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第2课时)课件

三、拓展延伸
• “1.请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从中体验吆喝的 民俗内涵。 • 【交流点拨】要珍惜日渐稀少的传统文化,留 着一些传统文化也就留着一些民族的记忆。不 要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无根的存在,孤悬在没 有记忆的现在。珍惜传统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 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一个不会在平凡 生活中发现情趣的人,他的生活将会变成一种 漫长的苦役。我们要用智慧的热情去拯救生活 的苍白。
布置作业
• 搜集、记录我们当地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 情。
板书设计
端 午 的 鸭 蛋 从早到晚:晚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吆喝的内容 声调 音韵节奏 →浓郁的地方特色 →情感:追忆往昔生活。
谢谢下载
• 2.这篇文章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什么启示? • 【交流点拨】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 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 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 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 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 救和保护工作做点贡献。
课堂小结
•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 包含着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 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 失而感到有一点点地惋惜。
二、语言赏析
1.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 •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交流点拨】 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 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 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 饭。” (1)运用轻声:吆喝 (2)有儿化音:词儿、皮儿、馅儿 (3)方言词语:饽饽、蛤蟆骨朵儿
• 3.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 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 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 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 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 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的看法 呢? • 【交流点拨】可以去掉,因为与中心相距 甚远;不必去掉,因为这是汪曾祺散文自 由闲适的特色。

精选-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教学课件

精选-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教学课件
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
复杂事物的方法。 2 . 揣摩语言 , 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 理解作者写
“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
重 点 难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广告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在电 视、报刊、广播看到或听到它。这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在从前, 在我国科学技术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进行广告宣传的呢? (生答)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 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有怎样的韵 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世间万物
皆学问,林林总总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
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 ,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生3: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 对文化的赏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 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4.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 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 节奏等。

第18课《吆喝》课件(新八下)

第18课《吆喝》课件(新八下)
吆喝
萧 乾
体味情感
思考讨论: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老北京城里的种种吆喝,作者难忘的只是这诸 多的叫卖声吗?他还怀念什么?作者对北京的 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 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 俗风情的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 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 考试内容、考试视频
硬面—— 饽饽啊
拓展延伸
大让么在 伙你样你 学至的的 一今叫记 学难卖忆 。忘吆中 ?喝, 给声什
扩展迁移
影视语文学习
欣赏相声 《卖布头》 体会老北京的吆喝声
吆喝其实是一种 广告,随着时代 的发展,这类广 告在逐渐消失。 但作为一种文化 遗产,自有其独 特的魅力,应该 注意抢救。你不 妨把家乡的吆喝, 或者类似吆喝的 口头文化遗产记 录下来,为抢救 和保护工作做点 贡献。
超 级 模 仿 秀
品读赏析
自选课文中出现的任一吆喝声, 据课文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模仿 吆喝。注意语气、语速、语调、 重音等。 (若能京腔最好,也 可用自己的方言) 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同时无规律 地进行吆喝,给同学们再现当时 的热闹情景.(文中吆喝自选)
任 选 其 中 一 题

烤白薯哇
热乎呃
科目一考试 / 2016年科目一模 拟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第十八课《吆喝》课件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第十八课《吆喝》课件

大家好
20
2、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 点写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 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 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 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 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大家好
21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 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 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 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 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大家好
22
阅读第二部分(第4—10段) :
3、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 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 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大家好
23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 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 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大家好
26
5、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 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 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 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 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 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 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 卖,也颇为诱人。
招徕( lái ) 饽饽( bō bo) 荸荠( bí qì) 商贩( fàn ) 吆喝( yāo )
大家好
15
词语解释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 应付。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 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 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 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吆喝》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吆喝》课件

• 吆喝文化:通过描绘各种吆喝声,展
引出文章主题;
现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
• 主体:详细描绘各种吆喝声,展现老
• 怀念往事:通过回忆儿时的吆喝声,
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
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 结尾:回忆儿时的吆喝声,表达对往
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写作技巧与手法
01
写作技巧
• 生动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展
• 通过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谢谢观看
Docs
教学方法
• 导入法: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吆喝声,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民俗风情;
• 写作练习:通过模仿课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02
文本分析与朗读指导
《吆喝》课文结构分析
• 课文结构
• 引子:描述老北京街头巷尾的吆喝声,引出文章主题;
加形象生动。
段落写作练习与点评


写作练习
点评
• 模仿课文,写一篇描绘自己家乡特色吆喝声的文章;
• 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
• 以吆喝声为主题,写一篇表达怀旧情感的文章。
足;
•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技巧和手法,提高写作能
力。
05
课堂活动与实践拓展
角色扮演与模拟吆喝
01
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
朗读技巧与情感表达
朗读技巧
• 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体现吆喝声的
节奏感和韵律感;
• 运用适当的停顿和重音,突出吆喝声的
特点和情感;
• 注意模仿各种吆喝声的特点,使朗读更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18 《吆喝》(共52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18 《吆喝》(共52张PPT)

街头文化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
本文按侧重点可分为三大块: 引入、叙述性介绍、评议性介绍。 请试着分一下。 1. 引入:前2自然段; 2. 叙述性介绍:3-10自然段; 3. 评议性介绍:尾4自然段。
阅 读 前2段
旧指寄居他乡的退职官僚。 朗读 注音 这里指流亡国外的有一定地 位声望的人。
释义
lái
yāohe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用来评价《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街头巷尾经 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 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 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 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 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 文化的赏析。请同学们试着为吆喝这种传统的
1957年被打成右派, 到农场“劳动改造”,被 迫搁笔22年。“文化大革 命”又被揪斗、抄家,所 藏图书资料及文稿,全部 丧失。
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
是一部以血写 成的作品,是一 部以灵魂写成的 作品(蔚江)
萧乾1983 在新加坡
1979年平反后担 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翻译家协会理 事等职,还有一大 堆头衔。
二战时在欧洲当 随军记者
1943年放弃学位投 身新闻。二战中作为唯一 的中国记者,驰骋欧洲战 场,亲历腥风血雨,目睹 了纳粹的灭亡。之又采访 过联合国成立大会、泼茨 坦会议、纽伦堡审判纳粹 战犯,写下一批著名通讯, 名重一时。
1949年建国前夕回到 北京。此时剑桥大学聘他 为新闻系终身教授,他不 顾亲友劝阻毅然谢绝。
一位二十年代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国诗人奥 斯伯特· 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 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 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 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 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 铉。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呲啦一声发出带 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们用的 定音叉。 z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6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吆喝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64

18 吆 喝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4.解词语招徕:招揽。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秫秸秆: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萧乾(1910—1999),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

他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

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作品有散文集《北京城杂忆》,杂文《抗老哲学》,译著《好兵帅克》《培尔·金特》等。

1990年,80岁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本文以平易而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头小商小贩的各种叫卖吆喝声,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流露出作者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民俗文化的喜爱眷念之情。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旧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

吆喝也是一种文化,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家萧乾就用他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从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出了艺术美。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旧北京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吆喝声,读来却清楚明晰,饶有趣味。

那么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旧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第四段“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起了总领作用。

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过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