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教案北京
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病痛、残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会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幻灯片三、四)下面让我们来地坛与作者的近照。
(简介史铁生)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出示幻灯片五)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请同学读。
(出示幻灯片六)。
(一):整体把握课文,解决生字词,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四: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2我与地坛(节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迪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尝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点。
【教课难点、难点】1、领会作者笔下地坛安静庄严、活力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课假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指引学生经过速读掌握文章纲要,经过细读与频频吟诵重要语段体会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悟思想的深沉。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样柔弱,当病痛、残疾措手不及地降临,命运残忍地愚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堕入无尽的难过、无奈与无助之中。
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特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考虑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之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 --独语的世界。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专心灵去测量他从难过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 --带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挑选信息,并概括。
问题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丧、迷茫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先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老是到它那边去,仅为着那边是能够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虑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何要出生,此刻能否应当立刻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并且只需出生就必然会死亡,不用焦急。
此后,他挣脱了自杀的念想,走出了死亡的暗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地想对于死的事,也以相同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何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能够争辩的问题,而不过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趁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如何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时就能完整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平生的魔鬼或恋人。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 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第三个是核心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荒芜景: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老柏
不衰败景: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分析:园子的荒凉,“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那古柏呢,苍幽,就是苍翠、幽绿的意思。把他放在一起是对比,如果都是荒凉,史铁生怎能参悟生命?我认为只有荒凉中的苍幽才能给史铁生以启示!所以说“荒藤野草叶茂盛的自在坦荡”也不是荒芜,而是写生命力旺盛,也就是后文说的“荒芜但不衰败”。也就是说,史铁生把自己的生命和古园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的身残和古园的荒废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不屈和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明确: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5、思考第7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如: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地坛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以言表的感谢之情。
2.揣摩肯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思路和构造。
2.作者传达怎样复杂的情感。
3.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4.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设想:《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
本文教学设计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教学中,抓主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谈谈,我看xx央视春晚《千手观音》的感受。
朗读领舞邰丽华获xx《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词: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美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那么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也给我们千千万万人带来了生的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
二、熟悉文本1.朗读并正音2.思考:⑴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补充作者生平: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为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假设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法:激趣,点拨,引导,鼓励学法:诵读,感悟,交流,探究,练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圈划令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反复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设疑激趣,了解作者1、初识作者PPT(刘易斯与史铁生)师:这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
身边这位是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作为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他是史铁生“最喜欢和羨慕的人”,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散文《我的梦想》中,表达了自己对刘易斯的敬佩之情,这篇散文曾被人读給刘易斯听。
会面时,刘易斯把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給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
刘易斯伸出大拇指真挚地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惺惺相惜。
2、知人论世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
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以睿智的思想如灯塔一样指引了无数颗迷茫的心。
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PPT)请同学们仔细体悟:生:“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
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师:这段充满反思精神的内心独白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我与地坛》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我与地坛》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目的: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导入(放映背景音乐)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
后来,在母亲的奔波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
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局部我与地坛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答复)“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单独”跑到地坛去。
为什么“单独”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写出了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第二课时)枣庄八中孙莉一、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有了新理解、感悟的过程。
(第一课时)2、理解母亲的深沉伟大及母亲对作者生命观的影响。
(第二课时)3、品味、积累优秀语句。
4、设计意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选在了“精神支点”板块。
在文章中作者对生命进行了解读,由解读个体生命到探询生命永恒的流变。
选文节选了两部分,作者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对生命的思考。
因此这篇散文那么文章理解的重心应在“精神”上。
要让学生理解到作者面对个人不幸的命运如何实现自我超越的以及“人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难”。
二、内容分析1、文章分析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不是直接叙述事件,而是通过自我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自我设想母亲的想法。
写母亲实际上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态度”的理解,而这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他们所处年龄可能只会停留在具体做法这一认识层面。
因此要引导他们向更高层面去思考,向永恒的生命去靠拢。
还要培养学生旺盛的生命斗志,特别时面对生命的苦难挫折时的态度。
3、资源分析史铁生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全文)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设计亮点1、从整体把握文章,避免将文章分割成字词句。
本文是一篇凄婉动人的散文,在设计中力求从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在学生熟悉了课文之后,便用一个大的问题领起全篇:第二部分主要写母亲,但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不用《我与母亲》,这是否背离了文章的中心?这一问题就将学生原本停留在“母亲”为作者做的一些具体事情上的目光转移到了地坛,“我”,“母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确保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避免将文章条块化。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中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作用。
2. 理解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意义。
2. 如何理解作者对母爱的深层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主题及象征、暗示手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母爱的感悟。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 请学生谈谈对作者母爱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续编)等,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阅读情况。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难点: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讨论法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四、听课文录音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单县一中一、说教材:《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原文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共分7个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产生的独特感悟。
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珍爱生命”,因此,我认为编者节选两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词义等。
2,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平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点:目标2——体悟作者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难点: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三段五环节”等具体要求,我准备采用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引领法,在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课下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景法、训练法等相结合。
四、说学法:高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详案
我与地坛详案岑小丽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对人生有所感悟。
2、感受母亲的爱与作者的悔,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3、赏析作者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
4、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
2、感受伟大的母爱。
3、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生有所感悟。
教学工具1、录音机课时安排2个课时预习要求通读《散文的艺术美丽》,初步了解赏析散文的方法。
其次,带着“地坛与母亲给我什么启示?”的问题熟读文章,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
教学设想本文为自读课文,知识点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本文哲理性较强的特点,适宜引导学生充分第参与讨论,使其在情感与其人生观上有所提升。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三分钟之内)教师:青春,是诗一样的年华,燃烧着梦想与激情。
同学们现在正是花季雨季,可以畅想一下自己20岁的时候,将有怎样美丽的人生?学生反馈:教师:是的,这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拥有的,有时候也许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觉得根本就不值得郑重提起的青春。
但是,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我们即将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正是在自己的21岁,在活到自己人生最狂妄的年龄之际,忽地残废了双腿。
一切正常人梦想,在瞬间都变成了冰冷的现实。
那么,作者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痛苦和艰难的思索,才走过了那一段最黑暗的时光,在心灵的历练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背景介绍(两分钟)1过渡:我们翻到课本45页,看到作者史铁生(看情况,不讲亦可)2引出史铁生的事迹: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地坛的文化内涵
祭祀文化:地坛 是古代帝王祭祀 的地方,具有丰 富的祭祀文化内 涵。
园林艺术:地坛 的园林设计精巧, 体现了古代园林 艺术的精髓。
历史价值:地坛 见证了历史的变 迁,具有极高的 历史价值。
文化传承:地坛 是中华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自信。
地坛的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地坛有着优美的 自然环境,人们在这里可以 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宁静祥和:地坛是一个宁静 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过着简 单而祥和的生活。
历史文化:地坛有着悠久的 历史文化,人们在这里可以
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人文关怀:地坛有着人文关 怀,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地坛的生活气息
地坛的景观特色
自然景观:地坛公园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湖泊、山峦、森林、溪流等,为游 客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环境。
建筑景观:地坛公园内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如祭台、碑亭、 牌坊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文化景观:地坛公园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 如祭祀遗址、碑文等,这些文化遗产为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我与地坛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地坛的背景介绍 3 我与地坛的缘分 4 我在地坛的生活体验 5 我在地坛的学习收获 6 我与地坛的情感纽带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地坛的背景介绍
地坛的历史沿革
历经沧桑,多次修缮
古代皇家祭祀场所
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 厚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节选)[学习目标]1.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残疾人家人内心的悲苦。
2.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3.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浯言。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3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
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
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恪kè谨慎而恭敬、恪遵。
易读错音与luò音混淆。
猝cù突然,出乎意料,如猝然。
本字与萃(出类拔萃)粹(纯粹)碎(碎石)易混淆。
隽juàn (言语、诗文)意味深长: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隽又读jùn同“俊”相貌清秀好看如隽秀。
窥kuī①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②暗中察看。
生词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熨贴:yùtiē贴切,妥贴。
坍圮:tān pǐ毁坏、倒塌。
灼烈:火烧、火烫般的。
1.课文思路《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前一个部分(1~7段) 主要说“我与地坛”,后一个部分(8~17段)则主要是说“我与母亲”,但仍与地坛保持着一种远远的呼应关系。
“我与地坛”作者一路款款道来,似乎不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只着意于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故往往是在每段的开头才有那么隐约的寥寥的交待:“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的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尽管一笔带过,却提示了文章的思路顺序,同时,又成为之后大片意绪发散的出发点,使得散漫的意蕴拢了起来,叙述上获得了“边叙边议”的效果。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情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探讨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园、亲情、生活的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欣赏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及背景。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4. 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课堂练习:1. 请学生谈谈对课文《我与地坛》的理解和感悟。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
我与地坛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哲理性思索。
2.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3.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关于‘我’的故事〞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活在,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医生告诉他,他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站起来了。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他迷茫、彷徨、失魂落魄,一度痛不欲生,多次想要早早结束短暂的人生。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生活欺骗了他,他欺骗了生活么?不,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所熟悉的史铁生是当代的著名作家。
我什么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呢?〔请生回答,再作总结〕如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假设琴弦》等,散文代表作《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
这些作品逐步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位置。
那么,是什么把一个人从人生的低谷拯救出来,是什么让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残疾人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呢?一个地坛有着如此般的神奇力量,它和作者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
〔二〕朗读感知,“地坛与‘我’〞1.请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朗读第3段,第5段,第7段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1〕齐读第三段中“四百多年里……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一部分。
这段文字写出了古圆的荒芜,朗读时语调语气要稍微沉重一些。
〔2〕齐读第五段中“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这一部分。
这段文字描摹细致,描写了园子里的生命,表达了“不衰败〞的现状。
朗读时语气可以轻快些。
〔3〕齐读第七段中“譬如祭坛……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2.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教材编写人员将其归属于阅读教学的“文本研习”中。
“文本研习”更多的侧重于通过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与“问题探讨””文学鉴赏”以及”活动体验”是有所不同的。
本教学设计就是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二、教材分析:新课程将《我与地坛》置于“珍爱生命”这一专题的“精神支柱”话题之下。
作为该话题教学的重点,《我与地坛》一文意在促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做深层思考。
课本《我与地坛》节选了原文的其中两章,这两章分别突出了怎样对待生命中的苦难,怎样理解母爱等主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不久,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人生的苦难体验和认识不足,所以在阅读文本时可能产生一定的沟通和体验阻碍;而且就思维发展程度来说,对于哲理性思辩性的语言的深层含义,学生理解起来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相对来说对第二节母爱这内容的理解反而会因为更有生活体验而显得容易一些。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课时数2课时。
四、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品味文章中的一些比较含蓄的语言(知识性目标)(2)理解文章的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性目标)(3)体会作者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心路历程,引发学生对人生的顽强精神和亲情的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五、重点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发的,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这两点,教学中以抓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六、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和读本《我与地坛》全文,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收集一些挫折人生的具体事例。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堂导入:以金华的2007年感动中华人物孟祥斌的事例和颁奖词导入。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巴金《灯》中的名言“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通过多媒体显示)--用鲜活的例子来导入,一下子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课内外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习到生活的拓展。
2.检查预习:提问学生《我与地坛》全文七节的基本内容。
只要做到大体理解就可以。
如能讲出“我因为残疾而常到地坛来”“母亲对我的挂念”“写一对夫妇来园里散步”“写一个唱歌的小伙子”“写一个运气不好的长跑者”“写一对兄妹”等就可以,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同时使学生对于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3.文本研习:探讨问题1:“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分析引导:重点理解“该”字的深层意义。
如同日常生活中说这句话的意思一样,文章中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我为什么该来地坛,即客观现实的情况,一是为什么该我来地坛,即自己的实际情况。
(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探讨问题2.那么文章中写到的我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情况呢?而地坛有是个什么特点的地坛呢?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分析引导:①地坛特点:(1)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剥蚀了古殿浮夸的琉璃……淡褪了……坍圮了……又散落了……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2)“园子无人看管……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3)“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补充介绍地坛的历史特点:老北京的“九坛八庙”的说法;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通过多媒体显示)②我的处境:“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摇着轮椅”“失魂落魄的人”“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找不到了……”“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以师生互动为主)③两者关系:如果把地坛看作一个人的话,可以理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比关系。
探讨问题3.荒芜冷落却富有生命力的地坛这个景,给于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我”什么启示,从而使作者重新振作起来呢?--分析引导:荒废的地坛与残废的作者,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荒废的地坛中的那些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等一个个生命个体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述说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启发了作者,也要按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下去。
(以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为主)探讨问题4.“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是什么意思?--分析引导:这些语句的含义,实际上都可以从作者与地坛的精神交流角度来思考,从作者与地坛的“残废与荒废”这个共同的命运的角度来思考。
4.教学反思:前面3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思考,探讨问题4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发言提出,这样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就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当然学生也可能提出其它语句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讨论。
解答前3个问题的目的,既在于理清文章第一节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从地坛中得到启迪的,思考作者是如何从痛苦走向坚强的,从而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第一节内容和作者情感的一个突破口。
(以师生互动为主)在进行上述探讨的时候,要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文章写地坛景物的语句,以利于体悟其中包含的情感。
(以学生活动为主)在探讨上述问题时,要联系到课前导入中关于孟祥斌救人行为的精神价值、关于被救女子轻生行为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更明确理解史铁生的面对灾难的顽强精神的宝贵。
(以学生活动为主)第二课时1、课堂导入:回溯文章的思路和前一课时的大概内容,过渡到本课时内容的教学。
2.文本研习:探讨问题1.文章第二节哪些语句刻画了作者的灾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探讨问题2.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沉痛心情?探讨问题3.文章哪些语句写了作者从母亲的一生中得到了生存的启发?--分析引导:“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些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是没有什么大难度,在学生回答之后,对重点语句做点拨并组织学生对相关语句进行集体朗读,以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加深对母亲的坚忍精神的理解;同时体会作者饱含感情的沉痛的反省性语言特色。
(以学生活动为主和教师指导为辅)3.课外拓展:(1)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以前学到的关于母爱或父爱等家庭亲情的文章诗词,对重要内容可以进行回忆性的学习。
如《游子吟》余光中的《乡愁》和朱自清的《背影》等或一些流行歌曲,可以选择其中的佳句师生共同进行赏析。
(2)发放作者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精神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名胜“江南第一家”,使理解其精神实质。
有关资料:江南第一家,即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而名冠天下。
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作为一个文化古迹,以其融古代建筑,风景名胜,民俗传统、儒家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品位,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部分学生对这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让学生做介绍教师补充。
目的之一也是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的文化传统。
)--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既要继续落实“母爱”这个内容,也要促使学生思考史铁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顽强精神,那么我们年轻的一代,要从他人身上学到什么的问题。
)4.小结反思:地坛是史铁生获得新生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是我的地坛,也是我和母亲的地坛。
地坛荒芜之下的生机,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伟大的母亲,则在不断的鼓舞我顽强地在人生路上走下去。
文章节选的后面几节内容,写了散步的夫妇,唱歌的小伙子,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一队兄妹等等,实际上都是围绕作者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来展开的。
孟祥斌的价值,不仅在于救了一个人,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他人有难,及时救助的精神;史铁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出了一些文章,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的面对生活的灾难的勇敢精神。
(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八、板书设计:地坛:荒芜但不衰败我:身残但志坚强-------人,活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母亲:生活的痛苦和对作者的理解和希望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痛悔以及获取的生存感悟-------人,活着还需要的是一种爱九、作业设计:(1)在阅读《我与地坛》全文和《秋天的怀念》的基础上,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2)发放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把握作者对祖母的“孝义”感情。
--上述两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拓宽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写作锻炼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思想认识。
(3)要求学生编写一段生动而翔实的“江南第一家”导游词,或编写一段景点介绍文章对“江南第一家”景点进行广告。
--这个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十、问题研讨:很多参考书都认为史铁生在遭受截瘫的重大打击的时候,是“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6月版第71页)。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必修二教学参考书2006年版,第2页)这样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本人觉得有点与学生作文中写自己碰到困难时想起伟大人物的名言从而勇气倍增一样,显得过于单纯和肤浅,有拔高景物的作用而忽视作者自身的潜在的面对生活打击虽痛苦不堪却仍不愿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的嫌疑。
我觉得作者自身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是自己走出困境的决定性因素。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能不能在这个角度对《我与地坛》全文做深入的挖掘?这是本人教学这篇文章后的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