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单元第三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脱而倒传到骨膜,引起骨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交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

难点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 1.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2.我们已经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秘密了,那么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导入,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引出本课的新内容,使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讲授新课我们是通过耳朵听到外界的声音的,耳朵又是通过什么路径来听到声音的?下面来研究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说一说耳朵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

2.小组讨论: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3.小组汇报总结外耳——收集传输声音外耳:耳廓kuò耳道中耳——感受声音并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耳朵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内耳——振动转换刺激神经耳蜗姜振东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见声音了什么是耳聋?1.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观察耳朵的结构图小组讨论先观察图片了解耳朵的大致结构,为讨论作用做准备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是如何接收声音的。

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声音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2.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气球、锣、鼓、录音机、耳机等。

2.学具:气球、锣、鼓、尺子、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到了什么。

(二)学习耳朵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展示耳朵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耳朵的结构。

3.教师讲解耳朵的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入耳朵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1.教师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展示实验:用气球模拟声音传播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振动。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传播的途径,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探究声音的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声音有哪些特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展示实验:用锣和鼓模拟声音的产生,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振动。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特点,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画一画耳朵的结构。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声音的传播途径。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耳朵的结构时,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描述,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在实验环节,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学习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教师活动:教师手持耳朵模型,分解耳朵的每个部分,边展示边讲解。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耳朵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模型,并尝试指出各部分名称。

“嗯,很好,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负责收集声音,中耳里的鼓膜将声音转换成振动,内耳的耳蜗则将这些振动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大脑。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5.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包括声音的频率、振幅、传播速度等。
16.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特点等。
17.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意义: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8.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实验操作、成果展示等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声音的奥秘。我发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也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避免在实验操作中出现意外。
知识点梳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
3.声音的接收:声音有频率、振幅、音调等特性。
5.声音的分类: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6.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过程。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加深对声音的理解。
1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准确性等问题。
1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器材:实验中需要使用到音叉、气球、鼓、小木棍等器材。
1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包括准备器材、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分析讨论等。
7.声音的应用:声音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音乐、通讯、娱乐等。
8.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振动、波等基本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word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word教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6.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听老师讲课获取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了解天下大事,听音乐陶冶情操。

你们有没有思索过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背景音乐]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橡皮筋、纸、直尺做实验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学生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说一下,你是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的?生1: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

生2:用手抖动纸发声。

生3:拨动直尺发声。

师:在实验过程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看到了物体在振动,听到了声音,说明了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

师:你们的实验都做得非常成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敲击音叉,音叉发声,请你们用手触摸一下有什么感觉?[先教师示范,后学生动手做] 生:麻!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教师将所设计的有结构的材料,有层次或有序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独立支配它,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师: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如弹奏的吉它,叮咚响的泉水,均是声源。

现在大家用手摸颈部喉头部分,一起读“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学生齐读]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刚才喉部的感觉。

生:发声时喉头在振动,发声停止喉头振动也停止,讲话时的声带是声源。

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声源发出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为后续学习声音的特性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对其产生的原理和传播过程还不够了解。

通过生活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2.难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生活实例分析法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扬声器、耳机、细线、泡沫球、硬纸板等。

2.教学多媒体:声音传播的动画、实验过程的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敲击桌子、拍手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 呈现(10分钟)呈现声音传播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同时,展示实验器材,引发学生的兴趣。

3. 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吗?”引导学生思考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5. 拓展(10分钟)讲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空气、水、固体等。

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多样性。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是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耳朵的构造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耳朵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声波如何通过耳朵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被大脑识别为声音。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声音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耳朵的内部构造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各个部分以及功能。

2.让学生掌握声波如何通过耳朵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被大脑识别为声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耳朵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声波如何通过耳朵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被大脑识别为声音。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耳朵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耳朵的构造。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声波如何通过耳朵转化为神经信号。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耳朵的模型和图片,用于直观展示。

2.准备实验器材,如耳机、声音发生器等,用于实验操作。

3.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展示耳朵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耳朵的构造。

同时,介绍耳朵的各个部分以及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波如何通过耳朵转化为神经信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易懂的文本,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在听觉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耳朵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耳朵有了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于耳朵的内部结构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了解不多。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内部结构,知道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传到大脑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探究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耳朵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内部结构,声音的传播过程。

2.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耳朵的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耳朵的构造。

4.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课堂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耳朵模型、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与耳朵相关的现象,如“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你们见过耳朵的内部结构吗?”等。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耳朵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耳朵的各个部分,如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

同时,简要介绍这些部分的作用,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与研讨2.提问:你们发现耳有哪些结构?来说说看。

(预设: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3.讲解:耳郭形如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是有弹性的椭圆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能接收声波并产生相应振动;听小骨是将声音传递到内耳的小型骨头,也是人体最小的骨头;耳蜗是内耳中主管听觉的装置,因形似蜗牛壳而得名;听觉神经是由内耳向大脑传递听觉的神经。

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缺一不可。

探索二:感受耳郭的作用1.出示:A4纸。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用纸卷成的“喇叭”听声音,感受耳郭的作用。

3.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在活动中的发现。

小组1: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小组认为借助“喇叭”听声音,就是加大了耳郭,说明加大耳郭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主持人:其他小组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小组2:此活动还能说明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4.小结:耳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收集声音。

探索与研讨探索三:模拟鼓膜的振动1.出示: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等。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并以波的形式传播。

那么要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得从认识我们的听觉器官——耳的结构和功能开始。

人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的耳郭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中耳的鼓膜可以产生振动,起到传导声波的作用,听小骨向内耳传递声音信号,内耳的耳蜗可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再传递给听觉神经,进而让大脑感知。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准备】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教学过程】一、引入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

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三、研究鼓膜的作用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

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

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

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

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

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难点: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听诊器。

小组:A4纸、学生作业本。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学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学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 拓展建议
- 进行家庭声音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声音实验,如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敲击时的声音差异,观察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等,将学习延伸至生活之中。
-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声音的现象,如汽车鸣笛、电话铃声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 创作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声音知识,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制作音乐片段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学生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将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自身生理的认识。在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学生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4. 题型: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答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耳朵的听觉器官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大脑解析这些信号,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
5. 题型:请描述声音的特性,如音调、音量、音色等。
答案: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量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音量越大;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和频率决定的,不同的波形和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1. 声音的产生:板书上简要列出声音的产生原因,如振动、气流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振动产生的过程。
2. 声音的传播:板书上展示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如声波的传播、介质的振动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声波的传播过程。
3.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板书上简要描述耳朵的各个部分,如外耳、中耳、内耳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耳朵的听觉功能,如声波的接收、振动传导等。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课稿一、使用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二、实验材料:自制教具:鼓膜和耳廓的实验装置三、实验改进要点:1.通过自制鼓膜模拟装置,学生能直观感受耳的结构,明确鼓膜作用。

2.通过在鼓膜模拟装置上加装耳廓,来探究耳廓的作用。

3.自制的模拟装置可量化实验,学生能获得数据,更准确的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声波形式传播。

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自制鼓膜模拟装置,模拟鼓膜接受到声音时的振动,并通过量角器量化实验结果。

加装耳廓模拟装置,量化有无耳廓时鼓膜振动的结果并量化,明确鼓膜和耳廓的作用。

五、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人耳的模型,认识人耳的内部结构。

4.初步认识鼓膜的作用;初步认识耳廓收集声波的作用。

5.培养细心观察、有实证意识的核心素养;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六、实验教学内容:1.通过实验认识鼓膜的作用。

6.通过实验认识耳廓收集声波的作用。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情景导入二、观察耳朵的构造剖面图,认识人耳的结构并推测人耳各部分的作用。

三、利用改进鼓膜模拟实验,带领学生探究鼓膜的作用现象明显。

参考教材鼓膜和外耳道装置,但改圆筒横置,改气球皮为PVC膜。

用小鼓做声音源,增设泡沫小球紧靠鼓膜,当声音到达时鼓膜振动,泡沫小球弹跳幅度大,能明显放大鼓膜的振动,实验效果明显。

四、利用创新耳廓模拟实验,带领学生探究鼓膜的作用用数据说话。

用废旧塑料水壶上口,做成耳廓模型。

再用+3D打印技术,做出外耳道与耳廓的连接环。

这样的设计,完整的模拟了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的结构。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我还设置了量化装置。

量角器和泡沫小球间的连线,可以在量角器上显现泡沫小球被鼓膜振动弹起的角度。

能量化不同大小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幅度大小变化。

辅助标尺和移动卡标,则是用来准确控制小鼓与耳膜之间的距离和声音的大小。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的应对噪音的办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从而探索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3、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玻璃杯、气球皮、橡皮筋、、鼓(或音叉),鼓棒,细盐等。

【教学过程】一、趣味游戏导入1、谈话:师:葛老师从小喜欢做游戏,我小时候最爱玩传话游戏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儿时的快乐,我们一起玩一玩,好不好?2、讲解游戏规则。

师:我先请每个小组右边第一位同学上来,作为该组的第一位传话使者,待会儿我会告诉每组上来的同学一句话,你们回去依次传给旁边的同学,再依次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同学,然后最后一位同学到台上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速度最快。

同时,我要说的是每一位传话的同学必须附在你同学的耳朵前小声说,别让别人听见了,都明白了吗?3、学生做游戏。

4、反馈。

5、提问:刚才我们玩的这个传话游戏里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正确的说出来,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这主要是与我们的哪个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呢?(耳朵)6、师过渡: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样听到的呢?怎样才能听得清?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二、认识耳的构造与功能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要先知道我们的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课件呈现,耳放大图)师: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见声音吗?(生:能)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

只要有它就听到声音吗?(生:不能)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面一些“零件”才能听到。

师:那耳朵里都有些什么“零件”呢?我得找个耳朵给大家瞧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书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

但是,对于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能通过实验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难点: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听觉反应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验、讲解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准备实验器材,如耳朵模型、声音发生器等,用于学生实验观察。

3.准备教案和PPT,用于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耳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对耳朵的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如耳廓、耳膜、听小骨等。

同时,解释声音是如何通过这些部分传入大脑,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每组分发一个耳朵模型和一个声音发生器,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声音发生器的音量,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听听声音_教科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听听声音_教科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听听声音_教科版课前谈话: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师:听说4.7班是我们4年级最聪慧的,谁明白聪字如何写吗?生:左边一个耳字旁,右边一个总字。

师:耳朵总在听就专门聪慧!真是如此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周围都有哪些声音?生闭上眼睛听听周围的声音师:刚才听见了什么声音?生1:我听见了咳嗽声。

师:是从哪传来的呢?生:从左边!师:这说明声音具有什么特点呢?生:声音具有方向性!师板书方向。

生2:我听见了汽车的喇叭声音,从外边的公路上传来的。

生3:我听见了老师的手机铃声。

生4:我听见了同桌同学的呼吸声。

师:小孩们,你们的耳朵真灵,请回忆下,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见过哪些声音呢?谁来仿照下?生1:树叶的沙沙声。

生2:小孩的哭声。

生3:鸭子的嘎嘎声,飞机飞行的声音。

师:请把你最喜爱的声音在小组内仿照。

生小组活动,仿照声音。

师: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声音。

板书课题:听听声音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请观赏下面的声音,先请想想,你预备如何样来观赏?生:预备闭上眼睛,用心听。

预备洗耳恭听。

师:请大伙儿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老师的要求来听听声音吧!课件出示要求:记录下你听见的这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你有什么感受?生倾听雷雨过程的声音。

师:大伙儿都用心的观赏了这段声音,你听见了哪些声音?生:鸟的鸣叫声,车声,雷声,水的声音,火车的鸣叫声。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火车的声音。

课件播放火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声音。

师:听过火车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生:感受火车行驶得专门快。

火车行驶时声音有时大,有时小。

从声音中能感受到火车先是从远处行驶过来,又逐步远去。

师:观赏了这么多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呢?生:我觉得世界上的声音各有不同。

有的声音让我们听起来专门舒服,有的听起来专门粗糙。

有的声音看起来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人类活动或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呢?请小组内讨论讨论。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师:这是老师自制的一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生:能。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试一试。

(老师通过土电话小声地让学生做一些有趣的表情和动作。

)学生哄笑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有趣的表情和动作生:是老师打电话让我这样做的。

师:这个同学是怎么听到我说话声音的?生:老师的声音是通这条电话线“传播”到他耳朵中去的。

师板书:声音的传播师:现在你们都能听到老师说话吗?生:听到。

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地方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的声音,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生:很广。

生:很远、范围很大。

师:是不是像光一样只能沿直线传播呢?生:不是的,四处都能传播,四面八方。

师:你的判断真不错。

在我们都能听到说话声这个很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

要想了解这些科学道理,我们首先必须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个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好吗?学生交流汇报:生:我的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生:我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生:我在房间里怎么也能听到屋外妈妈叫我呢?生:我在游泳池里潜泳时为什么能到爸爸叫我,但声音不大,有嗡嗡声。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声音的传播”。

【设计意图:没有问题,就没有发现,就没有探究的欲望。

本课紧紧围绕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听到讲话的声音谈起,从而启发学生提出许多关于声音传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出本课研究内容】二、指导探究方法,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1、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质传播进行猜想和假设。

师: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交流)哪组同学派代表谈谈你们交流的想法?生:我们小组觉得打电话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而且传播的很远,只要有信号都能听到。

师:对,那是声音的其他传播形式,那我们现在在打电话吗?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彼此都听到声音呢?生:我们之间存在着空气,声音的传播可能和空气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物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那么声音以怎样的形式传播的?
生: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很好,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会使物体发生振动,那么老师现在讲话,旁边放着气球皮,声音传到了气球皮上,那气球皮振动了吗?
生:振动了
师:那你有什么方法能让气球皮的振动被我们看到?
生1:在气球里充满气,然后很轻,把小振动放大
生2:对气球皮吹气
生3:先吹一点气,让里面有空气
生4:在气球里装水,然后对着讲话,如果对着讲话,气球皮就会振动
生5:让气球皮绷紧,让它变得很敏感
师:那老师把刚才同学的想法综合一下,再加上老师的方法,我给你们提供了细盐,把气球皮绷紧,把细盐轻轻地撒在气球皮上,那利用什么现象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生:看到盐在跳动
师:很好,那怎么来发出声音?
生:用棒子敲
师:用棒子敲是用力了,不行
生:吹气
师:这样会把盐吹跑了,其实我们可以采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将作业本卷起来竖直朝下,发m的声音。

今天的实验因为细盐很轻,我们不能对着细盐吹,我们只能靠近细盐吹。

注意变观察边记录。

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师:你们小组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1:盐跳起来了
生2:我们4个人一起发出声音时,跳到了外面
生3:盐向外扩散
师:你们都观察到细盐的跳动了吗?
生:都观察到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1:空气在振动
生2:声音在振动
生3:说明了气球皮在振动
师:这个实验证明了我们发出声音可以让气球皮振动。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人的耳朵里也有一个结构类似气球皮。

你们知道吗?
生:耳膜,鼓膜
生阅读资料了解耳膜
师:耳膜很薄,具有弹性,听的声音让它发生振动
师:那我们人的耳除了耳膜,还有哪些结构?阅读书本57到58页,了解人耳有哪些结构,每个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
师:哪组来汇报?
生:耳道,耳屎在这里。

鼓膜,耳蜗,跟蜗牛一样。

听小骨,作用是听声音的。

师:谁来说说听小骨的作用?
生:将声音振动传递到内耳
师:他说有耳蜗、耳道、鼓膜、听小骨,你还有什么结构?
生:听觉神经
师:听觉神经什么作用?
生:把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师:那这部分叫什么?
生:耳朵
师:这叫做耳廓,长在外面,它起收集声波的作用,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被耳廓收集。

把作业本翻到32页,完成连线题,请最快小组上来做。

生做耳结构与作用的连线。

生汇报,教师贴耳的结构及作用。

师:我们把耳廓、耳道两部分叫做外耳,耳膜、听小骨两部分叫?
生:中耳
师:耳蜗、听觉神经叫内耳,这就是耳的结构。

利用这些结构,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生1:耳廓收集声波通过耳道传到中耳,传到鼓膜,然后通过听小骨、听觉神经到大脑。

生2:耳廓收集声波,通过耳道传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为振动,听小骨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

师:很好,其他同学都同意吗?
师:老师讲话,你们马上听到声音,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人体结构是非常精细的。

声音由声波转化为振动,振动转为听觉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当声音远近相同,声音越强,鼓膜振动会怎么样?声音越弱,鼓膜振动会怎么样?
生1:声音越强,鼓膜振动明显;声音越弱,鼓膜振动不明显。

生2:声音强,振动大;声音弱,振动小。

师:那如果声音强弱相同时,声音越近,鼓膜振动会怎么样?声音越远,鼓膜振动会怎么样?
生1:声音近,振动快;声音远,振动慢。

生2:声音近,振动大;声音远,振动小。

师:那这两个实验怎么做?
生:把食盐撒在绷紧的气球皮上,把作业本卷起来发声,第一个实验控制声音强弱,第二个实验控制声音远近。

师生上台演示实验。

师:都会做了吗?好,开始实验。

生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师:第三组表现最好,请你们组汇报。

生:声音强,盐乱蹦乱跳;声音弱,食盐不动。

声音近,盐动态大;声音远,盐不动。

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声音强,振动强;声音弱,振动弱
声音近,振动强;声音远,振动弱。

师:其他组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我们组结论和他们不同,声音强,振动快,声音弱,振动慢;
声音近,振动快,声音远,振动慢。

师:也就是说,声音越强,鼓膜振动越明显,声音越弱,鼓膜振动振动越不明显;声音越近,鼓膜振动越明显,声音越远,鼓膜振动越不明显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该如何保护耳朵呢?请同学回去思考。

板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