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
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教案+反思)
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
(板书课题:马诗)二、简介作者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ɡōnɡ
宫 上下 结构
hóu
侯 左右 结构
易写错
hóu hòu
侯 王侯
公侯
候丨
时候 等候
词语解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诗意: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 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 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课堂演练 一、诗意再现,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 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 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 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 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 建诗》《王司马集》等。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 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 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qī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 中描写的景物。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体会织
迢迢牵牛星
女的愁闷、 悲伤,抓住 叠词读出诗 歌的韵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寒食》描写了暮春时节京都长安 城寒食节的景象和节日习俗。诗人以汉 喻唐,勾勒出一幅美妙的节日画卷。
迢迢牵牛星
遥远。
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 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诗作多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 之情,语言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
《十五夜望月》 情景交融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处
_c_h_ù_( 到处 ) _c_h_ǔ_( 相处 )
传
_c_h_u_á_n_( 传递 ) _z_h_u_à_n_( 传记 )
脉
_m_ò__(含情脉脉) _m_à_i_( 脉络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宫( 宫殿 ) 官( 官员 )
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1.课外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背诵 积累。
2.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同学交流评价。
3.结合本课的学习体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 博大精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
目的:借忙碌的劳动掩饰、排遣愁思。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的内心 织女的情态
不成章(思) 相思 零如雨(悲) 之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可逾越)
强烈的相思
内心的凄苦
人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讨论:这首诗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开头,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共16张PPT)
课外拓展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初读古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听录音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精读古诗(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 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于 谦
分
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整首诗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
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 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石灰】
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大岭之中,经过千锤万凿 开采出来之后,它被运到石灰窑里。又经受高温焚烧,变成了 生石灰,却仍然非常坚硬。又经过冷水浸泡,就成了粉末状的 洁白的石灰。
课外拓展
墨梅
竹石
[元]王冕
[清]郑燮
我家洗砚池头树,
咬定青山不放松,
花开淡墨痕。
立根原在破岩中。
不要人夸好颜色, 千磨万击还坚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任尔东西南北风。
谢 谢观分
看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巨。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0课 古诗三首(课件)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对偶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战场的景 色。用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显示了战场的清冷悲凉,含蓄地 表达出诗人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愿望。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何当“,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意 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主人重视, 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 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 的雄心壮志。
写出了竹子扎根的艰难和顽强,挺立 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在人面前
赞美之情顿出 突出表现了经历磨难后的岩竹身姿挺拔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写出了竹姿态之豪迈, “尔”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
竹子
破岩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托物言志
——不放松、立根还坚劲
突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出
天我们来学习这组诗中的第五首。
万( )奔腾 快( )加鞭
讲授新知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与“诗圣”杜 甫、 “诗仙”李白、 “诗佛” 王维齐名的唐代著 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李凭箜篌引》《梦天》《雁门太 守行》等。
字词识读
yān
sì
luò
燕山 似 金络脑
初读古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设问
这两句借马抒情,边塞是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 机会一展雄姿,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表现了诗人渴望被人赏识、 重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金络脑 马
托物言志
诗人
施展抱负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突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出
主
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
总结
抓住节日中的典型事 物来写诗歌,让诗歌 更加凝练有韵味。
诵读诗歌。
白天:春城飞花图 晚上:走马传烛图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春天的京城 东风:春风 汉宫:用汉代的皇宫来借指唐代的皇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 以汉喻唐)
东风:春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当时的皇帝(唐德宗)很喜欢这首诗, 他觉得这首诗是在称赞自己, 唐德宗:这一定是在赞美我啊!赞美我的 恩泽就像这火种一样传递到家家户户。
但是朝廷上有一些皇帝宠幸的官员觉得 韩翃是在借诗讽刺自己。 宠臣: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 但我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在讽刺 我们搞特权,讽刺我们腐败啊!
借助注释, 说说古诗 的意思;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亮:思念 桂花:“八月桂花香
诗的前两句渲染了冷清的环境。请尝 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我们来读一 读,读出冷清的感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照在庭 院中,地上一片洁白,好像铺 了一层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万籁俱寂,清冷的秋 露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都是通过抓取节日中的典 型事物来写节日。 写景铺陈的目的都是为了 抒情。
活动一: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动词很生动。
如……
灰冷色 调的词语
很多。
叠词很
有特色。
品味诗歌语言。我发现……
活动二:借典型事物,发现诗人匠心。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
10古诗三首文本分析《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歌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
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传达出企盼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之意。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诗人以石灰作喻,表达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诗人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并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骨气。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读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古诗意境的前提。
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仔细推敲,因此抓住重点字、词来分析和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声、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前提,在学生读通诗句、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理解古诗内容,分析每首诗中所描写事物的特点,体会古诗表达的诗人的崇高志向和品质。
4.揣摩诗歌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感受古诗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体会古诗表达的诗人的崇高志向和品质。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语言,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课时安排2课时1.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字词,疏通诗歌《马诗》大意。
3.体会《马诗》中表达出来的诗人的志向,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马诗》的诗意,感受古诗中所写的马的特点,体会古诗中表达出来的诗人的志向。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赏析托物言志诗》教学课件
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 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
粉骨碎身浑不怕,
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 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若等闲。
将石灰石烧 成石灰粉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不怕精牺神牲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托物 言志
石灰吟 于谦
课后练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下 课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 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文 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 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此 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宝 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 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途 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赏析托物言志诗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深受百姓爱
于
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谦
于谦击退瓦剌,英宗复辟后却以“谋
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石灰吟
烧炼石灰石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若开等采闲石灰石很不容易)
烈火焚烧若等闲。
以石灰自喻,寄寓 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 牺牲的高尚品质。
诗中运用的艺术技巧
物
艺术手法
志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下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课件PPT(杨春早)
读悟情感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作者吟诵石灰的炼制过程及 品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忠诚、 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故事背景
于谦一生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 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 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立明景帝,亲自率 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 族再次野蛮统治。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石灰吟
邳州市占城镇许集小学 杨春早
诗人简介
于谦(1398-1457),字 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 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 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 英雄。
读准字音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hu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浑:全。
今译: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 世间。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 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而且它还要经历熊熊烈火的 焚烧。它把这当作很平常的 事情。即使粉身碎骨他也毫 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 在人世间。搜索“杨春早”,收藏我的主页可随时查看最新精品课件锤
záo
凿
千锤百炼 一锤定音
言之凿凿 凿壁偷光
fén
焚
焚烧 心急如焚
焚毁 玩火自焚
读出节奏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部编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精品课件】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sì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学习《马诗》
学习《马诗》
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学习《马诗》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马诗》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学习《马诗》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读一读,说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石灰吟》
感受诗歌情境,朗读诗歌,齐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学习《竹石》
竹 石
学习《竹石》
回顾学法,自学古诗,读懂《竹石》,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2.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竹石》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学习《石灰吟》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5张PPT)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对偶
① [燕山]指燕然山。 这里借指边塞。
读一读,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视觉:黄沙如皑皑白雪 触觉:大漠夜间寒冷寂寥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诗意:
在月光的温柔照耀下,塞外广袤的沙漠呈现出如雪般洁白的 光泽,仿佛一片银色的海洋在夜色中静静流淌。而燕山之巅,那 弯月牙儿如精致的弯钩般高悬天际,洒下柔和的银辉,为这寂静 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与诗意。
谢谢聆听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 唐代诗人李贺也很爱马,他写了一组 诗——《马诗二十三首》。 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第五首。
介绍诗人
➢ 李贺(790--816)字长吉 ➢ 唐代诗人 ➢ 7岁能辞章 ➢ 15岁工乐府 ➢ 27岁卒 ➢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
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被
后人誉为“诗鬼”。
初读古诗
➢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塞景色 借马抒情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配乐朗诵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荒凉冷寂 急切向往
➢ 朗读并背诵全诗。 ➢ 总结学法:回顾学习本首诗的过程,归纳
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字法”:读、品、悟、背。
➢ 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按“四字法”学习搜集到的诗歌。
马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 你积累过哪些与“马”有关的诗词?
课前导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8张PPT)
走近诗人
作者名片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 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 是与“诗圣”杜甫、“诗仙” 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 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 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初读古诗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诗
[唐]李贺
yān
s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jīn luò nǎo
课后总结(一)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后总结
通过学习《马诗》这首古诗,我们深入了解了唐代诗人李贺对自由、豪迈和勇敢的向
1
往。通过描绘马的雄壮、矫健和自由自在的形象,李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
求。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古诗的基本知识,比如古诗的体裁、形式、 修辞手法、韵律和节奏等。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空旷寂寥 寒风凛冽 宽广无垠
清冷肃杀
品读感悟
自读三四句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 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古诗解读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 属贵重鞍 具,象征 马受重用。
明写骏马在沙 漠中奔跑,实 写何时自己能 被重用,报效 国家。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 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
授课老师: 时间:
抒情: 何当
快走
表借 明马 志自 向喻
新课导入(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新课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马诗》。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10 古诗三首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
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 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有《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燕山:指燕然山。 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 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何当今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何时将要
快走:驰骋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清秋:清爽的秋天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头带上金络头。飞快奔 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通过感叹马的命运, 表达诗人保家卫国
的远大抱负,怀才 马诗
不遇的感慨。 (唐)李贺
李贺年少成名,一生仕途失意, 却有“世上英雄本无主”的英雄 气概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
“千磨万击”
可以读得慢一些、重 一些,“还坚劲”语 调略微上扬,表现出 环境的恶劣和竹子的 坚韧。最后一句可以 读得舒缓、从容一些, 把顽强自信的态度表 现出来。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吟咏对象
表达志向
共同特点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马 石灰 竹子
远大的抱负,怀才
千锤万凿出深山, 石灰坚强坚韧 烈火焚烧若等闲。 的品格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又指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
“千锤万
凿”“烈火焚 烧”可以读得 稍有力度一些, “若等闲”可 以读得平稳、 舒缓,读出其 中的从容之意。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者题画诗。
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
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教室的
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了
于谦(1398—— 1457),汉
解 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民
作 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 者 湖三杰”。
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
(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
1 23 第 第第 一 二三 课 课课 时 时时
10 古诗三首
1 第一课时
新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
课 导
作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战
入 场,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一
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
诗歌作品,你知道他是谁吗?
马诗
【唐】李贺
《马诗》是中唐 诗人李贺所作的 一组五言绝句, 共二十三首。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 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为什么作者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 很贵重,很受重用。
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写出马驰骋的样子
深秋
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 肃清敌人的志向。
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从 哪里可以看出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没有实现
总 01 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结 写
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又
法
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之情。
02 这与“马”有什么关系呢?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 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总 结
03 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的爱国热情。
板 书 设
计 写景
抒情
马诗
沙如雪 月似钩
空旷冷峻
何当 清秋
没有实现
怀杀 才敌 不报 遇国
课
后
作
1.背诵默写古诗。
业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 第二课时
复
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
导 入
的古诗《马诗》在表
达上有什么特点?
石灰吟
【明】于谦
赞颂石灰。吟:吟 颂,指古代诗歌体 裁的一种名称。
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板
书
设 计
竹
前两句:描述石中竹子的特征
托 物
石
后两句:赞美竹子的品格
言 志
回
顾
全
三首古诗都具有托物言志的特
文 点,在学习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
从字面上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还
要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
古诗隐含的意思。
课 后
作 1.背诵默写古诗。
业
2.搜集关于竹的典故和含有竹的诗句。
总 结
3.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写 法
托物 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
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你能有感情地朗 读这首诗吗?读出诗 人不怕牺牲和坚强不 屈的品质。
课
《石灰吟》中诗人用托物言志
堂 小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
结 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
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
写
法
托物言志
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 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 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 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你能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诗吗?读出诗人渴 望建功立业,但又不被 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 无奈之情。
课
堂 小
李贺的《马诗》让我们
结 领略了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
手法,感受到诗人报效国家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
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诗人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 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 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之情。
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怕牺牲,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这两句诗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要能 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色,说说给 你带来什么感受。
精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读
拟人 比喻根扎 本来扎根。
古
得结实。
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子刚毅的性格。 环境恶劣时不畏艰难。
这两句诗描写了竹子的什么特点?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 词感受到的?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句 诗的意思。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根 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咬”字好在哪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 和坚定的信念。
经受无数次的磨难。 任凭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坚韧不拔。 竹子坚强不屈。
这两句诗描写了竹子的什么特 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 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提示:可从竹的习性、生存环境、 自然特点、外形、用途等方面思考。
( (120) )2 竹 它成 四片 季生 常长 青,,中不空惧外寒直冷,,很坚谦强虚;; (3)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 (4)它扎根很深,打牢基础,脚踏实地; (5)可做生活用具、建筑材料、运输工 具,实用价值高。
竹石
【清】郑燮
总 结
01 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竹子吗?
写
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诗
法
人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
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02 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托物言志。
课
堂 小
《竹石》中诗人用托物言志的
结 方法,借赞美竹子的顽强,说明做
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表达自
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
郑 板 桥 书 法 欣 赏
郑 板 桥 墨 竹 图 欣 赏
知
识
链 接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初
读 古
竹石
诗
xiè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竹石
意
停
【清】郑燮
顿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面临着各种考验。 不畏艰难。
这两句诗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 来的石灰,把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 跟平常事一样。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双关 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桥全集》。
知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
识 链
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
接 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
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较为公认指金农、
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
慎、罗聘、高翔。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 隆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 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 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 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 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 遭诬告罢官。
燕山(yān)
燕
燕子(yàn)
诗
似乎(sì)
似
似的(shì)
马诗
【唐】李贺
yān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
马诗
意
停
【唐】李贺
顿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整 体 感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 广大的沙漠。 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初 读
石灰吟
古 诗
【明】于谦
chuí záo
fén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书 写 指 导
注意右边“垂” 的第三笔是竖。
注意“凿”的 笔顺规则:先中间 后两边,先里后外。
注 意
石灰吟
停
【明】于谦
顿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 上的一首诗。
了 解
郑燮(1693—1766)清代官吏、
作
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
者
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
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
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
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坚定不移的信念 顽强不屈的精神
总 结
1.0诗1 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写
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法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这与“石灰”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