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

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

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

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关于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

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

WWw‎..所以教育部2‎01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关键。

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汉字文化教育应当贯穿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和核心。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当贯穿着对汉字的教育。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字词书写,更应该注重对汉字的历史文化、形体结构、演变规律等方面的教育。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培养他们对汉字的文化自信。

汉字文化教育应当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应该将汉字文化教育与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韵味。

在学习课文和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历史典故,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还可以通过举办汉字书法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汉字的美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兴趣。

汉字文化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书写是汉字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书写汉字的规范性和美感的培养。

教师要反复强调汉字的正确笔顺和结构,引导学生重视书写,培养他们对汉字书写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还应该注重汉字书法的教学,让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汉字文化教育要注重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灌输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用汉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关注汉字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汉字作为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4篇【篇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

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

孟子。

老子等圣人。

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

《弟子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

以及我们坐。

立。

行待人接物的姿态。

,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

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

《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

《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篇二】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汉字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字的书写始于古代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风格。

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汉字书法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汉字书法的历史发展。

汉字的字形经历了演变和发展,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它们刻在动物的骨头和龟甲上。

这些原始的文字有着原始的形态,形状一般都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和点。

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线条和点构成了后来汉字丰富多彩的形态。

汉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对汉字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比如,汉朝的隶书在秦朝的基础上形成,成为统一的书写形式,对后来的楷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紧密联系的。

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书法,将其与文化修养深度结合,将书写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书写汉字,文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他们认为,字迹的流畅与否、笔画的有力与否,都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因此,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艺术技巧,更是一种文化修养。

如今,汉字书法依然在中国被广泛传承,并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许多学校和社区设置书法班,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汉字书法的传承还体现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商标、广告、招牌,还是书信、号码、名字等,汉字书法无处不在。

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感被深深地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城市,也延伸到农村地区。

许多农村学校设立了书法课,培养孩子们的书法兴趣。

这种现象证明了汉字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传承。

总结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汉字书法通过演变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也使汉字书法得以延续和发展。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800字(精选10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800字(精选10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篇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国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

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

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

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

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

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

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

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

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

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篇2打开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文化奇迹,从先秦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隋唐五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到近现代,中华文化延续不绝,广产精品。

“汉字之美与文化自信”话题作文《用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

“汉字之美与文化自信”话题作文《用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

“汉字之美与文化自信”话题作文《用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来自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正是这种底蕴,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先生说,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有人说:汉字如诗,方块中寓无限真情;汉字如乐,横竖间奏美妙华章;汉字如图,间架里绘斑斓画卷。

请以“汉字之美与文化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用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汉字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基因谱系,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有着独特的美感,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脉络。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文化旅游不断融合,“发现汉字之美”为人们行走天下,增添了魅力。

每一个汉字书写的演变,都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

一撇一捺、一转一折间,可以让人看到中华文明的绚丽光芒。

汉字,早已超越了书写记录的基本作用,成为文化的结晶、民族的符号,并以此衍生出中国书法这种全球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从国内到海外,喜爱汉字、书写汉字的人比比皆是,又为其增添了文化桥梁这一重要属性。

汉字之美,美不胜收。

我们在尽心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在汉字书写、汉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现象加剧,对汉字含义的理解不如以往深刻,对汉字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文化脉络变得没那么清晰。

长此以往,汉字的历史文化内涵就会逐渐淡去,直至成为单纯的书写工具,那就不仅仅是汉字价值的缺失,也会给中华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

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汉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的传承与创新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探讨一下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期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汉字文化的传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特色的文字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继承。

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楷书、行书,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汉字文化的传承不止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字词的来源,还涉及到了我们文化认知、思维方式、精神世界等诸多方面。

在面临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汉字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传承汉字文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使命。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对汉字本身的认知。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使用方法、表现力、含义等等。

只有真正了解汉字,才能够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

此外,汉字要想传承下来,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才详细研究并编纂。

比如,现在有专门的姓氏学、方言学、字典学、古文字学等领域的学者专门从事研究汉字等相关领域,他们不断修订更新,保证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复制。

其次,传承汉字文化还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进行宣传。

我国教育机构应该在课程设置中给予汉字文化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汉字汉语,还要在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及其内涵。

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与汉字相关的知识,增强他们对汉字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影响。

最后,传承汉字文化还需要保持对汉字进行升级,使得汉字文化在伴随着科技、网络向前发展同时,还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汉字文化的创新汉字文化的传承只是第一步,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黑蕊。

汉字文化的创新不止是一种文化创意的焕发,还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文化主角已经由“工具人”变成了“使用者”,我们对文化有更高的要求和期许,一方面要求文化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更当前要求文化创新保持其自身完整性和深度。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三篇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三篇

关于传承汉字的议论文 1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字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一项技能。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键盘鼠标,丢掉了笔杆子,逐渐形成了提笔忘字的尴尬局面。

这也是诸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取得高收视率的根本原因。

这些节目的热播,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

也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揭露了汉字书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低存在感。

我们也应当承认电子输入较汉字书写具有快捷、方便、易存储等优点。

但是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文明和智慧,不论是方正的楷书、隽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汉字正是在国人的提笔书写中得以传承,文明正是在方方正正中得以张扬,在那一笔一划中流淌着老祖先的文化血液。

21世纪的今天你还记得怎么写信吗?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远比短信、微信、邮件更真挚感人。

《说文解字》有云:“书者,箸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

”当今各种智能输入法层出不穷,在过于追求高效便捷的时候剥夺了人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静心思索的机会,文化与文明的传承的断层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迫切关注的。

关于传承汉字的议论文 2“百依百顺”、“默默无闻”、“前途无量”这几个词语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它们屡次出现在电影电视、广告标语、商店匾额公司招牌、商品说明书上,这一个个混搭的词语,看了不禁让我忍俊不禁。

在潜移默化中,人们也丧失了对中国汉字的认识,荧屏中的错别字无不影响着人们误入歧途。

回顾老祖宗们几千年的造字历程,他们不仅创造了方块字,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而且在实践中创造和总结了丰富的书写技法,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丰富多彩的字体与书体。

汉字早已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璀璨珍宝,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展望今天,荧屏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创新字词”,同学们时不时总会写那么几个错别字,要不少了一横,要不就多了一画,虽说只是几个小错误,但也影响着我们汉字的精神内涵。

关于汉字的范文

关于汉字的范文

关于汉字的范文
《汉字的魅力》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符号。

它们是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文字之美”。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们的神秘和艺术性。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渊源。

汉字的笔画、结构和构造都展现出一种精巧和美感,令人感叹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汉字的魅力还在于它们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它们可以准确地表达事物的名称、特征和含义。

无论是文字书写还是书法艺术,汉字都展现出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汉字的魅力更体现在它们的传承和保护。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记忆和历史情感,它们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象征和精神纽带。

因此,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汉字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舞台。

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学习汉语和汉字,了解中国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时,中国人民也在努力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让汉字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总之,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魅力在于其历史渊源、艺术美感和文化传承。

它们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的象征,更是世界各地人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保护好汉字文化,让汉字之美永远流传。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精选21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精选21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精选21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篇1在当代社会中,中华文化出现了混乱。

汉字的错误书写,文字滥用,说话不规范等等问题,使得中华文化的精华,优秀无处可见。

古老优秀的中华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中国的汉字也是危危可及的。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优秀的中华文化被我们淡忘。

现在留下的只有被物质所填满了的人们。

多数人都不去重视汉字的书写,语言的规范。

人们渐渐迷失了自己,丢弃了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代表国家的文化已丢失,还有什么能够留下呢?网络东西日益丰富,出现汉字错误数不胜数,比如一些网络语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没有了汉字的正确书写。

只是沉浸在娱乐中,许多人都会写错字,这并不是疏忽而是一种认可,认为自己写的字是正确的。

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写错字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固定思维模式。

最近,国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出现了“汉语热”“汉字热”等一系列的节目,并开始推广。

像什么“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些节目也随着汉字热逐渐兴起起来。

汉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汉字代表了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

是经过无数演变而形成的,它汇集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标志着中国一步步的崛起。

它是中国辉煌的象征,我们不该舍弃,也不能舍弃。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有始以来的共同努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所以它代表的就是我们,就是我们中国人!从文言文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白话文,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记录了从古到今那些伟人的壮举,让我们能永留心间。

它为我们记录下了优美的文段、精彩的片刻、胜利道路上的艰辛。

它一直与我们同在。

翻开课本,路上的路标,花园中“请勿践踏”的字样,都是它带给我们的用处。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1. 引言1.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汉字源远流长,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体系。

汉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符号,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的象征。

汉字的形体、音韵、意义均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汉字不仅在书法、诗词、文学等方面展现着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汉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更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智慧的传承。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只有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汉字,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认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字表达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态度等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开拓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语文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

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

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汉字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篇一汉字的文化学价值摘要: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关注。

在汉语日益受到世界文化价值认同的背景下,汉字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科学合理的阐释。

没有英雄的民众是盲目愚蠢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毫无生机的。

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思维艺术合璧研究,才能是汉字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关键词:社会文化价值认同合而不同文字文化语言崇拜地球是太阳系迄今为止已知最为美丽的一颗星球,语言则是人类在这个璀璨星球上最值得称道的神奇发明。

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伴随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汉语热以汉语水平等级测试、汉字能力检定,第二语言习得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国家相继展开。

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方兴未艾,形成了当今千载难逢的人文社会氛围。

置身于文化开放、科学昌明、学术自由的镀金时代,对中华文化占据着得天独厚话语优势的中国学者,义不容辞地必须利用无可置辩的话语权,去阐释这样一笔丰富厚重的人类文化财富。

要利用饱蘸文化资源的言说方式去浸润濡养世人,既不能淡忘自己是拥有数千年文化遗产的炎黄子孙,更不必对文化碰撞表现得焦虑不安。

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并通过汉语汉字将民族文化古老真谛昭白天下。

它不应该是研究字里行间的政治理论,也不能采用政治学方法研究语言文字。

它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

它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语言文字学。

一直以来人们判断一种语言文字发达进步抑或原始落后,往往着眼于这种语言文字是否被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常用载体,而不是关注研究它是否具有丰富深沉的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关于汉字文化的论文第五篇:国学教育中汉字文化的意义研究摘要:在“国学热”盛行的当下,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国学教育,汉字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汉字不仅反映古代社会的文化、加速社会的交流进步,更蕴含着古代人民无穷智慧。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文明的瑰宝,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力源泉。

在国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汉字文化教育以及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必不可少。

关键词:汉字;国学;传统文化;引言随着“国学”一词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国学教育也日渐发展。

当下国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其出现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汉字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经济贸易以及异域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

在国学热的当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基因和发展汉字文化密不可分。

一、国学热潮兴起,汉字缺乏重视。

国学是我国文化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国学热”的掀起,使得国学教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大热点,为了满足社会对国学知识的需要,不仅有面向中小学群体的国学教育机构的出现;还有国内多所高校国学院的设立。

在青少年受教育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国学热”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掀起,如今我们在提倡国学,大力发展国学教育时,往往选择诸子百家名篇以及各类历史文本,纵观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国学教育,都忽视了最初的“小学”,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汉字文化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汉字经过古人的不断摸索和历史沉淀,其形式和种类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形式上,由最初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六国文字、大篆、小篆,再到后来的隶楷阶段,直至今日的简化汉字;在种类上,逐渐形成了以“六书”为代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以及假借六大类别。

汉字文化作文八篇

汉字文化作文八篇

汉字文化作文八篇汉字文化作文篇一我国的汉字有5000多年的历史,汉字又叫正方字,汉字是由古文一代一代的演变而来的。

汉字最早是象形字,那时候就是画图,通过看图的特征来表示字,例如“日、月、山、水”这四个字,都是根据太阳,月亮、大山、水的形状来表示的。

后来逐渐才变成现在的造型。

有时候从汉字的结构上可以表现抽象的事情,好像“歪”字,上面是“不”,下面是“正”,“不”“正”加在一起就是“歪”,“某某人坐的歪歪扭扭”就是某某人坐的不端正,让大家从文字上一看就知道了,很形象。

有些汉字从表面上就可以会意,例如“品”,三个“口”组成的,对于某种东西好不好吃,必须是通过人的嘴巴来尝试的,才能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吃。

因此就有了“品尝”这个词。

等等的一些字词。

还有一些两个字合成一个字的字,例如说:‘炎’,它是由两个火合成的一个新字。

‘量’,它是由旦与里的合成,它也可以变成一个新的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是各式各样的,千变万化的,但我们如果努力去学它,理解它,我们肯定能学会它。

现在的日本人还写我们的汉字,然后读成日本音,如果这样的话,只要其他国家也愿意这样做,那我们的汉字就成了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语言啦!汉字文化作文篇二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身为炎黄子孙。

我为汉字文化感到无比的骄傲。

汉字生动形象,汉字字体更是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更是风舞龙翔,极为奔放。

其实,汉字并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感情、有色彩,有气味的小精灵。

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均匀,那优美。

它们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

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观察再现这个美妙的世界;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它倾听、记录这个精彩的世界;每一个汉字都有铜牙利齿,向我诉说这许很多多美丽而又遥远的故事……在历史的行程中,我们这样的书写汉字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文化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汉字的重要性,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接着分析了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然后讨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教学策略,提出了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以及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的建议。

最后结论指出,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汉字文化教育,强调了汉字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汉字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书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汉字文化教育、汉字、传承、发展、教学策略、热爱、书写能力、影响、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教育意义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字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不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通过汉字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汉字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而且,汉字书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学习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技巧。

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汉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1.2 研究背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汉字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汉字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言环境。

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汉字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

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

第42卷第5期No.5Vol.42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1年5月May2021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遇旻1,朱美艳2(1.银川市实验小学,宁夏银川750001;.银川市阅海一小,宁夏银川750002)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

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必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

重视发掘与利用汉字形体结构中所隐含着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就可对学生相机渗透与有机融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汉字形体;传统文化;相机渗透;有机融入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331(2021)05-0104-06收稿日期:2021-03-15基金项目:2020年度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重点项目“汉字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20NXJA02)。

作者简介:遇旻(1965—),女,黑龙江穆棱人,银川市实验小学,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校管理与语文课程论等领域的研究。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看到,汉字是学习与掌握汉语书面语的前提与基础,语文课程在实施中必须要以学生对汉字的正确认读与规范使用为根基。

同时,作为世界上自诞生后就一直流传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其形体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与价值内蕴,而作为人文社科类的语文课程更应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与传承、传承这些悠久优秀文化。

就是说,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语文课程在实施中既要发展学生正确认读、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深刻理解,从而使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通用20篇)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通用20篇)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通用2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字作文篇1中华传统文化——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

点,横,竖,撇,捺,每一笔都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写一手中国字。

小时候吧,用铅笔写字,我不是班级中写字好的。

那是我经常抱怨:这可恶的汉字这么难写。

长大一些觉的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况且用上了钢笔,字歪的不那么厉害,也就不那么讨厌了。

现在,我爱汉字,虽然我的字仍旧歪歪扭扭不好看,虽然老师已经让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旧喜欢用钢笔,因为钢笔可以练字。

汉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晨起来读着课文,我爱课本上的汉字。

中午,打开练习册,做着题,我爱练习册上的汉字。

晚上,打开电视,我爱电视上的汉字。

整整一天,我都爱汉字!追遂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8000多年的历史。

至于汉字的个数,没有人细细的统计,但是可以从古代的调查中看出问题。

从秦朝的《仓颉》、《博学》开始,一共有3300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

汉字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

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经历了多少蜕变啊!我爱汉字。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是一种独特的书写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是中文阅读的基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的象征。

它通过笔画、结构、音韵等元素,展现出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例如,“人”字代表着人的形象;“书”字则体现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内容;“心”字则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

这些字形都是从现实生活、精神文化中汲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图像。

汉字像一座大厦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积累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

例如,国学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些经典不仅仅是文字的拼凑,更包含着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以及人生哲学。

他们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法律哲学、文化思想、生命哲学。

因此,汉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读可写的文字,更是一种展现文化精神的艺术。

在汉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透过教育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领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也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承贡献力量。

在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汉字,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汉字,人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更能够感受到背后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汉字文化推广到世界。

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开设汉字课程,加强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例如,在一些中国文化观光区,可以开设中文课程,让游客从汉字中学习中华文化。

我们还可以将中华文化融入到海外汉语教育中,让更多外国朋友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汉字与文化课论文
从陈寅恪“恪”字读音看中国人的趋从文化
关键词:恪字读音趋从文化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趋从”文化,即人云亦云或谓之“大一统”倾向。

于是,针对陈寅恪先生的“恪”字读音就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

本文从陈寅恪先生的“恪”谈开去,分析两派的论点论据,从而探讨中国人的这一历史文化情结。

引子
陈寅恪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师。

他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近年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一般人按照普通话,把“恪”读成kè音,而在人文学界中,“恪”则被广泛认同为què音。

“恪”字的两种读音,孰是孰对暂且不论,但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人具有普遍的“趋从”文化,对权威或某一社会合流现象有一种尊敬甚至敬畏的心理,并自然产生权威趋从心态。

正文
(一)
陈寅恪之“恪”之所以被学界读成què,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陈先生是名人。

对于名人,我们中国人历来怀有敬畏心态,即通常所说的“名人效应”。

尤其陈先生是文学、史学大家,于是其名字的读音,也就成了学界趋之若鹜、力求“规范”的要素。

对此,“què”派列举了以下几点论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和确切性:
(一)“古音说”
新版《辞海》注“恪”字曰:“kè课,旧读què却”①。

“旧读”之说源自商务印书馆《辞源》(1915年版) 卯部第21 页,“恪亦读如却”。

这表明, 当时有此读音。

此为论据一。

(二)“方言说”
陈寅恪先生祖籍在江西修水,què音属于客家方言的旧读。

在客家方言中“恪”读què音,故陈先生的“恪”应读què。

此为论据二。

(三)“排行说”
陈寅恪先生名中“寅恪”“恪”字是陈家这辈排行的通用字,如衡恪(师曾)、隆恪(彦和) 、方恪(彦通) 、登恪(彦上) 。

而且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 蒋
天枢先生写道:“先生生寅年,祖母名之曰寅恪。


再如陈寅恪之表叔俞明震,字恪士。

人们在提到俞明震的字时,往往写成“确士”。

如近代著名诗人兼教育家陈衍在《石遗室诗话》卷四中,述及自己的友好俞明震时,便称“俞确士学使”、“俞确士”,而不是“俞恪士”。

陈石遗与俞明震过往甚密,他不可能不知道俞的字为“恪士”。

而俞的字“恪士”之所以被陈石遗写作“确士”,这是由于“恪”与“确”两者音相同。

而“确”,无论在哪一本字典或词典里,只有一个音què。

这一事实,至少说明“恪”确实有què的读音。

此为论据三。

(四)“自称说”
以本人读音为标准。

因“恪”为陈寅恪先生姓名用字,故读音以陈先生之是为是的说法,更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趋从文化。

以陈先生之非为非,这是争论双方差异共同的立足点。

有人例证,陈先生的女儿陈琉求说“恪”应读qu è,因为“女儿不会读错的”②。

因此,文史学界把陈寅恪先生名字的“恪”字,念成què音,更确切的说,是源自于久远以来的一种约定俗成。

此为论据四。

但这里的问题同样是:陈寅格先生本人及家人对他的名字怎么读.是否即为“恪”字的标准读音呢?有这样一种理论:“对于人名的读音有一个规矩。

那就是姓名从其主,它的主人如何自称,别人也应该这样称呼。

因为名字是极端个人化的产物。

它的主人如果愿意用这个字来指代自己。

别人是不应该干预的。

”这显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趋从文化心态作祟。

据笔者所知,更有人当代许多艺人,如李玟,其“‘玟’字从古只有‘民’一个读音”,但事实上,国人又有谁会称这位大名鼎鼎的性感女明星为“李民”呢?甚至有人说,“也不排除‘玟’字在‘李玟’这个专有词组中,念‘文’”,因为“可以把两个偏旁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赋予它一个任意的读音;也可以赋予一个已经存在的字,一个新的专有读音”。

陈寅恪之“恪”就是“在这个人名词组中。

被赋予了新读音‘确’”。

这种“高论”,实际就是说在人名中是可以造字造音的。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因为一个人取名诚然是“极端个人化的产物”,但这个名字怎么写怎么读,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非常特殊的理由,或者强有力的文献依据,不应该违背语音演变的规律。

再如,歌坛新秀张韶含名字第二个字显然是“韶光易逝”的韶字,应念阳平声,但是无论是其自己还是大众媒体,无一例外的称其去声。

如有人提出异议,立即就会招致嘲讽:你连她都不认识?
正如在大学校园里,有几次把陈寅恪的“恪”读成kè,总是被同学甚至师长纠正。

为究其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这样读的嘛!又是典型的趋从文化!
当然,有些人名用字的读音确乎与通常不同,如陈省身之“省”不读sh6ng 而读xIng,王朝闻之“朝”不读chao而读zhao,但这并非什么“名从其主”,相反恰恰是因有典可依(“吾日三省吾身”、“朝闻道,夕死可矣”),而被规范化、
必是加倍的强而有力。

所以人与人团结,最为必要。

当然这团结是建立在自我保持的基础上的,凡是从事这类团结的人,他们都是公正忠诚而高尚。

”⑦这段话说得不错。

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人,必然是独立的人,独立的人联合起来才有力量。

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其实不可能联合,他们拥有的不过是简单机械盲目的“趋从”而已。

笔者对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倾向深表不理解,更希望中国人摆脱这种文化倾向。

注释:
①.《辞海》1979年P1989
②.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1月
③. 赵武平《“是想看看陈寅恪的藏书”》《中华读书报》2001年4月25日
④. 郑茵《陈寅恪的“恪”应当怎么读》《咬文嚼字》1997年第09期
⑤.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P342—343
⑥. 李金松《陈寅恪名字中“恪"字的读音辨》《汉字文化》2001年第4期
⑦.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无梦楼文史杂抄》(七十九)
参考文献:
贺友龄《汉字与文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王贵元《汉字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张之伟《汉字基础知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胡双宝《汉字史话》中华书局1980年
高景成《中国的汉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