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血管损伤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鉴别诊断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缺血的影响因素
一、肢体的残余血流量: 损伤血管堵塞的程度 —血管损伤类型 —血管损伤程度 周围侧枝循环的建立 —血栓形成的范围 —侧枝血管损伤情况 —肢体组织压力
肢体缺血的影响因素
侧枝循环的建立
肢体缺血的影响因素
二、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组织类型
结缔组织 > 周围神经组织 >肌肉组织
抢救与治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部分血管损 伤结扎后的截肢率
损伤的动脉 肱动脉(肱深动脉以上) 肱动脉(肱深动脉以下) 股动脉(股深动脉以上) 股动脉(股深动脉以下) 腘动脉 病例数 97 209 106 177 502 截肢率 55.7 25.8 81.1 54.8 72.5
出血
0
血流
0
血流
0
0
(+)
++
+++
0或+
+++
血管断裂
血管挫伤
血管损伤后的病理生理
血管受到机械外伤力后主要发生以下继发性 变化: • 血管痉挛 • 血栓形成 • 局部出血 • 肢体缺血
血管痉挛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血栓 形成
血小板缩 血管物质 释放
血流 缓慢
血管 痉挛
局部出血
• 早期出血—血管断裂:完全断裂、不全断 裂。 • 晚期出血—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 —血管周围组织坏死 血管壁坏 死 血管壁破裂。 • 外出血—开放性损伤。 • 内出血—闭合性损伤—血肿。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徐煜
概论
• 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处理不 当可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甚至肢体坏死。 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 四肢血管损伤在战时与平时均较常见。
一、二次世界大战占1%; 越南战争占2.5~3.2%; 近年来国内统计占3%。
概论
• 影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预后的医疗因素主 要是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 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救 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肌麻痹
wk.baidu.com无脉
闭合性动脉损伤的 5P 出现顺序:
苍白无脉
肌麻痹
肿胀
闭合性动脉损伤常可见血管损伤因素: 移位的骨折尖端,膝、肘关节的过伸性损伤。
抢救与治疗
一、止血:
加压包扎: 指压法; 止血带的应用; 钳夹止血;
抢救与治疗
二、休克与合并伤的处理: 三、清创与探查: 注意:
怀疑有血管损伤时尽量不用止血带,除非有血 管断裂、不全断裂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出血。 合并有骨折或脱位者,在肢体刷洗和消毒时注 意避免加重血管损伤。 铺巾时应显露足够的手术区,以便于切口延长; 同时暴露肢体远端,便于术中检查脉搏和血供 恢复情况。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七、其它:
超声Dopplar检查;
血管造影。
闭合性血管损伤与骨筋膜室综合症 的鉴别诊断
一、闭合性血管损伤的原因
钝性暴力损伤 尖锐骨折端移位造成的锐性损伤
二、闭合性血管损伤的特点
无创口,无外出血,易漏诊。 血管损伤范围广,易伤及侧支,同时因肢 体肿胀严重,因此肢体缺血严重。 因有广泛血管内膜损伤,血运障碍可缓慢 发展,特别是应用止血带后可明显加重。 合并伤发生率高,特别是骨折。
四肢主要血管的解剖生理
四肢不同类型血 管的结构特点。
病因及分类
外伤原因:
锐性损伤。 钝性损伤。 牵拉、撕裂伤。
损伤类型:
血管断裂:部分断裂。完全断裂。 血管挫伤 血管痉挛
与外界是否相通: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病因及分类
病因及分类
损伤程度 临床表现 损伤程度 临床表现 出血
0 +++ (+)
一、二次世界大战以结扎为主,截肢率49%。 近30年来诊断方法改进和血管修复为主,截肢 率0~13.5%。
四 肢 主 要 血 管 的 解 剖 生 理
上肢动脉
四 肢 主 要 血 管 的 解 剖 生 理
下肢动脉
四肢主要血管的解剖生理
四肢静脉的特点: 分深静脉、浅静脉。 越靠肢体近端,深静脉的作用越大;越 靠肢体远端,浅静脉的作用越大。 上肢腕关节以下,下肢踝关节以下主要 靠浅静脉回流。 浅静脉壁较厚而深静脉壁较薄。
闭合性血管损伤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鉴 别诊断
闭合性血管损伤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鉴 别诊断
闭合性血管损伤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鉴 别诊断
三、诊断鉴别诊断
典型的闭合性动脉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症均可 出现 5P 症状:无脉、麻木、疼痛、苍白、肌 麻痹。 骨筋膜室的症状出现顺序(动态观察):
肿胀 疼痛
疼痛
肌牵拉痛
四肢主要血管的解剖生理
血管壁的组织结构: 外膜:疏松结 缔组织,滋养血 管和支配血管舒 缩的植物神经纤 维主要分布于此 层。 中膜:环行的 平滑肌纤维和弹 力纤维为主。 内膜:表面有 光滑的内膜。
四肢主要血管的解剖生理
四肢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
大的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中膜相 对较薄,中膜内弹力纤维丰富。血管弹性好而 收缩性较差—弹性动脉。 小动脉—掌、指动脉:中膜相对最厚。收缩性 强,在寒冷、缩血管药物、交感神经兴奋等因 素刺激下可发生强烈收缩—肌性动脉。 中等大小动脉—尺、桡动脉、胫前、胫后动脉: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静脉—管壁薄,中膜、内膜相对较薄,外膜相 对较厚。
抢救与治疗
四、血管结扎:
非主干血管损伤,肢端血供良好时可用。 前臂、小腿双主干动脉区域单一动脉损伤时, 结扎后可能存在远期功能影响:冬天怕冷、运 动耐力减弱。 肢体的单一主干动脉区主干动脉损伤后肢体不 一定坏死,但将因缺血而造成严重后果: 缺血性肌挛缩。 缺血性神经麻痹。 骨萎缩。 关节僵硬。
局部温度
组织温度高 组织代谢率高 缺氧耐受力差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出血:动脉>静脉,不全断裂>完全断 裂。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血肿: 静脉出血—血肿张力低; 动脉出血—血肿张力高。 三、肢体肿胀: 原因—血肿; —主要回流静脉堵塞。 严重者可形成张力性水疱。
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肢体缺血表现:
动脉性缺血 静脉性缺血 混合性缺血 皮肤颜色 苍白 皮肤温度 低 毛细血管 慢 充盈反应 无 暗紫 低 快 无 暗灰 低 肿胀 不定
肢体肿胀 不肿或瘪陷 肿胀
以上项目应综合判断,不典型时易误判。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五、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注意:
许多情况远端脉搏仍存在:损伤血管未完全堵 塞,单纯静脉损伤,保留有一定的侧枝循环。 应与健侧对比。 注意区分严重休克造成的脉搏消失或减弱。
六、神经肌肉麻痹
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其范围没有神经干或脊 髓损伤的分布特征。 肌力减退或消失,有时表现为某一肌群较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