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法律思想
哲学大师王守仁的4个军事思想
哲学大师王守仁的4个军事思想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在军事上也有卓著的成就。
在军政建设上主要包括士兵招募、兵制改革、军队人才的选拔、军队纪律、军民关系等方面;在军事斗争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斗争策略,主要包括剿抚并用、各个击破、避实击虚、反间布疑等,"因利制衡"贯穿其整个军事斗争策略之中。
在士兵的招募上:罢免客兵,选练民兵王守仁在士兵的招募上,主张罢客兵,招募当地武艺出众者编为民兵。
他认为:"每遇盗贼猖獗,辄复会奏请;非调土军,即请请狼达,往返之际,辄已经年;靡费所需,动逾数万。
"而且等军队集结完毕准备进攻时,盗贼"魍魉潜形,会无可剿之贼"。
(二)在军队的建制上:改革兵制以增强效率王守仁十分重视兵制,他认为:"习战之方,莫要于行伍;治众之法,莫先于分数。
"王守仁通过朝廷的准予"便宜行事"提高了自身在军中的威望,解除了上级对其发布军事命令的干扰性因素。
同时又通过军制的改革,使得军队层层节制,克服了先前军队组织涣散的问题,提高了军令的实施效率。
(三)重视军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王守仁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为政在人,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熄。
"人存政举,使行奉行不至,则革弊之法反为流弊之源",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应慎重的选拔军事人才,所以他在《陈言边务疏》中陈述八事以备採择时,八事之中首列者就是"蓄才以备急"。
他认为应"蓄才以备急",来应对紧急之变。
因为"得其人则克以胜;非其人则败以亡"。
为储备军事人才,王守仁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是:"使公侯子弟皆聚于一所,择文武兼济之才……以教育之;又余武学生之内岁迁其超异者于此……比年而校试,三年而选举。
"重视学校在培养军事人才中的作用,当然,此种办法仅从"公侯子弟"中来挑选人才,也体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王守仁(王阳明)
生平事迹 政治主张 思想成就 广泛影响 相关遗迹 个人作品 历史评价
介绍目录
生平事迹
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绍兴府余姚县,成 化十七年辛丑(1481)其父中了状元随父 移居北平。王守仁自幼聪明,非常好学, 但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而且也很喜欢其他 书籍。思想也比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 生都不能理解他。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 要作一番事业。
致良知: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 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 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 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 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 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 的一部分。
历史评价
对后来者的影响
阳明先生是蒋介石先生最推崇的人,由此可 见阳明先生之过人。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 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 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 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 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明史》评价
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 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 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 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 儒先,卒为学者讥。守仁尝谓胡世宁少讲学, 世宁曰:“某恨公多讲学耳。”桂萼之议虽 出于媢忌之私,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 为讳矣。
思想主张Βιβλιοθήκη 心外无理: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 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 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 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 心自秉其精要。
王阳明人物介绍
02
少年立志
王阳明11岁,父亲王华考中状元,王阳明随父亲入京就 学。 私塾中王阳明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先生答:“惟读书登第 耳。”。王阳明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 耳。”由此可见少年王阳明的雄心大志。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期,当时的大明王朝外患不断,既有 倭寇时常侵扰东南沿海,还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屡屡进犯中原, 所以立志要成为圣人的王阳明,首先想到是“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的“为万世开太 平”,于是练习骑射,研读兵书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为凡夫俗子,皆可为圣 贤。 致良知 事上炼 知行合一
05
除匪患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 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王阳明到江西后权衡利弊,建立新军。当时江西最大的四股 土匪为最近——谢志珊,最远——詹师富,最弱——卢珂,最 强——池仲容。王阳明先打詹师富(兵者诡道也)。后对南赣各 地广发招降书,动之以情,晓以利害,卢珂来降。表面讲学传道, 暗地策反间谍、得谢志珊山寨设计师,后十路官军,伏兵层出, 擒谢志珊。以卢珂使池仲容懈怠,智捕池仲容。 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王阳明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01
人物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 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 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 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 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 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 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 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 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 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 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 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教育主张的理解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教育主张的理解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强调了人的内心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他的理论中,他强调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主张。
"随人分限所及"意味着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来给予相应的教育。
王守仁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应该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全面的成长。
王守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他主张通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只有内心和谐、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王守仁还倡导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他认为知识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王守仁的教育主张强调了个性化教育、培养道德品质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潜能和需求,教育应该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实践能力的社会栋梁之才。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王守仁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其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明代王守仁的思想与哲学
明代王守仁的思想与哲学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刻、独到,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王守仁的生平、思想和哲学三个方面探讨他的思想与哲学。
一、王守仁的生平王守仁,字子华,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他的祖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的祖籍是福建南安,一种认为他的祖籍是江西高安。
他自幼聪明,14岁时因贫穷家境而不能上学,但仍虚心向人请教,广泛涉猎儒、释、道三家经典,并深入研究朱熹的《四书》和《五经》。
后来,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成为朝廷高官。
但他对朝廷的贪污腐败感到不满,于是辞职归隐山林,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和思想,成为了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二、王守仁的思想王守仁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心学”、“格物致知”、“理性主义”和“仁爱思想”四个方面。
1.心学:王守仁提出了“心学”思想,强调“心即理”,即人的心中已经有了伦理道德智慧。
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内心驱使的,真正的智慧和道德都来自于内心,所以应该注重培养和修炼内心,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2.格物致知:王守仁提出了“格物致知”思想,强调人们应该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他认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和宇宙的奥秘。
3.理性主义:王守仁的思想中还有一种理性主义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与物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此基础上,王守仁又提出了“致良知”重要原则,具体而言是追求良知,以此为基础去修身、齐家,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4.仁爱思想:王守仁提出了“仁爱思想”,认为人们应该亲近大众和平民,并体恤他们的利益与幸福。
他认为,只有贴近人民,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三、王守仁的哲学王守仁的哲学是一种以心学为基础的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体系。
王守仁资料
人物年代: 明代
安葬地: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字号: 字伯安,号阳明
谥号: 文成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概述
阳明生平 童年生活
贵州龙场悟道
归途
政治主张 明赏罚
量情法
重纲纪
个人成就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知行合一
王守仁画像
王阳明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农历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 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尽管如此,他从年少时代起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如13岁丧母后,继母待他不好,他竟买通巫婆捉弄其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他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
王守仁的法律思想
王守仁的法律思想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中期人士。
王守仁是明朝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还有政治家与军事家,可谓是一位集大成的人士,其著有《王文成功全书》,这本书不仅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理论,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在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中得到了彰显。
明朝中期,朝政混乱,宦官刘瑾当道,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正在这多事之秋之际,一个名为王守仁的人从家乡余姚前往千里之外的帝都北京为官。
而在此期间其因为上书反对宦官刘瑾,而遭到贬谪,王阳明之后前往贵州开始了他的贬官生涯。
而就是在这个偏远的山区里,开始思考着他的哲学理论。
当时明朝推崇的是程朱理学,而朱熹的所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被人们广为接受,而朱熹所提倡的思想理论,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明王朝的法律制度体系中。
从现在看来,朱熹是唯心主义者,其所提倡的“天理”,即所谓的封建伦理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伦理理念被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脑海中。
而王阳明开始对于朱熹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定的批评。
在他被贬官的贵州农场,他开始每天格物致知,希望能够成为圣贤,能通晓万物之理,即“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他认为朱熹的理论“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其实天理存在人的心中,而不须通过纷繁复杂地程序来获得,也就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的“心学”,近取陆九渊、陈献章,远源子思、孟子。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宇宙的主宰,它在人类社会中则体现为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这种观念即人与生俱来的“良知”。
只要保持和发挥人的“良知”,则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你一想到孝,你就完成了孝,“一念而善即善人”,这就是“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因此,完全不必去“格物致知”, 只要闭目沉思,“求理于吾心”,就能获得“天理”。
【1】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中来一窥王阳明所提倡的法律思想。
(一)因时制宜进行立法首先王守仁特别强调在立法时应考虑时代的特殊性,认为法律的制定“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用舟航”,即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国开(山东)02013-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三-参考资料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三-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判断题】理学也称“道学”,是对形成于宋代并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地学术思想总成。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2题
【判断题】盛于宋明时期的心学,讲究“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3题
【判断题】《大学衍义补》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丘濬所撰写。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4题
【判断题】黄宗羲为限制君权提出了“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5题
【判断题】“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核心。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6题
【判断题】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7题
【判断题】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被后人称之为“清出三大师”。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8题
【判断题】中国自东汉至北宋期间,所有对肉刑的不同立场,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都是儒家的仁政学说。
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秦代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开端,重视制度的建立和法律的实施。
法家学派主张以法制为基础,倡导严苛的刑法和奖惩机制,以达到对人民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也使人们生活在严酷的法治环境下。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兴盛起来,并开始影响到管理思想的发展。
儒家强调人伦道德和仁爱之道,主张通过教化来管理人民。
儒家提倡的君子道德和礼仪规范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这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隋唐时期,玄奘的佛教思想开始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影响。
佛教强调个体的自我调节和心灵净化,提倡功德布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社会管理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佛教的管理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素质,强调以慈悲心和智慧去管理他人。
宋代,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主流。
理学强调人的心性和道德修养,提倡以心为本来管理社会。
理学思想注重个体内心的平衡和健康发展,认为管理应该从管理人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出发,通过道德教化和严格规范来管理人的行为。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衰落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与实际管理逐渐脱节,世风日下,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此时,一些新的管理思想开始兴起。
如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来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李贽提出的自然之道与人事之理相结合来指导管理。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可以看作是从以法家思想为基础的法制管理到儒家思想的道德管理,再到佛教的心灵管理和理学的心性管理,最后发展到了注重实践的“知行合一”和自然之道的管理思想。
这一过程中思想的更新与传统的融合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管理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编者按: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
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有和教育家。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学术思想,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
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其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
他又明确地宣称平生讲学,专在“致良知”三字。
他以“良知”为人人具有的“良知自知”,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
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主张教学重在引导学者“各得其心”。
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学说作为反对朱学的精神武器,批评理学“外心以求理”,同时猛烈抨击朱熹以及当时学者那种“循章摘句”、“支离决裂”的恶劣风气,明确破除当时的迷信,独树一帜,另立体系,是时代的勇者。
他所倡导的、所身体力行的,就是一条以内圣带动外王的路线,其中包含了一种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复兴的要求,以及对宋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潮流的一种反抗。
正文:[原文]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
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
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云“知茛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
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加是。
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先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王守仁有趣历史故事
王守仁有趣历史故事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联。
下面,我们将聚焦于一些令人着迷的王守仁历史故事,以展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卓越人生和思想贡献。
作为一个伟大的儒学思想家,王守仁对教育无比重视。
据传,他年轻时曾在家乡山东的一所私塾教书。
有一天,王守仁正在教学,突然发现一个小伙子在窗外偷听课程。
这让王守仁感到非常生气,于是他高声喝道:“身负天下重寄,你竟敢偷听!”这小伙子感到非常惊讶,赶紧逃跑了。
王守仁注重教育的事迹曾广泛流传,也凸显了他对于儒学传统的严格要求和执着追求。
在他的某次著名演说中,王守仁提到了一个关于人性善恶的故事,以传达自己鲜明的思想观点。
他讲述了一个有关螃蟹的寓言故事。
据说有一种特殊的螃蟹,它的左边脚是黑色的,右边脚是白色的。
这种螃蟹常常和其他普通的螃蟹一起生活,而其他螃蟹对它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
一些普通螃蟹觉得左白螃蟹的存在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并试图将其排斥出去。
然而,王守仁以此来说明,人性的善恶并不取决于个体的外在特征,而是取决于内在的道德品质。
他强调,善恶之心并非源自外在,而是植根于每个人内心的本质。
除了作为一位思想家,王守仁还被人们视作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他在明代的政治界具有很高的声望,被朝廷征召多次出任一些重要职位。
据说,一个受贿的官员曾向王守仁行贿,希望能得到一份官职。
然而,王守仁却毫不留情地将这位官员交给了法律。
这个故事展示了王守仁对廉洁正直的坚守,以及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道德标准。
此外,王守仁还是一位重视生态环境的早期倡导者。
在他的著作《爱蚕》中,他强调了对蚕的保护与培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蚕丝织品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蚕的生态环境,保障蚕的生存和繁衍,对于国家的繁荣至关重要。
王守仁有趣的历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独特视角。
明朝心学哲学家王守仁简介
明朝心学哲学家王守仁简介王守仁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了经验,提出致良知的学术宗旨,认为这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若信得这三字,譬之操舟得舵。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
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
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
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1422~1491),娄谅向他介绍了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很受启发。
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
28岁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弄权,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称刘等为权奸,被刘瑾廷杖,后系狱,不久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正德三年时他发生重要的思想转变,以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突破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认为所谓理就是人的心理,并在当地建立龙冈书院。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其主讲贵阳文明书院,他在此首次演讲知行合一说。
刘瑾伏诛后,他历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文选清吏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职,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弟子徐爱等人讲述他的大学格物新说与知行合一说。
后经徐爱记录整理,成为《传习录》,正德八年至滁州督马政,讲学规模渐大,一度强调静坐,要求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
王守仁及其思想渊源
王守仁及其思想渊源江门心学之后,王守仁集心学之大成,“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盛极一时,压倒了朱学,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余姚位于姚江之畔,所以学者称他为姚江。
他曾经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静养,自号阳明子,所以学者又称他阳明先生。
死后谧文成,所以又有王文成公之称。
他20岁中举人,27岁中进士,后为刑部、兵部主事。
34岁时被贬到贵州龙场驿为驿丞。
在这里,他开始树立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5年后,刘瑾被诛,重新起用,历任江西庐陵知县、南京刑部主事、吏部郎中、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46岁时镇压南赣农民起义,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47岁时平定南昌宁王朱宸濠叛乱,49岁升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务,封新建伯,正式提出“致良知”学说,建立起他的心学体系。
55岁镇压广西大藤峡族起义,次年病逝,终年56岁。
他为明王朝的稳定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得到了不同寻常的待遇。
王守仁王守仁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
明初长期相对稳定的守成局面,使统治者失去了建国初期勤政不怠的作风。
皇帝荒废政事,大权旁落,宦官趁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朝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政局混乱,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边患频仍,藩王叛乱,明朝统治岁无宁日。
明代中叶的社会动乱,反映出人们的信仰发生了危机,对封建伦理道德准则发生了动摇。
下层人民不满、反抗以至发动武装暴动,固然反映出他们对封建伦常的蔑视和唾弃,尤为严重的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道德危机。
明代以程朱理学为正宗,以科举考试作为录用官员的基本途径。
程朱理学成为读书人跻身官场的敲门砖,而不是严于律己的座右铭。
科举取士造就了一批唯利是图的假道学、伪君子,真正对理学教义真诚笃信,按理学教义刻苦修身的则微乎其微。
这种现象,到明代中叶愈益严重。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王守仁出身官宦之家,胸怀大志。
青年时代博览词章,遍读朱子之书,涉足佛、道。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浅析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浅析
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源于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儒家关于治国理念的最好体现。
“守仁”是指端正自己的行为,坚持正义道德,以仁德礼义正直地维护正义;“知行”是指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理论贯穿于实践之中;“合一”是指将“守仁”与“知行”融合在一起,“守仁”不只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和应用,将它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去,与环境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可以说是孝BIK君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信念,也是构筑政治社会的基石,是儒家的根本理念。
孔子云:“但诚守仁而已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用仁德打动民心,而仁的实践,则是循序渐进般的,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才能把仁政覆盖到天下。
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在立国兴邦的过程中,古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础,比如汉武帝派遣青衣使到各省宣讲仁政,民间也因此而拥有幸福安定的生活;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为此而编纂了《守仁》书,李自成、李鸿章等将其作为治国理念,维护了封建盛世;到现在,很多尊重传统文化的人士,还将“守仁知行合一”作为保护百姓的理念,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总之,从宏观和微观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是维护正义的重要理念,也是社会乃至国家建设的基石之一,它把知行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宣扬一种理性而积极的价值观,是带给我们无穷精神力量、智慧与成功的指引。
王守仁心学四诀的真正含义
王守仁心学四诀的真正含义王守仁,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浙江余姚人。
其因心学而闻名于世。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自称“一生伏首拜阳明”,我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物曾国潘所领导的湘军,更是人人都阅读王守仁的著作,可见他影响力之大。
据史书记载,王守仁年轻之时即向往做一名圣人而挨父亲的耳光,后来因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而多日“格竹”,被人视为痴人。
但就这样一个人,在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竟然平定了宁王之乱。
在其年老之时,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叛乱,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朝廷遂委任其为左都御史前往平叛。
令人想不到的是,守仁先生还未到两广,叛乱头领即率众投降,因为他太历害了!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就是现今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在作品中称王守仁军中练习武功(运气),而长啸,军中皆惊。
可谓文武全才了。
他怎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归根结底,是他的哲学根基,哲学研究好了,就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就能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成功的目标。
王守仁的哲学,后来被哲学界称为“心学”。
嘉靖六年五月,王守仁抱病奉命去两广平叛,在天泉桥上,对其弟子钱德洪和王畿两人传下了“心学四诀”。
是时,天地寂静,微风轻拂,守仁长袖飘飘,弟子躬身肃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为心学四诀。
因其用语过于原则笼统,以致后来心学流派众多,认识不一,学者们对此认识颇不一致。
很多人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
其实,什么东西的研究都不要太过,不要想的太过复杂。
中国早就有“炳烛”之说,因此,我们更不要牵强附会。
综合王阳明先生的哲学一贯思维,无外乎一个字(见周星池先生的《长江七号》):知行合一,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在我国近代,毛泽东与蒋介石对王守仁的哲学研究的都比较深入,他们所得到的,无外乎这几个字。
具体说来,就是先确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要符合正道的,其次要研究具体的战略战术,不忌诡道,出奇致胜。
诸君细思,当知吾之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的法律思想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中期人士。
王守仁是明朝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还有政治家与军事家,可谓是一位集大成的人士,其著有《王文成功全书》,这本书不仅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理论,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在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中得到了彰显。
明朝中期,朝政混乱,宦官刘瑾当道,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正在这多事之秋之际,一个名为王守仁的人从家乡余姚前往千里之外的帝都北京为官。
而在此期间其因为上书反对宦官刘瑾,而遭到贬谪,王阳明之后前往贵州开始了他的贬官生涯。
而就是在这个偏远的山区里,开始思考着他的哲学理论。
当时明朝推崇的是程朱理学,而朱熹的所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被人们广为接受,而朱熹所提倡的思想理论,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明王朝的法律制度体系中。
从现在看来,朱熹是唯心主义者,其所提倡的“天理”,即所谓的封建伦理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伦理理念被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脑海中。
而王阳明开始对于朱熹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定的批评。
在他被贬官的贵州农场,他开始每天格物致知,希望能够成为圣贤,能通晓万物之理,即“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他认为朱熹的理论“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其实天理存在人的心中,而不须通过纷繁复杂地程序来获得,也就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的“心学”,近取陆九渊、陈献章,远源子思、孟子。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宇宙的主宰,它在人类社会中则体现为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这种观念即人与生俱来的“良知”。
只要保持和发挥人的“良知”,则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你一想到孝,你就完成了孝,“一念而善即善人”,这就是“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因此,完全不必去“格物致知”, 只要闭目沉思,“求理于吾心”,就能获得“天理”。
【1】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中来一窥王阳明所提倡的法律思想。
(一)因时制宜进行立法
首先王守仁特别强调在立法时应考虑时代的特殊性,认为法律的制定“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用舟航”,即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明朝中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尤其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各地藩王也相继叛乱,为了镇压这些起义和叛乱,朝廷需要花费大量的银两,而此时中央政府因为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而国库亏空,如果将税收的负担更多地施加给百姓的话,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要求改变一贯禁商止贩的被动措施,提倡“商贾疏通”;但同时应制定税法,对商贩“照例抽税”。
【3】而在此过程中,王阳明也认识到了适当开放商品市场能给社会带来稳定性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重本抑末”的明王朝,王阳明的此项措施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和而且还增加国库税收。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其因时制宜的立法思想的体现,虽然该思想并没有逃脱封建伦理纲常的范围,一定程度是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但是从当时看来,已经王阳明能“因时制宜”而进行立法已经实属不易了,他毕竟很难摆脱时代的束缚。
(二)因地制宜进行立法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明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尤其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甚。
而王阳明经过观察与思考后认为“今天下郡县之设,乃有大小繁简之别,中土边方之殊,流官土袭之不同者,岂故为是多端哉?盖亦因其广谷大川,风土之异气,人生其间,刚柔缓急之异禀,服食器用好恶习尚之异类,是以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易其宜。
要在使人各得其所,固非惟以乱民而已矣”,所以应该“宜从夷俗,仍立土官”。
可见王阳明在立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了由于地域原因所导致的差异,所以开始开始调整法律,因地制宜,以此来管理当地的百姓。
(三)“情法交申”、区别对待的执法原则
其次我们还将可以发现王阳明的法律思想还体现在他的执法原则上面。
对于那些叛乱的藩王,一般都会对其处以极刑,而对于那些被胁迫的官员则一般进行贬官,对于那些士兵则进行流放。
这之间体现了其“情法交申”、区别对待的执法原则。
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对于那些流动经营的商贩的税收大于偶尔从事贸易活动的农民,而对于那些固定的商贩则会收取比流动经营的商贩征收更多的税。
他指定的制定税率慎重稽考,“斟酌适中”,强调“从轻定议则例,仍严加稽考,务使税课所入,随多寡以为数,而不以多取为能”。
同时,要区别货物,对盐则“十引抽一引”。
“其余杂货,俱照旧例三分抽一。
若资本微细,柴炭鸡鸭之类,一概免抽”。
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王阳明对于那些正当的商业活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同情,“商人比诸农夫,固为逐末;然其终岁弃离家室,辛苦道途,以营什一之利,良亦可悯!……商独非吾民乎!”
但王阳明也觉察到了他的商税立法思想同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矛盾,所以,他一再表白,说这是“一时权宜”, “候事少宁,另行具题禁止”。
【4】尽管如此,他这种法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位伟大的人。
毕竟他在明朝内患频频的时期挺身而出,平定了数次大小叛乱,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
其所推崇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唯心主义思想,在其“情法交申”、“区别对待的执法原则”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而从他所多次发布《告谕》和创立乡约组织的行为来看,他还十分重视社会风气的整治。
这当然也与其“致良知”的理论息息相关。
但是我们还是不难发现王阳明因为自身是封建官员的缘故,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他的心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同属唯心主义哲学的范畴。
但我想,他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将其思想与实际结合,并善于观察社会、体察百姓疾苦,这样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参考文献
【1】武树晨,《王守仁法律思想探索》,2008年7月21日,武树晨的新浪博客【2】董晶晶,《王守仁的法律思想》,2011年7月7日,北京法院网
【3】董晶晶,《王守仁的法律思想》,2011年7月7日,北京法院网
【4】武树晨,《王守仁法律思想探索》,2008年7月21日,武树晨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