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与临床监测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干扰肿瘤相关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等生理过程,从而起到肿瘤防治作用。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可延缓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时间,同时也能帮助肿瘤患者减轻疾病相关的症状。
一些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还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相关的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从而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途径的调控。
此外,同样有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并不能显著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这一结论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其原因目前还需进一步探究。
首先,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次,由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与肿瘤的种类、临床阶段等因素关系密切,故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精确判断。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抗血小板药物也可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
抗⾎⼩板药的临床应⽤抗⾎⼩板药的临床应⽤⼀、动脉⾎栓形成的危害性动脉⾎栓形成主要发⽣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管⾎栓形成在临床上可导致⼼绞痛、⼼肌梗死、缺⾎性脑卒中和周围⾎管闭塞症等常见多发病。
⼼脑⾎管栓塞是常见的病死原因,在我国⼈⼝的死因中约占半数。
⼆、⾎⼩板激活和动脉⾎栓形成⾎⼩板是由巨核细胞⽣成的⾎液中3种有形成分之⼀。
⾎⼩板在初期⽌⾎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常⾎管内⽪细胞有抗⾎栓形成作⽤,⾎管受损破裂后⾎⼩板可黏附聚集于⾎管裂⼝处,形成⽌⾎栓⼦⽽达到初期⽌⾎。
在动脉粥样硬化时,由于斑块破溃从⽽激活⾎⼩板,⾎⼩板在破溃处黏附、聚集,并可黏附⽩细胞形成⽩⾊⾎栓。
因此,⽩⾊⾎栓和⽌⾎栓⼦的形成机制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栓发⽣于内⽪受损但⾎管未破裂,⽽⽌⾎栓⼦是形成于⾎管裂⼝处。
⾎⼩板黏附是通过其膜糖蛋⽩Ⅰb与⾎管性⾎友病因⼦(vWF)结合,进⽽与内⽪下组织结合⽽发⽣的。
激活的⾎⼩板膜糖蛋⽩IIb和IIIa形成复合体,通过纤维蛋⽩原与另⼀⾎⼩板的膜糖蛋⽩IIb/IIIa 复合体结合⽽出现⾎⼩板聚集体。
激活的⾎⼩板还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ADP,TXA2,PF3等,可促进聚集体进⼀步发展,增⼤并且为凝⾎过程提供反应平台。
粥样硬化斑块和⽩⾊⾎栓使⾎管腔狭窄并影响⾎流,从⽽在局部可使⽣成的凝⾎酶积蓄达到有效浓度,使纤维蛋⽩原转变为纤维蛋⽩,并⽹络红细胞等形成红⾊⾎栓。
因此,动脉⾎栓的结构特点是⽩⾊⾎栓的头部和红⾊⾎栓的尾部。
从动脉⾎栓的形成过程可见,⾎⼩板的激活是动脉⾎栓形成的始动物,若能控制⾎⼩板不被激活即可阻⽌或延缓动脉⾎栓的形成。
三、抗⾎⼩板药的作⽤机制60年代初发现⼆磷酸腺苷(ADP)可以引起⾎⼩板聚集,因此建⽴了⽐浊法测定⾎⼩板聚集性,为体外分析⾎⼩板功能开辟了新途径。
当时,发现了不少可以促进⾎⼩板聚集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凝⾎酶、⾎清素(5羟⾊胺)和胶原等。
随后,由于分⼦⽣物学、分⼦免疫学的发展,对⾎⼩板黏附聚集机制有了深⼊的了解。
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实验室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 彭 波. O 联合 用药 治疗 妊 高症 16例 临 床疗 效 观察. 3 地方 病 通报 ,
2 0 21: 1 . 0 6, 1 3
文 燕 玲 . 1 中重 度 妊 高症 的 观 察 和 护 理 . 江 民族 医 学 院 学 报 , 6例 右
2 0 6: 1 5 0 6, 1 1 .
临床 常 用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主 要 包 括 三 类 : 杨 酸 类 , 吩 吡 水 噻
结合 , 阻断 A P对腺苷 酸环化 酶 的抑 制作用 , 而促进还 酸腺 D 从 苷 (A ) c MP 依赖的舒血管物质刺激磷 酸蛋白( A P 的磷 酸化 , V S) 抑制 由 A P介 导 的 G D PⅡb I a受体 活化 进 而抑 制 血小 板 聚 —I I
程彦臻 . 重症 妊 娠 高血 压 综 合 征 护 理 体 会 . 企 医 刊 ,0 3 1 :1 工 20 ,6 8 -
8 2.
( 稿 日期 :0 0— 8—1 ) 收 21 0 1
・
综 述 与 讲 座 ・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及 其 实 验 室 监 测 方 法 的研 究 进 展
3 4 5 6 7 8
1 宋晓晖. 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 疗妊 高症 8 6例临床 观察 . 国医院 药 中
学 杂 志 ,0 3,3 5 35 4 2 0 2 : 5 -5 . 1 刘 淑 文 . 高 症 患者 产 后 出血 防 治 的药 物 选 择 . 龙 江 医 学 ,0 5 2 妊 黑 20 ,
5.6 —6 3 7 3 8.
黄健. 米索前列醇中孕引产与预防妊高症 产后出血 国内文献分析. 海 峡 药 学 ,06,8:2 .2 . 20 1 1718 林 传尧 , 丽风 , 万丰. 度妊 高症 5 吴 安 重 O例 患 者 麻 醉 处 理 . 空 航 航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1. 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是肿瘤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血小板对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从而延缓肿瘤的发展。
2. 增强肿瘤放疗和化疗效果: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增强肿瘤放疗和化疗的疗效。
由于肿瘤组织内血管的异常增生和血小板的异常聚集,使得肿瘤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导致放疗和化疗药物难以有效的到达肿瘤组织。
而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生成,从而增加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
3. 减轻肿瘤相关的血栓并发症:肿瘤患者常常伴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的减轻肿瘤患者的血栓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抗血小板药物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在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研究抗血小板药物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抗血小板药须监护哪些问题
应用抗血小板药须监护哪些问题?
应用抗血小板时宜注意监测以下问题。
(1)噻氯匹定过敏者禁用,血液病和出血时间延长的出血性疾患、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盒粒细胞缺乏症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氯吡格雷:肾功能不全或有尿结石者忌用,有血液病史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2)服用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对明显肾功能障碍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同时于用药期间注意监测异常出血情况。
(3)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增强,但不良反应比单用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发生率更高。
(4)抗血小板药的药效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其作用时间与血小板存活半衰期(7d)有关,因此,对择期手术,且无需抗血小板治疗者,应于术前1周停用抗血小板药,否则易致术中出血或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和血栓形成。
(5)噻氯匹定与任何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溶栓剂及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合用均可增加出血危险。
(6)抗血小板药与茶碱合用时,因其降低茶碱的清除率,会使茶碱的血浓度升高并由过量的危险,两者合用时应调整茶碱剂量或进行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抗血小板可降低环孢素的血浆药物浓度,两者合用时应定期进行环孢素血浆浓度监测。
抗血小板药物的药学监护
抗血小板药物的药学监护1.监护抗血小板药所致出血和消化性溃疡阿司匹林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等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包括一、二级预防。
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使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危险增加2-4倍。
其风险缘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抑制环氧酶,抑制内源前列腺素(PCI)合成,使PCI失去对胃肠粘膜保护作用,致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减退,破坏粘膜屏障而致消化性溃疡;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烷A2(TXA2),抑制肝凝血酶原合成,氯吡格雷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反应。
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损伤随患者年龄和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服药后1-12个月为消化道损伤的高发阶段,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联合用药者更危险。
为减少抗血小板药所致的消化道粘膜损伤,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高龄,有溃疡、出血病史、Hp感染者,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者),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华法林时,应将剂量调至最低;阿司匹林75-100mg/d,氯吡格雷75mg/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为2.0左右。
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可有效预防胃肠溃疡、出血和损伤。
2.权衡抗血小板药单药或双药治疗利弊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增强。
用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合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首先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继之75mg/d与阿司匹林联用4周。
PCI支架置入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继之75mg/d,置入裸金属支架者至少服用4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者至少服用1年(与阿司匹林联用)。
但联合应用,不良反应高于单药,出血风险也增加。
2006年一项研究纳入15603例大于45岁心脑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75-162mg/d,氯吡格雷75mg/d;n=7802)及单用阿司匹林组(75-162mg/d,n=7802),随访期28个月。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进展及临床意义赵益明(教授博士)苏州大学医学院、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一、血栓性疾病的危害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已成为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动脉血栓的主要成份。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是血栓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措施。
科学研究也证实血小板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聚集率增高或聚集率降低)时发生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要维护机体处于健康状态,避免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需要控制血小板功能处于合理的功能状态范围内。
二、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差异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目前是临床对血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的和重要的“核心措施”。
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与民众服务部部长马格丽特. 赫克勒(Margaret Heckler)就向全美中老年人推荐: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性疾病。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机体中血小板的功能实现预防血栓的目的。
但专家们的研究发现,机体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差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本认为约有30%的个体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出现无反应性(无效),相关研究也证实同时还有约10%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会出现出血,其中严重出血约达到1.6%。
尽管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总体利大于弊,但这些研究均证实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存在十分明显的的个体差异,而且在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患者中发生血栓或再次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高于抗血小板药物有效的患者,这种差异可高达5倍,即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个体发生或再次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几率是抗血小板药物有效个体的5倍!因此,如果及时检测出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患者以及用药过量或不适的患者,抗血栓的预防、治疗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而由于以往检测技术困难及相关专业知识普及的原因,目前95%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及血栓病患者都没有得到血小板功能检测,无法及时发现抗血小板预防、治疗无效及受到不利影响的群体,其治疗或预防的效果只能靠临床观察总结甚至听天由命。
抗血小板治疗及其监测
p
=0.0001 <0.0001
=0.4 =0.05 =0.7
<0.0001
结论:效果不肯定。虽减少缺血事件,然重大出血增加!
获益
一级预防
出血
CAD患者服ASA后不同时间出现无反应的百分率
[1].Lordkipanidzé M. Why an aspirin ad y no longer keeks the doctor away… Thromb Haemost 2011;105:209-210 [2].Henery P,et al. 24-hour time-dependent aspirin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16690例支架后一年) 结论:PPI增加心血管病恶性事件。有可能被H2受体拮抗剂
(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取代。
(二)初级受体拮抗剂
1.ACDPa受ng体re(loPr2Y、12E)li拮no抗gr剂el:抵克力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 AZD6146、 腺苷、CT50547、AR-C 69931 MX
PGG PGH R
TXA2合成酶抑制剂:咪唑类药物、 UK-38485、 OKY-1851、 奥扎格雷钠 (0KY-046)等
TXA2合成酶
TX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
Terutroban(S18886)、
Linofroban0N0-3708、 达曲斑、SQ-29548等
TXA2 TXB2
阿司匹林的今昔
既往议题己有初步定论:
1.作用机制(环氧化酶-1) 2.适应征及疗效 3.ASA剂量(75-150mg/d) 4.性别(男心女脑) 5.停药反弹(增加血栓并发症) 6.ASA剂型与用药时间(夜晚) 7.影响ASA效应和相互作用的药物
抗血小板药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血小板药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抗血小板药物是一类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其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凝血过程。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抗血小板药物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帮助读者合理使用这类药物。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抗血小板药物的适应症1. 无症状的血小板聚集异常:某些人体内的血小板聚集异常,尽管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于此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心肌梗死及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已经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这些药物可以预防或减轻再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发生。
3. 控制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外周动脉疾病:抗血小板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外周动脉疾病。
这些药物可以保持血管的通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及使用说明1. 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适应症包括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
常见的剂量为75-100mg/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氯吡格雷:适应症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
剂量为75mg/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替格瑞洛:适应症主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的剂量为90mg/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布洛芬:适应症主要是用于短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剂量为300-600mg/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 依克格列酮:适应症为口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常见的剂量为75-150mg/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注意事项1. 服药时间和剂量:根据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切勿擅自调整。
2. 注意副作用:某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引起胃溃疡、出血等副作用,特别是在使用其他药物时需特别注意。
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
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
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
1.阿司匹林治疗的检测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机制为抑制血小板中环氧化酶,从而抑制了T XA2的合成,后者有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8
0~325mg/d)已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不会引起出血并发症,故通
常不需作监测试验。
但应注意临床上有些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此时应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2.噻氯吡啶治疗
检测噻氯吡啶是ADP受体拮抗剂,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临
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噻氯吡啶。
在口服250~500mg/d时,在开始用药
的1~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1~2次,使PAgT抑
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BT(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延长是参考值(6.9士2.5min)的1.5~2.0倍,PLT减低是参考值低限(100×109/L)的50%~60%为宜。
3.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这是最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
即血小板G P Ⅱ 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或vWF)的结合,因而血小
板GP Ⅱ b/Ⅲa受体抑制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
2014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文末附:抗血小板相关指南推荐链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作为两类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ACS和(或)PCI 术后预防血栓事件的基石。
研究发现,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
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可能是提高抗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繁多且标准不统一,个体化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众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临床检测和处理仍无一致意见。
鉴于血栓预防的重要性及其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陆续发表了相应的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断和治疗。
国内随着PCI例数的大幅增长,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性差异很大,低反应或无反应者经治疗后测得的相关实验室血小板功能与未经治疗者相近,故最早将其称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
由于血小板功能受全身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非仅限于特定药物对血小板的直接作用,“抵抗”一词事实上是指药物不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所以用“抵抗”描述此现象并不确切。
近年多以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降低或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取代“抵抗”一词,但在许多文献中“抵抗”仍作为习语沿用。
现阶段由于检测方法多样,对上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疗效多样性缺乏统一评价标准,通常是指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患者所产生的不同抗血小板效应,其中经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仍较高者(即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血小板活性抑制不足),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可能较高;反之(血小板活性抑制过多)则可能引发高出血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的进展
文献 标 志 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_ 8 6 4 0 . 2 0 1 3 . 0 5 . 0 2 6
抗 血 小 板 药 物治 疗 监测 的进 展
乔 蕊, 张 捷
( 北京 大学第 三 医 院检 验科 , 北京 1 0 0 1 9 1 )
体 间差 异 。前 瞻性 观 察 研 究提 示 阿 司 匹林 和
氯 吡格雷 的低 反应性 与不 良心 血管 预后有 关 。初
步 的数 据提示 根据 血小板 试验 调整 氯 吡格雷 剂量 可 以改 善 临床 预后 。因此 重 视 发 展安 全有 效 的抗血 小板 治疗 的监测 手段 可能将 非 常有 意义 。
西 洛 他 唑
选择性抑制 3型磷酸二酯酶( P D E 3 ) , 增加环磷酸腺苷 ( c A MP ) 水平 , 激活 蛋 白激酶 A( P K A) , 抑制血小板聚集 。
注: A A为花生四烯酸 ; AMP为单磷酸腺苷 ; A T P为三磷酸腺苷 ; AC为腺苷酸环化酶 ; c A MP为环磷酸腺 苷; G P为糖蛋 白; P D为磷 酸二 酯酶 ; G I 为抑制 型 G蛋白; V AS P为活化舒 血管磷蛋 白; V A S P - P为磷酸化 的活化舒血管磷蛋白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M a y 2 0 1 3. V o l 2 8 .N o 5
二、 血小板 功 能试验 血小 板功 能试 验可 以测定 每个 患者 血小 板激 活达 到 的程度 。我 们主要 探讨 在 心血 管疾病 背景 下, 目前用 于监 测 抗 血小 板 治 疗 和 预 测血 栓 形 成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一、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从而影响凝血系统,发挥其治疗作用。
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预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二、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1. 抗血小板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血小板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干扰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抗血小板药物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进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和浸润。
3. 抗血小板药物对肿瘤治疗的辅助作用除了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外,抗血小板药物还可以作为其他肿瘤治疗手段的辅助药物。
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提高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
三、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1. 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应用目前的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与其他肿瘤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抗血小板药物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降低肿瘤对治疗的耐药性。
2. 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治疗随着肿瘤治疗的个体化趋势,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治疗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3. 抗血小板药物的新型研究进展除了已有的抗血小板药物外,目前还有许多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中。
这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等问题,有望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随着对肿瘤治疗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影响肿瘤生长、转移和治疗的辅助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代表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很多,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对许多指标已有了新的评估,发展了一些新的项目,逐渐淘汰了一些应用价值有限的指标。
出血时间(BT)由于不能证明与血小板数,与体内血小板功能,与疗效判断,与出血的预示,以及进行方法标准化后仍未能改进BT的上述不足,在1990年已对此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疑问。
目前国内提出的出血时间测定的替代方法价值正在评估中。
粘附性测定无论是体内法还是体外法,均是代表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的总体结果,并不能单独反映血小板粘附能力,目前在临床上仅限于少数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血小板聚集试验在作为遗传性血小板功能性疾病中仍是十分有用的指标,由于此项指标的方法学要求较高以及正常人群与功能异常者,尤其在评估高血小板反应性的患者中从个体化角度作判断分析时,其意义较为有效。
血小板颗粒内容物的释放产物PF4和B—TG曾作为血小板储藏池疾病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但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常可引起血小板体外活化,因此,以后一种目的应用此二项指标已逐渐为其他指标所替代。
过去几年采用过的前列腺素代谢产物TXB2在作为反映血小板活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这项指标在反映活化程度中的灵敏度也有所降低。
血小板膜糖蛋白Ib,IIb/IIIa,V,Ia等是参与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的主要粘附蛋白,在一些遗传性血小板疾病中明显下降,而在血栓性疾病中也可见到某些糖蛋白表达增高,作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作为细胞信使的某些成分如cAMP,Ca 2+等在血小板基础研究中予以应用,其中血小板胞浆Ca2+浓度的测定随着它与某些临床疾病之间关联的发现,现已在血脂增高和降血脂治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检测应用。
常用方法是采用Fura—2的荧光法,也可采用带有钙离子浓度测定的血小板聚集仪。
2 新的和常用的检测仪器2.1流式细胞仪(1)优点:在血小板研究中可在较为生理环境下进行,无血小板亚群丢失,检测到活化状态血小板的多个受体,能对血小板减少的标本进行检测。
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和疗效的实验检测
13 *
单个击体此化处抗编血辑小母 板版 治标 疗题 的样 价式 值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探索
血小板功能检测目前没有公认的金标准。 血小板反应性“治疗窗”概念有助于更准确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更准确评估临床预后 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如高风险人群、支架置入术后患者) 血小板反应多样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在目前检测方法不能普及、检测结果与患者转归之 间相关性不明确的情况下,多项指南不推荐将血小板功能检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来指导 临床实践。
小时
长期服用75mg/d; 长期服用90mg/
负荷剂量
次,bid;负荷剂
300mg/d
量180mg/d
பைடு நூலகம்
2-6小时
30分钟
作用持续时间 7-10天
5-10天
3-5天
出血风险
有
有
升高
55
单抗击血此小处板编治辑疗母 的版 进标 展题样式
• 1.双抗治疗的持续时间以短期为主,个体化选择合理的双抗持续治疗; • 2.可以根据NIHSS个体化选择抗血小板药物; • 3.以西洛他唑为基础的双抗治疗是否能成为长期双抗的首选药物,值得期待; • 4.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以及基于基因的药物选择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 5.脑出血后、微出血、白质病变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的抗栓治疗仍需谨慎。
•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有止血、促进凝血和保护毛细血 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凝血系统的激活,本是对损伤 血管的一种生理性防护反应,但过度的反应可导致血小板形成血栓,其 机制为:血管壁受损导致内皮下胶原暴露、血小板激活及发生粘附、血 小板聚集。
• 血小板黏附与聚集过程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包括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 生血栓素A2、释放二磷酸腺苷,最终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之间 相互黏附、聚集形成早期血栓,同时血小板释放的产物也可以促进血液 的凝固,导致血栓形成。
浅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方法
技术要求高难 以普及。 此, 对抗 血小板 治疗监 测显得 尤为重 要 , 目前受 到越 来越 多的 4 血 栓 弹 力 图 重视 , 临床上 也有多 种监测方 法 , 本文 就 目前 常用 的抗血 小板 血栓 弹力 图 ( t h r o mb o e l a — s t o g r a m, r I EG) 是反 映血液凝 固动
北方药学 2 0 1 5年第 1 2卷第 5期
・
1 5 5
医药论 坛 ・
浅 谈抗血小 板药物治疗 监测 方法
张玲娣 鲁春晓 朱建军 ( 浙 江 萧山 医 院 药 剂 科 杭 少 ' I 1 3 1 1 2 0 1 )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危险比(可信区间) 阿司匹林 vs. 对照组
危险降低%
P<0.0001
46%
53%
33%
37%
有利于阿司匹林
有利于对照组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BMJ 2002;324:71-86
增加ASA剂量不能进一步减少 CVD事件发生率反而增加出血的危险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13(suppl 1):1–6
短暂性脑缺血 缺血性脑卒中
ACS:UA、MI
外周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坏疽 坏死
ACS中血栓形成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在心血管系统的体现。
血栓形成的条件
血管内膜的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性质的改变
正常内皮细胞有强烈抑血栓作用
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基础
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与
组织 因子
凝血酶IIa
血小板 激活
凝血酶原II
ADP
TXA2
凝血 瀑布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小板 聚集
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可催化纤维蛋白及诱发血小板聚集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BMJ. 2002;324:71-86.
0.5
1.0
1.5
2.0
500-1500 mg 34 19
160-325 mg 19 26
75-150 mg 12 32
<75 mg 3 13
抗血小板更好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一)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药
抗血小板药物的护理措施
抗血小板药物的护理措施引言抗血小板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活化,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风险,其中包括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并确保药物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
一、患者评估和监测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定期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以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二、教育和沟通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教育和沟通。
这包括以下内容:1.药物的用途和作用机制:向患者解释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帮助患者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这种药物,以及它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2.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向患者说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并告知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
3.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如出血等,并告知患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药物的相互作用:向患者说明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提示患者在用药期间遵医嘱,并告知医生或药师有关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5.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根据医嘱,向患者解释可能需要调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如限制气泡饮料和饮酒等。
三、出血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一个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出血风险评估工具: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出血风险评估工具,如HAS-BLED评分,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
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基础与临床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又称波立维
机制:能通过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有效地减少血小板的激 活和聚集。第二代ADP受体拮抗剂波立维优于抵克力得, 无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副作用且起作用快,顿服300 mg 后 2h,则能达到有效血浓度。 剂量和用法:75 mg /片,75 mg Qd
使环化加氧酶活化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 而失活,因而TXA2↓,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治疗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 )
潘生丁(persaritin,双嘧啶胺醇)
使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血 小板内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ATP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磷酸二酯酶
5`-AMP
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治疗 的基础与临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教授 周宪梁 博士、博士后
第一部分:
出凝血的机理
凝血系统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第二部分:
常用检测方法
PT CT BT PTA APTT BPC INR ACT
第三部分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 物的作用机制及其监测方法。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粘附功能(pletlet adhensive test,PadT)
血小板所具有的能粘附于胶原纤维及其他带负电 荷物质表面的特性,称为粘附功能。以粘附率表示, 当一定量抗凝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珠 或玻璃瓶内壁)接触一定时间后,即有一定数量的BPC 粘附于异物表面,测定其粘附前、后BPC数值之差, 便于计算出粘附率。 正常值:男性 34.9 ± 5.95% 女性 39.4 ±5.19%
C14H14ClNS· HCl 30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用量
阿司匹林剂量 500-1500 mg 160-325 mg 75-150 mg <75 mg Any aspirin 研究数 OR*(%) 34 19 12 3 65 19 26 32 13 23 (P<.0001)
0 0.5 1.0 1.5 2.0
Odds Ratio
出血发生率
≥ 200mg 3.7% < 200mg 2.8% < 100mg 1.9%
抗血小板药物及临床监测
2017-10
血栓形成机制
血栓形成因素
血管壁损伤
1846年 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
机械、化学、免疫 因素、感染等 血小板 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血液理化性质改变
血流异常
血液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血管壁改变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增生、 内皮细胞损伤、 功能障碍 促凝剂前体变 化(即VWF, 释放增加,膜 凝血调节蛋白 减少)
纤溶
血栓
血管内皮损伤 激活 血小板 内源性 5-HT 多巴胺 肾上腺素 内源性 ADP 释放
潘生丁 (—)
凝血酶系统
血小板膜糖蛋白 Ⅰb(GPⅠb) VWF 粘附于内皮 下胶原纤维
阿司匹林 (—)
血小板膜糖蛋白 Ⅱb、Ⅲa 形成复合物 (GPⅡb/ Ⅲa) 纤维蛋白受体
血小板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促进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PDE 5’AMP Ca2+ Ca
阿司匹林
腺苷酸环化酶
膜磷脂
ATP
cAMP Ca
抑制作用
促进作用
环氧化酶 血栓素 合成酶
花生四烯酸 Ca2+ PGG2(H2) TXA2
贮藏颗粒
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
纤维蛋白原
诱导血小板聚集 引起血管收缩 释放ADP,5-羟色胺等
二次聚集
ET/NO
血栓
血管痉挛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成分
血液的细胞成分 (即血小板)
血液的可溶性成分 (即纤维蛋白原)
吸烟、感染
被激活的血小板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栓
血流改变
脂质代谢紊乱
血流经静脉瓣后 形成涡流
血小板粘集形成 血栓的头部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血小板粘集形成 珊瑚状的小梁
血液粘稠、缓 慢、涡流形成
小梁间纤维素 网罗大量的红细 胞,形成混合血 栓的体部局部血 流停滞形成血栓 的尾部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 1.抑制COX,阻碍AA演变成TXA2 2.抑制血小板释放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 3.抑制内源性ADP、5-HT等释放 临床评价: 1.最经济、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制剂 2.抗血小板作用相对较弱,胃肠道副作用
阿司匹林
• 1、阿司匹林口服约30-40分钟达峰(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1h出现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用, • 2、肠溶制剂需3-4h达峰。阿司匹林可以胃吸收。因此, 若为达到速效,而且在用肠溶片时,应嚼碎服用。 • 3、早晨服药与晚间服药(PGI2VSHP)尚存争论,但均应 饭前服。 • 4、清除半衰期可从低剂量的2-3小时到高剂量的15小时 • 5、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7d,(血小板平均生存期7-10d, 循环的血小板每日更新约10%),停用阿司匹林后需5-6 天才能使患者50%的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 • 6、ASA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由于每日均有新的血小 板产生,而当新的血小板占到整体的10%时,血小板功 能即可恢复正常,所以ASA需每日持续服用。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
血小板粘附
3
激活的Gpllb/llla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胶原 Gpla/lla 粘附
von Willebrand 因子/Gplb粘附
脂核
2
凝血酶 ADP 5羟色胺 血栓素A2
血小板释放、分泌
血小板4因子 CD 40配体 thrombospondin 组织生长因子β
4
血小板凝块
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 制剂
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奥扎格雷
氯吡格雷、普拉格雷、 替格瑞洛
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GP 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
抑制凝血II因子 抑制5-HT的再摄取
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 替罗非班
凝血酶抑制剂 其他类
SSRI、前列腺素E 1 、 氯贝丁酯
作用靶点
PGI2 PGE1
阿司匹林 缓慢释放
抑制PGE2合成
在胃粘膜堆积
粘膜供血 粘液合成 碳酸氢盐合成
胃粘膜 保护作用
胃粘膜损伤
直接毒性作用
抗血小板药
• • • •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替格瑞洛 • • • • 胃肠道溃疡(6%-31%) 胃肠道出血(2%) 呕血(<2%)黑便(<2%) 出血(4%)
• 阿替普酶 • 替罗非班 • 奥扎格雷
• 胃肠道出血(5%)溃疡出血(4%) • 胃肠道出血(2%)
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
上消化出血病史
溃疡病史
合并HP感染
65岁以上
联合使用NSAIDs /糖皮质激素
联合多种抗血小板 或抗凝药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
高危人群积分5分,中危3-4分,低危0-2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
变量
0
年龄(岁) 休克 伴发病 <60 无休克 无
评
1
60-79 心动过速 > 80 低血压
分
2 3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 和其他重要伴发病
血栓形成机制 白血栓途径
斑块破裂 血管壁受损
Von Willebrand因子、胶原
红血栓途径
组织因子/Ⅶa因子复合物 戊糖 Ⅹa 纤维蛋白原 比伐卢定 纤维蛋白
血小板粘附
ADP ADP受体抑制剂 TXA2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血小板激活 纤维蛋白原结合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 (Ⅱa)
GP 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
抗血小板更好
抗血小板更差
阿司匹林用量与出血关系
• 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前12个月内胃肠道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 可联合应用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此后 应治愈8周后可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同时 加用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
阿司匹林溃疡的机理
阿司匹林 (—)
血管收缩
Ⅱb/Ⅲa(—)
纤维蛋白原
力抗栓
血小板聚集
TXA2
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发展
抗血小板药物种类
磷酸二酯酶(PGE)抑制剂 影响cAMP代谢制剂 腺苷酸环化酶(AC)激动剂 环氧化酶(COX)抑制剂 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 (AA)代谢 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前列腺素E1、前列环素 (PGI2) 阿司匹林、磺吡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