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精华
古代德治的概念
古代德治的概念古代德治,又称“道德治国”,是指在古代社会中,通过强调德行和道德伦理的方式来统治国家和社会。
它是古代政治理念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实践中。
古代德治的理念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主张人人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德行和道德品质,通过树立正直诚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优秀的道德标准,来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统治者被视为天命的代理者,他们应该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古代德治的核心理念是“德治天下”,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
儒家认为,统治者应当以身作则,成为人民的榜样,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塑造。
只有具备高尚的德行和品德,统治者才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和信任,并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古代德治倡导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仁即爱心和同情,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福祉。
义即公正和正义,统治者应该公平待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礼即恪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统治者应该注重仪式和礼制的规范,以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智即聪明和睿智,统治者应该具备足够的智慧,作出明智的决策和政策。
信即诚实和守信,统治者应该讲信用,与人民保持信任和互信的关系。
古代德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儒家认为,只有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幸福。
因此,统治者应该通过以德治国的方式来塑造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激励人民向善,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古代德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实践。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德治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国家治理方式,并得到了显著的应用。
历史上的明太祖朱棣和清世祖康熙皇帝都是以德治国而闻名的统治者,他们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提倡廉洁政治和公正司法,使得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古代德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困难。
首先,对德治的评判标准存在主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为政以德论——精选推荐
为政以德论为政以德论为政以德是孔⼦政治思想的核⼼内容之⼀,是孔⼦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的德治主义理论不但具有强烈的伦理政治意义和政治实践精神,⽽且对中国⼏千年的政治⽂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孔⼦为政以德的基本思想特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阐释:1.德治的内在规定及逻辑展开。
2.德治主义之前提设定:君主的道德修养与⾃觉。
3.民本原则:以富民教民为政治归趣;4.德主刑辅:⼀种宽猛相济的治民⽅法。
孔⼦的为政以德思想不但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就是对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动荡⼤变⾰时期。
周天⼦名存实亡,天下出现了诸侯争霸、⼤夫擅权、陪⾂执国命的混乱局⾯。
孔⼦正处于“周室微⽽礼乐废,诗书缺”“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是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裂变⼤冲突⼤组合的时期,是对三代以来神权政治观念、⼈⽂思想进⾏理性检讨和反思的时期.殷周之际剧烈的社会政治变⾰产⽣了最早的德治思想萌芽,但由于它所关注所忧虑的⾸先是天命的转移及政权的丧失问题,是⼀种外在附加的东西,尚未作为⼀种内在的因素内化为⼈们的⾃觉⾃愿⾏为。
⽽春秋时期天命观念进⼀步丧失其神秘性、权威性及制约性,为这种由外在转换为内在带来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外在的东西难以得到保障,就需要把外在之“德”转换为内在之“德”,以使德治在⼈类存在的本原上及⽣命中寻找到存在的价值依据。
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德治思想曾经产⽣过重要⽽深刻的影响,成为传统政治⽂化的重要内容之⼀。
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是把道德运⽤于政治领域的⼀种学说,是以道德作为规范君主⾏为、治理国家社稷、管理庶民百姓的⼀种学说,是以道德教化作为⼀种主要的治国⼿段,运⽤道德的内在约束⼒以达到社会稳定之⽬的的⼀种学说。
众所周知,道德是特定历史时期⼈们普遍认同的由⼀系列道德原则、范畴和规范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内⼼信念及⾏为⽅式。
道德以内在的潜移默化式的⽅式影响和制约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为,并赋予⼈的思想⾏为以善恶是⾮的价值依据。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2001-10-09 16:55:4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日臻成熟与完善的具体体现,对我们从事各项工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前,实施“结合”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法律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层面不同,法律规定属于“实然”范畴,它需要对象“必须”做到,不做到就受到制裁;道德准则属于“应然”范畴,它告诫调整对象“应当”做到,不做到就受到社会舆论或良心的谴责。
我们在从事立法工作的同时,对道德建设也应作通盘的考虑,应根据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结合法律和道德的不同调整功能,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比如,根据客观实际,对那些条件具备的,可以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对那些目前还不适宜采用强制性形式要求全社会都必须做到的,可采用道德规范的形式加以倡导。
再比如,可以根据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对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作不同的要求。
对需要全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可适用法律标准;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则可以在适用法律标准的同时,适用更高境界的道德标准。
领导先行、做出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期以来之所以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假话成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屡禁不止,和我们对干部的评价只注重法律标准,缺少道德标准有一定关系。
对于一些虽然不至于受到法律制裁的不良行为,如果有着明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尤其是如果能将道德操守作为领导干部行为评价和职务升降的基本内容之一,则局面无疑会有大的改观。
古人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
”说的是,道德水准是为官者的一个基本条件,不道德之人为官,会影响和败坏一方的风气。
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等腐败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
成克杰、胡长清等极少数腐败分子已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为政以德全篇原文
为政以德全篇原文以为政以德政治是指国家的管理和治理,是国家权力的表现。
德,指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准则和品德规范。
以政以德则是指在国家管理和治理中,以道德为基础,以德治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古代中国,以德治国被视为最高的政治价值观,被视为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
以德治国的核心思想是以道德为基础,弘扬美德,倡导公正和善良的行为,以实现国家的和平、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以德治国强调的是政府应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来影响人民。
政府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人民的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形成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以德治国要求国家制定合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公平公正的法律,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以德治国还强调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风气的引导和塑造,倡导公正、诚信、友善和勤劳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德治国还要求政府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公民,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以德治国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治理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始终不能忽视道德的力量。
只有以德为基础,弘扬美德,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以德治国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理念,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价值观念。
通过以德治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以德治国的重要性,积极践行道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高岸为谷,(顾宝田等:《左氏春秋译注·昭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公三十二年》,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857—858页)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出现了诸侯争霸、大夫擅权、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
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11页)“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是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大裂变大冲突大组合的时期,是对三代以来神权政治观念、人文思想进行理性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
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涌现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如齐之管仲、晏婴,郑之子产、邓析,鲁之孔子,楚之老聃、范蠡,齐之孙武,宋之墨翟,等等。
他们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及政治立场,对传统与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检讨和深刻的反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道德的方案,成为中国“轴心时期”政治、军事、思想领域最早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才智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早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
而孔子以其关注问题的全人类性,以其思想的包菪浴⑵帐市远晌庖凰枷肴禾逯凶罹叽硇缘娜宋铩?鬃邮羌讨芄院笾泄飞献罱艹龅恼嗡枷爰遥坛辛艘笾芤岳吹恼挝幕挪纬闪俗约憾捞氐恼卫砺鬯枷胩逑怠?鬃拥恼卫砺垩稻哂星苛业穆桌碚我庖搴驼问导瘢岢龅囊幌盗姓蚊狻⒏拍睢⒎冻爰八枷牍勰睢⒄沃髡挪坏晌泄挝幕凶罨咀钪匾?政治命题、概念、范畴,而且规定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他创建起来的儒家学说体系不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而且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对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进行一番分析和阐释。
德治的内在规定及逻辑展开殷周之际剧烈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最早的德治思想萌芽,但由于它所关注所忧虑的首先是天命的转移及政权的丧失问题,是一种外在附加的东西,尚未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自愿行为。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规范和调节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法制和德治相结合。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辩证关系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法治和人治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人治会因为统治者看问题的态度而实行不同的制度。
亚理士多德在谈人治与法治时就明确的指出:“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订得良好的法律”。
以德治国指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以德治国与中外历史曾经存在上的“德治”有着本质上的的区别,因此需要明确以德治国和传统“德治”之间的的界限。
传统的“德治”的核心,是把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大权寄托在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上。
统治者拥有最大权力而不用受任何制度的约束,本质上是“人治”的理念。
历史表明,当个人权力不受任何强制力制约时,就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与社会的不平等。
邓小平曾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文革”以来的经验教训时就深刻地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法制。
以德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方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以德治国一直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治国理念。
以德治国方略强调的是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统治者和公民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统治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不仅在言行上要符合道德规范,更要在执政中展现诚信、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使国家得以稳定发展。
以德治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道德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以德治国方略应注重教育体制的优化和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以德治国要求公民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公民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同时,国家也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法律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以德治国还需要注重政治伦理的建设。
政治伦理是政治权力运行的道德规范,要求政治家和公务员在行使权力时坚持公正、廉洁和为民服务。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反腐败工作,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以德治国方略还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通过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凝聚国家的力量和凝聚力。
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
以德治国是中国治国理念的核心,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只有统治者以身作则,教育优化,公民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政治伦理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以德治国的目标,建设一个和谐、富强、文明的社会。
观《中国智慧中国行》为政以德有感
观《中国智慧中国行》为政以德有感【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中国智慧的内涵三、政以德的实践四、中国智慧的现实意义五、结论正文(篇1)【引言】近日,观看了一部名为《中国智慧中国行》的纪录片,深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政以德”的理念对于当下社会政治生态的指导意义。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想。
【中国智慧的内涵】“中国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政治智慧。
其中,“政以德”即是中国智慧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一理念强调,政治权力的运行应当以道德为引领,以德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的优化。
【政以德的实践】“政以德”的理念在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都有体现。
例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提倡“为政以德”,强调政治家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而在现代社会,我国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政治工作者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以德”理念的具体实践。
【中国智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社会政治生态下,中国智慧,特别是“政以德”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政治权力的运行必须以道德为约束,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不仅有助于净化政治生态,提升治理效能,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结论】总的来说,《中国智慧中国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政以德”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目录(篇2)一、引言二、中国智慧的内涵三、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四、中国智慧在现代治理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篇2)【引言】最近观看了一部名为《中国智慧中国行》的纪录片,深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对于现代政治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于道德、政治、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如何影响着今天的中国。
【中国智慧的内涵】中国智慧,源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其核心是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
儒家主张仁爱、忠诚、孝顺等道德品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和谐;法家主张法治,强调秩序与公平。
以德治国的例子
以德治国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以德治国的例子:
1.古代中国: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主要有高尚的品德、贤能的才干和正确的行为,才能领导国家,并使国家繁荣稳定。
2.古希腊:在古希腊,柏拉图主张通过智慧和道德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理性和美德是实现公正和秩序的基础,君主应该具备这些品质,并通过正义和智慧的引导来管理国家。
3.现代日本:日本是一个以德治国的例子。
日本的政治文化强调道德和纪律,重视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
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普通公民都被期望遵守道德规范,以确保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4.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以德治国的例子。
新加坡政府强调廉洁、透明和公正的行政和治理,以确保国家的繁荣和公民的福祉。
政府官员被要求具备高素质的道德品质,以使国家的决策和政策更加公正和有利于人民。
5.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等)被认为是以德治国的典范。
这些国家强调社会公正、福利和个人责任。
政府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民的福利,并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为公,认为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家族的天下。
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2. 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本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 德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治观念,认为国家的治理必须以道德为基础,通过道德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4. 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邦,认为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必须通过礼仪来体现,礼仪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处,认为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强调天下为公、民本思想、德治观念、礼仪之邦和和谐共处,这些观念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姓名:袁骏翼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学号:2011118 指导老师:杨志钢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
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
但一个事物往往有其两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糟粕所谓传统,是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也是开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与新道德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然而根据时代的推移与变迁,在21世纪现代观念下衡量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还是一种阻力?它的哪些精华值得我们传扬,而哪些糟粕又值得我们摒弃呢?这是一个纠缠了近百年的老问题了。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1、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易经:可以说是百家思想之源: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乃阴阳五行辩证思想的源头,具有超越古今的大智慧!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世界客观规律本质的科学观,也是追求自然和谐的生命观!儒家:人之初,性本善!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追求博爱与大同世界,追求和谐完美的人文主义,讲究人文伦理,是人文思想的集中表现。
法家:人之初,性本恶!洞悉人性中恶的部分,以严明的法律约束一切,短短几百年,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霸业!!兵家:智慧超越古今的兵家---孙子兵法,这些先人高度的战争智慧的结晶,可是当今最发达的美国也在学习的瑰宝!也是确保华夏民族5000年长盛不衰的强大的军事思想保障!医家:中医,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超越时空的科学性实用性与高效性!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①包容博大的精神。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相当完备的行政伦理体系。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当时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
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摘要:介绍了儒家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提出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以德治国观,并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方面分析了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同时提出了笔者对以德治国的一些宏观构想和具体措施。
指出落实以德治国关键是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才能展现我国人民的新的道德水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以德治国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 以德治国的提出表明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的新时期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治国方略的诞生。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一、儒家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中国具有由来已久的重德传统,以德治国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的周公。
殷商的灭亡引发了人们对治国方略的深入思考。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自称是天、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们是受天保护的,他们的统治也是万世不变的,他们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天的意志,要老百姓对其统治逆来顺受。
然而,奴隶的暴动,却使天命改降于周。
这种历史的大变革使得周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反思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教训。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内容提要:“德治”思想贯穿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史,无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治国模式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古代德治理论,有着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德治思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起到更加独到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古代德治思想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新道德正文:一、古代德治思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德治理论,也随着其赖以产生的土壤变化而不断变迁。
早在夏、商、周之前,德治思想就已开始萌芽。
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周公旦初步提出“德治”,而集德治思想之大成,最早系统论述以德治国理念的是孔孟。
儒家德治思想被统治阶级采用和改造后,定型于西汉董仲舒,完善于包括了韩愈、朱熹在内的唐宋一来诸多思想家,作为主导治国理论历经时代洗礼而日臻完善。
(一)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1.德治思想的起源先王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先王视作完美无缺的人格象征。
而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
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了政治的核心问题。
在此条件下,每个人依据自己在一定血缘或政治关系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而理想的统治者应靠自己完美道德的示范作用,靠对子民的道德教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德治。
由于先王崇拜的普遍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王被圣化为道德的先觉者和德治的楷模,“法先王”也就是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
2.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开端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时代,应该是殷周之际。
商周之交,殷商的统治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反思天命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怀疑天命对于统治权的必然的绝对性,而在政治事务中融入道德的理性原则。
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夏、商虽然曾经受命于天,其结果之所以“不其延”的原因,正在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意思是:因为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权威、崇尚仁义、注重德治、重视和谐稳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权威的尊重是其精髓之一。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封建式的政治制度,强调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这种制度使得权威成为社会政治秩序和稳定的基石,被视为社会运转的必要条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威观念包括对君主、家长、长者等统治者和高级官员的尊重,以及对孔子、墨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崇敬。
这种尊重权威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崇尚仁义的理念也是其精髓之一。
仁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正、正义和人道主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仁义观念包括对官吏的治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要求,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这种崇尚仁义的思想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注重人民的利益和民生问题,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注重德治的理念也是其精髓之一。
德治强调以德治国,强调领导者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政治决策和治理能力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调领导者要风德兼备,要以身作则,做到诚信、守法、廉洁,以此来树立威信和权威。
这种注重德治的理念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的品质,认为道德高尚的领导者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视和谐稳定也是其精髓之一。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平衡发展。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调政治合理性和道德合规性的统一,以及社会稳定和安定的重要性。
这种重视和谐稳定的思想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矛盾的调解,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尊重权威、崇尚仁义、注重德治、重视和谐稳定。
这些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行为,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政治文化特色。
这些特色既是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尚书》德治思想
《尚书》德治思想《尚书》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古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之一。
在《尚书》中,德治思想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信条。
德治思想认为,只有以德治国,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介绍《尚书》中的德治思想,并分析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德治思想的形成背景《尚书》中的德治思想源于先秦时期诸子的思想交锋。
当时,各大学派均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其中道家提倡用非行政手段治理国家,儒家则强调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德治。
在这些理论之间,儒家的德治思想被认为是最具实际意义和生命力的,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即通过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来治理整个国家。
它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依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来实现。
德治思想强调了修身齐家、严肃考试、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了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性。
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地强调以德治国,时刻提醒民众要遵循正义、尊重他人权利、保持公共秩序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古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伦理的文明古国,德治思想正是这种传统的重要体现。
只有通过德治,才能保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并且能够培养出一批有道德的人才,从而造福全社会。
四、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德治思想是《尚书》中的重要思想,它伴随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并一直影响着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只有通过实现德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而发挥出一个国家的最大潜力,为全体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浅议“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
’’
众 爱 戴他 。 所 .用 政 治 来 统 治百 姓 ,只 能 从 百 姓 处获取 财 产 ,而 道 德 教化 则 能 获取 百 姓 的 心 孟 子 认 为 ,只 有 “ 民 心 ” 得 ,民 众 臣 服 于 统 治 者 ,其 统 治才 能得 以 巩 固 所 以 ,孔 孟均 认 为 。从人 心 上解 决 问题 才 是解 决 了根 本 问 题 , “ 民 心 ”则 是 “ 得 德 治” 的最 大 优点 。 而 同 时代 的法家 则 另有 一 番论 诃 ,主 张 “ 务 不
提 出 “ 德” 之论 。春 秋 ,郑 国著 名 政 治 家 子 产 则 敬 明确提 出 了 德 ,国 家之 基也 ” (< 传 》襄公 =十 左 田年 )的 思想 。而 儒 家 的创 始 人孔 老 先 生 则 把 这 一 “ ” 字 充 分 完 善 、 发 扬 光 大 ,更 为 明 确 地 主 张 德 “ 政 以德” 为 ,统 治 者 的 统 治 应 以 “ ” 为 基 , 用 道 德 德 诱 导 民 众 是 治 理 国 家 社 会 的 最 佳 方 法 : 在 孔 子 看 来 , “ 之 政 ,齐之 以刑 只 能 治标 ,而 “ 之 道 道 德 .齐 之 以札 ” 才 能 冶本 。 同 时 ,极 力 推 行 “ 德 治 的 还有 孟 子。 孟 子 在 < 子 ・ 心 上 》 中 阐 述 孟 尽 道:“ 善政 不 如善 教 之 得 民也 : 善政 , 民畏 之 善 教 ,民 爱 之 。善 政 得 民 财 , 善 教 得 民心 。 善 用 政 治统 治 不 如 善 用 道 德 救 化 能 得 到 百 姓 用 政 治 统
非 子 ・ 内) 各 )在此 ,韩非 子所 要 说 明 的 即是 卖 车 的
人 希 望 人 富 贵 而 卖 棺 木 的 』 希 望 人 天 死 ,并 不 是 说 、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它包含了许多精髓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和特点,以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和和谐,倡导“仁者爱人”、“父慈子孝”等伦理道德观念,主张君子以仁为本,臣子以孝为本,体现了社会和谐与家庭伦理的特点。
在政治上,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主张君臣父子之间要相互尊重和忠诚,主张君主以仁为本,以德治国,以礼行事,强调人伦之道和仁政道德。
这些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二、思想家对政治文化的贡献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仁政”的理念,主张以德治国,推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强调“君子之道,立克立德”。
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道家、法家等思想也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政治宽容和自由,法家思想则主张以法治国,重视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这些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对于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仁政”、“以德治国”的理念,推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强调政治的仁爱之道和和谐之道。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道家的政治观念,主张政治宽容和自由,重视道德和精神的提升。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出现了诸侯争霸、大夫擅权、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
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是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大裂变大冲突大组合的时期,是对三代以来神权政治观念、人文思想进行理性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
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涌现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如齐之管仲、晏婴,郑之子产、邓析,鲁之孔子,楚之老聃、范蠡,齐之孙武,宋之墨翟,等等。
他们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及政治立场,对传统与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检讨和深刻的反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道德的方案,成为中国“轴心时期”政治、军事、思想领域最早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才智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早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
而孔子以其关注问题的全人类性,以其思想的包菪浴⑵帐市远晌庖凰枷肴禾逯凶罹叽硇缘娜宋铩?鬃邮羌讨芄院笾泄飞献罱艹龅恼嗡枷爰遥坛辛艘笾芤岳吹恼挝幕挪纬闪俗约憾捞氐恼卫砺鬯枷胩逑怠?鬃拥恼卫砺垩稻哂星苛业穆桌碚我庖搴驼问导瘢岢龅囊幌盗姓蚊狻⒏拍睢⒎冻爰八枷牍勰睢⒄沃髡挪坏晌泄挝幕凶罨咀钪匾政治命题、概念、范畴,而且规定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他创建起来的儒家学说体系不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而且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对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进行一番分析和阐释。
德治的内在规定及逻辑展开殷周之际剧烈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最早的德治思想萌芽,但由于它所关注所忧虑的首先是天命的转移及政权的丧失问题,是一种外在附加的东西,尚未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自愿行为。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治思想更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
德治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通过礼乐文化、心性修养等手段,达到治理社会、维护秩序的目的。
本文将从德治思想的概念、实践及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儒家德治论的内涵与价值。
一、德治思想德治思想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本。
儒家认为,德治的核心是培养人民的德行,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德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教化,通过培养君主的德行,以德治国,引导民众遵循社会规范。
2、德主刑辅。
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即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3、修身为本。
儒家认为,修身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只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君主,更好地治理国家。
二、德治实践古代儒家在治国理政中,积极推行德治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治者以身作则。
儒家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楷模,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引导民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2、儒家道德规范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儒家将道德规范融入到政治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等,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3、德治思想的推广。
古代儒家通过教育、文化等途径,推广德治思想,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治国理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德治影响古代儒家德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国家治理的借鉴。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等理念,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塑造了民族文化性格。
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它提倡仁爱、忠诚、诚实等道德观念,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修养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3、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社会和谐、稳定和秩序,通过道德教化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德治国的好处
以德治国的好处
以德治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理方式,它强调道德标准对于政治,经
济和文化治理的重要性。
这种治理方式旨在推动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自省,
增强道德意识,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以下是以德治
国的好处:
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
二、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
以德治国可以引导公民遵纪守法,尊重法律制度,将个人的道德素质
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评价一个人不是只看其财富和地位,而是看他的
人品和素质。
因此,以德治国有助于人们在崇尚德行、热爱道德和遵守道
德的实践中体现其自我价值,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做出更
多的贡献。
三、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格局
政府以德治国,将创造出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氛围,并以此为基础来
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同时重视我们的环境
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实践举措,将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社会发
展格局,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国际形象和声誉
以德治国的实践表明,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国内的发展、和谐和稳定,还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声誉提升。
国际友好合作不仅要依赖各国政
府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强调个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以德治国将强化国际
信誉,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在现代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声誉。
综上所述,以德治国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格局和提高国际形象和声誉。
建设以德治国的道德社会,是所有国家应当不懈追求的方向,这也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名]: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精华
[责任者]: 李业杰
[发表时间]: 2001-01-01
[原文出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秘密等级]: 公开
[字数]: 3423
[主题词]: 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正文]: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精华
李业杰
正确地学习、研究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这个重要提法,关键问题之一是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国古代尊崇德治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我们党和国家几十年的治国经验。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以德治国”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
古今中外许多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道德对于政治的作用。
道德发挥作用的特点是求之于内而直指人心。
古人讲:治世在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的主要手段只能是靠“德治”。
正因如此,讲“以德治国”就成了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尧、舜、禹,皆以德高望重而即位,皆以德治爱民而著称。
中国古代凡有成就的政治家,大都同时也是有成就的道德学家,他们谈政治治理问题的同时也大都离不开谈道德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如何“保民”和“得民”是他们考虑问题的核心。
周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总结殷商因残暴而失天下的教训后指出,周人要想保有天下,只能是“修德配命”、“敬德保民”,推行德政。
周人行德政的核心内容是“惠民”。
所谓“惠民”,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要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要“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尚书·无逸》),勿使“民怨”;二是要行德教,即要对民进行“训告”、“教诲”,使他们心悦诚服;三是要“明德慎罚”(《尚书·康诰》),即说治民当然要有“罚”这一手,但是罚当慎。
所谓“慎罚”,即量刑要适当。
周人关于“敬德”“惠民”的这些思想和政策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来源。
到了春秋时期,诸子不仅明确提出了“政德”(《左传·昭公四年》)概念,而且明确提出了“德,国家之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德以治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等观点。
他们在诸多探讨中阐发了道德所固有的政治作用,给以后儒家的“德治”理想以更加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孔子承周而吸取春秋诸子的思想遗产,明确提出了搞德治的政治主张。
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修德”、“爱人”。
他力主为政者修德正身,以道德来感化人民。
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为此,统治者就必须以修身正己为本,他强调执政者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子路》)。
二是“惠民”。
在孔子看来,行德政于治民,就是要“养民也惠”,即对民要“富之”、“教之”(《论语·子路》),“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最好是在有能力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在德治与法治关系问题上,他主张德主刑辅。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总的说,孔子的“惠民”思想是其“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重大发展。
孟子则承孔子德政思想而直接提出了“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此说虽然夸大了道德的意义,但他毕竟看清了道德教化对于巩固政治统治的极端重要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
宋代宰相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其意也是在于推崇儒家的“德治”、“仁政”思想。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治理的历史,凡属统治年代长久一点的朝代都比较偏重德治;重法而贬德者难以长久。
秦推行非道德主义,仅历二世即亡。
唐朝号称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强盛的时期,历时也久。
其政治统治的最大特点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他们一方面“制礼”宣扬一整套的封建道德,以此来“正家”、“定天下”,另一方面又制订了我国历史上最系统严密的封建法典———唐律,这个“唐律”不仅是一部法律,而且也是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强制推行和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律就是“三纲五常”封建道德的律格化和条文化。
自汉代“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间,孔孟德治、仁政思想几乎一统天下,独领风骚。
孙中山倡“天下为公”之说,实际上与周公和孔孟之德治、仁政思想是一脉相传。
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这份历史遗产进行认真总结和承继,是看出了中国传统德治、仁政思想的源远流长和不竭的生命力。
在中国历史上,德治的核心是爱民、仁民,是政治上的民本主义,主张以保护百姓、取得民心为要,是天下为公的体现。
我们可以反对人治,但是没有正当理由要否定从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德治传统。
二、“以德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的光荣传统和重要内容
“以德治国”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是我们党具有不竭力量的源泉。
毛泽东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施政方法,很推崇儒家的“德治”、“仁政”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德治”、“仁民”思想,其核心就是早已深入党心民心的“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写下了著名的“老三篇”。
他在《为人民服务》中阐述了“为什么人”即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这是毛泽东同志施政思想的核心和起点。
在《纪念白求恩》中阐述了“做什么人”即做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问题。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修身、修德论。
在《愚公移山》中阐述了“怎么做事”即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问题。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施政方法论。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提出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仍然高度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老三篇”至今深入人心,闪耀着难以掩盖的历史光辉,并被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和阐发。
毛泽东同志在“老三篇”中阐发的这些思想后来被溶入党的“群众路线”当中。
我们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所体现的基本政治思想价值就是以“德治”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路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靠人”,“关键在人”。
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放在重要地位。
在讲到我们党和国家如何施政问题时,邓小平同志更是把“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等作为最高标准,提出了人民利益最高标准论的观点。
当然,有人讲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突出关注的是“法制”和“法治”,而不是“德治”,这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邓小平同志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条件下说这些话的,他关于“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思想以及加强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思想,却已经暗含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而他的“人民利益标准论”,我们如果联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古代“德治”观,从社会治理和施政观角度看问题,则是典型的“德治”“仁民”论。
江泽民同志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先后提出了“三学”和加强进行“三讲”、“三观”、“三个代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措施,重点论述了思想道德建设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和法律制度建
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如何治理国家和施政问题上,江泽民同志先从政治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随后又从思想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要求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我们讲三代领导核心之间的一脉相承,绝对不能忽略他们之间在“以德治国”方面的相承关系。
总之,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和强调以德治国主张,不是什么忽发奇想的产物,而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方面光荣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新和发展治国方略的必然。
作者简介: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教授(邮政编码250014)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创建时间: 2000-08-14
修改时间: 2000-08-14
操作员: CN=lyx/O=notes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