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历史周练卷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史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

据图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可见大禹治水区域范围不断增大,不再局限于周王室及主要诸侯国的活动范围,可见新地区不断得到开发,华夏文明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大禹治水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并非是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排除A 项;秦朝完成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墨两家的思想,排除D项。

故选B项。

2.据记载,汉长安城在整体布局上呈现“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网状结构,使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网络清晰,层次分明,覆盖范围广,从而保证了整个城市排水的通畅。

由此可见,汉长安城排水系统的成功布局A.有助于城市手工业合理分布B.满足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得益于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D.为各地城市市政建设提供了样板【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

根据材料“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使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网络清晰,层次分明,覆盖范围广,......保证了整个城市排水的通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长安城周密的排水系统网络清晰,层次分明,覆盖范围广,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C项正确;“手工业合理分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满足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样板”之说,排除D项。

高三文综历史部份下学期第一周测试试题含解析

高三文综历史部份下学期第一周测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周文综测试历史试题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店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前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算了;”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表现三省分权制E.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增强皇权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颛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L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

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B林则徐C.洪秀全D.严复17.李大钊在《史学要沦》中指出.“一时期有一时期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期有一时期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更。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期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表现的一路原则是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题目中最适和于这份海报的是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一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五)历史试题(文科班)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五)历史试题(文科班)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五)历史试题(文科班)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1、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的铜器。

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 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

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

这表明当时A.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B.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C.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3、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

……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

”这一主张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4、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

”作者意在说明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5、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新军发挥实力,先后参加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十余省市的独立起义……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

”这些“都督”A.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B.推动了革命后全国政治秩序的稳定C.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隐患D.提供了袁世凯掌权可以利用的势力6、《全球通史》中提到:“(雅典)最初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其全部属于贵族。

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学生版)

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学生版)

2014届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1)一、选择题(每题4分,1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钱穆认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

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

”据此判断以下正确的是A.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 B.洛邑与宋把西周一分为二C.宋朝的地方机构权力较大 D.鲁、齐两国的国君是武王的族亲2.《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

”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 在我国唐代三省六部制中有分散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在近代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B.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C.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4.学者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分析希腊文明时说:“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

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

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根据这则材料,不正确的是A.希腊民主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业落后 B.希腊文明是一种开放的、外向型的文明C.希腊平民权利的提升和对外战争有关 D.钱先生对希腊文明表示出极高的认同5.《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

”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已含有现代法治的精神C.《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D.《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6.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全国政府“应当在一切案件中对各州的法律享有否决权,正如同英国国王在此之前所做的那样。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近现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近现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近现代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鸦片战争后,浙江南浔“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

而上海松江地区却因“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B.西方对华倾销工艺品C.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创新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答案】A【详解】考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列强对华倾销商品,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故上海松江传统棉纺织业衰落,同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又扩大了原料的需求,因此推动了浙江南浔丝织业的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工艺品在华倾销,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但是无法解释传统维丝业的发展,排除B项;传统手工业的技术创新只能解释传统维丝业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材料中棉纺织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D项。

故选A项。

2.下表为《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随从人员籍贯分布统计表》该表反映了A.传统政治结构出现了失衡B.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本质C.走向近代化的努力与尝试D.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性差异【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教师版)

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教师版)

高三文科周考历史试题(10)一、选择题(每题4分,1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D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和“公天下”并存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 )A.确立王位世袭制B.创立郡县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开创科举制2.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C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项目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4.宋代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A.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D.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一般平民家庭,购置农庄田地,招募佃农,本来是希望租地课税,而并不是为了行仁义。

但是到了某些年洪涝灾害,必须减免课税,贷种子给佃农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害怕佃农不干田地荒芜,日后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租税)严重得多。

【解析】选d。

解答本题要立足于对材料的解读,a虽符合史实,但不是作者要阐述的内容,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史实。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双流中学高2022级高三上学期文综周练(一)文科综合-历史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25.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

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

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26.唐初,各州遍置常平仓,以国有钱本贱时收桑、贵时出粜,平抑粮价。

唐代宗时,刘晏竭力加以改革完善,“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刘晏被害后,政府全面实行官销制度。

这说明唐朝时期( )A.私商资本增殖困难 B.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以民为本重视民生27.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

”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28.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

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

从中可以看出()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29.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

高三历史周测试卷.docx

高三历史周测试卷.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合计60分)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2.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图9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尺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P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ti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屮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榕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3.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共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4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己。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冇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5.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它经常遭到守II」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

该机构是()八.总理衙门 B.同文馆 C.军机处 D.外务部6. 一种名为“人造口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利I 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A・①② 7「走向枇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闵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人。

该丛书的出版()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口大的局血③为屮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捉供了历史借鉴④开创了屮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①®B. ®@C.①③D.②④&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徳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

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工具类别数量性别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纺轮117女石斧30男石锛60男石凿140男石刀40男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可知,在男性墓中,用于社会生产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大量出现,而女性墓中却没有发现,说明这些生产工具是男性所特有,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C项正确;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在材料中无法判断,排除D项。

故选C项。

2.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

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

这些现象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四)历史试题(文科班)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四)历史试题(文科班)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四)历史试题(文科班)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

)1、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其著作《殷墟书契后编》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此制度为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2、《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由此可知当时A.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 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 D.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3、东汉以四科(儒学、文吏、孝悌、能从政者)为察举标准。

考试改为由尚书负责,除诏书规定的标准之外,增加了官僚知识、书法等方面的内容,实行举与被举(推荐)者连坐。

该现象主要表明A、人才选拔的方式较为复杂B、察举制的察举要求更为严谨C、政府注重选拔综合型人才D、察举制将察举与考试相结合4、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6、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7、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

下学期高三历史周周练试卷(八)

下学期高三历史周周练试卷(八)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仙游金石中学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历史周周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一一一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一一共48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据此答复12~14题。

12.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据此判断以下与此有关的手工业是〔〕A.玉器加工业B.漆器制造业C.火器制造业D.青铜铸造业13.“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那么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那么骨肉不免为仇敌。

〞此话最有可能出于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辽太祖14.紫禁城坐落在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承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种建筑理念表达的本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确实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据此答复15~17题。

15.2021年世博会将在举行。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正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元朝时期属于〔〕A.行和江浙行B.江浙行C.江北行D.江浙行和江北行16.辽代的政治制度有特殊之处。

一为南面官,治理故疆;一为北面官,治理幽云十六州等地。

对这种制度的正确理解包括〔〕①表达了辽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国思想②辽的统治实行的是民族分化政策③表达了辽统治者对中原封建文化的认同④辽的统治本质是阶级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美国总统华盛顿在辞别演说中,告诫“那些指导政府的人们,要慎重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防止在行使权利时一个部门进犯其他部门的权利〞。

他的告诫强调的是A.民主性原那么B.司法独立原那么C.自由平等原那么D.分权制衡原那么地理大发现后,整个世界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的互相联络、互相对抗的历史大幕。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5)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5)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5)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24.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酋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

这说明( )A. 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B.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C.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D.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25.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

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

这说明察举制( )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26.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 9%。

这一变化(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27.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说明该时期( )A.传统文化未发生实质的变化B.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C.思想领域孕育启蒙进步思潮D.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一定松动28. 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赢秦而降,以天下为私。

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

”这表明李鸿章( )A. 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C. 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29.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含答案)

高三周练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历史地理政治同堂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可知()A.他们主张恢复原有统治秩序 B.孔子主张维护天子的权威C.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己久 D.他们都探索世界本源为道2.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札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

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3.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这表明唐宋律学()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4.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

《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5. 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周练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1.“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

”尹达这段话意在强调A.古史传说似是而非不足为信 B.古史传说有助于历史研究C.考古学已完全证明古史传说 D.应该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3.汉承秦制,但往往承其职而易其名。

如汉代的“执金吾”,职能是“掌京师盗贼”,显然沿袭了秦代一职。

划线处应填入的是A.中尉 B.将作少府C.御史大夫 D.典客4.秦汉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形成B.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5.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B.“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6.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写道:“伏以江淮赋税,国用根本,今有大患,是劫江贼耳……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一)文科班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一)文科班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一)文科班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1.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 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 2 人,由大臣拥立的5 人,由宦官拥立的9 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 人。

这种情况说明唐代A.统治阶级贪婪腐朽B.君相政争异常激烈C.阶级矛盾错综复杂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2.正在热播的《芈月传》讲述战国晚期,楚国公主芈姝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芈月嫁给秦惠王为后为妃.惠王死后,芈姝儿子武王即位,武王死后,芈妹准备立幼子继位.芈月却依靠弟弟、将军魏冉等人支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昭襄王.这表明A.秦国宗法制较早的崩溃B.秦楚不受礼制约束C.王位交接受多因素影响D.秦国初具皇帝制度3.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识较为准确的是A.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的精神C.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4.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党的工作中心开始转移C.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5.如表是摘自《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一书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A.重庆谈判B.“乒乓外交”C.和平共处D.抗美援朝6.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届高三文科历史周考卷一 2013.3.21.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左传•桓公二年》载:“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该材料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动机是A.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确定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确定王室内部的等级关系D.明确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3.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

这种习俗源于A.图腾崇拜B。

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4.《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A. 宗法等级制B.皇权专制C.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6.《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7.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政治农工商并重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8.下图说明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9.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10.“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1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12.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13. 朱熹说:“性即理也。

当然之理,无有不善者。

……孟子之言性,指性之本而言。

”朱熹的主张A.否定孟子的伦理观B.与孟子的伦理观一脉相承C.倾向荀子的伦理观D.在伦理观上自相矛盾14.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 .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15.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是因为他们都A.提高丞相地位B.重视儒家思想C.强化中央集权D.大力发展工商业16.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17.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B.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C.政府对外贸易事务基本不管D.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18.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A.“君权神授”思想B.“大一统”思想C.反专制思想D.理学思想19.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20.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

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B.土地自由买卖C.科举取士 D. 农民起义改朝换代21.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新趋向,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B.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C.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来作历史研究D.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22.瓦肆又称“瓦舍”,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不知起于何时。

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

”据此得出“瓦舍”①取名与建筑无关②数量多,规模大③标志着市民阶层的形成④是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3.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24.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2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C.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6.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贵族全权公民公民(成年男性)平民自由人妇女城邦居民外邦人奴隶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27.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28.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29.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30.“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因为万民法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则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31.(13分)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史‘专制社会’这一结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

18世纪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后则经由日本广为中国思想界所接受,并未经过充分的事实论证”。

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

……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各自观点。

(2分)(2)就材料一、二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

(5分)(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