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关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在课前预设的,讲什么,怎么讲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等等都是由《教参》抑或由教师本人提前设计好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条理清晰。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还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的错位甚至背离。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有些教师提出了“非预设性教学”这一全新理念,也就是说教学程序不再完全拘泥于课前预设——课堂讲授这种传统的教学程式,他们提出教学目标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共同提出(尤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之后再针对这些生成的目标组织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无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诸如,学生提出问题的随意性可能造成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严重的甚至可能偏离语文研究的方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层次差异使提出的问题本身价值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另外学生课堂问题的提出还会使学生活跃的思维与教师教学机制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要知道教学目标的非预设本身就是对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知识库存、学识修养等的一大考验……

由此看来,针对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关系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新兴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反思与全面审视。举

个例子来说明,传统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必须要“带着问题读”,认为这样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但如果用以上全新的理念来观照这一观点就可能发现一些冲突。首先说“带着的问题”一般而言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没有更多地考虑这个问题对学生的适应性:“带着的问题”是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不是学生最想解决的;这个问题的提出会不会冲淡学生对课文的原始兴趣;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的实有价值究竟有多大……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问题往往对文章解读有提示或暗示作用,教师提出具有这种“性质”的问题本身就有越俎代庖之嫌,这样做会把学生的思考捆绑在一个固定的问题上,从而同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钝化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抹煞了学生自己独有的思考与理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当然,也只能是就文章的某一方面,角度单一,限制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认识,使学生丧失了最为可贵的理解力与批判力。于是有些教师就开始尝试变传统的“带着问题读”为“读出问题”,即先不预设问题,而是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进而由学生提出问题,再“提交”全班共同解决,然而这种貌似科学的做法又极容易将教学引向无序化的“死胡同”。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最优化呢?笔者认为可以将平时的阅读教学分三步进行:

一、学生提出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在课前教师“不指示”的情况下学生自由学习文章,寻找文章亮点,挖掘文章美点,更要发

现文章疑点,并交教师汇总。

二、教师预设目标。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甄别、遴选、整合,并编拟教学目标。在编拟目标时应关注以下因素:(1)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教学目标应以大多数学生的置疑为价值取向;(2)考虑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尽可能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力图找到二者最佳契合点;(3)对于与语文教学无关的问题要“冷处理”,尽量回避或“从简”,不要偏离语文课的方向。

三、关注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即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再好,在教学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不要将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视为“节外生枝”,相反,我们要善于捕捉那些有价值的新问题并对它们进行深入挖掘,必要时还要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微调。当然,这一步的完成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识别力、过硬的教学机智以及对文本稔熟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样教学目标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在目标的设置与实施上要以师生平等为教学原则,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最终归宿,不断地调整、构建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