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确定电梯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
论-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 3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H ; ( 4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 最高部分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离H ,
型和耗能型 , 只要 电梯井道有 足够 的顶部 空间, 对重缓冲距可 以足 够大, 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
牌标识 的压缩行程为计算依据 , 蓄能型的缓冲器以型式试验的数据 为计算依据 。
2 标准和枣令 技术规范 相关耍求
3 . 3 依据 G B 7 5 8 8 - 2 0 0 3 对 井道 顶层 空间 的不 同具 体要 求, 按 G B 7 5 8 8 - 2 0 0 3 (  ̄ 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 5 . 7 . 1 . 1 对 曳引驱动 以下式子计算 出可能的对重缓冲距x 电梯 的顶 部间距有 以下规定 ,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 的缓冲器上 时 , 应 X1 H1 一 Y~ ( 0 . 1 + o . 0 3 5 u 。 ) I 同时满足下雨四个条件: X2 = H2 - Y- - ( 1 , 0 + 0 , 0 3 5 u ) ; ( 1 ) 轿厢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0 . 1 + 0 . 0 3 5 u ( m) 的进一 步的 X3 = H3 m Y~ ( 0 . 3 + 0 . 0 3 5 u。 ) ; 制导 行程 ; X4 = H 一 Y~( Q . 1 + 0 . 0 3 5 u ) 。 ( 2 ) 符合8 . 1 3 . 2 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 不包括5 . 7 .
3 . 4依据以上计算结果, 确定最大允许缓 冲距 1 . 1 c 】 所述的部件面积 , 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 的水平 取x 、 、x 、X 中的最小值就是允 许的最大对重缓 冲距 。 面( 包括 梁和 固定在井道顶下 的零部件) 之间的 自由垂 直距离不应小 3 . 5在 对重 缓 冲器 附近 , 标 注 出醒 目、 永 久 的 允许 的最 大 对 于1 . 0 + 0 . 0 3 5 1 ) ( m) ; 重 缓 冲 距 标 识 ( 3 ) 井道顶 的最低部件与 : 需要说 明的是 , 从安全角度考虑 , 在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 1 ) 固定在轿厢顶上 的设备 的最高部件之 间的 自由垂直距离[ 不 器之前动作 的前提下 , 对重缓冲距 以小 为好 。 理论上 , 当电梯安装完 包括 下面2 】 所述 及的部件 , 不应 小于0 . 3 + 0 . 0 3 5 u ( m) 。 毕后顶部空 间的大就基本 固定 下来 , 但实 际上 电梯在使 用过程 中 2 ) 导靴或滚轮 、 曳弓I 绳附件 和垂直滑动 门的横梁或部件 的最高 曳引钢 丝绳会不可避 免地 出现伸长现象 , 那么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 部分 之间的 自由垂直 距离不应小于0 . 1 + 0 . 0 3 5 u 0 ( m ) 。 TS G T 7 0 0 1 -2 0 0 9 中第3 . 1 0 项要求极 限开关应 当电梯安装完 毕后 电梯在最上面层站平层 时轿厢顶部和井道 间的距 离越来越小 . 并且在缓冲器被压 缩期 间保持 顶部之 间的距离是固定 的值 , 但 电梯在使用过程 中曳引钢丝绳反复 在轿厢 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 ,
浅谈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检验要求
浅谈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检验要求作者:杨付龙陈宇杰刘懿潘洋邹海涛廖善斌王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4期[摘要]缓冲器是曳引式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电梯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或者电梯安全排查时,对于缓冲器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轿厢侧缓冲行程基本不变的情况,对重侧缓冲器缓冲行程随着曳引钢丝绳的拉长而有所变化,本文将重点探讨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检验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电梯;缓冲器;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EXCEL;自动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83-011 案例介绍2013年,某小区一台在用电梯运行至最高层站时,轿厢在平层过程中轻微振动后停止运行,轿门、层门未正常开启,致使3名乘客被困轿厢内,乘客通过紧急报警装置联系到小区值班室,告知被困情况,值班室工作人员迅速通知电梯维保人员,经现场排查,发现对重侧缓冲器动作,维保人员通过手动将轿厢向下盘车后,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2 原因分析电梯钢丝绳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时间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伸长,尤其是新装的电梯,随着电梯层站的增加,钢丝绳的伸长尤为频繁和明显,其对电梯的使用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
钢丝绳伸长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对重侧,造成对重侧缓冲行程越来越小,直至运行过程中压缩到缓冲器,使得缓冲器电气开关动作,不能满足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3 对重侧缓冲行程要求《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下称《检规》)及其1号修改单3.16项第5条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4 对重侧最大缓冲行程的理解1-基座;2-曳引钢丝绳;3-导向轮;4-轿厢导靴;5-轿厢;6-对重;7-对重侧缓冲器图1 轿厢位于顶层示意图就是说,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受 150mm~400mm(耗能型)、200mm~350mm(蓄能型)要求限制,只要顶层高度足够,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行程可以足够大,如图1所示。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缓冲器距离的标注方法
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
的明显标识的要求
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3.16缓冲器B中的(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
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
许值”。
图中黄色部分使用
黄色油漆刷在对重对应
缓冲器所对应的缓冲距
离对应部分,上面的红
线是缓冲距离所允许的
最大值,可以是国标
GB10060中要求的最大
值:油压缓冲器:400mm;
其余缓冲器,不论弹簧
还是聚氨酯缓冲器为
350mm。
也可以由厂家自
行确定。
如果因为顶部
空间不足,需要限制缓
冲距离,则黄色区域及
上部红线在相应位置刷
漆。
黄色油漆涂刷宽度
不小于500mm,如果由于
对重护板遮挡不便于观察,更要将黄色油漆部分刷好,上、下用红色油漆标好位置,以便于年检时观察和平时维保观察。
在刷漆时,必须注意尺寸的要求,可做一个相对应缓冲器要求缓冲距离(液压缓冲器250mmX500mm,弹簧缓冲器150mmX500mm)的框,然后在里面划线后刷漆。
要保证250、200这两个距离。
这样尺寸偏差会小得多。
本规定应该自2010年4月1日执行,经过考虑,在保定范围内所有电梯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对于9月份到期的电梯,可以酌情处理。
但是,10月份就要必须把应该检到的电梯做好,在明年10月份全部完成。
新装电梯必须提前做好。
张文生
2010-9-13。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林生富【摘要】电梯对重缓冲距的大小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文中针对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问题,介绍了电梯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对它的直接影响,提出了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余量、轿厢冲顶时的救援对它的间接影响,通过检验案例给出了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案例基础上提出了检验注意事项.文中给出的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计算方法及检验注意事项,可为电梯对重缓冲距的设计、安装、维修、检验提供参考性建议.【期刊名称】《质量技术监督研究》【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34-36,46)【关键词】对重缓冲距;制导余量;冲顶救援;顶部空间;极限开关【作者】林生富【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8【正文语种】中文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鉴于国内强制驱动电梯极少,以下论述的电梯缓冲距有关问题均针对曳引驱动电梯。
2.1 直接影响因素2.1.1 电梯顶部空间(1)轿厢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
轿厢导轨应能提供轿厢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导轨上运行的行程,对重缓冲距过大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跃出导轨的行程,轿厢脱离导轨或撞击井道顶部,造成事故。
检规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1]规定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轿顶站人空间。
轿顶上应能提供足够的站人空间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对重缓冲距过大同样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轿顶站人空间的高度不足,无法保证轿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规规定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同时,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发表时间:2018-12-17T15:41:25.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开宇[导读]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3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工况分析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200+73=273mm。二、最大值的意义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绳被不断拉伸,导致对重缓冲距逐步减小。按照10.5.1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如果对重缓冲距减小到先于极限开关起作用,就会有安全隐患。此时维保人员会对钢丝绳进行切割,以确保能满足10.5.1的要求。那么切割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切得少,于事无补;切得多,会导致轿厢在极端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轿顶维保人员的安全。此时标明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那切割多少,现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维护保养的操作,也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三、检验注意事项检规和标准中许多项目是相互关联的,检验中在对电梯的某个项目进行判定时除了考虑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外的,还应考虑是否与其它项目存在关联。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在检验对重缓冲距时应注意:(1)监督检验时,对重最大缓冲距通常会在缓冲器附近标出,检验员在对该值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时,应验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多发生在无机房电梯,部分无机房电梯会将曳引机布置在对重导轨上方,占用了对重导轨的部分行程,实践中,多数该类电梯的对重最大缓冲距取值为所测得对重缓冲距值加上对重制导余量值。(2)定期检验时,由于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钢丝绳通常会被裁短,为了减少裁剪次数,通常会多裁掉一些,而以加墩子的形式来满足对重缓冲距在原有的允许范围内,这样对重框整体就上移了一段,当轿厢蹲底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就可能不足,此时不应直接判定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应重新测量计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了以后,还需重新标注最大允许值。四、结束语缓冲器是电梯失控后安全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缓冲距是保证轿顶工作人员安全的必备措施之一。为使缓冲距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的取值范围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工作者们参考。参考文献[1]T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2]何若泉,谢柳辉,张宏亮.电梯检验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2.[3]张成钢.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J].福州: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6.。
关于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探讨
关于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探讨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经常需要我们计算对重越程距离的允许范围,以及判断电梯顶层空间是否满足要求,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就电梯的对重越程距离进行详细的阐述。
标签:电梯检验;对重越程距离1 引言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主要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1 号修改单和第2 号修改单)(以下简称检规)对使用单位的在用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进行检验检测。
《检规》附件A第3.15-(5)项:“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同时《检规》中附件A第3.2项也规定了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满足的条件: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1.0+0.035v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④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上文提到的“最大允许值”为满足《检规》中附件A第3.2项的要求,通过现场尺寸测量及计算可得。
此值在电梯安装完毕就固定,一般不会改变。
而“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计算值的基础上适当缩小,为电梯顶部多留安全空间,尽量不要触及顶部空间的“安全底线”。
而最多能缩小多少呢?即“最小允许垂直距离”,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曳引驱动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最小值。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从而影响缓冲器的承载能力。
2. 缓冲器的类型和规格: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缓冲器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需要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
3. 电梯井道的高度:电梯井道的高度决定了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以及缓冲器需要承受的最大冲击力。
4. 安全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考虑安全系数,确保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 确定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计算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
2. 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类型和规格;
3. 计算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即电梯井道的高度减去电梯对重和曳引机械设备的高度;
4. 根据缓冲器的承载能力和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安全系数,计算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以上计算结果应当在实际施工中得到验证,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 1 -。
新装电梯的对重与缓冲器间距
笔者认为,恰当的解决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梯制造厂商在选用钢丝绳时应考虑到其伸长度的比 例,尽量采用高品质低伸长度的曳引绳。(2)对于高层 电梯,在井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延长导轨的长 度。(3)在曳引绳伸长后能够方便不效的调节,可以将 曳引绳绳头板的调节螺母留有100mm左右的调节余 量,也可以采用自锁楔型绳套的端接装置,在曳引绳伸 长后方便提收。
锅容管特I Subject
新装电梯的对重与缓冲器间距
丹东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口代智夫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载物的运输工具.其是否安全可 靠的运行与个人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近年来,电梯蹲 底、冲项的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电梯控制方面 的因素、有安全保护系统的因素也有电气安全保护方面 的因素,而缓冲器与轿厢及对重的间距的设置也是诱发 该类事故的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而另一种设置方式是安装人员考虑到钢丝绳的伸 长,截短钢丝绳,使对重与缓冲器的间距超过350mm (以新安装的蓄能型缓冲器为例),而为了迎合行业和 检验标准,在对重撞板下又安装几个调整垫,这样一 来,即符合了要求,又可以在曳引绳伸长时方便调整, 而这种方式并非万全之策,GB7588—2003第5.7.1.2款 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O.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上 面的这种安装方式,必然会缩短对重侧的制导行程,为 对重冲顶事故埋下隐患。2002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 对对重侧的制导行程又没有具体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致 使检验人员在电梯核验过程当中疏忽了该项目的检测。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电梯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性能,需要对其运行参数进行监督检验。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参数的监督检验方法。
一、电梯顶部空间电梯顶部空间是指电梯顶部到顶板之间的距离,通常在建设安装过程中会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在电梯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这个空间的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电梯运行前和运行中,需要对电梯顶部空间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将头顶板拆开,同时,将顶板靠近电梯顶部的缺口封死,再使用测高仪测量顶部空间的高度,比对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对重越程是指电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发生的运动过程:回程时传动装置在缓冲器支承面以上第一个支承点之前,电梯筒内的对重已经超过最低限度,并向上移动。
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指,对重越程过程中,对重和轿厢之间垂直方向的最大距离,同样是电梯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此,国家规定应当对每部电梯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将电梯轿厢和对重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负载,同时关掉电梯的电源,使用测量软件测量“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如果检验结果超出国家安全标准,需要对电梯进行修缮或重新调试。
综上所述,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际中,监督检验这两个参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数据分析是指在分析数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业务知识、方法论、理论知识对数据进行解读、分析、预测等操作。
在实际中,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面我们将以销售数据为例,进行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
1. 销售额/销量数据分析通过对销售额和销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1)从月度销售额和销量趋势来看,公司在前三个季度销量和销售额呈现上升趋势,到第四个季度略有下降,但总体来看增长趋势良好;(2)从产品销售额和销量来看,产品A和产品C占据公司销售额前两名,占比分别为40%和30%;而产品B在销售额中占比较小,但在销量中占比高,说明产品B虽然价格不高,但销售量大;(3)从区域销售额和销量来看,华北地区销售额最高,但销售量最低;而华南地区销售额最低,但销售量最高;以上分析对于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分析,甚至对于制定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电梯对重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的一种,用于吸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力,并保护电梯本身和乘客的安全。
在安装电梯对重缓冲器时,需要计算出其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装的稳定性。
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知道电梯对重的重量,包括电梯本身、乘客和货物等。
2. 然后,计算出电梯对重缓冲器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吸收的冲击力,即电梯对重向下运行时的冲击力。
3. 接下来,根据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规格和型号,查找其技术参数表中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4. 最后,将计算出的冲击力与缓冲器的垂直距离进行比较,确保其在运行时能够正常吸收冲击力并保证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严禁超过规定范围。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 -。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作者:秦宜奋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对电梯对重最大缓冲距的要求和《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对电梯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依据,分析计算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关键词】曳引驱动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1 概述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电梯轿厢冲顶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满足安全要求。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电梯井道顶部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电梯轿厢生冲顶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如果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不满足技术要求,在电梯冲顶时电梯会与井道顶面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安装人员安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部空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与2002版检规有很大不同,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蓄能型和耗能型,只要电梯井道有足够的顶部空间,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于150mm,甚至更小。
2 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GB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5.7.1.1对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有以下规定,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 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2)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
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
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
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电梯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而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则是确保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坏和伤害。
因此,了解和遵守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缓冲器》(GB7588-2003)的规定,电梯缓冲器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以下标准:1. 电梯缓冲器的安装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
2. 缓冲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电梯运行时的冲击力和缓冲效果,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3. 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应根据电梯的额定速度和负载量进行计算,并且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4. 在电梯缓冲器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5. 对于已安装的电梯缓冲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制造商的要求。
只有在确保缓冲器安装位置和距离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电梯才能够在意外情况下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因此,对于电梯制造商、安装商和维护人员来说,必须高度重视电梯缓冲器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乘坐电梯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因此电梯的安全性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电梯缓冲器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距离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因此,无论是电梯制造商、安装商还是维护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制造商的要求,确保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和距离符合标准,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制造商的要求。
只有在确保缓冲器安装位置和距离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电梯才能够在意外情况下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电梯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当电梯突然停止或者速度发生突变时,能够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保护乘客和电梯本身的安全。
而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则是指在安装电梯缓冲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距离标准,以确保电梯缓冲器的正常使用和作用。
本文将从电梯缓冲器的作用、距离标准的重要性和具体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梯缓冲器的作用。
电梯缓冲器主要作用是在电梯运行中突发情况下,如电梯突然停止、速度发生突变时,能够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电梯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电梯缓冲器通过吸收和释放能量,将电梯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小电梯的冲击力,保护电梯和乘客不受损伤。
因此,电梯缓冲器的正常作用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其次,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对于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需要考虑到电梯在运行中的可能突发情况,如突然停止或速度发生突变,因此,安装位置的距离标准需要满足电梯运行中的各种情况。
其次,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缓冲器本身的尺寸和作用范围,以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发挥作用,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具体来说,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梯缓冲器与地坑底部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满足电梯缓冲器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吸收和释放能量,从而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其次是电梯缓冲器与电梯底坑壁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考虑到电梯缓冲器的尺寸和作用范围,以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发挥作用。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梯缓冲器与电梯底坑顶部的距离,以及电梯缓冲器与电梯本体的距离等,这些距离标准都是为了确保电梯缓冲器在各种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总的来说,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是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正常工作,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摘要:本文针对电梯新检规中对重越程缓冲距的检验情况,分析了对重越程缓冲距对电梯顶部空间尺寸的影响,阐述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这一检验项目的理解。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越程距离对重越程缓冲距,即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
2009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中第3.16项第(5)条明确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与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而2002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附录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中第7.4项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
由此可见,新检规中放宽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然而,我们在日常的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现,许多安装及维保单位人员不知如何对对重越程缓冲距进行界定,有些单位甚至还在沿用2002版检规中对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检规,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如何界定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在此,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共同学习。
对重越程缓冲距的大小,对曳引电梯顶部空间尺寸有影响,该距离增大,则顶部空间尺寸将减小,电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的自然伸长将导致该距离不断减少,甚至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已经接触缓冲器,从而影响到上极限开关的动作有效性。
为消除此现象,安装或维保单位往往会截短钢丝绳,或者去除预先安装在对重底部的调节块,此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将变大,顶部空间尺寸将相应减小。
为防止顶部空间过小而危及轿顶工作人员的安全,《新检规》制定了此规则,使电梯相关单位更直观地观察顶部空间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摘要: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是判定电梯合格与否的重要检验项目,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越程距离的检查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为相关检验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
本文就对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工作。
关键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检验分析一、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商场、超市、医院使用的电梯越来越多;办公大楼、居民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乘坐电梯已经成了人们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关于电梯对重越程的距离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在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必须有一个永久的对重越程距离标识,在该标识中,当电梯轿厢在顶部平层的位置上,必须对对重装置撞板与它的缓冲器顶部间的最大垂直间距进行控制。
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标识,要标明最大允许值。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在电梯顶部空间满足检规要求的情况下确定对重越程距离的最大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在商场、超市、医院、写字楼、住宅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电梯被广泛应用,已经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在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梯的安全性检验就显得格外的必要,尤其是对某些关键的检测项目,更要慎重、精确地掌握。
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中规定在对重缓冲器附近,应该有一个对重越程距离永久的清晰标志;这个标识表明当轿厢位于顶部平层时对重缓冲器顶部到对重装置撞板间的最大距离。
这个对重越程距离,本文就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
二、影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因素(一)电梯对重越程距离影响因素1.对重导轨制导行程也会影响对重越程距离。
因此,根据检规规定,当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轨道的制导行程不少于。
因此,在决定对重越程距离时,也要保证在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大于,在保证了最大的制导行程的情况下,剩余的对重导轨可以用来增大对重越程距离。
曳引驱动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计算和确定
接触 到缓冲器。 因此 ,对重越程距 离, 运 行 ,一 直 到上 极 限 开 关 动 作 。此 时 , 件 的 水 平 面 之 间 的 自由垂 直 距 离 不 小 于
必须 同 时 满 足 电梯 顶 部 空 间尺 寸和 上 极 打 开 顶 层 端 站 层 门 , 量 出 层 门地 坎 与 轿 1.0+0.035v (m) :
器 上 。 此 时 ,打 开 顶 层 端 站层 门, 量 …
注 A一 4: 当 采 用 减 行 程 缓 冲 器 并
对 重缓冲 器压缩行程 ,令为 L,其 层 门地 坎与轿厢地坎 问的高度 差,设为
埘 电梯驱动主机 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 值 的 确 定 , 是 看 犁 式试 验 报 告 或 铭 牌 , L2。 则对 重 缓冲 器 压 缩 行 程 L=L2 L1。
(1)当对 重 完 全 压 在 缓 冲 器 时 ,
部 空 间 尺 ,11,q减 小 。众 所 周 知 , 当 电梯 态 。
应 当 同 时 满 足 以下 条 件 :
使 用 一 段 时 间 后 , l相于 钢 丝 绳 的 自然 延
2、 测 量 上 极 限 开 关 动 作 距
① 轿 厢 导 轨 提 供 不 小 于
门 的横 梁 或 部 件 的 最 高 部 分 之 间 的 间距 H2,H3,H4的 值 。 为 计 算 方 便 , 将 测 员 底 坑 ,短 接 限位 开 关 、 上 极 限开
小 J 0.I+0.035v (m) :
试 的 各 值 , 令 为 Hl 、H2 、H3 、 关 、对 重 缓 冲 器 开 关 (如 为耗 能 型 缓 冲
并提 了实 际检测工作 中的操作建议 。
关 键 词 : 电梯 曳引驱动 对重 越程距 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2=B-Y-(1.0+0.035v2)
S3=C-Y-(0.3+0.035v2)
S4=A-Y-(0.1+0.035v2)
第四步 确定最大允许缓冲距
取S1、S2、S3、S4中的极小值就是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
第五步 在对重缓冲器附近,标注出醒目、永久的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标识。
如何正确确定电梯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02版《检规》有很大不同,
就是说,从执行新《检规》本身理解,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蓄能型和耗能型,也不受150mm~400mm(耗能型)、200mm~350mm(蓄能型)限制,只要顶层高度足够,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于150mm。正确确定对重缓冲距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在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以小为好。
第一步 先测量出电梯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的下列距离值:
1、导靴上端距导轨顶端之间的距离较小值A;
2、轿顶最高可站人面积(上梁一般被认为是不可站人的)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B;
3、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护栏内(护栏距轿厢外缘不得大于0.15m)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C;
4、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D;
第二步 确定对重缓冲器的压缩行程Y
1、测量出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的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距离W;
2、测量出对重缓冲距X;
3、利用下式计算出对重缓冲器的压缩行程Y
Y=W-X
第三步 按以下式子计算出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对重缓冲距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