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修改后4)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
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摘要2013年6月,一场罕见的“钱荒”将中国金融系统置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品种飙涨578.4个基点到13.4440点,导致了银行业的资金更加紧张。
6月24日,由于A股市场银行股遭到了恐慌性的低价抛售,导致了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跌停。
“钱荒”年年有,为何今年表现得尤为严重?一度充裕的流动性为何急转直下?为什么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创下了世界纪录,银行业却仍然出现“钱荒”现象?为什么以前对银行业呵护有加的央行这次却一反常态对此事如此漠不关心?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如何发展?银行资金会不会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本文拟从“钱荒”的原因分析钱荒对银行、股市、楼市、重化工业等的影响以及“倒逼”形成的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并且提出关于“钱荒”问题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钱荒银行影响对策AbstractIn 2013 June, a rare "money" will be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China financial system in world opinion. In June 20th, the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overnight varieties up 578.4 basis points to 13.4440 points, led banking funds more nervous. In June 24th, as the A shares market banking stocks were panic selling price, lead to limit the Industrial Bank and Minsheng bank. "Money" has year after year, why this year is especially serious? Liquidity once abundant why a sudden turn for the worse? Why money balances Chinese has exceeded one million billion yuan, a world record, still appear "is money" phenomenon banking? Why did the banks with the central bank's care was so be indifferent to depart from one's normal behavior on the matter? How monetary policy will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unds will flow to the entity economy is not true? This paper from the "money" of the cause analysis of shortage of money to the bank, the stock market, the property market,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influence of "Daobi" form reform systematically and put on the "money" issu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Shortage of money Bank Affect Solution目录摘要 (3)Abstract (3)1.银行“钱荒”的表现 (5)1.1 2013年6月银行业的“钱荒” (5)1.2银行迎来“抢钱大战” (5)2.“钱荒”的原因分析 (6)2.1临近6月底资金需求加大 (6)2.2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供给大幅减少 (7)2.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扩大 (7)2.4央行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8)2.5中国经济权利与资金错配 (8)3.银行业“钱荒”对经济的影响 (9)3.1对股市的影响 (9)3.2对楼市的影响 (10)3.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0)3.4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行业的影响 (10)4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1)4.1不断深化金融改革 (11)4.2促使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11)4.2.1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金融市场的结构问题 (12)4.2.2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解决金融要素的价格问题 (12)4.2.3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解决金融体系的战略问题 (13)5.结论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银行“钱荒”的表现1.1 2013年6月银行业的“钱荒”今年六月,出现“钱荒”的银行间市场,市场资金面干涸,汇丰PMI数据萎缩使投资者心神不安。
2013年6月钱荒析
数据来源:/shibor/web/DataService.jsp
• 2013年6月21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明显回落。其中隔夜拆借利率
回落495基点至8.492%,7天拆借利率下跌246.1基点至8.543%。 • 2013年6月25日,Shibor涨跌互现,但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其中,隔夜
2013年6月“钱荒”析
湖北大学商学院 金融学系 吴秋实
事 件
• 2013年5月底,中国M2 余额:104.21万亿(世界第一);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 | 16.50% 2012年5月12日调整; • 2013年6月19日,有媒体报道四大行呼吁央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 降息、加大逆回购(Reverse Repo)力度; • 2013年6月20日,Shibor大幅上涨578.40个基点→13.44%; •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触及30%的历史高点。
利率跌75.30个基点至5.7360%,较6月20日回落了近600个基点;7天利
率涨33.30个基点至7.6440%,大幅回落330多个基点。 • 2013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称,近日已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 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称将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 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同时表示,目前货币市场利 率已经趋向回稳。
“钱荒”背后的危机
动机 ” 的政府 和作 为 “ 助推器 ” 的市 场 , 用海 量投 资拉 动两位 数 以上 的增长 。这个 省前 年 的全 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是本 地 G D P 的9 4 % , 去年 则 是 本 地 G D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1 4 名 。根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
那 么 ,是 不是危 机就 不 能防止 呢? 当然 不是 这 样 。这 取 决 于 我 们 能 不
随时还有 可能爆 发新 的危机 。 在 我看 来 ,这 样有 可 能会 放 大危机 , 这 就不是 中央 银行 所能解 决 的 了的 。问题 的根源 ,在 于我们 的经济 增长 的模 式发 生
了问题 。
低 杠杆 ,相 反进 一 步杠 杆 化 了。
警惕引发 系统性危机
问题在于 , 这种办法也愈来愈不灵了。
Col um n l 祭 l
‘ ‘ 钱 荒’ ’ 背后的危机
文 /吴敬 琏 l 世纪 以来,改革先是放慢,后
效 率提 高的集 约发展 的 “ 转型” 。之后 的 五 年计 划和规 划也都 有提 到,但始 终没 有 解 决 ,并变得越 来越严 重 。 粗 放 增 长 在 宏 观 经 济 层 面造 成 的 问 题 ,是货 币超发 、债 务积 累 ,最 后导致 宏 观 经济 波动和 增长减 速 。 由于 没有从根 源
的 宣 扬者 说 ,这 种 模 式 的主 要 特 点 就 是
而 一个 沿海 的地 级市 在 去年 第 3 季度 提 出了 “ 大干 1 0 0 天 ,大投 资 、大建 设 、 大发展 ”的 口号 ,组织 了 l 8 个城 投公 司, 融入 巨额 资金 ,进 行 大拆 大建 ,希望 以此 来保 持 经济 繁 荣。采用 这样 的方式 ,地 方 政府 的资产 负债表杠杆 率就 变得愈来愈高。 这 些 投 资 中相 当一 部 分 是 回报 率很
钱荒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钱荒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转发直播2013年08月04日 04:50 来源: 2013年6月24日,长期疲软的中国股市突然急速下跌,最受人关注的沪指重挫3.8%后,“兵不血刃”地击穿了1900点,然后“高歌猛下”,连续跌破“建国底”1949.46点,直达“光绪底”1887.77点。
在一周的时间中,中国股市几乎每天都在创新低,跌得毫无底限,跌得一泻千里,只留下了哀鸿遍野的无数中国股民。
这次中国股市的“跳楼”为什么势头如此之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股市孤立的问题呢,还是整个金融,甚至经济全局的问题?对于今后的投资理财有什么样的影响?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股市的暴跌只是结果,而非原因,只是症状,而非症结,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症结是什么呢?直接原因是中国银行业从2013年5月底蔓延开来的“钱荒”。
所谓“钱荒”,就是指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通俗地说,就是银行没有可以马上用的钱了,从而导致暂时的资金链跟不上,进而产生了金融危机的风险。
“钱荒”并不是新鲜事,往年的年中,银行都会遇到类似的流动性紧张问题。
在银行遇到“钱荒”的时候,央行会及时向市场输送流动性资金,只是在今年“钱荒”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各大银行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等央行送米送水的时候,后者却迟迟没有动作,因此市场上的恐慌情绪越来越严重,最终爆发了“6·24股灾”,其中下跌最严重的都是银行股。
面对这次银行的“钱荒”和股市的“灾难”,很多人恐慌之余不知所措,对这场金融领域的动荡无所适从,那么这场中国金融领域“脑震荡”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要解释清楚“钱荒”,先要从“影子银行”说起。
“影子”凶手“影子银行”,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的简称,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
“影子银行”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看宋代经济的特点
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看宋代经济的特点1500字钱荒问题是宋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的出现主要与当时货币政策、商业贸易以及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出发,可以看出宋代经济的特点。
首先,货币政策不当是钱荒问题的主要原因。
宋代初期,为解决废钞问题,政府实行了兑换券等一系列政策,使得货币不断流通。
但由于兑换券信用度不高,大量民间资金投入国家债券和土地等领域,导致货币市场供不应求。
到了宋代中晚期,政府开始执行黄历制度、抑制私铸钞票等政策,致使内需货币量大量缩减,货币供应不足,形成了“钱荒”现象。
其次,商业贸易的繁荣是宋代经济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炼铁技术的先进和地理特殊性,宋代江南地区的钢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代采用的是严格的货币铸造监管制度,这给当时走私行业的盛行打击了有力的一记,同时也有益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宋代社会的货币流通过程中,与“五代十国”时期相比更为便利。
这使得商业贸易顺畅,货物周期得以缩短,实现了货币和商品的高效率流通。
此外,户籍制度的稳定性和村落经济的较为完整,也是宋代经济特点之一。
从宋代户籍制度不断强化,到宋初设置农田水利司,维护水利建设,都为当时的村落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村落经济的建设,产生了宋代“地多税少,财政富足”的现象。
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均输法”、“什界制度”等更是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宋代经济的特点包括货币政策的不当、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户籍制度和村落经济的相对健康。
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来看,宋代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国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调整与创新,加之普罗大众的智慧和勤劳,最终实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钱荒真面目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
钱荒真实面目: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2013年06月26日 07:36 北京青年报“5月下旬以来,由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引起的金融市场震荡使投资者人心惶惶: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但到处借不到钱;股票、债券市场暴跌,“一觉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创下世界纪录,银行还这么差钱?为什么以前对银行呵护有加的央行这次异常淡定?中国的货币政策接下来会怎么走?银行的钱以后会不会真正流向实体经济?针对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试图还原这次“钱荒”的真实面目。
”起始临近6月底资金需求加大其实每到月末、季末、年中和年底这些时点,银行的资金都会比较紧张。
但这一次的紧缺程度却超出以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常规的时点因素,外汇占款的大幅减少、短期信贷的快速扩张和央行的政策意图都是这次“钱荒”的推手。
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一边是银行短期资金需求加大,一边是资金供给在减少,而平时“知冷知热”的“央妈”却拒绝施以援手,这三股力量一起作用,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营造恐慌气氛,一场前所未有的“钱荒”就这样上演了。
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6月末,商业银行面临年中考核和信息披露,会习惯性地“冲时点”。
最近贷款增长较快,且贷款结构中票据增加较多,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产生压力。
此外,大量理财产品在6月底会集中到期,在7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也需要进行短期融资,而银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5月底和上周是重要的税收清缴期,缴税意味着资金从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到国库在央行的存款,相当于银行间市场资金回笼,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也让银行捉襟见肘。
按照规定,每月5日是一个新的考核时点,金融机构须根据上月末的一般存款余额缴足准备金。
开演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供给大幅减少不幸的是,银行资金需求大增的同时,供给不仅没跟上,还大大缩水,让手头紧张的银行痛苦不堪。
有交易员告诉记者,前几天咬着牙报出“天价”的利率也借不到钱。
钱荒产生的原因及启示
( 五 ) 加 快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对于去年下半年货 币市 场利 率 出现的 上升 和波动 ,其原 因是 多方 面 、多层次 的。实质上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使近年来银行体 系的发 展及其 运营管理体制 出现 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脱离 了实体 经济发展的需要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一方面反应了商业银行 在短期 经营层面 的缺陷 ,另一方面也反应 了存在于商业银行 内部 的更 深层次 问 题 ;下文将总结造成这次 “ 钱荒” 的份我 国都会 发生程 度不 一的 “ 钱荒” ,去 年 5月份 , 尤其是 6月中旬之后 , 银 行间货币市场的短期拆借 利率出现飚 升 ,我 国 金融业又闹起了 “ 钱荒” 。本届政府 和最 高决策层 不再鼓励 通过大 量的 固定资产投资去拉动 G D P增长 。在各商业 银行 欲 向央行贷 人流动 性的 时候 ,央行 的态度和以往有很大不同 ,认为流动性总体合理 , 并 没有像 往常一样托银行业 的底 ,购人证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商业银行 间上演 激烈 的抢钱大战 ,“ 钱荒”成 为各商业银行 的真实写照 。
钱 荒 产 生 的 原 因及 启 示
邓 卉 园
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及大事记
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及大事记2013年6月发生的中国式“钱荒”背景是:投资驱动已经走到尽头,10%以上连续高增长不可持续;国内外呼吁中国放宽流动性,进行第二轮经济刺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消化四万亿和地方债后遗症,抑制房地产泡沫,经济转型都需要金融支持,新一任无法沿用“留给后人解决”的手段,需要新思维和新举措,银行理财产品迅猛发展导致存款搬家恐怕会受到制约,这从莫斯科G20会议上周小川和楼继伟的表态可以看出端倪。
在2013年19日至20日莫斯科举行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于就金融市场长期资金供需问题及长期投融资提出四项建议:重视长期资金供给,提高储蓄率;通过金融市场解决资金供需期限错配问题;提高多边开发机构借贷能力;妥善处理长期投资于环保的关系。
不少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一些担忧,并且提出希望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增速,以此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
对此,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如果按GDP算,没有去年高。
但是我们新增的就业比去年还多。
所以这次会上,其他的财长们都很担心,也很期望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能增长得再快一点。
我告诉他们,你们别想。
我们觉得我们的就业很好就非常舒服了。
你们自己的功课要自己去完成。
”中国式“钱荒”在2013年6月6日预演,6月20日达到高潮。
起爆点是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急剧攀升,即使延时交易都无法满足大量拆借资金需求。
按照惯例,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午9点开盘,下午16∶30收市。
因资金紧张,临近收盘部分大行资金缺口未能平复时延时交易20分钟。
这种情况在2012年1月17日和2月16日,2013年5月20日都曾出现过,但对股市没有发生影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放利率是我国短期资金需求的风向标。
如果碰到类似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一些一级交易商会跟央行打电话沟通,向央行申请定向逆回购。
一般早上先沟通,看央行的意向,下午打报告,四点前央行就会给钱,相当于定向逆回购。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国家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危机。
1857—1904年间的“钱荒”危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货币危机,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该危机的成因涉及政府政策、外国侵略、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政府政策的失误是“钱荒”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政府自184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开放和调整,但是其财政政策却并不得当。
政府为了填补财政空缺,频繁地发行银两、纸币等,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清政府还长期实行高额的赋税和苛捐杂税,导致农民负担加重,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失误,使得经济持续不稳定,最终导致了“钱荒”危机的爆发。
外国侵略也是“钱荒”危机的成因之一。
自1840年以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不仅造成中国经济资源的大量外流,更重要的是,外国列强在中国建立了殖民地和租界,将中国经济领域的控制力逐渐丧失,使得中国经济体制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系统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财政困难不断加剧,进而催生了“钱荒”危机。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钱荒”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受到了严重的地租剥削和官府赋税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热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加之城市商业活动的低迷,使得整个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国家财政陷入困境,货币流通不畅,最终导致了“钱荒”危机的爆发。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府政策的失误,外国侵略的影响,也包括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这次危机的爆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充分暴露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薄弱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和改革的历程,以期带领中国摆脱陷入的困境,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钱荒”的前世今生
展 培 训 可 以选 择 内部 培 训 和 外 部 培 训 相 管部 门上 报 风 险水 平 以赢 得 政 策 支 持 。
结合的方式进行 。
此, 想法拓 宽资金来源渠 道 , 保 持 资 金 来
( 四) 拓 宽 资金 来源渠道作 为保持 资 源 的稳 定 性 应 成 为 商 业 银 行 近 期 开 展 流
世今 生 “ 钱荒 " 的前
口文 /管 玉杰
( 常州市 出入境检 验检 疫局 江苏・ 常州)
两个 重要角色再 次成为焦 点: 银行 [ 提要] 钱荒、 A股暴跌、 银行假摔示威、 元 。此 外, 传闻某大行在 当 日交易中出现资金 的信息 中, 央行冷 眼旁观 、 央行 又放 水, 一 时问媒 体 上充 违 约, 这是继 6 月上旬光大银行“ 拆 借违 约 门” 信贷和社会融资。
满了诸如此类的刺激字眼。 国内外专业财经观 之 后坊 间热议 的第 二起 国 内银行 资金违约 传 察家针对六月份中国金融市场的一连 串罕见 事件从各种角度释读 ,互联网上更是各类传
中, 两个重要 角 色再 次成 为焦点 : 银行信 贷和 社会融资 。 关键词: 钱荒 ; 银行不 良贷款 ; G D P :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 F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收录 日期 : 2 0 1 3 年7 月 8日 2 0 1 3 年6 来自, 国内金融市场实实在在的坐
刺激程度绝不逊于各类 火暴大 片。
5日专门发布 5 . 4 3 万亿元, 同比增 长 1 0 . 8 %。看到 了吗, 人民 了一 回过 山车 , 一 周之 内大戏连番 上演 , 紧张 上观的央行立 即坐不 住了,于 2 , 安抚各界的情绪, 以期稳定市场 。 由此 , 2 5 缺钱而高息拆借? 6月 2 0日凌晨 是伯南克对 货 币量 化宽松 定》 H I B O R 隔夜利 率又 狂 降到 5 . 8 %左 右 , 股 政策是否 需要退 出、 缩减规模 或什么时候退 出 日S 月, A股 累计跌 了。 商业银行是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 表态 的 日子 ,当天 国际金价 断崖下跌 5 . 2 5 %, 市也稳住 了阵脚 。不过 纵观 6 3 . 9 7 %,创近 3 年来的最大 单月跌 源的银行 , 与投资银行 的业务 结构及 盈利模 式 击穿 1 , 3 0 0 美元 的整数关 口。 而更震动 中国的 幅达到 了 1 事件是 :国内银行问短期拆借利率飙 升, S H I — 幅。
经济学案例分析(钱荒与制度经济学)
经济学案例分析——“钱荒”与制度经济学原理一、案例资料自2010年1月18日货币政策转向以来,央行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调升了11次,达到21%的历史高位。
准备金率每提高0.5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3600亿元的资本被冻结。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钱荒”。
与之对应的是,2011年6月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其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
年初的政策是基于抑制通胀仍是宏观政策的第一要务。
而增长放慢是反通胀的必须成本。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钱荒”,经济增速放缓并非是趋势性的下滑,比经济增长放缓更可怕的是,货币政策的回调短期内拉高数据,但长期来看却容易带来经济结构的恶化,错失经济结构转型的时间窗口。
全球经济复苏需要中国的内需真正启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寻找到除投资拉动以外的新增长点。
而后一政策则是因为,“在"三荒两高"的压力下,民营中小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
”长期跟踪民企生存状况的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描述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与高税负。
中央和各地工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近期调研也显示,中小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但普遍资金链吃紧、利润微薄、经营状况不佳乃至生存艰难。
而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之所在,解决了70%的劳动力就业。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收与放看似矛盾的背后,体现出决策层对“稳增长”和“抑通胀”两者轻重缓急的判断。
二、案例反映的经济学原理(一)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凡勃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一个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及工具供给的生活技术制度,另一个是财产所有权或金钱的关系制度。
前一范畴同“企业”有关的,后一范畴是同一工业(就其机械意义而言)有关的。
他说“企业的动机是金钱的利益,目的和通常的结果是财富的积累。
我国“钱荒”现象
浅析我国“钱荒”现象摘要:前段时间,银行间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危机,我们总是能听到耳熟能详的“钱荒”二字,到底所谓的“钱荒”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并解决它。
笔者通过学习和了解,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关于“钱荒”的分析与见解。
关键词:钱荒;银行;政府;货币;股市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108-02一、出现的原因何为钱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银行没钱了,就好比你拿有数额的存折去银行却没钱可取。
通常情况下,每年6月份资金和房贷额度都比较紧张,这是季节性因素。
只不过今年更为严重,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是都一样缺钱。
简单的原因就是银行为了获得利差收入大量贷出资金,这些贷出的资金可能由于没到期收不回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收回,而在拆借或其他货币市场上又融不回短期的资金,从而造成资金紧缺的局面。
打个比方,假如银行吸收了一个亿的存款,交二千万给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本金,七千万放贷款,一千万作为备付。
要是在一定期间内取款的人多,金额又大,超出了一千万,备用的这部分就不够了,就要向人民银行或其他银行临时借款。
要是各家银行都发生困难,就只有一齐向人行求救。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人行不放水,银行就紧张,一些回旋余地不大的小银行就只有关门。
目前的人行,好像真的挂出了今日无米的牌子。
可能有人会说保支付不止借款一条路,还可以要人民银行退回这20%(这个比例经常变动,不是常数)的存款准备金,但这是国家政策,国家靠这个准备金来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那么,还有一条路,就是收回贷款,即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再还给存款人。
这里的问题是借出去的钱有期限,期限没到,人家不还,也没办法。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许多借出去的钱,就是到期了人家也还不了或者不想还。
于是,银行就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向存款人借来的钱,到期就要取走,借出去的钱,到期要不回来,支付危机由此发生。
中国式“钱荒”的机理、根源及对策
宽 松 货 币政 策 ( OE) 、中 国人 民银 行 暂 停 逆 回购 操 作 、
在股票市场 进行 I P O 的融 资 需 求 、补 缴存 款 准 备 金 压
力 和 资金 外 流 预 期 等 因 素使 得 流 动 性 紧缺 ,导 致 金 融 机 构 争 相 借 钱 ,引起 短 期 利率 飙 升 。 不 过 ,对 何 种 外 部 因 素 起 关 键 性 作 用 存 在 分 歧 。
一
对 货 币 环 境 的 简 单 考 察 表 明 ,“ 钱 荒 ” 与货 币 化 率 没 有 直 接 关 系 。货 币化 率 是 衡 量 一 定 经 济 范 围 内 通 过 货 币 进 行 商 品 和服 务 交 换 的 价 值 占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比重 ,较 高 货 币化 率 的 结 果 是 物 价 水 平 上 升 ,而 非 流
是 一 种 短 期 性 现 象 还 是 季 节 现 象 ?这 是 本 文 的研 究 重
点。 二 、对 “ 钱 荒 ” 原 因 的 已 有 研 究
商 业 银 行 的 利 润 模 型 揭 示 ,商 业 银 行 信 贷 行 为 与 中 央
银行 货币政策 的 “ 背 离”是隐藏在 “ 钱 荒 ” 背 后 的 深 层次 原 因 ( 魏 开 华 ,2 0 1 3) 。“ 钱 荒 ”也 可 能 反 映 了 如 下 事 实 :缺 乏 足 够 金 融 监 管 的金 融 创 新 扰 乱 了市 场 秩 序 ,所 以在 发 展 金 融 创 新 的 同 时 ,更 要 兼 顾 金 融 监 管
修改后4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
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摘要2013年6月,一场罕见的“钱荒”将中国金融系统置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品种飙涨578.4个基点到13.4440点,导致了银行业的资金更加紧张。
6月24日,由于A股市场银行股遭到了恐慌性的低价抛售,导致了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跌停。
“钱荒”年年有,为何今年表现得尤为严重?一度充裕的流动性为何急转直下?为什么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创下了世界纪录,银行业却仍然出现“钱荒”现象?为什么以前对银行业呵护有加的央行这次却一反常态对此事如此漠不关心?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如何发展?银行资金会不会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本文拟从“钱荒”的原因分析钱荒对银行、股市、楼市、重化工业等的影响以及“倒逼”形成的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并且提出关于“钱荒”问题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钱荒银行影响对策AbstractIn 2013 June, a rare "money" will be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China financial system in world opinion. In June 20th, the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overnight varieties up 578.4 basis points to 13.4440 points, led banking funds more nervous. In June 24th, as the A shares market banking stocks were panic selling price, lead to limit the Industrial Bank and Minsheng bank. "Money" has year after year, why this year is especially serious? Liquidity once abundant why a sudden turn for the worse? Why money balances Chinese has exceeded one million billion yuan, a world record, still appear "is money" phenomenon banking? Why did the banks with the central bank's care was so be indifferent to depart from one's normal behavior on the matter? How monetary policy will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unds will flow to the entity economy is not true? This paper from the "money" of the cause analysis of shortageof money to the bank, the stock market, the property market,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influence of "Daobi" form reform systematically and put on the "money" issu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Shortage of money Bank Affect Solutio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银行“钱荒”的表现 (4)1.1 2013年6月银行业的“钱荒” (4)1.2银行迎来“抢钱大战” (5)2.“钱荒”的原因分析 (5)2.1临近6月底资金需求加大 (6)2.2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供给大幅减少 (6)2.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扩大 (6)2.4央行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7)2.5中国经济权利与资金错配 (7)3.银行业“钱荒”对经济的影响 (8)3.1对股市的影响 (8)3.2对楼市的影响 (9)3.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9)3.4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行业的影响 (9)4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0)4.1不断深化金融改革 (10)4.2促使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10)4.2.1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金融市场的结构问题 (11)4.2.2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解决金融要素的价格问题 (11)4.2.3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解决金融体系的战略问题 (12)5.结论 (12)参考文献 (12)致谢 (13)1.银行“钱荒”的表现1.1 2013年6月银行业的“钱荒”今年六月,出现“钱荒”的银行间市场,市场资金面干涸,汇丰PMI数据萎缩使投资者心神不安。
钱荒事件的表现、原因及启示
(2013)第6期(总第11期)按:6月初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炼狱”之行,同业拆放利率飙升、货币市场冻结、股市大跌、信贷紧缩、同业拆借违约传言四起,一时之间,恐慌情绪蔓延。
历经一月有余,“钱荒”风波逐渐恢复平静,市场重归理性,但深入分析研究此次“钱荒”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为此,本期《金融研究动态》就“钱慌”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具体表现、央行态度及措施、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对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启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供参阅。
“钱慌”事件的表现、原因及启示一、“钱慌”事件概述(一)事件梳理1.开场:银行间违约传闻。
4月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异常充山东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人行济南分行金融研究学术委员会2013年7月23日裕,shibor隔夜利率长期保持在3%以下,充足的流动性和低利率诱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杠杆率。
5月下旬,流动性异常宽裕局面出现逆转,资金利率开始攀升,但金融机构习惯于6月初拆借资金,以覆盖监管时点要求,市场资金需求量并没有大幅上升。
进入6月份,市场流动性骤然变紧,6月5日,一则“光大银行60亿同业违约”消息传开,尽管光大银行迅速对外予以否认,但传闻已释放出市场恐慌氛围,市场警惕性逐渐增强,部分原本头寸充足银行拆出资金的意愿开始降低,市场“钱荒”开始显现。
2.发酵:央行的意外之举。
随着市场流动性紧张,资金价格上涨,6月6日,shibor隔夜利率骤升135 .9个基点至5 .98%,隔夜回购利率暴涨139个基点至6.13%。
同日,农业发展银行6个月期的200亿元金融债,尽管发行利率超过3 .4%,但实际发行额仅为115 .1亿元,以“流标”告终,市场流动性全面趋紧。
6月7日,央行召集各行金融市场相关管理层开会,市场预期将会注入流动性,但出乎市场预期,央行不但没有向市场注入资金,反而继续发行央票,同时进行了1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
13日,央行几个月以来首次在常规操作日未进行任何市场公开操作,一度令市场认为央行态度有所缓和,但央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注入流动性,市场利率短暂回落后继续攀升。
理性剖析“钱荒”之谜
力。 此外 ,中国外 汇交 易中 , b 5 月出 台债 市新 规 ,禁 止
22 l 中国国情国力 I 2 0 1 3 . 0 9
内,S h i b o r 历史数据显示 ,往年 即便是现金最 紧张 的6 月
末 ,S h i b o r 最 高时不过 为2 0 1 1 年6 月2 2 日到达过7 . 4 7 % 的高位 ,其余年份 虽有波动 ,但都不到4 %。 2 . 近期出台的加强流动性管理规范文件引发 “ 钱荒” 2 O 1 3 年上 半年 政 府监 管部 门先后 出 台 了几份 能直 接 影响银行 间流 动性 的规范 文件 ,分别针对 银行理财 产
品、外 汇 占款、债券 市场和 票据 业务 等。t . u 5 月 外 管 局
行业务结构 失衡 及其背后 的金融改革滞 后、经济结构 失
衡问题 。 1 . 银行拥有充足的成本流动性
我 国长期 低利率 乃至负利 率背景下 的信 贷 刺激政策
以及居民和企业基于 各种原 因形 成的极高 的储 蓄率 为银 行 提供 了充足 的低成 本流动性 。与此相对应 ,较高 的存
显而 易见的是 ,以往面对 这种情况频 繁使用定 向逆 回购注 入 资金 的央行 此 次却 作 壁上 观 ,这 是 本次 “ 钱 荒 ”的直接原 因。在稳健 货币政策的指 引下 ,央行不仅 没 有释 放流动 性 ,还 于5 月重 启暂 停 已久 的央 票发行 回 笼资金 ,即便在 银行 间流动性 已十 分紧张 的6 月1 8日和 2 0日,央行还 分别发行 了额 度为2 0 1 ' L 元的三 月期央票 , 数额不大 ,却足 以显示央行毫不妥协 的决 心。 信贷拉动模式下的银行业务结构失衡 “ 钱荒 ”背后 的深层 次问题 ,是 信贷拉动 模式下 银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中国的“钱荒”危机指的是1857年至1904年间中国经济出现的一系列货币供应不足、信用紧缩和金融危机。
这一时期,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钱荒”危机是其中之一,其成因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都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本文将对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
1857—1904年间中国“钱荒”危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清政府对货币的管理不善。
清政府长期实行了“银本位”和“纸币的货币化”政策,这导致了货币供应不足和通货膨胀。
清政府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上也饱受腐败之弊,各种形式的贪污腐化和浪费严重,导致了国库亏空和财政困难。
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了“钱荒”危机的爆发。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之一是国际贸易失衡和外汇紧缺。
在此期间,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进行殖民扩张,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导致了大量的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的出口贸易的不平衡。
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依赖外国货币结算,导致外汇储备不足,这也加剧了中国的“钱荒”危机。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还包括金融机构的薄弱和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在此期间,中国的金融体系尚未完善,金融机构如银行和票号普遍存在着信用不足、转贷不灵、互保等问题。
这使得金融体系无法有效地进行信用调控,信用链条容易断裂,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削弱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政治因素也是造成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重要原因。
清政府长期实行的排外政策,如对西方思想的排斥、对外国技术和制度的封闭,导致了中国的经济难以与国际接轨,失去了与世界市场对接的机会。
清政府内部腐败严重,政府管理体制僵化,导致政策执行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还包括一些社会因素。
在此期间,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社会阶层固化,生产力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阻碍和困难。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钱荒”危机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该危机的成因分析:
1. 外国侵略与不平等条约:1850年代至1900年代期间,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包括英法联军的侵略和义和团运动带来的混乱。
这些侵略导致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流失到外国,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境。
2. 鸦片战争和赔款问题: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了赔款的条款。
这些赔款导致了大量的财富外流和金融压力,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危机。
3. 清朝政府的财政管理问题:清朝政府在管理财政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官员的腐败和贪污行为导致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使得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4. 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中国在19世纪中叶仍然采用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使得农民无法真正享有土地的所有权。
这导致了农民对土地的利益感和承诺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5.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问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
这造成了食品和资源的短缺,导致了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加剧了财政危机。
6. 外国银行的掠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衰落,许多外国银行和商人进入中国,利用财政危机购买廉价资源和土地,并通过高利贷和剥削手段掠夺中国的财富,加剧了财政困境。
进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钱荒”危机是由外国侵略、不平等条约、赔款问题、清朝政府的财政管理问题、封建土地制度、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问题以及外国银行的掠夺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中国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加剧了财政危机。
从“钱荒”说开去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
前些日子,中国突然爆发银行“钱荒”,并由此引发恐慌情绪。
人们目前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在经济放缓已成必然的形势下,是否会引发经济危机以及造成“钱荒”的原因和接下来的政策走向和如何实现结构转型?请三位专家就此问题谈谈你们的看法。
把酒临风:前些日子银行闹“钱荒”,一开始央行对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作壁上观,致使银行间利率大幅飙升。
不过最终央行还是采取了缓解措施,从而扭转了形势。
然而,央行注入流动性资金只解决了燃眉之急,根本问题没得到治理。
银行的钱在“空转”,实体经济融资受阻,尤其是民营企业更为资金短缺而困扰。
所以,整顿金融机构,改革投融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金玉其中:“钱荒”还不至于引发经济危机,但央行若再不出手后果可能损伤惨重。
一是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信心持续下滑,恐慌还将继续,资金短缺的情况还将延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增长速度也会下降;二是当银行资金紧张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以新钱补旧账的局面,其后果一定是那些最需要投资、最有投资潜力的项目得不到投资,而银行却会利用宝贵的资金去填补那些事实上已经成为呆账、坏账的投资项目。
所以我们会看到,社会上的好企业、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变成银行过去几年不良投资的牺牲品,也就是说,会发生大量的好企业为银行几年前的不良投资埋单的从“钱荒”说开去栏目主持/陈祥森6月份银行出现了“钱荒”,导致股指重挫,恐慌蔓延,虽然经央行出手缓解了“钱荒”,但是也让人们感觉到,经济放缓已成必然。
那么,接下来能否以此为契机开启改革议程,破解因体制积弊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呢?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就这些问题纵横捭阖,发表看法。
. All Rights Reserved.格局,更不用说,因为宏观经济增速的下降,有大量的企业停产工人失业。
如果这样,无论对社会的稳定还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这一结果都是非常不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并不敏感。
一方面是,利率长期受到管制,银行通过息差即可获得巨额收益。
中国银行业2012年高达1.2万亿的天量利润中,大部分来源于此。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利率管制良机,使自己“低风险、高收益”。
经济规律不会让这一“高低”组合恒久持续。
高收益必然对应着高风险。
之前,由于央行不断兜底,高风险被短期压成了低风险。
进而,部分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激进冒进,让实质性的债务风险越垒越高。
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业已进入中速增长新阶段,业已无需维系高增长的货币放水。
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盘活存量”,正是推动结构调整的有利推手。
沉淀于过剩产能中的资金,有望逐渐释放。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有效引导资金从低效率的部门流向高效率的部门。
经济有望加快出清,经济将因此下行,但经济有望变得更具质量。
经济出清的同时,土地、财税、金融、国企等供给端的变革已刻不容缓。
过去一段的经济形势表明,需求端的发力,正在面临边际收益递减的难局。
而供给端的管制,隐然已形成横亘多年的路径依赖,拖累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转型。
决策层和金融机构的一场掰手腕竞赛,在5天之后,也就是6月25日,以决策层的适度安抚,结束了第一回合。
但是,历经这一回合,市场已经相信,金融市场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见“死”不救6月19日,周三,银行间市场推迟半小时关闭,被称之为“九级地震”的金融震荡由此开始。
银行间市场由同行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以及金融机构货币保值增值的作用。
银行最核心的问题是流动性问题,并通过流动性管理,保证支付。
如果银行流动性短缺,则需同业拆借,银行间市场成为首选。
自2008年以来,大多数银行持有的现金头寸极为充裕,即使贷款偿付的现金流入极少,也能够很容易偿还短期债务。
但是,随着存款增长放缓、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
国有四大行继续拥有较大的现金缓冲规模,而中等规模银行日益依赖向金融同业融入资金和贷款偿付来偿还其自身债务。
6月19日这一天,尽管同业拆借利率已经飙升,但某银行的资金缺口,仍未能得到弥补,这或将直接导致该银行次日的支付出现违约。
彼时,“二妈”正在观望。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在银行间市场,中小银行是求助方,通常由资金充裕的国有大行提供资金,业界戏称为“二妈”。
如果“二妈”流动性也短缺,央行这一“大妈”则会入场救市,既解钱荒,又压利率。
救市的时间,不会迟于16:30。
但是,这一天直到16:30,央行按兵不动。
市场被彻底震慑旋即,央行约谈两家大行。
某大行高管称,央行等于在告诉大行,别那么黑,憋着要高利率,差不多就放款吧!两家大行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出资4000亿,注入银行间市场,暂解了燃眉之急。
银行间市场亦因此延迟半小时关闭。
交易员们认识到,6月19日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7天之内第3次提及“盘活货币存量”,央行之前两天通告重复这一表态,并非纸上谈兵。
次日一开盘,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一路飙升至10%。
之后,央行启动央票正回购,对市场心理的冲击巨大,央行不仅不注入流动性,反而抽走了20亿!旋即,隔夜拆放利率升至13.444%,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30%!而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仅为2.47%。
某国有大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6月20日开盘前,交易员们已有恐慌心理,竞价时段价格即已飙升。
交易员们慨叹:没见过隔夜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
当天晚些时候,某股份制银行资金操盘手的一则跪求资金的帖子被四处疯传——兴业:高价收7天、14天、1个月人民币资金,价格好得吓死人;民生:无节操无底线收资金,有钱的主使劲砸过来;光大:高价狂收7、14、21天资金。
拆借利率暴涨之后,中小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其他类金融机构暂时得以喘息。
但是,超高利率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券商哀叹:上半年赚的钱,全吐回去了!接近决策层的某大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这表明,钱荒是伪命题,只要不怕贵,就能借到钱,本质上是“钱贵”问题。
央行6月25日的声明验证了这一观点: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
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强震余波央行和大行没有出手,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唯有抛售资产,以解燃眉之急。
资产的集中抛售,造成A股连日大跌。
其中,在6月24日这个“黑色星期一”,银行、地产等权重股重挫,沪指跌逾5%逼近1949点,创2009年8月3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跌破前期调整低点,创4年来新低。
盘面上,板块全线翻绿,两市仅有71只个股飘红,近200股跌停,有色、金融、地产、煤炭板块暴跌逾7%,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停,招商地产、保利地产跌停。
割肉卖出资产的举措,毕竟为中小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筹集了足够的头寸,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亦开始下探。
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
6月25日开盘,两市继续下跌,沪指一度击穿1900点至1850点,市场出现恐慌式出逃。
午后,央行救市资金入场,强力拉升大盘至1959.51点。
稍后,央行发表声明称,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
6月,正是多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赎回的时候。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6月21日发布的报告称,本月末的最后10天,中国银行业将有超过1.5万亿的理财产品到期。
作为影子银行的代表性业务,惠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传统信贷总额高达34万亿元。
由于理财产品是一种非正式资产证券化,其发售是基于未披露的表外资产池。
基础资产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非常普遍,产品到期时可能会对银行带来严重的再融资压力。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反映出来的流动性紧张,主要存在于一些杠杆化过高的商业银行中。
这类商业银行由于激进经营,热衷于绕开监管防线无度发行理财产品、发放超出负债规模的信贷,一些资金甚至被挪作他用,一旦流动性收紧,从银行间市场难以拆借到资金时,流动性风险立即显现。
6月第三周,市场上共计有813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绝大部分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其中共有200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除4家银行发行的4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余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星展银行发行的一款产品创出了11%的超高收益率。
接近决策层的某大行高管表示,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比如只有一两款产品的信托公司,很有可能最先倒下。
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理财产品违约的情况。
当自己无力偿还本息之时,同样也无法偿还从上游银行等金融机构拆借而来的短期资金。
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开债务链条将因此上移至中小银行。
部分中小银行业务同样激进,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
从股票跌幅上看,中小商业银行跌幅明显高于四大行,有分析称央行这次要打击同业业务,同业业务比重高的是中小银行,因此受影响较大。
但高善文认为,第一波冲击的极限不可能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顶多是个别银行对同业债务出现严重违约和其管理层受到处罚和整顿。
换言之,央行的定向救助或将启动。
前述大行高管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债务链条还不足以上移至大行。
“即使上移了,大行也有足够的坏账拨备”,“如果大行也出现风险,则是‘太大而不能倒’,央行必将出手援助,以保证银行如期支付,避免挤兑,避免社会不稳”。
利率市场化加速发酵强震之后,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们发现,自己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
中国农业银行一位交易员表示,市场低估了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
2012年6月8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从2012年7月6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进一步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以往每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央行总会及时“出手”,通过降准、降息或定向逆回购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平抑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已习惯于将央行作为资金责无旁贷的最后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开出的药方是,“盘活存量”,在6月17日下发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中称,“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并要求“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6月19日至25日的一周之内,市场的角逐结果表明,央行正在强力扭转市场预期,之前追求高收益的中小银行,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高风险的惩罚。
“资金价格将是决定性的力量;过去在温室里面,温度调控就是靠央行放水,温度高了就是放一点水进去;现在突然发现,你不在温室里了,而是在田野里,这里不仅有太阳也有寒流,你要自己调节温度或者说自己适应温度变化了,”前述大行高管称,“这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第二步。
”6月1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发表《大金融战略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文,提到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必须跟上。
其五项建议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基准性,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这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第四条建议,则是“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防止‘问题金融机构’因获得过度的定价权而导致高息揽储、搅乱市场等问题”。
中国某种程度已经开始出现资产价值崩溃时刻的庞氏骗局特征。
刘煜辉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宏观层面看,名义经济增速开始显著落后于债务增速,意味着新增收入很难用于偿付旧债的本息;微观层面:很多企业的投入资本利润率不能覆盖利息率,要靠举新债偿付利息、交税。
根据他的计算,非金融部门的存量债务规模,假设以年率5.5%~6%计息,1年利息支出6.3万亿~6.9万亿,光利息支出占社会净融资的比例就超过1/3。
这显然难以持续。
“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前述大行高管说,“你会看到,总理采取的,恰是通过主动通过完善市场来化解中长期金融风险,而不是被动等待炸弹引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