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事件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满清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针对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强压华夏民族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在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而且满洲贵族还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清军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这就是所谓的“剃发易服”。然而,在这个剃发易服政策的最终确立并实行之前,曾有过一段历史风波。

清军初入关,占领北京后不久,即发布剃发令。但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加之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反抗连连,多尔衮不得不收回成命。所以,清军入据北京后,好长时间内,明朝旧官变成清朝官员,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汉族人自古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正如《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之后就不可随意剃发,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上面。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而满州人的风俗与中原汉族迥异,满州人男性的传统发型是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约一铜钱面积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满州人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满服的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但不久后,因为一个孙之獬,剃发易服政策便被顺水推舟的定下来了。此人因人品低下,反复无常,一直郁郁不得志。清军入关后,老哥们儿求官心切,是第一批摇尾乞降的汉官,并当上了礼部侍郎。为报新主提拔之恩,他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平定大计,孙之獬就走个“偏门”——主动剃发;而后来他还给清世祖拟了一道建议在全境范围内给汉人剃发的

奏章:“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清帝顺治当时年仅七岁,全权大事全部由摄政王多尔衮一人说了算。多尔衮等人本来就是蛮族性格,被孙之獬这一阴激,深觉其言甚是有理。孙之獬的进言,正好挑起多尔衮的警惕之心,想先从形式上消除“汉化”的潜在危险,先下手为强,先给全体汉人来个“满化”,强迫剃发!于是,随着多尔衮的剃发令再次下达,一场浩大的且极其暴力的强迫剃发易服活动便因此正式爆发。

恶法逼人,本来渐趋平静的江南地区,顿时如水入沸油般四处暴散起反抗的怒潮。1645年6月28日,清廷再次传谕:“近者一月,远者三月,各取剃发归顺。”剃发便成了绝对命令。如此野蛮的“留发不留头”,引发了江南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苏州开始,抗争怒潮波延而起,常熟、太仓、嘉定、昆山、江阴、嘉兴、松江,处处义旗,人人思愤。清军王爷多铎大肆镇压,江南胜地,顿时血流成。在那一段历史中,更有不少著名的壮烈的抵抗。例如:(1)江阴八十一日: 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2)嘉定三屠: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颇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一些最主要的剃发原因。

一、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对汉族人民的统治

满族人在刚入关时只有十余万八旗军,在辽东、辽西的满族人迁入关内后,也只有五十多万人口,并很快随着战争和“圈地令”的下达而散往中原、南方各地,而各地的汉人(还有西南地区的苗人)人口在5000万以上,这对实行“投充法”,“逃人法”等暴政的满清政权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严重问题——如何尽快统治百倍于己的汉族人民。而“剃发易服”就是一个无比狠毒但却极其有效的方法。强迫各地的汉人穿满服,剃成满洲发式,就使得人们从外观上分不出谁是汉人,谁是满人,也就不知道本地到底有多少通过“圈地”“投充”来压迫自己的满族人;同时以屠杀立威,在“留发不留头”

的清洗中杀戮了大量的潜在抵抗人员。这使汉人无法组织和进行有效的抵抗,进而巩固对汉族人民的统治。

二、打击广大汉族人民民族精神

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1644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祯帝自缢,李自成派唐通招抚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吴三桂经过考虑,决定归顺新朝,并回京朝见“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因听闻家产被抄,爱妾被虏,所以改变初衷,回师山海关,袭击唐通部。李自成闻讯,决定征剿吴三桂,21日,双方激战山海关,22日晨,吴三桂情势危急,带随从冲出重围,至关外向驻扎在关外觊觎已久的多尔衮部剃发归降,双方合兵。26日,李自成败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军入关,“定鼎燕京”。

毋庸置疑,剃发易服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动极为重大,它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导致了长期的政局不稳,以至生灵涂炭,老百姓的平静祥和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彻底的颠覆,社会动荡,惨不忍睹。所以,顾名思义,剃发易服的做法在当时的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弊端跟引起的民愤是极其

严重的。因其引起的剧烈的社会、国家、人民动荡不安,使得那些手无寸铁之力的百姓们常年心神不宁,忐忑不安,甚至流离失所,这从人情原则来讲,清朝的剃发易服行为完全已经背离了仁义-最基本的人道主义了,我个人是极其痛恨这种残暴及极端自私的一种自谋其力的手段,即使这是在当时的皇帝制度下对巩固统治者政治地位及势力的必需的一

种政治手段。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同样罕有的啊,就算双方拥护的政治立场不同,也没必要非得绝情地把人赶尽杀绝吧,那些都是一条条无辜的鲜活的生命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