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ppt

合集下载

《围城钱钟书》课件

《围城钱钟书》课件
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
在婚姻中,家庭责任和个人自由常常是一对矛盾。在《围城》中,主人公们在面对家庭责 任和个人自由的选择时,常常陷入困境,无法找到平衡。
职业的围城
职业选择的困境
现代人在选择职业时常常面临各种困境,如兴趣与现实的矛盾、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冲突等。在《围城》中,钱钟 书通过主人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揭示了这些困境。
06
《围城》与现代人生存困 境
婚姻的围城
婚姻的困境
婚姻对于许多人来说,常常是一个看似美好却充满困境的选择。在《围城》中,钱钟书揭 示了婚姻内外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使人们对于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爱情的理想与现实
《围城》中的婚姻并非都是幸福的,许多人在婚姻中失去了爱情,或者在追求爱情的过程 中遭遇困境。这反映了现代人在追求爱情和婚姻中的困惑和无奈。
许多读者对《围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和人文精神。
02
广泛传播
由于该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许多读者在接触之后对其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进而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03
情感共鸣
很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认为该作品所描绘的人
物形象和生活场景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物命运
唐晓芙的命运充满了波折 。她最终没有得到真爱, 而是嫁给了一个不合适的 人。
孙柔嘉
人物性格
孙柔嘉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性 。她善良、体贴,但又有些懦弱
、依赖。
人物背景
孙柔嘉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接 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她渴望得到 真爱,但却常常被男人所忽视。
人物命运

《论快乐》钱钟书课件

《论快乐》钱钟书课件
快乐是一种态度,而非状态
钱钟书认为,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对待生活的乐观 和积极。快乐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追求和 创造的过程。
《论快乐》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01 02
道德与快乐的统一
钱钟书认为,道德和快乐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统一。一个有道德的 人,内心自然会感到快乐;而一个内心快乐的人,也更愿意遵循道德规 范。
《论快乐》的语言特色
语言优美
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运用了丰富的 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优美。他运 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 得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语言精练
钱钟书在写作时注重语言的精练和含 蓄。他的文字简练明快,言简意赅, 同时又富有深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论快乐》的修辞手法
比喻
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抽象的快乐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他将快乐 比喻为“心灵的鸡汤”,形容快乐能够滋养人的心灵,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
谢谢
THANKS
价值观的多元与包容
钱钟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包 容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从中学习和借鉴。
03
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
钱钟书强调,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而不是被外界所左右。只
有内心真实的快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论快乐》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关注心理健康
钱钟书的《论快乐》提醒我们,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节 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04 《论快乐》的启示与思考
CHAPTER
《论快乐》的人生哲学
人生短暂,快乐无价
钱钟书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每一刻,追求快乐。快 乐不是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的感受。

钱钟书与《围城》PPT课件

钱钟书与《围城》PPT课件

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
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
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
《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2021/3/27
CHENLI
11
• 反映人生:作者借方鸿渐之口写了人生的困境,揭
示了理 想与现实之间不可缩短的距离,人生有着“一 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困厄。 围在城里
2021/3/27
CHENLI
8
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 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 之间,但最终与此二人感情破裂,并由此结识了 苏的同学赵辛楣。方逐渐与周家不和。抗战开始, 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 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 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的性格等方面的弱 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 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一家报馆任职, 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 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 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故事到此结 束。
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 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就是人生的围城。
• 反映社会:通过描写病态知识阶层的精神面貌和文
化特征,对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表现出了作者的
“忧世”情怀。《围城》描写了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
子在东西方文化夹击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态,精神
生活的空虚和爱情生活的糜烂,影射了当时中国社会
2021/3/27
CHENLI
5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
杨绛: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 人结成夫妇。沉定简洁是杨 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 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 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 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明 晰

钱钟书《围城》简介PPT

钱钟书《围城》简介PPT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 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 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
2020/4/10
7
03 经典语录
引例
01 心态概述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只能算日子久了,肉会变味。反正自己没 有吃亏,也许还占了便宜,没得什么可怨。
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回莫测高 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 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 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 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 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2020/4/1活0 的希望。
第* 页
6
02 主人公介绍
引例
01 心态概述
方鸿渐
方鸿渐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 败的人,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 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还不算是个卑鄙的人, 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还想保持一点做人的尊严。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尴尬的。 很多学者把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多余人”的悲 剧在于思想上开始觉醒而缺乏行动的勇气和历史条件,而“围城人”的悲剧在于 他的庸常。“多余人”会给人以时代的前卫和英雄的感觉,而“围城人”却跟我 们一样,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

钱钟书专辑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钱钟书专辑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 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 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 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 好凭心画验心声
钱钟书先生诗作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睡梦 别犹相忆睡全忘 目语心声两渺茫 情最生疏形最密 与君异梦却同床 睡乡分境隔山川 枕坼槐安各一天 那得五丁开路手 为余凿梦两通连
• 1969—1970年五十九——六十岁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 “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 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1970年6月,女婿王得一被 逼含冤自杀。 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
• 1975年六十五岁 此年前后,海外误传钱钟书的死讯,在港、 台、日本等地引起了一阵悼念活动。于1977年前后被澄清。 《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
对月同绛
分辉殊喜得窗宽 彻骨凝魂未可干 隘巷如妨天远大 繁灯不顾月高寒 借谁亭馆相携赏 胜我舟车独对看 一叹夜阑宁秉烛 免因圆缺惹愁欢
钱钟书先生诗作
窗外丛竹
上窗写影几竿竹 叶叶风前作态殊 萧瑟为秋增气势 翩翻类客转江湖 不堪相对三朝格 漫说何能一日无 便当此君亭畔物 高材直节伴羁孤
钱钟书先生诗作
• 1933—1935年二十三———二十五岁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 外文系讲师。
• 1935年二十五岁 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 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 婚,同船赴英。
• 1937年二十七岁 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钱钟书先生诗作
遣愁 归计万千都作罢 只有归心不羁马 青天大道出偏难 日夜长江思不舍 乾愁顽愁古所闻 今我此愁愁而哑 口不能言书不尽 万斛胸中时上下 恍疑鬼怪据肝肠 绝似城狐鼠藏社 鲠喉欲吐终未能 扪舌徒存何为者 一叹窃比渊明琴 弦上无声知趣寡 不平物犹得其鸣 独我忧心诗莫写 诗成喋喋尽多言 譬痒隔靴搔亦假

《钱钟书翻译思想》课件

《钱钟书翻译思想》课件

对现代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意义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对于现代翻译实践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翻 译的本质和目的,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应用
在现代翻译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原文的理解 和把握,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同 时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通过深入研 究和应用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可以推动现代
重视语境
钱钟书强调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译文应符合原 文的语境,避免歧义和误解。
修辞考究
钱钟书注重译文的修辞,力求使译文语言优 美、流畅,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03
钱钟书翻译思想的影响
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为中国翻译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后来 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翻译实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VS
文化学派
现代翻译理论中的文化学派强调翻译中的 文化因素和语境,认为翻译应当考虑到文 化差异和语境意义。钱钟书则更注重译文 的文字表达和语言结构,认为这些是传达 原文思想和风格的基础。
与其他著名翻译家的比较
傅雷
傅雷强调译文的自然和流畅,认为译文应当像行云流水一般。而钱钟书则更注 重译文的准确性和忠实性,认为这些是传达原文思想和风格的前提。
文艺学派
传统文艺学派强调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钱钟书则更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认为译文应当尽量贴近原 文的表达方式。
与现代翻译理论的比较
功能学派
现代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学派强调译文的 功能和目的,认为翻译应当根据译文的 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钱钟书则认为翻 译应当尽量忠实于原文,反映原文的思 想钟书的翻译思想为中西翻译理论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契机,推动了全球翻译理论的共同 发展。

围城钱钟书(精选优秀)PPT

围城钱钟书(精选优秀)PPT
回到上的海后婚,方姻鸿渐、找不生到合活适的和工作命,在运一家,报社也做些掌杂活控。 着方鸿
他照顾别人的感受,关心体贴;
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极 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流浪汉” 小说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安排,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逻辑严密、故事连
“流浪汉” 小说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安排,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逻辑严密、故事连
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 贯,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成分。
所以方鸿渐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
所以方鸿渐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 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在受别人和命 运的摆布。书中有一句话,借了赵辛楣的口已然给他下 了定论――“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一句看似 随口说的话,已然概括了主人公悲剧的性格和人生走势。
孙柔嘉
《围城》人物谱里更有独特意义的
是孙柔嘉。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
围城钱钟书
走近作者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
于江苏无锡。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十九 岁时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3年于清华 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曾赴英国、法国 留学。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 伦留学。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先生在 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作品有: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
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这种既柔又 失去了朋友的方鸿渐与同来的孙柔嘉日久生情,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与她一起离开。
●老头子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 后来他失了业,谋生的困厄和琐屑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们夫妻不离而散。

钱钟书《吃饭》课件

钱钟书《吃饭》课件

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0-1998),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以其独特的 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闻名于 世。
他的作品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 个领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作品背景
《吃饭》一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生 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食和饮食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推荐阅读
推荐一些与《吃饭》主题相关的经典 著作和文献,如《食物与文化》、《 餐桌上的文化》等。
推荐一些与钱钟书作品相关的经典著 作和文献,如《围城》、《人兽鬼》 等,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钱钟书的 文学思想和风格。
谢谢聆听
讽刺手法
讽刺社会现象
钱钟书在《吃饭》中运用讽刺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他 通过对餐桌上的种种表现和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讽刺,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丑 恶,让读者在反思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讽刺个人行为
除了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外,钱钟书还对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了讽刺。他 通过描绘不同人物在餐桌上的表现,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虚荣和攀比心理,让读 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05 钱钟书《吃饭》的影响与评价
文学地位
经典之作
钱钟书的《吃饭》被广泛认为是 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 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使
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新突破
该作品在文学形式和主题上都有所 创新和突破,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学术研究价值
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度,该作品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吸引了众 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04 钱钟书《吃饭》的思想内涵
社会批判
批判物质主义
钱钟书通过《吃饭》对物质主义进行 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现代社会中 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 层面的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变得冷漠和疏离。

《论快乐》钱钟书PPT演示课件

《论快乐》钱钟书PPT演示课件
——钱钟书
14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
1941年出版。他于抗战期间所写的散文虽未直接反映
重大题材,但凡写人论世,总有其鲜明的褒贬,于自
然天成的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堕落、虚伪的鄙视
与尖刻嘲讽。《写在人生边上》总共只有10篇散文,
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
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
渊博和睿智是钱钟书的两大精神 支柱,他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 世情而一尘不染,兰心慧质,特立独 行。
8
• 198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以荣 誉文学博士的头衔和薪金外另赠4000美 元价值的书籍的酬金,特邀钱钟书前 往讲学,却被钱先生拒绝了。
• 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
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先生被列入
• 传说有学生将拼凑的论文交给他,他未置 评价,只是将文章内容出处一一列举出来。
5

• 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 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 东西南北,
• 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 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 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 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 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 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 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 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
这就是此书的精髓所在。是当代 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却是出不来, 进不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 大抵如此。这本书揭示了那个时代人 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盲目。
18
《围城》一书,就全书而言,是对 人类生存普遍困境的关注。就零星细 节、片段来看,则是充满了机智和幽 默。这书有很大的讽刺意味,表现出 了对传统婚姻的讽刺,对残破爱情的 的叹息,对虚伪人性的嘲弄。用语言、 用神态、用场景作出了深刻幽默。它 很短小,却很精湛;它很长,却又简 简单单地告诉世人一个简单的事理。

钱钟书《吃饭》PPT课件

钱钟书《吃饭》PPT课件

饮食与世态百相
饮食与政治
饮食与历史
*
“中国人也许拥有世界各民族中最坚硬的牙齿,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几乎遇见的都要吃掉’”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公款吃喝每年都在四五百亿元,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教育经费的总额。20世纪90年代后,已突破1200个亿,相当于全国陆海空军军事预算的两倍。”
3
文章的字里行间有一种独到的老辣,不动声色中透出幽默诙谐,幽默诙谐中又闪烁着智慧。这篇随笔式的散文,语气是调侃而随意的,目光却冷静而深邃。
*
治理一个国家如此,治理一个省、乡乃至单位家庭,若要从矛盾中求得统一,从差异中求平衡,就得像厨师一样善于综合调剂,使多种物料相互浸润、化解,变革和融合到非常和谐的最佳效果。
在作者看来,综合调剂,和谐统一,(“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不仅是厨师做菜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见解,更是中国许多政治家的理政之道。
追求比喻的新奇性与意外感,注重引发读者陌生化和长久的审美感觉,是钱钟书比喻理论的精髓。 文中比喻(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一碗菜仿佛一支乐曲” ——具有出奇制胜的陌生化的效果。奇思妙喻唤起特别的关注,并能体味创造性美感。
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从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态到抽象的人生观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古罗马的波西蔼斯到中国的伊尹、老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却处处涉笔成趣。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作为作家与学者的钱钟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与陈寅恪、顾准等人一起成为某种文化英雄的符号与象征。
1
2
*
钱钟书(1910-1998)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学者。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生于无锡城书香门第“钱绳武堂”,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PPT课件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PPT课件

作的黄金时期。
主要作品:散文集《写在
小学毕业后,人钱生锺边书上》,短篇小19说35集年,携新
先办后的在苏美州国桃圣坞《《公中围人会学城·兽主,》·,鬼诗》话, 长专篇集婚学小《夫英说谈人国杨,绛就留读
无锡辅仁中学艺就录读》。、论文《中国于诗牛与津大学艾
学校良好的英语环中境国画》等。克赛特学院
使其英语水平迅速提
二.主要翻译思想
《华严经疏》卷六:
““捨佛筏境登界岸有,二禪:家以为悟 境一“一 境,致化, ;诗,境如家等”如以 无说法为 差性的别化,来。境是源”,佛诗证禪
----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
二,十方国土,是佛化 境。”
二.主要翻译思想

学 创
化境



神境

圣境
二.主要翻译思想
“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 圣境也;
一、走近钱锺书
1910年生于江苏 无锡书香门第家 庭。从小接受伯 父钱基成和父亲 钱基博的启蒙教 育,浸染于浓厚 的国学氛围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29年,考入 清华大学外国 语文学系。博 览中西新旧文 艺书籍,旁及 心理学,哲学 等领域,驰誉 全校。
之时193光7年轴,
携家人赴 法,入巴 黎大学研 究院研究 法国文学。
(Exeter
高。
College)。
1938年归国,历 任西南联大、国 立师范学院、震 旦女子文理学院、 上海暨南大学外 文系教授、中央 图书馆英文总纂 等职。
二.主要翻译思想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 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 ‘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 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譌 [é]”、“讹”、“化”和“囮[é]”是同一个字。“译”、 “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 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polysemy, manifold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 )、难以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 ”),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钱锺书,1997:269)

吃饭钱钟书PPT课件

吃饭钱钟书PPT课件

《〈围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部伪经》中有“自伤其类的比
喻”一节,文中说:“为了能让大家能够把那些博大学问和高深主题咽
几分下去,钱先生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戏。把一支笔耍得神出鬼
没,惊才绝艳。嬉笑怒骂兼之插科打诨,抛将出一长串儿一长串儿让人
笑得透不过气也读得透不过气的比喻,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就比喻的
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让读者感受 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从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态到抽象的人 生观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古罗马的波西蔼斯到中国 古代的伊尹和老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作者 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不是“掉书袋”和做 “死学问”,而是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与汇通结出的智慧 成果。同时,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 性特征。
密度而言,恐怕没有第二部书能与之相比。全书九章共用了七百多条比
喻,简直是步步为营。这大量比喻素来被认为是字字珠玑的绝妙好辞。
《围城》中妙喻好喻的确俯拾皆是,但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喻的过多过
密有时反成羁绊,影响了叙事的顺畅。而有些比喻更是不必要的罗嗦,
有过火强笑之感。”(孙珺《〈围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部伪
番话来看,钱钟书在写作散文的当时,并未有“人生边
上”的生命边缘化感觉,相反,他是充满生命与思想的
朝气的,是持有积极入世、干预现实的人生态度的。他
当时才三十岁出头,正处于人生的“中心”位置。《吃
饭》体现了他纵横捭阖、针砭时事的青春年岁的朝气与
才华。
2021/3/7
CHENLI
返回6
内容述评
作者是借“吃饭”为题发表议论。作者的意趣其实不 在“吃饭”本身,不是就吃论吃,而是巧借“吃饭”为由 头,通过各种灵感式的联想和比喻,发表他对社会人生诸 种现象和问题的观点。

钱钟书先生PPT教学课件

钱钟书先生PPT教学课件

• 思路点拨
•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给学生更大的 自由度进行学习。由学生先对文本进行点 读,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 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白描” 知识点如何落实,教师可视学生的阅读情 况而定。
• 练习举隅
• 1.制作一期主题为“我心目的大师”的手抄报, 选取你喜欢的一位作家,以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 作家生平、主要作品、学术成就、轶事掌故等, 并进行编辑、排版。
将下面故事排序
• A. Mary got up at seven o’clock. • B. And then she was doing her homework while
her mom was cleaning the room. • C. After breakfast, she began to study for the
描述展现出了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学者形象。
• 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这 是白描的表现手法。
• 2.在文中,作者对于钱钟书先生有没有正面的评 价呢?他对于钱先生是怎样一种感情?
• 五、拓展
• 补充《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中 被删节的部分
• 圈划出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 小结:大师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界的损失, 后来人要纪念钱钟书先生只有再读他的作 品了
• ---I was in my bedroom. • 1b.—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 --I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 1c.---What was he /she doing when the
• 3.公式:主语+动词过去式+宾语+时间状语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早年生涯
1914年,钱锺书由伯父钱基成送去秦氏小学上学。不到半年 生了一场病,辍学在家。 1916年,钱锺书与比他小6个月的
堂弟即钱基厚的长子钱钟韩同上亲戚家的私塾附学,曾念 《毛诗》。 1917年,因私塾附学不方便,由伯父钱基成教钱
锺书读书。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以及《说 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小说。 1920年,钱锺书入无
PART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PART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Part 01
AUTHOR
PROFILE
作家简介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
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钱”。 民国十八年(1929年),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大学毕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与杨绛结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 克赛特学院副博士(B·Litt)学位。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完成《谈艺录》和《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 1972年3月,开始写作《管锥编》。 1976年,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 版。 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先后担负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上海暨 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98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痴 钱钟书
•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 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 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 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 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 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 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 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 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 钱媛(1937年—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 杨绛:(当年)斯班斯大夫说,我将要接生一个“加冕日 娃娃”。因为他预计娃娃的生日,适逢乔治六世加冕大 典(五月十二日)。但我们的女儿对英王加冕毫无兴趣, 也许她并不愿意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十八日迚产院,十 九日竭尽全力也无法叫她出世。大夫为我用了药,让我 安然“死”去。 •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新生婴儿般包在法兰绒包包里, 脚后还有个热水袋。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是 痛,动都不能动。我问身边的护士:“怎么回事儿?” 护士说:“你做了苦工,很重的苦工。”另一护士在门 口探头。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为什么不叫不喊呀?” 她眼看我痛得要死,却静静地不吭一声。我没想到还有 这一招,但是我说:“叫了喊了还是痛呀。”她们越发 奇怪了,“中国女人都通达哲理吗?”“中国女人不让 叫喊吗?”护士抱了娃娃来给我看,说娃娃出世已浑身 青紫,是她拍活的。
钱钟书经典语录


1、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 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2、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 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 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 不在女人。 3、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 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 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 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 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其女
• • • • • • • • • • • • • • • • • •
1937 《十丂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1945 《猫》(讽刺小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1948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谈艺录》(增订本)(中华书局9月版) 1985 《丂缀集》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版) 2003 《钱钟书手稿集 容安馆札记》 3卷本 影印版(商务印书馆7月版) 2005 《宋诗纪事补订》 2011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全20册 影印版(商务印书馆8月版) (《容安馆札记》)
其妻
• 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7月17日,杨 绛祖籍无锡的杨绛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 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 国语文研究生,与钱钟书相知相爱结成夫 妇。1935年至1938年与夫偕往英国牛津大 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迚修。两人 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 女儿、丈夫先后去世后,杨绛独居北京海 淀区,2003年出版回忆录《我们仨》,轰 动文坛。钱钟书曾赠言杨绛:绝无仅有的 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老去世时杨绛时年87岁。
《围城》
• 多层意蕴 •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 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 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 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 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 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 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 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 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 《儒林外史》”。 •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 对于生活的思考。要理解这层意蕴,需要首先了解“围 城”的含义。作品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了提示。
犀利讽刺
•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 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 知识分子。 • 钱钟书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也是最纯 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深挚的虔诚,在学术 上他不能容忍一丁点儿的虚伪和取巧。在这种 目光注视下,一般的所谓“学者”,要不可笑 也就很难了。比如他经常讽刺学者抄卡片, 《围城》中的头号小丑李梅亭就有一个铁皮卡 片箱。其实一个教书匠肯花力气抄卡片已经是 颇为值得表扬的了,但在钱钟书看来,读书而 没装在脑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