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单位1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找单位一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找单位一的方法一、找单位“1”的重要性。
1.1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中,找单位“1”就像是在寻宝游戏里找到关键线索一样重要。
它是解决很多分数问题的第一步,要是找错了单位“1”,那后面的计算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整个解题过程就全乱套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单位“1”是地基,地基没打好,房子肯定盖不起来,或者盖起来也是摇摇欲坠的。
1.2 单位“1”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帮同学们打开分数应用题的大门。
很多同学一看到分数应用题就头疼,其实只要准确找到单位“1”,就像在一团乱麻中找到了线头,顺着这个线头,就能把问题轻松解开。
二、找单位“1”的常见方法。
2.1 找关键字法。
2.1.1 在题目中,像“是”“占”“比”“相当于”这些关键字后面的量,往往就是单位“1”。
比如说“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这里“占”字后面的“全班人数”就是单位“1”。
这就好比在一个队伍里,谁站在关键位置,谁就是核心一样,这些关键字后面的量就是核心,也就是单位“1”。
2.1.2 还有像“小明的身高比小红高五分之一”,“比”字后面的“小红的身高”就是单位“1”。
这就像在赛跑,和别人比较的时候,被比较的那个人就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就是单位“1”。
2.2 部分与整体关系法。
2.2.1 当题目中提到一个部分和一个整体的时候,通常这个整体就是单位“1”。
例如“一袋大米,吃了五分之二”,这里的一袋大米是整体,那它就是单位“1”。
这就像一个大蛋糕,整个蛋糕就是单位“1”,不管你切下多少块来吃,都是从这个整体蛋糕里面分出来的。
2.2.2 如果说“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二倍”,这里梨树棵数就是单位“1”,因为梨树棵数是一个基础的量,苹果树棵数是和它作比较的,就像配角和主角的关系,梨树棵数这个主角就是单位“1”。
2.3 特殊情况法。
2.3.1 有时候题目里没有明显的关键字,但是有一些隐藏的关系。
比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十分之一”,这里虽然没有那些关键字,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十分之一,所以水的体积就是单位“1”。
找单位1的方法
找单位1的方法
找单位一,先看抽象分数前面,然后找关键字。
口诀:“是”“比”“占”“相当于”后面的为单位一;“的”前面的为单位一。
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就是单位一。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就是单位一。
1数学意义
①.原有量的单位,(指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3个小时走完,平均每个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单位。
)或数的单位能转换成比“1”更小的单位,于是有分数定义:把单位一(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②.可以以“1”为单位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有量同单位的其它量,并用分数表示。
这个分数也常常被称为那个其它量的对应分率。
通常把①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切分法,把②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量比法。
切分法中“1”处于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处于分母位置。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 涉及单位“1”的计算(1)找单位“1”的方法:①文字“是”、“占”、“相当于”后面的量是单位“1”;②文字“比……多”、“比……少”中间夹着的量是单位“1”。
【例题演练】:,客车每小时的行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40km/h,客车的行驶速度是汽车的 57驶速度是多少?单位“1”:___汽车的行驶速度___,小红有多少枚邮票?2、小明有32枚邮票,小红的邮票数量比小明少 18单位“1”:___小明的邮票数量___注意:涉及单位“1”的计算题目关键是找对单位“1”的量,然后依照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涉及单位“1”的计算:(单位“1”× 对应分率 = 分率对应量,此标准公式是计算的根本,但简单易懂的记忆方法如下所示。
)①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列式:单位“1”× 几分之几②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列式:单位“1”×(1+ 几分之几)比单位“1”少几分之几——列式:单位“1” ×(1−几分之几)注意:比单位“1”多、比单位“1”长、比单位“1”高、比单位“1”快……等字眼的描述意思都是类似,列式时都是用加法;比单位“1”少、比单位“1”短、比单位“1”矮、比单位“1”慢……等字眼的描述意思也类似,列式时都是用减法。
【例题演练】: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40km/h,客车的行驶速度是汽车的 57,客车每小时的行驶速度是多少?140× 57=100 (km/h)2、小明有32枚邮票,小红的邮票数量比小明少 18,小红有多少枚邮票?方法一:32×1− 18 方法二:32−32× 18=32× 78=32−4=28(枚)=28(枚)巩固练习一、在括号内写出表示下列各题的单位“1”的量,并列出等量关系式。
①果园里有36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34,梨树有多少棵?单位“1”:()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甲仓有50吨大米,乙仓的大米量是甲仓的 310,乙仓有大米多少吨?单位“1”:()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六年级到植物园植树,六(1)班植树72棵,六(2)班比六(1)班多植 16,六(2)班植树多少棵?单位“1”:()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只列式不计算:,这①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总路程的 25辆客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引申),(i)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总路程的 25这辆客车距离乙地多少千米?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程序员已经打②程序员要打一份5400字的文件,已经打了文件总字数的 49了多少字?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引申),程序员还剩(i)程序员要打一份5400字的文件,已经打了文件总字数的 49多少字没有打?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③渔场里养殖鲤鱼和鲫鱼,其中有鲤鱼140条,鲫鱼的数量比鲤鱼多 27场里有多少条鲫鱼?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引申),(i)渔场里养殖鲤鱼和鲫鱼,其中有鲤鱼140条,鲫鱼的数量比鲤鱼多 27鲫鱼比鲤鱼多多少条?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渔场里养殖鲤鱼和鲫鱼,其中有鲤鱼140条,鲫鱼的数量比鲤鱼多 27,渔场里共有多少条鱼?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写下列各题:①比48m短 13 的是 m ;②比800kg 少25的是 kg;③ 51cm的 23 是 cm;④ 560ml的58是 ml;⑤比1200g轻 1的是 kg;⑥ 7200ml的4是 L。
怎么找单位一
怎么找单位一
答:找单位一,抓住标志性词语:单位一在是、比占、相当于、超过等词语的后面。
较复杂的题目中,则选择不变量为单位一。
找单位1方法
1、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2、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正好。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3、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
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六年级--找分数单位1的方法、练习
正确找准单位“1”一、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所以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
.如一桶油用去14,男生占全班的25,桃树棵数相当于梨树棵树的34,一台电视机降价15。
男生比女生多全班的18.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找单位1的技巧
在分数应用题如何寻找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中如何寻找单位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把分率作为突破口,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存在着三种数量(即比较量、标准量和分率),这三种数量有着如下的关系: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分率=标准量,要正确找准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必须从题目中的分率着手,看这个分率是哪个量的分率,哪个量就是标准量。
例如:幸福村有旱地300 亩,水亩面积是旱地面积的3/5,水田面积有多少亩?这道题中的分率3/5 是旱地面积的3/5,所以旱地面积是单位“1”的量。
二、部分数和总数有些分数应用题,存在着整体和部分两个数量,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例如:红星小学有学生1000 人,男生占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在这道应用题中,学生的总人数是标准量,男生人数量比较量。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三、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1”。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确定单位“1”的方法
确定单位“1”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题目中含有分率的条件与问题,弄清是“谁”的分率,就是单位“1”。
如“看了全书的1/5”,单位“1”是 ;“小明是小花的2/7”,单位“1”是。
二是题目中含有分率的条件是对比关系时,被比的数量就是单位“1”,如“一班的人数比二班多1/4”,单位“1”是。
分数应用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当单位“1”的量已知时,直接用单位“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即可;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根据其等量关系列方程或用法计算。
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单位“1”就不好确定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以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1统一标准量,确定单位“1”在一道分数应用题中,假如出现了几个分率,而且这些分率的标准量不同,在解题时,就必须以题中的某一个量为标准量,将其余量的对应分率统一到这个标准量上来,才能列式解答。
例一: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580棵,桃树棵数的2/5等于梨树的3/7,问这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分析:题中的2/5是以树为标准量,3/7是以树为标准量,解题时必须成个量。
若以桃树为单位“1”,则有1×=梨树×,根据这个式子可得梨树=即梨树就相当于单位“1”的,两种果树的总棵数就相当于单位“1”的,于是列式为:580÷=300(棵)……桃树300×=280(棵)……梨树2找准不变量,确定单位“1”有一些分数应用题,虽然有“是、比、占、相当于”这样的字眼,但如果以这些字眼以后的量为单位“1”,那么解起应用题来就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找一下不变量,以这个量为单位“1”,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二:一个工厂有工人420人,其中女工占4/7,后来又招进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人数的2/3,又招进女工多少人?在这道题中,工人数发生了变化,引起全厂工人总人数的变化,但是工人数始终没有增减,因此,抓住工人数没有变化这个不变量来分析。
在分数应用题中如何确定单位“1”
在分数应用题中如何确定单位“1”的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让学生感到困惑和难以掌握的就是应用题的学习,特别是分数应用题难度更大,而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就是能否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标准量)、分率对就量(比较量)和对应分率,而单位“1”的量是这个三个量的核心。
为此,我根据多种题型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单位“1”的量的确定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仅供参考:1.找关键字,题中如在分数前出现“是谁”、“占谁”、“比谁”、或“超过谁”等词时,那么“是、占、比、超过”等字后的这个“谁”就是该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的量。
例如:(1)一套西服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上衣是多少元》?分析:3/5前有“是上衣”一词,则“是”后的“上衣”是3/5对应的单位“1”的量。
(2)校园里有60棵树,杨树占总株数的1/5,杨树有多少棵?分析:“占”的后面是总株数,则它就是1/5对应的单位“1”的量。
2.在没有关键字时,如果在分数前有若干个量,可找最接近分数的这个量,就是这个分数对应的单位“1”的量。
例如:某汽车厂去年计划生产汽车12600辆,结果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5/9,下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3/5,去年超产汽车多少辆?分析:题中5/9和3/5为两个量,但最接近分数的是“全年计划”,则它就是该分数对应的单位“1”的量。
3.在某些题中的分数前,既没有关键字,又没有出现量,那么这个分数的单位“1”的量便隐含题中,但通过读该题,便让单位“1”浮现在上面,很容易确定。
例如:六(1)班有学生68人,今天到校了33/34,到校人数有多少人?分析:很明显,全班人数是分数对应的单位(1)的量。
4.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基本应用题的延续和发展,题中的单位“1”的量不定,因为这类题中的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变幻关系可逐步确定而灵活选择。
例如:某学校六年级有四个班去植树,一班植树的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2,二班植树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3,三班植树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4,而四班植了130棵,问四个班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分析:题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单位“1”的量,1/2对应的是二、三、四班植树的总棵数,1/3对应的是一、三、四班植的总棵数,1/4对应的一、二、四班植的总棵数,但解这道题如果逐步进行,按对应关系计算就太复杂,可选择不变量四个班植树总棵数来统一单位“1”的量,此计算过程要简单些。
如何判断单位“1”
如何判断单位“1”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经常列式错误,这样即使运算正确结果也肯定是错误的。
仔细检查会发现是该用乘法的地方用了除法。
我想学生列式错误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单位“1”这个概念。
有些老师在讲授应用题部分避免讲单位“1”的概念,短期来看可能效果还好,但是我觉得长期来看不可取。
现在对如何判断单位“1”进行总结归纳:最简单的方法是:“比”字后面是单位“1”(分率在后面)“的”字前面是单位“1”(分率在后面)“是”字后面是单位“1”(分率在后面)“占”字后面是单位“1”(分率在后面)“相当于”后面是单位“1”(分率在后面)稍复杂的方法是: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正确寻找单位“1”
◎刘北荣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题中的单位“1”,然后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寻找单位“1”呢?一、部分数和总数在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光明小学全校有学生1500人,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20%。
六年级有多少人?题中全校学生人数是总数,六年级人数是部分数,所以,全校学生人数就是单位“1”。
求六年级有多少人,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可以这样列式计算:1500×20%=300(人)。
又如:一根钢管长10米,用去25%,用去多少米?在这里钢管的全长为总数,用去的是部分数,所以钢管的长10米就是单位“1”,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解答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在百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较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母鸡比公鸡多10%。
就是以公鸡只数为标准量(单位“1”),母鸡比公鸡多的只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同学们通常可以找百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里的“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15%。
在这个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如:水冻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0%,冰化成水后,体积缩小了10%。
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哪个作为单位“1”呢?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
其实同学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
比如水冻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
冰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正确找准单位“1”解决应用题
正确找准单位“1”解决应用题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小学六年级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数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一、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所以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二、找单位“1”的具体方法:(一)、部分和总体:在同一整体中,部分和总体作比较关系时,部分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体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体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52,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在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量;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
例如:食堂里有540千克大米,第一周吃掉总数的31,第二周吃掉总数的21,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去多少千克?分析:把540千克看做单位“1”,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所以用乘法计算,要求“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去多少千克”所以用减法。
即:540×21-540×31=270-180=90千克(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21。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
六年级数学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嘿,同学们!咱今天就来讲讲六年级数学里找单位“1”的那些事儿。
这可是个关键的知识点啊,就像你在数学世界里的指南针一样重要!咱先想想啊,什么是单位“1”呢?它就像是一个队伍里的老大,其他的数啊量啊都围着它转。
那怎么找这个老大呢?比如说,有句话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二”,那这里的单位“1”是谁呀?对啦,就是女生人数!你看,男生人数是和女生人数去比较的,女生人数就是那个基准,就是单位“1”。
这就好像你要知道自己跑得多快,得找个参照物一样,单位“1”就是那个参照物。
再举个例子,“一条路已经修了五分之二”,那这单位“1”不就是整条路嘛!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那找单位“1”有啥技巧呢?咱可以从一些关键词入手呀。
像“是”“比”“占”“相当于”这些词后面的量,往往就是单位“1”。
就好比你在一堆东西里找宝贝,这些关键词就是指引你找到宝贝的线索。
还有哦,有些题目里没有这些明显的关键词咋办呢?那咱就开动小脑筋,想想题目里说的是谁和谁在比较呀。
比如说“这个月的用电量比上个月少了四分之一”,那单位“1”不就是上个月的用电量嘛。
找单位“1”可重要了,要是找错了,那后面的计算不就都错啦,就像你走路走偏了方向,那可就到不了目的地啦!所以啊,一定要认真找。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故意给你设个小陷阱,让你找不到单位“1”,这时候可别慌张,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这就像你打游戏遇到了一个难关,只要沉着应对,肯定能闯过去。
咱再回过头来想想,找单位“1”其实也没那么难嘛,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像有了一把钥匙,能轻松打开数学难题的大门。
同学们,六年级的数学可不简单,但只要咱把找单位“1”这个技巧学好了,那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啦!加油吧,小伙伴们,相信你们都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这找单位“1”的技巧和方法,一定要牢牢记住哦!。
找单位1的方法
找单位1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找工作单位已经成为许多毕业生和求职者的重要任务。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找单位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找单位方法。
现在,许多招聘网站和社交平台都提供了大量的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到各种工作机会。
同时,也可以在专业的求职网站上发布自己的简历,吸引用人单位的关注。
此外,一些企业的官方网站也会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直接在企业官方网站上进行投递简历。
通过网络资源,求职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到各种工作机会,提高自己的求职效率。
其次,利用人际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找单位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作机会都是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的。
因此,求职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圈子,向朋友、亲戚、老师等人打听工作机会。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招聘会等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
通过人际关系,求职者可以更加容易地接触到各种工作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
此外,利用招聘信息也是一种常见的找单位方法。
许多企业会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报纸、杂志、招聘广告等途径获取招聘信息。
同时,也可以通过招聘信息中提供的联系方式,直接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
通过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各种工作机会,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
最后,利用就业服务机构也是一种有效的找单位方法。
许多地方都设有就业服务机构,他们会为求职者提供各种就业指导和帮助。
求职者可以通过就业服务机构了解到各种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同时也可以参加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和招聘活动。
通过就业服务机构,求职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资源和帮助,提高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
总之,找单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求职者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人际关系、招聘信息和就业服务机构等途径,提高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
单位1的找法
一、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 要求它的几分之几,就用乘法)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 - 分率)=分率对应量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的量是要求的问题。
就用除法)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1 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单位“1”)
②求少几分之几:1-- 小数÷大数或②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单位“1”)。
分数应用题找单位1的技巧
分数应用题找单位1的技巧《嘿,分数应用题找单位“1”的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说说分数应用题里找单位“1”的那些事儿。
咱每次碰到分数应用题,这找单位“1”就像是大海捞针,找不对可就容易错得一塌糊涂啦。
但是别怕,就像超级英雄有超能力一样,咱也有找单位“1”的技巧呢!首先啊,咱得眼睛亮,看到那些关键的字眼。
比如说“占”“是”“比”这些词,那后面跟着的很可能就是单位“1”哦。
就好像是游戏里的线索,得紧紧抓住才行。
有时候吧,这题目还挺狡猾,它不直接给咱提示。
别急,咱可以看看总量是啥,那总量通常就是单位“1”啦。
咱就像是侦探,得从蛛丝马迹中找到关键信息。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做一道题,那题目绕来绕去,差点把我给绕晕了。
我就拼命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单位“1”,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然后顺顺利利把题目给做出来了,那成就感,简直爆棚!还有哦,找单位“1”的时候咱可不能死脑筋,得灵活点儿。
要是一种方法不行,咱就换另一种试试。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嘛,多换几棵树说不定就找到答案了呢。
有时候也会出点小差错,找错了单位“1”,那就像是走在迷宫里走错了路。
不过没关系,咱赶紧迷途知返,重新找就是了。
总之啊,这找单位“1”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只要咱掌握了技巧,多练练,肯定能越来越厉害。
别把它想得那么难,就当成是和题目玩的一场游戏,咱得斗智斗勇,把单位“1”这个小调皮给揪出来。
大家在做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要记住这些小技巧哦,相信有了它们的帮忙,咱都能在这场游戏中取得胜利,让那些难题都乖乖投降!加油吧,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在分数应用题的海洋里畅游,找到属于我们的解题宝藏!哈哈!。
如何确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1
如何确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1(只要找出关键字,关键字后面的就是单位1)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正好”。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
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 专项练习
声明:此文档源文件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上传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如作为其他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与上传者无关,特此声明。
【基本原则】
一、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所以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
.
如一桶油用去1
4,男生占全班的2
5
,桃树
棵数相当于梨树棵树的3
4
,一台电视机
降价1
5。
男生比女生多全班的1
8
.把全班人
数看作单位1。
.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
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
生多1
2。
理解为男生比女生多女生的1
2
,
所以把女生人数为标准,看作单位“1”,
看在谁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那个基础量就是单位“1”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
10
,把水看作单位“1”,冰融
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
12。
把冰看作单位“1”
二、单位“1”的应用题: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三、说明
单位“1”在“是”、“比”、“占”,“相当于”后,分率前。
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用具体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详细说明】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
单位“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
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
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
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
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四、挖掘隐蔽找单位“1”
单位“1”的量,有时在题目中是明显的,有时要从题目中去找出隐含的单位“1”。
这就需要正确理解题意,分清那是单位“1”。
如:王庄栽树360棵,比张庄多栽1/4,比张庄多栽树多少棵?这里如果理解不好,就会把王庄栽树栽树看作单位“1”,而实际上是张庄栽树的棵数为单位“1”,要求王庄比张庄多
载多少棵?必须知道张庄栽树多少棵。
张庄栽树的棵数看作是单位“1”的量,王庄栽树的棵数相当于张庄的(1+1/4)换句话说,张庄栽树棵数的(1+1/4)就是王庄栽树棵数360棵。
根据这一等量关系,求出王庄比张庄多栽树多少棵。
五、比较数量找单位“1”
有的应用题,单位“1”是变化的,我们通过比较数量,分析问题,从而理解题意,最后确定把总量确定为单位“1”。
比如“小明和小红共有50张邮票,如果小明拿出1/3给小红,小红再拿出1/2
给小明,这时小明和小红邮票的比是7∶3,”这道题很容易被1/2和1/3两个分率所迷惑,不过只要我们确定单位“1”是50张邮票时,就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35张,小红的邮票15张,小红给小明1/2邮票,还剩下15张,没给小明前有邮票:15÷(1—1/2)=30(张),小明有邮票20张。
小明给小红1/3邮票后还剩下20张,所以,小明原来有邮票:20÷(1—1/3)=30(张),小红原来有邮票20张。
我们在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般有两种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
少?我们确定这个数是单位“1”,然后
有练习四。
还有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分的应用题,一般“比”后面的数就是单位“1”,公式=单位“1”的量×(1+几分几分)或单位“1”的量×(1—几分几分)例子:甲数比乙数多3分之2,就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求甲数的公式=乙数的量×(1+3分之2);如果把多改成少,那公式=乙数的量×(1—3分之2)。
怎么样画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图
第一步、先认真审题,通过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并在单位上面标上具体的数字。
第二步:根据已知条件画线段,一般都画在单位“1”那条线段上,也可以自己在下面画线段,但是一定要标上所对应的分率。
第三步:在线段图上标上问题。
第四步:利用线段图理解,可以列出算式,还可以利用线段图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
例,说出下面各题是把谁看做单位“1”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
5
,把看作单位“1”。
(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全班的1
5
,把看作单位“1”。
(3)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
110
,把 看作单位“1”。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
把 看作单位“1”。
(5)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25
,把 看作单位“1”。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13
,把 看作单位“1”。
(7)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
,把 看作单位“1”。
(8)一台电视机降价15,把 看作单位“1”。
(9)实际修的比原计划多56
,把 看作单位“1”。
, 一、 填空。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 118 千米 = ( )米 ② 214
时 = ( )时( )分 2、518 ×( ) = ( )×163
= 0.1×( ) = ( )×12 3、“九月份用电量比八月份节约 14
”,这句话是把( )看作单位“1”,表示( ) 是( )的 14。
4、“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 27 ”,这个 27
表示( ) 是( )的 27。
5、 3米铁丝,用去 23 米,还剩多少米?列式是( );3米铁丝,用去全长的 23
,还剩几分之几?列式是( )。
6、男生占总人数的 712 ,女生占总人数的 ( )( )。
7、甲数是60,乙数是甲数的 23 ,乙数的 23
是( )。
8、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4天完成了这批零件的12
多30个,接着又用3天完成了剩下的零件.张师傅平均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 )( )。
9、一本书共9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29
,第二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10、A×41=B×61=
51×C=D×7
7=E(A 、B 、C 、D 、E 不为0),( )最大,( )最小,( )和( )相等。
11、白兔是灰兔的 45 ,那么灰兔就比白兔多( )( ) ,白兔比灰兔少( )( )。
12、做一批零件4小时可以完成,那么( )小时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34。
1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0.5小时,他15分钟可走全程的( )( )。
(1)工程队计划修公路12千米,已经修了56
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
(2)工程队计划修公路12千米,已经修了56
,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3)工程队计划修公路12千米,实际修的比原计划多56
,实际比原计划多修几千米?
(4)一堆货物60吨,第一次用去总数的13 ,第二次用去总数的25
,两次共用去多少吨货物?
(5)一堆货物60吨,第一次用去总数的13 ,第二次用去余下的25
,两次共用去多少吨货物?
(6)饭店买来面粉78 吨,第一天用去这面粉的314 ,第二天又用去316
吨,共用去面粉多少吨?
(7)一根绳子长 821
米,先剪下它的一半,再把剩下的剪下一半……剪3次后,剩下的部分长多少米?
二、应用题。
(8)有一批水果,共360千克,第一天卖出了它的23 ,第二天卖出它的16
,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少卖多少千克?
(9)一堆货物120吨,5天运走了它的56
,平均每天运走多少吨?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25
小时刚好行到全程的中点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甲乙两筐水果共重35千克,如果各吃掉15
,甲筐还余下12千克,乙筐还余下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