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和变异现象

合集下载

《遗传与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现象》教学设计一、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正确理解、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实验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2.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社会责任∶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材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呈现:1、通过比较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使学生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通过欣赏和评价演员母子的相片、两幅19世纪的漫画,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3、通过课后的性状调查和思考与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

三、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全部来自农村,与动、植物接触相对较多,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现象,只是未能提升到理论的层次。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引导法、讲述法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卷调查——学生探究实验——完成导学案——扮演角色———新课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实物展示:一个红苹果和青苹果。

说一说:它能食用吗?它们相似吗?有没有不同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

板书课题: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新课讲解:想想以上的“水果”能食用吗?在生活中我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类的吗?做一做:生物分类的调查报告活动一:生物分类的调查报告学习小组组内交流讨论,得出调查结论。

教师小结:一、每一种性状都有多种表现1、性状的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

下面我们对生物体性状表现有哪些特点?做个小小探究。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界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与变异的定义。

解释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第二章:遗传现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的规律。

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

2.2 教学内容介绍孟德尔遗传规律。

解释DNA的结构与功能。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

采用实验法,进行DNA的提取与观察实验。

第三章:变异现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

让学生了解变异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介绍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解释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解释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基因流、基因漂变、自然选择。

解释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

介绍遗传与变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基因检测、基因治疗。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及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实例。

第六章:遗传与变异的实验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相关的实验技术。

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遗传与变异实验。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要点总结大全文章摘要:一、遗传和变异现象;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人的性别遗传及遗传病;五、生物的变异。

一、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举例:种瓜得瓜。

2.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举例: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3.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4.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本单位。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1.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

3.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或Dd。

4.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四、人的性别遗传,遗传病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人的染色体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

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性精子分两种:22条+X 或22条+Y;女性卵细胞只有一种:22条+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5.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遗传变异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定义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1)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3. 遗传和变异的原因(1)遗传物质的变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遗传变异现象。

3. 小组讨论法:探讨遗传和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亲子代之间性状的传承,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遗传变异现象,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多指症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遗传和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等领域。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生物遗传变异现象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遗传和变异应用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知识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生物基地,观察遗传变异现象。

3. 开展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遗传和变异现象ppt课件

遗传和变异现象ppt课件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 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 D.母兔生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
下列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遗传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变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 变异
探究三:遗传学
探究生物 遗传和变异 规律的科学。
【练一练】
1、一只毛色为黄色的母狗一窝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黄狗, 2只小花狗。请回答问题: (1)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性状 。 (2)母狗生下5只小狗,这是一种 遗传 现象。 (3)5只小狗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 变异 现象。
解决问题
1、这个人种豆想得到瓜,有可能吗? 不可能。由于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所以种豆只能得豆; 性状表现虽然会受到环境影响,但主要由基因控制,所以不可能 得到瓜。
2、同卵双胞胎为什么长相相似?为什么又有区别?
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所以长相相似。 但性状表现又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又有区别。
酒窝 中指
有 无 有毛 无毛
结果
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1.对照左边8种性状,进行自我检查,并分别 记录在书上。 2.自我检查完毕,请一位同学自愿逐项报告 自己检查的结果,其余同学起立。 3.当报告者逐项报告检查结果时,每报告一 项,请和报告者本项特征不一样的同学坐下 。 (注意:坐下的同学不能在站来!) 4.统计最后和报告者一起站立的同学有多少?
④豌豆
的高茎与矮茎 ⑤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
⑥人体型的
胖瘦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2.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现的现象相同的是( D)A.双
眼皮妈妈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B.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C.世界上没有完 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初中生物教案:遗传和变异现象

初中生物教案:遗传和变异现象
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概念和知识点。
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
十五、拓展阅读
1. 推荐阅读材料
提供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拓展阅读材料,如科研论文、科普书籍等。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增加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教案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以及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八、课堂互动
1.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
2. 分享成果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
1. 复习课堂内容
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遗传和变异知识,巩固记忆。
2. 思考题
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进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家庭遗传调查,增加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拓展部分,介绍了基因与DNA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分享抗病性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基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家庭遗传调查,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在家族中的传递。在基因技术简介环节,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相关的伦理问题。
通过课堂小测,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复习与总结环节,学生可以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加强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ppt课件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ppt课件
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A
B
C
D
寻找亲人
a
b
c
d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 表明性状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二、 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
亲子(父母与子女) 之间性状存在相 似性或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举例说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虎父无犬子、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举例(2) 同一种生物;如:郁金香 一种性状; 如:颜色 不同表现类型;如:白、红、粉
一、 性状和相对性状
说说它们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性状: 颜色 味道;
相对性状: 红色、绿色 。 纯甜、有点酸
性状: 颜色

相对性状: 白色和黑色 。
注意: 相对性状并非只有两个不同类型,也可 能有多个不同类型,如眼色有蓝色、茶色和 黑色;牡丹花有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等。
亲子图片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二、 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 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或 亲子间性状的相似性。
2、变异: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举例:“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现象?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注意
遗传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特征,比如我 们刚才提到的形状,颜色,体积,气味, 声音,肤色,身高等,它包括生物的形 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一、 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身高 肤色
血型 声音
大小
口音
Hale Waihona Puke 形状味道颜色
口感
活动一: 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二、教学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植物或者动物性状和相对性状对比图片,多幅亲子间照片以及搜集多种动物亲代与子代间的图片。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互动总结式教学法。

2、通过趣味性的CAI课件并结合启发式讲解法,结合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从生活现象设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做出这样的假使:如果老师今天种了一棵花生,到了有收成的时候,同学们认为老师会收获什么呢?家里的母猫在前几天下了六只……?为什么种了花生只能收获花生,猫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怎么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呢?俗语中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在听到这些常见的现象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顺利进入主题。

然后就进一步导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这一节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设计目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总结性学习1、关于遗传和变异,同学们都有所了解,知道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用实物(苹果)让学生按照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其小组进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只毛色为黄色的大狗一窝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 黄狗,2只小花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狗的毛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性__状_____。 (2)狗的后代全部是狗,这是一种__遗__传____现象。小狗 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_变__异___现象。
3.通过学习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识图能力。
4.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 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 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 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例如:葡萄的颜色、形状、口感、味道等都属于性
状。
Hale Waihona Puke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新鼻子》,因为父亲的钩鼻子是先天的,有 遗传物质基础,可能遗传给后代。
漫画《新鼻子》
漫画《旧砖上剥落的碎片》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
上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豚鼠的长毛和卷毛
3.“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的生物现
象是( B )
A. 遗传 B. 变异 C. 生殖 D. 发育 4. 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在生物学上这
些形态、生理特征叫做( B )
A.基因 B.性状 C.遗传 D.变异
举例说明: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亲子之间性状表现的差异包含两个层面: ①亲代与子代之间;②子代个体之间。
请你思考:
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 有什么不同?
钩鼻子是可以遗传的,是先天的,在遗传中也有变 异;断腿是不可能的遗传的,是后天形成的。
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 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举例说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亲子图 片
活动: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哪些不同?
活动: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哪些不同?
活动: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哪些不同?
2.变异: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举例说明(1)同一种生物; 如 人 一种性状; 如 眼睑 不同表现类型;如 单眼皮、双眼皮
举例说明(2)同一种生物; 如 菊花 一种性状; 如 颜色 不同表现类型;如 白、黄、红
几种常见的相对性状
1.豌豆花的颜色 2.玉米的幼苗 3.土豆的颜色 4.西红柿的颜色 5.耳垂
6.是否双眼皮 7.有无酒窝 8.能否卷舌 9.拇指弯曲情形 10.手指嵌合
二、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1.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A.兔的白毛与猫的白毛 B.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金鱼的红眼与黑眼
2. 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下列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内部特征 味道 口感 有无核
葡萄
外部特征 颜色 形状 体积大小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 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