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PPT 8页)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2)转移性支出:消费性补贴可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 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生产性补贴可直 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和供给能 力。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主要增加消费性补贴; 在总供给不足时,主要增加生产性补贴。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公共经济学课件-财政政策
2021-9-17
第九章 財政政策
29
三、兩度積極財政政策的比較
(二)措施相近
財政政策的作用工具無非是預算政策、支出政策、稅 收政策和公債政策,只不過以哪種政策工具為主,因 時制宜。
在預算政策上,兩度積極財政政策實行的都是赤字預 算政策。
在支出政策上,兩度積極財政政策都以加大公共投資 力度為主。
第一,在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總供給的情況下, 公共投資大幅度增加會直接提高總需求,緩解供 求矛盾。
第二,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交通和 城市基礎設施一直是阻礙經濟增長的瓶頸部門, 以這些部門作為公共投資的重點不僅能推動結構 調整,還為今後的經濟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公共投資具有很強的就業效應。 (1)直接就業 機會,(2)間接就業機會, (3)引致就業機會,
在稅收政策上,兩度積極財政政策都重在結構性減稅。
在公債政策上,兩度積極財政政策都以增發國債作為 籌措資金的重要管道。
2021-9-17
第九章 財政政策
30
積極財政政策為什麼不採取全面減稅措施?
在我國近年來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減稅政策的目的很難實現
(1)居民收入水準在本來就不高的情況下沒有多大增長,邊際消費 傾向高的低收入者購買力不足;(2)對未來經濟運行的預期不佳, 加重了人們的預防心理;(3)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制度改革 的進程加快,人們對未來的消費支出預期上升,這也正是在居民收入 水準增速緩慢的情況下,居民儲蓄大增的原因之一。
(2)財政赤字標準 1998—2003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財政赤 字比率)是改革開放以來最高的時期,其中的任 何一年的財政赤字比率都大大高於1980—1997年 間的任何一年。
2021-9-1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参考PPT
12
❖ 从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罗斯福“新政”到 60年代初肯尼迪的繁荣,在一定的限度内, 都是运用这套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 果。
❖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的“滞涨”局面(即 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的出现, 让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怀疑。这说明斟酌 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
13
❖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 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 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实行所谓反周期的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8
1、自动稳定器 ❖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
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 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 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 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⑴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⑵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9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 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 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投资支 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 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 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剧烈的经济波动, 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
❖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 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 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 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 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 段。
4
❖ 与政府购买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 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 务的交换产生,因而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 分。
❖ 但转移支付同样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
民收入,只是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的乘数效
❖ 从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罗斯福“新政”到 60年代初肯尼迪的繁荣,在一定的限度内, 都是运用这套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 果。
❖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的“滞涨”局面(即 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的出现, 让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怀疑。这说明斟酌 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
13
❖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 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 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实行所谓反周期的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8
1、自动稳定器 ❖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
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 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 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 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⑴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⑵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9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 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 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投资支 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 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 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剧烈的经济波动, 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
❖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 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 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 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 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 段。
4
❖ 与政府购买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 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 务的交换产生,因而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 分。
❖ 但转移支付同样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
民收入,只是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的乘数效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为实现既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总体目标,而对 政府支出和收入等各种财政手段的选择以及综 合运用。 (1)财政政策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2)财政政策以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为目标。 (3)财政政策是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3)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 (2)巴罗“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 (3)对凯恩斯主义的冲击。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1)“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结果。 (3)结论。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4)“自动稳定器”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并且 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得 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可以理解为避 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是 实际经济领域中更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把通货 膨胀界定为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 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1.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的反驳
2.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 (1)政府购买的效应 (2)政府征税的效应
第一节 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为实现既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总体目标,而对 政府支出和收入等各种财政手段的选择以及综 合运用。 (1)财政政策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2)财政政策以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为目标。 (3)财政政策是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3)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 (2)巴罗“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 (3)对凯恩斯主义的冲击。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1)“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结果。 (3)结论。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4)“自动稳定器”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并且 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得 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可以理解为避 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是 实际经济领域中更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把通货 膨胀界定为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 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1.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的反驳
2.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 (1)政府购买的效应 (2)政府征税的效应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ppt
第一节 财政政策
2、直接性与间接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一般不是直接去从事某种经 济活动,而主要是通过诸如预算的制定和调整,财政支出 规模、方向和结构的安排,税种、税率的确定,以及财政 转移支付、国债等间接性手段来影响经济,并实现宏观调 控的目的。 但有些财政政策工具也具有直接性,如财政投资,从项目 的选取到资金的拨付,一般都是由政策主体直接负责。 财政政策是以间接性为主、直接性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手 段。
第一节 财政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 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 应。按照这一政策财政支出根据收入多少来安排,既 不允许大量的盈余,也不允许大量的赤字,也就是说 不干预市场的政策。
中性的财政政策是20 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 用的政策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使用中性的财政 政策是比较少见的。在经济萧条时,如果坚持财政的 年度预算平衡,为了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 提高税率,其结果是加深衰退;在经济过热、出现通 货膨胀时,为了减少盈余,只有增加政府支出,其结 果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
第一节 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协调功能的特征 ⑴ 多维性,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以及实现的目标不是单一
财政预算对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均能发挥 重要作用。
第一节 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
能,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 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刺 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在存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借助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大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之间的矛盾得以 缓解;扩张性财政政策也被称为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学第5章PPT课件
税收可以调节收入分配,通过个人所 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减少贫富差距。
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税收可以调节资源配置,通过税收优 惠等政策引导资源流向某些行业或领 域。
税收的管理
01
02
03
税收立法
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 策,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 规范性。
税收征收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 准,对纳税人进行征收管 理。
财政政策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财政政策的应用是指政府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的财政措 施。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和物价上涨。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 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和经济增长。此外,政府 还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社会公 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税收监管
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 监督和检查,确保税收的 及时缴纳和合法使用。
05 财政赤字与公债
财政赤字的定义和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消费 和投资,促进经政赤字可能导致货币 供应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的定义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 内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 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共支出的管理
总结词
公共支出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提高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改善政府治理。
详细描述
公共支出的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方 面。预算管理是政府对公共支出的计划、组织、协调 和监督的过程,目的是确保公共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 性。绩效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绩效目标、评估绩效成 果等方式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目的 是将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于预算分配和政策调整等方面 ,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
第十三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课件
IS1
•
•
O Y1 Y2 Y3 Y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 的政策效应
24
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 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
经济效果。
• 1.双紧搭配: 会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下降, 经济过热时用。
• 2.双松搭配:会使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上升, 经济过冷时用。
26
1.货币供应不变
•
r
LM
•
•
•
•
O
IS1 IS2
Y
27
2.利率不变
•
r
LM2
•
LM1
•
•
•
O
IS1 IS2
Y
28
3.收入不变
•
r
•
LM1 LM2
•
•
•
•
O
IS1 IS2
Y
2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挤出效应越小。 •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d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 以上4因素中,前两者一般稳定;挤出效应
大小一般取决于后两者。
15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 货币政策的变动主要反映在LM 曲线的移动上,凡是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都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凡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四)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果还要因为资金 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课件
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 透明,及时向市场传递政策意图和预期目标。
国际合作加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共 同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挑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
协调配合
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经济周期 波动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课件
目录
• 财政政策概述 • 货币政策概述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应用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
01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 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实现宏观经济 调控目标的策略和措施的总称。
绿色财政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财政政策将 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加大对养老、医 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财政政策将更 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清 洁能源、环保产业等的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利率的市场化改 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 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实现充分就业等。
财政政策的目标
稳定物价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抑制或稳定物 价波动,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实现充分就业
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劳动力市场 的供需平衡,增加就业机会,减 少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目标
物价稳定
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增长。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 透明,及时向市场传递政策意图和预期目标。
国际合作加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共 同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挑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
协调配合
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经济周期 波动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课件
目录
• 财政政策概述 • 货币政策概述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应用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
01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 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实现宏观经济 调控目标的策略和措施的总称。
绿色财政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财政政策将 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加大对养老、医 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财政政策将更 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清 洁能源、环保产业等的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利率的市场化改 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 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实现充分就业等。
财政政策的目标
稳定物价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抑制或稳定物 价波动,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实现充分就业
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劳动力市场 的供需平衡,增加就业机会,减 少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目标
物价稳定
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PPT课件
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40
▪ 和消费减少。
15
▪ 1、政府向波音公司购买飞机 增加了这家企
业工人和所有者的投入 其他企业的工人和所
有者收入
家庭计划购买更多的物品和劳务
选择更多的流动性形式持有自己的财富(交易需
求)
▪ 2、M不变,当收入水平 需求 r上升
交易需求
投机
▪ 3、r上升 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借 款更昂贵,对住房和企业投资的需求减少)
36
▪ 3、AD-AS模型引入劳动市场从而分析AS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于是放弃了p不变的假 设。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总产 出决定,并分析了p决定。不仅进行了AD 分析,而且进行了AS分析。
37
补充
▪ 公开市场业务: ▪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
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 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 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 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 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 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 务。
38
▪ 债券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发行中央银 行票据。
▪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表示回笼基础货币 ▪ 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 现券交易: ▪ 1、现券买断: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
次性投放基础货币 ▪ 2、现券卖断:央行卖出持有的债券,回笼基
础货币
39
▪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 税收的自动收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的波动.
8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 经济繁荣时,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
领取补助的社会成员大为减少,转移支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
• (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 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 (三)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效应 • (四)居民预期
–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
• 2、政府转移支付: –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 ↑→TR↑→DPI↑→C↑→AD↑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 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 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 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 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 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 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
– (1)具体操作:造成财政赤字后,政府委派财政部发行公债,卖给 中央银行;央行支付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用货币进行各项支出, 刺激经济;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公债,调节经济。
– (2)在美国的演绎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
• 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 2、公式:
财政政策(PPT 8页)
公债
• 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
•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 –(2)中期公债:1~5年 –(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
•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周期平衡预算
• 1、功能财政: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 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 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 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订和实行。
• 2、周期平衡预算:“处之泰然”的资本
繁荣,财政盈余 萧条,财政赤字
周期预算平衡
• 3、赤字财政政策:“处之泰然”的表现
松政策
• (1)减税
公司所得 投 税资
个人所得 D 税PI 消费 AD
流转税 销售 投资
• (2)扩大政府支出
公共工程支 出就 投业 资收入消费
政府购买支 出 AD
AD
转移支付DPI 消费
自动稳定器
• 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 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 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
BS*tGDP*GTR BStGDPGTR BS*BSt(GDP*GDP)
• 3、作用:
– 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BS*-BS)>0→(GDP*-GDP)>0→ 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
– 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BS*增加→ 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
策
三、局限性
• 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 (一)政治因素影响
• (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 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 (三)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效应 • (四)居民预期
–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
• 2、政府转移支付: –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 ↑→TR↑→DPI↑→C↑→AD↑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 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 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 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 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 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 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
– (1)具体操作:造成财政赤字后,政府委派财政部发行公债,卖给 中央银行;央行支付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用货币进行各项支出, 刺激经济;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公债,调节经济。
– (2)在美国的演绎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
• 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 2、公式:
财政政策(PPT 8页)
公债
• 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
•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 –(2)中期公债:1~5年 –(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
•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周期平衡预算
• 1、功能财政: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 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 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 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订和实行。
• 2、周期平衡预算:“处之泰然”的资本
繁荣,财政盈余 萧条,财政赤字
周期预算平衡
• 3、赤字财政政策:“处之泰然”的表现
松政策
• (1)减税
公司所得 投 税资
个人所得 D 税PI 消费 AD
流转税 销售 投资
• (2)扩大政府支出
公共工程支 出就 投业 资收入消费
政府购买支 出 AD
AD
转移支付DPI 消费
自动稳定器
• 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 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 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
BS*tGDP*GTR BStGDPGTR BS*BSt(GDP*GDP)
• 3、作用:
– 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BS*-BS)>0→(GDP*-GDP)>0→ 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
– 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BS*增加→ 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
策
三、局限性
• 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 (一)政治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