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风险点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风险预警与风险防控

企业所得税风险预警与风险防控

企业所得税风险预警与风险防控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取得利润后需要缴纳给国家的税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合规性,提前预警和有效防控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企业所得税的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所得税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在风险还未发生时,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信息,以提前预知风险的出现可能性和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或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风险预警。

1. 合规风险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国家制定的税率、优惠政策等。

然而,许多企业可能由于疏忽或无法及时了解税法变化而存在合规风险。

因此,建立监控机制、及时关注税法变化、制定合规操作规程是预防合规风险的重要手段。

2. 审计风险企业所得税的审计是税务部门对企业所得税申报和纳税行为进行核查和审计的过程。

税务部门可能会发现企业在所得核算、税务筹划和减免方面存在的风险。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可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3. 资金流动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资金流动进行避税甚至逃税行为。

预警资金流动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动监控机制,确保企业的资金流动合规、可跟踪,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所得税风险防控除了进行风险预警,企业还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控风险,确保企业所得税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法。

1. 建立税务合规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

这包括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税务筹划规程、税务合规培训等。

只有通过制度规范,才能有效避免企业在税务方面存在的风险。

2.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根据其所处经营环境和风险特点,建立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意味着建立起完善的财务核算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所得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纳税申报失实.(1)设置“账外账”,逃避税收兼管“账外账”是指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未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在法定账册外另设一套账用于违法活动的行为,用于逃避政府执法部门的兼管.从税务检查情况看,“账外账”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按日或按月汇总金额,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规模小、业务少的企业;另外一种是账簿式的记录,所有凭证资料俱全,业务详细,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业务频繁的企业.无论“账外账”形式如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隐蔽性强。

用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假账,随时都可拿出来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

而核算准确的真账却存放隐蔽处,令执法部门不易查证,难以发觉.2、知情范围小。

为了减少偷税风险,一般只有单位主要领导及主办财务人员知晓内幕,其他人并不知晓.3、使用范围广。

由于“账外账”设置并不难,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偷逃国家税款,成为偷税罪常用的伎俩之一.4、人员挑选严。

采取“两套账”偷税的企业,在主办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要求较严,因而一般都聘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担任。

5、现金交易多。

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经营特点,采取大量现金交易,取得收入不开具合法凭证,在帐上将经营业务收入化整为零或不完整反映,蓄意隐瞒收入偷逃税。

从税收征管来看,企业做“账外账",通过现金交易、体外循环形式,隐瞒应税收入,把应该交给国家的税款占为自己所有,变成企业的利润,坑了国家,肥了自己。

同时,这种偷税行为也极易引发全行业、配套企业偷税的连锁反应,会严重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从大局来看,近年来,一些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大做假账,上市之后,继续公布虚假的财务状况,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假账的大量存在,使我国的一些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很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而且也动摇了“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基石。

企业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申报风险

企业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申报风险

企业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申报风险(一)风险描述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风险,就是一个企业总机构或集团母公司(简称汇缴企业)和其分支机构或集团子公司(简称成员企业)的经营所得,通过汇总或合并纳税申报表,由汇缴企业统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存在风险。

(二)分环节风险点1、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日常监管存在的风险。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在财务核算上采取报账制、报审制、核销制等方式,税收管理员看不到账簿和记账凭证,对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税前扣除等项目的审批,无法掌握实际情况存在风险。

2、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报批项目存在风险。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对财产损失、呆账损失、抵债资产处理和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的报审,需要先经总公司下达指标后才报税务机关审批,税收管理员容易造成执法风险。

3、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调整项目存在风险。

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对其进行项目调整后,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发现同样问题则无法进行调整,导致因政策口径、检查时间不同出现扯皮现象。

4、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之间销售收入确认存在风险。

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迟计销售或销售不开发票,税务机关无法确认真实产量、销量,致使在确认营业收入时存在风险。

5、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信息更新不及时存在风险。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变动频繁,部分企业通过兼并、出售、出租、入股等形式进行企业改制,导致企业性质呈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税务机关无法及时掌握变化信息,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

(三)权力运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4)甘肃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甘国税函发〔2009〕163号)(四)防范风险的措施(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实效和质量;(2)贯彻落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相关事项。

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征管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提纲征管部分一、征管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1、在办理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

(办税大厅)需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大厅受理时是否随时办理,既然纳税人属于临时经营或未取得营业执照,是否需要纳税人出具房租合同或产权证明。

2、登记信息采集、录入的完整性、准确性上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

(办税大厅)开业登记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

一是纳税人联系电话不完整,应把联系电话由非必录项改为必录项,同样问题的有总机构(分支机构)信息的录入和投资方信息的录入;二是国标行业的录入不准确,例如纳税人主行业为营业税征管范围的,在录入国标行业时,“国标行业(主行业)”为本身所属行业还是国税所管行业;3、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软件)的备案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

(办税大厅)纳税人使用的财务软件不便于备案,由于纳税人使用的软件大体都是同样几类如用友、光碟等,建议财务软件不用备案,纳税人报备财务软件名称即可。

4、停复业登记办理、非正常户认定、重新税务登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

(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一是纳税人月末最后一天办理停业时,由于省局提前提取了应申报数据,会发生重复扣款现象;二是纳税人复业解封存发票时,应点击[解封存]按钮,如果前台操作人员误点击“发放”按钮,需要省局修改。

非正常户解除时,对已作流失的发票领购簿,未先行缴销处理,误点击“发放”按钮,同样需要省局修改处理,建议下放此权限;三是未达点户,由于平常不产生应申报信息只有年度汇总申报产生应申报信息,如果发现纳税人失踪后作非正常户认定,一旦纳税人重新恢复经营,由于无未申报信息相关违规处理信息,容易导致执法系统出现过错;DL四是小微企业为了享受国家补贴,长期零申报或不申报,也无法找到该企业法人,只有转为非正常户,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GP五是重新税务登记办理后,系统自动恢复了纳税人的机内信息,包括主管税务官员信息,管理局并不知道是否办理重新登记,建议完善软件,需要补录的信息跟新办户一样空着。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解析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解析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解析1. 案例背景在现代经济运行中,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取得利润时要承担的一种税务负担。

然而,由于税法政策的复杂性以及企业操作的差异性,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并提供解析和对策建议。

2. 案例一:偷逃所得税案例某X公司为避免高额的企业所得税,采取了偷逃所得税的行为。

该公司将部分销售收入以“业务招待费”、“福利费”等名义列为费用,减少了应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这种偷逃所得税的行为违反了税法规定,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解析: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实际收入和支出来计算的,企业不得通过虚构费用来逃避纳税责任。

税务机关通常具备审核企业账务的能力,对于未经合理解释的费用,很可能会进一步调查。

因此,企业应正确申报纳税并避免违法行为,以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对策建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盘点销售收入和费用,确保账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法政策变化,及时学习并应用新政策,确保纳税时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案例二:错误申报所得税案例某Y公司由于财务人员对税法政策不了解,误将非营业收入作为收入申报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所得税申报存在错误。

税务机关在税务审计中发现了这一问题,要求该公司补缴漏缴的企业所得税,并加收滞纳金。

解析: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的,误将非营业收入进行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是明显违法行为。

税务机关在税务审计中会对企业的申报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错误申报,往往会进行罚款等经济处罚。

对策建议:企业应加强对税法政策的学习和理解,确保财务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仔细核对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并及时纠正错误申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4. 案例三:跨国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某国内企业为避税,将部分利润通过内部资金调整的方式转移至一家境外子公司,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建议1500字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成为许多企业的关注焦点。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纳税申报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1.税务法规风险企业所得税是按照税法法规计算缴纳的,如果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存在错误的理解,就可能导致税务法规风险。

企业在进行汇算清缴操作过程中,可能因为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对税务处理流程不清晰导致计算出现错误,存在被税务机关处罚的风险。

2.税负风险企业所得税税负是企业纳税的关键指标之一,被广泛认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在进行汇算清缴报税时,如果计算方法不正确,有可能导致企业纳税负担变大,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税负风险也隐含着企业的违约风险。

3.审计风险企业在进行汇算清缴时,需提供各项税务申报表、账簿、证明文件等,如果企业存在经营不规范、违规操作等,就有可能被税务机关发现反复查核,增加企业的被处罚概率。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防范建议1.加强税收政策宣传企业应加强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及掌握,解读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有关税务政策,有利于企业在纳税时避免出现一些常见错误。

2.优化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使企业管理规范化、自动化、协同化,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企业纳税的质量和效率。

建议企业采用税务管理软件对企业汇算清缴进行管理。

3.聘请专业人士企业可以聘请税务专业人员,对企业的汇算清缴进行专业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不断提高汇算清缴的质量和效率,及时纠正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配合。

4.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企业应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税负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促进企业管理的专业和规范化发展。

5.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掌握企业风险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风险提示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风险提示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风险提示1、企业所得税—经营业务收入风险描述:收入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

如:各种主营业务中以低于正常批发价的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行为;将已实现的收入长期挂往来帐或干脆置于帐外而未确认收入;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未按税法规定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重点核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的计税价格是否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其他业务中变卖、报废、处理固定资产、周转材料残值等(如:处置废旧包装箱收入)迟计或未计收入;以及是否存在分期和预收销售方式而不按规定确认收入等问题。

稽查方法:查看内部考核办法及相关考核数据,以及销售合同、销售凭据、银行对账单、现金日记账、仓库实物账等相关资料,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及往来科目进行比对分析和抽查,核查是否及时、足额确认应税收入。

检查科目:往来科目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原材料、库存商品、银行存款、现金等。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二十三条;2、企业所得税-其他收入风险描述:未将企业取得的罚款、滞纳金、参加财产、运输保险取得的的无赔款优待、无法支付的长期应付款项、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帐损失,固定资产盘盈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列入收入总额。

重点核查:核查是否存在上述情形而未记收入的情况。

如:核查“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以及企业辅助台帐,确认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核查“营业外收入"科目,结合质保金等长期未付的应付账款情况,确认企业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是否按税法规定确认当期收入。

检查科目:往来科目及营业外收入、坏账损失、资本公积等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3、企业所得税-租金收入风险描述:企业提供无形资产、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包装物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及金额全额确认收入。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税收政策日新月异,税收问题层出不穷,税务风险无处不在。

伴随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依法治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需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

研究税务风险管理旨在源头防范,治标治本。

本文重点分析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类型、税务风险成因、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方法提出建议。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企业税务风险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因少缴税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因多缴税给企业带来损失。

(一)基于少缴税而承担法律责任基于少缴税而承担的补税、滞纳金、税收利息、罚款、刑事责任以及影响纳税信用、上市审核等风险,又可称为税务违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漏税。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在三年内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2.偷税。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偷税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税务机关可无限期追征税款。

3.避税。

纳税人进行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税务安排从而获取税收利益,虽然形式上符合税法规定,但实质上与税法原理、精神、规则相悖,对此避税行为,税务机关可实施特别纳税调整,补征税款并加收税收利息。

4.犯罪。

纳税人涉税行为触及刑法的,例如逃避缴纳税款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二)基于多缴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多缴税款常见的情形有:对政策理解错误导致多缴税;对税收优惠政策应享未享;因集团股权架构或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不当,导致整体税负增加;一味追求税负最低,造成企业总体收益下降;因不合理的税务安排导致的非税成本,等等。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根据其年度利润额支付给国家的税款。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逐渐凸显,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准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维护企业利益并遵守法律法规。

本文将就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一、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分析1.存在的主要风险(1)偷逃税款风险:企业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和合法或非法手段来降低应纳税额,如虚报利润、转移定价、偷漏税等,从而减少纳税义务。

(2)税收政策调整风险:国家税收政策可能随时进行调整,企业需随时关注并适应新政策,以避免因政策变动而导致的风险。

(3)税务审查风险: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的核查和审查工作可能随时展开,如果企业在纳税申报中存在问题,将面临罚款和利息的风险。

2.风险对企业的影响(1)财务风险:企业通过偷逃税款等手段降低应纳税额,虽然短期内能够减少税款支出,但长期来看,财务影响会日益累积,给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2)声誉风险:一旦企业被曝光存在偷逃税款等不当行为,将对企业的声誉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合作伙伴关系破裂。

(3)法律风险:企业在避税过程中触犯相关税法,将面临法律风险,不仅需要承担罚款和利息,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税务管理(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税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包括税务合规制度、纳税申报管理制度等。

(2)完善会计核算: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利润和税款申报的准确性,避免虚报利润等问题。

(3)加强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及时查找和纠正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确保税务合规及时发现和解决。

2.关注税收政策变动(1)建立税务政策监测机制: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税务政策监测机制,及时关注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以便及时调整企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

(2)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关系:建立和税务机关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沟通和了解税务政策,减少因政策调整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分析与应对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分析与应对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分析与应对近年来,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转型升级,企业所得税已成为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复杂的税收政策和不断变化的法规,企业所得税往往伴随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的税务风险案例,探讨企业所得税风险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一、案例分析某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

由于该企业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税务管理难度较大。

1. 税收申报失误在一次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中,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小心填写了错误的数据,导致所填申报表中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与实际情况不符。

结果,税务机关对该企业进行了税务调查,并要求其进行补缴税款和缴纳滞纳金。

2. 跨境交易税务风险该企业与海外企业开展了跨境交易,但在税务合规方面存在问题。

税务机关对其跨境交易进行了审查,并发现企业所得税申报不准确,以及未按规定申报涉及交易的税务信息。

结果,该企业被征收了高额的罚款。

二、税务风险原因分析1. 不了解税收政策第一起案例中,企业财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和申报要求不够了解,导致填写错误的申报表。

缺乏对税收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容易造成申报失误,从而引发风险。

2. 内部控制不完善以上两起案例中,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内部控制问题。

缺乏严格的内部审计机制和制度,使得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方面存在漏洞。

此外,过于依赖个别财务人员的能力,也容易引发风险。

3. 跨境交易风险管理不当因为跨境交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而言,要了解不同国家间的税收减免政策、税务纳税义务以及争议解决机制。

诸如此类的信息调查和整理是复杂而且耗时的,企业往往难以做到全面了解,这就给企业合规准则的确立和执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措施1. 加强税务政策学习和培训企业应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培训,确保财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和申报要求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定期组织税务专项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税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取得所得后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一种税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法规的日益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核查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有很多,下面将列举35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点。

1. 资金往来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明、资金流转存在漏洞等问题。

2. 虚假发票:假发票用于虚报成本,减少企业应纳税额。

3. 逃避税责:企业通过虚假业务、滥用税收优惠或转移利润等方式逃避税责。

4. 海外利润转移:企业跨国经营时,通过在高税率地区和低税率地区间转移利润以减少税负。

5. 出口退税问题:企业在出口过程中虚构或变相虚构出口合同以获取退税。

6. 偷逃所得税:企业隐瞒或虚报所得,以逃避所得税的缴纳。

7. 基建工程造价虚高:企业夸大基建工程造价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8. 盗窃税款问题:企业利用内外勾结等方式盗窃税款。

9.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问题:非居民企业在国内有所得时,是否按规定缴纳所得税。

10. 高风险行业问题:某些特定行业,如金融、房地产等存在更高的风险点。

11. 银行流水账户:企业银行流水账户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收支情况。

12. 不按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是否按照所得税法律规定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3. 存货计价问题:企业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计价方法计算存货。

14. 关联交易:企业在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是否存在不正当的价格调整、假冒合同等行为。

15. 股权转让定价问题:企业进行股权转让时,是否按市场价格进行定价。

16. 免税政策的合规性:企业享受免税政策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7.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问题: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企业是否按法定程序申请认定。

18. 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问题:企业从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所得是否按规定缴纳所得税。

19. 企业重组所得税处理问题: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问题。

20.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否与其所得税申报一致。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企业所得税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企业所得税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纳税的一项重要税种,也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重点。

税务风险点是指可能导致企业被税务机关认定存在违法行为或纳税不规范的问题的具体情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总结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点。

一、税务申报与核定风险:1.申报数据真实性风险:申报数据如虚报、瞒报企业利润等,可能导致企业被税务机关认定存在违法行为。

2.核定调整风险:税务机关可能对企业的所得核定进行调整,如调整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二、税务会计与核算风险:1.管理费用的支出风险: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能将不符合规定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缴纳额。

2.流转税的抵免风险: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能错误的将流转税计入当期费用中,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缴纳额。

3.折旧费用的核算风险: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能将不符合规定的折旧费用计入当期费用中,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缴纳额。

三、税前调整与处理风险:1.企业合并、分立、兼并风险:企业进行合并、分立、兼并等重大交易时,税务机关可能对企业的所得核定进行调整。

2.股权转让风险:企业进行股权转让时,可能会导致对应利润的计税时点产生争议。

3.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风险: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存在关联交易时,税务机关可能会对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影响所得税的计算。

四、税务检查与稽查风险:1.不正常损失风险: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若无法提供充分的凭证,可能导致不正常损失的扣除被税务机关质疑。

2.难以解释的余额风险: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申报时,如果存在无法解释的账户余额,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认定存在问题。

3.跨地区税务管辖风险:企业若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可能需要面对多个税务机关的纳税要求,增加了纳税的复杂性。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剖析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剖析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剖析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税收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许多企业由于疏于税务合规管理,导致面临巨额的税务风险。

本文以某公司为例,剖析其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案例,提供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税务风险。

二、案例分析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塑料制品。

近年来,该公司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税务合规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纳税申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税务风险逐渐积累。

1. 销售收入虚增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情况。

为了减少应纳税额,公司负责人在合同中虚构客户订单,增加销售收入金额。

这种行为导致公司所得税申报的销售收入明显高于实际销售业务,存在严重的风险。

2. 成本支出减少为了减少所得税负担,该公司在成本申报上存在减少成本支出的情况。

负责人利用虚假发票、假冒交易等手段,将实际成本支出减少,从而减少公司所得税的计算基数。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税务法规,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

3. 违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某公司未正确理解和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未能享受应有的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未能及时申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缴纳了本可以免缴的税款,增加了公司的税务成本。

三、风险教训以上案例揭示了某公司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以下是从该案例中汲取的经验教训:1. 加强税务合规管理企业应加强税务合规管理,确保纳税申报和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企业应设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税收风险防控,确保公司遵守相关税务法规。

2.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

应加强对销售收入和成本支出的核查,杜绝虚构订单和虚假发票等行为,有效防止税务风险的发生。

3. 深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深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合理享受税收减免。

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行业,应及时申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务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所得税常见涉税风险---新闻公告---税屋网

企业所得税常见涉税风险---新闻公告---税屋网

企业所得税常见涉税风险- 新闻公告- 税屋网本文章共21434 字,分6页,当前第 1 页,快速翻页:(一)收入类涉税风险点1、取得手续费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

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

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下的“其他”、“手续费”等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存在收到手续费挂往来不作收入。

政策依据:1、《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2、《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三十五条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

前款所说的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三十七条税法第八条所说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四十四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时,应当按月填开收入退还书发给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持收入退还书向指定的银行办理退库手续。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5]65 号)其中:第四条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下列所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劳务报酬所得;(四)稿酬所得;(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五条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时,不论纳税人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均应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前款所说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帐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十七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所得税税收风险

所得税税收风险

所得税税收风险税务风险的定义所得税税收风险,是指在所得税纳税期间内,由于税收政策、税务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调整或者企业经营决策的变化,导致企业所得税纳税负担增加的概率。

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也是企业税务部门应该防范和规避的风险。

所得税税收风险的类型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因为政府调整税收政策,使企业承担更高的所得税税收负担,而产生的风险。

政策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

比如,政府设置了新的税率,或者取消了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所得税税款,导致经营压力增大。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为税收法律法规的调整或者企业行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而导致企业承担更高的所得税税收负担,产生的风险。

比如,企业未能及时申报所得税税款,或者虚报所得税税款,可能会招致税务部门的处罚,导致所得税税款增加。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因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变化,导致企业所得税纳税负担增加的风险。

管理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企业业务规模、业务模式、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

比如,企业规模扩大了,但是管理体系不能跟上,导致所得税纳税负担增加。

如何规避所得税税收风险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所得税税收风险,企业需要做好以下规避措施:政策风险规避措施企业需要加强政策研究,了解税收政策、税收法律法规等最新情况,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

此外,企业可以积极申请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收负担。

法律风险规避措施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各项税收申报工作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另外,企业需要关注税务部门发布的政策解读、法规解释等信息,了解税务部门对相关税收政策的理解和运用,避免自身行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管理风险规避措施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税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数据的管理、分析和监督,及时进行税务筹划,降低所得税税收负担。

此外,企业也可以积极申请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收负担。

所得税税收风险是企业经营中需要认真防范和规避的风险之一,企业需要加强政策研究,了解税收政策、税收法律法规等最新情况,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税务管理体系,开展有效的税务筹划,降低所得税税收负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维护企业健康稳定的经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风险点————————————————————————————————作者:————————————————————————————————日期:ﻩ企业所得税征管中税务执法风险分析企业所得税是最为复杂的税种之一,由于企业所得税特殊性和复杂性,往往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执法风险。

企业所得税执法风险不仅存在税收预缴、税收申报、涉税事项报批备案等日常性的税务具体事项中,更存在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如企业的重大投资、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换,以及各类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等种种事项中。

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企业诚信纳税意识淡薄,财务核算不规范,会计失真现象普遍带来的执法风险。

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在建帐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遵从意识和法律观念,诚信纳税意识淡薄,会计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几乎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是以企业健全、规范的财务核算为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够健全,有的甚至相当不规范,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会计素质较低,即使主管上想健全规范核算也难以实现;二是少数企业管理者心理动机不良,为应付税务检查,有意制造财会混乱,或者不惜以身试法,用编制两套帐或提供虚假的记帐凭证等方式,借以掩盖收入、隐匿所得,逃避纳税;三是实际工作中,税务机关对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处罚力度不够。

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直接导致不能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最终导致计税依据计算不准确。

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不入帐和不按规定随意结转成本。

在实务中除个别企业是通过成本核算规范结转成本,大多数企业结转成本,不是以固定的成本结转办法结转成本,而是以固定的利润率从销售收入中倒套出来,更为离谱的是本月我想结转多少成本就结转多少成本,这样的成本核算,对实施查帐征收的企业如何征收所得税?而根据这些财务数据进行分行业分析和风险排摸又有何意义。

所以,企业财务核算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执法风险。

建议:加强宣传,规范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

税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要加强税法宣传和财政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在全社会营造规范财务核算、依法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

二、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缴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上存在着轻管理、重评估和检查的现象,基层分局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往往只是对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汇算清缴和税款的催报催缴及备案事项等方面的管理。

企业汇算清缴结束税款入库,基层分局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就基本结束,不再有对汇算清缴情况的复核和检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纳税评估和税收检查。

由于企业预缴和汇缴都是由企业自行计算、自行申报和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只是对报表的逻辑性和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没有要求也无法要求税管员对预缴和汇缴的实质情况进行复核,这种征管模式往往蕴藏着较大的执法风险。

在预缴环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34号)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月度或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由企业自行计算、自行缴纳。

在申报缴纳税款时,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的法考虑,有意在财务报表和帐务处理上作文章,不遵守会计制度,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等现象,利用各种手段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人为调节利润,影响国家税款的及时入库;在汇算清缴环节,依照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79号)的规定,由企业自行计算缴纳。

由此汇算清缴中存在着纳税人应计入收入总额的收入未计入、应剔除的费用未剔除、应进行纳税调整未进行调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情况常常发生错误,尤其对纳税评估和税收检查中对涉及以前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等情况未作及时调整,等等情况,这些都导致汇算清缴数据出现错误,少缴税款等情况。

由于没有了对汇算清缴复核,汇算清缴结束后,对企业所得税执法情况的监督主要是通过纳税评估和检查,而估计和检查面有限、侧重点不同,过于频繁的评估和检查也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管中我们认为应强化征收管理,要加强宣传、指导和辅导,汇算清缴结束后要加强对汇算清缴的复核,让纳税人知法、懂法,提高企业对税法的尊重度,改善税收执法环境,降低税收成本,减少执法风险。

三、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自从市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新的征管流程后,优惠的终结环节都放在了各分局,由于分局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都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在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优惠政策执行把握错误或不准确。

在具体实务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存在着研发项目的认定、材料的生产领用和研发领用的区分、研发人员的工资和正常生产职工的工资等很难把握,委托研发的费用支出明细真实性难以判别等等。

二是未按规定进行税收优惠备案;三是未按规定进行后续管理;四是对跨年度的事项未进行跟踪管理等等情况。

我们上级税务机关不能也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很多分局所做的各项事项只能通过事后或在汇算清缴、或执法督查时才能发现,并且各分局税管员所做的各项优惠项目的质量非常的不尽如意,给整个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建议:将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减免税的所有事项纳入CTAIS,并将CTAIS 管理系统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与减免税备案表进行关联控制,未进行备案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相关栏目不能填报。

以此来规范所得税减免税备案的流程、资料、文书进行规范,确保流程实时监控和追踪,避免工作不衔接、备案滞后的现象,有效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的工作质量。

四、不征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财税[2011]70号文延续)规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均可作为不征税收入。

同时该文件还规定,对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6年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我们认为在不征税收入管理上存在着风险:一是在不征税收入的界定上存在分歧。

目前,税务机关和企业财务人员针对某类具体项目的收入能否界定为不征税收入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在不征税收入的口径的判定和把握都存在严重分歧,而目前对于不征税收入的认定管理缺失,既没有要求纳税人申报时要附送相关不征税收入资料,也没有纳入类似税收优惠的备案管理,纳税人往往无所适从,认为风险很大。

二是不征税收入的后续管理中存在着风险。

根据规定2008年形成的不征税收入至2012年五年的监管理期已到期,如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2013年的收入总额,但是,如果纳税人未按规定计入收入总额的就会存在纳税风险,税务机关未按规定进行核实的存在执法风险等等。

我们认为,根据汇算清缴数据加强对不征税收入是否符合条件的审核,重视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企业后续管理工作,核查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是否单独进行核算;符合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所形成的费用,是否仍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购买设备等的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由此减少税收征管风险,以防止税收流失。

五、企业清算业务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的规定,企业关闭注销、合并、分立等情况发生清算业务时应根据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换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为清算所得,并按照按规定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交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目前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企业未按规定进行清算;二是可变现价值或交换价格衡量标准难以确定,再说许多企业注销时资产还未处置,可变现价格更难衡量;三是企业即使按规定进行了清算,但这些企业都是要进行关闭、注销企业,形成欠税,税款入库难度很大。

由于这些瓶颈的制约,给我们实际清算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只能是浅上去分析、去核实,清算不出所以然来,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建议:一是有关指标的衡量标准上,如:公允价值、可变现价格等由市局出台指导性的意见,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便于实际操作;二是加强税管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三是是否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清算等。

五、企业重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执法风险。

企业发生债务重组业务、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各类重组业务,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中[2009]5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2010年第4号公告)的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着以下现象:一是企业发生重组业务时,税务机关未能及时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如:企业发生股权转让业务时,我们只能通过工商部门的信息来进行了解;发生债务重组时,只能通过企业的资金情况和帐户处理情况来进行了解;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情况只有企业到税务进行税务登记变更、注销时才知道这一事实,等等;二是企业在进行一般性税务处理时,企业只是以帐面价值进行处理,未公允价值确认进行税务处理;三是特殊性税务处理需同时符合五个条件的,才允许按照特殊性处理,特殊性税务处理往往情况复杂、且存在大量的关联关系,较难辨别和确认;四是企业对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按特殊性进行税务处理,等等。

六、财产报损事项申报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11年25号公告)规定,税务机关对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自行申报计算扣除及审批扣除改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

原来审批扣除情况下经基层局初审后,由局所得税职能科室审核,再后由局领导审批,层层把关,执行政策风险较低。

现由审批扣除改为申报扣除,企业会存在扩大资产损失范围,损失认定错误、损失申报的资料不全等情况。

企业申报后再由基层税员审核和调查,工作往往处理被动,由于分局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都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未按规定执行或执行错误等情况,增加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

同时,企业须对其资产损失情况及申报扣除证据材料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增大了企业的纳税风险。

七、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中存在的执法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