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机械课程设计报告(DOC)

北航机械课程设计报告(DOC)
北航机械课程设计报告(DOC)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

院系:宇航学院111513班设计者:石庆利(11151069)指导老师:李继婷

2014年6月5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题目: (1)

2.设计背景: (1)

3.设计参数: (1)

4.设计任务: (1)

二、机械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1)

1.执行机构设计: (1)

2.电动机选择 (2)

3.分配传动比 (2)

4.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

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4)

1.传动零件的设计及校核 (4)

1.1高速级蜗杆-蜗轮传动设计 (4)

1.2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6)

2.轴的设计与校核 (12)

2.1蜗杆轴(高速轴)设计与校核 (12)

2.2小齿轮轴(中间轴)设计与校核 (14)

2.3大齿轮轴(低速轴)设计与校核 (18)

3.轴承的寿命校核 (20)

3.1蜗杆轴轴承寿命校核 (20)

3.2蜗轮-小齿轮轴轴承寿命校核 (21)

3.3大齿轮轴轴承寿命校核 (23)

4.键的选取及校核 (24)

2.1高速轴联轴器键 (24)

2.2中间轴蜗轮键 (24)

2.3低速轴大齿轮键 (25)

2.4低速轴外伸键 (25)

四、减速器箱体及附件设计 (26)

1.减速器箱体设计计算: (26)

2.附件的设计 (26)

2.1通气器的设计 (26)

2.2外六角螺塞设计 (27)

2.3杆式游标设计 (27)

2.4启盖螺钉设计 (27)

2.5轴承端盖设计 (28)

3.密封装置及润滑剂选择 (28)

3.1密封装置 (28)

3.2润滑剂和润滑脂的选择 (29)

4.技术要求 (29)

图 1 执行机构设计图

2.电动机选择

推杆行程S=300mm,已知极位夹角θ=120°,则推杆工作时间t= 4.3s×180°+10°

360°

=2.269s

由推程可得推杆工作速度:

v=s

t =300mm

2.296s

=132.19mm/s=0.1322m/s,取v max=0.26m/s

推杆工作功率P w=F w×v max=6000×0.26=1560 W=1.56KW

现在计算工作效率:

从原动件到滑块共经过有联轴器(两个)、球轴承(三对)、蜗杆蜗轮传动、齿轮传动以及一系列转动副和滑动副。

传动总效率η=η12η23η3η4η55η6=0.9932×0.993×0.80×0.975×0.995×0.92=0.656

所需电机功率P d=P W

η

≈2.38 W

电动机额定功率P ed≥P d,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ed=3 kW

选取Y112M-6型电动机

P ed=3 kW,n d=1000 r/min,n m=960 r/min

工作机主轴转速n w=60

4.3 r/min= 13.95r/min,传动比i=n m

n w

=960

13.95

=

68.8,蜗杆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范围60~90,综合考虑满足要求,所以选择同步转速为1000 r/min的Y112M-6三相异步电动机。

3.分配传动比

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1.传动零件的设计及校核

图 2 传动零件结构示意图

1.1高速级蜗杆-蜗轮传动设计

1)选择材料和精度等级

考虑转速不很高,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批量较小,选用ZA 型蜗杆传动,蜗杆用45钢,淬火处理,硬度HRC=45~50,蜗轮轮缘用ZCuSn10P1,砂模铸造。同侧齿面精度等级选8级精度。

2)确定蜗杆、蜗轮齿数

传动比i=23,参考表3-4,取z1=2,z2=23×z1=46

蜗轮转速为n2=41.74 r/min

3)确定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

Z N,由表3-10蜗轮的材料为锡青铜,计算公式为:σHP=σHP′Z v

s

得σHP′=200MPa,参考图3-8出谷滑动速度v s=3.3m/s,浸油润滑,

=0.94,单向运转γ取1,涡轮的应力循环次数:N L=由图3-10得z v

s

60γn2t?=60×1×41.74×10×250×16=1.0×108,由图3-11得:Z N=0.75,则:

Z N=200×0.94×0.75=141MPa。

σHP=σHP′Z v

s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选题

机械工程2008专业课程设计选题: 1高架灯提升装置设计 (一)设计要求 提升装置用于城市高架路灯的升降,电力驱动,电动机水平放置,采用正、 反转按钮控制升降。提升装置静止时采用机械自锁,并设宵力矩限制器和电磁制 动器。其卷筒上曳引钢丝绳直径为llM,设备工作要求安全、RJ靠,调整、安 装方便,结构紧凑,造价低。提升装置为间歇工作,载荷平稳,半开式。生产批量为10台d其工作要求见任务一图。 (三)设计仟务 (1)绘制提升装置原理方案图。 (2)完成传动部分的装配图A0(1张) (3)完成零件图2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2、简易专用半自动三轴钻床传动装置设计 (1)设计要求 (1)二个钻头以相同的切削速度v作切削主运动,安装工件的工作台作进结运功每个钻头的切削阻力距为T,每个钻头轴向进给阻力为F,被加上零件上二孔直径均为D,每分钟加工两件。 (2)室内工作,生产批量力5台c (3)动力源为二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简易专用半自动—轴钻床传动装置设计参考图 (4)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三年,双班制工作。 (5)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该钻床的传动装置设计参考图见任务七团。 (二)原始技术数据 (三)设计任务 1)完成钻床总体传动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完成钻头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完成装配图1张(Ao或A1).零件图2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

3、带式运输机两级闭式齿轮传动装置设计 (一)设计要求 (1)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功装置; (2)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起功,运输带允许误差为5% (3)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 (二)原始技术数据 (1)展开式二级园柱齿轮减速器。

2018年北航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045117)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习指导---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航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7)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复习指导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招生人数:25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教育学[04]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教育硕士[0451] 二、研究方向: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三、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1材料综合或921通信类专业综合或933控制工程综合或942机械设计综合或951力学基础或961计算机基础综合或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四、参考书目 911材料综合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王福耻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出版社胡赓祥 , 蔡珣 , 戎咏 921通信类专业综合 《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凤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华成英、童诗白 《电磁场与电磁波》(二——四、六、七、十、十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苏东林《电磁场理论学习辅导与典型题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9)苏东林等

《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熊庆旭、刘锋、常青 933控制工程综合 《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程鹏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7年二月第一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胡晓光主编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1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主编 942机械设计综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材料力学》Ⅰ、Ⅱ高等教育出版社单辉祖编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2007年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瑞祥主编 951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2出版)。谢传锋、王琪、程耀等 《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材料力学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材料力学I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961计算机基础综合 《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第三次印刷〕北航出版社唐发根著 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毓晋编著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珊萨师煊著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机械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郭卫东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郭卫东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25-34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瑞祥等 《机械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王之栎、马纲、陈心颐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1-6章科学出版社出版胡寿松(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孙虎章) 五、复习指导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32-北航机械设计答案—螺纹连接(2)

第32章螺纹连接的设计32-1试找出图32-27中所示螺纹连接结构中的错误,并改正。 (a) (b)

(c) (d) 图32-27 32-13有一刚性凸缘联轴器,用材料为Q235的普通螺栓连接以传递转矩T,现欲提高其传递的转矩,但限于结构不能增加螺栓的直径和数目,试提出三种能提高联轴器传递转矩的方法。 答:①可以适当增加结合面的数量;

②可以适当增加预紧力; ③可以适当增加接合面的粗糙度,以提高摩擦因数。 (如果第1种,不能实现,可以增加结合面数量) 32-26图32-43为由两块边板和一块承重板焊成的龙门起重机导轨托架,两块边板各用4个螺栓与工字钢相连接,托架所受载荷随吊重量不同而变化,其最大载荷为20kN。试确定应采用哪种连接类型,并计算出螺栓直径。 图32-43 解:根据托架的结构,可以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或铰制孔螺栓连接。 (1)采用普通螺栓连接 螺栓组受横向载荷:kN F R 20 = 旋转力矩:m N m N L F T R ? = ? ? = ? =6000 300 20 ①在横向载荷 R F作用下,各螺栓所受预紧力,由公式(32-23),取12 .0 ,2.1= = f f kμ,8 ,1= =z m可得 kN kN mz F k F s R f25 8 1 12 .0 20 2.1 1 '= ? ? ? = = μ

② 在旋转力矩作用T 下,各螺栓所受预紧力,由公式(32-27)可得 kN kN r T k F z i i s f 71.702 75812.060002.11 2'=???= = ∑=μ 其中mm mm r r r 2751501502 1 22821=+= === (此题应该采用你第一次的方法,只是21F F F '+'='),因为预紧力的方向为轴向方向,直接相加 从图32-43(b )可知,各螺栓所受合预紧力为 kN kN kN F F F F F 14.90135cos 71.7025271.7025135cos 222'2'12 '22'1'=???-+=-+= 选取螺栓强度等级为10.9级,可得MPa s 900=σ,取螺栓连接的安全系数5.1][=S ,则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MPa S s 6005.1/900]/[][===σσ,则所需的螺栓危险剖面的直径为 mm mm F d 78.15600 14.31014.903.14][3.143 '=????=?=σπ 按GB169-81,选用M16的螺栓。 (请用下面的方法计算一下,看看结果)结果差距很大 先把横向力合成,得到最大的横向力,然后用(32-23),计算预紧力。 ~~~~~~~~~~~~~~~~~~~~~~~~~~~~~~~~~~~~~~~~~~~~~~~~~~~~~~~~~~~~~~~~~~~~~~~~~ 在横向载荷20kN 的作用下,各螺栓所受的横向力为 kN kN z F F R R 5.28 20'=== 在旋转力矩T 的作用下,各螺栓所受横向力为 kN kN r T k F F z i i f s R 49.82 75860002.11 '2' =??= = =∑=μ

北航 942 机械设计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

942 机械设计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 一、总体要求 1、《材料力学》要求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有明确 的认识,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要求考生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 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2.1 材料力学(70%,105分) 1、绪论: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概念,掌握剪应力互等定理,胡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2、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拉压杆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轴力与应力计算;掌握圣维南原理,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材料在常温、静荷下的拉、压力学性能;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3、轴向拉压变形:掌握拉压杆的变形与叠加原理,桁架的节点位移;掌握拉压与剪切应变能概念;会求解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了解热应力和初应力概念。 4、扭转:掌握圆截面轴的扭转剪应力计算;掌握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模量,扭转强度条件,圆轴扭转变形,扭转刚度条件;会求解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了解非圆截面的扭转。 5、弯曲内力:掌握平面弯曲内力概念;能够计算较复杂受载下的内力,会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画内力图。 6、弯曲应力: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和挠度曲线曲率半径的关系,抗弯截面模量,抗弯刚度。掌握梁的强度计算过程。了解弯曲剪应力、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

7、弯曲变形:掌握挠度和转角的概念、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的积分法、叠加法。理解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梁的刚度条件,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8、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理解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析,掌握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掌握广义虎克定律;掌握E、G、 关系。 9、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问题:掌握强度理论概念;掌握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了解强度理论的应用;掌握弯扭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弯扭拉(压)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10 、压杆的稳定性:理解弹性平衡稳定性的概念。掌握细长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掌握压杆稳定性校核;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1、疲劳与断裂:掌握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应力比、S-N曲线、持久极限的概念,了解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12、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了解常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电测和光弹)的原理和方法。 2.2机械设计基础(机设30%,45分) 1.掌握轴的类型、失效形式及设计要求;了解轴的常用材料、结构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和提高轴强度的措施;掌握轴的受力分析方法并可利用相当弯矩法进行轴的强度计算以及刚度计算;能够根据各种具体应用场合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2.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应用及类型;了解齿轮传动五种失效形式的特点、形成机理及预防或减轻损伤的措施;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理解载荷系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公式中各参数和系数的意义及确定方法。 3.了解摩擦的种类及其性质;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非流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方法。

34_北航机械设计答案—滚动轴承(2)

第34章 滚动轴承 34-10 改正图34-29中的错误结构并说明理由。 (a ) (b ) (c ) (d )

(f ) (g ) (h )应是基轴制 (d 图,原意是轴稍微短一些,以免轴与轴端挡板接触) 均为标注错误,g 只要标注轴的公差,h 只要标注孔的公差,且一般轴处为过盈配合) 34-11 图34-30所示,斜齿轮轴采用一对7207AC (46207)轴承支承,已知斜齿轮的圆周力 N F t 3500=,径向力N F r 1200=,轴向力N F a 900=,轴的转速N F t 3500=,轴承的 冲击载荷系数2.1=d f ,温度系数1=T g ,额定动载荷N C r 25400=。试计算该对轴承的寿命(用小时计)。

图34-30 解:(1)计算轴承所受轴向力 在垂直面内对B 取矩,有 40301001?=?+?r a v r F F F 故 N N F F F a r v r 210100 30 90040120010030401=?-?=?-?= N N F F F r r v r 990)2101200(12=-=-= 在水平面内对B 取矩,有 401001?=?t h r F F 故 N N F F t h r 1400100 40 3500100401=?=?= N N F F F h r t h r 2100)14003500(12=-=-= 所以,两个轴承所受径向力分别为 N N F F F h r v r r 66.14151400210222 1211=+=+= N N F F F h r v r r 66.232121009902222222=+= += 由题目中给出的表可得 N N F F r s 962.99066.14157.07.011=?== N N F F r s 162.162566.23217.07.02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装订线------------------------------------------ 综合课题说明书 题目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04机43 班 完成人xx 学号xxxxxx 同组人x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0x 年x 月xx 日 XX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课题任务书 (1) 一、减速器结构分析 (1) 1、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 2、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3、零件 (3) 二、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7) 1、计算总传动比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7) 2、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9)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9) 三、工作能力分析计算 (10) 1、校核齿轮强度 (10) 2、轴的强度校核 (13) 3、滚动轴承校核 (17) 四、装备图设计 (18) 1、装备图的作用 (18) 2、减速器装备图的绘制 (19) 五、零件图设计 (22) 1、零件图的作用 (22) 2、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22) 参考文献 (25)

04机电综合课题任务书 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 同组姓名:xx、xxx、xxx、xx、xx 一、课题:机械传动系统与分析 二、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已知条件 1.展开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产品(有关参数见名牌) 2.工作机转矩:300N.m,不计工作机效率损失。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输出功率 P=1.5kw。 4.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5.使用期:8年,每年按360天计。 6.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7.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四、工作要求 1.每组拆卸一个减速器产品,测绘、分析后将零件装配复原,并使用传动系统能正常运转。 2.每组测绘全部非标准件草图(徒手绘制),并依据测量数据确定全部标准的型号。 3.每组一套三轴系装配图(每人一轴系)。 4.各人依据本组全部零件测绘结果用规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低速级大齿轮和输出轴的零件工作图。 5.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

北航轴的结构设计改错——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轴的结构设计改错一、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之处,并改正。 1、 答案: 1)左端轴承处的弹性挡圈去掉。 2)右端轴承处轴肩过高,应改为低于轴承内圈。 3)齿轮右端用轴套固定,与齿轮配合的轴头长度应小短于齿轮轮毂宽度。 4)左端轴承处应有越程槽。 5)联轴器没固定,左端应改为轴肩固定。 6)右端轴承改为轴套定位。 7)与齿轮配合处的键槽过长,应短于其轮毂宽度。 8)齿轮应改为腹板式结构。 9) 将联轴器的周向固定,改为键联接。 2、

主要结构错误: 1)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母线上;2)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3)左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密封垫片;4)轴套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 5)三面接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6)键顶部与齿轮接触; 7)无挡油盘; 8)两轴承端盖的端面处应减少加工面。3、

1)轴承内外圈剖面线方向不一致,应改为方向一致; 2)左端轴承用轴肩定位,且轴肩不高于轴承内圈; 3)齿轮没有轴向固定,改为左端用轴环,右端用轴套固定;4)与左端轴承配合的轴段上应有砂轮越程槽; 5)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应必为用轴肩定位; 6)右端轴承改为加大定位和固定,且低于轴承内圈; 7)与齿轮配合的轴段应有键槽; 8)齿轮改为腹板式结构性 9)轴的右端键槽过长,改为短于联轴器的孔的长度。 4、 答案: 1)左边轴肩高于轴承内圈; 2)与齿轮配轴段太长,齿轮轴向未定位; 3)齿轮与轴承间缺套筒; 4)右边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 5)右端盖与轴接触; 6)右端盖处缺少密封圈; 7)皮带轮周向定位缺键槽;; 8)皮带轮孔未通。

答案: 此轴系有以下6个方面13处错误: 1)轴承类型配用不合适: 左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不能单个使用; 2)转动件与静止件直接接触: 轴身与右端盖之间无间隙; 3)轴上零件未定位、未固定: 套筒未可靠的固定住齿轮; 联轴器轴向未固定; 联轴器周向未固定; 4)工艺不合理: 轴外伸端无轴肩,轴承不易装; 装轴承盖箱体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无调整垫片,轴承的轴向间隙无法调整; 轴上的键槽过长; 左轴承处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 5)润滑与密封问题: 轴承脂润滑而无挡油环; 端盖上无密封件; 6)制图投影错误 箱体孔投影线未画

机械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专业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地点主楼机电学院机房 专业机械设计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温晓南周晓东 年月日 1.课程设计概述 1.1设计任务及内容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工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 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传动机构参数优化设计及计算机辅助绘图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机械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以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对象,进行减速器传动机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和典型零件计算机辅助绘图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六个内容: 1. 熟悉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2. 进行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齿轮机构设计的数学建模; 3.进行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机构设计的相关参数计算和编程; 材料强度、硬度、热处理方式、运动学等方面的有关参数的计算和数表、图表的计算机编程。 4.减速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选用约束优化设计的复合形方法,用VB语言编写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软件。 5. 绘制典型零件图 本次设计以齿轮零件为二级齿轮的典型传动部件,每人用计算机绘制典型零件——齿轮的零件图。以优化设计的齿轮结构参数为依据,用VB语言编写在绘图软件AutoCAD环境下的可执行的绘图程序——*.SCR文件。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I ****学院(系)****班 设计者 sc 指导老师 *** 2017年5月12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前言 本设计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先后学习过画法几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加工工艺学等课程之后的一次综合的练习和应用。本设计说明书是对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I的说明,该传动装置使用广泛,本次设计是使用已知的使用和安装参数自行设计机构具体尺寸、选择材料、校核强度,并最终确定形成图纸的过程。通过设计,我们回顾了之前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并加深了对很多概念的理解,并对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具体作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动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传动比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级传动的动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将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列于下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带传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带的参数尺寸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减速器齿轮(闭式、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轴的设计与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I轴的初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I轴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II轴的初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II轴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键联接的选择与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I轴外伸端处键联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II轴与大齿轮配合处键联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箱设计计算 机械四班杨浩0714000322 2010/1/22

设计题目: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传动简图如下: 工作条件如下: 用于输送碎料物体,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使用系数、工况系数),输送带允许速度误差±4%,二班制,使用期限10年(每年工作日300天),连续单向 一、电动机的选择 1.选用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为: P=kW 式中:P w为工作装置所需功率,kW;为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的总效 率。 工作装置所需功率P w应由机器工作阻力和运行速度经计算求得: P w===1.76kW 式中:为工作装置的阻力,N;v w为工作装置的线速度,m/s。 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查《机械设计》表2-4,得:

取0.96,取0.995,取0.97,取0.99,取0.97 则 0.96×0.9952×0.97×0.99×0.97=0.885 所以 P0==1.99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工作装置的转速为: n w=60×=95.5r/min 由于普通V带轮传动比为: i1≈2~4 圆柱齿轮传动比为: i2≈3~5 故总的传动比为: i=i1i2≈6~20 则电动机所需转速为: n=in w≈(6~20)×95.5=(573~1910)r/min 2. 1)总传动比为: i a===9.84 2)分配传动比: I a=i外i内 考虑减速器结构,故: i外=3 ;i内=3.28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n电=n=940r/min n1==313r/min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个人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三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负责的装配图绘制和V型块夹具设计。通过这次夹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轴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了我的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课程所学的内容。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

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北航机械设计试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 《机械设计A4》 考试 A 卷 班 级______________学 号 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_____成 绩 _________ 年月日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机械设计A4》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按步给分,非标准合理答案适当给分,但不超过该步骤的二分之一,计算过程纯计算错误不重复扣分。 2、本试卷共8页,所有题目均在本试题册上作答,拆页或少页本试题册无效。 题目: 一、填空 ……………………………………………………………( 25 分) 二、选择填空 …………………………………………………………( 5 分) 三、简答 ……………………………………………………………( 20 分) 四、分析计算 ……………………………………………………………( 35 分) 五、结构设计 ……………………………………………………………( 15 分) 题号 1 2 3 4 5 成绩

一.填空 ………………………………………………… (共25分,每空0.5分) 1.轴上零件的固定主要是将轴与轴上零件在,和方向上以适当的方式固定。 2.按轴负担的载荷分类,自行车的中轴属于轴;前轴属于轴;后轴 属于轴。 3.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其传动比不稳定主要 是由引起的。 4.闭式软齿面齿轮设计时,考虑到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所以一般按 照 强度进行设计,按照 强度进行校核。 5.当滚动轴承在基本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运行时,其所能达到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 此时滚动轴承的工作可靠度R为。 6.齿轮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主要取决于 和 。 7.设计中提高轴的强度可以采用、等方法,提高 轴的刚度可以采用等方法。 8.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相比较,其优点为 、 和 ,开式齿轮传动与闭式齿轮传动比较,其不足之处有 。9.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是,, 及。10.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 ,适用于 是因为其 ;矩形 螺纹的牙型角α= ,适用于 是因为其 。 11.螺纹防松是要防止 之间的相对运动;常用方法有如,如,如。 12.斜齿轮传动的标准模数是,圆锥齿轮传动的标准模数是, 加工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 13.代号为71208的滚动轴承,该轴承的类型为,轴承的宽度系列 为,内径尺寸为 mm,精度等级为级。 14.普通平键连接的工作面为,用于轴与轴上零件的固定,传 递。

201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带 二级齿轮)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130175 课程学分 2.0 起始日期 封面纸推荐用210g/m2的绿色色书 编辑完后需将全文绿色说明文字删除,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说明: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电子版或手写版,手写版不得 使用铅笔书写。 2.请按照目录要求撰写;一级标题为一、二、……序号排列,内容 层次序号为:1、1.1、1.1.1……。 3.对于电子版:一级标题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4.对于电子版: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 20磅,段前、段后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0字符。 5.对于电子版: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码: 底部居中。 6.所有的图须有图号和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对齐。如:图1 模 拟计费系统用例图。 7.所有的表格须有表号和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居中对齐。如:表1 计费功能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 8.所有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重要资料必须注明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网上资料注明日期。)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 2. 所引参考文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引用于著作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 [2]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0. *引用于杂志的———作者姓名﹒文章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173. [2]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 20(4): 36~38. *引用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类推。 *引用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的―― 如:[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1~133.[2]Michael Boyle-Baise.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Preparing

集美大学机械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1.引言------------------------------------------1 2.上箱体的绘制------------------------------2 3.下箱体的绘制------------------------------9 4.齿轮轴的绘制------------------------------18 5.轴的绘制------------------------------------27

6.其他零部件的绘制------------------------29 7.总体装配------------------------------------35 8.减速箱工程图的绘制---------------------37 9.心得体会------------------------------------39 1引言 课程设计的容体系以机械的总体设计和机械零部件设计为主干,重视工程应用,突破单纯功能设计的观念,强调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强调机械零部件参数设计、结构设计。不仅从设计学科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还从工程系统的观点去培养学生,加强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是学习机械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应77熟悉和掌握软件的装配建模设计相关的知识,重点掌握复杂零件装配设计的操作过程,掌握常用工程特征工具栏和基础特征工具栏的各项命令,达到能熟练使用操作命令。掌握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三维造型设计过程,并通过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造型

北航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3版) 一、考试组成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试卷共分四部分:1)理论力学(动力学);2)机械原理;3)机械设计;4)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满分均为50分。1)、2)部分为必答部分,3)、4)部分为选答部分,考生二选一作答。 二、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动力学》(第2版)1-7章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 质点动力学 ⑴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 ⑵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 ⑶点的复合运动 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 质点系动力学 ⑴动量定理 ⑵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⑶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 ⑷动能定理 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 3. 刚体动力学I、动静法 ⑴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⑵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 4. 刚体动力学II、拉格朗日方程 ⑴拉格朗日方程 ⑵动力学普遍方程 ⑶动力学II(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5. 振动基础 ⑴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机械原理》,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 2.《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 (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作为[1]的辅助教材,给出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和、常见错误和习题解答,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有帮助作用。考试内容只涵盖书中的第1-5,9章内容,其它章节可以不学习。 第1章机构的组成原理 1.1 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 1.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其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清楚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2 现代机械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具有什么功能? 答:组成子系统及其功能如下: (1)驱动系统其功能是向机械提供运动和动力。 (2)传动系统其功能是将驱动系统的动力变换并传递给执行机构系统。 (3)执行系统其功能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左右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按预定规律运动,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 求。 (4)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其功能是控制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各部分协调有序地工作,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个机械系统功能。 第二章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2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断裂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在受拉、压、弯、剪、扭等外载荷作用时,由于某一危险截面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发生的断裂,如螺栓的断裂、齿轮轮齿根部的折断等。 (2)变形失效主要表现在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零件产生塑性变形。 (3)表面损伤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表面的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 2-4 解释名词:静载荷、变载荷、名义载荷、计算载荷、静应力、变应力、接触应力。答:静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都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 变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名义载荷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计算载荷计算载荷就是载荷系数K和名义载荷的乘积。 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小的应力。 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可以由变载荷产生,也可由静载荷产生。 2-6 机械设计中常用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机械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其基本原则如下: (1)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工作要求。使用性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力学性能 ②物理性能 ③化学性能 (2)材料的工艺性能应满足加工要求。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①铸造性 ②可锻性 ③焊接性 ④热处理性 ⑤切削加工性 (3)力求零件生产的总成本最低。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材料的相对价格 ②国家的资源状况 ③零件的总成本 2-8 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几项? 答:衡量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和倾点等。 衡量润滑脂的指标是锥入度和滴度。

机械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机械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引导语:机械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下面是找 ___的机械课程设计自我总结,欢迎参考! 经过紧张而辛苦的四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看着自己的设计。即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设计终于完成啦,担忧的是自己的设计存在很多的不足。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如右图所示)工作年限是2020年工作环境多飞尘滚筒圆周力F是1500牛带速v是1.6米每秒滚筒直径D是250毫米滚筒长度L是600毫米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共分为了8个阶段:1、设计准备工作2、总体设计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5、装配图的绘制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7、编写设计说明书8、答辩

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选错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在电机的选择中我们应该考虑电机的价格、功率及在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传动比来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成本。 在传动比分配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分配的很不合理,把减速机的传动比分成了4,最后导致在计算齿轮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分配。我们再分配传动比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后的齿轮计算,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 在把电机的选择、传动比选定后就开始进入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了:传动设计计算。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在杨老师和张老师的热心讲解和指导下,明白了传动设计中齿轮的算法和选择。在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时,我们一定得按照书上的计算思路逐步细心地完成,特别一些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一定要合理。当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择完成时,在分别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和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最后通过这两个计算的对比确定分度圆直径、齿轮齿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