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核磁共振谱(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的各向异性效应
屏蔽区
去屏蔽区
屏蔽区
烯氢处于去屏蔽区, 低场,δ值大
乙烯的各向异性效应
A. 烯氢、芳氢皆处于去屏蔽区,故信号在偏低场出 峰,δ值较大。分别为 4.6~5.9、 6~8.5ppm。 若质子处于屏蔽区,δ值很小.
CH2 CH2 CH2 CH2 H2C CH2
CH2 C H2 CH2 CH2
3.常见质子的化学位移
烷烃:0.9~1.5
烯烃:4.6~5.9 炔烃:2.0~3.0 芳烃:6.0~8.5
酚(Ar-O-H):4~12 醚(RCH2OR):3.3~4 醛(RCHO):9~10 羧酸(RCOOH):10.5~12
卤代烃(RCH2X):2.0~4.5 醇(R-O-H):1~5.5 醇(R-CH2-OH):3.4~4
对于质子NMR来说,化学位移的范围仅为外磁场的百 万分之十左右,但这百万分之十的差异,确是核磁共 振用于结构分析的基础。
为了能显示化学位移,需要在小范围内变动磁场或电磁 波的频率。有两种办法,一是扫频法;二是扫场法。
(3 )化学位移的表示: 以四甲基硅 (CH3)4Si (TMS)作为标准物,将其在 NMR谱图上的位置定为零,某一氢核吸收峰位置与 TMS 信号之间的差称为化学位移。 (H标准-H样品) δ= ×106 H标准
0
H0
两种自旋态的能量差 与外磁场强度关系
若以电磁波照射,供给自旋核能量△E’ ,使: rhH 0 ’ △E = △E 即: hv 2 磁核发生能级跃迁,低能态的核吸收能量跃迁至高 能态,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rH 0 即: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为: v 2
例:当质子感受到的磁场为14092G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频率为: υ= 26750×14092/2π=60 ×106HZ = 60MHZ
与外磁场方向相反 与外磁场方向相同
屏蔽区 去屏蔽区
屏蔽区的H,δ值↓ 去屏蔽区的H,δ值↑
处于屏蔽区的质子须增大外加磁场的强度才能发生 核磁共振,所以信号移向高场,δ值小。 位于去屏蔽区的氢,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外加磁场一 致,所以它的信号出现在低场,δ值比较大。
屏蔽区
去屏蔽区
屏蔽区
芳氢处于去屏蔽区, 低场,δ值大
δ 5.3ppm→烯烃H 2组峰→两类H δ 1.5ppm→烷烃H 2-丁烯 单重峰→无邻近H偶合
积分高度比→两类H数比
三、谱图解析
弄清质子的化学位移值,质子峰的相对面积, 以及质子间的偶合情况 。 1、各类质子的数目,可通过计算峰的相对面 积之比和化合物中质子的总数求出 2、质子偶合关系的确认:n+1规则 如,某化合物C8H10,积分线的高度之比为 8:3.2:4.8,谱图如下: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荷
电子
常用:原子量 X表示各种原子, 如 ( 1H、12C) 有些原子核有自旋现象(绕自身的轴旋转),常 用自旋量子数 I 表征。
磁核:某些I≠0的核的自旋可产 生一个小磁场,形成磁矩,这 种核有磁性,称为磁核。
哪些核有磁性呢?
质量数 原子序 数
偶数 偶数或 奇数 偶数或 奇数 奇数
δ 0.96 C: sp3
CH2= CH-H
5.84 sp2
HC≡C-H
2.8 sp
Cபைடு நூலகம்H5-H
7.26 sp2
R-CO-H
9~10 sp2
双键、苯环、羰基上质子δ大,三键质子的δ小,原 因: π电子云屏蔽效应在各个部位不同——各向异性 效应。 π电子在外磁场中产生环流,电子环流所产生的 感应磁场,在空间分为两个区域:
考察Hb对Ha的影响:
Ha R1 C R2
外磁场
Hb C R3 R4
H' 感应磁场
Ha实际感 受磁场
H。 +
H′
H 。
H。 - H′
Ha裂分成二重峰,强度比1∶1 裂分峰之间的距离—偶合常数(J), HZ 取决于质子本身,与H0无关
Ha R1 C R2
Hb C R3
H' Hb H'
H。 +
2H′
2、 核磁共振现象
无外磁场
有外磁场
磁核放入磁场强度为Ho的外磁场中,小磁矩将出现两 种取向:
β自旋态
Ho △E
与外磁场反平行或大体 反平行, 处于高能级 与外磁场平行或大体平 行;处于低能级
α自旋态
Δ E是量子化的, 且与外加磁场H。成正比
E
E
γ h H。 △E = 2π
h-普朗克常数 γ -核的磁旋比。 H核: γ =26750 弧度/秒· 高斯
量子数
自旋量子 数(I)
0
自旋形状
非自旋球 体
核磁共 振讯号

原子核
偶数
12C,16O,32S,28Si 1H,13C,15N,19F,
奇数
1/2,
自旋球体
自旋椭圆 体 自旋椭圆 体

29Si,31P
11B,17O,33S,35Cl, 37Cl,81Br, 79Br,127I
奇数
3/2,5/2…

偶数
第五章 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分析物质的手段 ,由于其可深入物 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 ,并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而 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 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 ,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核磁共振是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和哈佛大 学珀赛尔(E.M.Purcell)各自独立发现的,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50多年来,核磁共振已形成为一门有完整理 论的新学科。
现残存的氢峰
产生磁场
将共振信号绘制 成标准谱图
产生固定频率的 电磁辐射波;
检测和放大共振信号
(二)信号的位置
化学位移
1. 化学位移(δ) (1)屏蔽效应:核处于核外电子的包围之中,在 外磁场的 作用下,核外电子的运动产生一个与外磁 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H’),使磁核实受磁场有 所降低,核外电子的这种作用称屏蔽效应。 实际感受的磁场 H=Ho-H’
(三)信号的积分(信号峰的高度) 氢核的数目
CH3 H3CO
C
CH3
OCH3
两种H核数比=1∶1
CH3COOCH 2CH3
三种H核数比=3∶2∶3
峰面积比 = 积分曲线高度比 = H核数比
a:b:c=8.8:2.9:3.8 ≈9:3:4
对叔丁基甲苯的核磁共振谱
(四) 信号的裂分——相邻H核的自旋偶合作用 1. 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 相邻磁核自旋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自旋偶合。 由自旋偶合而引起的吸收峰增多现象—自旋裂分。 2. 自旋偶合裂分的起因 质子自旋可产生小磁场,具有磁矩,(在外磁场中 有两种取向,与H0同向或反向) 。这种局部磁场会 影响邻近质子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
1,4-十烷基撑苯,烷基的第5 、6碳上的氢正处于苯 环的上方,受到强烈的屏蔽,其δ=0.3 ppm。
0.3 0.9 1.3 2.5
CH2 CH2 CH2 CH2 CH2
0.3 0.9 1.3 2.5
CH2 CH2 CH2
CH2
B. 炔氢:炔氢所受的各向异性效应如图 :
屏蔽区
去屏蔽区
屏蔽区
炔氢处于屏蔽区, 高场,δ值小
1,2,3…

2H,10B,14N
其中 I=1/2的核可当作球体,核磁共振信号简单 I>1的核为椭球体,核磁信号复杂。
1H占氢同位素的99.985%,共振信号强,应用最广泛。
氢核磁共振又称质子核磁共振,简写为1H-NMR 或 PMR
13C的核磁共振,简写为13C-NMR或13CMR
。 13C的含量仅占碳同位素的1.069%,共振信号太弱,因 此对13C-NMR的研究比1H-NMR 难。计算机对信号 处理上万次后,叠加得到强信号。
使H0与υ匹配的两种方法: 1. 固定H0,逐渐改变υ—扫频;
∨ 2. 固定υ,逐渐改变H0—扫场。 发生核磁共振时,会在 特定的υ或H0下出现信 号,如图:
3、 核磁共振仪简介 样品的准备:
溶液或液态的样品,加入内标准(TMS)。一般为
0.4ml,浓度为0.1~0.5M。为了避免干扰,常用不含 氢的溶剂如CCl4、CS2、CCl3F、CF3COCF3等;也 可以用氘代有机溶剂如CDCl3、CD3OD、 CD3COCD3等。氘代溶剂昂贵一些,其谱图中常出
质子信号峰的裂分与邻近质子的关系
氯乙烷的核磁共振谱
三重峰 C 四重峰 B 单重峰 A
δ 7ppm→苯环H δ 2.3ppm→烷烃H 2组峰→两类H 单重峰→无邻近H偶合 积分高度比→两类H数比
δ 7ppm→苯环H δ 2.3ppm→烷烃H 2组峰→两类H 单重峰→无邻近H偶合 积分高度比→两类H数比
H。 影响程度是2倍 H。 - 2H′
Ha实际感受磁场
H 。
Ha裂分成三重峰,强度比1∶2 ∶ 1
Ha R1 C R2
Hb C Hb
H' Hb H' H'
H。 + H。 +
3H′
H′ 影响程度是3倍
H。 - H′ H。 - 3H′
Ha实际感受磁场
H。
Ha裂分成四重峰,强度比1∶3 ∶ 3 ∶ 1
2. 自旋偶合裂分规律
C8H10
单峰
CH2CH3
三重峰
积分高度比 8:3.2:4.8=5:2:3 δ 7.1ppm→芳H 单取代苯环
四重峰
乙酸乙酯
3组峰→三类H
b c a CH3CO-OCH2CH3 n+1重峰→n个邻近H
而H’ = Hoσ (σ为屏蔽常数,百万分之几) H=Ho(1 - σ)
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磁核受到不同的屏蔽作用,共 振频率会有差别: γ υ= (1-σ) 2π H。 (2)化学位移的定义:由于电子的屏蔽或去屏蔽引 起核磁共振的吸收位置的移动(相对于孤立质子或 裸核),称做化学位移,以δ 表示。
(扫场法)
δ值为ppm数量级
如果是扫频法,则化学位移表示为:
υ样品- υTMS δ= υ0
×106 (ppm)
υ样品—样品质子共振频率 υTMS—TMS质子共振频率 υ0—仪器的照射频率
(过去:τ=10 -δ)
在谱图上,规定δ值由右至左递增。
当固定υ,改变H0—扫场。谱图的左方为低场,右方
为高场。 选TMS作标准物,因H都等同,只有一个峰。且电
高场,δ减小
δ增大
(2)碳的杂化状态的影响 烷烃 烯烃 sp2 炔烃 sp
杂化状态
电负性 化学位移 δ(ppm)
sp3
2.48
0.9~1.5
2.75
4.6~5.9
3.29
2.0~3.0
炔烃氢核的δ 值比双键上的质子的δ值小,是由
于π 电子云的各向异性效应引起的。
(3)π 电子云的各向异性效应
CH3 CH2-H
负性Si<C, Si具有供电性,甲基的质子周围电子云
密度大, σ很大,信号峰在高场。 二、从1H-NMR谱图中得到的信息
从谱图中得到如下信息:
(一)信号的种类 (二)信号的位置
H核的种类 化学位移,与H种类有关
H核的数目
(三)信号的积分(强度) (四)信号的裂分
相邻H核之间的自旋偶合作 用--相邻氢原子的数量
电负性
F>Cl > Br > I
(CH3)4Si δ(ppm)
0
CH3I
2.16
CH3Br
2.68
CH3Cl
3.05
CH3F
4.26
CH3Br CH3CH2Br CH3CH2CH2Br CH3(CH2)5Br δ
2.68
1.65
1.04
0.9
O
共轭:
CH2 CH OCH3 CH2 CH2
CH2 CHO C CH3
(1)质子偶合作用通常发生于邻近质子之间,相邻碳 上的质子相互偶合,产生裂分。
(2)偶合裂分出的多重峰数由邻近质子数决定,若 邻近质子数为n,则偶合的多重峰数为n+1 (3)裂分峰强度比为二项式(a+b)n展开式的系数比。 n=1 n=2 n=3 1∶1 二重峰 1 ∶ 2∶ 1 三重峰 1∶3∶3∶1 四重峰
特点: 1 可直接提供样品中某一特定原子的各种化 学或物理状态,并得出各自的定量数据。 2 不必一定事先分离提纯,只要待测化合 物的特征吸收峰与共存杂质的不互相重叠 即可。 3 摄制核磁共振谱不破坏样品。
一、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吸收 电磁波的能量后,从一个自旋能级跃迁到另一 个能级后而产生的波谱。 1、 原子核及核的自旋
化学等价质子:化学环境相同的质子。 化学位移相同。
a b c d CH3-CH2-CH2-OH
四种质子,四组峰
a H3C
CH3 C CH3 b CH2Cl
两种质子,两组峰
信号的裂分
信号的积分
信号的种类:3 化学位移
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化学位移是由于核外电子产生的感应磁场引起的 (屏蔽或去屏蔽效应),使核外电子密度改变的因 素都能影响化学位移。 (1)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吸电子诱导和吸电子共轭效应,使氢核周围 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氢核所受屏蔽减弱,共振信 号移向低场, δ增加。 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