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越人之口描写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的诗句是“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夸张手法,以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的诗句是“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的手法,以五岳和赤城山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巍峨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瀛洲是海上的仙山,“烟涛微茫信难求”;天姥是地上的高山,“云霞明灭或可睹”,可以前往探访,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
6.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两句由现实过渡到梦境。
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拟人手法写明月与自己如影随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自己对自然的热爱的诗句是“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8.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两句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投宿过的地方清幽的环境。
9.“月”是李白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他《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两句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脚著谢公屐”写自己登山的装备,用“身登青云梯”比喻天姥山山路的高峻陡峭,形象贴切。
1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两句表达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1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描写在天姥山半山腰的见闻,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峻。
1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描写攀登天姥山时山路崎岖,自己迷恋花石美景而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的景况。
2020-2022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0-2022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2.《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4.《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短歌行》1.《短歌行》中,两句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诗人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3、《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5.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现自己想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如果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13. 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
理解性名句默写++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名句默写试题精选练习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脱却苦闷,自我宽慰,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4、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初现、光芒四射的壮美景象。
5、《诗经•邶风•静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女子故意躲藏起来、惹得男子挠头徘徊的急切情状,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君子学以为己而不求人知的品德,这与他在《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表达的旨意相同。
7、《短歌行》中,曹操巧妙引用《诗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情。
8、白居易《琵琶行》中,当琵琶女以“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动人心魄的演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以景结情,传达出丰富的“不尽之意”。
9、王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联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古诗文补全下面的文段。
《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交代了时间是七月十六,“”则交代了人物及活动。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赤壁赋》》中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写游览赤壁时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写在攻破荆州后曹操水军南下时阵容盛大,气势非凡。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6.《赤壁赋》中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极尽赏饮之乐:“”一句以桌面餐具之情景衬饮酒之乐;“”一句以酣睡之场景衬超然之乐。
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7.《赤壁赋》中写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与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都属于造物主,可以你我共享。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远方的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0.《赤壁赋》中“,”两句写诗人任凭--叶小舟随意飘荡在宽阔的江面上,超然悠然,怡然而乐。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赤壁赋》中“,”两句,表达客人理想的生活是同神仙一起飞行,与明月相伴终始。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3.《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14.《赤壁赋》中“,”两句写泛舟江上,心旷神怡,飘然欲举,像长出翅膀,超脱人世升入仙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师说》理解性默写1.在《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从师为例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也是作者对新的师生关系的概括。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一句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糊涂做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小学而大遗)3.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
”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5.《师说》中韩愈认为当时有些士大夫为自己的孩子挑选的老师只是“___________”,而不是他所说的“___________”。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8.《师说》中,韩愈认为,学者若不肯择师求教的话,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9.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说明了自己择师的标准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这一类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10.《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同”不必从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在作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1.《登泰山记》中描写日将出的两句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描写日已出的三句是“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登泰山记》中写诸人登泰山途中经历的艰险的两句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4.在《登泰山记》中指出泰山南北两个河流的流入地点的句子是: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5.姚鼐《登泰山记》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两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
6.《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变化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7.《登泰山记》中,点明古长城地理位置的句子是: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8.《登泰山记》中,“半山居雾若带然”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而“雪与人膝齐”一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
9.《登泰山记》中以“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写出了由南麓登山石阶难登,台阶众多的情状。
10.在《登泰山记》中,“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1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12.《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1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介绍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其中中谷的情况是: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14.《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15.在《登泰山记》中,作者介绍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其中东谷的情况是: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16.《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乐观主义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二、《再别康桥》(徐志摩)2.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两5.集中表现了离别惆怅的诗句是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5.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的句子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6.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的句子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必修一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考号姓名总分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7.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其一》1.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2.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
这四句,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2.通过与五岳和赤城进行对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姥山之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
(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令狐采学《沁园春·长沙》(必修一)1、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乐观主义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6、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7、《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8、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10、“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年轻时就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他评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集中概括的两句。
)11、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
12、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3、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14、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5、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必修一)1、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卷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5、“恰”字,统领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7、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7、雨巷中最能体现诗人理想的诗句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再别康桥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6、再别康桥时写诗人动作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7、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8、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9、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10、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荆轲刺秦王1、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4、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5、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6、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皆垂泪涕泣;8、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9、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0、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记念刘和珍君1、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批判“庸人”的句子: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3、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句子: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4、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的句子: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5、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劝学》理解性默写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表达的思想一致。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荀子·劝学》中“,”,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1.12.,”,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备焉”的境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4.荀子《劝学》中写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句子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化的两句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6.荀子在《劝学》中,用积水成渊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7.荀子的《劝学》中,“,”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8.《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同殆”。
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9.荀子在《劝学》中以蟹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用心专一重要性的句子“,”。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0.荀子《劝学》中指出君子应广泛学习,且不断反省自己才能没有过错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
默写教师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字,统领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7、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
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雨巷》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7、《雨巷》中最能体现诗人理想的诗句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
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再别康桥时写诗人动作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7、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8、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9、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10、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
1、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4、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5、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6、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皆垂泪涕泣。
8、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9、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0、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记念刘和珍君》
1、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批判“庸人”的句子: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3、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句子: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4、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的句子: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5、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