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29(苏教版)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
我与地坛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哲理性思索。
2.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3.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关于‘我’的故事〞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活在,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医生告诉他,他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站起来了。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他迷茫、彷徨、失魂落魄,一度痛不欲生,多次想要早早结束短暂的人生。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生活欺骗了他,他欺骗了生活么?不,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所熟悉的史铁生是当代的著名作家。
我什么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呢?〔请生回答,再作总结〕如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假设琴弦》等,散文代表作《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
这些作品逐步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位置。
那么,是什么把一个人从人生的低谷拯救出来,是什么让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残疾人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呢?一个地坛有着如此般的神奇力量,它和作者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
〔二〕朗读感知,“地坛与‘我’〞1.请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朗读第3段,第5段,第7段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1〕齐读第三段中“四百多年里……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一部分。
这段文字写出了古圆的荒芜,朗读时语调语气要稍微沉重一些。
〔2〕齐读第五段中“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这一部分。
这段文字描摹细致,描写了园子里的生命,表达了“不衰败〞的现状。
朗读时语气可以轻快些。
〔3〕齐读第七段中“譬如祭坛……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2.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目的: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
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
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
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
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
《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三、授课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
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
(生答):大,雄伟,冷清……(四)内容分析:1、录音朗读1—5自然段,提回3个思考问题:(提示: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词语回答)(1)地坛有什么特点?(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2)残废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明确)失魂落魄。
(3)作者为什么喜欢到地坛去?(明确)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问)作者和地坛的感情联系?(明确)同病相怜,精神家园。
(问)地坛的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2、重点分析:第5段,园子里小生命活动对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死”疑问的启示。
分析方式:提问学生感兴趣的描写。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
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
“露珠轰然坠地”“草木窸窸窣窣”—对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关于“死”的问题思考所得:“一个人出生了……必然的节日”?明确:好好地活,顺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导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师问)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那到底要怎么样活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讨论: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学案【精品教案】.doc
《我与地坛》学案单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组朱丽杰【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地毯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二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晨读积累已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
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
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 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
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
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
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二、作家作品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二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地坛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以言表的感谢之情。
2.揣摩肯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思路和构造。
2.作者传达怎样复杂的情感。
3.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4.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设想:《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
本文教学设计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教学中,抓主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谈谈,我看xx央视春晚《千手观音》的感受。
朗读领舞邰丽华获xx《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词: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美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那么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也给我们千千万万人带来了生的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
二、熟悉文本1.朗读并正音2.思考:⑴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补充作者生平: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为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假设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我与地坛教案【教12我与地坛(节选)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唯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
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引诱,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稀少。
史铁生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唯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2016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重要段落;(2)理解并掌握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含义;(3)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涵;(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2)作者独特的表达技巧和文学风格;(3)学生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作者深沉情感的表达和内涵的把握;(3)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学风格。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2. 学生对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分析能力;4.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2. 地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3. 生僻词语和句式的解释资料;4. 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资料。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情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探讨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园、亲情、生活的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欣赏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我与地坛》,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及背景。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4. 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课堂练习:1. 请学生谈谈对课文《我与地坛》的理解和感悟。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生活。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法:激趣,点拨,引导,鼓励学法:诵读,感悟,交流,探究,练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圈划令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反复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设疑激趣,了解作者1、初识作者PPT(刘易斯与史铁生)师:这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
身边这位是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作为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他是史铁生“最喜欢和羨慕的人”,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散文《我的梦想》中,表达了自己对刘易斯的敬佩之情,这篇散文曾被人读給刘易斯听。
会面时,刘易斯把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給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
刘易斯伸出大拇指真挚地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惺惺相惜。
2、知人论世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
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以睿智的思想如灯塔一样指引了无数颗迷茫的心。
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PPT)请同学们仔细体悟:生:“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
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师:这段充满反思精神的内心独白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病痛、残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会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幻灯片三、四)下面让我们来地坛与作者的近照。
(简介史铁生)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出示幻灯片五)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请同学读。
(出示幻灯片六)。
(一):整体把握课文,解决生字词,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四: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钱梦龙提出三主教学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训练为主线"。
现代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我与地坛》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体现珍爱生命,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生命之美。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我与地坛》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我与地坛》也是史铁生用真挚的情感写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史铁生散文的写法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学习《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的生存启发。
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学生采用朗读吟诵法,入情体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应该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感受,领悟作者的思考;学习作者的散文风格和优美沉着的语言,增强朗读技能。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基础上使用问答法、在体会情感过程中使用朗诵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引发对生命的思索与认识,对母爱的感悟。
【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我与地坛、母亲之间内在的关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以及愧疚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研究母亲对我的生命启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中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作用。
2. 理解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意义。
2. 如何理解作者对母爱的深层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主题及象征、暗示手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母爱的感悟。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 请学生谈谈对作者母爱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续编)等,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阅读情况。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
最后,我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还有待提高。虽然我使用了PPT和视频等教学资源,但有些资源的质量并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选择更高质量的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我还会运用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例如,让学生分组研究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项目报告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计划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地坛,感受古园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直观感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基本背景。作者史铁生是一个经历了挫折和苦难的人,他在文中通过描述与地坛的种种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思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与地坛》中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与地坛的互动,从迷茫和无助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们通过学习《我与地坛》,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学会了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请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我与地坛》的教学让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的挑战性。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我也注意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对课堂的掌控不够等。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难点: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讨论法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四、听课文录音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并了解世界遗产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解地坛的文化意义;2.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地坛生成感情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展板,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2.准备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Step 2 预习准备(5分钟)请学生阅读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地坛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地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作文,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和体会。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感受和对地坛的理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Step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指标,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地坛产生了感情,深入体会到了地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段落;(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3)能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3)学会结合自身经历,体会作者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3. 背诵文章中的精彩段落。
三、教学难点1. 课文象征手法的深入理解;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作者情感;(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他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3. 选择一篇类似题材的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下周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象征手法的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情感体验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作业和日常生活中是否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二教案背景介绍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一直认为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在苏教版必修二中,地坛文化作为一篇重要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十分有帮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地坛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案。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坛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地坛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地坛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产生对地坛文化的兴趣并了解地坛文化的大致内容。
第二步:课文解读1.第一遍朗读课文,通过互动提问让学生了解地坛文化的基本情况;2.第二遍朗读课文,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点,分析课文具体内容,以此来深入了解地坛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3.第三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地坛文化在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步:文本解剖分小组让学生聚焦课文的一个段落,要求他们通过阅读、讲解、思考的方式,找出段落主题和主旨,理解文中难点,并总结文中形成段落的手段。
第四步: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地坛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个主题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各自的想法,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五步:总结提高通过展示相关文化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地坛文化兴趣;引导学生对地坛文化的分类总结,加深印象,并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查找、翻译和编辑地坛文化的相关信息,并对地坛文化进行评价。
教学效果在该教案的实施中,我发现学生对地坛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地坛文化的历史和地位,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在课后的评价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是一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趣有益的地理课。
结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29(苏教版)
导读:教学目标:
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感悟。
教学方法:教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教读课
课时:2课时
教具:自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对“生命”和“苦难”的感悟的内容。
2.把握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二、导入:
(电脑显示“贝多芬”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不幸耳聋后,
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誓言,作出不朽的伟大乐曲《命运交想曲》,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
我们今天学的文章同样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这就是——《我与地坛》(板书)。
三、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
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电脑显示作者简介和照片)
四、介绍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
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
曾经一度荒芜,后来政府修葺整理为地坛公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
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
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电脑显示地坛公园的图片。
)
五、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坛联系起来的?
①作者是怎样去地坛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摇着轮椅”。
②作者为什么“总是”去?(用原文回答)
明确:“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③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
明确:“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
④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电脑显示)地坛作者
荒↓↓双腿
芜↓↓残废
同病相怜
被人冷落←←→→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三处。
(全班诵读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这两段的地坛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主谓短语概括)
(电脑显示)琉璃剥蚀朱红淡褪柏树苍幽草藤茂盛
高墙坍圮雕栏散落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蝉脱
露珠滚动草木竞相生长
↓↓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
荒芜但并不衰败
明确:园子无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犹如无人烟的原野。
但地坛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芜,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坛拥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因此荒芜但并不衰败。
3.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
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概括为:生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既然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
所以,我虽然双腿残废了,但不应该消极,而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
)
4.作者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可是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明确:怎样活。
①全班同学朗诵六个“譬如”句,概括景物特点。
(电脑显示)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
②你们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六个“譬如”,调动了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落日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③问:这几句解释了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电脑显示)地坛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残志坚
我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继续赏析课文,理解作者对“欲望”的体会。
一、阅读第二部分回答。
1.写作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与痛苦?他又想到什么?(用原文回答)
(电脑显示)高兴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
中魔想写得更多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欲望
恐慌担心文思枯竭
悟出道理:人真正的名字:欲望。
2.作者如何看待欲望?
明确:人性的本质就是欲望。
消灭欲望,也就消灭了人性。
历史上,人类的进步是很多欲望推动的,但灾祸不少也是欲望造成的。
因此,它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二、讨论思考:
(学生的答案可能丰富多彩,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总结。
)
1.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人生、苦难有没有新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活、苦难之间的理解。
明确: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史铁生历经苦难,对痛苦有刻苦铭心的体验,但经过一番深刻的思索后,明白面对苦难,不能逃避,不言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让生命重新充满生机。
2.《我与地坛》包含着作者对生、死非常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
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你们对于生和死有过自己的思考吗?结合亲身的经历、体会,试简述你的感受。
明确:生,如果只为等死,人其实早已死去。
3.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人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欲望。
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
明确:欲望本身没有好与坏的问题,关键是你对待它的方式和内容。
三、布置作业:
1.人生如戏,其中的演员便是我们自己。
这场戏,变化莫测,难以预料。
但是,只要我们对人生的信念坚定执著,那么,就算打击再大,痛苦再多,也能化悲剧为喜剧。
请你以“感悟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不限,不少于800字。
四、下课。
附:「板书」
死生活
我←————→地坛
欲望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