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论快乐”阅读试题及答案
最新钱钟书《论快乐》赏析

钱钟书《论快乐》赏析《论快乐》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
作者站在人生的边上谈论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启迪。
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
所以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
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也很强的随笔。
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
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述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尤其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使得文章文采斐然,而且使得议论深入浅出,活泼灵动,通篇蕴含着浓郁的幽默情趣。
可以说是作者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莞尔,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沉思良久,再三咀嚼回味……具体来说,在论述有关“快乐”的以下观点时,比喻的运用尤为出彩:一、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
(1)“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人在一生中要忍受许多痛苦,但是那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就赚我们活了一世,这里用“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和“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来比喻快乐对人生的诱惑作用,体现出对世事的达观、洞悉,形象鲜明,意蕴深刻。
(2)“快乐的引诱,不仅像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人活一世,虽然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可以始终抱着快乐的希望——死后有个天堂在等待我们。
那快乐的希望就好像“鱼饵”,而我们就好像明知钓钩有危险仍偏要去抢食饵料的鱼儿一般。
所以作者才说“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这里的比喻体现出一种高卓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面对快乐的诱惑而无怨无悔的揶揄和嘲讽。
二、快乐是属于精神的。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二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8 论快乐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8 论快乐课时训练8 论快乐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拗断/拗口 称心/拍手称快风尘仆仆/浑金璞玉B.症状/病症为首/为虎作伥埋怨声声/瞒天过海C.结晶/结业累赘/果实累累徇私舞弊/壮烈殉国D.堵塞/阻塞铜臭/臭名昭著弦外之音/飞机舷窗答案C解析A项,ǎo/ào,chèn/chēng,pú;B项,zhènɡ,wéi/wèi,mán;C项,jié,léi,xùn;D项,sè,xiù/chòu,xi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解析A项,“如数家珍”意为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此词意思的关键是自己的东西,题中讲的是“较大地震灾害”,使用对象错误。
B 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C项,“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多指文艺作品。
题中用来形容“婚丧嫁娶”的地位,使用对象错误。
D项,“茹毛饮血”是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多指未开化状态。
题中用来形容历史上的“残酷故事”,使用对象错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餐厅、卖场等一切有买卖关系的场所,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那么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8 论 快 乐

论快乐有人曾经这样说:“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追求快乐和欢笑是人生乐观的表现,但真正的快乐和欢笑不来自于浅表的生活,因为它需要敏锐的悟感、睿智的大脑、幽默的品性和善于表达的语言。
钱钟书先生的《论快乐》正是这样一篇睿智幽默、广博深湛、字字珠玑的智慧之作。
他旁征博引,连类引譬,贯通古今中外,笑侃人生;他洞幽烛微,引经据典,寄情字里行间,启迪人心。
论趣人生在世,生活的动机各不相同。
有的人为了名,有的人为了利,有的人为了权……人生态度不同,造成兴趣各异。
假如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必永远不成器。
要学后有成,就单靠这“趣”字。
“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趣”是启发心智的酵母,是变蒙昧为有知的导师。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生性幽默,妙语迭出;他也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趣味的人。
他的这篇《论趣》,闲适清淡中包含哲理,质朴率性又幽默风趣,正如人们对林语堂其人的评价一样:充满了东方民族的睿智和机警,又具有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
命名记孔老先生早就教导我们“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东方文化中,“名”可谓重要,中国人对“名”的重视程度可能是无出其右的了。
然而,移居美国的老崔儿子的名字却因为中西发音不同而遭遇同学的哄笑。
其取名历程的曲折也非我们始料能及。
最后,辗转反侧、冥思苦想为孩子取了“爱德华”一名,结果,在通知老师其名时,又遭遇与校长祖先同名的尴尬。
幽默风趣的语言、滑稽可笑的情节,尽显中西文化的不同。
8论快乐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辗转来到成都郊外浣花溪畔。
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
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
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论快乐课文理解与阅读赏析

接触作者
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5年留学牛 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
间很长。人们都说钱锺书先生博学、记性 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
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实是最好的见证。
论快乐课文理解和阅读赏析
接触作者
钱钟书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 多种语言。钱钟书是我国英语界公认的权威,当 年曾参加翻译定稿《毛泽东诗词》。钱钟书在美 国讲学,其英语口才,技惊四座。一位哈佛大学 的美国学者说,这样漂亮的英语,算来算去只有 哈佛的一位语言学教授英语水平差堪同钱媲美。 1978年他首次到意大利出席第26届欧洲汉学会, 用意大利语作即兴发言,随意援引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语言咬音之准,味道之纯,引起了意大利 人极大的兴趣和好论奇快乐。课文理解和阅读赏析
论快乐课文理解和阅读赏析
《围城》妙喻
《围三字闾的城大位》学置妙校非喻长常高 为松 难年 ,是 可位 以老 形科 容学 科家学。,这也可“老以”
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 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 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 备,总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 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 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
“管锥”二字,指管之所窥、锥之所指,自谦小见。 源出《韩诗外传》:“譬如以管窥天,以锥插地 ——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
论快乐课文理解和阅读赏析
钱钟书几部主要著作介绍
《谈艺录》全书采用传统诗话的札记式写法, 论述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以下的诗人诗作。 《谈艺录》是中国诗话集大成之作。据陆文虎 《谈艺录索引》统计,涉及古代诗话:宋36种, 金元10种,明15种,清代近70种。
高中语文选修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三单元8论快乐 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8 论快乐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
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
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
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旁注)。
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
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
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
谁有能力和耐心做那些事呢?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类。
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妒,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勤奋刻苦的钱锺书钱锺书还有读大部头字典的兴趣,时时读得开怀大笑。
每读一书,他都要做读书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供自己写作时连类征引。
杨绛在1973年为钱锺书整理读书笔记时,有整整五大麻袋之多。
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6年留学牛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间很长。
人们都说钱锺书先生博学、记性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是最好的见证。
记忆力惊人的钱锺书钱锺书记忆力惊人,书读一遍即能成诵,当年在清华大学文学院读书时甚至提出了“横扫清华图书馆”,有人称他记忆为照相式记忆。
有一次中文系的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回寝室大喊大嚷:“不得了!不得了!”大家惊问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同学是研究唐诗的,他为了考证一个典故,在图书馆中遍寻未获,正巧碰到了钱锺书先生,便上前请教。
钱先生笑着对他说,你到那一个架子的那一层,那一本书中便可查出这个典故。
这位同学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这个冷僻的典故,因此他大为惊讶。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自读课文论快乐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自读课文论快乐含答案四、熟语释义1.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2.工愁善病:很容易发愁得病。
对应学生用书P75一、走近作者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自幼入学读书,天资聪敏。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一直从事教学、写作和研究工作。
建国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著作等身,培养和影响了几代学人,深为世人所景仰。
他学贯中西,渊博而睿智,在诸多领域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相关背景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是他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
都是他于抗战期间所写的散文,虽未直接反映重大题材,但凡写人论世,总有其鲜明的褒贬,于自然天成的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堕落、虚伪的鄙视与尖刻嘲讽。
《写在人生边上》总共只有10篇散文,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的是丰富多彩的深刻启迪。
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
而这一切他都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绽然,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们沉思良久,咀嚼回味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
三、主旨把握本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得出“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创见,指出这是人类文化又进一步的表现,并于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愚昧、自欺的嘲讽,耐人深思。
四、结构图示1.文中说:“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最新钱钟书《论快乐》赏析

钱钟书《论快乐》赏析《论快乐》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
作者站在人生的边上谈论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启迪。
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
所以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
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也很强的随笔。
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
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述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尤其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使得文章文采斐然,而且使得议论深入浅出,活泼灵动,通篇蕴含着浓郁的幽默情趣。
可以说是作者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莞尔,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沉思良久,再三咀嚼回味……具体来说,在论述有关“快乐”的以下观点时,比喻的运用尤为出彩:一、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
(1)“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人在一生中要忍受许多痛苦,但是那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就赚我们活了一世,这里用“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和“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来比喻快乐对人生的诱惑作用,体现出对世事的达观、洞悉,形象鲜明,意蕴深刻。
(2)“快乐的引诱,不仅像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人活一世,虽然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可以始终抱着快乐的希望——死后有个天堂在等待我们。
那快乐的希望就好像“鱼饵”,而我们就好像明知钓钩有危险仍偏要去抢食饵料的鱼儿一般。
所以作者才说“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这里的比喻体现出一种高卓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面对快乐的诱惑而无怨无悔的揶揄和嘲讽。
二、快乐是属于精神的。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钱钟书作品(word版有答案)

2021年中考阅读系列20——钱钟书作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22分)窗钱钟书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
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②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
《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
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
③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
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④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
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
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置7题。
论快乐(节选) 钱钟书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予。
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
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现,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
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小孩予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
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
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
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譬如从写《先知书》的所罗门直到做《海风》诗的马拉梅,:郎觉得文明人的痛苦,是身体困倦。
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
苏东坡诗就说:“因病得闲殊
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对于这种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
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
15.下列有关“快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对快乐的向往和追求成为人生的动力,它可以使人忍受痛苦,保持乐观。
这种向往和追求
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
B.虽然肉体上受到了舒服痛快的物质刺激,人们能感到快乐,但
是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
C.精神可以战胜物质,所以面对“一箪食,一瓢
饮”的清贫、“千灾百毒”的苦难,有人毫不计较,依然保持着一份乐观。
D.写《先知书)的所罗门、写《海风》诗的马拉梅,以及苏东坡,都能从痛苦中寻找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
16.“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作者认为进步在什么地方?(6
分)17.选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试举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结合例句,分析其作用。
(6分) 参考答案:15.D(所罗门和马拉梅不是。
)16.①肉体痛苦不
再可怕(或“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
②肉体痛苦可以转化成精神快乐(或“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或“人能苦中作乐(或“把忍受变为享受”)。
(每点3分,共6分)17.①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
②比喻论证。
③引用论证。
④假设论证。
(所举例子论证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每例3分,两例6分;两例论证方法
重复算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