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摘要: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思维从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过程,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是学习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概念的形成;直观动作体验;表象思维;抽象;概括数学是以概念为基础的
一门学科。
在概念教学中重结果而轻过程,学生将永远学不好数学。
小学生的心智水平非常有限,思维能力正处于从直观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过渡时期。
表象、语言的抽象化和归纳,概念构成的抽象就是小学生自学的困境。
我认为,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过直观动作体验、表象抽象、语言概括,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本质,才能学好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居多的自学活动就是学生自
学科学的主要途径。
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数学教学中,我都就是如此搞的。
《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使我更加明晰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原则,就是必须鼓励学生经历数学概
念构成的过程。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作法。
实例一:周长的教学
教材定义的周长的概念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必须学生抽象化认知
这一概念,我精心安排了四步。
第一步:经历直观动作体验和表象思维,到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人, 每人保护一棵 中等 大小 的树 , 按生 长 5 0 年计算 , 可 以创造
以上三个方面 的价值共约多少万美元 ?
这道融合数学与 自然的拓展题 , 不但拓宽学 生知识 视野 , 增强环保意识 ,而且激发学生再次投入 到三个数 的和与一个 数相乘的探索 , 并 明白其 中分配方式不变 的道 理 , 这一过 程让 学生亲身经历乘法分配律衍伸发展到 多个 数的和与一个数相
历 的则会 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最深刻 的体验莫过于 自己主动
探究实践过 的内容。 因此 , 有效 的数学探 究活动不是单纯 地模
仿 与记忆 , 不能是毫无 意义 的形 式主义 。 教师应把学生 引入到
积极 主动的探究 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活 动的过程中真正经历
前人发 现知识结论的过程 , 再次 自我发现 , 从 而有效地实 现知 识 的建构 , 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数学学 习能 力。 1 . 时间“ 留 白” , 有效参与
准学生现有的认知起点 , 唤醒学生 的生 活经验 , 将所 学内容还
原于生活 , 引导学 生经 历生活中知识的产 生过程 , 让 学生在熟 知的生活情境 中学数学与做数学 。 如在教学 “ 乘法分 配律” 时, 大部分学生对“ 运用 ( 乘法分配律 ) 两种方 法解 答同一 问题 ” 已 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 但 是缺乏数学化 的思考 和系统化 的梳理 。
对 学生来说 , 耳 闻的容易 忘记 , 眼见 的容易 记住 , 亲身 经
生学 习的需求 。 如在 “ 乘法分 配律” 教学练 习中 , 我设计 了“ 一 棵树的价值” 一题 : 根据科学研究 , 一棵 中等大 小的树 , 按 生长 5 O年计 算 : 生产 氧气 的价值约 3万美元 , 防止 空气 污染 的价 值约 6 万 美元 ,保 持水 土的价值 约 4万美元 ……全 班 6 o个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过程 , 学生 将 永 远 学 不 好 数 学 。 3 . 测 量 出课 本 的封 面 的 四 条边 线 的长 度 。 4 . 想象小蜜蜂爬过一周 , 分 清 共 爬 过 了几 条边 线 。 5 . , J 、 蜜 蜂 爬 过 课 本 封 面 的一 周 的长 度 是 4条 边 线 的 总 和 。 6 . 课 本 封 面 的 一 周 的 长 度就 是 课 本 封 面 的周 长 。
小学 生的认知水平有 限 , 思维 能力 正处于从直观动作思 维 向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 渡时期 。表象 、 语 言的抽象 和概 括 , 概念形 成的抽象化是小学生学 习的难关 。
7 . 长方形的周长是一周 的长度 , 也就是 4条边线 的总和 。 8 . 反例 : 三条边线 的和 , 能叫课本封面的周长吗?
实例 一 : 周 长 的教 学 教 材 表 述 的周 长 的 概念 是 : 图形 一 周 的长 度 就 是 图形 的周 长 。
要学生抽象理解这一概念 , 我安排了 四步。 第一步: 经历直观动作体验和表象思维 , 到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 问题 1 : 一 片树叶 , 小蜜蜂爬过一周 的长度就是树 叶的周长 。
3 顺0 量和计算 三角形 、 长方形 、 梯形的周长。 第四步 : 应用 比较 , 熟练掌握周长 的概念。 计算一些不同图形 的周长并 比较大小 。 举出实际生活中一些关于周长的问题 , 如 围墙 、 跑道 、 腰围等。
实例二 : 圆 的周 长 的 教 学
过程 。下 面是我在教学 中的一些做法 。
5 . , j 、 蜜蜂爬过一周 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
感受 了数学研究的魅力。 6 . 给出 :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 图形 的周长 。也是绕 图形一周边 徉于数学研究 的历史长河 中, 线的长度 , 就是 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它通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触、体验、思考和总结,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
下面我将从实践的角度介绍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现实问题中发现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数学方程式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发现这些实例背后的公式,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式。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产生知识。
例如,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终总结出相关知识。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
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延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总结,从而形成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总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对传统传授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改进,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的知识更有深度和广度。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年、月、日》时,掌握年、月、日的时长不像“分、秒”那样可以现场体验。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
”“今年5月3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3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其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
2023年《三角形内角和》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3年《三角形内角和》四年级数学教案2023年《三角形内角和》四年级数学教案1【设计理念】新课标重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而且可以积累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材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7页例6、“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两次实验操作活动。
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1、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基础: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已经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教学目标】1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在观察、猜想、操作、合作、分析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探究的严谨与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经 过 教 师 巧 妙 引 导 , 助 情 境 图 的 借 联 想 , 万 人 体 育 馆 中想 象 、 数 出 在 点 十个 学校体 育 馆所 含人 数 的部 分 ,
把 学 生 在 实 际 生 活 中对 数 的 感 知 ,
是 让 学 生 一 般 地 读 图 , 受 轻 松 和 感 审 美 , 得 精 神 调 节 ; 是 对 情 境 图 获 或 机 械照搬 , 学生看 图说话 , 练 口 让 训 头 表 达 能 力 。这 样 就 会 使 情 境 图 失 去 应 有 的 、 进 认 知 发 展 的价 值 。 推 那 么 , 境 图 在 推 进 数 学 认 知 情
作 用 , 学 生 创 设 了 富 有 儿 童 情 趣 为 且 具 有 挑 战性 的数 学探 究 活动 , 也 为 教 师 的 教 学 设 计 安 排 了 拓 展 创 新 的 平 台 。 情 境 性 插 图成 为 小 学 数 学 课 程 资 源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使 用 好 教 材 的 情 境 图 , 要 教 需
、
点 数 情 境 图 : 历 数 的 扩 展 经
过 程 。 养 数 感 培 新 的 数 学 课 程 理 念 认 为 , 助 帮 学 生 建 立 数 感 是 数 学 教 育 的 重 要 任 务 之 一 。学 生 学 习 数 和 计 算 不 只 是 学 习 知 识 , 是 要 理 解 数 和 运 算 的 而 实 际 意 义 , 数 及 其 关 系 表 达 和 交 用
个 远 远 大 于“ 千 ” 数 。上 课 时 一 的
先 投 影 情 境 图 , 学 生 看 图 猜 猜 能 让
坐 多 少 人 ? 学 生 没 有 “ 万 ” 概 一 的 念 , 达 不 顺 利 时 , 师 再 出示 可 容 表 教 纳 “ 把 人 ” 学 校 体 育 馆 图 片 。 由 千 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
( ) 4 8 5~ + ; 2 5 — = 0 8 4
( ) 4 8 5 — 0 2 3 5 — = 4 1+ : ( ) 48 5—— 4 5 — = 8 8 4: ( ) 484+ 484+ : 5 5 — = 0 1 — = 0 6
( 以上活动方案 中问题的相 应参考答案略 )
说 点什 么 , 却欲言又止。 就在此时 , 下课铃 响了 , 教师 乘机结束本 节课 。 . 这 节课 给听课教 师 留下 了深刻 的印象 , 因为学 生提 出了两个 出人意料 的问题 , 而这两个 问题 又很 难 回答 。 是啊 , 怎么能说 明乘 法分配律 是正确 的呢? 举不 出反例 就能说 明一定 正确吗? 在数 学上判 断一
对于乘法分配律 , 想说 点什么? 你 ”
一
个学 生问道 :老师 , “ 我们仅从一个算 式出发 ,
就得到 了乘法分配律 , 乘法分配律 正确 吗? 么能说 怎 明它一定 正确呢? 这 时 , ” 有些学 生也 开始 附和 :是 “
呀 , 么 说 明乘 法 分 配 律 一 定 正 确 呢 ? 面 对 这 突 如 怎 ”
龋; 麟
ii
让 掌 生经历 鹈 钓 开 威 过 程 戆 三
— —
以“ 乘法分配律 , , 学为例 的教
一 _ 蠢 j _ ¨ - 叠 毫 蠢蓦 i 善善
口 曾小平 韩 龙 淑
一
、
引言 : 法分 配 律 怎 么 证 明 ? 什 么 用 ? 乘 有
之后 , 教师讲解了两道关 于乘 法分配律 的例 题 , 便让学生进 行巩 固练 习。 在课 堂小结时 , 教师让学 生 谈谈运 用乘 法分 配律解题 的感受 。 一个 学生站起来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阅 读 教 学 与 习 作 教 学 各 有 其 目的 和任 务 , 在 教 但 学实践 中又是密切 结合 、 相互 为用 的。我们 要注意抓 好读 写的短线结合 : 据课文 特点 , 择适 当角度 , 根 选 通 过 小 练 笔 , 课 文 从 句 式 、 式 、 意 和写 法 等 方 面 进 对 段 立 行 模 仿 。 三 年 级 上 册 教 材 中 安 排 了几 次 小 练 笔 , 以 而 读 促 写 、 写 带 读 , 失 为 学 生 提 高 写 作 能 力 的 一 个 以 不
三 、 抓 文 本 。 展 迁 移 巧 拓
年 级 作 文 教 学 的第 二 个 要 求 是 : 能 不 拘 形 式 地 写 下 “ 见 闻 、 受 和 想 象 , 意 表 现 自己 觉 得 新 奇 有 趣 的 或 感 注 印 象 最 深 、 受 感 动 的 内容 。 叶 圣 陶 说 过 :生 活犹 如 最 ” “ 泉水 , 章 犹 如 溪 流 , 源 丰 盈 而 不 枯 竭 . 水 自然 活 文 泉 溪 泼地 流 个 不 歇 。 学 生 作 文 必 须 与 现实 生 活 相 联 系 。 ” 只 要 有 丰 富 的 生 活 积 累 , 会 有 话 可 写 、 情 可 发 。 师 就 有 教
交 流 。由此 可 见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能力 , 们 必 须 要 我
『◆ ¨ ◆ ◆ ・◆ ◆ f● - 1 ◆ I _ ◆ , ◆ ● I◆ 一 ● I◆ 1 I
数 学 知 识 , 体 上 指 数 学 概 念 、 学 命 题 、 学 方 大 数 数
《 榴 》 篇 课 文时 , 学生 看关 于石榴 的 资料 图片 。 石 这 让 字 歪 歪 扭 扭 的 , 像 不 听 指 挥 似 的 … … 情 境 2 推 荐 班 使 学 生 对 石 榴 生 长 过 程 和 景 象 有 一 个 直 观 的 了解 . 好 : 对 级 中最 心 灵 手 巧 的 男 女 生 各 一 名 , 行 剪 纸 P 其 他 石 榴 花 的 色 彩 、 态 , 榴 子 儿 的 形 状 等 有 一 个 感 性 进 K, 形 石 同 学 为 他 们 加 油 鼓 劲 。 由于 教 师 在 旁 边 渲 染 , 学 生 的认 识 , 拿 出 实 物 让 学 生 观 察 、 尝 , 深 印象 。 这 在 并 品 加 中掀 起 了一 个 高 潮 ,他 们 完 全 沉 浸 在 热 烈 的 氛 围 中 。 样 , 仅有利 于学 生对课 文 的理解 , 不 也在 潜 移默化 中 然 后 展 示 自己 的作 品 ,请 参 加 P 的学 生 谈 自 己 的 感 让 学 生 初 步 掌 握 描 写 一 种 水 果 的 方 法 。 了 正 式 写 作 K 到 受 。 情境 3 全 班 学 生 动 手 尝 试 剪 纸 , 时 找 感 觉 。 值 时 , 请 学 生 拿 出 自己 喜 爱 的 水 果 , 他 们 说 说 应 从 : 同 再 让 得 注 意 的是 ,这 三 个 情 境 中 教 师 都 要 求 学 生 找 感 觉 。 哪 些 方 面 观 察 , 比 较 容 易 了 。 这 时 , 师 应 趁 热 打 就 教 看 似 随 意 其 实 却 在 为 作 文 指 导 做 铺 垫 为 了让 学 生 更 铁 , 导 学 生 有 顺 序 地 观 察 和 了解 水 果 的外 形 、 泽 、 引 色 好 地 进 入 作 文 书 写 天 地 , 师 又 进 行 了非 常 巧 妙 的 指 味 道 、 教 吃法 等 。 发 学 生 的 观 察 兴 趣 。 使 他 们 懂 得 观 激 并 导 , 体 环 节 分 以下 几 步 走 : 1 给 作 文 定 一 个 题 目。 察 的重 要 性 , 步 养 成 细 致 观察 的 好 习惯 。 学 生 通 过 具 () 逐 我 们 说 题 目是 文 章 的 眼 睛 , 个 好 的 题 目能 够 牢 牢 吸 一 引读者 的眼球 。 左手 写名 、 “ 比赛 剪 圆 ” 两个 活 动 , 重 着
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
但是,仅仅掌握某个知识点的表面理解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该知识。
因此,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某个知识点,就必须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会探讨如何让学生完成这个任务。
了解知识的起源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知识的起源。
这个过程通常可以通过讲授相关领域中著名的发现和发明来完成。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被发现和创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这样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
研究知识点的原理其次,学生需要研究知识点的原理。
这可以通过让学生参照之前的发现和发明,探讨到底是什么机制,理论或方法解释了这个知识点。
在探究原理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并且能够关联到其他已经学到的课程。
更重要的,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讨论和计算。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思维更为复杂和宏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思考知识点的真正意义,并且更加全面地理解该知识点的真正内涵。
讲解知识点的重要性最后,当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知识点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讲述实践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办法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和分析案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同时,他们也能够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而言十分重要。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点,并且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发现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案。
整个过程以高度互动性和实践性为重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变化和学习过程本身,并且更好地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对各种挑战。
《方差》教学反思
《方差》教学反思《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教材背景分析:“方差”属于数学中的概率统计范畴,它的特点是与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是由国家射击队选拔运动员的问题引入的。
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和统计知识的背景.当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无法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思考该如何从其他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好处的.2.学生背景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已经会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对它们可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有所体会。
对统计含义有了一定了解。
极差和方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数。
研究一组数据,通常研究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在这个背景下,复习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对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整体认识。
本节课沿着实际问题的提出——产生方差的必要性——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导——方差公式的使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总结反思,这样的主线设计的。
在探索方差概念之前,创设问题情境,回忆相关概念,明确新的学习方向,提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在探索过程中,辅以学生小组活动、探索实践等活动,始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体,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获得知识,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过程中还穿插了一组课堂练习,目的在于及时评价和落实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解决引例问题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引出矛盾。
这里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
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本节课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
从引入课题、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大部分内容均制成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思维,增大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研究■成 艳 (贵州六盘水市第七中学 553001)【摘 要】高中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的一门学科,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改革形势下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为了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创新。
高中音乐教师应该优化设计课堂导入,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还应该创新教学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学习和欣赏,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和发展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创新;问题;途径【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31-01 引言众所周知,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有效创新,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措施,同时也是优化高中阶段课程教学体系,为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的重要力量,所以广大高中音乐教师要对这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促进教学效率实现不断的提升。
一、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阶段普遍将注意力都放在语数外、文综及理综等高考科目上,而对于音乐、体育等综合科目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随便收集几首歌曲对学生进行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程,将音乐课的课时让给高考中需要进行考查的科目。
2.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教师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的往往只是枯燥的课本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潜力的挖掘与审美情操的培养。
音乐本身是具有魅力的一门艺术,它可以传达丰富的艺术情感与审美趣味。
就目前教学模式而言,仅仅停留在了死板的教学层面,没有解读音乐作品中的背景与内涵,更没有通过音乐作品延伸到情感与生活的广度。
3.教学过程形式化、平面化。
就目前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说,还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和平面化,根本没有发挥陶冶学生音乐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似于100%.自己做一做:任意n个人中,有两人属相一样的可能性大约是一半,n为何数?若在一个家庭中,几乎可以断定有两人的属相一样,这家有几口人?3抽签的公平性问题抽签顺序问题:有1张足球票,分给10个人,现做10张签,其中1张标“有”字,9张白签,采用抽签办法分配,问此种办法是否公平?后抽者是否占便宜?我们把第一个抽签和第二个抽签的中签概率做个比较.首先,第一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是0.1.然后,考虑第二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①第一个人中签的情况,因为别人不会再有中签机会,所以概率为0.②第一个人不中签的情况(其概率为0.9).因为剩下的9个签中只有1个签是要中的签,所以在9个签中中1个签的概率是1/9.于是,中签概率是0.9(1/9)0.1×=.这样,第二个人中签的概率是由①+②=0+0.1=0.1.这和第一个抽签人的中签概率相同.同理可得,所有人中签的概率相同.所以,这样的抽签办法是公平的,所有人的中签机会是均等的.通过具体的、有趣的、生活中的实例,我们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一贯印象(实用性差、内容太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中学阶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式,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能够用数学眼光分析某些现象的本质,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自信而理智地面对充满信息和变化的世界,实现数学的价值和教育价值,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浙江永嘉县上塘中学俞志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本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类比、猜测、交流、反思、解释、应用与拓展等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获得发展.教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把. 10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例如在讲“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一些直观感受,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实际上,对于负数来说学生并不陌生,只是还不明晰它的意义,采用学生已知的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就有利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负数.师(边出示动画,边讲解)由计数、排序,产生数1、2、3、…;由表示“没有”或“空位”,产生数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1/2、2/3、…;这就是说,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这些数中,有没有最大的数?有没有最小的数?生1没有最大的数,但有最小的数.师最小的数是几?生1是0.师还有比0更小的数吗?(老师充满期待的表情很吸引学生,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摇头,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生2有,负数.师你怎么知道的?生2我也不知道.师为了了解是不是还有比0更小的数,请看这几幅画面.(展示动画)画面一永嘉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图,问题:天气预报说2005年2月某天永嘉山区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画面二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是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要求前后桌四人一组,然后确定一个人发言,把你们的答案记录下来,稍后告诉大家.(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师(击掌示意同学们停下来)你们知道哪些问题的答案?请告诉大家.生3我知道两个问题的答案,我看天气预报时,听到的3℃~3℃说的是零下3摄氏度到零上3摄氏度,就是说3℃是零下3摄氏度.师这天的温差是多大?生36℃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生3零上3摄氏度零下3摄氏度,所以相差6摄氏度.师很不错啊,你们还知道哪些问题的答案?生4100±0.5mm是指可以比100mm多0.5或少0.5mm.它的长度范围是99.5mm到100.5mm.师真厉害,这些你也知道!还有人知道其余问题的答案吗?其实同学们已经很不简单了,剩下的问题要等到你们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才会知道.在这些问题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数:3,0.5,-2,…,它们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少于设计尺寸0.5mm,像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3,0.5,2叫做正数,正数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一个数前面的负号“”、正号“+”叫做它的符号.(教师出示动画,显示正负数的定义及读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传统数学中体现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材料明显不足,除了课本上给出的习题要足够重视之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简炼的教学内容进行现实加工,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再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和数学思想得到形式化结11果后,再设法回到实际中去,解决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经历这种活动过程才能更好地看到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另外应用问题教学中还应抓住实际背景的现实意义,如像新教材每章开始的引例那样,对学生进行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教育.此外,实际问题的计算结果也应引起注意,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考虑实际问题的具体意义.所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还可引导学生破除单一地看事物,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思维惰性,使学生细心审题,利用题设使问题得到严谨的解决,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适应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例1某家电信公司提供了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服务的收费标准,如下表:A 方案B 方案每月基本服务费30元50元每月免费通知时间120分200分超出后每分收费0.4分0.4元如果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应如何选择?(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析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根据什么来选择方案?(2)每种方案每月付费金额与什么相关?(3)怎样表示每月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关系?设每月通话时间为x 分,A,B 两种方案每月话费分别为1y 元,2y 元,则130(0120),300.4(120)0.418(120).x y x x x ≤≤=+=>250(0200),0.430(200).x y x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得,当0x ≤<170时,12y y <,应选择A 方案;当170x =时,12y y =,两种方案可任选一种;当170x >时,12y y >,应选择B 方案.由此可见,如果从节省费用的角度考虑,当每月通话时间少于170分时,应选择A 方案;大于170分时,应选择B 方案;等于170分时,A,B 两方案可任选一种.上例说明了数学中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知识,大体上指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和数学史知识四类.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蕴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经历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十分有益和必要.例2一种长方形餐桌的四周可坐6人用餐.现把n 张这样的餐桌按如图方式拼接起来,问四周可坐多少人用餐?若用餐桌的人有18人,则这样的餐桌需要多少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习题)第一步让学生按要求座位;第二步提出问题思考哪些边上的人不动?哪些边上的人数在增加,每次增加几人?第三步它们的规律是什么?例3按图示的方法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棒.设共搭成n 个三角形,你怎样用关于n 的代数式表示n 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的根数?现有2009根火柴棒,能搭几个这样的三角形?2100根呢?(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习题)50y(元)x(分)AB…12170第一步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火柴棒,让他们动手搭一搭;第二步填写下表:三角形(个)12345…火柴棒(根)357911…第三步观察3、5、7、9、11……都是什么数?第四步它们的规律是什么?例4一串图形按图所示的规律排列:(1)(2)(3)(4)(1)第5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第6个呢?第n个呢?(2)你能很快写出第10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利用转化思想积极探索.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总之,数学学习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参考资料[1]戴再平.数学学习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周涛.试谈如何依据“课标”理念创造性地用活原有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福建莆田四中陈明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学习.”“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也即完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从情境中探索出和提出数学问题做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以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引出新的情境,产生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形成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问题”学习链,进而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1.3。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初中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是指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即通过学生学一学、议一议、教师讲一讲、学生再练一练、谈一谈五个步骤完成课堂教学。
旨在达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之目的。
为大家带来的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情境导入1.《课标》阐述: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1)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是敲门砖的作用,也不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注意问题:(1)情境设置不应唯一的被理解为生活情景。
(2)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切实做好两者间的必要转化,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二)探究体验本环节包括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课标》阐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例谈让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
例谈让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下面笔者结合所听的两个课堂实例谈谈引导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策略一】错误优先苏教版四下《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描述——教师出示拍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3人排成一排照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师:我们采用小组活动,可以把名字排一排,也可以找3个小朋友排一排,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把所有的排法列举出来,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一共排出了几种排法?分别是怎样排的?生:我们组是把他们的名字排一排的,一共有6种排法,分别是:小军、小明、小红;小军、小红、小明;小红、小军、小明;……师: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
(生答略)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我们组是用数字1、2、3分别代表这3个人,也按照上面的排法有顺序地排的。
师:其实,这组的同学想到用数字表示,是数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符号化的方法。
如果用a、b、c代表这3个小朋友,你能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吗?……[案例反思] 这节课首先创设了不同排法的照相情境,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提炼出排列的规律。
课显得非常顺当,正是这意外的顺当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之一:学生真的都能自己发现有序排列的规律吗?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一些学生进行了交流,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次探索时并未有序排列,有的6种排法也未能全部排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我的“老师不是问了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不说呢?”的问题时,说道:“老师已经肯定了那种方法,我的方法没有必要再说了。
”原来优化的方法过早地出现,再加上老师的肯定,影响到学生的其他方法的展示与交流,从而淡化了学生碰撞的思维火花。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15篇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15篇《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借助生活中的百分数,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的开始让学生展示收集的百分数素材并进行试读,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既直面学生的认知基础,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探究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语言描述的基础上,用一幅简单的图来表示“棉80%”。
学生在“想---画---说”的过程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为百分数的意义的表达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展示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体会了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更深入的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更直观的认识了百分数。
三、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本节课借助一组素材,让学生在比较中生疑,在争辩中明晰,从而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这种借助矛盾冲突、在相互辩论中完成对概念的建构的做法,也是知识与能力逐步建构的过程。
四、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简捷性、优越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生活及健康教育。
在练习的设计中,先设计了判断题,这是基础性练习;接着设计选择合适的数填空,这是一道综合性练习,再接着是一道趣味性的练习,在成语中找百分数;最后出示两条信息,让学生读了之后,谈谈感受,使学生再次体会百分数的应用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且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最后送给送给学生爱迪生的一句名言,余韵悠长,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给人一种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怎么写?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3个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片段及反思[背景与导读]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是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发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但是个体的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
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统一长度单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是新增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的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类似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因此,本课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推理、交流)的机会,通过“物园里的争执”、“混乱的长度”、“我们的思考”、“标准的选择”、“用选定的物品做标准量任意物体的长度”几个版快,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片段与反思][片段一:动物园里的争执]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都爱吃玉米棒,饲养员阿姨给它们两个一人一个玉米棒,可是小猴一定要把长一点的玉米棒让给小熊,它两争执起来,不知道到底哪一根更长。
(课件演示;两跟玉米棒比较长短)生:左边一根长些,右边一根短些。
师:是这样吗?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哪根长?生1:放在一起比。
生2:我拿一条线来比…………..(教师课件演示:把两根放在一起比发现------;还可以用一根小棒做标准来比较也发现:它们一样长。
)师:原来——生齐答:——一样长!师:看来我们的眼睛也常常会发生错觉。
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就应该去比一比、量一量,我们还可以找一些物品作为我们的标准去量。
[反思]通过“动物园里的争执”,学生既生动的回顾了比较物体长短的旧知,又真切的感受到测量物体长度的需要,通过学生的比较方法,启发了学生测量物体长度要有物品作为测量的标准。
[片段二:混乱的长度]师:我们要量这本新书(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的宽有多长,也就是它的这条边有多长(教师比画出宽边),那么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作为量的标准呢?生1:我用三角形纸片。
生2:我用硬币。
生3:我用曲别针。
生4:我想用小方木块。
生5:我想用牙签。
……….师:可以,咱们就两人一组动手来量吧。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课本的宽。
)师:都测量完了,哪个组来说说你们测量的结果?(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结果,用数字表示)生1:我们小组我用的硬币量的,课本宽大约有7个硬币那么长,他用的曲别针量的,课本的宽大约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生2:我们小组我用小方木块量的,课本宽大约有15个方木块那么长;她用的是硬币量的,课本宽大约有7个硬币那么长。
生3:我们小组我是用的三角片量的,课本宽有4个三角片那么长;他用方木块量的,量的结果和刚才生2一样,也是15个方木块那么长。
…………..师:哎,我们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呀,量的结果却各不相同,有的是7,有的是5,有的是4,还有的是15,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我们用的物品不一样,有的是硬币,有的是曲别针,有的是方木块,有的是三角片。
师:那老师又有问题了,为什么有的同学量的结果却一样呢?比如生1和生2组的另一个同学量的结果都是7;生2和生3组的另一个同学量的都是15,这有是为什么呢?生:因为生1和生2组的另一个同学都用的是硬币,生2和生3组的另一个同学用的都是方木块。
师:看来,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来量,结果就会相同。
好,我们就再任意选用我们手中的物品做标准来量一量其它物体的长度,比如文具盒的长和课本的长………(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测量文具盒的长和课本的长,课桌的长。
)师: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组量的结果?生1:我们量的是文具盒,文具盒有5个橡皮那么长。
生2:我们组量的是课桌长是7支铅笔那么长。
生3:我们组量的也是文具盒的长,我们用的是硬币量的有11枚硬币那么长。
[反思]在“混乱的长度”里,安排了两次测量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一次是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去量同一个长度,结果同一长度的物体量的数据结果却不同;第二次是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去量不同长度的物体,结果是不同长度的物体用不同的物品去量,量得的数据却有的相同。
正是这种混乱的长度,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切身的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不得不去思考。
[片段三:我们的思考]师:同学们,刚才进行了两次测量,比较一下两次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吗?有什么疑问吗?生1: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量得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量得文具盒的长是5块橡皮那么长,都是5,但实际上它们不是一样长。
师: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生1:因为量的时候用的物品不一样,一次是曲别针,一次是橡皮。
师:谁还发现这样的现象了吗?生2:我也发现我们量的课本的宽和黑板的长虽然都是7,但是黑板要长得多。
生3:我也发现一个怪怪的现象,长的比短的短,短的比长的要长,课本的宽是15个方木块那么长,课桌应该是长一些吧,但是课桌只有7支铅笔那么长,15比7大,但是课桌却比课本的宽要长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你们的比较和思考都很有意义!正是因为用了不同的物品做标准,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教师板书课题: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才使得我们量的结果各不相同、与实际不符合,才出现长的比短的还短,短的比长的还要长这样的怪现象。
所以我们要量物体的长短,选择用来做标准的物品就应该相同,用同一种物品,也就是要统一,要用统一的物品,要有统一的标准,要把长度单位统一。
(补充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反思]经历了“混乱的长度”,学生有疑问,但是更有思考。
他们在比较中发现了真理,这就是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统一的标准,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他们在发现中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使我们欣喜得看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
[片段四:标准的选择]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统一的长度单位,那么同学们认为选择什么物品做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生1:我认为还是方木块比较合适。
生2:我也认为方木块比较合适。
生3:我认为选曲别针也可以,因为它不长也不短,用着也比较合适。
生4:我觉得用方木块更好,因为它不管怎么拿,都是那么宽。
师:那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生齐答:方木块!师:对,方木块!,老师也觉得用方木块会比较合适。
请用你们的方木块再来量一量我们的文具盒有多长?(生用方木块量文具盒的长。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量得的结果是多少?生1:24个方木块长。
生2:也是24个方木块长。
生3:我量的也是24个方木块的长。
……….师:还有量的不是24个方木块长的吗?为什么都是24呢?生:因为量的是同一个文具盒,用来测量的物品也都是一样的小方木块,所以结果就应该一样了。
师:再请同学们量数学课本的宽呢?也用方木块量量看。
(学生用方木块量数学课本的宽。
)生1:15个方木块长。
生2:15个方木块长。
………师:文具盒有24个方木块长,数学书有15个方木块宽,它比文具盒的长要短一些,这样的结果是符合事实的,可见,统一长度单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
[反思]选择什么物品作为统一的长度单位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问题。
同学们凭借前面多次的操作、比较,他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方木块,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是原始的,只是相对于其它物品而言的。
如果我们在测量物体时把一些方木块连成一排,然后由厚变薄,再标上刻度,那将会是什么呢?这就为下一节认识直尺做好了铺垫。
[片段五]用选定的物品做标准量任意物体的长度。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种蔬菜——(教师课件演示:由凌乱到整齐。
)师:它们的长短还会不会乱糟糟呢?生:不会,可以用方格做统一的单位来量一量。
师:好,那这里的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呢?请大家在书上比一比,填出结果。
……….师:同学们再看书上的第3题,请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几个方木块长?你们打算怎么估呢?学生在书上完成。
[反思]在探讨出了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长度以后,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来实际度量,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评与拓展]本篇教学案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模型,教学设计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还原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兴趣浓厚,参与面广,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韩雪萍刘立珍二00五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