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PPT课件
【历史课件】第五章(汉朝)
![【历史课件】第五章(汉朝)](https://img.taocdn.com/s3/m/1de7e283524de518964b7d9a.png)
审慎的科学态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该书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
完备的中国通史。由它开端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
用了这一体裁。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练,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对中国后
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有良好的影响。h
42
第汉五朝章
第二节 汉朝的广告活动
一 四面楚歌
鸿沟 河南荥h 阳 赵琛摄
h
65
第二节
第汉五朝章
汉朝的广告活动
四 铭文广告
始建国元年方量
高11cm 长14.7cm 14.5cm 柄长9cm 容1940毫升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铜质,斗呈方形,后有一半形持柄, 底平。器口正面至左、右边的宽带上 分别刻有“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 制”和“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 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斗”文字。
43
第汉五朝章
第二节 汉朝的广告活动
一 四面楚歌
鸿沟 霸王城、汉王城h 河南荥阳 赵琛摄
44
第汉五朝章
第二节 汉朝的广告活动
二 旗帜广告
西汉 张掖h 都尉棨信
45
第汉五朝章
第二节 汉朝的广告活动
二 旗帜广告
马王堆汉h 墓帛画
46
第汉五朝章
第二节 汉朝的广告活动
二 旗帜广告
汉《二骑吏》画像砖上的旗 h 汉 《车骑》画像砖上4的7 旗
18
第汉五朝章
第一节 汉朝广告发展的历史背景
白马寺 河南h洛阳 赵琛摄
19
第汉五朝章
第一节 汉朝广告发展的历史背景
西汉 木觚
长17cm 1977年甘肃汉代烽燧遗址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七棱,上大下小,墨书文字,隶书。文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一份
汉长安城的文化 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
![汉长安城的文化 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4e17e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2.png)
感谢观看
五、结语
汉长安城考古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 对汉代历史文化的认识,也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 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让汉长安城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完整 地呈现出来,为全人类共享和传承。
参考内容三
汉长安城,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以北约10公里处,是西汉王朝的都城, 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承载了西汉王朝210年的辉煌历史,留 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本次演示将综合讨论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历史及其价值, 以纪念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六十年的历程。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汉长安城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参观。为了更好地展示汉长安城的文化底蕴,政府和企业投资建设了博物馆、遗 址公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汉文化的平台。
综上所述,汉长安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 经济价值。为了保护这一瑰宝,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加大保护力度。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传承等方式,确保汉长安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 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为保护汉长 安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汉长安城的文化价值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汉 长安城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城内的未央宫、长乐宫等遗址,见证了汉朝 与外来文明的交融。其次,汉长安城的历史沿革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传奇 故事,如霍去病、卫青等抗击匈奴的英雄,以及王莽篡位、赤壁之战等经典历史 事件。这些人物和故事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
汉长安城的文化 经济价值分析 与遗产保护
汉长安城:文化与经济的瑰宝
汉长安城,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记忆。在中国 的历史长河中,汉长安城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拥有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 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以及如何加强遗产保护。
长安城
![长安城](https://img.taocdn.com/s3/m/07902e71a45177232f60a2d6.png)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取意“长治久安”
• 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 • 是千余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在西汉时 期的起点
• 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
权建都于此,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 地理:
- 长安即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 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 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 33°39′~34°45′之间。 -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 -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 为界 - 南至北秦岭主脊 - 北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 - 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 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 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 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是 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 分界。
隋都公元582年--- 唐都长安
• 隋大兴、唐长安城面积高达 84平
方公里,是世界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
• 这个时期的著名遗址有:大明宫、 承天门遗址、西市遗址、东市遗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坛、明德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
雁塔、小雁塔、延平门、开远门、曲 江池、兴庆宫等等 •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 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 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 • 日本国的平京城和平安京都高度效
西安城墙 - 1369年
• 洪武二年,朱元璋改奉元路为西 安府,并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 上,修建了西安城墙,留存至今,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 垣建筑
西安钟鼓楼
蟹蟹大家!
仿了长安城的规划结构。
唐都长安 -公元618年
明清时期 – 1367 - 1919
• 公元1399年,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朱 元璋第四子)发动“靖难之变”,篡夺 了皇位,并不顾南京城内多数臣民反对, 强行将国都迁往自己的势力据点--北 平。长安,也就失去了宝贵的重新成为 中国国都的机会。 • 明末,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陕 西,进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从西安 出师攻灭明朝。然而,吴三桂投靠清朝, 以致清兵入关,攻灭大顺政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666f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7.png)
刘邦善说用张人良、才萧何、韩信都是
人杰,自己不如他们,但“吾能
考辞虑官别归家人。的意见。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 邦
公元前232—前 202
秦降王引子兵婴西失,屠民烧咸心秦阳宫,室杀,
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
妇女而东。
据军《史纪记严》明记载,刘邦入咸
阳死后,得,伤民人约心及法盗三抵章罪:,“余杀悉人除者 公元前256—前195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例 子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4页的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概况。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说出西汉之 初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以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情景剧 (主要人物:汉高祖和大臣 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项目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地主阶 级内部争权 夺利的斗争
思考1: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结合材料,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项 羽
刚愎(bì)自用 十范分增固受到执项自羽信猜,忌不,
西汉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https://img.taocdn.com/s3/m/6b1b2c0bba1aa8114431d9d0.png)
覆盎门
三辅黄图
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号杜门。《庙记》曰:“覆盎门与洛门,相去十三里二百一十步,门外有鲁班输所造桥,工巧绝世。”长乐宫在城中,近东直杜门,其南有下杜城。《汉书》集注云:“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汉书》曰:”戾太子所斫覆盎门出奔湖。”王莽更名曰永清门长茂亭。
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汉宫殿疏》曰:“高门,长安北门也,又名鹳雀台门,外有汉武承露盘,在台上。”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
①洛城门遗址在今高庙街,门北正对渭河北岸咸阳原上的高祖长陵。
长安九市
三辅黄图
《庙记》云:“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在杜门大道南。”
①覆盎门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郊大白杨和小白杨二村之北,从城门遗址有大道通长乐宫遗址内的阁老门村。
②杜门解释:一、杜门是覆盎门;二、杨宽《西汉长安的西南‘城’区和东北‘郭’区》杜门是洛城门。
安门
三辅黄图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北对武库。王莽更名曰光礼门显乐亭。
①安门遗址在今西安市北郊西张村与吕家濠之间。
①宣平门遗址在今青门口村紧西。
②宣平门VS东都门
一、宣平门又叫东都门;二、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收获续记》类似瓮城,东都门为城门外的阙门或翁城门;三、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宫城城门宣平门,外郭郭门东都门。
清明门
三辅黄图
长安城东出第二门曰清明门,一日藉田门,以门内有藉田仓,一日凯门。《汉书》平帝元始四年“东风吹屋瓦且尽”,即此门也。《汉宫殿疏》曰:“第二门名城东门。”莽更名曰宣德门布恩亭。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https://img.taocdn.com/s3/m/7f872671f5335a8102d220ba.png)
四、轴线
♪ 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北宋开封城、隋唐大兴城、长安城和隋唐洛 城、北魏洛阳城等,其都城轴线明确。 ♪ 这些都城轴线的共同特点是都城的轴线要穿过郭城、内城(或皇城) 、宫城正门(南门)。宫城中的大朝正殿位于这条南北线上,都城的 宗庙、社稷分布在轴线左右,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历史来看,都城 越到晚期,轴线越在都城东西居中位置,中古时代及其以前则未必居 中,如隋唐洛阳城的轴线显然在都城偏西部位。因此,探讨汉长安城 轴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不是居中问题,也不是轴线左右的皇宫—未 央宫与太后宫—长乐宫的对称问题,而必须要求轴线与大朝正殿—前 殿基本相对。都城轴线既要穿过宫门,又要穿过城门,都城的宗庙和 社稷要分布在轴线左右等,符合上述主要条件的是未央宫北南北宫门 之间的南北路。
六、左祖右社
♪ 有的学者认为,汉长安城的‚左祖右社‛形成于西汉晚期。期间、根 据是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宗庙遗址,系王莽时营建, ♪ 刘庆柱:汉长安城中的宗庙—高祖庙、惠帝庙早在西汉时期即已营建 。高祖庙在武库以南、安门大街以东、安门之内,惠帝庙应在高庙附 近。至于官社建筑,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表明,其始建于秦或汉初 ,西汉中期重修扩建,西汉末年废弃。由此可见,西汉初年汉长安城 的‚祖‛、‚社‛已经营建。相对宫城—未央宫而言,已形成‚左祖 右社‛的格局。 ♪ 根据目前获得的考古资料分析,汉长安城的左祖右社格局,可能是受 到了秦都咸阳祖、社格局的影响。汉长安城的汉初之社,可能就是在 秦咸阳城社之基础上建成,也就是《三辅黄图》记载的‚汉初除秦社 稷,立汉社稷‛。
二、“崇方”(尚方)
可以看出:
城址均为方形平面是精心设计的,而其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由当时官方认可的,或 称官式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实践依据又当为都城长安,设计的理论课归结为崇方思想 。 而且,汉长安城和未央宫平面所表现的崇方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汉魏时期都城皇 室的一些礼制建筑平面仍为方形、辽元时期的辽中京宫城、元上都的外城内城和宫城 平面皆为方形。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PPT课件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80d46731b765ce050814aa.png)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 1.西汉长安城 长安城是西汉的都城。它位于今西 安市渭水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
整个城的平面很不规则,其周长约为
21.5 km,有12个城门,城墙用黄土筑 成,最厚处约16 m。
9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 2.东汉洛阳城 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后,由于当时的长安已残破,故建都洛阳。东汉洛 阳城在原东周时期“成周城”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而谷水
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城中,它依照西汉旧宫模式在纵横轴上建立南北二宫。
10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06~公元220年)
2.2.2住宅与陵墓 1.住宅 (1)中小型宅舍 小型住宅规模较小,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房屋一面的当中或偏在
一旁,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构架结构,墙壁用夯土
筑造。窗的形式有方形、横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屋顶多采用悬山式顶或囤顶。 中型住宅规模较小型宅舍稍大一些,以墙垣构成一个院落,也有三合式与“日” 字形平面的住宅,后者有前后两个院落,而中央一排房屋较高大,正中有楼高起, 其余次要房屋都低矮。
15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2住宅与陵墓 1.住宅 (3)坞壁(也称坞堡,是一种城堡式的大型住宅) 其平面为方形,周围环以高墙,四角均有高两层的角楼,角楼之间有阁道相
通。院内套院,中央竖立高5层的望楼。高耸的望楼与角楼、门楼相互呼应,构
成了坞壁建筑的丰富外形。
16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
中国古代都城PPT课件
![中国古代都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496db433d4b14e8424682d.png)
32
• 两汉都城以宫殿占据城市主体,并用围墙将宫殿、 闾里、衙署、武库、作坊、市场等城市功能区隔 离,使整个城市趋于密封,体现了既遵守礼制, 又适应帝王政治和生活上的需要。
•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都城的宫苑偏于城市北部 或西北隅,分建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城垣,以 加强防卫;民居、官衙、寺观被局限在皇城以外 的郭城内,用高大的坊墙围成若干封闭的长方形 或方形坊区,以助于强化对市民的控制。市肆集 中在一二个坊内,由官府统一管理,定时启闭。 整个城市呈现棋盘格状封闭式的格局。
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邺间做东西轴向的摆
动。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区自然环境和全国
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元8世纪以前中原地区沃
野千里,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能
为都城提供可靠的经济倚托。一个政权若能有效
地掌握这片地区,就足以控制全国。
14
15
汉 长 安 城 平 面 布 局 图
16
汉 代 城 市 复 原 图 ( 局 部 )
• 但是洛阳偏离西北边防,难于照应,使东汉、西 晋对西北的经略总有鞭长未及之感。
23
• 开封之兴起主要得利于水陆交通之便,城 市盛衰与运河通塞息息相关。开封四野平 畴万里,无险可守,除加强城垣防御性建 设之外,只好悉举天下之兵宿于畿甸。北 宋一代,冗费俱增,国家始终处于积贫积 弱之势,与定都开封,不得不依赖“强干 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近方形的城垣,整个城市内选择较高地理位置的宫城和郭
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内为国君所居,建有高大的建筑群;
官署、民居和手工作坊分布在宫城之外的郭城内。 秦汉
以后,中国都城建筑形制逐渐规范化,并向封闭的里坊制
方向发展,唐朝前期达到顶峰。这是这一时期社会等级制
西安历史与文化 ppt课件
![西安历史与文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6573b6af1ffc4fff47ac3f.png)
22年 25年 38年
2021/3/30
太宗、高宗、宪宗
5
唐 长安 唐长安城
玄宗、昭宗等
618年—907年
265年
(共18帝)
丰镐二京 双子之城
周代的都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模式:“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
西
朝后市,市朝一夫”形成最典型的九宫格局。
周
2021/3/30
历 史 文 化 古 城 之
——
2021/3/30
1
西安,古称长安,名蕴长治久安之意。 西安历史悠久,十三朝古都,有着
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 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 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于此 建都立城,史称丰、镐二京,从此一开千 年古都之先河。其后,汉长安城,隋大兴 城、唐长安城、元奉元路,至明洪武二年, 改称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14
大雁塔
•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 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 • 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 • 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 奘法师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 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 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大慈恩寺
2021/3/30
大雁塔
15
小雁塔
• 小雁塔又名“荐福寺小雁塔”。 位于西安市南友谊西路东段的荐福寺内, 与大雁塔东西相向。 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
• 荐福寺创建于唐代(684年) 初名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百日献福而建立的寺院。
小雁塔
2021/3/30
16
法门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5f484b2f60ddccda38a073.png)
措施:
材料一:《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记载:“(上)尝欲作露台,
汉
文
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
帝
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
材料二:《汉书·文帝纪第四》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
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材料三:《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记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
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刘邦
秦朝
惠帝吕后时期
文帝景帝时期
赋税
约三分之二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徭役 一年数次
一年一次
服役年龄从17岁始
三年一次 服役年龄从20岁始
武帝时期
刑罚 连坐、肉刑
开支
大兴土木
减轻刑罚
废除连坐和部分肉刑 以德化民
减少开支
提倡节俭
数据来源:《汉书》《史记》
措施:
材料一: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 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汉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 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材料三:汉景帝:针对笞刑,一是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休 养生
鼓励农桑
息 政
解甲归田
策 的
轻徭薄赋
措 施
释奴为民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 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 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 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影视形象-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 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 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 16年,葬于阳陵。
城与墙(一百零六)汉长安城
![城与墙(一百零六)汉长安城](https://img.taocdn.com/s3/m/5afc7d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2.png)
城与墙(一百零六)汉长安城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汉朝初年在秦代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经汉高帝及后世扩展兴建的都城,因位于原秦代杜县长安乡而得名。
汉惠帝时起筑长安城墙,城周围63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设置城门12座。
城内主要为长乐宫、未央宫等宫殿区和少量居民区,贮藏兵器的武库亦设于城内。
城外北部及东部为郭区,以居民区为主,南侧为九庙及圜丘等祭祀场所为主,西侧则以御苑为主。
汉长安城自建成以降,直至隋代营建大兴城止,先后成为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的都城。
隋文帝时,因长安城环境的恶劣,而于其东南方营建新的都城大兴城,此后汉长安城逐渐废弃,目前仅存遗址。
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缘起汉二年(公元前207年)六月,时为汉王的刘邦决定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于是以秦国故都栎阳为汉国的都城,并命太子与丞相萧何留守。
汉五年二月(公元前202年),在结束楚汉争霸后,刘邦于定陶即皇帝位,随后一度考虑居住于洛阳。
六月,齐人娄敬请刘邦定都于关中,但刘邦认为自己及左右群臣都来自山东,所以预备定都洛阳。
此时,留侯张良认可娄敬的建议,认为洛阳虽然也有河山之险,但地域仅百里不易展开,况且土地不沃还四面受敌。
反之关中地区不仅有山川险要,地域也达千里,对于山东诸侯也利于控制。
和平时代通过漕运连接天下,天下有变时也可以顺流而下便于应对,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刘邦于是即刻动身,确定定都关中。
建设秦始皇始建的兴乐宫位于渭水南岸,周围20多里,但在秦汉之际的战火中并未被毁,此后汉高帝对其进行了整修。
汉七年(前200年)二月,整修工程完工,并更名为为长乐宫,朝廷正式移往长安。
同时,丞相萧何开始营造未央宫,先期落成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等一系列主体建筑和设施。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正月,在时任少府的阳成延的主持下,开始长安城墙的建设。
工程在惠帝三年(前192年)春达到高峰,一度征发长安600里内的男女,合计十四万六千人修筑城墙,工期30日。
汉(中国城建史)
![汉(中国城建史)](https://img.taocdn.com/s3/m/826c9f62011ca300a6c3906c.png)
汉
2.西汉长安建设的过程及规划要点
修建过程:
1. 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 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 宫殿占地面积大,占2/3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5. 宫室之间有架空的阁道相连
6. 庙宇:长安南郊,辟雍,明堂,王莽九庙
7. 专设市:东市,西市
8. 闾里:里有围墙和门
东汉洛阳
南面为洛水,北面为邙山,地势北高南低
规划特点:
1.全城平面呈现不规则长方形,南北越9里,东西约6里,故曰“九六城”
2.城墙夯土筑
3.礼制建筑,辟雍,灵台(城南)
4.佛教建筑: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