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实验大纲

合集下载

爆破试验大纲

爆破试验大纲

白龙江紫兰坝水电站发电厂房、河床泄水闸及右岸副坝工程(合同编号:ZLF-CⅢ)石方爆破试验大纲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紫兰坝施工局二○○四年七月二日批准/日期:审核/日期:校核/日期:编写/日期:目录1、试验目的2、爆破试验区的选定3、爆破试验模型3.1、钻具选择3.2、爆破器材的选择3.3、爆破方法3.4、爆破类型及组合4、爆破试验效果检测5、爆破试验技术要点6、质量安全措施附:表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表2:爆破试验人员配置表表3:爆破试验材料用量及工程量表图1:爆破孔装药结构图图2:预裂孔装药结构图图3:爆破网络示意图1、试验目的为选择最优的爆破方法和适合紫兰坝水电站发电厂房、河床泄水闸及右岸副坝工程石方开挖和岩体特性的爆破参数,确保工程各部位的开挖质量,在工程各部位的石方开挖之前,需做石方爆破试验。

2、爆破试验区的选定紫兰坝水电站位于四川广元市境内,是白龙江干流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电站。

距上游已建的宝珠寺电站14 km,下游距宝成铁路昭化车站4km。

紫兰坝水电站发电厂房、河床泄水闸及右岸副坝工程的石方开挖总量为28202m3,施工区上部表层为第四系崩坡积(碎石土)和冲积堆积物(砂卵砾石),厚度5~15m;下部为基岩,主要为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含部分煤长石石英砂岩及钙泥质粉砂岩。

爆破试验区初步定在右岸副坝,具体的爆破试验区应根据揭去覆盖层后的实际情况现场确定。

3、爆破试验模型3.1 钻具选择选用AtlasROC742HC型液压钻机。

3.2 爆破器材的选择3.2.1 炸药:选用2#岩石粉状铵梯油炸药。

3.2.2 起爆材料及:导爆索、非电毫秒延期雷管(Ms1、Ms3、Ms9)。

3.3 爆破方法采用毫秒微差挤压梯段爆破。

3.4 爆破类型及组合3.4.1 爆破参数的选择A、梯段高度H:根据钻具和挖装设备的施工特点H=3m。

B、钻孔超深h=取(0.05~0.1)H。

C、岩石抵抗系数W1=kd,其中k为孔径系数,根据岩石的坚固系数取k=38~43,d 为钻孔直径,为76mm ,则W1=(2.9~3.3)m,根据基坑开挖的参数W1取2.0~2.5m。

爆破实验大纲

爆破实验大纲

一、爆破试验大纲编写依据1、《电站基础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求》2、前期开挖施工中的爆破参数二、爆破试验目的1、验证爆破孔孔径、间排距、爆破单耗等参数;2、验证预裂孔孔径、间距、线装药密度以及爆后预裂面平整度;3、通过爆破试验分析爆破震动对建基面的影响;4、通过爆破试验分析爆破对永久建筑物、混凝土等的影响。

三、试验场地四、试验工艺流程及参数1、爆破试验工艺流程:爆破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内容设计、审批f现场标识、钻孔、检查及爆前声波检测f装药f堵塞f连网f检查记录f起爆f围岩观测及弃渣拉运一爆破试验结果分析及爆后声波检测f提供修正后的爆破试验设计f下一循环f最优爆破参数确定。

(1)声波检测:利用设计图中的声波检测孔,导岩石爆前、爆后进行声波测试。

以便控制爆破梯段和单响装药量。

(2)爆破质点速度测试:因本工程帷幕灌浆和大坝混凝土均在坝基开挖完毕后进行施工,同时周围无永久建筑物,对此在开挖阶段不做爆破质点速度测试。

2、爆破参数: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炸药及装药结构,不偶合系数,爆破间距,钻孔深度,起爆顺序、抵抗线、岩石坚硬程度等。

(1)炸药:本工程爆破所要求的炸药是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低、爆炸稳定性高的低级或低中级炸药。

硝铵类炸药符合上述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低的要求。

本工程炸药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①90、①70或散装炸药)、1#岩石乳化炸药(570和①32)(2)起爆材料的选择起爆材料根据作业环境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雷管选用8号火雷管和非电毫秒雷管(MS〜,脚线〜)m导爆索选用普通导爆索(外表为红色)。

(3)装药结构:爆破孔、缓冲孔采用连续装药,预裂孔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

(4)不偶合系数:构成预裂孔不偶合装药的途径:一是不改变现有普通硝铵类炸药药卷直径而加大炮孔直径;二是改变现有普通硝铵类炸药药卷直径为小直径药卷。

本工程根据以往石方明挖,不偶合装药选用后者,不偶合系数选用1.3~2.8。

(5)孔排距:1)预裂孔间距和抵抗线:根据施工部位和岩石情况,预裂孔间距选在0.8m〜1.2m,坝肩、坝基部位岩石较软弱、节理裂隙较发育或跨度较小时,预裂孔间距选在0.5〜0.7m;中等硬度以上的岩石,预裂孔间距选在0.7〜0.8m;岩石坚硬完整时,预裂孔间距选在0.8〜1.0m。

《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

《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

《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课程编号:37370208课程类型:指选课内学时:48 开课学期:7一.教学大纲说明㈠课程性质与目的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实验是以民用爆破器为研究对象,测试试验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总结为目的的综合性本科生实验课。

它是以炸药爆炸理论、工业炸药学、工业起爆器材及爆炸测试技术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试验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㈡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爆破器材性能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起爆、传爆、爆炸作功过程进行测试分析的理解。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爆破器材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会掌握爆破器材性能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爆炸动态效应的测量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理论验证、设计实验。

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锻炼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求实的实验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撰写专业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使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㈢本课程的重点1、各类爆破器材安全使用规定;2、工业炸药和爆破器材感度和爆炸性能测试方法和条件;3、测试系统组成和应用范围、4、实验数据处理。

㈣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与其他相关的课程有:《电工电子学》、《普通物理,光学部分》、《爆炸理论》、《工业炸药》、《起爆器材》、《爆炸测试技术》、《爆炸安全与管理》。

二.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㈠实验内容实验1 爆炸试验安全基本规则介绍起爆器材加工、起爆网路检查、装药及填塞、爆炸试验警戒及信号、起爆等过程的安全规定。

防止感应电流和射频电使电爆网路误爆的措施、爆炸试验的环境安全、爆破器材安全销毁、防火与灭火。

实验2 炸药热感度测定介绍炸药热感度测定的几种方法,使用爆发点法测定炸药的5秒钟爆发点,并正确完成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3 炸药撞击感度测试介绍国内外炸药撞击感度的测定方法,理解“热点形成”机理,使用卡斯特落锤仪和爆炸百分数法测试单质或工业炸药撞击感度,并正确完成实验数据处理。

爆破试验与安全监测

爆破试验与安全监测

北总干渠取水隧洞工程爆破试验和施工期安全监测大纲1、概述我部承担的北总干渠取水隧洞工程主要包括取水隧洞主洞,出口竖井、控制闸室及消力池段,2#施工支洞及相应的临建设施等。

本工程隧洞段为桩号北取0+536.233~10+128.404m,为J1~2z、J2s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泥质粉砂岩。

本段洞室桩号北取1+300~2+900和4+260~4+465段埋深大于200m,最大埋深达365m(桩号北取2+050附近),其余洞段埋深一般为45m~200m。

围岩以Ⅳ~Ⅴ类为主,少量Ⅱ~Ⅲ类围岩。

围岩一般为微至弱透水,在出口段和穿越冲沟部位可能出现中至强透水。

为了确保地下洞室开挖质量和进度,满足对工程周边建筑物爆破安全控制标准要求,拟进行一系列的生产性爆破试验,获得地下洞室开挖的最优爆破参数;了解爆破对周围非开挖岩体的破坏情况和范围;掌握爆破质点振动衰减规律,预报地震波的振动量级。

同时通过实际监测反馈资料,进而控制爆破规模,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以确保爆区周围被保护建筑物安全稳定。

由于开挖卸荷效应,地下洞室围岩会松弛变形,可能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需布置变形观测点,以掌握变形发展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施工期安全监测是通过对洞壁、高边坡以及受结构面切割和地质薄弱带测试或监测,了解开挖爆破产生振动和变形情况,并反馈监测信息,为施工调整爆破参数、施工安全预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控制爆破规模,降低爆破震动效应,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施工期人员、机具、新浇混凝土、灌浆区、仪表、设备等安全。

2、编制依据(1)南、北总干渠首部取水隧洞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3)《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3、爆破试验和安全监(检)测的主要目的和内容3.1 试验和监(检)测的主要目的(1)确定在各类围岩中开挖爆破的掏槽方式、爆破参数,以及提高洞室爆破效率;(2)为洞室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获取最优爆破参数;(3)了解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情况及影响范围;(4)了解爆破对相邻永久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以及确定质点安全振动的速度值及最大单段起爆药量;(5)通过爆破试验,确定洞室爆破振动相关参数(K、α值);(6)了解大型洞室开挖后围岩收敛变形情况及其规律;(7)了解爆破作业与支护施工的距离关系;(8)了解支护锚杆的应力变化。

右岸主厂房顶拱扩挖爆破试验大纲

右岸主厂房顶拱扩挖爆破试验大纲

右岸主厂房顶拱扩挖爆破试验大纲1概述1.1工程概况主厂房位于峡谷岸坡内,外侧端墙距岸边距离约120m,上覆岩体厚,埋深210m~390m。

主厂房穿越Pt2l3-1~Pt2l3-4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层灰岩、大理岩、石英岩及巨厚层白云岩,岩层倾向175°~185°,倾角70°~80°,轴线与岩层走向夹角约20°~30°。

主厂房区中见一条相对较大断层,即f42,位于主厂房靠山里侧,断层延伸长约600余米。

厂房区裂隙总体上不发育。

1.2 顶拱扩挖方案简述主厂房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由上至下分层开挖。

主厂房顶拱层采用先进行中导洞开挖,中导洞开挖完成后,再进行两侧扩挖的施工程序。

扩挖前,先实施中导洞顶拱部分的永久结构锚喷支护。

目前中导洞已经开挖完成,待中导洞支护完成后,中导洞位置一层底板位置下降3.5m,然后再进行两侧扩挖施工。

根据厂房施工通道布置情况,主厂房及安装场Ⅰ层扩挖分为拉槽区和扩挖区,拉槽区先行,扩挖区开挖支护跟进。

拉槽区从左右端墙位置向中间方向进行,扩挖区从厂房两端选择开口工作面,从开口面进行上下游边墙、左右端墙四个方向的扩挖施工,由于通风竖井位与厂房副安装场上游端墙处,因此为便于进行通风竖井导井施工,厂房扩挖时优先考虑进行副安装场上游侧通风竖井位置扩挖施工。

2爆破试验依据(1)《乌东德水电站主厂房开挖施工技术要求》;(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L/T5099;(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4)《主厂房及安装场Ⅰ层开挖支护施工措施》;(5)相关的技术条款。

3试验目的(1)确定适合于右岸主厂房顶拱地质条件、岩石特性的扩挖爆破参数;(2)通过现场爆破试验,指导开挖施工和爆破参数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炮孔布置、循环尺寸、装药结构、起爆网络及起爆微差时间、周边孔控制爆破参数的选择和优化;(3)观察和检测爆破对周围岩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等,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最大单响药量、控制爆破规模和施工方法。

土石坝料场开采爆破试验大纲分解.

土石坝料场开采爆破试验大纲分解.

兰州新区石门沟2#水库EPC总承包工程上坝料开采爆破试验大纲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甘肃水电设计院及中国水电三局联合体石门沟2#水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部二O一五年一月十八日目录1.试验目的 (1)2.工程范围 (1)3.主要地形地质条件 (1)4.实验依据 (1)5.爆破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 (1)5.1火工材料和爆破器材实验 (2)5.2 火工材料及爆破器材主要性能指标 (2)5.3爆破试验 (3)5.4试验区选择 (3)5.5梯段爆破试验 (3)5.5.1试验参数选择 (3)5.5.2爆破试验步骤 (5)6.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校核 (5)7.爆破实验时段 (7)8..爆破实验人员 (7)1.试验目的寻求适合于本工程的各种上坝料控制爆破的最优爆破参数;2.工程范围上坝料开采范围为业主指定的石料场,石料厂位于坝轴线上游,距坝址区0.6~1Km,将左岸为Ⅰ区,右岸为Ⅱ区。

Ⅰ区可开采量为90万m3,山顶高程为EL2163.0 ~ EL2181.0,计划划分为1#和2#开采区,其中1#开采区主要为过渡料开采区,2#开采区主要为堆石料开采区。

Ⅱ区可开采量为137万m3,山顶高程为EL2163.0 ~ EL2173.0,计划划分为3#、4#、5#开采区,3个开采区均为堆石料开采区。

料场预留边坡为1:0.25,开采梯段高度10m,其采石场最大开采量约80万方。

鉴于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紧,爆破试验结合施工生产进行。

3.主要地形地质条件经取样试验,变质砂岩:密度2.71g/cm3,软化系数0.75~0.78,冻融损失率0,干燥抗压强度109.5~158.4MPa,均值133.4MPa,饱和抗压强度88.3~113.4MPa,均值101.8MPa,冻融后抗压强度89.6~100.4MPa,均值96.5MPa。

板岩:密度2.70~2.76g/cm3,软化系数0.6~0.84,冻融损失率0.43~0.62%,干燥抗压强度30.6~60.0MPa,均值43.2,饱和抗压强度20.5~58.2MPa,均值32.6MPa;冻融后抗压强度17.6~32.5MPa,均值22.0MPa。

爆破试验方案

爆破试验方案

爆破试验方案爆破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测试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外部力量作用时的耐受程度。

本方案旨在详细描述爆破试验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一、试验目的爆破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材料或结构在受到爆炸冲击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测试材料的破坏点和变形情况,可以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准备1. 选取合适的爆破试验场地,确保场地空旷且安全。

禁止在人口密集区域或建筑物附近进行试验。

2.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破装置和爆破材料。

确保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设计并搭建试验结构,确保其能够承受试验过程中的爆炸冲击,同时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4. 向有关部门申请试验许可,并保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三、试验步骤1. 安全检查:在进行试验之前,对试验装置和试验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不存在潜在危险因素。

2. 测量和记录:在试验开始前,应准确测量和记录试验结构的初始状态和尺寸。

此外,还需要测量和记录试验装置和爆破材料的参数。

3. 安全防护:进行爆破试验时,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设置安全警戒线。

4. 点火方式: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点火方式,并确保点火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试验观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摄像、录像等方式对试验现场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以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

6. 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结构和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否有破损或变形情况,并及时做好安全处理。

四、试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爆破装置和爆破材料。

2. 在试验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确保试验装置和场地的安全性。

3. 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和操作流程,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可控。

4.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相关防护装备,并设置安全警戒线。

5. 控制试验参数,确保试验条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试验装置和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

爆破工程实验指导大纲.概要

爆破工程实验指导大纲.概要

爆破工程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炸药猛度和爆力测定 (1)实验二炸药爆速和殉爆距离测定 (10)实验三雷管击穿铅板实验 (17)实验四单个电雷管的导通及电阻值测定 (18)实验五板件/杆件爆破破碎实验 (22)实验六凿岩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爆破漏斗实验 (24)实验一炸药猛度和爆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炸药作功性能(爆力、猛度)的测定方法;完成爆破漏斗实验,测定爆破漏斗的各主要参数。

二、实验项目(一)炸药猛度测定本方法的原理是将定量炸药置于铅柱上的钢板上引爆,爆炸后,以铅柱的压缩量来表示炸药的猛度。

按国标GB12440—90《炸药猛度试验铅柱压缩法》标准进行。

1 仪器和实验材料为(1)铅柱:高度60土0.5mm;直径40±0.3mm。

上下两端面按粗糙度Ra 6.3μm加工,要求平行。

如图1-1所示。

选择经过标定的标准铅柱。

图1-1 铅柱压缩法炸药猛度测定试验用铅柱(2)钢片:优质碳素结构钢,高度10±0.1mm;直径41±0.2mm,两端面粗糙度按1.6μm加工成圆形,要求平行,硬度为HBl50~200,如图1-2所示。

图1-2 铅柱压缩法炸药猛度测定试验用钢片(3)钢座:中碳钢板,厚度不小于20mm,最短边长(或直径)不小于200mm.正为6.3μm,硬度为HBl50~200,钢座四角(或圆角)分布有四面加工按粗糙度Ra个小钩。

(4)钢管:焊接钢管,外径φ48mm,壁厚3.5mm,高度60mm,上下两端面为6.3μm加工,如图1-3所示。

按粗糙度Ra图1-3 铅柱压缩法炸药猛度测定试验用钢管(5)纸筒:用厚0.15~0.20mm,长×宽为150×65mm的纸(纸质要求结实)粘成内径为40mm的圆筒,并用同样的纸剪成直径为60mm的圆纸片并沿边剪开到直径为40mm的圆周处,再将剪开的边翻迭,粘在纸筒的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金桥水电站引水水洞、调压井及压力管道土建工程施工1#、2#、3#、4#施工支洞爆破试验大纲批准: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金桥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项目部2017年1月2日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地质条件及围岩情况 (1)1.3、设计指标 (4)2、试验目的 (5)3、洞室开挖爆破参数设计 (5)3.1、隧洞掘进拟采用形式 (5)3.2、掏槽采用方式 (5)3.3、炮孔布置方式 (6)3.4、炸药单耗与药量计算 (6)3.5、拟定循环进尺 (6)3.6、装药结构及起爆顺序 (7)4、爆破试验的步骤及方法 (7)4.1、开挖准备 (7)4.2、测量放线 (7)4.3、钻孔作业 (7)4.4、装药、联线、起爆 (8)4.5、炮孔填塞 (8)4.6、起爆 (8)5、爆破效果分析 (9)6、施工资源配置 (9)6.1、人员配置 (9)6.2、机械设备配置 (9)6.2、材料配置 (9)1#、2#、3#、4#施工支洞爆破试验大纲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金桥水电站是易贡藏布干流上规划的第5个梯级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境内,上距嘉黎县100公里,下距忠玉乡10公里,嘉(黎)-忠(玉)公路从首部枢纽及厂区通过,交通尚便利。

金桥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发电,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425.00m,死水位为3422.00m,水库总库容38.17万m3,调节库容11.83万m3;首部枢纽建筑物最大坝高26m,电站总装机容量66MW(3×22MW),年发电量3.57亿kW·h,保证出力6MW,年利用小时5407h。

电站属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设防烈度也为Ⅶ度。

本单位承建的西藏金桥水电站引水隧洞、调压井及压力管道土建工程施工C2标包括:(1)引水隧洞(引0+050.00m~引3+385.00m )土建工程施工。

(2)调压井EL3330.00以上部分的土建工程施工。

(3)压力管道(引3+385.00m~引3+610.00m )开挖、支护工程施工。

1.2、地质条件及围岩情况1)区域地质与地震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断裂体系,以向东北凸出的近北西向弧形断裂为主,其次是北东向断裂。

它们的属性、规模、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

其中北东向米林断裂带、墨脱断裂带和北西西-近南北向弧形阿帕龙、嘉黎、怒江断裂带南亚带及近南北向金沙江断裂带中段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主边界断裂带在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强,是强震发生的断裂构造。

根据《易贡藏布规划河段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活动性专题研究报告》成果,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时的峰值加速度为0.15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地震加速度峰值与地震基本烈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基岩与中硬场地之间的转换关系,该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金桥水站坝址区属于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差地区,其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引水隧洞洞径为5.30m,长为3537.24m(进水口闸后至调压井中心线);隧洞进口底板高程为3408m,对应调压井中心线处隧洞底板高程为3267.00m,隧洞在1+825.85m前底坡为4.11%,在1+825.85m至调压井上弯段底坡为0.5%,穿越右岸山体,山体高大、陡峻,洞身最大埋深近700m,过沟段最小埋深64m,隧洞穿越4条大沟,所穿越的沟谷都有经常性流水,洞身穿越两种岩性,上段(0+000m~3+100m)为白垩系花岗岩,下段(3+100m~3+788m)为前奥陶系变质石英砂岩。

隧洞沿线断层构造较发育,主要发育两组断层:①走向NW276°~320°,倾向SW,倾角75°~85°,断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10°~54°,断层宽0.3m~0.5m,延伸大于100m,如PD5硐中F3,破碎带主要角砾岩、碎裂岩、褐红色泥组成,沿断层两侧石英脉较发育;②走向NE65°~77°,与洞轴线夹角73°~85°,倾向SE,倾角35°~41°,宽0.5m~1.0m,组成物为角砾岩、方解石脉、碎裂岩、褐红色泥,上盘影响带宽2m~3m,下盘4~5m,如F5、F2(PD5)等,以平移和逆断层为主。

裂隙主要发育两组:①NE35°~75°SE∠55°~80°;②NW290°~320°SW ∠75°~85°;缓倾角裂隙不发育。

洞室围岩基本为微风化岩体,主要岩性为白垩系灰白色花岗岩、奥陶系变质石英砂岩,岩体完整性中等,围岩以Ⅲ类及Ⅱ类为主;断层破碎带、影响带及节理密集带岩体均呈碎裂结构,围岩为Ⅳ类~Ⅴ类;微风化浅灰色变质石英砂岩,呈厚层状~次块状结构,岩石致密、坚硬、强度高,耐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围岩Ⅲ、Ⅱ类为主。

依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中围岩分类标准,对引水隧洞进行详细围岩分类(洞进口~出口),洞室围岩以Ⅲ类为主,分布长度1567.54m,占41.4﹪;其次为Ⅱ类,分布长度1428.04m, 占37.7﹪;Ⅳ类分布长度437.14m,占11.5﹪;Ⅴ类全长351.98m,占9.4﹪。

围岩分类及稳定性评价见表1.1.2。

综上所述,引水洞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进水塔基段覆盖层厚度大、地基软硬不均,存在不均匀变形和渗透稳定问题;引水洞进口存在高边坡稳定问题;洞室段地下水位均高于洞顶板,开挖中有滴渗水或线状渗流,围岩以Ⅲ类及Ⅱ类为主,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表1.1.2 围岩分类及稳定性评价见3)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号施工支洞口位于2号贝雷桥上游右岸坡底,基岩坎高6 m~8m,岩坎之上岸坡坡度40°~50°,坡表覆盖厚1 m~4m的崩坡积块碎石土,植被发育,不扰动条件下稳定。

基岩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岩质坚硬,呈岩株状产出,其中夹有少量辉绿玢岩岩脉,辉绿玢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夹于花岗岩中。

花岗岩为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弱风化,岩体中发育三组裂隙:L①组产状NE10°SE∠80°,发育间距一般20 cm~50cm; L②组产状NE70°NW∠40°,发育间距40 cm~100cm;L③组产状NW300°SW∠70°,发育间距60 cm~200cm。

L②组裂隙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倾坡外,倾角小于坡角,对洞脸边坡存稳定性存在一定不利影响;L③组裂隙与①裂隙组合可形成楔形体,对支洞顶拱稳定性存在一定不利影响。

预测围岩分类为:0 m~30m为Ⅳ类围岩,支洞中可能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为Ⅴ、Ⅳ类围岩,其余洞段主要为Ⅲ类围岩,局部深埋、岩体完整性好的洞段为Ⅱ类围岩。

洞顶有基岩裂隙水,对支洞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对影响到洞脸边坡稳定的L②组外倾结构面和影响洞顶稳定的楔形体进行必要的锚固,建议对Ⅳ、Ⅴ类围岩洞段进行衬砌。

2号施工支洞进口位于3号贝雷桥下游右岸岸坡,其上下游两侧均为小冲沟,坡表分布洪坡积块碎石土;洞口处基岩咀呈三角形,坡度50°~60°,临河长约20m,高15 m~25m;基岩出露范围之外两侧为洪坡积块碎石土,厚度2 m~5m,上部为崩坡积块碎石土,厚度1 m~3m,由于坡表植被均发育,两类土坡不扰动条件下均稳定。

基岩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岩质坚硬,呈岩株状产出,其中夹有少量辉绿玢岩岩脉,辉绿玢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夹于花岗岩中。

花岗岩为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弱风化,岩体中发育三组裂隙:L①组产状NE75°NW∠70°,发育间距一般30 cm~60cm; L②组产状NW330°NE∠80°,发育间距40 cm~100cm;L③组产状NW340°NE∠20°,发育间距40 cm~70cm;L③组外倾平缓裂隙组对支洞顶拱、洞脸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不利影响。

预测围岩分类为:0 m~30m为Ⅳ类围岩,洞内可能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为Ⅴ、Ⅳ类围岩,其余洞段主要为Ⅲ类围岩,局部深埋、岩体完整性好的洞段为Ⅱ类围岩。

洞顶有基岩裂隙水,对支洞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对影响到洞脸边坡和支洞顶拱稳定的结构面组合进行必要的锚固,建议对Ⅳ、Ⅴ类围岩进行衬砌。

3号施工支洞洞口位于厂房区上游约200m右岸公路边坡,基岩坎高约15m,边坡陡直,坡度约70°,现状整体稳定,雨季时有零星崩落块石。

岩坎之上坡表分布崩坡积块碎石土,厚1~3m,植被发育,不扰动条件下稳定。

基岩岩性为变质砂岩,呈深灰色,岩质较坚硬~坚硬,弱风化为主,局部呈强风化,中厚层状为主,单层厚15~50cm,岩层产状NE20°SE∠80°。

除层面外发育三组裂隙:L①组产状NE82°~EW .SE/S∠38~44°发育间距20~50cm,不利于右边墙稳定;L②组NE70°SE∠85°,发育间距40~80cm,可与层面裂隙组合形成楔形体,交线倾向坡外,不利于洞脸边坡及洞顶稳定; L③组SN E∠35°,发育间距80~150cm,外倾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不利于洞脸边坡稳定。

预测围岩分类为:0~30m为Ⅳ类围岩,洞内可能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为Ⅴ、Ⅳ类围岩,其余洞段Ⅲ类围岩。

根据引水隧道出口勘探平硐揭露情况,洞顶有基岩裂隙水流出,雨季时流量较大,3号支洞施为负坡,地下水活动对施工存在一定影响,采取有效的抽排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对影响到洞脸边坡和支洞顶拱稳定的结构面及结构面组合进行必要的锚固,建议对Ⅳ、Ⅴ类围岩进行衬砌。

1.3、设计指标1#、2#、3#、4#施工支洞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型,尺寸为7m×6m。

2、试验目的(1)确定适用于主体施工地质条件、岩石特性爆破参数;(2)观察和检测爆破对周围岩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等,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控制爆破规模和施工方法;(3)通过现场爆破试验,指导隧洞洞挖施工及爆破参数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起爆网络及起爆微差时间、主爆孔控制爆破参数的选择和优化;(4)根据爆破孔之间形成三角体来确定超欠挖情况以及确定主爆孔实际开挖钻孔线位置。

(5)爆破试验参数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逐孔进行适当调整,由工程技术人员与质检人员全过程监控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