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反射评定
神经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完整版

神经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基础知识反射的定义:反射式是神经活动的表现,是机体感受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的定型反应。
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出现异常。
反射的分类1、按生理功能分类:防御反射摄食反射姿势反射2、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性反射?内感受器反射3、按反射的发育分类:脊髓水平反射脑干水平皮质水平一、概述1、反射的定义: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的后期、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的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故又将此类发射称为发育性反射。
反射与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发射分为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及大脑皮层水平的反射。
1、脊髓水平的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2、脑干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到出生后4个月能够,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等;3、中脑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调整反应;4、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
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
评定目的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
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状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及联合反应等。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发育“倒退”,上述原始反射由于导致脱抑制而被释放出来。
反射发育的评定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8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脊髓水平的反射
9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脊髓水平的反射
10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脑干水平的反射
一.基本概念 静止的姿势反射,全身肌张力随着头
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化而变化。又名“调整反射”。
出生时——出生后4月或8-9岁
11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脑干水平的反射
二.评定方法和结果分析
5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脊髓水平的反射 脑干水平的反射 中脑水平的反射 大脑水平的反射
6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脊髓水平的反射
一.基本概念 脊髓反射是运动反射,它可以协调肢
体肌肉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运动模式。 妊28周——出生后2月
7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脊髓水平的反射
二.评定方法和结果分析
1.屈肌收缩反射 2.伸肌伸张反射 3.交叉性伸展 (1.2.) 4.莫勒反射 5.抓握反射
一.基本概念
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 射,是正常姿势控制和运动的重要组成成分。
某种反应在该出现的时候未出现,提示神经 反射发育迟滞或异常。
16
第二节 评定方法 -中脑及大脑水平的反射
二.评定方法和结果分析
1.调整反应: 2. 颈部调整反应 3. 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4.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 5. 视觉调整反应
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1.2.) 3.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 (俯卧位 仰卧位) 4.联合反应 5.阳性支持反射 6.阴性支持反射
12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脑干水平的反射
13
第二节 评定方法 -脑干水平的反射
五 发育性反射评定

消失时间:4~6个月
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没有主动运动的患侧肌
群所产生的反应。
检查体位:仰卧位
检查方法:身体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检查脑瘫患儿时,令患儿一只手用力握拳
反应:对侧的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
2、脑干水平的反射
正常情况下,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至6个月内阳性,6个月后阴性;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内阳性,4个月后阴性;联合反应伴随着其他的异常反射,提示反射发育迟缓,联合反应也见于成年偏瘫患者痉挛早期;阳性支持反应、阴性支持反应在出生后8个月内阳性;8个月后阴性。
3、中脑水平的反应
①调整反应 颈部调整反应在出生后6个月内阳性,6个月后阴性;躯干调整反应在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内阳性,18个月后阴性;头部迷路调整反应、视觉调整反应在出生2个月后为阳性,并维持终生;两栖动物反应在出生6个月后为阳性,并维持终生。
②自动运动反应 莫勒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内阳性,4个月后阴性;兰道反射在出生6个月后至两岁半为阳性,两岁半后阴性;保护性伸展反应(降落伞反应)在出生6个月后为阳性,并维持终生。
各反射的水平、评定方法:
结果分析:
抓握反射:
检查体位:卧位
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
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
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
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
检查体位:坐位、跪位、站立位、倒立位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
反射发育评定-反射评定概述

反射的定义: 是指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
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临床意义:人体的反射是一切行为和功能活动产生的
基础,其变化在临床上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每个 神经元都通过固定的脊髓节段及周围神经,故通过反射 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为临床诊断及功 能评定提供依据。
神经系统以反射作为其调节活动的基本方式,并通过 反射弧来完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损伤,反射都将出现障碍。
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 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四个阶段,即 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神经中枢整合。
反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①时间性: 特定的反射均在一定阶段出现或消失。若原始反
传的初级神经反射活动。 (我们主要讨论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的分类:
(1)按生理功能分类
防御反射: 屈肌反射、角膜反射等. 摄食反射: 分泌反射、吸吮反射等。 姿势反射: 调节骨骼肌紧张度,保持和纠正姿势的各种
反射,如摔倒时,平衡功能保持等。
(2)按感受器分类
外感受器反射: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 引起的反射,如触觉、痛觉反射等。
供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 业用
康《康复复评评定技定术》技术
第二章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第二章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第一节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一、原始/脊髓水平的反射 二、张力性/脑干水平的反射 三、中脑水平的反应 四、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五、其他常用的神经反射
第二节 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内感受器反射:是位于身体深层的感受器受到内环境刺激 而引起的反射,如肌肉受到牵张刺激发生的牵张反射, 血压升高后引起血压下降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等。
反射发育的评价

(一)脊髓水平反射 是运动反射,可协调肢体肌肉
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动作范型。 出生后两个月以前正常小儿可以呈 阳性反应。
1.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
2.伸肌伸张反射(Extensor Thrust)
3.交叉性伸展1(Crossed Extension)
2.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Body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 6~18个月阳性反应为正常
3.对头部的迷路性调整反射1
(Labyrinthine Righting Acting on the Head) 1~2个月出现并维持一生
4.对头部的迷路性调整反射2 6个月出现并维持一生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1 (Symmetrical Tonic Neck)
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
4.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 ( Tonic Labyrinthine Supine)
5.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
6.联合反应
7.阳性支持反应 (Positive Supporting Reaction)
(7)足背屈反应 (Dorsiflexion) 15—18个月时出现,并维持一生
〔8)压扳反应 (See—Saw) 15个月时出现,并ve Supporting Reaction)
(三)脑干水平反射2 是调整反应,具有确立身体在
空间之际头部与身体的正常关系以 及身体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作用。这 些反应从出生就出现了最初的模式, 到10~12个月达到最高的协调效果。
1.颈的调整或翻正反应 (Neck Righting) 1~6个月阳性反应为正常
4.交叉性伸展2
(二)脑干水平反射1 是静态的姿势反射,随着头部与
反射评定与人体发育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 反射发育的成熟经过:脊髓水平,脑干水平, 中脑水平和大脑水平。
• 反射具有时间性(四类情况)
• 反射的倒退或延迟是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 (高级中枢的损伤导致低级中枢的释放)
一、脊髓水平
• 脊髓水平:调节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 的肌肉
• 脊髓反射检查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2个月的 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时间持续存在预 示发育迟缓
四.大脑皮质水平
1.仰卧位平衡反应
7.第二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2.俯卧位平衡反应
8.第三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3.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 9.足背伸平衡反应
4.坐位平衡反应
10.跷跷板平衡反应
5.双膝立位平衡反应
11.猿位平衡反应
6.第一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1.仰卧位平衡反应
• 阴性:头和胸不能自我调正, 无平衡或保护反应
常,持续存在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 诱发刺激:刺激一侧足底。
(二)伸肌伸展反射
• 体位:仰卧,头正中,两下肢 一伸直,一屈曲。
• 诱发刺激:刺激屈曲足底
• 阴性反应:屈曲下肢维持不变 • 阳性反应:屈曲下肢失去控制伸
直。 • 临床意义:2个月内正常,持续
存在提示发育迟缓。
三 第一种交叉伸展反射
• 体位:仰卧,头中,一侧下肢 伸展,一侧屈曲。
6.第四种头迷路调正反射
• 体位:将患者眼睛遮上, 抱住患者骨盆处
• 刺激:使患者向左侧倾斜
• 阴性:头不能自动调正至 正常位置
• 阳性:头调正至正常位置, 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
• 意义:出生后6-8个月直至 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 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 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7.第一种视觉调正反射
神经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终审稿)

神经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基础知识反射的定义:反射式是神经活动的表现,是机体感受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的定型反应。
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出现异常。
反射的分类1、按生理功能分类:防御反射摄食反射姿势反射2、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性反射?内感受器反射3、按反射的发育分类:脊髓水平反射脑干水平皮质水平一、概述1、反射的定义: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的后期、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的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故又将此类发射称为发育性反射。
反射与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发射分为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及大脑皮层水平的反射。
1、脊髓水平的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2、脑干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到出生后4个月能够,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等;3、中脑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调整反应;4、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
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
评定目的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
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状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及联合反应等。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发育“倒退”,上述原始反射由于导致脱抑制而被释放出来。
3、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反射发育评定-中脑水平

6.拥抱反射/莫勒反射:(Moro Reflex)* 检查体位: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患儿
屈曲时,脊柱和下肢屈曲)
阴性反应: 脊柱和下肢维持屈曲位。 消失时间:出生后6个月到2岁或 2.5岁之后阳性反应消失。
5.保护性伸展反应: 是指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为达到稳
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者取坐位、跪位、站
立位或倒立(降落伞反应),被检者通过 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出支 撑面。
颈后部 检查方法:将头部和躯干突然向后放下 阳性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
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 上肢屈曲,内收并于胸前交叉 阴性反应:无或者轻微的惊愕反应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消失。
2、抬躯反射 检查方法:用手托住患者胸部、俯卧位置
于空中,被检者主动的或被动的抬头 阳性反应:脊柱和下肢伸直(当头向腹部
5.保护性伸展反应:
阳性反应:双上肢或双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 身体不摔倒。
阴性反应:上肢不能保护头,但显示原始反射,如对 称或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出现时间:上肢,出生后4~6个月;下肢,出生后6~9 个月,终生存在。
1.颈调正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
直,被检者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 阳性反应:整个身体随着头的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 阴性反应:身体不旋转。 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 消失时间:6个月以后阳性反应消失;超过1个月的儿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反射的评定

(或屈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
吓哭后双上肢屈曲、
内收并于胸前交叉。
出现时间:妊娠28w。
消失时间:4m
.
32
3. 保护性伸展反应
定义:是指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为达到稳定和支持
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者取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 立位(降落伞反应),被检者通过主动或被动 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 反应:双上肢或双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 护身体不摔倒。 出现时间:上肢,出生后4~6m;
.
27
2.身体调正反射(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头中立位, 上、下肢伸展,被检查者的头主动或被 动地向一侧旋转。 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部先旋转, 接着两肩旋转,最后骨盆旋转。 出现时间:4~6m。 消失时间:出生18m。
.
28
3-6. 头部迷路性调正反应Ⅰ
检查方法:将被检查者的眼睛蒙上,检查体 位可以呈仰卧位、俯卧位、直立悬空位,检 查者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 左、右各个方向倾斜。 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头颈部 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 出现时间:出生~2m。
膝手卧位,出生后9~12m; 跪位,15m;
站立位,出生后12~21m。 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
37
4.平衡反应——③迈步及跳跃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者取立位,检查者握住 其双上肢,向左、右、前及后方推动被 检者。 反应:为了维持平衡,脚相应地向侧方 或前方、后方迈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 现调整。
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m。 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
35
1-2.平衡反应——①倾斜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卧位、 俯卧位、坐位、膝手卧位或站立位,通过倾斜平 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 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上 斜)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 外展;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侧)出现保护性伸 展反应。 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m;
反射发育评定-脑干水平

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②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 上,使被检查者头部尽量后伸。 阳性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 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 阴性反应:上下肢肌张力无变化。 出现时间:4-6个月迷路反射——仰卧位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
阳性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 高;另一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高,犹 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
阴性反应:两侧肢体无反应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①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检查者取坐
位),使被检查者头部尽量前屈。 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 阴性反应:四肢张力无变化 出现时间:4~6个月。 消失时间:8~12个月。
伸展,保持仰卧位。 阳性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 阴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无变化。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5. 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保 持俯卧位。
阳性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后仰、肩 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
二、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
由于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主要是 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将脑干水平的 反射称为“调整反应”。
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 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 阴性支持反射等。
1.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 肢伸展,检查者将被检查者头部转向一侧。
发育性反射评定

儿童康复训练的评定
康复效果评估
发育性反射评定可以评估康复训 练的效果,了解儿童在接受康复 训练后的姿势控制、动作协调和
平衡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康复方案调整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对康复训练方 案进行调整,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 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预测康复预后
发育性反射评定还可以预测儿童的 康复预后,为家长和康复师提供参 考,帮助制定更加合理的康复目标 。
发育性反射评定
目录
• 发育性反射概述 •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方法 •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应用 •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研究进展
01
发育性反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发育性反射是指婴儿出生后,为 了适应外界环境而表现出的自动 反应,如吸吮、吞咽、握持等。
特点
发育性反射通常是无条件、自发 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被 自主运动和有意识的动作所取代 。
05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研究进展
新的评定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新型评定工具的开发
针对传统评定方法的不足,研究开发更为客观、准确、便捷的评定工具,如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定软件、可穿戴 设备等。
多模态评定方法的整合
将多种评定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量表评定等)进行整合,形成多模态评定体系,以提高评定的全面性和准 确性。
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04
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评定的时机与频率
评定时机
发育性反射评定应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阶段进行,如出生后1 个月、3个月、6个月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发育问题。
评定频率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 增加评定频率,以便更密切地监测其发育状况。
反射发育评定记录表

坐位
膝手位
跪位
站立
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
联合反应
阳性支持反射
中脑和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颈部调整反应
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仰卧位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俯卧位
对头部的迷路性调整反应—直立悬空位
视觉调整反应—仰卧位
视觉调整反应—俯卧位
视觉调整反应—直立悬空位
保护性伸展反应
倾斜反应
仰卧位
俯卧位
坐位
膝手位
站立位
反射发育评定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龄)
病案号
科室
病房/床
临床诊断
反射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阳性脊髓水平的反射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
交叉伸展反射①
交叉伸展反射②
莫勒反射
抓握反射
惊吓反射
脑干水平的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①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②
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
发育性反射评定

(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 展。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 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
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 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 瘫患儿在出生6个月以后仍存在上述反射。
四、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采取正确的体位,检查时注意特异性感觉 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时间
仔细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应
在进行脑干水平反射的检查时,除了肉眼 观察外,还需触诊以发现和体会肌张力变 化
注意发射和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应当同功能性活动的评定相结合,并注意 发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评定方法
拥抱反射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 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 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 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拥抱反射
拥抱反射
(3)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 展型4~6个月。
关于各种发育性反射的功能状况
通过系统检查获得。检查时须遵循发 育的顺序进行,从原始/脊髓水平的反 射开始,直至大脑水平的反射。
觅食反射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 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 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 找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第五章 发育性反射评定
发育性反射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表现 出的对特定刺激的反应。
发育性发射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 熟度,也与运动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射反应及反射发育的评定

反射及反射发育的评定基础知识n 反射的定义:反射式是神经活动的表现,是机体感受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的定型反应.(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出现异常. 反射的分类n 1、按生理功能分类:防御反射摄食反射姿势反射n 2、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性反射内感受器反射n 3、按反射的发育分类:脊髓水平反射脑干水平皮质水平一、概述n 1、反射的定义: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亲妊娠的后期、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的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故又将此类发射称为发育性反射。
反射与反应的分类n 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发射分为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及大脑皮层水平的反射。
n 1、脊髓水平的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n 2、脑干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到出生后4个月能够,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等;n 3、中脑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调整反应;n 4、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
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
评定目的n 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n 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状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及联合反应等。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发育“倒退”,上述原始反射由于脑损伤导致脱抑制而被释放出来。
n 3、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二、评定的方法A、脊髓水平的反射:是运动反射1、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n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发育性反射的检查方法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
(一) 基本概念
脊髓反射是运动反射,它可协调肢体肌肉 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动作模式。
2014-4-27
6
脊髓反射包括:
(一)屈肌收缩反射 (二)伸肌伸展反射 (三)交叉伸展反射 (四)抓握反射 (五)惊吓反射
2014-4-27
7
(一)仰卧位平衡反应 (二)俯卧位平衡反应 (三)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 (四)坐位平衡反应 (五)跪位平衡反应 (六)迈步反应 (七)足背屈平衡反应 (八)跷跷板平衡反应
2014-4-27 39
(一)仰卧位平衡反应
2014-4-27
40
(二)俯卧位平衡反应
2014-4-27
41
(三)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
临床上将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称为 “反应”,它特指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 的较高水平的反射。这些反射是正常姿势控制 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4-27
25
中脑水平的反应包括:
颈部调整反应
躯干调整反应 (一)调整反应 头部迷路调整反应 视觉调整反应 两栖动物反应 莫勒反射 (二)自动运动反应
2014-4-27
32
4. 视觉调整反应②
2014-4-27
33
4. 视觉调整反应③
2014-4-27
34
5. 两栖动物反应
2014-4-27
35
(二)自动运动反应 1. 莫勒反射
2014-4-27
36
2. 兰道反射
2014-4-27
37
3. 保护性伸展反应
2014-4-27
38
四、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1. 采取正确的检查体位,检查时注意特异性感 觉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时间。 2. 检查中仔细观察患者对刺激的反应。 3. 在进行脑干水平反射的检查时,除了用肉眼 观察外,还需触诊以发现和体会肉眼观察不 到的肌张力变化。 4. 注意反射和反应出现、消失的时间。 5. 发育性反射的系统评定应当与功能性活动的 评定相结合,并注意反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4-4-27
兰道反射 保护性伸展反应
26
(一)调整反应
1. 颈部调整反应
2014-4-27
27
2. 躯干调整反应
2014-4-27
28
3. 头部迷路调整反应①
2014-4-27
29
3. 头部迷路调整反应②
2014-4-27
30
3. 头部迷路调整反应③
2014-4-27
31
4. 视觉调整反应①
(一)屈肌收缩反射
2014-4-27
8
(二)伸肌伸展反射
2014-4-27
9
(三)交叉伸展反射①
2014-4-27
10
(三)交叉伸展反射②
2014-4-27
11
(四)抓握反射
2014-4-27
12
(五)惊吓反射
2014-4-27
13
二、脑干水平的反射
(一) 基本概念
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是肌 肉张力的调整反射,而不是肉眼能观察到的运 动反应。
2014-4-27
42
(四)坐位平衡反应
2014-4-27
43
(五)跪位平衡反应
2014-4-27
44
(六)迈步反应
2014-4-27
45
(七)足背屈平衡反应
2014-4-27
46
(八)跷跷板平衡反应
2014-4-27
47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采用“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记录检 查结果。无论原始反射还是脑干或大脑皮质水 平的反应,阳性反应均为正常发育阶段所应有 的反应。阴性反应则为病理情况,可以是原始 反射在该消失的时间未消失,也可以是较高水 平的反应未出现或遭到破坏。
2014-4-27
48
2014-4-27
49
第五章 发育性反射的评定
2014-4-27
1
第一节 概述
一、发育性反射的出现与消失
(一)定义
发育性反射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表现 出的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发育性反射意味着中 枢神经系统反射的成熟度,也与运动发育和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有着密切 的联系。
2014-4-27 2
二、发育性反射的分类
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
(二)脑干水平的反射
(三)中脑水平的反应 (四)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2014-4-27 3
三、发育性反射评定的目的
1.
2. 3.
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
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 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014-4-27
4
四、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2014-4-27
17
(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②
2014-4-27
18
(三)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2014-4-27
19
(四)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2014-4-27
20
(五)联合反应
2014-4-27
21
联合反应
诱发方法
抵抗健侧肩关节上抬或肘 关节屈曲
患侧肢体应反
患侧上肢屈肌联带运动 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 患侧抓握反射(对称性) 相同的运动 患侧下肢伸展(非对称性) 患侧下肢屈曲(非对称性) 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张力 增加
2014-4-27
14
脑干水平的反射包括:
(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三)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四)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五)联合反应 (六)阳性支持反应 (七)阴性支持反应
2014-4-27 15
(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014-4-27
16
(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①
22
上肢
肩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 健侧紧握拳
对侧性联 合反应 下肢
健侧髋关节抗阻力内收或 外展 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 健侧下肢抗阻力伸展
同侧性联合反应
2014-4-27
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
(六)阳性支持反射
2014-4-27
23
(七)阴性支持反射
2014-4-27
24
三、中脑水平的反应
(一) 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