【考点】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点评:此类问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图形的性质的熟练应用程度,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3.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点、线、面的基础上,引入灯光与影子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缺乏对几何图形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推理等方法,主动探索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灯光与影子的概念,掌握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灯光与影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掌握灯光与影子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推理等方法,探索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夜晚路灯下的影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探究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模型或者画图工具,观察并分析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然后各组汇报交流,总结出灯光与影子的一般规律。

3.巩固提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灯光与影子的知识解决。

如:在舞台上,如何摆放灯光和物体,使得物体的影子呈现出特定的形状。

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灯光与影子一、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要紧内容是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彼此转化和视点、视线、盲区等相关的概念;指的是利用在中心投影的条件下,物体的影子随光源转变而变化的各类情形,其核心是中心投影田间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彼此转化,明白得他关键确实是要让学生通过在灯光下玩弄小棒、纸片,等各类实例去体会、观看影子大小和形状的转变情形,归纳出一些规律,培育学生观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区分在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位置与影子之间的联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学生多看实际例子去体会,总结规律。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教学目标:(1)把握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彼此转化;(2)能够区别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的投影;(3)了解“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含义,能够确信视点下的盲区;了解“中心投影”与“视点”“视线”和“盲区”之间的联系;目标分析:把握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彼此转化是指能够在中心投影条件下画出不同位置下物体的影子和依照影子确信中心等问题;能够区别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的投影是指在上一末节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产生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相混淆的错误方式因此要加以区分;灯光与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中心投影”现象,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积存了物体在灯光下形成影子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所讲到的“视点”、“视线”和“盲区”在本质上和“中心投影”是一致的。

前后知识的紧密联系,对本节课的学习架设了良好的沟通与衔接的桥梁。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投影的基础上承接的一个内容,学生难以区别,尤其是中心投影的作图与视点等知识学生难以把握,上课时必然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尽可能搜集大量图片让学生感知,使之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由于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列举的实例要求较多,在课堂难以大量给学生展现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到多媒体教室,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现各类实例,有利于帮忙学生去明白得本节课的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3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探究投影的性质,学会用数学的视角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光线、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还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知道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投影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影子现象,掌握投影的性质。

2.难点:对光线、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有深刻的认识,能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影子现象。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影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投影仪、幕布等教学设备。

3.准备一些手工操作材料,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影子形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下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灯光与影子(一)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中心投影的含义,体会灯光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想象,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3、能区别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的投影.(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2、由观察、想象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想象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二、教学重点:1、通过实践、探索,归纳中心投影的含义.2、能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3、能根据投影判断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通过实践、探索,归纳中心投影的含义.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大家看过皮影戏吗?你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吗?皮影戏是怎样演出来的呢?皮影戏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银幕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银幕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见有关灯光与影子的实例.比如,在灯光下.做不同的手势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手影.上面我们说的皮影与手影都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灯光与影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二)推进新课1.中心投影的含义.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和三角形、矩形纸片,用手电筒(或台灯)等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问题1:请大家先想象一下.小棒和三角形、矩形纸片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小棒的影子是小棒,三角形、矩形纸片的影子还是三角形和矩形.)问题2:(1)固定手电筒(或台灯),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问题3:(2)固定小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简(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1)固定手电筒(或台灯)时,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将变大或变小,当改变小棒或纸片的位置时,位置距离灯光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当不改变位置只改变方向时,影子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固定小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筒(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影子随着物体与手电筒(或台灯)之间距离的缩小而增大;改变手电筒(或台灯)的方向,影子随着发生变化.问题4:大家再讨论一下,手电筒或台灯发出的光线与太阳光线是否相同?(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手电筒或台灯发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定义: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central projection).2.由实物与影子确定路灯的位置刚才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灯光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由此可知,在同—灯光下物体的影子与物体上对应点的连线肯定过灯泡所在位置,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做—下练习.确定下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根据刚才我们的讨论可知,在同一灯光下物体的影子与物体上对应点的连线过灯泡所在位置,那么如何找物体与影子上的对应点呢?找一对对应点可以吗?这是本题的关键,请大家互相交流,分析:找一对对应点不行,因为一条直线肯定过灯泡所在位置,但究竟是直线上哪一点呢?我们不能肯定,因此要找两对对应点,它们的连线的交点即为灯泡所在地.在找对应点时,一般要找关键点,如三角形找三个顶点,四边形也找四个顶点,线段找端点,其余部分的对应点不好找,也找不准.本题中找木杆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即可.解:如下图,过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再过另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两线相交于点O.点O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3.议一议(区分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光线)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光线与灯光的光线,请大家互相讨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区分它们?(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灯光的光线是从一点发出的,如下图所示.因此在判断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光线时,只要看光线呈什么形就可得出结论.)练习:(1)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与同伴进行交流.(2)下图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并与同伴交流这样做的理由.分析:由刚才我们的讨论可知,先找两对物体与影子的对应点,然后连接它们找交点,由两条光线可大致判断它们是否平行.若光线平行则为太阳光线,若光线相交即为灯光光线.(1)是灯光的光线;(2)是太阳光线.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而灯光光线是由一点发出的光线,因此分别找到两对对应点以后,过这两对对应线作直线,若两直线平行即为太阳光线,若两直线相交即为灯光光线.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先由皮影戏引出灯光与影子这个话题,接着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掌握了中心投影的含义,进一步根据灯光光线的特点,由实物与影子来确定路灯的位置,并与上节课相联系,找到了太阳光线与灯光光线各自的特点,根据特点宋区分形成树影的光线,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并能画出在同一时刻另一物体的影子,还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动手实践,还要和同伴互相交流.同时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做到手、嘴、脑互相配合,培养大家的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六、作业1、晚上,小华在马路的一侧散步,对面有一路灯,当小华笔直地往前走时,他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也随之向前移动.小华头顶的影子所经过的路径是怎样的?它与小华所走的路线有何位置关系?解:(1)小华头顶的影子所经过的路径是一条直线;(2)它与小华行走的路线是平行的.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灯光与影子(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灯光与影子-课件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灯光与影子-课件
初中数学资源网
实践活动2:
在路灯下走动,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结论:离点光源 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短。)
初中数学资源网
灯照 光射
灯 光与太 阳光线 有什么 不同?
物 体
投 影 面
影 子
探照灯、手电筒、
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 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 的,像这样的光线所 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 投影
初中数学资源网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图片:
图1:用线段表示出小红行至B处时,她在路灯
A下的影子.
C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初中数学资源网
图2:根据小红在路灯A下的影子,判断其身高 并用线段表示.
C
B
A
初中数学资源网
例: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O
怎样确定一个点?
解:过一根木杆的顶端作一条直线,再过另一 根木杆的顶端作一条直线,两直线交于一点O. 点O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是其晚上的俯视图?
(2) (1)
初中数学资源网
作业:习题4.4
初中数学资源网
(3)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 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 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下形 成的还是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 一时刻旗杆的影子,并与同伴交 流这样做的理由.
平行光线
初中数学资源网
太阳光线
如图(1),中间是一盏路灯,周围有一圈栏杆, 图(2)是其两幅俯视图(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情形),其 中一幅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图,另一幅是这盏路灯 下的俯视图.你认为哪个是其白天的俯视图?哪个
初中数学资源网
(2) 同一时刻,两根木棒的影子 如图,请画出图中另一根木棒的影 子。
初中数学资源网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投影与中心投影.3灯光与影子1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投影与中心投影.3灯光与影子1
… 我最得意的是… 美中不足的是…

独立 作业
知识的升华
P131习题4.4 1、2、3题
祝你成功!

同 学 们 再 见 !

P
解:如图点P就是 此时路灯光源的位置。

例2: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
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 是太阳的光线下形成的还是灯光下形 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并与 同伴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平行光线
太阳光线
A B

(2) (1)

走进中考
1、(09年浙江)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
B
)
①物体在任何光线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②物体在路灯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 ③在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 同的 ④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仅与物体的长短有 关 A、1个 B、2个 C、 3个
B
② 如果此时小刚的影子
F
C
D
E
与姐姐小丽的影子一 样长,你能在图中画 出表示小刚身高的线 段吗?

例3
⒈如果两棵小树的影子方向相同,能判断它们 是平行投影吗? 2.如果两棵小树的影子方向相同,且树高与 影长不成比例,能判断它们是中心投影吗?
3.如果两棵小树影子的方向相反,能判断它们 是中心投影吗?
课后反思 1、课题要在叙述的同时板书,与太阳光与影子对比着讲,完成二者区别的板书 2、增加学生的参与,比如让学生拿个手电筒体会改变光源或物体位置 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的变化,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该如何画光线等 3、学生严办提前布置


D、4个
2、(09年河北)如图是小亮晚上在广场上散步的示意图,图中线段 AB表示站立在广场上的小亮,线段PO表示直立在广场上的灯杆, 点P表示照明灯的位置。 (1)在小亮由B处沿BD所在的方向行走的过程中,他在地面上 的影子的变化情况为 越来越长 (2)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站在AB处的影子 (3)当小亮离开灯杆的距离OB=4.4m时,身高(AB)为 1.6m的小亮的影长为1.6m,问当小亮离开灯杆的距离OD=6m时 小亮的影长是多少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灯光与影子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形成原理,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子的形成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影子的形成原理。

2.灯光与影子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学生分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灯光和影子相关的图片,如日落、手影游戏等,引导学生关注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如路灯下的影子、舞台上的影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实物模型,如一个小球或者一个小动物,然后用灯光照射,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灯光与影子之间关系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灯光与影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光影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光与影的关系,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光影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光影的数学原理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光与影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难点:对光影的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光影的数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图片和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教案和课件,用于指导和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如日落、手影等,引导学生关注光与影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光影的例子,如投影、影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光与影的特点和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手中的道具或身体,创造不同的光影现象,并观察和记录光与影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之前观察和操作的结果,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光与影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与光影相关的问题,如影子的长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光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大小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源与影子大小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光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大小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光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大小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2.难点:对影子形成原理和光源与影子大小的关系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光源(如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书籍)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光源和一个不透明物体,以便进行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如日落时的树木影子、夜晚的路灯下的影子等,引导学生关注影子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光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大小与光源的远近有关。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用准备好的光源和不透明物体进行观察,记录影子的大小变化,探讨影子大小与光源远近的关系。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影子形成原理和光源与影子大小的关系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影中的特效、摄影中的构图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九年级数学灯光与影子

九年级数学灯光与影子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图片:
图1:用线段表示出小红行至B处 时,她在路灯A下的影子.
C
B
A
图2:根据小红在路灯A下的影子, 判断其身高并用线段表示.
C
B
A
例题 (各抒己见)
你能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影子的顶端 作一条直线,再过另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 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两线相交于点O。 点O就是灯泡所在的位置。
皮影欣赏
“大闹天宫”一折,美猴王被天王们
的法宝压顶,哪吒袭后,杨戬攻前, 哮天犬伺机噬咬,而猴王仍旧斗争 不屈。造型美观画面变化丰富,全 景热烈生动,颇有气势。 清朝末年,关中大旱,赤地千里, 青黄不接。穷汉蔡留夫妇,度日艰 难。为保性命,蔡留到地里偷富家 蔓青,被主人发现,追至家门,蔡 留唇枪舌剑,一番道理使主人心软 发善反送蔡留谷粮度日。
拓展与延伸:
举例说明,中心 投影在生活中的 利与弊。
感悟与收获

/ b2b平台
jor937fhl
来,暮笙飞身向上,用剑刺向了火龙的头部,另一条火龙迅速裹住暮笙的腰,紧紧地抓住暮笙的腰,暮笙的衣服全部烧焦,露出了整个身体他 的身体全是纹身,有和山神一样的麒麟,有凤凰,有青龙,全都像真的一样盘踞在暮笙的身上。冒着黑烟。暮笙左肩的凤凰开始变成火红色泛 着黄红色的光,真的从他的左肩里飞出来了,火红色的凤凰有一米多高,全身都燃烧着火红色的火焰,凤凰飞出来站在暮笙的头顶,的皮肤开 始泛红随后开始像凤凰一样的燃烧,顷刻间暮笙变成了一只比刚才大出一倍的凤凰,暮笙飞向应龙所在的地方,应龙的火是黄色,暮笙的火是 红色,两种火焰纠缠在一起,暮笙拿着黑剑,黑剑也开始燃烧着黑蓝色的火焰,凤凰飞到应龙的头顶,凤爪抓住应龙的犄角,应龙试图将凤凰 甩出去,可怎么甩凤凰牢牢的抓住,凤凰翅膀上火红色的羽毛变成锋利的匕首,插向应龙的身体。暮笙飞到应龙后面拉住应龙的尾巴,黑剑从 尾巴穿插而过,刺入地下深处,应龙被固定在了地面上。渐渐地红色的火焰越来越多把黄色的火焰也给压下去了,几个小时之后,大火终于灭 了,应龙的身体开始一片焦黑,瞬间鳞片变成了钢铁,像铠甲一样闪着光泽。应龙不见了。暮笙恢复了刚才的模样。草原又变成了古宅的模样。 大火持续了这么久,古宅依然完好无损,这古宅究竟是什么做的这么厉害。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居然没少一块砖,没缺一个口,不禁让我心生敬 佩。暮笙却消失在了我的视野中。从那以后妈妈隐姓埋名生活在人间,开了一家茶馆。妈妈竖起了头发,穿上了男人的衣服,英姿飒爽,有种 别样的味道,在明朝,妈妈让我称他为父亲。我终于明白母亲说的我是你,你也是我,我并不是她生的,而是有她和暮笙的精血再加上上古神 兽和妖精鬼怪的法力而成。原来有些事情,有些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4面具下的脸孔|这个龙形手镯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揭开面具的那 一瞬间,感觉时间静止了。我现在都现象的到我的脸色有多难看。顿时五雷轰顶,又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我下意识的咬紧了牙。 只觉得脑袋被撕裂了。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我依然注视着她的脸。我和她居然长得一模一样。心里突然一阵恶心,五脏六腑似乎扭成了一 团。一霎间,我的心就像灌满了冷铅。她就是我,还是我其实是她。过了好一会才集中精力。现在才想起我的大腿受了很严重的伤,火辣辣的 感觉窜上我的大腿,绞痛,全身冰凉,迸沁着冷汗。血开始不断涌出,不一会就染红了整条裤子,血不断地流出来汇集到冰块里,冰块开始闪 烁着红光,随着精血的增多,红光不断增强。我一顾不上许多,只觉得全身精血尽数流出,全都流到冰块里,冰块的红光不断增强,冰块开始 融化。此时我全身经脉痉挛,痛苦不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灯光与影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2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灯光与影子的关系,掌握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位置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相似三角形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灯光与影子的关系,掌握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位置的关系,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灯光与影子的关系,掌握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位置的关系,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灯光与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灯光与影子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位置的关系。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 说课 PPT课件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 说课 PPT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太阳光与影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 影子 ; 掌握并应用平行投影性质(物体在太阳光下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互相平行的物体影长与实长成正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体验生活、激发兴趣
影子随处可见,请举出关于太 阳光影子的两个实例,并谈谈太阳光影子 对人类有什么好处?请你展示课前查找 的资料.
利用网络等 工具查找学习 资源的学习方 法.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 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projection)现象.
学法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变被动学习为愉
快主动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学生真正 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感知数学课堂的美 一堂好课需要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妙.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三、教学设计思路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 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 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学生丙影长
C”
同一时刻,在太阳光下互相平行 的物体实长和物体影长的比相等.


•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 影子,这就是投影(projection)现象.
•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
的投影称为 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 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位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灯光与影子》教案2一. 教材分析《灯光与影子》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光线与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光线和影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系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究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影子的形成原理。

3.光线与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教学道具:包括手电筒、卡片等,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灯光与影子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问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影子的形成原理是什么?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数学灯光与影子

九年级数学灯光与影子

再过另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 线,两线相交于点O.
点O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知识应用
请画出图中小姐妹在路灯下的影 子.
关键:发光点、物体上的点及其影子上的对应点 在一 条直线上.
知识应用
A
1.一天晚饭后,姐姐小 丽带着弟弟小刚出去 散步,经过一盏路灯 时,小刚突然高兴地 对姐姐说:“我踩到 你的‘脑袋’了”。 你能确定小
D
E
2. 如果此时小刚的影 子与姐姐小丽的影子 一样长,你能在图中 画出表示小刚身高的 线段吗?
知识应用
如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树 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 作法: ①过大树的顶端 及其影子的顶端 作一条直线; ②再过小树的顶 端及其影子的顶 端作一条直线, 两线相交于一点.
由作法知两光线相交于一 点,因此它们是灯光的光线.
知识应用(想一想)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 子.你能判断出哪幅图是灯光下形成的,哪幅 图是太阳光下形成的吗?
两条光线是平行,因此 它们是太阳光下形成的.
两光线相交于一点,因 此它们是灯光下形成的.
知识应用(想一想)
⒈如果两棵小树的影子方向相同,能判断它们是平行 投影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⒉如果两棵小树的影子方向相反,能判断它们是中心 投影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上课了!
5.2灯光与影子
探究新知(做一做)
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 用手电筒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
⑴ 固定手电筒,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 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 固定小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筒的摆放 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1:手电筒与物体,改变其中的 一个位置和方向,影子都会发生改 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3 灯光与影子
2.如图(1),中间是一盏路灯,周围有一圈栏杆,图(2)是其两幅俯 视图(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情形),其中一幅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 图,另一幅是这盏路灯下的俯视图.你认为哪个是其白天的俯视 图?哪个是其晚上的俯视图?
(2) (1)
我思我进步1
生活中的数学
小明和小丽到剧场看演出.
(1)站在二层的小明能看到小丽 吗?为什么?
试一试 7
挑战“自我”
(1)当他在如图所示的区域 活动时,他只能看到其中的 一个侧面.图中只画出了一 个区域,仿此可画出另外5
个区域
试一试 7
挑战“自我”
(2)当他在如图所示的区域 活动时,他只能看到其中的 两个侧面.图中只画出了一 个区域,仿此可画出另外5
个区域
试一试 7
挑战“自我”
皮影和手影都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像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vision spot). 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visionline). 两条视线的夹角称为视角. 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blind area).
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 点出发的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 投影(central projection)
例题欣赏 3
“才华”显露
例 确定下图路灯灯泡的位置.
与同伴进行交流一下,你准备如何确定灯泡的位置.
例题欣赏 3
“才华”显露
例 确定下图路灯灯泡的位置.
在同一时刻,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成比例.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就是该物体在某一平 行光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平行光线)下的平 行投影.
我思我进步1
皮影,手影
皮影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 戏曲.用灯光照射在银幕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

初中数学 九年级课件 视图与投影 灯光与影子

初中数学 九年级课件 视图与投影 灯光与影子
(1)坐在二层的小明能看到的小丽吗?为什么? (2)小丽坐在什么位置时,小明才能看到他?
视点 视线
盲区
ONMLK J I HGF E DCBA 9 8 7 6 5 4 3 21
分别画出在图中两个位置上船员从船的边缘 向前方水中望去时的视线,并比较他在这两 个位置向前方水中望去时的盲区大小。
井底有一只青蛙,它为了看到更广 阔的天空不断向上爬。这只青蛙在 不断向上爬的过程中,看到的天空 的面积是……
(2)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
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那些高一些的建筑物 好像“沉”到了它们前面那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为什么?先想一想, 再与同伴交流。
感悟与收获:
小明认为:不断增加的 小刚认为:不变的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明和小迪分别骑自行车从两条小胡同驶向马路,当他们 分别行驶到图中的位置时,哪个人看到的范围更大一些? 为什么?
小明
小迪
黑板
小亮的头比 黑板都大!
如图,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 筑物。
(1)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司机能看到建筑物B的一 部分,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部分 是如何变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它们是太 阳的光线还是灯 光的光线?
(1)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 一时刻的影子.请你在图 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
它们不是平行光线
它们是发散光线
它们是灯光的光线!
(3)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 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 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下形 成的还是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 一时刻旗杆的影子,并与同伴交 流这样做的理由.
A下的影子.
C
B
A
图2:根据小红在路灯A下的影子,判断其身高 并用线段表示.
C
B
A
例: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O
怎样确定一个点?
解:过一根木杆的顶端作一条直线,再过另一 根木杆的顶端作一条直线,两直线交于一点O. 点O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
(2) 同一时刻,两根木棒的影子 如图,请画出图中另一根木棒的影
平行光线
太阳光线
如图(1),中间是一盏路灯,周围有一圈栏杆, 图(2)是其两幅俯视图(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情形),其 中一幅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图,另一幅是这盏路灯 下的俯视图.你认为哪个是其白天的俯视图?哪个
是其晚上的俯视图?
(2) (1)
作业:习题4.4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实践活动2:
在路灯下走动,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结论:离点光源 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短。)
灯照 体
投 影 面
影 子
探照灯、手电筒、
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 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 的,像这样的光线所 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 投影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图片:
图1:用线段表示出小红行至B处时,她在路灯
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4.3 灯光与影子
实践活动1:
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和三角形、矩形 纸片,用手电筒(或台灯)等去照射这些 小棒和纸片。
(1)固定手电筒(或台灯),改变 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 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固定小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筒 (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 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