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科治疗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恶性肿瘤:
• 生长快,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组织间 隙、神经纤维间隙或毛细淋巴管扩展, 境界不清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转移扩散
•直接蔓延:
• 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及骨盆壁。
•转移:
•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 腔,被带到它处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种 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病理
发生发展过程: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10-30年
10年
3-5年
病理
• 肿瘤细胞的分化:
• 高分化 • 中分化 • 低分化
恶性程度低 恶性程度中 恶性程度高
Ⅰ级 Ⅱ级 Ⅲ级
病理
生长方式: • 良性 外生性 膨胀性 有包膜 生长慢 • 恶性 浸润性 无包膜 生长快
肿瘤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
肿块
• 就诊主诉。
• 在体表发现或在深部触及新生 的肿物,也可发现器官或淋巴 结肿大。
• 良性肿瘤增长较慢,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与基底组织无愈着 (可活动)。
• 恶性肿瘤增长较快,表面凸凹 不平,与基底组织愈着而不易 推移,边界不清楚。
• 无论良性或恶性肿块,使用一 般抗感染治疗,外敷药物或理 疗,均不能控制肿块生长。
• 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又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临床表现
•一般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局部表现:
• 肿块 • 疼痛 • 溃疡 • 出血 • 梗阻 •转移症状: • 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静脉曲张、肢体水肿 • 骨转移疼痛、病理性骨折
• 生长快,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组织间 隙、神经纤维间隙或毛细淋巴管扩展, 境界不清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转移扩散
•直接蔓延:
• 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及骨盆壁。
•转移:
•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 腔,被带到它处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种 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病理
发生发展过程: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10-30年
10年
3-5年
病理
• 肿瘤细胞的分化:
• 高分化 • 中分化 • 低分化
恶性程度低 恶性程度中 恶性程度高
Ⅰ级 Ⅱ级 Ⅲ级
病理
生长方式: • 良性 外生性 膨胀性 有包膜 生长慢 • 恶性 浸润性 无包膜 生长快
肿瘤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
肿块
• 就诊主诉。
• 在体表发现或在深部触及新生 的肿物,也可发现器官或淋巴 结肿大。
• 良性肿瘤增长较慢,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与基底组织无愈着 (可活动)。
• 恶性肿瘤增长较快,表面凸凹 不平,与基底组织愈着而不易 推移,边界不清楚。
• 无论良性或恶性肿块,使用一 般抗感染治疗,外敷药物或理 疗,均不能控制肿块生长。
• 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又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临床表现
•一般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局部表现:
• 肿块 • 疼痛 • 溃疡 • 出血 • 梗阻 •转移症状: • 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静脉曲张、肢体水肿 • 骨转移疼痛、病理性骨折
外科肿瘤PPT演示课件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外科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基因 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辐射、化 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细胞异常增 生,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外科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大小、性质等因素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局 部肿块、疼痛、压迫症状、出血等。恶性肿瘤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 乏力、发热等。
细胞的损害。
个体化用药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进行分析, 预测其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从而
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的进展
临床试验
对新药或新疗法进行严格的测试,以评估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
药物研发
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分子,针对肿瘤细胞的关键靶 点进行设计。
跨国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资源, 加速肿瘤治疗领域的进展。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通过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常见的筛查项目包 括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等。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控 制体重,增强免疫力,降低肿瘤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 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肿瘤。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外科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录
• 外科肿瘤概述 • 外科肿瘤的治疗方法 • 外科肿瘤的预防与护理 • 外科肿瘤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外科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组织或器官 的异常增生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肿块 或占位性病变。
肿瘤的治疗ppt幻灯片

手术适应症: Ⅰ期肿瘤必需积极手术治疗
Ⅱ、Ⅲ期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Ⅳ期非积极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原则: 整块切除原则 不切割原则 无瘤技术原则
放射治疗
概念:
是应用放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 种方法,简称放疗。 60-70%患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发出的а β γ 射线 X线治疗机和各种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 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等
照射方式 远距离、近距离 放射治疗设备及新技术 X线治疗机、60钴治疗机、医用
加速器、近距离照射、立体定向放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细胞对电离辐射的反应:细胞周期中以M期细
胞对放射最敏感,以S期敏感性最低。 肿瘤细胞对辐射的反应: 1.高度敏感:白血病、淋巴瘤、精原细胞癌、无性细胞瘤等 2.中度敏感:鳞癌、鼻咽癌、宫颈癌、食道癌等 3.低度敏感:腺癌 4.放疗不敏感或放疗抗拒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神
经系统肿瘤等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的原则、
1.明确诊断 2.重视首程治疗 3.综合治疗 4.制定放疗计划 5.辅助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
形式
根治性放疗 姑息性放疗 预防性照射
放射治疗
适应症: 首选:皮肤癌、鼻咽癌、早期喉癌 对放射治疗有效的肿瘤
放射治疗
禁忌症:
1.严重合并症如心衰、糖尿病等应控制后再 放疗;2.WBC<3.0×109/L,PC<80×109/L 2.晚期肿瘤恶液质 3.放疗中度敏感,原位复发 4.放疗中度敏感,有远处转移者相对禁忌 5.放疗不敏感,相对禁忌
肿瘤的治疗
高宁梅
甲状腺肿瘤外科讲解ppt课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的原因 可能是由饮食中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酶缺乏所 致,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 而于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大多数呈多结节性,少数 为单个结节。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 血、坏死而形成囊肿;久病者部分区域内可有较多 纤维化或钙化,甚至骨化。甲状腺出血往往有骤发 疼痛史,腺内有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者,质地 较硬;有钙化或骨化者,质地坚硬。一般可保守治 疗,但结节因较大而产生压迫症状(呼吸困难、吞咽 困难或声音嘶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亢症状时应 手术治疗。
甲状腺的生理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 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酪氨酸的 有机结合碘,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 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 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 合,其中90%为T4,10%为T3。甲状腺素的主要 作用是:• 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 ,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 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甲状腺癌
病理分型:
1、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约占成人甲状腺 癌总数的70%,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 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该 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 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PPT【26页】

VS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 实现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精确操控,提高手 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这种技术尤其适用 于复杂和高风险的结直肠癌手术。
免疫疗法与外科手术的结合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在结 直肠癌治疗中,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的辅助手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
疼痛管理
01
通过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减轻患者
的疼痛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02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增
强信心。
康复训练与社会支持
03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体能,同时提供社会支持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与心理支持
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包括体能训练、营养指导、工作与学 习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支持
定期随访与评估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 情感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康复进 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期
结直肠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常用的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统,分为I期、II期、III期 和IV期。
02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历史与现 状
传统手术方法
01
02
03
肿瘤的治疗ppt课件

1、局部表现
① 肿块 但 肿瘤≠ 肿块 肿块≠ 肿瘤 ② 肿瘤引发梗阻 /压迫; ③ 肿瘤浸润与转移:病理骨折;胸水;腹水 ④ 组织破坏:疼痛 溃疡 出血 等
2、全身症状 (Systemic symptoms) 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
性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可有全身症状。 ①发热: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率增高。 ②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 ③ 黄疸 ④ 恶病质状态:为晚期全身衰竭表现。 ⑤ 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 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高血压), 甲旁亢→骨质疏松 脑内肿瘤→颅内高压和定位症状。
出血坏死 无
触诊 治疗
易推动 手术摘除
复发
少
对机体影响 挤压或阻塞
恶性肿瘤
快 浸润性、外生性 无 不清晰 多见 较固定 广泛切除 常见 还可有出血感染,甚至恶病质
肿瘤预防
肿瘤预防基本战略为三级预防:
1.肿瘤一级预防主要为病因预防:消
除或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降低发生率
2.肿瘤二级预防则为临床前期预防: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 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 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 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 陷,伴发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胞瘤、恶性 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行消退的报告。
形状:浸润性生长
侵袭(Invasion)
恶性肿瘤不断长大 肿瘤细胞常沿着组织 间隙、血管、淋巴管 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 润生长 破坏邻近组织器官
转移(Metastasis)
① 肿块 但 肿瘤≠ 肿块 肿块≠ 肿瘤 ② 肿瘤引发梗阻 /压迫; ③ 肿瘤浸润与转移:病理骨折;胸水;腹水 ④ 组织破坏:疼痛 溃疡 出血 等
2、全身症状 (Systemic symptoms) 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
性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可有全身症状。 ①发热: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率增高。 ②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 ③ 黄疸 ④ 恶病质状态:为晚期全身衰竭表现。 ⑤ 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 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高血压), 甲旁亢→骨质疏松 脑内肿瘤→颅内高压和定位症状。
出血坏死 无
触诊 治疗
易推动 手术摘除
复发
少
对机体影响 挤压或阻塞
恶性肿瘤
快 浸润性、外生性 无 不清晰 多见 较固定 广泛切除 常见 还可有出血感染,甚至恶病质
肿瘤预防
肿瘤预防基本战略为三级预防:
1.肿瘤一级预防主要为病因预防:消
除或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降低发生率
2.肿瘤二级预防则为临床前期预防: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 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 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 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 陷,伴发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胞瘤、恶性 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行消退的报告。
形状:浸润性生长
侵袭(Invasion)
恶性肿瘤不断长大 肿瘤细胞常沿着组织 间隙、血管、淋巴管 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 润生长 破坏邻近组织器官
转移(Metastasis)
外科学教学-肿瘤PPT课件

病因研究
研究肿瘤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干预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评估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 策略提供依据。
05
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内 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中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 渐加重,可能出现全身症 状,如消瘦、乏力、发热 等。
体征
肿瘤体征主要包括肿块、 溃疡、结节等,不同部位 肿瘤的体征也有所不同。
02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
病理诊断的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其中活检是最常用 和可靠的方法。
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提高
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 和繁殖。
化疗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广泛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基因突变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 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 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 瘤。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 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 攻击,从而在体内生长和 扩散。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研究肿瘤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干预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评估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 策略提供依据。
05
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内 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中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 渐加重,可能出现全身症 状,如消瘦、乏力、发热 等。
体征
肿瘤体征主要包括肿块、 溃疡、结节等,不同部位 肿瘤的体征也有所不同。
02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
病理诊断的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其中活检是最常用 和可靠的方法。
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提高
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 和繁殖。
化疗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广泛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基因突变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 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 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 瘤。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 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 攻击,从而在体内生长和 扩散。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肿瘤MDT幻灯片课件

16
MDT优点
能帮助我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沟通 使病人得到最佳治疗,最大受益 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误诊误治
17
结直肠癌MDT专科优点
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原位复发 通过MRI成像选择性应用放疗或化疗 增加保肛率 保护性功能 通过病理学检测外科手术质量
18
14
MDT的工作规则
多学科共同参与 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 在治疗前预先确定综合治疗计划,避免出现 不同治疗手段的叠加。 确定具体疾病的临床治疗指南、临床研究方 案和基础研究课题。 争取所有病例均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研究, 鼓励和支持参加临床研究。
15
MDT综合治疗
大肝癌的二步切除 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病理科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区段切除手术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结直肠癌 放射科(MRI)+外科+病理科 结肠肝转移癌化疗后的切除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Antree医院 GP 会诊医生 门诊 入院 外科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治疗 理疗 姑息治疗等 确定综合 治疗计划
9
MDT
我院 门诊
住院 MDT 分布各科
MDT学科组成
外科医生 内科医生
肿瘤学家
放射科医生
专业护士
放疗科医生
理疗医生
康复治疗
姑息治疗
药剂师
社会工作者
生物治疗科医生
10
我院MDT成员
肿瘤外科医生 5 肿瘤内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1 超声科 放疗科医生 1 介入科 生物治疗科医生 1 专业护士 放射诊断医生(包括MRI) 1 社会工作者(统计专业) 1 康复科医生 1 中医科医生 1 2 1 1 2-3
MDT优点
能帮助我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沟通 使病人得到最佳治疗,最大受益 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误诊误治
17
结直肠癌MDT专科优点
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原位复发 通过MRI成像选择性应用放疗或化疗 增加保肛率 保护性功能 通过病理学检测外科手术质量
18
14
MDT的工作规则
多学科共同参与 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 在治疗前预先确定综合治疗计划,避免出现 不同治疗手段的叠加。 确定具体疾病的临床治疗指南、临床研究方 案和基础研究课题。 争取所有病例均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研究, 鼓励和支持参加临床研究。
15
MDT综合治疗
大肝癌的二步切除 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病理科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区段切除手术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结直肠癌 放射科(MRI)+外科+病理科 结肠肝转移癌化疗后的切除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Antree医院 GP 会诊医生 门诊 入院 外科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治疗 理疗 姑息治疗等 确定综合 治疗计划
9
MDT
我院 门诊
住院 MDT 分布各科
MDT学科组成
外科医生 内科医生
肿瘤学家
放射科医生
专业护士
放疗科医生
理疗医生
康复治疗
姑息治疗
药剂师
社会工作者
生物治疗科医生
10
我院MDT成员
肿瘤外科医生 5 肿瘤内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1 超声科 放疗科医生 1 介入科 生物治疗科医生 1 专业护士 放射诊断医生(包括MRI) 1 社会工作者(统计专业) 1 康复科医生 1 中医科医生 1 2 1 1 2-3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恶性危险度
低
< 5 cm 低 无到少有 < 5/50HPF 非浸润性 无
高
> 5 cm 高 较明显
> 5/50HPF 可侵犯临近结构 常有
注:HPF = 高倍镜视野,400 ×(高放大显微镜)
20
各危险度组的总体生存率
Estimated proportion surviving
1.0
Risk Groups
function)变异,它导致了c-kit蛋白结构的改变,反过 来引起了受体的非配体依赖性活化,不可调节的c-kit活 性被认为可产生不可控制的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增 生加速和/或凋亡的减少,最终导致含有c-kit突变的细 胞产生了生存优势。
6
GIST中KIT的突变
KIT
PDGFRA
Overall mutation frequency: 87.2%
PET扫描:目前还没有被大多数医师接受
17
GIST定义:
发生于胃肠道的有c-kit/CD117阳性表达,并 常有CD34表达的间叶性(间质性或结蒂组织) 肿瘤,同时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当胃肠肿 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GIST一致时,ckit/CD117染色阳性可确定诊断。
﹡所有组织学和临床特点都应由一个有经验 的病理学家来评价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Kindblom等提出了卡哈尔细胞的概念 (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s)
1998年,在几乎所有GISTs中都发现了ckit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
2
卡哈尔细胞(ICCs)
胃肠道内的卡哈尔细胞(ICCs)在胃肠道肌 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他们作为肌肉的 起搏系统来控制内脏运动,调节胃肠蠕动。 目前认为ICCs是GISTs起源的细胞类型。更 深入的研究表明ICCs与间质瘤细胞在免疫组 化及显微结构上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它 们都是CD117(+)及CD34(+)的细胞。由于 这些原因,GIST也偶尔称为胃肠起博细胞肿 瘤(GIPACT)。
外科学总论-肿瘤PPT课件

放疗目的
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与其它治疗的联合
常与手术、化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以提高疗效一级预防
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了解常见致癌因素,如吸烟、饮 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并尽量避
免或减少接触。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 食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患 癌风险。
肿瘤的分类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 切相关,一些基因的突变 可以增加个体发生肿瘤的 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辐射、 慢性炎症等都可能诱发肿 瘤的发生。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或失 调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 足够的营养。
运动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促进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和自我管理,监控病情发展,
如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侵袭周围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等。
03 肿瘤的诊断与分期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诊断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常用于浅在组 织肿瘤和腹部肿瘤的检查。
CT诊断
利用计算机技术重建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 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浸 润情况,对实质器官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将肿瘤分为良性肿 瘤、恶性肿瘤以及交界性肿瘤等类型。
外科学(肿瘤) ppt课件

166.97
121 120.79 73.02 31.26 21.09 17.6 6.97 6.34 3.69
27.12
19.65 19.62 11.86 5.08 3.43 2.86 1.13 1.03 0.6 92.36
1
2 3 4 5 6 7 8 9 10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 内分泌、营养 和代谢疾病 泌尿生殖系病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障碍
第十六章 肿 瘤
肿瘤发展简史
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关于肿瘤的 记载
公元1171年中国宋代东轩居士在《卫济宝书》中第一次用“岩”字 称谓肿瘤
明代开始用“癌”统称恶性肿瘤
肿瘤发展简史
在西方,癌一词来源于crab(蟹),该词的出现较为早
近代肿瘤学仅有一百年,是一门年轻而发展迅速的学科。
8 胰腺癌
Yang L,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5; 14(1).
9 膀胱癌 10 鼻咽癌
美国
2008 年预计
男性 女性
日本
男性 1 胃癌
2002 年实际
女性 结直肠癌 乳腺癌
1 前列腺癌
乳腺癌 肺支气管 2 肺支气管癌 癌 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4 膀胱癌 非霍奇金 5 淋巴瘤 6 黑色素瘤 子宫体癌 非霍奇金 淋巴瘤 甲状腺癌
1933年 1954年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 上海肿瘤医院
恶性肿瘤发病现状
◆心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分别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990年我国恶性肿瘤死因在城市已占第一位
◆1990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
外科肿瘤学PPT课件

1~5 years 1~5 years
不同年龄段好发肿瘤
肿瘤病理学
The Pathology of Cancer
恶性肿瘤的命名 Nomenclature of Malignant
Tumor
Names of tumor Tissue of origin Examples
Carcinoma
Epithelium
● 病毒 Viruses (papilloma, Epstein-Barr,
Hepatitis B, retroviruses,HIV)
● 射线 Radiation exposure ● 环境、工业因素
Environmental industrial carcinogens
● 吸烟/饮酒Tobacco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 基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 syndromes
Human Papilloma virus Cervical cancer
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 (Major Genes in Development
of Cancer)
● 癌基因 Oncogenes
● 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s
● DNA修复基因 DNA repair genes
Date 1761
1775 1860s 1915
化学致癌物研究史
Historical Observation of Chemical Carcinogens
Observation Excessive use of snuff lead to nasal polyps Scrotal cancer in chimney sweeps bladder cancer Rabbit ears painted with tar developed papillomas
乳腺癌患者治疗护理新进展 ppt

次→赫赛汀3W/次*用足1年。 9、TEC方案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3W/次*6次(极少8次),目前少
用,一般新辅助。
常见化疗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 2、胃肠道反应 3、心脏毒性 4、肾脏毒性 5、肝脏毒性等
内分泌治疗
• 指征:
ER 和/或 PR 阳性 (≥ 1%)
• 绝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低风险:他莫昔芬510年;
病因
• 雌酮、雌二醇 •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不孕、未哺乳。 • 家族史 • 乳腺良性疾病 • 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 • 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早期 ,预后较好 2.浸润性特殊癌:分化较高,预后尚好 3.浸润性非特殊癌: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
是常见的类型,占80%,预后需结合疾病分期。 4.其他罕见癌
–2)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 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3)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其缩短,可 把乳头牵 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4)两侧乳房不对称,患侧乳房歪斜,抬高或凹陷。
• 3.乳腺癌发展至晚期:癌块固定于胸壁,不 易推动。如侵入大片皮肤,可出现多数小 结节,甚至彼此融合。有时皮肤可溃破而 形成溃疡。
乳腺自我检查
2、触诊:
(1)将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划水平和垂直两线,分为内上、内 下、外上、外下4个象限,从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 、外下、内下、内上象限。
(2)检查乳头、乳晕:用手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 溢血溢液。
(3)触摸腋窝有无肿块。
(4)用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左侧乳腺。
如何预防乳腺癌?
放射治疗 03
04 内分泌治疗
用,一般新辅助。
常见化疗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 2、胃肠道反应 3、心脏毒性 4、肾脏毒性 5、肝脏毒性等
内分泌治疗
• 指征:
ER 和/或 PR 阳性 (≥ 1%)
• 绝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低风险:他莫昔芬510年;
病因
• 雌酮、雌二醇 •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不孕、未哺乳。 • 家族史 • 乳腺良性疾病 • 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 • 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早期 ,预后较好 2.浸润性特殊癌:分化较高,预后尚好 3.浸润性非特殊癌: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
是常见的类型,占80%,预后需结合疾病分期。 4.其他罕见癌
–2)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 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3)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其缩短,可 把乳头牵 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4)两侧乳房不对称,患侧乳房歪斜,抬高或凹陷。
• 3.乳腺癌发展至晚期:癌块固定于胸壁,不 易推动。如侵入大片皮肤,可出现多数小 结节,甚至彼此融合。有时皮肤可溃破而 形成溃疡。
乳腺自我检查
2、触诊:
(1)将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划水平和垂直两线,分为内上、内 下、外上、外下4个象限,从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 、外下、内下、内上象限。
(2)检查乳头、乳晕:用手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 溢血溢液。
(3)触摸腋窝有无肿块。
(4)用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左侧乳腺。
如何预防乳腺癌?
放射治疗 03
04 内分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
l 依据各种肿瘤疾病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病 例实施外科治疗
l 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的保 留器官和机体的正常功能
l 充分认识外科治疗的局限性,遵循肿瘤综 合治疗的原则
-
21
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
l 坚持和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的肿瘤治疗基本原则;
l 倡导规范标准的肿瘤外科术式,反对无原 则的过度的外科治疗。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仅 10%~20%,而综合治疗则可达到30%~50%。
-
14
强调综合治疗 外科地位发生变化
基因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前景看好。 基因治疗方法 (1)自杀基因治疗 (2)反义基因治疗 (3)免疫基因治疗 (4)放射基因治疗
-
15
器官移植在肿瘤外科的应用
l 器官移植在肿瘤外科的应用一直是有争议的, 目前国内很少的医院在进行肝癌切除后肝移植 的尝试。
方法称为“分子分期”(molecularstaging)。
-
9
(2)判断预后
大肠癌 Dukes分期, B 期无临床转移, 20%患者术后复发转移。
能否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来估计肿瘤 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的危险,以补充病理学检 查的不足,更精确的判断病人的预后,为进一步 积极辅助治疗提供依据,这种“分子预后”已成 为当前临床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
7
一、肿瘤外科向细胞分子水平迈进,对传统
的分期及根治手术的挑战
(1)肿瘤是否切除干净
K-Ras基因和/或P53基因检测临床判断淋巴 结阴性的120例结直肠癌37例阳性者27例5年内 复发;而另外34例淋巴结阴性者,则无一例复发 (分子分期)。
-
8
RT-PCR技术检测
乳腺癌29例病理阴性的病例中,14例RT-PCR确 定为微小淋巴结转移,发现阳性患者大多数5年内复 发,这样就纠正了原来的临床病理分期,这种用分 子生物学的技术去确定用常规方法不能发现的淋巴 结转移、血道转移、骨髓转移,进行正确肿瘤分期
-
5
肿瘤外科学发展
传统: 解剖学 组织学 病理学为基 础,通过物理诊断、影像学检查、内 镜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手段,以明确 诊断、确定病变范围等。在此基础上 制订手术方案,确定切除范围以及是 否进行综合治疗。
-
6
肿瘤外科学发展
现代:传统肿瘤外科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腔镜外科 +移植外科 +综合治疗
-
22
肿瘤外科治疗的任务
两大任务
1、治疗任务 2、诊断任务
-
23
治疗任务
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 标准术式
-
24
手术方式
切除原发肿瘤 肿瘤整块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姑息性切除 减瘤术 转移瘤切除
-
25
手术方式
功能与外观的重建
预防性手术:某些部位的黑痣、白斑、先天性 和家族性结肠息肉、隐睾复位、包皮环切等
l 胸腔镜、腹腔镜、胰管镜、纤维乳管内视镜 等应用
l 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所应用的各种新的设备和 器械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通信网络和计算 机技术的进步,人工机器手使远距离遥控手 术成为现实
-
17
肿瘤外科治疗的现状
外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 肿瘤外科治疗的任务 肿瘤外科治疗中的执行标准 肿瘤外科的建制
-
3
肿瘤外科治疗的历史
1890 年 Halsted 提出癌瘤整块切除的原则 为现代肿瘤外科规范手术奠定了基础 1905年 Wertheim宫颈癌根治术 1906年 Crile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1908年 Miles 直肠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1933年 Graham 肺癌全肺切除术 1935年 Whipple 胰腺癌根治术
-
18
外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外科治疗是大多数实体肿瘤首选的,主要 的,甚至是一些肿瘤唯一的治疗措施。其疗效远 远优于单纯的放疗和化疗。
但外科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许多病 人发现病变时,已累及一些重要器官无法切除或 已发生远处转移,从而失去了外科治疗的机会。
-
19
外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外科治疗是早中期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也参与一些中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在大多 数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有优先选择权,在肿瘤治疗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
10
二、肿瘤外科治疗观念的变革
手术范围从小 → 大 → 小
问题:瘤子是否切净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四大历程,乳腺癌外 科手术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争论和研究 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乳腺癌生物学理论不 断为人们所接受。综合治疗受到重视,患者既要求 治愈肿瘤又要保持形体完美,治愈与生活质量兼顾 的个性化的乳腺癌治疗模式业已形成。
l 由于器官移植费用昂贵、供体来源紧缺无保障 ,尤其是术后成功率尚不令人满意。
l 而且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免疫 抑制剂,可能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l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可能在肿瘤外科治疗中 发挥积极的作用。
-
16
微创外科的发展与 高新技术的应用
微创外科已涉及肿瘤治疗的各个领域
l 微创外科和传统外科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
-
4
肿瘤外科治疗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一些超根治术的兴起,只 强调根治,忽略了对人体器官和机能的保 存。实践证明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生活 质量差,并未提高生存率。 20世纪后2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肿瘤外科学在承上启下中,也有了长足 的进步和新的内涵,成为肿瘤治疗中最重 要的手段之一。
肿瘤外科治疗的现状
-
1
概述
肿瘤外科学
肿瘤学+外科学
不是单纯的利用外科手段切除肿瘤,而是应 用现代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结合现代肿 瘤学的理论,合理的对肿瘤疾病实施外科治疗。 使之即符合外科治疗原则,又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
-
2
肿瘤外科治疗的历史
现代肿瘤外科治疗始于19世纪初 McDowell切除10.2kg的卵巢肿瘤 乙醚麻醉和消炎药物的临床应用
-
11
强调综合治疗 外科地位发生变化
综合治疗: 外科手术 +化疗 +放疗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
12
肿瘤医院规范化管理
-
13
强调综合治疗 外科地位发生变化
l 针对胃癌容易引起癌细胞腹腔种植这一特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腹腔灭癌处理,手术加活 性炭丝裂霉素腹腔留置,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 纯手术组(70%比27%),术中腹腔热化疗灌 注的4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组高(60%比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