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后的课堂也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后的课堂也精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钱守旺执教《百分数的认识》
关于数学课的预习,老师们看法不一。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观点一:一般情况下,我不提倡数学课的预习,甚至在讲授新课时也要求学生把书合上,有时干脆不告诉学生明天要讲课的内容,通过“教学内容保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生胃口的目的。因为学生预习后往往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讲,增加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处理不好还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对于那些学生自己就能看懂的内容,我干脆课上让他们自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上公开课,我从来不让学生预习。否则,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有一次公开课,我怕学生紧张,就让学生预习。结果我上课时才开始提问旧知识,学生就把30分钟以后才出现的新知识说出来了,一下子给我来了个“底朝天”,让我不知所措。
观点二:学生要学习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在预习前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和学习方式,而预习后学生的想法全被课本所提供的想法所束缚和限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很难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自我感悟和过程体验。本来原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预习则会变成“自古华山一条路”。特别是有些数学知识预习后探究的价值就削弱甚至丧失了。
观点三:预习是有必要的,预习可以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沟通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距离。对于后进生来讲,预习能促使他们提前起步,增强自信心。预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
观点四:预习与否,要看教材而定,有的需要学生课前先了解的,就得让学生去做。对于能认真学习的学生,预习还是有一定好处的,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发现问题,课上就能带着问题去听课,不过这样的学生挺少的,大多数学生对于预习还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一些需要推导得出结论的概念问题,我就不让学生预习,我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在学生的脑子里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4月26日,在一次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课前布臵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预习,实际教学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现场】
课前谈话
师:四月下旬已经到了,今天我们谈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大屏幕上出现“考试”两个字)看到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紧张。
生2:我也是紧张,我怕考不好家长批评我。
生3:我很兴奋,通过考试我可以检验自己到底学得怎么样。
师: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孩子。
生4:我看到考试两个字,既紧张又高兴,紧张的是怕考不好挨老师和家长批评,高兴的是如果是期末,考完试就可以放假了。
(听课的老师和全班学生都笑了。)
师:有没有不让人紧张的考试呢?有!同学们看,我们人大附小去年一年级期末就进行了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
(教师播放北京电视台关于人大附小一年级考试改革的报道,随后又向学生介绍了人大附小对学生平时作业评价、单元免考、期中期末免考的一些新举措。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改革羡慕不已。)
师:为了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我校这一系列改革的态度和意见,我们还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
(大屏幕显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家长对这种评价方式非常满意的占86%,比较满意的占12%,认为一般的仅占2%;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的占94%,比较喜欢这种评价方式的占5%,不喜欢的仅占1%。)
师:随着这组数据的出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也就出现了。好!我们开始上课。
新课教学
1. 汇报预习后的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师:刚才我们谈到了我们学校考试和学生作业的改革。我们今天这节课实际上也是一项大胆的改革。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和你们以往上课有什么不同?
生1:以前上课老师不让我们预习,您这次让我们预习了。
生2:以前上课我们不知道课上老师要讲什么,今天我知道我们要学习《百分数的认识》。
师:那你们认为预习后这节课我们该怎么上呢?
生1:老师,您可以先让我们汇报一下预习后的收获,再来解答我们没有看懂的问题。
生2:老师,最后您应该出一些练习题目,检验一下我们学习的效果。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办。谁来汇报一下,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我知道了百分数怎么读、怎么写了。
生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百分数非常便于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大谁小。
生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预习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2: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使用百分数呢?
生3:百分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2. 百分数的读写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课前确实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预习了。那老师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效果。(教师出示课前谈话中出现的一组数据,见上。)谁来读一读我校的这一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读完后,教师结合86%认识百分号,说明百分数的写法,进一步强调写百分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感受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及优越性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拿出来,我们一同分享。
(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从教科书、杂志、商标、电视、报纸上收集到的百分数。特别是《中国教育报》上《2006年中小学生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一文,正文中有44处用到了百分数,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百分数应用之广泛。)师: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使用百分数呢?使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2006年中小学生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一文中的一段: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师:如果我们将里面的百分数换成分数(教师边说边操作),给你的感觉会怎么样?
生:比较起来非常麻烦,版面也不好看。
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从下面10名篮球爱好者中选出3名参加篮球比赛,假如你是教练,你会选谁去参加比赛?
(命中率一栏中的数据教师分三次出示:1. 用最简分数来表示每个人的命中率,学生发现不好比较;2. 把这些分数通分,虽然可以比较大小,但感觉非常繁琐;3. 变成百分数比较,简捷快速,一目了然。教师通过上面的两个实际例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分母固定为100,便于比较的优越性。)
4. 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师板书这句话)对于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百分数是两个数进行比较的结果。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某校五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2人,女生有18人。请你用百分数描述男女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