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一、(2012·衢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
律己何如?”曰:“侯清约甚,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已。
”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 o):徭役。
③赋:税。
④问:问罪,责难。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豪者善.避役:擅长,善于
(2)顾.谓二三子曰:回头
(3)白侯之贤信.已:确实,真实
【解析】(1)“善”的义项主要有“善良”“表示赞许”“长处”“善于,擅长”“亲善,友好”“熟悉”等,这里应选“善于,擅长”。
(2)“顾”的本义是“回头,回头看”,后引申为“视,看”“看望,拜访”“顾念,关心”等意,这里是它的本义“回头,回头看”。
(3)“信”的义项有“言语
真实”“相信,信任”“信用”“信物”“信件”“随意”等,这里选“确实,的确”。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
落实“察”“奸”“以”“平”的意思,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
3. 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清,驭吏严,天子嘉之。
【解析】我们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归纳。
文中写白侯律己的语句是“侯清约甚”;文中写其驭吏的句子是“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据此分析即可。
二、(2012·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
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
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
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
②会稽:今浙江绍兴。
③龙井:地名。
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
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
⑤篮舆:竹轿。
⑥霁:雨后放晴。
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风篁岭”都是山名。
⑧惠因涧:山涧名。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书.邀余入山:信
(2)比.出郭,日已夕:等到
(3)濯.足于惠因涧:洗、洗不掉
(4)谒.辨才于朝音堂:拜访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结合语境。
联系课内学过的内容。
“书”如“与朱元思书”,“比”如“比至陈”,“濯”如“濯清涟而不妖”,“谒”如“谒见”。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课外文言语句,要抓住重点词语,注意落实“是”“霁”“毫发”等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即可。
3. 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
要分析。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目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
【解析】“庐舍”“灯火”“草木”“流水”描绘了一幅优美、寂静的夜景图,使诗人觉得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画线句子表现夜晚山景优美、幽寂,使人心情沉静、愉悦。
回答时要把画线句中描写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三、(2011·沈阳)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
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rè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
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忠.纯:忠诚
(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3)严闻.亮卒:听到,听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平时要注意积累,要注意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读本上来。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 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 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 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A 项“谓”前者为“对……说”,后者为“为,是”。
C项“卒”前者为“死了,逝世”,后者为“终于,最终”。
D项“发”前者为“生”,后者为“兴起,被任用”。
B项“尝”皆为“曾经”。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解析】首先要理解关键词语,如“是以”译为“因此”;“简拔”
译为“选拔”;“遗”译为“给予”;“为”译为“做”;“平直”译为“公平正直”。
其次,注意语句要通顺。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解析】根据句意断句,理解句意是关键。
只能断两处,多断或少断,都易造成失分。
5.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解析】文题实际是要求我们找出乙文中能体现赏罚严明的句子。
只要准确翻译出乙文的意思,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
经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这个句子应当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
四、(2010〃黄冈)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范《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释】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春和景明;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
【解析】只要能对“春和景明”和“心旷神怡”两个成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尤其是能解释出其中的重点词语,就能准确回答此题,如“春”这里指“春风”,“景”指“阳光”,“旷”的意思是“开阔”,“怡”的意思是“高兴”。
2.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
A. 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
B. 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C. 先.天下之忧而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
表》)
D.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解析】A项中前句“为”,名词,“两种心情”;后句“为”,介词,“被”。
B项中两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
C项中前句“先”译为“在……之前”;后句“先”译为“前”,“先汉”就是“前汉”,也就是西汉。
D项中前句“书”,名词,“书信”;后句“书”,动词,“写”。
3. 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句子翻译: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
【解析】抓住重点词语“微”“谪”等的意思和特殊文言句式“吾谁与归”等,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要落漏重点词语的意思。
4. 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
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友善,爱其才,滕子京是一个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解析】由关键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愤郁颇见辞色”“豪迈自负,罕受人言”等可以看出。
5. 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新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联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解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这两句话到现在依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在新形势之下更有着全新的含义,可结合理想、责任等去谈,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五、(2011·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
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⑤进达:举荐人才。
1.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既.定荆州,都武昌(既然)
B. 后从.太子还建业(跟从,跟随)
C. 权遂.舍之(于是)
D. 左右
..对曰:“似是仪家也。
”(身边的人,近臣)
【解析】选项A中的“既”与我们在《曹刿论战》中所学的“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既”意思是相同的,应译为副词,“已经”或“……之后”的意思。
2.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休到,大破之.
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吾欲之.南海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解析】首先明确例句中的“之”是代词,可译为“他们”,在这里
指代曹休的军队。
选项D中的“之”也是代词,指代齐军。
而在选项A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选项B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选项C中,“之”是动词,可译为“往、去、到”。
3.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 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 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 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解析】从选文第三段中的语句“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可以看出:是仪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4. 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是仪自己认为没有才能,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孙权把(吕蒙图袭关羽)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就劝孙权听他的。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如(1)句中要落实“以”“固”“辞”的意思,(2)句中要落实“以”“善”等词语的意思,然后将文句大意翻译出来即可。
六、(2011·东营)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
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
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
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选自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
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
③盘簿:牢固状。
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
⑤叶:相合。
⑥隆:高。
⑦谅:确实。
⑧固:鄙视。
⑨取:取法。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穹石盘簿而.埋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4)甘冒霜而停.雪使(雪)停止
2.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
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_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3. 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
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
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
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著追求的精神气度。
4.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
七、(2011·济宁)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题目。
【甲】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2)不宜劳思
..于此:劳神,费心思
2. 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为众人而已耶?
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2)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
3. 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
八、(2011·朝阳)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
次立的庄园。
汴(bi 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 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佳木秀.而繁阴: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修.竹森然以高:长
(4)以.为陂池:把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3. 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4. 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A:江湖B:山林
5.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2011·三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
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
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
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2)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3)仆闻.之:听说
(4)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
C. 所以
..兴隆也
..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免于患乎?
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十、(2012·滨州)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
②如:应该,应当。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