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及解读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及解读【导语】:(共二十六章)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于礼乐,君子(3)也。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像是朴野人。
后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真像君子了。
但若用到礼乐的话,吾还是愿从先进的一辈。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以前从我在陈蔡的,此刻都不在我门下了。
”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有宰我、子贡。
政事:有冉有、季路。
文学:有子游、子夏。
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4、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
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是好学的呀?”孔子对道:“有颜回是好学的,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是没有了。
”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孔子的学生颜渊死了,孔子说:噫,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9、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论语》全文下篇(11-20篇)带拼音注释分析

第十一章论语先进篇zǐ yuēxiān jìn yúlǐyuèyěrén yěhòu jìn yúlǐyuèjūn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zǐyěrúyòng zhīzéwúcóng xiān jìn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进:指学习、掌握礼乐。
野人:指没有官位爵禄的平民。
君子:指贵族,高官。
【大意】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没有做过官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
如果我要选用人才,那么我会选择先学习礼乐的人。
”zǐyuēcóng wǒyúchén cài zhějiēbùjímén y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及:在。
【大意】孔子说:“跟着我在陈国、蔡国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
”déxíng yán yuān mǐn g zǐqiān rǎn bóniúzhòng gōng yán yǔzǎi wǒ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zǐgòng zhèng shìrǎn yǒu jìlùwén xuézǐyóu zǐxià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大意】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子贡。
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zǐ yuēhuíyěfēi zhùwǒzhěyěyúwúyán wúsuǒbúyuè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国学宝典《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翻译先进第十一【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全文下篇(11-20篇)带拼音注释

第十一章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进:指学习、掌握礼乐。
野人:指没有官位爵禄的平民。
君子:指贵族,高官。
【大意】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没有做过官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
如果我要选用人才,那么我会选择先学习礼乐的人。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及:在。
【大意】孔子说:“跟着我在陈国、蔡国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大意】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子贡。
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yuè)。
【注释】说:同“悦”。
【大意】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无不心悦诚服。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注释】闵子骞:有名的孝子,参阅《雍也第六》第九章注。
间:挑剔,找毛病。
【大意】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人们听了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也没有什么非议。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南容:即南宫适。
参见《公冶长第五》第二章注。
白圭(ɡuī):见《诗经·大雅》,意思是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语中的污点是没法去掉的。
【大意】南容把“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几句诗反复诵读,孔子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hào) 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hào),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zé) 亡。
【注释】亡:同“无”。
【大意】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ǒ)。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原文】11.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颜渊死的时候,孔子说:'啊!苍天灭我啊!苍天灭我啊!'【解读】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老年晚境时刻。
《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父母离世,甚至儿子死的时候的情感表现。
唯独记载了弟子颜渊死的时候,他悲恸欲绝。
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极端情感?我们要知道孔颜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师徒关系,是亦师亦友、亦父亦子、亦兄亦弟的关系,是生命想通、心灵相通的朋友,更为重要的是孔子一生的努力和探寻的学问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唯恐都系于颜回一身,文化的延续是孔子生命的根,断绝这些,孔子能不锥心的悲恸吗?【原文】11.9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文】颜渊死,孔子哭得过分悲恸。
跟随的人说:'您过分伤心了!'孔子说'过分伤心了吗?这样的悲恸不为他还为谁呢?' 【解读】孔子为这样的一个弟子悲恸,伤心伤情,也因为这样的失去伤了身体。
不全是为了师生之间的亲亲情感,更是为了文化的断续而悲。
【原文】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
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同学们想要以厚礼埋葬他。
孔子说:'不可以这样。
'他的同学还是厚礼埋葬了他。
孔子说:'颜回把我想父亲那样看待,我却未能把他当儿子那样看待。
不是我要这样,是那些同学要这样啊。
'【解读】理解这一章需要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世人大多会认为葬礼隆重就是对死者的尊重。
然而,孔子认为对死者的尊重应该体现在对死者意愿的尊重。
颜渊生前节俭,不喜欢铺排。
所以,隆重的葬礼并非颜回的生前意愿,而这样做也不是孔子这样做的。
《论语》第11章 先进

《论语》第11章先进本篇概述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过犹不及”等。
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
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注释(1)陈、蔡:均为国名。
(2)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
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原文翻译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原文翻译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注释(1)间:非难、批评、挑剔。
(2)昆:哥哥,兄长。
原文翻译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注释(1)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
这就是人和民的区别。
(2)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
藏财货、兵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
(3)仍旧贯:贯:事,例。
沿袭老样子。
(4)夫人:夫,音fú,这个人。
原文翻译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
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注释(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原文翻译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注释(1)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
(2)践迹:迹,脚印。
踩着前人的脚印走。
(3)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养达到了精深地步。
原文翻译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
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注释(1)论笃是与:论,言论。
笃,诚恳。
与,赞许。
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原文翻译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作品赏析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
国学经典:论语(三)论语第十一至第十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三)论语第十一至第十五篇译文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像是朴野人。
后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真像君子了。
但若用到礼乐的话,吾还是愿从先进的一辈。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以前从我在陈蔡的,此刻都不在我门下了。
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有宰我、子贡。
政事:有冉有、季路。
文学:有子游、子夏。
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4、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
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是好学的呀? 孔子对道:有颜回是好学的,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是没有了。
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孔子的学生颜渊死了,孔子说:噫,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9、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
论语先进十一原文翻译评析归纳

论语-先进十一 本篇谈论的就是孔子对众弟子的具体评价以及鼓励与教诲。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就是普通百姓。
后学习礼乐的人,就是世袭的贵族。
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就遵从前者"。
【解读】对这一章的解读各家不一,就目前我读过的书来瞧,我还不能完全赞同那一家的说法,于我个人而言,坦率地说我还没有完全参透孔子的原意,暂且这样理解吧。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 【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与仲弓。
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
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与季路(子路)。
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与子夏。
" 【解读】我的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就是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了。
她带着满怀的感情回忆与她一起颠沛流离的那些学生与那些过往的岁月。
有感慨、有惋惜、也有留恋,万般情感皆在心头。
接下来她对自己的弟子做了一个总评,也就就是后世所说的孔门"四科十哲",这十哲也就就是孔子一生的学生中最优秀的十个人。
十哲的优秀不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定奖学金获得者,而就是各具特色与突出长处的学生。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才很值得思考。
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不就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 【解读】颜回就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视之如子、如生命之友,但她为什么说颜回就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人呢?这里直接反映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观念,那就就是"教学相长",孔子不但希望弟子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成长。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第五章的解析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第五章的解析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第五章是孔子的一段对话,原文为:“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说:“士人应该立志于追求道德,而不应该以穿衣吃饭的好坏来
耻笑。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孔子对士人的要求和对人们评价士人的态度。
首先,孔子强调了“士人志向于道德”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士人是属于社会上层阶级的人,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孔子认为,士人应该立志于追求道德,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不应该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物质生活的方面。
这种追求道德的志向,体现了孔子对士人高尚的期望和要求。
其次,孔子批评了一些人因为穿衣吃饭的好坏而对士人评价不高的观点。
他认为,将士人的品质和能力仅仅以穿衣吃饭的好坏来衡量是片面和不公正的。
士人的价值和地位应该建立在其道德和人格的基础上,而非外在的物质条件。
孔子通过这段对话,倡导以道德品质评价人,而非以物质条件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这段对话的背后,反映了孔子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改革的呼吁。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风气严重扭曲,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
孔子通过这段对话,试图引导士人重新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弘扬道德伦理,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变。
总结起来,《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第五章强调了士人应该立志于道德追求,而非以物质条件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
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他对士人的高要求和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这段对话对于人们在面对物质诱惑和追求时,提供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国学宝典《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翻译先进第十一【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注音版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注音版论语先进篇原文注音版论lún语yǔ先xiān进jìn篇piān11·1、子zǐ曰yuē:“先xiān进jìn于yú礼lǐ乐yuè,野yě人rén也yě ; 后hòu进jìn于yú礼lǐ乐yuè,君jūn子zǐ也yě。
如rú用yòng之zhī,则zé吾wú从cóng先xiān进jìn。
”11·2、子zǐ曰yuē:“从cóng我wǒ于yú陈chén、蔡cài者zhě,皆jiē不bù及jí门mén也yě。
”11·3、德dé行xíng:颜yán渊yuān、闵mǐn子zǐ骞qiān、冉rǎn伯bó牛niú、仲zhòng弓gōng。
言yán语yǔ:宰zǎi我wǒ、子zǐ贡gòng。
政zhèng 事shì:冉rǎn有yǒu、季jì路lù。
文wén学xué:子zǐ游yóu、子zǐ夏xià。
11·4、子zǐ曰yuē:“回huí也yě非fēi助zhù我wǒ者zhě也yě,于yú吾wú言yán无wú所suǒ不bù说shuō。
”11·5、子zǐ曰yuē:“孝xiào哉zāi,闵mǐn子zǐ骞qiān ! 人rén不bù间jiān于yú其qí父fù母mǔ昆kūn弟dì之zhī言yán。
”11·6、南nán容róng三sān复fù“白bái圭guī”,孔kǒng子zǐ以yǐ其qí兄xiōng之zhī子zǐ妻qī之zhī。
安德义论语解读——先进篇第十一(依仁德对学生作评鉴)

安德义论语解读——先进篇第十一【题解】本篇取“先进于礼乐”句中“先进”两字为篇名。
上篇谈孔子饮食起居祭祀之礼仪,本篇接续《雍也篇》《泰伯篇》孔子进一步对弟子们的评价以及鼓励和教诲。
一、对众弟子的概括评述。
一是四科十哲的综合评述,二是闵损、子路、冉有、子贡四哲外貌的描绘,三是高柴、曾参、颛孙师、仲由四贤性格的评述。
二、对众弟子的单项评述。
1、对闵损孝道的赞扬。
2、对南容“三复白圭”的赞许。
3、对冉求为季氏聚敛的批评。
4、对仲由冉求“具臣”的批评。
5、对子路“事人”不“事鬼”的批评。
6、对子张的“践迹”而“入室”的教诲。
三、对颜回的评述。
本篇集中直接评述颜回的有八章,颜回对孔子的学问心领神会,“于吾言无所不说。
”勤奋好学,而且有“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众多美德,颜回早于孔子而逝,孔子为之“哭之恸”,尽管孔子不同意越礼厚葬,但弟子们还是厚葬了颜回,众弟子中,孔子对颜回评价是最高的。
四、对子路和冉有的因材施教。
“闻斯行诸”,因人而异的教育。
五、对众弟子的立志教育及评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原文】11.1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也②;后进于礼乐③,君子也④。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⑤。
”【注释】①先进于礼乐: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
关于“先进”、“后进”历来都有很多解释,我们采用刘宝楠《论语正义》之说,它符合孔门“学而优则仕”的观点。
②野人:指在野的读书之人,没有官爵的人。
③后进于礼乐:与“先进于礼乐”相对而言,指先做官,为了统治的需要,再去学习礼乐的人。
④君子:指享有世袭特权的卿、大夫及其子弟。
⑤从:听从。
这里作“用”、“选用”讲。
【语译】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普通平民;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是世袭君子。
如果选用人才,那我就要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解读】本章孔子谈“学而优则仕”和“仕而优则学”。
在《孝经》中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本篇谈论的是孔子对众弟子的具体评价以及鼓励和教诲。
【原文】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普通百姓。
后学习礼乐的人,是世袭的贵族。
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就遵从前者'。
【解读】对这一章的解读各家不一,就目前我读过的书来看,我还不能完全赞同那一家的说法,于我个人而言,坦率地说我还没有完全参透孔子的原意,暂且这样理解吧。
【原文】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
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
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
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解读】我的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了。
他带着满怀的感情回忆和他一起颠沛流离的那些学生和那些过往的岁月。
有感慨、有惋惜、也有留恋,万般情感皆在心头。
接下来他对自己的弟子做了一个总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孔门'四科十哲',这十哲也就是孔子一生的学生中最优秀的十个人。
十哲的优秀不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定奖学金获得者,而是各具特色和突出长处的学生。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才很值得思考。
【原文】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解读】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视之如子、如生命之友,但他为什么说颜回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人呢?这里直接反映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观念,那就是'教学相长',孔子不但希望弟子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成长。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论语第十一章概述
2.原文及翻译
1.1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1.2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3 德行:颜渊、闵子骞
正文
【论语第十一章概述】
论语第十一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孔子关于礼乐的观点,指出先学习礼乐的人可能是乡下人,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
第二部分是孔子谈到跟随他周游陈蔡之间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他身边了。
第三部分是德行的论述,提到颜渊和闵子骞。
【原文及翻译】
1.1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原文: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
如用的,那么我们从前辈。
1.2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原文: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1.3 德行:颜渊、闵子骞
原文:德行:颜渊、闵子骞。
译文:德行方面,颜渊和闵子骞是值得称赞的。
综上所述,论语第十一章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礼乐、学生以及德行的观点。
在这一章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礼乐的重要性,并表示自己更倾向于先学习礼乐的人。
同时,他也提到了跟随他周游陈蔡之间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他身边了,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思念之情。
论语-论语·先进第十一_国学经典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先进篇第十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先进第十一翻译赏析_先进第十一阅读答案_论语的意思

先进第十一翻译赏析_先进第十一阅读答案_论语的意思‘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
‘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皆弟之言。
”‘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7’李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U+6901。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U+6901;吾不徒行,以为之U+6901,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0’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2’李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3’闵子侍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4’鲁人为长府。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Org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7’李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子曰:“回也奇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9’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U+8FF9,亦不入于室。
论语先进十一与十二章的教授译文

十一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十二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让我们来看一下《论语》中的第十一章。
在这一章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政府要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一样稳居在天空,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而转。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北辰和众星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德行对国家的影响和作用。
接下来是《论语》中的第十二章。
孔子在这一章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百篇诗词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思想不要歪曲”。
这表明孔子非常重视思想的纯正和正直,认为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应当是清正无邪的。
从这两章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德行和思想的重视。
他认为,一个政府要稳固地治理国家,就需要以德行为先导;而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也应当保持清正无邪的态度。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深以为然。
在现代社会中,德行和思想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在政治、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只有以德为先,才能取信于人、稳固发展;而在个人生活中,保持清正无邪的思想和行为态度,也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少一些弯曲和迷茫。
总结来说,《论语》中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以德治国和保持正直思想的重要性。
这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内化这些精神内涵,努力践行在实际生活中。
在今天的社会,孔子所强调的以德治国和保持清正无邪的思想态度,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德行和思想的重视也愈发凸显出来。
我们可以从政治治理方面来看。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稳定和发展与以德行治国的理念密不可分。
一个政府需要以公正、诚信、善良等道德准则为基础,才能够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也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先,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
只有政府以德行为先导,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节奏划分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节奏划分
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
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11.6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