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课件
精选ppt
8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 自问自答)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 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精选ppt
9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代 阿鲁威 原文: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
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选ppt
7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精选ppt
10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精选ppt
11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 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 的明洁。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表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复习 课件
-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 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 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
的。 --表示想象的
-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 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 感情和动作。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小鸟愉快地歌唱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 动作或情态。 1、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
4、排比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 •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 •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 •④层递还能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答题形式: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 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8、反问
即反诘或诘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
意思,只问不答。 明知故问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作用:①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②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③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④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强烈的语气表达 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 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 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
的。 --表示想象的
-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 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 感情和动作。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小鸟愉快地歌唱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 动作或情态。 1、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
4、排比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 •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 •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 •④层递还能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答题形式: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 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8、反问
即反诘或诘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
意思,只问不答。 明知故问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作用:①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②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③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④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强烈的语气表达 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PPT教学课件
向具体,难度适中。 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 [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 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 复、顶针。 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PPT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PPT教学课件
4.借代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 五百字》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
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 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 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 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比拟(拟人、拟物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
使至塞上
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王维
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西唐节玄度宗副命大王使维崔以希监逸察在御青史涤的西身大份破奉吐使蕃凉军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赏析。
(点明修辞)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阐释运用)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分析效果)这句诗写得富有特色, 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表达出词人在阳光涌入 室内后的愉悦心情。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PPT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PPT教学课件
4.借代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 五百字》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
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 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 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 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比拟(拟人、拟物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
使至塞上
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王维
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西唐节玄度宗副命大王使维崔以希监逸察在御青史涤的西身大份破奉吐使蕃凉军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赏析。
(点明修辞)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阐释运用)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分析效果)这句诗写得富有特色, 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表达出词人在阳光涌入 室内后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课件
【比拟】
• 含义: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叫拟物。 • 作用: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②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赋予无
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事物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③便于抒情,激发读 者想象,增强感染力。
• 例句赏析: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
【双关】
• 1. 意义双关 • 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 境遇。
• 2. 谐音双关 •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 【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
【比喻】
• 明喻 •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恰似、如、犹如、仿佛...... • 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 隐喻 •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
喻词。 • 借喻 • 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
【设问】
• 含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作用: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②引起读 者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 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④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设问】
• 例句赏析: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 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阿鲁威《﹝双调﹞蟾宫曲》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32张)
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
准确地辨识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表述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
《考试说明》规定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 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比拟
借代 反复
对偶
排比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 事物或情景。 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突出事物特征,增强了感染力。
例二: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 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
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 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 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 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感染 力。
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
准确地辨识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表述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
《考试说明》规定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 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比拟
借代 反复
对偶
排比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 事物或情景。 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突出事物特征,增强了感染力。
例二: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 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
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 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 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 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感染 力。
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修辞手法 (共44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相同:都是以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1.借喻是喻中有代
借代是代而不喻 2.借喻侧重相似性
借代侧重相关性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
借代则不能 4.借喻的双方不能是同一事物
借代的双方常关系到同一事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 达事物的作用。 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古人评《独坐敬亭山》有云:“两不厌” 妙矣,传独坐之神。古人为什么这么说, 请你作出合理的鉴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两不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人的情感。 表面写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 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人间的无情,点出 “独”字。从而表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 一)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步骤二)更 好地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 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 也更新颖。(步骤三) 答: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 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饮酒,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 仙境的情景,表达喜悦的心情。(步骤二、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 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有古典诗歌常 用的修辞手法,有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对 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 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 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ppt
古 诗 鉴 赏 之 修 辞 手 法
01、比兴
02、比喻
03、比拟
修
04、对偶 05、对比
辞
06、用典
手
07、双关:谐音双关
法
08、夸张 09、叠字
10、互文
11、反问 设问
12、反语
一、比喻
1、概念(定义):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比成另 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手法。 2、作用(效果):诗词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 3、实例:“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 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 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江南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 “(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 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 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 歌而不见人。
互文举例
•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 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 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 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它描写了一位沉浸在爱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喜欢上了一 个人,可无法确定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既有希望, 又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 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而这句“道是无晴却 有晴”语带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则表 达了少女对爱情的渴望与迷茫。既体现了少女娇羞的天真, 也写出了感情起伏的猜测。
01、比兴
02、比喻
03、比拟
修
04、对偶 05、对比
辞
06、用典
手
07、双关:谐音双关
法
08、夸张 09、叠字
10、互文
11、反问 设问
12、反语
一、比喻
1、概念(定义):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比成另 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手法。 2、作用(效果):诗词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 3、实例:“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 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 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江南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 “(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 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 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 歌而不见人。
互文举例
•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 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 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 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它描写了一位沉浸在爱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喜欢上了一 个人,可无法确定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既有希望, 又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 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而这句“道是无晴却 有晴”语带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则表 达了少女对爱情的渴望与迷茫。既体现了少女娇羞的天真, 也写出了感情起伏的猜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析对比的作用时,要具体说明诗词中以 什么与什么作对比,对比的结果使读者感 受或者认识到了什么。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情感)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2007年重庆卷 海棠
宋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 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例证 白 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 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 情。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20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 反衬手法。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高考真题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 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拟人手法点睛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 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 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 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效果)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 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感情)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2008年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 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 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拟人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例证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答案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比喻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5、可体现出意象
高考真题
2008年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 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
高考真题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 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 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 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拟人手法点睛
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类型 物物对比(例1)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物人对比(例3) 人人对比(《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今昔对比(例2) 李商隐《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色彩对比(例4)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高考真题
【答案】
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 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 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高考真题
2007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的情态特征。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例证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比喻手法点睛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之美?
古诗鉴赏系列课件 修辞手法
对比 比喻 拟人 夸张 比拟 排比 对偶 顶真
借代 反问 用典 双关 通感
互文 叠词 反复 设问 列锦
高考真题
2009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 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析对比的作用时,要具体说明诗词中以 什么与什么作对比,对比的结果使读者感 受或者认识到了什么。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情感)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2007年重庆卷 海棠
宋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 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例证 白 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 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 情。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20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 反衬手法。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高考真题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 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拟人手法点睛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 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 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 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效果)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 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感情)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2008年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 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 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拟人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例证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答案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比喻手法点睛
把握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5、可体现出意象
高考真题
2008年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 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
高考真题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 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 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 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拟人手法点睛
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对比手法点睛 把握类型 物物对比(例1)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物人对比(例3) 人人对比(《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今昔对比(例2) 李商隐《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色彩对比(例4)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高考真题
【答案】
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 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 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高考真题
2007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的情态特征。
把握模式 修辞+阐释+效果(感情)
例证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诗歌鉴赏复习之修辞ppt
比喻手法点睛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之美?
古诗鉴赏系列课件 修辞手法
对比 比喻 拟人 夸张 比拟 排比 对偶 顶真
借代 反问 用典 双关 通感
互文 叠词 反复 设问 列锦
高考真题
2009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 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