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4课时 统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 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 数学广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分析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统计图表,以及统计图表的分类,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2)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教师讲解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个关于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的条形统计图。
(3)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4)数学广角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如有趣的数字、数学游戏等。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了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对统计图表的分类理解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第9单元第4课时教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课时 画角教案 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教案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用量角器画87。的角的步骤。
(1)画一条( ),使量角器的( )和它的端点重合,并使( )与射线重合。
(2)沿着零刻度线找到( )度,并点出一个( )。
(3)连接射线的( )和这个( ),并写出87。
2.用三角板画出下面的各角。
75。15。180。120。
5、在敎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學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學生采用
大多组:由小组同學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學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在探索中學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學会与人合作,形成學习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學生的作图能力和空间观念。
敎學重难点
學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學会用量角器画角。
敎學准备
实物投影、PPT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等。
敎學节数
1
一、情境导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示范课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输入标题
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知道哪些知识?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正方形的两条邻边互相垂直。
输入标题
请你画一个
长10厘米,宽8厘米
的
长方形。
你打算怎样画呢?
可以先画已知的一条长和一条宽。
因为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所以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
输入标题
请你画一个
长10厘米,宽8厘米
的
长方形。
输入标题
请你画一个
长10厘米,宽8厘米
的
长方形。
输入标题
请你画一个
长10厘米,宽8厘米
的
长方形。
用三角尺的刻度检验长和宽的长度是否正确。
用三角尺的直角检测长和宽是否垂直。
输入标题
请你画一个
输入标题
你有什么收获?
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补充不完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输入标题
教材P63第12题。
长10厘米,宽8厘米
的
长方形。
┐
┐
┐
┐
10厘米
8厘米
要标上直角符号和长、宽的长度!
输入标题
已知长、宽的长度画长方形的方法:
方法一:先画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再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宽;最后连接两条宽的两端。
方法二:先画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再利用画垂线的方法依次画出长方形的一条宽、另一条长;最后连接两条长的两端。
要标上直角符号和长、宽的长度!
输入标题
练习1.画出指定的图形。
《统计天地(第4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统计天地(第4课时)》年级:四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表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统计表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2. 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统计表样本。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统计表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统计表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统计表的概念,解释统计表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并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制作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统计表,并学会填写数据。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统计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作统计表,并填写相应的数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统计表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案例中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统计表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体会和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统计表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总结与反思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统计表的概念和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亿以内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亿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讲解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方法。
(2)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分析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用图表统计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2.学会用图表统计数据。
三、教学难点1.通过数据制作图表;2.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统计表范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据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统计”。
2. 讲解1.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即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
2.同时介绍常用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表格等,并讲解如何制作这些图表。
3. 练习1.让学生分组,根据给出的数据制作相关的统计图表。
2.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数据分析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2.自行收集一组数据,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3.记录一天中某一活动的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表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统计这一话题展开,通过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安排,谢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作业课件:第4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
3.数学诊所。( 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20÷15
=(120×2)÷(15×2) =240÷30 =8
225÷45 =(225×2)÷(45×2) =450÷90 =5
4200÷60÷70 =4200÷(60×70) =4200÷4200 =1
280÷35 =(280×2)÷(35×2) =560÷70 =8
六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2节 笔算除法
第4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
1.直接写出得数。
8÷2=4
16÷4=4
32÷8=4 温故
21×15=315 知新
2100×15=31500
64÷16=4 21×150=3150 210×150=31500
2.从左往右认真观察第1题中的第一行算式,有什么规律?
第一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4、8,商不变。
396÷(10+1)=36 36×10=360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360和36。 提示:去掉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后两数相同,说明其中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10倍。
3200÷41≈ 80
1.你能快速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480÷60=8
2400÷600=4
320÷80=4
1800÷200=9
490÷70=7
2700÷900=3
560÷80=7
45000÷5000=9
2.列竖式计算。 460÷20=23
560÷90=6……20
250÷30=8……10
5700÷1900=3
(3)计算并观察下面的题。
新课 先知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教案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例3。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
15×8= 25×4= 170×5=26×100= 30×50= 32×300=36×20= 9×800= 42×400=8×600= 20×300= 240×5=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
2.引入。
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24元)买4个文具盒呢?(48元)买6个文具盒呢?(72元)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所需的钱就越多。
那么在乘法算式中,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探究1.投影出示例3。
(1)6×2=12 (2)20×4=1806×20=120 10×4=406×200=1200 5×4=202.仔细观察两组题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讨论,互相说出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交流看法,在学生汇报中点拨。
(1)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2)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3)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的比较,发现规律。
(4)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10、100,积也分别乘10、100。
(5)用以上的方法比较右边三道算式,概括出你的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积也分别除以2、4。
(6)你还能举例说说你的发现吗?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练习课(第4课时) 教学课件
+ 19
619
5 73 4 3 5
365
70
验算: 7 3 ×5
365 + 70
435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课本P85页 “练习十六” 第5题】
312÷52=6
752÷26=28……24
6 验算: 5 2
52 3 1 2
×6
312
312
0
28
26 7 5 2 52 232 208
24
验算: 2 8 × 26
40
10
8
3
他到外婆家应该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他到外婆家应该选择火车。
2.刘叔叔带900元去买大米。买了12袋同一种大米,剩60元。
每袋大米的价钱是多少?【课本P86页 “练习十六” 第10题】
实际总价应为
单价相同。 (900-60)元。
(900-60)÷12=70(元)
答:每袋大米的价钱是70元。
210
0
看谁算得都对。【课本P82页 “练习十五” 第5题】
564÷85=6……54 252÷36= 7
6 85 5 6 4
510
54
35 7 36 6……15
6 25 1 6 5
150 1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仔细想,认真填。 (1) 63÷58的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能填( 5 )。
87÷42=2……3
2 42 8 7
84 3
252÷64=3……60
3 64 2 5 2
192 60
计算下面各题。【课本P86页 “练习十六” 第11题】
247÷19=13
221÷37=5……36
1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课件
÷10
6 × 20 = 120
不变 ÷10
÷10
6 × 200 = 1200
从下往上看,第一个因数不变, 第二个因数除几,积就除几。
思考: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
20 × 4 = 80
÷2
不变 ÷2
10 × 4 = 40
÷2
不变 ÷2
5 × 4 = 20
从上往下看,第二个因数不变, 第一个因数除几,积就除几。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口算: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 6×2=12 6×20=120 6×200= 1200
(2) 20×4= 80 10×4= 40 5×4= 20
思考: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 6×2=12 6×20=120 6×200= 1200
(2) 20×4= 80 10×4= 40 5×4= 20
2.选一选。
(1)与20×900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 )。
A.10×180
B.30×600
C.40×450
(2)如果△×□=2400,要使△×□=240,下列做法 正确的是( B )。 A.△除以10、□乘10 B.△除以100、□乘10 C.△乘100、□除以10
3.根据25×12=300,直接写出下面各算式的结果。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积的变化规律
(1) 6×2=12 6×20=120
(2) 20×4= 80 10×4= 40
6×200= 1200
5×4= 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 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2024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15篇)
2024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15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
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点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熟悉的学习材料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相互介绍的过程中,感受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广泛应用,突出其学习价值。
]二、学习新知1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兴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新人教版0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材第52页的内容。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课件出示超市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哪里呀?你们喜不喜欢去超市购物呀?这是巧巧和妈妈去超市的购物收银条。
看看这张收银条,你从收银条上找到了哪些信息?单价、数量和总价你熟悉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引导学生观察橙汁、巧克力和酸奶的数量都是2,而它们的总价却不相同呢?我们认识了这三个量,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道,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
)师:那面对这样的两道题,你们愿不愿意尝试独立算算?请你们借助自学提示来独立地解决问题。
谁愿意来读一读学习导航中的内容?你弄清要求了吗?写完的同学可以和你们同桌说一说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指名学生汇报黑板上的题,集体订正。
师:谁能指出这两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什么?师:哪个小组想说说?你们组发现了哪些共同点?师:好,同学们,你们不但独立解决了例题,还发现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你们太了不起了。
板书:80×3=240(元),10×4=40(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买了多少→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总价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
课件出示老师的购物清单。
师:昨天老师也去超市购买了一些商品,但是我一不小心把购物清单弄脏了,你们能帮我算出清单上内容吗?算完后请你想想,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算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之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想一想,议一议。
教师总结并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2.能正确读懂和解释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3.能够根据所给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重点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读取和解释条形统计图。
3.掌握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合理解读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
2.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绘制有关数据的条形统计图的练习题目、学生练习用纸。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统计学知识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关系。
2. 讲解教师结合具体的题目,讲解如何读取和解释条形统计图,包括如何对比数据、如何获取信息等。
3.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数据回答相关问题,巩固他们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拓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数据关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深度。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条形统计图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呈现方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表示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解读能力。
七、作业指导布置相关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正确读取相关信息和回答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加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第9单元 第4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
第9单元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3. 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2. 教学难点: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2)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会整理和表示数据。
(3)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第9单元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是因为统计学的本质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如果不能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精髓。
因此,如何将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第九单元第4课时 统计与优化(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漫画书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
(1)图中每格代表( 5人 )。
种类
3.条形统计图的分析
(2)喜欢( 科技 )书的人数最多,喜欢( 其他 )书的人
数最少。
3.条形统计图的分析
(3)喜欢故事书和科技书书的人数相差( 15 )人。
3.条形统计图的分析
4.沏茶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
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1 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以及做事情的顺序。
2 分析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3 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将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最省时间。
5.烙饼问题
例 烤面包,每片面包片的第一面要烤2分钟,烤第二
面时,由于第二面已经比较干,只要烤1分钟就熟了。 面包架一次只能烤两片面包。如果要烤3片面包,最少 要花几分钟时间?
格答表:示我几认个为数用据合每适格。代表10人的统计图更合适。
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1)画纵轴和横轴。 (2)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用1格代表几个单位。 (3)绘制时,直条的宽度、间隔是相等的。 (4)画图例和直线,标明数据。
注意: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
3.条形统计图的分析
例: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喜欢的图书情况如下图:
人数
人数
男生戴近视镜的人数统计图
女生戴近视镜的人数统计图
(35) (30) (25)
32 25
(35) (30) (25)
30 25 22
(20)
19
(20)
(15) (10) ( 5) 3
5
10
(15) (10) ( 5)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吃的蔬菜 菠菜 白菜 菠菜 芹菜 番茄 黄瓜 黄瓜 芹菜 菠菜 菠菜
学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爱吃的蔬菜 番茄 白菜 番茄 黄瓜 菠菜 番茄 菠菜 黄瓜 番茄 菠菜
旧知回顾
电网调度计划(即运行方式)按年、 月、日 分别进 行编制 ,应满 足调度 管理的 基本要 求。编 制的基 本原则 如下:1.凡由 调度机 构统一 调度并 纳入全 网进行 电力、 电量平 衡的发 电及输 变电设 备,不
分析条形统计图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多少来 确定每格表示几个数据合适。
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相关信 息,可以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旧知回顾 学号 1 2 3 4 50.00赫兹,其偏差不 得超过 ±0.2赫 兹;在 自动发 电控制 (AGC) 投入时 ,电网 频率按 50.00±0.10赫 兹控制 。 所有并网发电机组都应参与系统一次 调频, 且须按 西北电 网运行 要求进 行参数整定,并使性能达到行业以及 西北网 调有关 规定的 标准。 未经网 调同意 ,严禁 将网调 直调发 电机组 一次调 频特性 更改或 退出。
认识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数据
旧知回顾
认识条形 统计图
按照电网的客观规律和有关规定使电 网连续 、稳定 、正常 运行, 使电网 的供电 质量( 频率、 电压、 谐波分 量、可 靠性等 )符合 国家规 定的标 准。2 按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结合本网 实际情 况,充 分发挥电网内发供电设备的能力,合 理利用 一次能 源,降 低全网 的运行 成本, 最大限 度地满 足社会 发展及 人民生 活对电 力的需 求。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直观地反映 出数据的多少, 便于比较数据的 差异、研究数量 差异的问题
旧知回顾
第15条 网调值班调度员下达的指令,各省调、 发电企 业、变 电站的 值班人 员必须 立即执 行。如 认为值 班调度 员下达 的调度 指令不 正确, 应立即 向网调 值班调 度员提 出意见 ;如网 调值班 调度员 仍重复 指令,则值班人员必须迅速执行;如 执行该 项指令 确会危 及人员 、设备 或系统 安全, 则值班 人员应 拒绝执 行,并 将拒绝 执行的 理由及 改正命 令内容 的建议 迅速报 告网调 值班调 度员和 本单位 直接领 导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电网调 度,干 预调度 指令的 发布执 行。如 有值班 人员不 执行、 迟延执 行、或 变相执 行调度 指令, 均视为 不执行 调度指 令。不 执行调 度指令 的值班 人员和 允许不 执行调度指令的领导人均应对不执行 调度指 令所造 成的后 果负责 。
第16条 电网调度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发布的 一切有 关调度 业务的 指示, 应通过 调度机 构负责 人转达 给值班 调度员 。非调 度机构 负责人 ,不得 直接要 求值班 调度人 员发布 任何调 度指令 。任何 人均不 得阻挠值班人员执行网调值班调度员 的调度 指令。 第17条 对拒绝执行调度指令,破坏调度纪 律,有 以下行 为之一 者,网 调有权 组织调 查,并 依据有 关法律 、法规 和规定 进行处 理: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数量,根据数量的多上画成 长短不一的直条
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 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 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旧知回顾
网调和各省应分别编制所辖电网的稳 定运行 规程, 省调应 将对网 调调管 辖系统 安全运 行有影 响的运 行方式 报网调 批准。 稳定运 行规程 一般两 年修订 一次, 遇电网 结构有 重大变 化时应 及时修 订。网 调和省调各自负责所辖电网安全稳定 措施的 制定, 并承担 相应的 安全责 任。
绘制条形统计图
A.画纵轴和横轴。 B.确定每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C.画图例和直线,标明数据。
旧知回顾
分析条形 统计图
第13条 网内各省(区)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 员、调 管范围 内的发 电企业 值长、 变电站 值班长 在调度 业务方 面受网 调值班 调度员 的指挥 ,接受 网调值 班调度 员的调 度指令 。网调 值班调 度员必 须按照 规定发布各种调度指令,并对其发布的 调度指 令的正 确性负 责。在 发布和 执行调 度指令 时,接 令人应 主动复 诵指令 并核对 无误, 待下达 下令时 间后才 能执行 ;指令 执行后 应立即 向网调 值班调 度员报 告执行情况和执行完毕的时间,否则 不能认 为指令 已经执 行。
绘制条形统计图
绘制条形 统计图
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用 1个格所表示的单位。
绘制时,直条的宽度、间隔是相等的。
横向和纵向的制作方法相同。
旧知回顾
为了保证电压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 变压器 分接头 采用分 级管理 ,即各 级调度 机构分 别负责 本调管 范围内 的变压 器分接 头位置 的整定 。发电 企业和 变电站 未经有 关调度 同意, 不得自 行改变 调管范 围内的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网调调 管的330kV有 载调压 变压器 的分接 头,应 根据网 调年度 运行方 式中无 功优化 结果进 行调整 ;网调 调管的330kV非 有载调 压变压 器分接 头的改 变应根 据网调 调令执 行。网内其它非网调调管的330kV变 压器分 接头的 改变应 报网调 备案。
9 总复习
第 4 课时 统 计
旧知回顾
充分发挥电网的技术经济优势,积极 开展水 火电互 补、跨 流域补 偿和梯 级电站 联合优 化调度 ,使整 个系统 在较经 济的方 式下运 行;在 “三公 公平、 公正、 公开” 及考虑 各单位 利益的 原则基 础上, 网调将结合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进程 ,积极 探索利 用市场 机制和 经济手 段进行 电力电 量交易 管理。 水库运 用计划 应依据 水库和 电网实 际情况 、水情 预报和 批准的 设计文 件统一 协调平 衡后编 制,兼 顾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库的基本要求 ,并提 出年度 发电量 分配方 案,以 及月度 运行计 划。水 库运用 计划应 根据短 期气象 和水文 预报, 适时进 行滚动 修正。 各有关 单位应 于每季 和每月 前向网 调提出 下季和下月水库运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