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合集下载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

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模态命题一、什么是模态命题?模态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的命题,狭义的主要是指其中包含有“必然”和“可能”这类模态词的命题。

定义: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例如:1、社会必然不断进步。

2、明天可能不下雨这些都是模态命题。

例1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例2反映了“明天不下雨具有可能性”。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可能性还是必然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可能命题和必然命题。

1、可能命题。

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是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又分为两种:肯定可能命题和否定可能命题。

(1)肯定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

例1、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例2、今天可能下雨。

前者反映火星上存在生命具有可能性,后者反映今天下雨的具有可能性。

公式:“S可能是P”或“S是P是可能的”简化为:“可能P”或“◇P”(在这里,P表示命题,“◇”模态算子,表示“可能”)。

(2)否定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

例1、明天可能不下雨。

例2、他可能没有20岁。

前者反映“明天下雨”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后者反映“他有20岁”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

公式:“S可能不是P”或“S不是P是可能的”,也可简化为“可能┒P”(即可能非P“或”◇┒P)。

2、必然命题。

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是必然命题。

(1)肯定必然命题。

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

例如:a.生物必然进行新陈代谢。

b.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必然能实现。

前者反映了“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性”。

公式:“S必然是P”或“S是P是必然的”简化为“必然P”,“或□P”,(“□”是模态算子,表示“必然”)。

(2)否定必然命题。

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例:a.谎言是必然不能长久骗我的。

b. 客观规律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是必然的。

前者反映了“谎言能长久骗人”是必然不存的。

7形式逻辑-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7形式逻辑-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d.根据模态命题的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p→◇﹁p; ﹁◇﹁p→﹁□﹁p。
⑵根据“实然”和“必然”、“可能”的关系进行推 演的模态推理。
□p→p;p→◇p;□﹁p→﹁p;﹁p→◇﹁p。 ⑶模态三段论
模态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模态词而进行的 推理。
模态三段论推理要遵循“结论从弱”的原则∶从较 强前提可以推出较弱的结论,但不能由较弱前提可以 推出较强的结论。(必然命题最强,实然命题次之, 可能命题最弱)
模态三段论又有两种形式: A.纯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全都是模态命题的模态推 理。它们或是由同一种模态命题构成,或是由不同种 的模态命题构成。具体地说有纯必然模态三段论、纯 可能模态三段论和必然与可能结合的模态三段论等。 当前提是由不同种的模态命题组成时,推理的结论应 该同前提中那个确然程度较低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根据对当关系,同样可以由一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来确定与其同素材的另外几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必然p
必然非p
可能p
可能非p
□p、□﹁p、◇p、◇﹁p之间在真假值上有以下四 种关系情况∶
⑴反对关系∶ □p与□﹁p
⑵矛盾关系∶ □p与◇﹁p;□﹁p与◇p
⑶差等关系∶ □p与◇p;□﹁p与◇﹁p ⑷下反对关系∶ ◇p与◇﹁p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模态命题
1.狭义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同确然程度的命题。
模态命题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它总是包含有“可能” 或“必然”之类的模态词。
例如:今天晚上他一定不会来。
这部小说可能畅销。
我们主要讨论逻辑上的“必然”和“可能”两种模 态,即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所以真值模态命题又 称断定思维对象之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在现代逻 辑中,用“□”表示“必然”,用符号“◇”表示 “可能”,用p,q,r,…表示命题。它的公式为: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可能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 所以,模态命题共有四种: • 1、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p • 2、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非p • 3、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p • 4、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非p
□p
□¬p
◇p
◇¬p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 以上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可用逻辑方阵表示 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该”)、“允许”、“禁止”这些规范 模态词的命题。
• 例如:1、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允许开办私营企业。
• 这些都是规范命题。前者表示公民遵守 宪法和法律是必须的;后者表示开办私
营企业是允许的。
二、规范命题的种类
• 在现代规范逻辑中,作为逻辑常项的规 范模态词有三个:
• (1)“必须”(用“O”表示)。现代汉 语中表示这一规范词的还有“应当”、 “应该”、“有义务”等等。
二、根据“必须”与“禁止” 之间的等值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须p →禁止非p • 2、必须非p →禁止p • 3、禁止p →必须非p • 4、禁止非p →必须p
三、规范三段论
• 规范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规范词 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规范命题,小前
提是性质命题,结论是规范命题。
• 常见的规范三段论有三种: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 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
的命题。 • 例1: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 例2:明天可能不下雨。 •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共产主
义胜利具有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明天不 下雨具有可能性。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结论?
• 解析: • “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 • 推出: “必然并非所有的花都结果; • 推出: “必然有的花不结果。
16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模态推理
• 一、什么是模态推理
模态推理:以模态命题为前提,并根据模态命题
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
• 【例】 • (1)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可能不需要氧气, • 所以,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然需要氧气。 • (2)子女必须赡养父母,我们是子女,所以我们必须
12
Company Logo
第一节 模态命题
3. 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 规范模态命题不像其他命题那样是从事实中去确定
其真假的,而是根据这种命题的反映是否符合所在 社会的行为规范而确定其正确还是不正确。
• 四种规范命题之间的推演关系,概括起来,也具有
类似传统逻辑中A、E、I、O四种性质命题之间的 那种对当关系,因而,也可以借助于逻辑方阵来加 以表示和说明。
13
Company Logo
第一节 模态命题
Op
从 属 关 系
反对关系
矛矛 盾盾




O﹃p
从 属 关 系
Pp
下反对关系
P﹃p
14
Company Logo
□p
反对关系
矛矛

盾盾


系关



□﹃p
◇p
下反对关系
◇﹃p
15
Company Logo
[案例分析]
• 由“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能得出什么
作案人。
21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模态推理

第8、9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归纳推理

第8、9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归纳推理

◇¬ p
第二节 规范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规范模态命题及其种类
包括“必须”、“允许”、“禁止”等规范词的命题。它们是广义模 态命题。 共产党员必须关心群众疾苦。 课外时间允许看小说。 给定任意一个命题 p,加上“必须”、“允许”、“禁止”等规范词, 教室内 禁止吸烟。 就能 形成规范命题。 设命题形式有p 和 ¬ p,必须=O 必须肯定命题: Op 允许=P ,禁止=F 则有 必须否定命题: O¬ p
在切翼出现和不出现的各个场合,鸡种、饲料、护理、鸡舍情况都 相同,可以排除它们是不同结果的原因。但伴随促进生长和改善品质的 出现或不出现,切翼也相应出现或不出现。因此,切翼就是最可能的原 因:给小鸡切翼可促进生长,改善品质
场合 1.实验组 2.对照组

切翼 不切翼
关 因 素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结论的性质
满足上述条件,结论必然真 因为结论的断定与前提断定 的范围相同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
定义
形式
S1 是 P S2 是 P S3 是 P …… Sn 是 P S1 - Sn为S类部分对象,并且没 有相反的情况 所以,所有S是P
条件:归纳原则
1. 一定量的A 2. 各种条件下的A 3. 无反例 因此 1. 数量越多越好 2. 范围要广 3. 在更可能发现反例的地方去找反例
第一节
传统定义 现代定义


与演绎推理不同,归纳推理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依据前提 得到有一定可靠性的结论。其可 靠性并非由推理的形式完全决定, 而是取决于一系列相关条件。
归纳推理的定义
从个别知识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前提真时,结论只是可能的推理,即或然性推理。它 可能是个别到一般,也可能是一般到个别。

2016备考资料:模态命题及推理

2016备考资料:模态命题及推理

2016备考资料:模态命题及推理一、模态命题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主要是反映事物情况存在或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用“◇”表示“可能”,用“口”表示“必然”。

必然P为“口P”必然非P为“口P”可能P为“◇P”可能非P为“◇P”二、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1)“必然P”与“可能非P”矛盾(2)“必然非P”与“可能P”矛盾2、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至少有一假,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必然P”与“必然非P”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一定假;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3、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可能P”与“可能非P”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一定真;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4、差等关系(从属关系)(1)“必然P”与“可能P”(2)“必然非P”与“可能非P”若全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特称命题为真;若特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全称命题为假;若全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若特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

三、负模态命题一般推理非必然P=可能非P非必然非P=可能P非可能P=必然非P非可能非P=必然P“必然”变为“可能”,“P”变为“非P”四、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是模态词嵌套在直言命题中的一种推理。

非必然所有S都是P=可能有的S不是P非必然所有S都不是P=可能有的S是P非必然有的S是P=可能所有S都不是P非必然有的S不是P=可能所有S都是P非可能所有S都是P=必然有的S不是P非可能所有S都不是P=必然有的S是P非可能有的S是P=必然所有S都不是P非可能有的S不是P=必然所有S都是P五、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就是模态词嵌套在复合命题上的一种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一模态命题1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一模态命题1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⑶求同求异并用法 思路:考察两组事例,一组由被考察现象出现的若 干场合组成(称正事例组),一组由被考察现象不出 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称负事例组);如果在正事例中 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这个情况在负事例组中都不出 现,那么这一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⑷共变法 思路: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情况 发生变化,另一被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程度的变化, 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⑸剩余法 思路:如果某一复合现象由另一复合原因引起,把 其中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则剩余的部分也存 在因果联系。
满足上述要求的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必然真。 完全归纳推理的运用有其局限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即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部分个体 的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 而推出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 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其前提的断 定范围,因而未必是真的。正因此,对不完全归纳 推理的作用,长期存在激烈争论。 不完全归纳推理因其推论的根据不同,又有两种 不同形式。
模态三段论有两种形式: ⑴纯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全都是模态命题的推 理。它们或是由同一种模态命题构成,或是由不同 种的模态命题构成。具体说,有纯必然模态三段论、 纯可能模态三段论和必然可能模态三段论等。 当前提是由不同形式的模态命题组成时,推理的 结论应该同前提中那个确然程度较低的模态命题相 一致。 ⑵混合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是由模态命题和性 质命题组成的模态推理。这种推理的结论应该与前 提中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⑴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 ⑵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
二、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前提是否考察了一类思维对象的全部个体,归 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形式。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即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所有个体的考 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 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一般性知 识的结论的推理。 对完全归纳推理的要求:前提所考察的应是某类思 维对象的所有个体,不能有遗漏;前提对每一思维对 象的考察所获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种类
• • • • • • • • • • • • 1.必然命题 必然命题 必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必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必然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S必然 。可简化为:必然 。计为:□P 必然P。可简化为:必然P。计为: 必然 必然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必然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S必然 。可简化为:必然非 。计为:□┐P 必然P。可简化为:必然非P。计为: 必然 2.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 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在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作出的反映。 的认识在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作出的反映。 可能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可能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S可能 。可简化为:可能 。计为:◇P 可能P。可简化为:可能P。计为: 可能 可能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可能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S可能不 。可简化为:可能非 。计为:◇┐P 可能不P。可简化为:可能非P。计为: 可能不
O┐p
规范命题间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Op
Pp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下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
P┐p
必然模态三段论
• • • • • 以AAA式为例, 其推理形式是: 凡M必然是P; 凡S是M; 所以,凡S必然是P。
【答案】D。 答案】 。
• 解析:此题为模态命题,模态词是“可 能”,而A、B和C模态词都是“必然”, 肯定不对。而D中,“不必然”就等值于 “可能不”,“不”和“不”相抵消,D 的含义就等值于“近日股市可能会上 涨”。
规范命题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
Jinlong
5
第一节 模态命题
2 模态命题的种类 对模态命题可以从它所包含的模态词或质两个不同的角度进 行分类。其基本形式有四种: 必然肯定模态命题,必然p 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发生是必 然的。如:冬天过后必然是春天。 必然否定模态命题,必然非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不发 生是必然的。如:谎言必然不能持久。 可能肯定模态命题,可能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发生是可 能的。如:长期大量吸烟可能致癌。 可能否定模态命题,可能非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不发 生是可能的。如:火星可能没有生物。
2020/5/1
Jinlong
9
第一节 模态命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条件(2)“张飞不必然考上”和(4)“并 非张飞可能没考上”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一个是假的。 “并非可能没考上”的意思就是“必然能够考上”。所以, 条件(1)“张飞和李柏至少有一人考上”和(3)“李柏确实 考上了”之间也必然有一真一假。 这里,若(3)是真的,则(1)也必然是真的。所以,(3) 不能是真的,必然是假的。即李柏没考上,张飞考上了。所以 正确答案是A。
2020/5/1
Jinlong
7
第一节 模态命题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开设文理两类选修课。统计表明,
有学生选修了全部文科类选修课,也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理科类
选修课。那么一下哪项是一定是真的( )?
A 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的选修课。
B 每门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
C 有一门选修课,选修它的学生不只一人。
止;知道、相信、可接受、可疑、可证;曾经、总是、将是、
优先、中立等等。这些模态词分别是道义逻辑、认识逻辑、时
态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研究对象。
包含有 “应当”、“允许”、“禁止” 等模态词的命题, 叫
做规范模态命题。
2020/5/1
Jinlong
3
第一节 模态命题
在模态命题中,可能、必然模态词的出现,常常有两种情况: 1)主项是一个命题,谓项是模态词 超额完成任务是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战胜教条主义是必然的。 2)主项是一个概念,模态词是谓项的一部分 这部作品是可能畅销的。 正义事业是必然要胜利的。
2020/5/1
Jinlong
10
第二节 模态推理
1 什么是模态推理
模态推理就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或结论,并根据模态命题的逻
辑特点或相互关系进行的推理。 任何人都必然有优、缺点,
违反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 他违反了法律, 所以,他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优、缺点。
模态推理种类繁杂,既有由简单模态命题构成的推理,又有由
D 有人只选修理科类选修课。
答案:B
解析:有学生选修了全部文科类选修课,也有学生选修了全
部理科类选修课,这便意味着全部的选修课都有人选修,所以
应选B。
2020/5/1
Jinlong
8
第一节 模态命题
张飞和李柏今年都报考了MBA,对他们的考试有四个命题: (1)他们俩人至少有一个考上; (2)张飞并不必然考上; (3)李柏确实考上了; (4)并非张飞可能没考上。 录取结果表明:这四个命题中有两个是真的,两个是假的。 下面哪一个结果可以从上述条件推出: A 张飞考上了,李柏没考上。 B 张飞和李柏都考上了。 C 张飞和李柏都没考上。 D 李柏考上了,张飞没考上。
3)根据模态命题的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并非可能非p,推出可能p) 小王不可能不会游泳,所以,小王可能会游泳。
2020/5/1
Jinlong
2
第一节 模态命题
逻辑学在两种意义(狭义和广义)上使用“模态”这个术语。
一般认为,当“模态”这一术语被狭义的使用时,它只是指
“必然”、“可能”这类模态词。 因此,包含有“必然”、
“可能”这类模态词的命题被视为狭义模态命题,叫做真值模
态命题。
广义模态词除必然、可能外,还包括必须 (应当) 、允许、禁
2020/5/1
Jinlong
6
第一节 模态命题
3 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p 反对关系 □p
在同素材能 P、可能非 P 四种真值模态
差 等
盾盾
差 等
命题之间,存在同前面所讲的A、
关 系
关关
关 系
E、I、O四种性质命题之间相类


似的真假制约关系----对当关系。 ◇p 下反对关系 ◇p
2020/5/1
Jinlong
4
第一节 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与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只是关于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陈述。 有些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必然的,有些事物情况的存在 或不存在是可能的,陈述这种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就是模态命 题。模态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模态命题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度。
复合模态命题构成的推理;不仅有直接的模态推理,也有间接的
模态推理。本节只简要地考察其中比较简单的常用的几种模态推
理。
2020/5/1
Jinlong
11
第二节 模态推理
2 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的模态推理
1)根据模态命题的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p→﹁□p; ﹁◇﹁p→□p; □﹁p→﹁◇p; ﹁□p→◇p; ◇p→﹁□﹁p;
必然p,推出并非可能非p 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所以,非正义可能不战胜邪恶。
可能非p,推出并非必然p 火星上可能没有生物, 所以,并非火星上必然有生物。
﹁◇p→□﹁p。
2020/5/1
Jinlong
12
第二节 模态推理
2)根据模态命题的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必然非p,推出非必然p) 谎言必然是不能持久的,所以,谎言并非必然能持久的。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第二节 模态推理 第三节 规范命题 第三节 规范推理
2020/5/1
Jinlong
1
第一节 模态命题
1 什么是模态命题 (modal proposition)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 命题。 所谓模态,是指客观事物或主观认识的必然性和可 能性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