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2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传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明确改进方向。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氧气的制法、性质、应用等。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研究小组主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教师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氧气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氧气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概念、性质、制法及其用途,掌握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使用氧气测量仪器,如氧气瓶、氧气表等,并能正确读取数据。
3.了解氧气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氧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助燃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5.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课题2.2 氧气-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 ;_______溶于水;三态变化:常温无色气体降温加压变为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____状_____色的固体。
工业上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性,木炭、硫、磷、铁等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
(1)氧气与碳的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里,发出,并放出。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
文字表达式:。
(2)氧气与硫的反应: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的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的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生成的气体带有性气味。
文字表达式:。
(3)氧气与铁的反应:细铁丝在空气中,而在氧气中,火星,并放出大量的,生成物是一种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4)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说明氧气的较活泼;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5)氧气的检验在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在氧气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剧烈燃烧。
由以上比较可知,氧气的检验一般用,即能使带火星木条的一定是氧气。
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1.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特点是。
2.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物质在氧气中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会、放热。
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性。
3.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
4.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5.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1)共同点:都属于且都;(2)不同点:缓慢氧化反应速率。
剧烈氧化的反应速率,往往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生成物也可能不同。
【答案】一、1.无色无味略大不易淡蓝雪花淡蓝2.活泼助燃(1)剧烈白光热量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2)微弱淡蓝明亮蓝紫色刺激硫+氧气二氧化硫(3)持续加热发红剧烈燃烧四射热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化学性质氧气氧气(5)复燃二、1.两种两种另一种多变一2.氧燃烧发光氧化3.缓慢氧化4.不一定不一定5.(1)氧化反应放热(2)很慢很快一、物质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1.硫燃烧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是有害气体之一,在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化学实验中的潜在危险,并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化学式等方面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堂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6.教学评价: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考核、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需要氧气的场景,如深海潜水、登山运动员等,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在这些情况下有什么作用吗?”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关注。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等方面。
3.学生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课题二——氧气【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4)液态与固态的氧气颜色均为。
的密度比空气略;(3)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提示:氧气可以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本身却不能燃烧,即不具有可燃性。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提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红热木炭,复燃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更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以表示为:A+B→AB 。
即“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比如动植物的作用,食物的,酒和醋的酿造等。
【要点分析】1.实验过程中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这是因为如果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导致反应时间缩短,现象不明显,不利于观察,甚至硫(或碳)会因为缺养而熄灭。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注意注意以下操作:(1)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燃烧);(3)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中吸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4)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以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给铁丝加热,达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知识点
附一些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反应的现象的比较
附一些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反应的不同现象的比较
物质 带火星的木条
硫 木炭 铁丝 红磷
空气中现象 带有火星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发出红光
不能燃烧,红热 黄色火焰
氧气中现象 复燃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发出白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发出白光
注: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讨论:1、分析实验2-1、2-3、2-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编号
反应前的 物质
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1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3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2-4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2、【思考】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氧气(或O2)和 二氧化碳( CO2)气体 (2)竹子中的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中相应的两种气 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竹子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 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氧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和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课题2 氧气
课课题题22 氧气
第第一一课课时时 氧氧气气的的性性质质 第第二二课课时时 化化合合反反应应
师生共同订正空气作业
练习:小王和小方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 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 小孔中冒出,就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气体。 第一瓶: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 有白烟生成。把装置放在水中,打开止水 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10。 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推断: (1)竹子中含有哪两种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氧气说课课件 (共18张PPT)
情感态度 价值观:
2、初步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的辩证观点,逐渐体会化学指导生活的意义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十五发展规律 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 烧实验现象的全面 观察和记录、分析 和思考、归纳和总 结,准确的描述与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 的能力
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 导,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 质的记忆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1、请学生自主学习第33页氧气的物理性 质。
2、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 学生如何闻气体的气味
3、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 一般都是从色、嗅、味、状态、密度、溶 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1、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 究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2、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3、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 方法
1、通过认识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感受” 化学美“,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有什么联系?
3、根据铁燃烧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 (2)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 (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 沙的目的是什么? (4)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有怎样的化学 性质?
教学过程
持续学习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和严谨 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 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氧气》说课稿
课题2《氧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种基本化学类型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已具备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其次,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在本课题中,有较多的实验,这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更多仪器,并学习仪器的规范操作。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题,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法,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掌握氧气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法的直观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氧气制取装置、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2.多媒体课件:介绍氧气性质、制法及应用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自然现象,如闪电、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氧气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展示氧气的性质。
同时,讲解氧气的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氧气》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1)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一节课要完成相应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多, 稍不注意就成了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
A、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发出红色火焰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B、加热碱式碳酸铜后有气体放出 C、点燃硫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依据;
3、经历归纳盐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 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盐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
难点:复分解反应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新的教育理念倾向于将学习看作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据此,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我采用
以下教学方法:
①互动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想、讨论、抢答等方 式,师生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本节课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及 俗名,会写物质化学式,复习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知道它们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2、熟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酸、碱、盐等物质之间 的反应能否发生;掌握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认识知识是解决问题的
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有熔化 物溅落说明放出 大量的热,生成 黑色固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
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响两局部。
第一局部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响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局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响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实际,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稳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响。
二、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难点: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
四、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场,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教师逐步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根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2氧气(课时一氧气的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木条或澄清石灰水) ;
(2)氧气与空气: 带火星的木条 。
课后作业
12. 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甲是无色、无味 气体;乙是黄色固体,能在甲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丙是黑色固体,丙能在甲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丁;戊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甲中燃
烧时火星四射。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燃。
课后作业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P41) 1. 化合反应是指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
物质 的反应。 2.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 氧化 反应。氧气 在反应中提供 氧 ,表现 氧化 性。氧化反应从 程度上分为 剧烈 氧化和 缓慢 氧化。
课堂要点
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符号表达式: C+O2 点燃 CO2 。
课堂要点 火 焰
放热,同时生
实验
成一种无色
现象
燃烧更旺, 有 刺激性
氧气 发出明亮 气味的气体
中 的 蓝紫
色 火 焰
课堂要点
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利用红磷燃烧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
瓶底 预放
少量水
少量水或一层 细沙
少量水
课堂要点
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 烧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利用红磷燃烧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
溶解二氧化 作用 硫,减少污染
防止高温熔融 物溅落,使瓶 底炸裂
吸收白烟,加快 冷却
课后作业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中
课后作业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内容。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知识为后面学习其他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经过本单元第一节《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缺乏系统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会描述实验现象以及相关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过程与方法(1)学会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2)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二、说教法(一)实验法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讨论、归纳法结合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三、说学法通过分组实验、自学、讨论、反馈、调控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开场。
[谜语]: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参和,生物生长离不了,越往高处越稀少,你说是宝就是宝,航天事业虽伟大,缺它大家都害怕。
——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心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2.2氧气》优秀教案
分析硫、碳、铁与氧气的反应,找出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
【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
注意:1.氧化反应不是专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只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主要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和它们的用途,也初步了解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氧气
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2):引燃铁丝
聚积热量
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3):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破裂
提问:通过带火星木条、硫、碳、铁在氧气中的燃烧,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可支持燃烧,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_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会填写实验记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准备:燃烧匙、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双孔塞、玻璃导管、小气球、坩埚钳、镊子、烧杯;铁丝、硫、木炭、细木条、石灰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物理性质1. 色、味、态:2. 密度:3.溶解性:4.三态变化:二、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2.与硫的反应3. 与木炭的反应4.与铁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是助燃剂,但本身不是燃料。
2.2_ 氧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本课是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起始课,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也不可或缺,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2 氧气 课程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铁丝C.红磷D.硫粉【答案】B【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答案】D【解答】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B错误;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错误;D、氧气由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D正确。
故选:D。
4·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D.分别加入蒸馏水【答案】A☆知识2:化合反应和缓慢氧化【教师】呈现PPT,提出问题。
【归纳总结】(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其形式为:A+B→AB(多变一)。
(2)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3)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教师】展示视频【缓慢氧化】缓慢氧化的特点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跟踪练习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小组内讨论总结上述反应的特征,归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P35,完成学案。
课题2《氧气》的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氧气》的教学反思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郭欣本课题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化,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了基础,也增强了学生今后学习氧气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本节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这两部分内容,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突出实验为主要环节,通过氧气活泼的性质及相关反应,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把化学中描述纪实部分和理论部分相互联系起来,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而本节课重点是要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所在,在课前通过对学生的基础及学情进行了全面正确的分析后,通过课堂教学及实验操作,最终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节课成功之处:这节课主要根据“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从科学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为课堂设计思路,力求将传统教学的“以知识为本”转移到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为原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讨,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本节较成功,主要体现如下几点:(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方面,先通过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屏住呼吸谈感受”的小游戏而导入本节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题的兴趣和热情,点燃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火花,从而自然引入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通过4个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较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演示过程中对照实验贯穿始终,使学生有强烈的视觉对比,能更好的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