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尖轨部分病害分析和整治

合集下载

道岔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道岔病害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和整治措施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较多,总的看来,一方面是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列车的动力作用及养护维修不当。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是列车侧向通过道岔,从基本轨向尖轨过渡,以及通过有害空间时,运行不平顺;导曲线无超高,造成车辆推挤外轨,从尖轨到辙叉的轨距变化多,列车横向摇晃;直尖轨转辙角大,车轮冲击力大等等。

1、道岔打向不良,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及整冶1)、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l)、由于道岔铺设位置不正.造成前后方向不良;(2)、辙叉位置不正,造成前后铺轨连接方向不顺;(3)、尖轨本身方向不良,道岔前后钢轨爬行,造成道岔前后移动,改变方向;(4)、捣同不均,排水不良,道岔不均匀沉陷等。

2)、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

道岔方向不良,会造成列车摇晃厉害,致使道岔各部分间隔尺寸、轨距、水平不易保持,因而使轨距水平越限;不良的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也促进了道岔方向不良,两者互为因果。

因此必须同时整治方向不良及轨距、水平,主要方法是:(1)、直股以直基本轨为准,曲股以曲基本轨为准,拨正道岔方向,与此同时,必须拨正道岔前后30m范围内的铁道及曲线;(2)、整修各部分不合格的零件和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确保合乎质量标准;(3)、加强捣固,保持道床的清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铁道下沉,保持路基稳固早2、转辙器部分的病害及整治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尖轨磨耗、尖轨爬行和尖轨尖端轧伤等。

1)、尖轨跳动由于尖轨跟部各连接零件磨损、套管失效、捣固不坚实、转辙器拉杆弯曲等造成列车通过时,尖轨跳动。

针对尖轨跳动的原因,根据情况可采取下列整治措施:(1)、更换和焊补连接零件,加强跟部联结;(2)、加强接头及转辙器部分的捣固;(3)、调直转辙器拉杆;(4)、尖轨跟部按标准设鱼尾板和套管。

2)、尖轨不密贴尖轨的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有:尖轨连接杆尺寸、扳道器位置与尖轨尖端距离不配合,造成尖轨左右摆动后,扳不严而离缝;尖轨压歪造成尖轨头部与基本轨离缝;尖轨爬行和基本轨横移出现离缝;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飞边,曲股基本轨弯折不合适;长尖轨横向刚度不足等。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

(1)整治方案(5条)
④精确测量计算岔前、后曲线拨量,大机捣固作业前 补足道砟,作业后及时恢复安装道岔地锚拉杆。对过 车较多的侧向道岔,转折部位加密地锚桩,严格控制 道岔方向变化。 ⑤日常拨道作业时,有定位观测桩首先测量线路横向 位移量,利用测量结果确定拨道方向和拨道量;无定 位观测桩的,首先要从线路前后两个方向来确定拨道 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偏差,确定各部位拨道量并合理 确定回弹量。
(7)“卡阻”问题—整治措施
①更换滑床板(或前后调换滑床板),上紧基本轨水平 螺栓(为防止松动而造成尖轨不密贴,螺栓均采用穿销 螺杆)。(风动道岔如发生前三块滑床板水平螺栓松动, 可导致“四开”现象)。 ②适量进行起道捣固作业,达到每块滑床板受力均匀。 ③对钢轨肥边进行打磨。 ④处理尖轨拱腰的临时措施是打磨尖轨上部卡阻部位, 必要时更换尖轨。
而造成反弹现象也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尖轨尖端先于第一 根拉杆连接杆与基本轨密贴,而这种密贴在现场通常叫做“假密 贴”。另一种是指第二第三连接杆处先于基本轨密贴。 ①尖轨有硬弯或被挤过。 ②连接两根尖轨的三根连接杆长度不符合标准,则在尖轨框架间将 产生内部作用力。 ③尖轨跟端过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头螺栓过紧,另外一种是 跟端轨缝过死);台螺栓损坏或不标准;间隔铁孔眼大,造成台螺 栓不起作用。 ④尖轨中后部滑床板过硬,造成尖轨在波动时,尖轨后部带不过来。 ⑤道岔岔头不方(转辙部),直基本轨不直,曲基本轨不标准。
(2)预防整治病害
①做好道岔前后50m线路的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 向顺; ②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③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④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照标准做好弯折长度 和矢度; ⑤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 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 ⑥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有转辙杆、连接杆, 各轨枕孔道碴应比岔枕顶面底20~30mm,并夯实道床; ⑦加强各部分联结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 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详细]

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详细]

5、异侧对口道岔,尖轨尖端处的轨距没有 顺坡到位,造成方向不良。
此外,线路排水不良,翻浆冒泥,钢轨 有硬弯都是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1、尖轨不直,与连接部分的方向不顺
尖轨顶铁过长或过短,长期行车后使尖 轨变形弯曲;
为使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盲目 加长连接杆(即在连接杆耳铁加垫圈),几 根连接杆的长度配合不好,撑弯尖轨;
尖轨不方正道岔拉杆或道岔连接杆不正与滑床板轨枕或基本轨底面发生尖轨跟端双头螺栓或套筒磨损或间隔铁和夹板磨成凹坑螺栓上紧后夹住尖道岔拉杆道岔连接杆接头螺栓孔壁磨耗扩孔螺杆磨细因空隙太大不能把两根尖轨连接成整体框架减弱了刚如更换尖轨部分个别岔枕因新岔枕面是水平的与小反的基本轨底接触时造成里侧离缝从而使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道岔,中部两内轨的接头对应于两外轨的 小腰,而两外轨的接头又对应于两内轨的 小腰。由于一股 “低接头”对应于另一股 的“高腰”使水平超限的情况常见。
(四)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由于道岔直、侧两个方向行车密度相差悬 殊,使两个方向的钢轨垂直磨耗不一,这 种情况和岔枕机械磨损不一致同时存在, 给起道整治水平的工作造成困难,因为不 同向的两股钢轨相邻较近时,也不能单纯 用起道的方法来整治水平不良,起一股时 把临近的一股同时抬起,可能使另一方向 的水平超限。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 方法
学习目的:
为了帮助我们日常检查和消灭道岔设 备病害,掌握和分析设备日常变化情况和 规律,提高道岔设备质量,结合实际情况, 对道岔不良处所应及时进行复查、原因分 析、综合整治,尽可能延长道岔设备寿命, 确保道岔设备质量和行车安全。
一、道岔水平不良 二、道岔方向不良 三、尖轨部分的病害分析 四、导曲线病害的分析 五、辙叉部分病害的分析 六、道岔病害的整治 1、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的养护 2、道岔方向的养护 3、道岔轨距的养护

尖轨常见部分病害及其原因分析

尖轨常见部分病害及其原因分析

尖轨常见部分病害及其原因分析摘要: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运输业务中的列车到发、会让、越行、机车摘挂、车辆调车、编解、机车车辆整备修理、货物装卸业务等等,无不借助于道岔方能实现,而列车依靠尖轨的开通方向不同而进入道岔直股或侧股线路。

对铁路道岔而言,尖轨部分方向不良病害整治和养护方法的问题探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尖轨;病害原因;分析概况:尖轨是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道时道岔使用的线路基本设备,是线路轨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位。

道岔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再加上道岔尖轨在电动转辙机的作用下,由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转换,直至与基本轨密贴的过程中,受力复杂。

1 道岔尖轨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1.1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原因①基本轨框架尺寸,尖轨动程不符合规定;②尖轨顶铁过长;③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恰当或弯折量不当,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④尖轨断面宽50mm处内侧刨切长度不够;⑤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不对应。

1.2 转辙部分轨距扩大产生原因①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有缝隙,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②螺栓直径与垫板孔直径配合公差及螺栓、垫板锈蚀造成的螺栓直径变细,垫板圆孔扩大,加之制造误差导致轨距扩大;③尖轨、基本轨侧磨严重;④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

1.3 尖轨、可动心轨爬行窜动产生原因①尖轨处于半自由伸缩状态,容易产生爬行;②制造、运输、存放装卸等环节易造成尖轨侧弯,上道后与基本轨不密贴,列车通过时易造成晃车;③长心轨仅依靠6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因阻力不足易造成心轨爬行。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普通单开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摘要:当今铁路事业飞速发展,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成为关键,而铁路运行的关键设备道岔安全成为重点。

鉴于普通单开道岔的结构特点和技术特点,如何做好科学养护并依据其设备状态及病害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道岔病害病害整治现根据在单开道岔养护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针对出现的一些设备病害进行分析、总结,将这些病害及整治措施归纳如下;一丶转辙部分病害的整治: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病害的整治:(1)、改正尖轨或基本轨,拔正方向,改好轨距。

(2)、对刨切不足的尖轨再进行刨切。

(3)、调整转辙机或扳道器与尖轨拉杆位置使其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4)、拔正基本轨方向,矫正弯折点位置和矢度。

(5)、打磨基本轨和尖轨非工作边的肥边。

2、尖轨跳动病害的整治:(1)、针对零配件产生的病害,在保证道岔几何尺寸和框架尺寸的同时,使道岔加强应力。

加强尖轨各部零件的标准,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科学养路,面对每一组有病害的道岔所有的零件必须按规定进行焊补,配置齐全。

(2)、在检查的重点上尖轨跟端应保持正常的轨缝,和轨面的平顺性。

尤其对马鞍型接头,在维修时应及时打磨和焊补。

(3)、有重点的加强措施,为防止尖轨跳动所采取的防跳动补强的措施。

(4)、严格按照修规标准进行道岔的养护维修工作,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规范标准。

(5)、大力推行尖轨的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技术,道岔打磨可以消除道岔尖轨复合型病害,可以大幅改善轮轨关系,3、道岔尖轨剥落掉块的整治措施:(1)、尖轨非作用边出现肥边时及时打磨,基本轨出现肥边时也应打磨,确保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密贴。

(2)、整治尖轨拱腰和不密贴,更换磨耗滑床板。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时应同时更换基本轨,在更换新尖轨时,应注意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面相对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二、连接部分常见病害整治:1、空吊板病害的整治:空吊板的产生,捣固不良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下面这些工作不注意也会出现空吊板:(1)、起道时划撬过短,未对剩余枕木进行捣固。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道岔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不及时进行整治,有可能对铁路运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以下将对道岔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整治方案。

一、道岔病害分析1.轨距超限轨距超限是道岔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由于道岔的特殊结构,以及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冲击,常常会导致轨距扩大,严重时会影响列车的安全通过。

轨距超限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养护不到位等。

2.水平偏差水平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横向上不平整,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摇晃,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

水平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横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3.高低偏差高低偏差是指道岔轨道在纵向上有高差,导致列车通过时产生冲击和噪音,严重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高低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道岔铺设时的误差、道岔受到纵向力的冲击以及养护不当等。

4.零部件磨损由于列车通过道岔时会对零部件产生磨损,因此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和损坏,如轨枕磨损、扣件松动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轨道的性能,还会增加养护难度。

二、整治方案针对以上道岔病害,提出以下整治方案:1.调整轨距针对轨距超限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轨距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轨枕间距、更换不合适轨型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轨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2.调整水平针对水平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水平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更换磨损的扣件等。

在调整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3.调整高低针对高低偏差的病害,可以通过调整高低来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高低垫片、矫正轨向以及加固轨道连接处等。

在调整高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轨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造成其他问题的出现。

铁路道岔病害成因及整治

铁路道岔病害成因及整治

铁路道岔病害成因及整治摘要:我国铁路领先于全球,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对铁路设备有着更严格的,系统化的维护模式。

作为线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高速铁路,还是普通铁路,道岔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为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畅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道岔从安装到运用各环节可能导致道岔故障的成因,以及如何对道岔设备进行检修和补强,以提高道岔设备运用质量,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

关键词:道岔、尖轨、双光带一、铁路的道岔病害及成因分析(一)道岔安装前导致的道岔病害道岔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形,或者是安装过程因人为因素受损,导致道岔部件在安装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运输固定时,用于固定的钢丝绳与硫化垫板直接接触,造成硫化垫板变形;钢轨部件伸出载体过长和垫枕间距过大,造成道岔变形;当辙叉端螺栓和弹条未压紧,螺栓和弹条会产生变形,以上这些都是道岔安装前需要注意的情况。

(二)道岔安装导致的晃车问题在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时,时常有晃车的现象,出现晃车大多都是在道岔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道岔安装时前后不平、水平垂直方向高低不平,出现高度差进而引发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车。

第二,钢轨件顶面轮廓欠佳,有光带突变的问题发生。

第三,道岔类别各异,相较于无砟道岔而言,有砟道岔晃车发生几率更高。

(三)道岔调整不良导致的双光带现象双光带是车轮在铁轨上长期行驶压出两条均匀光滑的光带现象。

尖轨降低值不良和几何尺寸不良、钢轨顶面机加工轮廓不标准都是产生双光带的主要原因。

双光带在铁路上的铁轨任何部分都会有出现的可能,双光带的在铁路上的危害会使列车在行驶时会在道岔尖轨、心轨过渡段出现蛇形运动,进而将这部分的铁轨产生磨损,特别是含有尖轨的地方容易变形,导致在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在铁轨上有晃车感,严重的话会降低列车的正常行车速度。

(四)尖轨变化带来的危害尖轨是转辙器中的重要部件,将尖轨进行扳动,可以改变列车的行驶方向,其主要作用是将列车引入正线或侧线中。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第一篇: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精选)道岔及无缝道岔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道岔是组成铁路轨道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较一般线路设备构造复杂,弱点较多,因而容易产生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保持道岔的轨距、间隔、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的良好状态,必须掌握其规律,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平稳、安全及旅客的舒造性。

3.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原因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道岔结构上的缺陷,铺设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规定;道岔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和结构变形;养护维修不当与自然灾害等等。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又可以分为不可避免或暂时难以避免的弱点和可以通过改造消除的缺陷两种。

随着各种新研发道岔的问世,很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

3.1.1道岔结构缺陷道岔本身结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缺陷,一般有以下各点。

1、“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

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2、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活接头)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当车轮通过时,尖轨容易发生跳动、横移和爬行,增大了尖轨尖端被轧伤的可能性。

3、导曲线半径小,且无超高,因此轨距、水平、方向难以保持。

4、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5、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车轮在辙叉翼轨与心轨间过渡时,由于高低和横向不平顺,对辙叉的翼轨和心轨的冲击明显大于普通钢轨接头,使翼轨与心轨容易被轧颓或轧伤。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城市周刊2019/22 CHENGSHIZHOUKAN 37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徐 凯 成都工务段摘要:对于普速线路,道岔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重要薄弱环节之一。

我车间管内普速正线线路普遍铺设的是P60-1/12单开道岔,下面以西环线成都西站成端正线通过两组典型道岔为例,对普速道岔养护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方案。

关键词:道岔养护;病害原因;整治方案一、概述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道岔:45#、53#单开道岔。

道岔基本情况:P 60-1/12单开道岔、拼装岔心、AT 弹性尖轨、混凝土枕,道岔设计图号SC 330。

二、病害原因分析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的两组道岔因长期动态不良得不到有效整治;针对这一现状,车间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分析,确定主要是因现场问题和管理问题而造成[1]。

1.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造成动态不良原因上分析,工区日常起道拨道改道作业和检查质量不高,地锚螺栓松动折断、轨底大胶垫移出、联接零配件松动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未加强道岔的单元化管理、专业修、立体修养护理念,相邻道岔及前后线路未作为整体考虑线路的水平、方向。

三是从工区对动态不良处所的检查处理情况及多种小缺陷叠加造成晃车的现象分析,存在有检查项目不全、处理不彻底、作业标准不高、作业单打一等问题。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护观念不到位。

车间管理人员对工区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到位、力度不够,现场作业卡控不到位,工班长责任心不强,现场作业方式单一,整修方法简单化,对存在的问题处理未进行全面分析,未综合整治,造成问题处理不彻底,设备动态质量不稳定。

二是技术管理不到位。

对于正线钢轨开断复焊接头未及时进行精细打磨,造成接头高差、线路空吊严重,线路高低不良,动态质量不高。

三是车间对现场问题分析不彻底。

特别是对动静态质量分析不高,对每一次动轨检车和静态检查结果未及时认真组织现场分析和查找病害成因;同时未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整治方案,未给工区较好的作业指导。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道岔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2、道岔故障 1)道岔出现红光带; 2)尖轨转换不良,包括道岔卡阻、短闪、尖
轨扳动不到位导致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3)道岔中设备零件断裂失效,如道岔滑床板
折断、腰鼓螺栓折断等。
3、道岔出现红光带故障处置
1)轨道工班接到红光带故障报告后,立即与通号 部门的相关工班联系,工班人员携带手持台及必要的 工器具(大锤、活动扳手)快速前往故障地点临近车 站,在车站登记请点,经行调批准并设好防护之后方 可下轨行区至故障地点。
现场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认真
分析,找准病害发生的原因, 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无效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否为有害作业
第二章 道岔故障及处理
1、道岔故障定义
道岔故障是指在车辆运行中或巡道过程中, 发现道岔设备中存在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并需要 立即响应、及时处理的道岔设备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尖轨扳动不灵活 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 :
1)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 2)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 3)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螺栓磨损严 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 4)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 5)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 磨细。
4、尖轨扳动不灵活 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措施:
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2)尖轨顶铁过短;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 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 辗作用;
3、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 预防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措施:
1)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 轨之间的密贴;
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 3)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 4)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道岔病害的预防与整治一、道岔主要病害分析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的机械磨损不一致。

如主要行车方向为直股,则曲股钢轨吊板较多,尤其导曲线上股最为严重。

2、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5、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不当,如起道和捣固不慎(不是根据每组道岔行车密度的不同),造成水平不良。

6、道岔方向不良;先保证直向轨向良好,侧向控制支距和导曲线正矢。

7、由于线路爬行,使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反方向不顺。

8、基本轨横移造成“三道缝”。

(基本轨与滑床台;基本轨头下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尾部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

9、尖轨拱腰、尖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板动不灵活等。

10、辙叉心沉落,辙叉跟端错牙,车轮冲击叉心等。

11、辙叉部分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

车轮从翼轨过渡到心轨或从心轨过渡到翼轨,都给叉心和翼轨以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加剧了叉心和翼轨的磨耗和压溃,随着这些磨耗和压溃的产生,增大了车轮通过时的冲击力,因而更加重了翼轨和叉心的磨耗和压溃,造成恶性循环。

二、道岔主要病害的整治 1、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造成道岔方向不良病害的原因主要由于养护维修不彻底。

在经常维修中,只顾道岔本身,随弯就弯,不考虑前后线路接续情况,有的铺设道岔时,位置不正确,其方向靠道钉把持,列车通过后,轨距、方向保持不住,加之各部连结零件不好,尺寸不符、道钉失效,轨撑、滑床板、跟端连接零件松弛,护轨长度不够,轮缘槽宽度不够,轨距不合等,列车通过时,增加列车的冲击和摇晃,使道岔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道岔维修应包括两线间距小于5.2m的连接曲线轨向,维修中要拨正道岔前后方向,弯好曲基本轨,加强道岔及前后各75m 线路锁定,防止爬行,使道岔方向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2、转辙器部位的病害整治转辙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尖轨磨耗、尖轨爬行以及“三道缝”等(1)尖轨跳动尖轨跳动一般是由活接头、间隔铁、夹板、尖轨螺栓孔、双头螺栓等磨耗;尖轨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动卡铁缺少和失效;捣固不均匀、岔枕弯曲有空吊板;跟部接头错牙;尖轨中部滑床板和尖轨拱腰等造成的。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

道岔转辙部分的病害与整治道岔是线路轨道中的薄弱环节,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和行车安全。

尤其是道岔的转辙部分,其结构复杂,轨距变化率大,平面扭曲,另配件较多,扳动频繁。

所以易出现道岔故障影响行车,严重时会造成行车事故。

所以做好道岔的养护工作,是工务维修工作重点之一。

下面就道岔转辙部分常见的病害和整治的方法做一下简要介绍.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修规规定: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下应密贴,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的工作边为两个平面互相靠贴,由于各种原因两个平面不能保持完全平直,在某些部位上会程度不同的存在一定的缝隙。

1。

尖轨横向弯曲(电务常说尖轨腰硬)向外侧弯曲尖轨横向弯曲会造成扳动力过大,严重时会造成道岔不能锁闭,影响道岔的使用。

造成的原因:一是出厂时尖轨本身就存在硬弯,出厂时未进行检验和试铺;二是装卸问题,有时在卸车时从车上直接拔下,摔弯或砸弯;三是尖轨存放不当,在存放时将尖轨倒放,待时间长久形成横弯.解决的方法:先将尖轨换下,用直轨器对尖轨进行校直。

2.尖轨翘头尖轨翘头一般表现为尖前连续几块滑床板吊板,尖轨尖端不密贴,严重时道岔改不过去,道岔不能锁闭,影响行车。

造成的原因:一是不排除出厂时尖轨就不平.二是道岔基本轨不平①道岔转辙部分不平顺,尖轨尖端和尖前接头低;②尖轨根部(活接头和小接头)过低。

三是维修跟不上;四是尖轨尖端起道后捣固不实。

防治的方法:①加强对转辙部分的检查,不要只检查轨距水平,要注重对尖轨部分的高低检查.②对转辙部分加强起道捣固工作,尖轨尖端和尖轨根端要增加捣固的镐数,特别是尖轨尖端,因电务设备的影响不宜作业,反而更应该加强。

3。

转辙部分框架尺寸与设计不符(过小)转辙部分的框架尺寸是指尖轨中部两基本轨间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一般为钢轨的顶面宽度加轨距。

这个距离如过小会造成尖轨搬动时尖轨中部先靠贴,造成尖轨密贴力过大,严重时不密贴,特别是混凝土枕道岔。

主要原因:一是道岔出现爬行;二是混凝土枕的位置不正确;三是轨枕偏斜。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摘要:作为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连接设备而言,线路道岔属于非常关键的轨道交通体系组成部分。

近些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结构规模日益趋向于扩大,轨道交通线路的道岔病害表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对于轨道线路的常见道岔病害风险只有进行了准确的预测识别,才能有助于轨道交通线路的使用期限延长,充分发挥出轨道交通线路的良好使用功能。

因此,本文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道岔常见病害形成产生根源,全面开展针对轨道线路病害的整治排查工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常见病害;整治措施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体系结构中,轨道线路道岔普遍具有多样化的工程病害特征。

轨道交通线路的道岔重点结构部位由于存在复杂的构造特征,进而导致了维修与检测道岔病害的实践工作难度增加。

轨道线路的道岔结构主要包含尖轨、转辙机与护轨等部分,工程管理人员针对线路道岔的各个关键部位都要实施全方位的工程隐患排查,旨在及早发现交通线路的道岔运行使用风险。

轨道交通线路的道岔结构部位需要得到定期的维护保养,促进道岔结构的使用效能优化,切实降低道岔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道岔结构特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基本组成结构而言,轨道线路的道岔功能就在于连接各个区段的轨道线路,据此实现了保证轨道列车实现平稳转弯与行驶的目标。

轨道列车在需要转向的情况下,应当借助道岔结构来实现列车现有运行方向的改变。

通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道岔基本组成结构应当包含基本轨、尖轨、护轨、导曲线轨、转辙机、连接杆、直轨与翼轨等,以上各个部分都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件[1]。

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趋向于获得持续的发展完善,轨道交通的体系结构也在趋向于实现必要的优化改进。

在目前的情况下,城市轨道工程的列车运行载荷正在不断趋向于增长,那么就会对于轨道线路结构中的道岔荷载予以显著的增加。

由此可见,目前针对于轨道交通中的线路道岔结构亟待实现全方位的使用性能优化,通过实施全方位的道岔结构维护与检修工作来确保道岔使用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展示,切实降低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道岔故障发生概率。

道岔尖轨部分病害分析与整治

道岔尖轨部分病害分析与整治

道岔尖轨部分病害分析与整治乌海工务段卢宁季忠东甄世奖1 前言道岔是铁路线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列车提速,万吨重载列车开行数量的增加对既有线道岔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长期保持既有线道岔的整体高平顺性和质量均衡,确保列车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地运行至关重要。

2问题的提出2.1 既有线道岔现场基本情况为了适应铁路列车提速,重载列车的发展要求,我段管内包兰线正线各站从2008年开始陆续到今年全部更换为60kg/m混凝土轨枕道岔,总体来说,混凝土轨枕道岔从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以前的木枕道岔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铁路的几次大提速和万吨重载列车在包兰线的开通运行以及跨区间无缝线路在我段管区正线上的全面铺设,道岔尖轨侧弯、尖轨尖端不密贴等钢轨病害已十分突出,消灭道岔尖轨部分的病害已成为当前维修工作的重点。

2.2 道岔尖轨侧弯的形成原因道岔尖轨尖端及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需密贴紧靠,且在尖轨全长范围内目视直顺无反弯,顶铁密贴、作用良好其间隙不得超过1mm,以确保行车安全。

但因尖轨在刨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刨切量大小不等或因运输中冲击,安装不良,跨区间无缝线路中道岔无缝化后道岔钢轨受力不同等诸多原因,道岔铺设投入使用后,易造成尖轨刨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或距尖轨跟端约3m左右出现向线路中心鼓出的侧弯,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铁间隙超标,尖轨中部至限位器处轨距减小超过规定标准,列车通过时挤动尖轨,造成轨距扩大,从而出现二级、三级机车报警。

2.3 现有整治的作业方法由于现有的普通液压直轨器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只能对基本轨的局部硬弯进行调整,而无法对尖轨进行矫直整治。

当尖轨产生侧弯超标时,对采用夹板连接形式的可以将尖轨拆下线下进行校直。

而对铝热焊接的无缝道岔尖轨只能将道岔内的尖轨和导轨一并切除,才能更换新的尖轨,而存在侧弯的尖轨再用的价值很小(切除铝热焊缝后比原长度短30-40mm)。

造成固有资产极大的浪费,且对铁路运输的干扰、人力、物力的投入也较大。

道岔尖轨不密贴病害分析及整治

道岔尖轨不密贴病害分析及整治

道岔尖轨不密贴病害分析及整治摘要:道岔、接头、曲线三大线路薄弱环节以及正线整体道床地段道床翻浆冒泥出现的病害尤为突出,其中,道岔出现的问题较为典型。

病害发生频繁,原因复杂。

其中有:道岔本身结构特点的内在因素,也有列车动力作用及环境侵蚀、保养维护不当等外界因素。

因此对道岔病害的整治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岔尖轨;不密贴病害;分析;整治一、尖轨不密贴的影响列车在经过道岔时对尖轨部位产生较大的作用力,由于道岔稳定性较差,检查道岔各部位尺寸极为重要,包括支距、尖轨动程和开程、尖轨尖及竖切部分的密贴情况、尖轨根端间隔铁尺寸、高低、递减及爬行等超限原因。

在长期的负载作用下,尖轨容易出现跳动、轨距扩大、与基本轨不密贴、与顶贴不密切、与滑床板不密切、爬行、非正常磨耗以及轨向不良等病害。

其中,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会对行车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不密贴状态下的尖轨垂向与横向振动要比在尖轨与基本轨处于密贴的状态下的振动剧烈的多,再加上道岔结构本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车辆经过道岔时产生的振动较一般线路更为强烈,对维持道岔设备的稳定、延长尖轨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都非常不利。

尖轨与基本轨离缝较大会造成列车进入道岔时轮对撞尖轨尖,造成尖轨损坏。

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列车轮对进入异股,导致轮对损坏或者掉道,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对此类病害的整治一直都是道岔病害整治的重点。

二、道岔尖轨不密贴原因分析(一)道岔几何尺寸不良由于道岔结构特点导致稳定较差,轨距难以控制,高低水平难以保持,在列车的重复碾压、冲击下,造成道岔几何尺寸不良,特别是轨距超限,产生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二)尖轨动程不足尖轨拉杆尺寸选配或调整不良,造成两尖轨间的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

尖轨扳动不到位,与基本轨产生离缝,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三)顶铁不合适基本轨与尖轨间的顶铁过长或过短,长此以往,车轮挤压造成尖轨曲变形,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

(四)尖轨串动爬行跳动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连接零件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一、尖轨、心轨反弹、抗劲大1、现象:道岔转换时有异声,尖轨有抗劲,扭曲反弹,心轨冲撞锁钩头部,有打击异声;微机监测动作曲线有上翘波动;摇动道岔手感差、普通道岔密贴调整杆角度弯曲变形,外锁道岔锁钩上下左右无旷动余量,病害较重时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2、原因分析:?2.1电务原因:普通道岔调整不当、密贴过紧;外锁道岔锁闭量、密贴力调整不一致,道岔转换不同步?2.2工务原因:1)?尖轨拱曲、侧弯,基本轨轨向不良,需要工务弯轨或更换。

2)?普通道岔调整时,为了确保轨距和密贴,人为加减调整片,盲目加长或缩短调整连接杆,使几根杆件长短不一,造成尖轨扭曲变形。

整治时,要明白前杆加长可以通过后杆缩短的方法,加以调整,使尖轨平顺。

3)?顶铁顶死(过长或加片),造成牵引点不密贴,此时如果硬调整密贴,会造成抗劲、反弹、别卡;顶铁过短,不起作用,会造成晃车,时间长了会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4)?跟端特种螺栓磨损,夹板间隙不够,轨距块设置不合理,跟端支距不良;3、整治方法:按照工电联整标准,整治不良尖轨;整治道岔几何尺寸达标;调整或打磨支顶过紧的顶铁;整治支距;更换磨损特种螺栓;更换不良部件,合理调整锁闭量、密贴力。

二、尖轨翘头1、现象:尖轨头部轨底与滑床板有超标间隙。

2、原因分析:转辙部位水平不良有低洼、三角坑,尖轨中、后部滑床板吃力不匀,个别滑床板偏高,胶垫破损脱落、厚薄不标准。

3、整治方法:要求工务在转辙部位水平起道捣固,更换补齐不良胶垫,尖轨跟部捣实或在尖轨跟部适当加垫胶垫,同时保证基本轨水平良好。

提示:尖轨端枕木倾斜,尖轨底部和滑床板单边摩擦成线、点接触、加大转换阻力和尖轨跳动,一旦下雨天或缺油时,易造成故障。

因此捣固要注意枕木水平,见图3-4、图3-5。

三、尖轨假开程1、现象: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斥离轨游离,开程不真实。

2、原因分析:工务为延长曲尖轨使用寿命,加厚后,两尖轨弹性不一致,而电务锁闭杆件两边长度仍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岔尖轨部分病害分析与整治乌海工务段卢宁季忠东甄世奖1 前言道岔是铁路线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列车提速,万吨重载列车开行数量的增加对既有线道岔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长期保持既有线道岔的整体高平顺性和质量均衡,确保列车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地运行至关重要。

2问题的提出2.1 既有线道岔现场基本情况为了适应铁路列车提速,重载列车的发展要求,我段管内包兰线正线各站从2008年开始陆续到今年全部更换为60kg/m混凝土轨枕道岔,总体来说,混凝土轨枕道岔从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以前的木枕道岔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铁路的几次大提速和万吨重载列车在包兰线的开通运行以及跨区间无缝线路在我段管区正线上的全面铺设,道岔尖轨侧弯、尖轨尖端不密贴等钢轨病害已十分突出,消灭道岔尖轨部分的病害已成为当前维修工作的重点。

2.2 道岔尖轨侧弯的形成原因道岔尖轨尖端及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需密贴紧靠,且在尖轨全长范围内目视直顺无反弯,顶铁密贴、作用良好其间隙不— 1 —得超过1mm,以确保行车安全。

但因尖轨在刨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刨切量大小不等或因运输中冲击,安装不良,跨区间无缝线路中道岔无缝化后道岔钢轨受力不同等诸多原因,道岔铺设投入使用后,易造成尖轨刨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或距尖轨跟端约3m左右出现向线路中心鼓出的侧弯,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铁间隙超标,尖轨中部至限位器处轨距减小超过规定标准,列车通过时挤动尖轨,造成轨距扩大,从而出现二级、三级机车报警。

2.3 现有整治的作业方法由于现有的普通液压直轨器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只能对基本轨的局部硬弯进行调整,而无法对尖轨进行矫直整治。

当尖轨产生侧弯超标时,对采用夹板连接形式的可以将尖轨拆下线下进行校直。

而对铝热焊接的无缝道岔尖轨只能将道岔内的尖轨和导轨一并切除,才能更换新的尖轨,而存在侧弯的尖轨再用的价值很小(切除铝热焊缝后比原长度短30-40mm)。

造成固有资产极大的浪费,且对铁路运输的干扰、人力、物力的投入也较大。

3 整治道岔尖轨部分病害的机具试制针对问题的提出,在段领导的参与和支持下,组织技术人员、工人技师与山桥厂的售后人员共同探讨开发了利用齿条式千斤顶,来综合整治和校直道岔尖轨侧弯和尖轨尖端不密贴的病害,通过多次的试顶、调试和弯折矢度的测定,基本上掌握了具— 2 —体的操作要领。

对整治后的尖轨经过一段时间的列车运行碾压,观测各部尺寸均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并无反弹现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尖轨调直工具的结构组成4.1 尖轨调直工具主要由:齿条式千斤顶(选用50-70T)、垫铁、附件螺旋锁定装置、700mm短钢轨头、绝缘胶垫等组成。

4.2 检查及基本作业工具有:道尺、弦绳、塞尺,绝缘尺,小钢板尺、活口扳手,单头扳手,撬棍、石笔。

5 齿条式千斤顶矫直尖轨的工作原理以另一侧对应尖轨靠贴基本轨做为着力点,根据侧弯尖轨的长度和变形位置,在尖轨与基本轨间加一块垫铁(或两块垫铁与一个螺旋锁定装置),利用齿条式千斤顶的顶力,与被调直尖轨上构成三点承力形成简支梁受力形式,千斤顶所产生的推力对尖轨弯曲部分进行强制反向多点弯曲,从而实现尖轨侧弯的校直与调整。

6 调直工具选择总推力的确定依据P60AT尖轨的结构材料为U75钒材质,尖轨柔韧性好,不易发生脆断。

经厂家提供的计算数据,按两支点距离1050mm(调直时,两支点最小距离),中间支点施压时,计算尖轨产生塑性弯曲变形所需的总推力约需50T以上,(即P60尖轨在最大抗弯— 3 —截面),尖轨对水平中性轴的惯性矩为3217cm4。

尖轨屈服强度小于等于457MPa(计算步骤及主要数据,摘自《铁路工务技术手册》)。

所以选择50-70T齿条式千斤顶的推力是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

7 施工作业流程7.1 调查工作量及准备阶段以工作量的调查、施工方案的制订和施工计划提报为主要内容(1) 根据工作量调查,工务、电务共同确认作业范围和提报“天窗”封锁计划,确定具体的配合项目和整治方案等事项。

(2)按既定的整治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作业人员、材料和机具等。

7.2 侧弯尖轨的矫直方法7.2.1具体有下列二种调整方法:(1)当尖轨向道心侧弯时,对弯点按图1-1所示处理:— 4 —(2)当尖轨向基本轨方向侧弯时,对弯点按1-2所示处理:7.2.2 机具的安装及矫直(1)根据尖轨与基本轨、顶铁不密贴间隙的状态,确定尖轨校直方向以及调整器和垫铁、附件螺旋锁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并用石笔划出标记。

(2) 确认封锁计划“天窗”点下达后,作业人员拆除需校直尖轨的顶铁,电务人员卸掉与尖轨相连的部件。

(3) 当按图1-1所示作业时,调整器位置应放在尖轨侧弯突出点处,垫铁均匀位于调整器两侧,两垫铁距离一般应控制在1050~1450mm间,另一侧尖轨垫铁位于齿条式千斤顶的对应点处。

(4) 当按图1-2所示作业时,垫铁位置应放在尖轨侧弯突出点处,螺旋锁定装置和调整器位于垫铁两侧,其距离可为上述的2/3。

(5) 在附件螺旋锁定装置处扒掉岔枕盒内部分石碴,以便于螺旋锁定装置的安装。

— 5 —(6)机具的上道安装,必须在天窗点给后进行。

先在侧弯处放垫铁(或螺旋锁定装置)。

(7)选择尖轨侧弯突点处为调整器放置位置。

先把短钢轨头靠贴在另一侧尖轨上,调整器前部活塞顶头贴紧侧弯突点处,在调整器与短轨头间垫上绝缘胶垫,再用手把扳动加载装置上的扳手,使活塞顶头顶紧尖轨的轨腰。

(8)将加长手把插入千斤顶把手内上下扳动即可向尖轨加载。

(9)在加载过程中,扳动手把应均匀加力,动作不宜过快,活塞杆伸出量应控制在65mm以内。

并随时观测尖轨弯曲程度,以免弯过量。

矫直量较大时,要分多次进行。

(10)在进行矫直作业时,必须使用螺旋锁定装置或加强型钩锁器固定尖轨,如矫直部位在转辙器附近时应请电务配合人员拆除转辙器动作杆、表示杆。

防止矫直量较大时损坏电务转辙器内部锁闭杆件。

.7.2.3机具的卸载及下道(1)卸载时只需将千斤顶转换阀推至另一侧,上下扳动手把活塞顶头即可缓慢收回复位。

(2)待千斤顶完全卸载不承力后,将千斤顶、短轨头、螺旋锁定装置移开,用撬棍拨开尖轨,取出调整垫铁。

如使用螺旋锁定装置,则需在调大尖轨间隙前,同时将其拆除。

— 6 —(3)用撬棍拨动尖轨靠贴在基本轨上后,移开撬棍使尖轨在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自然密贴。

(4)矫直完毕后千斤顶、短轨头、螺旋锁定装置搬至线路外侧,不得放置在道心及两线间,防止侵入限界。

7.2.4 调整后的检查及精整(1)作业完毕后,施工负责人应用弦绳回检作业质量。

刨切起点至尖轨尖端拉弦线,用塞尺测量,抗线或凹线不超过1.5mm;刨切起点至尖轨跟端拉弦线,抗线或凹线不超过1.5mm; 用道尺检查轨距,应符合《铁路修理规则》规定的标准。

(2)如检查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可按上述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精调与精整。

(3)各项检查符合标准后,安装上齐顶铁,如顶铁仍有大于2mm的间隙时,可采用加垫垫片的方法解决。

7.3 尖轨尖端不密贴的矫直方法7.3.1具体调整方法如下图所示:(1)根据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间隙的状态,用塞尺仔细— 7 —检查尖轨在转动过程中先与基本轨密贴的部分(一般在距尖轨尖端300-450mm先密贴)确定尖轨弯曲位置后,用石笔划出标记。

(2) 确认封锁计划“天窗”点下达后,电务配合人员拆除转辙器动作杆、表示杆及与尖轨相连的部件。

(3)将垫铁垫在距尖轨尖端先行密贴的突出点处,(必须垫紧、靠贴牢固),千斤顶应放在尖轨尖端处。

(4)在一动、二动转辙器间安装螺旋锁定装置(钩锁器)锁紧尖轨,使得后部尖轨与基本轨形成固定的整体,防止二动转辙器处尖轨鼓出。

(5)先把短钢轨头靠贴、顶紧在另一侧尖轨上,千斤顶前部活塞顶头顶于尖轨尖端处,再用手把扳动加载装置上的扳手,使活塞顶头顶紧尖轨的轨腰。

(6)将加长手把插入千斤顶把手内上下扳动即可向尖轨加载。

(7)在加载过程中,扳动手把应均匀加力,动作不宜过快,并随时观测尖轨尖端弯曲程度,以免弯过量。

矫直量较大时,要分多次进行。

(8)在调整尖轨尖端不密贴作业时,请电务配合人员必须拆除转辙器动作杆、表示杆。

防止损坏电务转辙器内部锁闭杆件。

.7.4道岔转辙器的安装与调试电务人员安装与尖轨相连的部件,恢复调整转辙机械,并由— 8 —电务、工务共同检查道岔转辙器,确定状态正常,在车站运统—46消记,开通线路。

8 注意事项(1)当天上道作业前,必须在不侵入限界处进行性能实验,检查齿条式千斤顶作用良好后,才能联系上道。

(2)尖轨调整作业,必须在天窗点内进行作业,必须在电务有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3)调整器与短钢轨头间要垫好绝缘胶垫,防止连电,造成红光带。

(4)尖轨校直作业一般应由8人组成。

即施工负责人(车间干部)1名,车站及现场防护人员各1名,操作手3名,电务配合人员2名。

(5) 尖轨校直作业一般一处需用20-40分钟。

如病害较大时,也可在一个维修天窗内完成。

9 推广运用前景该项作业方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线路道岔转辙部分的尖轨校直作业,尤其是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的运用。

由于跨区间无缝线路中的道岔也是无缝化的,道岔尖轨也是被焊接或胶结的。

如尖轨出现侧弯,无法整治,影响行车安全时,就必须进行更换。

从经济利益考虑,一根P60AT尖轨(专线4228)的成本价为2.26— 9 —万元,一个铝热焊接头的成本价约为2千多元,一个胶结接头的成本约为3.5千元,再加上运输费、更换人工费等,更换一根尖轨的费用合计将近3万多元,而我段每年大约需更换侧弯尖轨20根左右,从长远仔细算账,将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自从我们研制开发了这一尖轨调整器后,经过一年多来的使用,共整治校直尖轨10根,从根本上解决了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转辙部分轨距小超标的病害,列车通过时再没有出现过因尖轨侧弯,方向不良造成的二级、三级报警。

转辙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技术要求。

该机具技术上可靠,施工安全,机具轻便,运输方便,校直效果理想,可在全局范围内推广使用。

10 结束语总之,为确保道岔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应该做好道岔设备养护的各个环节,及时消灭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为我段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12月—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