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三圈环流(第一节)
C. D.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多云雨
试题: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C )
三圈环流(第一节)
本节课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会绘制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图 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4、会运用三圈环流知识解题
三圈环流
导入:
看到图片中的热气球 , 我们很少能把它们和“森林 火灾”联系起来 , 但是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日本 法西斯就是利用众多的气球炸弹 , 造成美国西部森林 大火 , 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 对战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课堂练习
• 作业: • 教材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通 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 环流的形成原因) •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高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冷热不均)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动力)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
东北信风带
低纬环流
赤 道 低 压 带 (冷热不均)
1.北半球低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立体图)
到30°N上空偏转成 西风,气流无法北上 而在此堆积?
长方体顶 面为高空 高空北上气 流(理想)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北纬30度
风 风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定义、作用,及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抽象的空间图形分析。
(2)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四、教学方法读图法、绘图法、讨论法、共同探究法、演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师:在讲本节课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副图片,这张图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我们微信的启动界面,实际上这幅图是阿波罗17号太空船的宇航员在太空所拍摄的,今天我们主要以地理的眼光来看一看这幅图,在这幅图当中呢,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非洲地区的轮廓,进而可以大致确定赤道的位置,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现象,在赤道附近有一个明显的云带,那么这个云带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在正式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热力环流。
教师精讲: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然后解释热力环流成因:A、B两地的受热不均,先是带来大气的垂直运动,后又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促使大气水平运动,这样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么把它称之为热力环流。
过渡:我们说热力环流在小尺度范围内是适用的,它在全球范围内其实也是同样适用的,全球范围内这种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实际上就叫做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大气环流是非常复杂的,要研究这个复杂的问题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我们设置一些条件使地球处于最理想的状态,引出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教案
三圈环流教案教案标题:三圈环流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三圈环流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圈环流的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三圈环流的定义和原理。
2. 三圈环流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3. 三圈环流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三圈环流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三圈环流在哪些领域中有应用?请简单描述一下。
探究活动:1.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该领域中的三圈环流实例,并记录下来。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解释。
3.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比较不同领域中的三圈环流实例的异同点。
拓展活动:1. 学生个人思考:要求学生思考三圈环流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促进思想交流和启发。
巩固活动:1. 练习与应用:提供一些与三圈环流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 小结总结:帮助学生总结三圈环流的概念和原理,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建议,评估他们对于三圈环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参与练习与应用活动,评估学生对于三圈环流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三圈环流的实例。
2. 小组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工具。
3. 练习与应用活动的题目和答案。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究其他环保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如循环经济等。
2.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三圈环流的实际运作过程。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自己的三圈环流方案。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实例和资料,以便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2.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确保学生对于三圈环流的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
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
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篇一】一、教学目的“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
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
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1)地球仪。
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
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
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
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
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所以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水平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实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
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因为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所以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因为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世界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有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有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2.2节《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1第2章《三圈环流》教学设计【自主探究】一、大气运动的原因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辐射B.地面C.大气D.海洋答案:A2、根本原因: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
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
(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受热的地区空气,受冷地区空气。
(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气压流向气压.(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引起的,因此,称环流。
答案:(1)甲图A上为高压,B、C上为低压,乙图A上为高压,A 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2)上升下沉 (3)高低 (4)地面冷热不均热力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B.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D.在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ABD2、风的形成过程(1)读下面“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能力提升站】想一想:有人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你认为对吗?提示:不对。
来源于太阳辐射请总结:根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提示: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讨论:古诗云:“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试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请思考:有气压差异就一定有空气的水平运动吗?提示:不一定。
气压差异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 ,B ,C 。
②判断此图属于(南、北)半球图,判断的依据是。
③此图属于(高、低)空大气运动,判断理由是。
答案: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②北风向在气压梯度力的风向上右偏③高高空大气的风向是在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关于近地面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地面风的形成是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的结果B.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C.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大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D.北半球近地面高压中,大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答案:AB四、三圈环流1、假设地球不动,地表性质均一,那么大气运动的形式为()A.三圈环流 B.低纬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答案:C2、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三圈环流教案
地理教案学校黄冈师范学院教师张金凤授课班级地理0801班授课时间两课时篇章节(单元)高中地理必修一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课题三圈环流教学目标新知识的学习(1)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简单大气环流的形成;(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新知识的巩固与转换以提问的形式,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活用环流因子在季风环流中的作用知识的运用与检测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与水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各地的天气与气候,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制约的辩证关系。
通过习题来理解三圈环流或其影响因子在整体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性移动规律。
2.三圈环流的影响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不同纬度高空与地面风向的确定与成因分析。
课型理科地理教学方法三圈环流的过程比较复杂。
通过做幻灯片(或板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导入讲授(学习)结束练习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大区域。
就全球性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去分析成因,理解大气环流的具体环节。
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导入〕复习上节课讲得简单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和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的改变等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地表受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环流及其变化。
〔讲授新课〕2.4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中的三圈环流〔板书〕〔讲授〕概念: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与意义: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高低纬、海陆间水热交换课后记。
三圈环流教案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案模板课题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概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圈环流的构成、能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能画出三圈环流的模式图并标出近地面的风向过程与方法:边讲解边画示意图的方法是学生形象地理解三圈环流,并让学生亲自画图亲身体会其形成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三圈环流的学习,能理解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并且联系的,都各自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某种联系重点三圈环流的构成及形成过程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及近地面风向课型新授教具直尺或三角板教法讲解、画图、提问、让学生亲自尝试画图、尝试将其形成过程讲清楚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教学札记/学生活动1、引入2、讲述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3、讲解低纬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在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主题以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谈到的热力环流(画图说明)。
再讨论单圈环流的情况(画图说明)。
好的,在此基础上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分布情况。
(画图先解释单圈环流不考虑地球自转与公转和地转偏向力,再画立体图“长方体”解释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主要受热力、重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并利用引入的热力环流来解释热力因素。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又因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图示意)在教师画图中配合教师的提问完成上堂课的复习任务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并能深刻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熟练地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其形成,知道地转偏向力是怎么回事环节教师活动教学札记/学生活动4、讲解中高纬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5、整个三圈环流的梳理6、课堂作业互动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三圈环流”,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球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和三圈环流的特点。通过对三圈环流的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和天气现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引导学生从实际观测数据中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观测数据中认识和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特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理观测和分析的能力。
4.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三圈环流?它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针对三圈环流的特点,设置问题:“三圈环流对地球气候有哪些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结合现实问题,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三圈环流?”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如“如何利用三圈环流知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Hale Waihona Puke 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4.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掌握三圈环流与地球五带的关系,能够分析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全球大气环流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4.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气环流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6.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如一日之内温度变化、风向变化等,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运用大气环流知识进行分析。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论述严谨。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课堂练习
1.练习题设计:教师设计梯度性练习题,涵盖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特点等方面。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交流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大气环流现象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流对地球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特别是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2.掌握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与地球五带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
三圈环流微课教案云浮郁南西江中学袁桂森教学内容三圈
《三圈环流》微课教案云浮市郁南县西江中学袁桂森一、教学内容:三圈环流的形成及移动规律二、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风带气压带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培养,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热力环流的过程和原理。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大气环流规律(重点)a、单圈环流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一些假设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的运动情况。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单圈环流是我们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果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么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b、三圈环流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现在的假设条件有两个:①地表均匀②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③地球自转总结: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
三圈环流形成了6个风带和7个气压带。
它们的分布规律是:1气压带风带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的。
2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副高副低是动力作用形成的,3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多为多雨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多为少雨带。
练习:大气环流使得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B. 低气压带均由冷暖空气相遇形成C. 南半球盛行西风是西南风D. 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南信风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1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且较为抽象,对于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高一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
教学时可围绕大气环流示意图的绘制过程,使抽象的现象直观化;同时,通过不断设定条件,从理想状态逐步接近实际,从而简化复杂问题,体验探究过程。
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等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2、教学目标①、通过假设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和地表均匀的条件下,逐步增加条件认识大气运动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全球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②、通过对气压带、风带形成和移动规律的推导,初步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而联系和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激发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设计导入:现实世界里,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把具有全球性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由于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比较多,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我们将分四步不断设定条件,逐步推导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假设一:太阳直射赤道条件: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只考虑影响因素: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高空与近地面摩擦力(对结论无影响,可忽略)结论:南北半球各形成一个单圈闭合环流第二步,假设二:太阳直射赤道条件:地球自转地表均匀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考虑影响因素:②高空与近地面摩擦力(高空摩擦力对风速影响微弱,可忽略)③地转偏向力结论:南北半球各形成低纬、中纬、高纬三圈环流和7个气压带及6个风带第三步,假设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条件:地球自转地表均匀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考虑影响因素:②高空与近地面摩擦力(高空摩擦力对风速影响微弱,可忽略)③地转偏向力④地面冷热极值随时空移动结论: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移动第四步,假设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条件:地球自转地表不均:只考虑海陆差异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考虑影响因素:②高空与近地面摩擦力(高空摩擦力对风速影响微弱,可忽略)③地转偏向力④地面冷热极值随时空移动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结论:形成海陆季风环流、气压带随季节断裂成海陆高低气压中心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初步学习第一步至第三步假设内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我们通过设定条件,由理想化的单圈环流逐步推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从而揭示较为理想化的地球大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2020年高三地理教案设计:三圈环流
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导语】高三的日子是苦的,有刚入高三时的迷茫和压抑,有成绩失意时的沉默不语,有晚上奋战到一两点的精神*双重压力,也有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上学的艰苦经历。
在奋笔疾书中得到知识的快乐,也是一种在巨大压力下显得茫然无助的痛苦。
高三频道为你整理《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一、教学目的“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
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
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1)地球仪。
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
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
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
三圈环流教案 公开课版
三圈环流一、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且较为抽象,对于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高一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
教学时可围绕大气环流示意图的绘制过程,使抽象的现象直观化;同时,通过不断设定条件,从理想状态逐步接近实际,从而简化复杂问题,体验探究过程。
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等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准备。
2、教学目标A.通过假设地球在理想状况下、无自转、公转条件下,逐步增加条件认识大气运动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布和移动规律。
B.通过对气压带、风带形成和移动规律的推导,初步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而联系和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激发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设计1、复习铺垫A.提问: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成是什么?B.请同学完成热力环流图。
2、新知学习过渡:现实世界里,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逐步推导形成过程的方法来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要注意我们的推导步骤和过程,并通过绘制示意图,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第一步:假设地球为理想状况(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公转),学生根据热力环流小组合作绘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图。
提问:单圈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图 1讨论:单圈环流能持续吗?引导学生考虑思考地球自转的影响,画出北半球高空水平气流流向,说出其风向变化。
(在PPT上演示北半球高空的水平气流流向变化——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逐渐右偏直至与等压线平行。
三圈环流微课 教学设计
三圈环流微课说课稿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圈环流,在讲这个知识点之前,我们先回顾已学的两个知识点。
【知识储备一】热力环流第一个热力环流,它的形成过程,请看动画,这是地面,这是等压面,有ABCD四个点,假设A地受热,B地较冷,那么A地空气就会膨胀上升,B地空气受冷就会收缩下沉,这就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我们再看A地,空气上升,密度就会减小,因此就形成低压,而B地密度增加则会形成高压,在高空则相反,C地形成高压,D地上空形成低压。
我们再看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会引起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气压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又由于高低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这就是热力环流。
【知识储备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我们知道近地面的风,主要受二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而高空受两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有了这两个基础,我们来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我们来做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1)地表性质均一(即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2)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
那么这时候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那么这时候,地球上受热多的就是赤道,而受热少的则会在极地。
一,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赤道地区受热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极地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这就形成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引起气压差异,这样高空气流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近地面则由极地流向赤道,这就形成单圈环流。
这是我们假设状态下,也就是理想状态下地球表面的单圈环流。
我们知道现实的地区不停的转动,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单圈环流既然不存在,全球大气运动到底是则怎样的呢?我们现在仍然假设(1)地球表面仍然是均匀的地球有了自转,那么自转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现在我们以北半球为例,一起来看一下大气运动到底是如何的。
极地东风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这里是赤道,这里是极地,由于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则会形成低压,我们称为赤道低气压带。
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教法与学法方案1、明确两点达目标本节课探讨的内容是“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是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两个部分。
三圈环流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是大气环境重要的基础知识,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对帮助理解气候成因、特点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应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充分利用上两节课所学过的“大气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知识,讲清“三圈环流及其影响”的知识重点,突破“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知识难点,达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及的“要理解三圈环流形成”的智能目标,“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这一德育目标。
2、讲究教法巧安排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准则,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为核心,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
教学中图文结合,边设疑启发,边板画读图,引领思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层层破解本课的知识难点,起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功效,让学生感受“愉快学习”的气氛,领会出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另外,给学生腾出更多的参与机会和空间,学生问、学生答,亦或是学生问、教师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这种双向交流反馈,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又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促成学生对本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轮番运用,多种学习形式交替进行,多种新颖问题不断呈现,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对学习的内容保持新鲜感,使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
3、指导学法用活图“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得懂,而且要使学生懂得学。
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需注重两点:一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二是教给学生识记的方法,以文解图、以图忆文,培养学生读图理解识记能力。
地理教材中的图象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仅本节内容就附三幅图,细分六幅图,合理、协调地利用有关图象及其文字,可以促进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熟练掌握典型的图象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和聚合,并升华为简洁直观的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版一、课程标准及解读(一)课程标准原文绘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明其成因,阐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二)课程标准解析在《气压带和风带》中具体有三个要求:1)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气环流,由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性的大气环流引入主题。
2)运用教材上的活动由简单到复杂,说明三圈环流的成因。
3)通过对三圈环流的讲解,引进对气压带、风带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年龄在16周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感性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是在之前的初中就学习过地理课,且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他们已经学习了这一章前2节的地理课程,这一节主要说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前2节知识的延伸。
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途的能力。
他们对大气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有一些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授课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使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起来。
因为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参差不齐,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需要特别注意将复杂的问题分步骤的进行化解,使学生能听懂,愿意听,愿意动手,愿意交流,愿意合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一年级上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材内容包括有3个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在“气压带和风带”这一部分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中学习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同时在提问过程中引出大规模大气运动,并让学生们理解大规模的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
从而引入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在“三圈环流”这一部分中,先假定好前提由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用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本节内容的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知识,也同时体现出一些地理要素图具有的相似处,用同样的方法都可以解决的。
三圈环流教案
三圈环流教案【篇一:三圈环流教案】气压带和风带教案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特性及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运用假设逐步理解三圈环流原理,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能够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到全球气候是在复杂的大气运动下形成。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教学方式:讲授法、绘图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同时提问:那么在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气压带及风带的形成提问:大气环流的概念?1、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1)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含义:地表物质均一,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不自转,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而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提问: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近地面及高空的气流如何运动?(学生回答)小结: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产生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
在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称为单圈环流。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2)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含义:大气运动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题问:(先讨论北半球)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三圈环流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德育目标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自绘或多媒体制作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其运动图、季风图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它在地面形成了哪些影响?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三> 全球性大气环流(板书)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三圈环流。
一、三圈环流(板书)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
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探究气压带与风带一、教学内容分析《气压带与风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共包括下列三部分: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 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形成原理,且可以绘图说明出来。
2、能够构思出三圈环流的三维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热力环流图对比导出单圈环流的模式图,并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条件;2、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规律,并分析气压带形成过程;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绘图等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自己对三圈环流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会运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2. 认识大气环流的整体性,进而学会用整体的思想看待地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教学难点:1. 低纬环流的形成2.60 °N附近的气流情况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一一哥伦布。
他呢,通过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扬名世界。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哥伦布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
同时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实际上是发现了什么?利用了什么?从刚才的视频中呢,我们了解到哥伦布实际上是发现了信风带和西风带,说明我们全球的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我们把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的形式,把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单个向多个逐步推导,由浅入深地来学习本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气压带与风带一、教学内容分析《气压带与风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共包括下列三部分: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形成原理,且可以绘图说明出来。
2、能够构思出三圈环流的三维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热力环流图对比导出单圈环流的模式图,并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条件;2、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规律,并分析气压带形成过程;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绘图等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自己对三圈环流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运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2.认识大气环流的整体性,进而学会用整体的思想看待地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教学难点:1.低纬环流的形成2.60°N附近的气流情况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一一哥伦布。
他呢,通过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扬名世界。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哥伦布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
同时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实际上是发现了什么?利用了什么?从刚才的视频中呢,我们了解到哥伦布实际上是发现了信风带和西风带,说明我们全球的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我们把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的形式,把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单个向多个逐步推导,由浅入深地来学习本节内容。
下面给大家3分钟,看课本33页的活动题,注意题目所假设的条件,试着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完成图中赤道和两极地区之间的单圈环流。
板书: 单圈环流1.条件2.示意图(强调单圈环流的条件,抽查学生上来绘制单圈环流示意图,并引导。
引导思路:由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在两极附近空气下沉,形成了高压,而在赤道附近空气上升,形成了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在极地和赤道地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思考:(1)但是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学生: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所以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2)那么我们进一步假设:仍然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公转,但是考虑地球自转。
那么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高低纬之间受热情况和地转偏向力。
)(3)下面我们在单圈环流的基础上,分小组活动探究这个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二)布置任务(1)小组合作,在单圈环流的基础上,探究中、低、高纬环流圈的形成;(2)各小组利用PPT立体图或视频演示、汇报探究过程。
(3)①准备橡胶地球仪,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②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绘制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③透明胶布、剪刀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1.组建小组,制定探究方案(1)按照就近分组的原则,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4—6人,然后选出每组的小组长;(2)组内分工,明确每名组员的职责,其中组内分工主要包括:记录探究方案、监控探究过程、演示汇报等;(3)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出本组的探究方案;(4)在开始探究前,阅读评价量表,明确探究需要达到的目标。
2.小组开展探究每个小组按照“提出猜想——制定探究方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流程完成探究任务。
3.展示及交流成果各小组派一名组员利用立体图或模型向全班汇报演示探究过程,师生结合探究学习评价表(附录1)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附录1探究学习评价表学生的活动第一组的探究成果1.提出猜想A.从赤道高空北上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会怎么偏转,最后会在30°N偏转成为什么风?B.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该纬度不断堆积后会如何运动?C.北纬30°附近近地面的气压会有什么变化?D.北纬30°附近近地面的气流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会怎样运动?2.制定探究方案(1)小组讨论组长:在我们开始探究之前,需要制定出探究方案,我么先来讨论一下任务解决的思路。
组员讨论: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30°上空集聚迫使气流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纬30°地区气流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
形成0°-30°N低纬环流圈。
利用立体图演示、视频演示。
(2)探究方案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4)合作互助。
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描述结论: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30°上空集聚迫使气流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纬30°地区气流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
形成0°-30°N低纬环流圈。
教师总结: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
第二组的探究成果1.提出猜想A.从30° N地区下沉的气流和极地地区下沉的气流会怎么流动?两股气流的性质一样吗?B.两股气流在60°N相遇后会气流如何运动?C.最后在60° N高空气压有什么变化?又会如何运动?2.制定探究方案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 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 N 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
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4)合作互助。
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描述结论: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教师总结:较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形成30°N-60°N中纬环流圈和60°N-90 N高纬环流圈。
第三组的探究成果1.提出猜想相比于单圈环流,如果没有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还会不会出现?2.制定探究方案从30° 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
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
因此60° N 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3.验证过程(1) 2个同学负责剪纸(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4)合作互助。
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描述结论:相比于单圈环流,如果没有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不会出现。
教师总结:极地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成因是由于热力因素,而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成因是因为动力因素。
而且纬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相对来说较冷,比较低,所以相对来说较热。
而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在上升的过程冷却成云致雨。
而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不容易形成降雨,所以气候干燥。
所以四个气压带就有四种冷热干湿特性:赤道低气压带--热湿,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干,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极地高气压带--冷干。
第四组的探究成果1.提出猜想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吗?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一样吗?2.制定探究方案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 高空风)和90°N( 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3.验证过程(1) 2个同学负责剪纸(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4)合作互助。
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描述结论: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
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不同。
教师总结: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
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不同。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本课程知识总结现在我们以北半球为例,看一下大气运动到底是如何运动的。
由于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则会形成低压,我们称为赤道低气压带。
我们再看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空气冷却收下沉,这里形成高压,我们称为极地高气压带,而赤道上空则会形成高压,这里的气流由赤道地区流向极地地区,由此形成的风为南风,但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不断的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最终的风向要与等压线平行,也就是说要30°N这条纬线平行,最终形成西风,这就是高空的西风带。
来自赤道的气流不断的在这里堆积,越堆越多,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因此近地面就会形成高压,我们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