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氧气制取实验报告册(3篇)

氧气制取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氧气制取实验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地点:____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学会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1. 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分解: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加热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实验器材:1. 高锰酸钾2. 氯酸钾3. 二氧化锰4. 试管5. 铁架台6. 导气管7. 集气瓶8. 酒精灯9. 水槽10. 橡皮塞11. 棉花12. 燃烧匙13. 火柴14. 澄清石灰水15. 托盘天平16. 称量纸17. 药匙实验步骤: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 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底部,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在塞子中插入导气管。

2. 用铁架台固定试管,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的高锰酸钾。

4. 观察到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黑色,产生气泡。

5. 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导管将氧气导入集气瓶中。

6. 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二、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1. 称取适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放入试管底部,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在塞子中插入导气管。

3. 用铁架台固定试管,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4.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混合物。

5. 观察到混合物由白色变为黑色,产生气泡。

6. 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导管将氧气导入集气瓶中。

7. 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实验现象:1. 加热高锰酸钾时,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黑色,产生气泡,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2.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时,混合物由白色变为黑色,产生气泡,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气体分解实验报告

气体分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解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气体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气体分解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气体分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一种或多种气体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本实验以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例,通过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来加速分解过程,生成水(H2O)和氧气(O2)。

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 + O2↑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锥形瓶、试管、导管、酒精灯、铁夹、铁架台、棉花、玻璃片、电子天平、秒表。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锥形瓶、试管、导管、铁夹、铁架台、棉花、玻璃片、电子天平、秒表等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好。

2. 实验操作:a. 在锥形瓶中加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b. 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溶液呈微黄色。

c. 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管连接锥形瓶和试管。

d.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

e. 点燃酒精灯,加热锥形瓶,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 数据记录:a. 记录加热时间,单位为秒。

b.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加热锥形瓶后,木条复燃,说明产生了氧气。

2. 数据分析:a. 通过加热锥形瓶,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导致木条复燃。

b. 加热时间与氧气产生量成正比,加热时间越长,氧气产生量越多。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水。

2. 通过加热,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产生了氧气。

3. 氧气产生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过氧化氢溶液溅出,造成伤害。

2. 加热过程中,应保持锥形瓶倾斜,防止液体溢出。

3. 本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显著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八、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催化剂,如硫酸铜、氯化铁等,观察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氧气的制备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学习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操作技能。

3、了解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单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等。

2、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木条。

四、实验装置1、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1)发生装置:由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组成。

(2)收集装置: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由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组成。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1)发生装置:可以使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与大试管组成。

(2)收集装置:同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五、实验步骤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药品: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大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固定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待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结论: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加速了过氧 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论:二氧化锰(MnO2)仍然在起作用使过氧化 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气体;以防收到的气体不纯
3、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正放。 4、若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充满水时不能留 有气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导气管应 插到集气瓶底部。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 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结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 氧气少。
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二不变”: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没有改变
催化剂应掌握 ⑴改变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⑵化学性质和质量匀未改变,物理性质会改变; ⑶对某具体反应可作催化剂,并不是任何时候都
作催化剂。 ⑷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⑸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⑹参加了化学反应。 6、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探究内容
现象
反应快慢
1、在试管A中加入约5mL过氧化
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无明显现象

初中氧气制造实验报告(3篇)

初中氧气制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初中氧气制造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实验原理: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KMnO4)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O2)。

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四、实验器材:1. 高锰酸钾2. 铁架台3. 试管4. 导气管5. 集气瓶6. 酒精灯7. 水槽8. 橡皮塞9. 带火星的木条五、实验步骤:1. 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内水柱变化。

若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装入药品:取适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 固定试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4. 加热: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5. 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于水槽中,待气泡连续均匀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氧气。

6. 验证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

六、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逐渐由紫色变为黑色,产生大量气泡。

2. 气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氧气逐渐增多。

3.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七、实验结论:1. 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

2.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助燃性。

八、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答:使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防止加热时药品飞溅,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答: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可以有效地收集氧气,避免氧气与空气混合。

3. 实验过程中,如何验证氧气已收集满?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实验报告【精选】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实验报告【精选】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一、实验目的:1.用静态法测定H 2O 2分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和半衰期。

2.熟悉一级反应特点,了解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一级反应速度的影响。

3.掌握量气技术和体积校正,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出一级反应的速度常数。

二、实验原理:1. 凡反应速度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实验证明H 2O 2的分解反应如下:2 H 2O 2 → 2 H 2O + O 2 (1) 2. 若该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则其速度方程应是:式中:C H2O2—时间t 时的H 2O 2浓度; k —反应速度常数。

3. 化学反应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反应物浓度、搅拌速度、反应压力、温度、催化剂等等。

某些催化剂可以明显的加速H 2O 2 的分解,它们有Pt 、Ag 、MnO 2、FeCl 3、碘化物。

本实验用I -(具体用KI )作为催化剂。

由于反应在均匀相(溶液)中进行,故称为均相催化反应。

设该反应为一级反应,且按下列式进行:H 2O 2 + I - → H 2O + IO - (A )H 2O 2 + IO - → H 2O + O 2 (B ) 则因及其总反应速度为上两式之和,即:则 k A C I - = k B C IO-[][]dtC d dtC d BO H AO H 2222-=-2222O H O H kC dtdC =-)2(()2222O H IO B I A O H C C k C k dtdC --+=-2222·H O A A H O I d C k C C dt -⎡⎤⎣⎦-=2222·H O B B H O IO d C k C C dt -⎡⎤⎣⎦-=亦即反应速度应为: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是不变的,C I-或C IO-就可视为常数,令k =2k A C I - = 2k B C IO –最后得:若反应(A )的速度慢于反应(B ),则整个反应速度决定于反应(A ),因而可假定其速度方程式,即为:从而亦可简化为: 2222H O A H O I dC k C C dt--=⋅式(3)表示,H 2O 2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报告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它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是一个自催化反应,即反应物中的过氧化氢分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实验材料:1.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3%)2. 试管3. 烧杯4. 水槽5. 温度计6. 火柴7. 实验台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将试管放入水槽中,控制水温在25摄氏度。

3. 用火柴点燃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

4. 观察并记录气泡的产生速率。

5. 重复实验,控制水温分别为35摄氏度和45摄氏度。

6. 将实验结果整理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水温的升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也增加。

在25摄氏度的条件下,气泡的产生速率相对较慢,而在35摄氏度和45摄氏度的条件下,气泡的产生速率明显增加。

这说明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有促进作用。

实验讨论:温度是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更快。

此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是一个自催化反应,即反应物中的过氧化氢分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

因此,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也会加快反应速率。

然而,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3%,因此过氧化氢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是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高温条件下反应速率更快。

2. 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

实验意义: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是化学教育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且加深对催化剂作用的理解。

此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还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应用息息相关,比如火柴的燃烧和漂白剂的使用等。

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过氧化氢分解引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医疗、工业和环境等。

然而,过氧化氢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容易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本实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的关系,并探讨其分解反应的机理。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装置:取一个玻璃烧杯,将其放在实验室台面上。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并用一根玻璃棒搅拌均匀。

2. 进行实验观察: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并记录下产生的气泡数量和大小。

3. 变化浓度:重复实验步骤1和2,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当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较高时,分解反应速率较快,产生的气泡数量也较多。

而当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较低时,分解反应速率较慢,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

实验讨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化学方程式:2H2O2(aq) → 2H2O(l) + O2(g)根据该方程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氧气的产生可以通过观察产生的气泡来间接判断。

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反应速率越快,产生的气泡数量也越多。

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是一个自催化反应,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更多的过氧化氢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此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催化剂等。

高温可以加速分解反应,而某些催化剂如铁离子、二氧化锰等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然而,本实验主要关注过氧化氢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2.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较快,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多。

3. 过氧化氢分解是一个自催化反应,高浓度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分子增加了反应速率。

实验的结果对于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过氧化氢的分解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其应用过程,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了解氧气的性质;3. 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2KCl +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水槽、导管、试管、棉花、毛玻璃片、单口塞、燃烧匙、火柴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用棉花塞住试管口;(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紫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实验二:加热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白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六、实验结论1.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助燃性;3.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性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爆炸;2. 加热试管时,要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破裂;3. 收集氧气时,要保证集气瓶内无气泡,避免氧气收集不纯;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清理实验器材。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排水集气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优点是收集的氧气较纯。
2.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优点是收集的氧气较干燥。
3.补充: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装置与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基本相同。不同点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 不用塞棉花。
四、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请举例?
第二课时 制取氧气方法二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一、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实验装置(固液: 1.图1中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图2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快慢。 3.导气管只能伸出橡胶塞一点,便于气体排出。
三、收集方法

制备氧气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

制备氧气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

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安全卫生。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使用。
控制反应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溅出伤人。பைடு நூலகம்
使用干净的玻璃器皿,避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溶液。
环境保护措施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等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操作步骤: 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b. 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过氧化氢完全溶解在水中 d. 配制完成后,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加入催化剂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后处理
停止加热:关闭加热设备,使反应停止
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收集氧气
清洗仪器:用清水清洗反应器和导管,去除残留的过氧化氢和氧气
准备材料:过氧化氢、水、量筒、烧杯、玻璃棒
a. 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摇晃,以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溅出伤人b. 配制完成后,应立即密封保存,防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注意事项: a. 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摇晃,以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溅出伤人 b. 配制完成后,应立即密封保存,防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 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过氧化氢完全溶解在水中d. 配制完成后,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添加标题
实验误差的影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误差的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选择高精度仪器、规范操作、控制环境等因素
实验误差的评估:通过重复实验、对比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比较

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报告

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报告

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报告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活动报告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报告姓名_____学校_____班级_____【实验名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导管、胶皮管、水槽、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篇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氧化氢制氧气(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的颜色状态,知道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无色的气体;2.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3.能组装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比较,学会探究学习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氧气的制取,在氧气的制取中学生一个明白氧气制取的原理,反应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装置等部分,掌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明确气体制取的装置,知道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2.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的相关内容,以这个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氧气的制取及收集进行一些讨论。

(三)教学过程设计三、教学反思(一)知识点的过渡和连接:本节内容是探究氧气的制取,以氧气的制取为例,对学生教授如何通过已学的知识来探索新的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的教学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虽然过氧化氢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化学试剂,但学生对过氧化氢一点都不了解,它为什么会分解生成氢气,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分析是不合理的。

(二)对催化剂的相关概念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的问题,这里提到过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参加反应了吗?实验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做相关的解释,是不到位的。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低温、加压
蒸发
液态氧的沸点:
-196 ℃
液态氮的_________B_________
锥形瓶 导气管 C__________D_________
A B C D 集气瓶 水槽 E___________F_________ E
[实验2] F 用双氧水与二氧 化锰制取氧气
结 论:说明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 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 变: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思考:
× 1、催化剂在反应中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 2、过氧化氢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收集方法: 1.排 水 法:
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方法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 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
3、验满方法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一、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1 实 验 探 究


实验编号 2-5 2-6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原因
常温下放出氧气很少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加速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MnO2 H2O2 H2O + O2 符号表达式:
实验2-6:反应停止后,再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现 象:木条复燃了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活动报告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报告姓名_____学校_____班级_____【实验名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导管、胶皮管、水槽、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改进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改进1.原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1)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分解的速率是非常小的,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其分解速率仍然非常小,想让其在短时间内分解出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是困难的。

(2)原实验采用的加热方式是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虽然温度高,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但同时使水蒸发产生水蒸气,随氧气一起放出,这必然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很快熄灭,使实验现象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

2.分解过氧化氢实验的改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取消此实验应为上策。

如果要追求在加热与不加热情况下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不同,笔者也对其进行了改进。

方法A:(1)将5%的过氧化氢溶液改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

(2)如图,在加热过氧化氢产生的氧化装置后面增加一个除水装置,消除水蒸气促使火星熄灭的因素,干燥剂可以使用浓硫酸,也可以使用碱石灰。

方法B:(1)将5%的过氧化氢溶液改为20%过氧化氢溶液。

(2)如图所示,在盛放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塞上一个带导管的塞子,其目的是使水蒸气重新冷凝,并防止产生的氧气在流动的空气中散失。

(3)使用水浴中热,防止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浴温度在80 ℃时为宜。

(4)使用水浴加热10分钟,然后将试管从水浴中取出冷却,取下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检验,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未经加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进行对比。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一、实验目的:1.用静态法测定H 2O 2分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和半衰期。

2.熟悉一级反应特点,了解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一级反应速度的影响。

3.掌握量气技术和体积校正,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出一级反应的速度常数。

二、实验原理:1. 凡反应速度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实验证明H 2O 2的分解反应如下:2 H 2O 2 → 2 H 2O + O 2 (1) 2. 若该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则其速度方程应是:式中:C H2O2—时间t 时的H 2O 2浓度; k —反应速度常数。

3. 化学反应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反应物浓度、搅拌速度、反应压力、温度、催化剂等等。

某些催化剂可以明显的加速H 2O 2 的分解,它们有Pt 、Ag 、MnO 2、FeCl 3、碘化物。

本实验用I -(具体用KI )作为催化剂。

由于反应在均匀相(溶液)中进行,故称为均相催化反应。

设该反应为一级反应,且按下列式进行:H 2O 2 + I - → H 2O + IO - (A )H 2O 2 + IO - → H 2O + O 2 (B ) 则因及其总反应速度为上两式之和,即:则 k A C I - = k B C IO-[][]dtC d dtC d BO H AO H 2222-=-2222O H O H kC dtdC =-)2(()2222O H IO B I A O H C C k C k dtdC --+=-2222·H O A A H O I d C k C C dt -⎡⎤⎣⎦-=2222·H O B B H O IO d C k C C dt -⎡⎤⎣⎦-=亦即反应速度应为: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是不变的,C I-或C IO-就可视为常数,令k =2k A C I - = 2k B C IO –最后得:若反应(A )的速度慢于反应(B ),则整个反应速度决定于反应(A ),因而可假定其速度方程式,即为:从而亦可简化为: 2222H O A H O I dC k C C dt--=⋅式(3)表示,H 2O 2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初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初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初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1. 实验准备1.1 材料准备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搞个小实验,制造点儿氧气,听起来是不是超级酷?首先,我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咱们需要的有:过氧化氢(H₂O₂),没错,就是那个能让你在药店里看到的消毒水;还有点儿酵母,这个可不是让你做面包的哦;最后,咱们需要一个烧杯,和一些试管,绝对不能少。

别忘了,准备一个小漏斗和个搅拌棒,这可是咱们实验的小帮手!1.2 安全须知在开始之前,先提醒大家,实验室可不是游乐场,安全第一啊!过氧化氢可不是好惹的家伙,使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别让它沾到皮肤上。

还有,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带上手套和护目镜,保护好自己,才能愉快地玩耍!2. 实验步骤2.1 步骤一:混合材料好啦,话不多说,咱们开始吧!首先,把适量的过氧化氢倒进烧杯里,别贪心哦,适量就好。

接下来,把一小勺酵母放进烧杯里,用搅拌棒轻轻搅拌,感觉就像在搅拌一碗美味的汤!这时候,大家可以观察到,液体开始起泡泡,像是咱们在调制一杯神奇的饮品。

2.2 步骤二:观察反应哇,这可真是太神奇了!随着搅拌,泡泡越来越多,整个烧杯就像是开了锅的水,咕噜咕噜的。

其实,这就是氧气在释放,酵母帮助分解过氧化氢,产生了氧气和水。

要是有个小朋友在旁边,肯定会惊呼:“哇,太好玩了!”2.3 步骤三:收集氧气现在,咱们要把这些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

把试管倒扣在烧杯上,氧气就会慢慢充满试管。

大家看,试管里的水位下降了,氧气气泡在里面欢快地跳舞,就像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时候,别忘了给试管拍个照,留个纪念,毕竟这可是咱们的“氧气小世界”!3. 实验原理3.1 化学反应揭秘那么,刚才的实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过氧化氢在酵母的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2 H₂O₂ → 2 H₂O + O₂。

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其实就像做饭一样,过氧化氢是咱们的主料,酵母是调料,反应的结果就是咱们的美味氧气!3.2 氧气的重要性大家可能不知道,氧气可是咱们生存的必需品!没有氧气,咱们可就活不下去了。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熟悉氧气收集的方法和原理;3.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不易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等。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导管、橡皮塞等;2. 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稀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试管洗净、烘干;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用橡皮塞封口;3.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4. 观察试管内高锰酸钾的变化,当有气泡产生时,用导管将氧气导入集气瓶;5. 收集氧气,待集气瓶内氧气充满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6. 停止加热,将集气瓶放入水槽中,观察氧气的溶解情况;7.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集气瓶内氧气充满;2. 氧气收集: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在集气瓶内充满;3. 氧气溶解:将集气瓶放入水槽中,观察到氧气溶解速度较慢。

六、实验结论1. 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2. 加热高锰酸钾是一种有效的制取氧气的方法;3.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试管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2. 加热过程中,保持试管倾斜,防止试管炸裂;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防止污染。

八、实验拓展1. 研究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等;2. 探究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如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等;3. 学习氧气的制备、收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制氧气实验报告

小学制氧气实验报告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空气中约占21%。

在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三、实验材料1. 过氧化氢溶液2. 二氧化锰3. 试管4. 单孔橡皮塞5. 水槽6. 火柴7. 烧杯8. 玻璃片9. 记号笔四、实验步骤1.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2. 用单孔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将试管放入水槽中。

3. 用玻璃片盖住试管口,用记号笔在玻璃片上做标记。

4. 观察试管内气体产生的情况,待气体充满试管时,用烧杯收集氧气。

5. 用火柴点燃收集到的氧气,观察火焰的变化。

1. 当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时,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冒出水面,说明氧气开始生成。

2. 氧气收集满试管后,用烧杯收集,观察到烧杯内氧气燃烧时火焰明亮。

3. 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刺激性气味和有害气体产生。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证明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2. 实验过程中,氧气燃烧时火焰明亮,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3. 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刺激性气味和有害气体产生,说明实验操作安全。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安全意识。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与火源接触。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在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九、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速率。

2. 研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 学习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如加热氯酸钾等。

本次实验报告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1、仪器:锥形瓶、铁架台、单孔橡胶塞、胶皮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药匙
2、药品:2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三、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1、按实验装置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取下导管和塞子,向锥形瓶中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用注射器取10毫升20%过氧化氢溶液,将塞子塞紧,从注
射器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3、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4.验满方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5.放置方法
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6、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体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所收集气体为氧气
六、注意事项
1、药品的取用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胶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