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病与雷诺现象的区别
雷诺病的诊断标准
雷诺病的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雷诺病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毛细血管炎症,受累部位包括皮肤、口腔、眼睛、肺部、心脏等。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且类似于其他疾病,故在临床中进行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雷诺病的诊断标准,希望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
雷诺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病史是诊断雷诺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手指或脚趾因受寒而发生发紫、麻木、疼痛等症状,伴随着局部皮肤溃烂、坏死等表现。
患者还可能有关节疼痛、水肿、皮疹等全身性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有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史,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相关性疾病。
临床表现也是诊断雷诺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雷诺病常见的表现是受累部位发生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冷感觉、紫绀、局部溃疡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指(趾)尖或手(足)背皮肤的色素改变、硬化、溃烂等症状。
雷诺病还可能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眼睛干涩、心脏瓣膜病变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注意全身症状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雷诺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实验室检查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参数异常。
而自身免疫相关性检查如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磷脂抗体等也是诊断雷诺病的参考指标。
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的升高也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雷诺病的诊断中也有其价值。
X线、CT、MRI等检查可帮助了解雷诺病患者受累组织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心脏、肺部等深部器官的损害程度评估较为重要。
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炎等情况,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受到损害。
雷诺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检查结果,最终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雷诺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
雷诺氏病
• 整个病理过程,其主要病理改变在于毛细血管痉挛和 微循环障碍。
典型临床表现(1)
• 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亦有因情绪激 动,精神紧张而诱发者。 • 其发作时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肤颜色突然变白,继 而变为青紫,然后转为潮红,呈间歇性发作。 • 以手指多见而足趾少见。 • 发作常自小指与环指尖开始,随着病变进展逐渐扩展 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较少发病,伴有局部发 凉、麻木、刺痛和酸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感觉。 • 全身和局部温度时有降低,但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 正常。
常用药物
交感神经阻滞
• 交感神经阻滞
预 防
• 1.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寒,可饮少量酒。 • 2.不吸烟,避免应用各种收缩血管药物及β -受体阻 滞剂。 • 3.皮肤要保持清洁,避免创伤,及时治疗可引起血管 损伤的各种疾病。 • 4.室内保持温暖,定期消毒。 • 5.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 • 6.若患处有溃疡或坏疽时,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必要 时配合药物熏洗和外敷。 • 7.若兼见发热、恶寒、身痛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控 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9.影响神经血管机制的因素如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拐杖使用不当压迫腋部,肿瘤压迫 臂丛和锁骨下血管,颈椎病髓核破裂,周围神经炎, 脊髓空洞症或脊髓痨等。 10.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 (血沉增快的疾病)
临床表现
• 苍白、青紫和潮红为雷诺综合征皮色改变的三个阶段 • 皮色苍白是由于指(趾)端小动脉和小静脉痉挛,导 致毛细血管灌流缓慢,因而皮肤血管内血流减少或缺 乏。几分钟后,缺氧和代谢产物聚集,使毛细血管扩 张,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而毛细动脉血管扩张早于毛 细静脉,使血液在微循环处于“淤滞”状态,因而出 现青紫,后期毛细静脉血管扩张,大量血液进入血管 ,出现潮红现象;当有正常量的血流通过小动脉,毛 细血管灌流正常,发作停止,皮色恢复正常。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又称雷诺病(Raynaud's disease)或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是一种发作性血管病变,主要影响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液流动,常见于四肢末梢。
雷诺现象的主要特点是手指或脚趾突然出现僵硬、苍白或发绀,触摸时常伴有寒冷感,出现在短时间内,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后恢复正常。
雷诺现象的发作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白(白相)、发绀(紫相)和再充血(红相)。
发白相是指患者的手指或脚趾突然变得苍白,因为在血管痉挛的情况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局部缺氧。
发绀相是指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开始出现发绀,即发生了缺氧引起的组织色素代谢障碍。
再充血相是指发作结束后,患者手指或脚趾明显变得红润,血液重新充盈组织。
雷诺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内皮功能异常及血浆中内皮素水平增加有关。
一般认为,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末梢血管痉挛,并夹杂有局部低温、缺氧和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
这些异常改变最终导致小动脉和小静脉内皮功能受损,受累血管更易痉挛,并造成反复发作的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寒冷环境、情绪激动、应激、使用震颤设备、手指或脚趾长时间受压等。
此外,雷诺现象也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
对于雷诺现象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动、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和保持局部温暖。
一般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 避免寒冷刺激:尽量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佩戴保暖物品如手套、袜子等,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冷物品。
2. 纠正内分泌紊乱:有些患者的雷诺现象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需针对性治疗。
3. 药物治疗: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等,以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也可以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抑制交感神经活动。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第九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动是指因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相继出现皮肤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其中约半数患者病因不明,称为雷诺病(Raynaud disease);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者,称为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尚不明确。
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发作好见于秋冬季节,患者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常找不到任何潜在病因,仅仅是局部血管功能异常。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后淤胀所致。
目前认为前列腺素代谢、微循环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病理]早期血管的组织学正常,严重病例动脉的内膜增厚,中层肥厚:小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一般缓慢。
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
随着病情的延续,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雷诺现象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早期表现,一般好发于指、足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多对称性自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但很少超过手腕,主要是由于四肢末端细小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内血流量减少而突然发生;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皮温低,疼痛,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③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此时血管痉挛解除,动脉充血,皮肤潮红,皮温回升,可有刺痛,肿胀及轻度搏动性疼痛。
当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和自觉症状均恢复正常。
一般发作过程持续10多分钟,约1/3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必须将患肢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及其护理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及其护理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是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手指(脚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随后变紫、变红,伴随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
可以是原发的,即出现在无其他疾病者,称雷诺病(Raynaud′s phenomenon);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与其他明确疾病者,称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至今尚无一致看法。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继淤胀所致。
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早期无病理改变,病程长者血管内膜增厚,中层肥厚。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到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起病一般缓慢。
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
若干年后,病情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屁温低、疼痛;③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此时血管痉挛解除,动脉充血,皮肤潮红,皮温回升,可有刺痛。
一般发作过程持续10多分钟,约1/3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必须将患肢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
以上发作往往从某一手指开始,逐渐在其余手指出现类似症状。
多数病例只有手指发病,苍白到掌指关节水平明显消失。
手指和足趾同时累及也不少见,足趾单独发作者偶尔有之。
耳廓、面颊、颏及鼻尖的Raynaud现象较少见。
在系统性硬化病往往伴有多系统的雷诺现象,累及肺、肾、心脏的终末动脉。
非典型发作可仅出线苍白、发绀,无明显充血期;有些患者出现苍白后转潮红,或苍白、发作期间没有症状,体格检查可能完全正常。
有的患者可主诉长期手脚发冷,体格检查可见手指发凉和苍白。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血管外科。
雷诺综合征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皮肤(主要是手指)对称的发白、紫绀和潮红为其临床特点,常为情绪激动或受寒冷所诱发二、临床表现:雷诺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称为雷诺病,后者称为雷诺现象或雷诺综合征。
但他们的共同临床特征为:间歇性肢端血管痉挛伴疼痛及感觉障碍;寒冷或情绪激动时主要诱因;每次发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局部缺血期:指(趾)末端对称性发白、僵冷、皮肤温度降低、出冷汗,伴麻木、疼痛或蚁走感等,可有感觉障碍。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二)缺氧期:指(趾)发绀、肢端呈青紫状,界限明确,压之消失,伴疼痛、感觉障碍及皮肤温度降低,可延续数小时至数日。
(三)充血期:指(趾)动脉扩张,血管腔开放充血,皮肤温度上升,色泽转为潮红,伴跳痛或烧灼感,以后恢复正常。
部分晚期病例指尖溃疡或坏疽,肌肉和骨质轻度萎缩。
三、检查:(一)激发试验:①冷水试验:将指(趾)浸于4℃左右的冷水中1分钟,可诱发上述典型发作。
②握拳试验:两手握拳1分半钟后,在弯曲状态下松开手指,也可出现上述变化。
③将手浸泡在10~15℃水中,全身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更易激起发作。
(二)指动脉压力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指动脉压力同指动脉造影一样精确。
如指动脉压低于肱动脉压>5.33kPa(40mmHg),则指示为梗阻型。
(三)指温与指动脉压关系测定:正常时,随着温度降低只有轻度指动脉压下降;痉挛型,当温度降到触发温度时指动脉压突然下降;梗阻型,指动脉压也随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但在常温时指动脉压则明显低于正常。
(四)指温恢复时间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
浸冰水20s 后,指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10min,而本征患者常延长至20min以上。
(五)指动脉造影和低温(浸冰水后)指动脉造影:此法除能明确诊断外,还能鉴别肢端动脉是否存在器质性改变。
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和雷诺病合称雷诺综合征,最早由Raynaud医生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是由于间歇性末梢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引起的一种血管疾病。
雷诺病指找不到任何潜在病因,仅仅是局部功能异常,症状和病程缓和的血管疾病;而出现雷诺现象的人则患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和病情比较严重,二者均与免疫功能缺陷性有关。
本病发作与温度有关,好见于秋冬季节,病人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雷诺现象简介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Rp)也称雷诺综合征。
特点是肢端接连出现苍白、雷诺现象发紫和潮红三相反应,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
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
发作时先手指发凉、皮肤明显苍白、发僵,甚至手指活动困难,同时有麻木和针刺的感觉,继而颜色加深,呈深红色或青紫色,严重时部分指甲也发紫,之后皮肤颜色变浅,呈弥漫性潮红,跳动感觉增强,最后恢复正常。
反复发生的雷诺现象可使局部发生溃疡、萎缩、硬化以至坏疽。
但更多见的是手指(足趾)的各种营养变化,往往指端变尖或柠状指甲也可以扭曲变形。
雷诺现象可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病因不明,是一种良性的肢端小动脉痉挛症,也称雷诺病,多见于女性。
后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即雷诺现象在其他疾病中的表现。
最近研究表明,雷诺现象不仅累及肢端,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内脏也可发生雷诺现象,主要累及肺脏、心脏、脑和肾脏,至于雷诺现象能否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各家报道不一。
疾病病因病因至今尚无一致看法。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继淤胀所致。
现在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疾病机理肢端雷诺现象发生的机理关于雷诺现象发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综合各家学说认为有以下几种因素。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诊疗与护理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诊疗与护理雷诺现象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多由寒冷或情绪波动及其他因素影响引起肢端细小动脉痉挛,继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伴以疼痛和感觉异常,并因温暖而恢复正常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原因不明,称为雷诺病;后者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称为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达2%~14%,但其高低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有关。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免疫系统疾病如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
2.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如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等。
神经系统疾病视丘下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炎和神经损伤等。
3.职业性因素反复振动性损害、小鱼际铁锤综合征等,常见于铸铁工、机械工、打字员、钢琴家等,还有在寒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等因素。
4.药物因素麦角及其他抗痉挛剂、β受体阻滞剂、避孕药、环孢素、重金属盐及停用硝酸甘油等。
5.其他因素如疲劳、血液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动脉直接损害、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等。
雷诺现象和(或)雷诺病的发生可能涉及交感神经支配的血管受体活性增强、内皮细胞受损、可产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神经的缺陷或体温调节中枢的某种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
早期或病情轻者无病理改变。
后期或病情严重者小动脉内膜增生、肌层纤维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少数患者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若干年后,病情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典型发作分缺血期、缺氧期及充血期3期。
①缺血期:指(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①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皮温低,疼痛;①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有轻度烧灼样胀痛及搏动性疼痛。
以上发作常从某一手指开始,逐渐在其余手指出现类似症状。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病因】(一)发病因素现在有关雷诺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普通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严寒刺激相称部分的雷诺综合征病人生活在气候较为严寒的北欧、北美、英国、中国北方等地,典型的雷诺综合征发作往往是在受到严寒刺激后,发作的频度和程度也与气候的严寒程度有关。
2.精神因素雷诺综合征的病人中以交感神经兴奋型者居多,有一部分病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下也会诱发,可能是因病人血管运动神经中枢处在紊乱状态,使得末梢动脉平滑肌张力增高,对刺激敏感度增加所致。
3.内分泌因素雷诺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病人症状在经期加重,孕期减轻,因此考虑可能与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
4.职业因素在长久从事振动性作业(如汽钻、电锯)的工人中间,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可高达 50%,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在 125Hz 时,对手指末梢动脉的冲击张力相称大,病理上可出现内膜下层纤维化的体现。
另外,在冷冻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有相称一部分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病人,在随访中会体现出原发疾病,这些疾病所引发的肢体远端缺血性变化重要是由动脉硬化或者慢性动脉炎症,局部血栓形成造成末梢动脉闭塞所致,而并非简朴的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雷诺综合征发作时典型的三联征为手指苍白、青紫和潮红。
手指苍白重要是由于小动脉强烈痉挛造成毛细血管灌流缓慢,因而皮肤血管内血流减少或缺少所致;几分钟后由于缺氧和代谢产物积聚使毛细血管可能还涉及小静脉稍微扩张,有少量血流入毛细血管,快速脱氧后引发青紫;肢端血管痉挛解除,大量血液进入扩张的毛细血管,即出现反映性充血,皮色转为潮红;当血流量恢复后,毛细血管灌流正常,发作即停止,皮色恢复正常。
研究雷诺综合征发作时血管收缩的发病机制已有一种世纪。
雷诺认为雷诺综合征是神经功效异常所引发,但这种理论被 Lewis 所否认,Lewis 在临床上重复用局麻药封闭雷诺综合征患者的自主和体壁神经,但并不能有效地制止雷诺综合征的发作,他认为雷诺综合征发作是由于局部血管功效缺点,在严寒等刺激下血管壁高反映所引发。
雷诺氏病 ppt
-
13
非典型表现
• 少数病人开始即出现青紫而无苍白阶段,或苍白后即 转为潮红,并无青紫。发作时桡动脉搏动不减弱。发 作间歇期除手指皮温稍冷和皮色略苍白外,无其他症 状。
• 发病一般见于手指,也可见于足趾,偶可累及耳朵和 鼻子。症状发作呈对称性为雷诺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 征。例如两侧小指和无名指常最先受累,继而延及食 指和中指。拇指则因血供较丰富很少累及。两侧手指 皮肤颜色改变的程度、范围也是相同的。少数病人最 初发作为单侧,以后转为两侧。
•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常见于青年女性,男 性与女性发病的比例约为1:10.
-
4
病因
• 1.特发性雷诺综合症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寒冷刺激-病人对寒冷刺激极为敏感,怕冷是病人普遍
的主诉。此病在寒冷地区的发病率比较高。在疾病初 期,雷诺现象多在寒冷季节出现,而在温热季节临床 表现常会好转或消失。晚期病人,由于引起动脉痉挛 的临界温度上升,所以在夏季阴雨时也有轻度的皮色 变化。 • 神经兴奋-病人多属交感神经兴奋类型,中枢神经功能 多处紊乱状态。病人的血管运动神经中枢极不稳定, 同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也是小动脉对寒冷刺激敏感的 重要条件。
致毛细血管灌流缓慢,因而皮肤血管内血流减少或缺 乏。几分钟后,缺氧和代谢产物聚集,使毛细血管扩 张,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而毛细动脉血管扩张早于毛 细静脉,使血液在微循环处于“淤滞”状态,因而出 现青紫,后期毛细静脉血管扩张,大量血液进入血管 ,出现潮红现象;当有正常量的血流通过小动脉,毛 细血管灌流正常,发作停止,皮色恢复正常。 • 整个病理过程,其主要病理改变在于毛细血管痉挛和 微循环障碍。
-
8
发病机制(2)
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 7.免疫和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
雷诺氏病与雷诺综合征
雷诺氏病与雷诺综合征1862年雷诺(Raynaud)首先描述一种疾病:寒冷或情绪激动可出现肢端皮肤颜色间歇性改变,表现为先是皮色苍白,继而转为紫绀,再转为潮红,最终恢复正常,并指出发病机理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
本病可见于肢端动脉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也可在肢端动脉有闭塞性病变时出现,同时肢端可并发对称性溃疡坏疽。
以后学者都将这类疾病称之为雷诺氏病。
1901年Hutchinson指出雷诺所描述的手指皮肤颜色改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不同病因的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临床表现。
Hutchinson的意见受到人们的重视。
1932年Allen等建议将具有肢端皮肤颜色间歇性改变的患者,分为雷诺病和雷诺现象。
两者均表现为相似的血管痉挛症状,但前者没有潜在疾病,病情较轻;而后者兼患有一种或多种其它的疾病,病情常较严重,并可出现肢端坏疽。
鉴于当时免疫学进展远未达到现代医学水平,这一分类方法纯属根据临床观察提出。
1957年Giffora等报道一组典型雷诺综合征发病后较长时间发现相关的疾病。
1965年Tohnston等报道随访75例被认为雷诺病的患者,发现19%患有全身硬皮病。
1981年Porter报道了他对10年内经治的219名雷诺综合征患者的随访结果,发现79%(155例)存在结缔组织病、动脉闭塞性疾病等原发疾病。
仅29%(64例)没有发现原发疾病。
经过长期研究,许多学者都认为雷诺病患者在肢端皮肤颜色改变多年以后,可出现明显的结缔组织病。
因此,认为没有必要将雷诺病症再分为雷诺病和雷诺现象,而统一命名为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最常见于青年女性,约占60%~90%,多继发于其他情况,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闭塞性动脉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闭塞性动脉炎,胸廓出口狭窄综合征),神经源性病灶,药物中毒(麦角,二甲麦角新碱,血浆蛋白异常症,粘液性水肿,原发性肺高压和创伤等)。
症状表现为手指(亦可见于足趾)端间歇性苍白和发绀,每于寒冷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是一种以手指或脚趾数目减少、颜色改变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血管异常有关。
雷诺现象分为原发性(原发性雷诺病)和继发性(继发性雷诺现象)两种类型。
原发性雷诺病是一种以发作性、双侧性手指或脚趾局部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这种疾病的发作与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
在发作时,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会先变白,然后变为青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发作过程中可能伴有疼痛、麻木和触觉异常。
发作结束后,患者的血液循环会恢复正常,但可能出现手指或脚趾过度充血,暖和时反复发作的特点。
继发性雷诺现象是指与某些疾病和症状有关的雷诺现象。
这些疾病和症状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动脉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神经疾病、外伤或化学物质(如霉菌感染、化学物质中毒)等。
继发性雷诺现象的症状和表现与原发性雷诺病相似,但与潜在病因相关。
原发性雷诺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到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调。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液供应受限,导致发作性缺血。
此外,炎症因子的释放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继发性雷诺现象通常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关。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引发雷诺现象。
动脉疾病和血栓形成可能通过血栓导致局部缺血。
诊断雷诺现象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
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在寒冷刺激下出现发作性的颜色变化和感觉异常。
医生还可以检查患者的血流速度、皮肤温度和血液氧饱和度来帮助确诊。
治疗雷诺现象的方法多样,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对于原发性雷诺病,患者可以采取保暖措施,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
在发作期间,可以用温水浸泡受影响的手指或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或钙拮抗剂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雷诺氏综合症
雷诺氏综合症雷诺氏综合症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
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症,本病于1862年由雷诺首先提出故名。
传统上将雷诺症状者分为二类型:1、原发性即雷诺病,不能找到任何潜在疾病而症状和病情缓和者。
2、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兼患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和病程比较严重者。
目前多已把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归并,统称为雷诺综合症。
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是后者,约占本症的2/3。
而雷诺病则少见。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常见于青年女性,男性与女性发病的比例约为1/10。
根据雷诺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血痹"、"寒痹"、"脉痹"等范畴。
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四肢远端(手指为主)对称性的间歇苍白-紫绀-正常等皮肤颜色变化及感觉异常、疼痛等。
常因局部受寒或情绪激动诱发。
雷诺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另一特征为两手指或足趾症状有明显的对称性,不仅范围,即在程度上对称也很鲜明。
如果长期、单指受累,则提示局限性器质性动脉阻塞,一般解除寒冷刺激后,皮肤颜色由苍白、青紫经过潮红阶段恢复正常的时间大致是15~30分钟。
病程进展缓慢,但随病程延长,约1/3患者发作频繁,每次持续可达1小时以上,伴有手(足)水肿,甚至温暖季节时只要环境温度轻微变化或情绪稍微激动皆可引起发作。
病情严重者可呈持续发作状态,有局部组织营养障碍性变化,如皮肤萎缩或增厚,或皮肤光薄,皱纹消失,指垫消瘦,指甲纵向弯曲或脆裂,指端出现浅表性小溃疡,甚至局限性坏疽。
临床分期为缺血期、缺氧期、充血期、坏死期四期。
病理表现为早期由于寒冷刺激神经兴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动脉及小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而出现皮肤苍白,几分钟后,缺氧和代谢产物聚集,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而毛细动脉血管扩张早于毛细静脉,使血液在微循环流动不好,处于“淤滞”状态,因而出现青紫,后期毛细静脉血管扩张,大量血液进入血管,出现潮红现象。
贵州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992
贵州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104)(总分93.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哪项不是明确坐骨神经痛病因的辅助检查A. 肌电图B. 腰椎MRIC. 盆腔CTD. 骨关节X线摄片E. 腰椎穿刺2. 交感神经兴奋时不引起下列哪种变化A. 瞳孔散大,眼裂增宽,眼球突出B. 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C. 支气管平滑肌放松,支气管扩张D. 胃肠道蠕动分泌功能抑制,血糖升高E. 凝血时间延长,脾脏收缩3. 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 支配心脏、肠管、血管收缩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 支配血管扩张、汗腺和子宫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4. 以下有关面偏侧萎缩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 累及面部皮肤、皮下结缔组织,但不会影响到骨骼B. 单侧面部皮肤、皮下结缔组织萎缩,面肌力一般不受影响C. 为一侧面部慢性进行性组织萎缩,如范围扩大可发展至累及躯干和肢体D. 常与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有关或并存E. 常与硬度病有关或并存5. 下面哪个疾病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A. 红斑性肢痛症B.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C. 雷诺病D.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E. 偏侧萎缩症6. 女性,43岁,乏力半年,伴间断低热,近3周自觉吞咽困难,化验ANA阴性,CK及LDH明显升高,可能的诊断是A. 食管贲门失弛缓B. 多发性肌炎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食管肿瘤E. 重症肌无力7. 诊断癫痫通常主要依靠A. 脑电图检查B. 神经系统体检C. 脑CTD. 临床表现E. 脑脊液检查8. 以下临床表现为髓内病变所致的是A. 感觉障碍为传导束性,一侧开始B. 痛温觉障碍自下向上发展C. 脑脊液蛋白增高明显D. 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节段性肌无力和萎缩E. 早期根痛剧烈,部位明显9. 下列不符合典型的急性脊髓炎脑脊液特点的是A. 压力正常B. 外观无色透明C. 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D. 压力明显升高E. 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10. 脊神经的组成是A. 31对B. 28对C. 32对D. 30对E. 36对11. 感觉平面有助于判断病损部位,可据体表判定受损节段,上腹壁反射对应的脊髓反射中枢位于哪个节段A. T6-7B. T7-8C. T4-5D. T5-6E. T9-1012. 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A. 病变节段以下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消失B. 病变节段以下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C. 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浅感觉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触觉保留D. 病变节段以上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E. 病变节段以下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浅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13. 右侧颈,胸:后角受损时产生A.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B. 左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C.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D.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E. 右肢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14. 与急性脊髓炎腰穿不符的一项是A. 糖、氯化物正常B. 压颈试验通畅C. 外观五色透明D. 蛋白明显减低E. CSF压力正常15. 患者四肢瘫痪,但无颅神经障碍其病变在A. 延髓B. 颈髓C. 小脑D. 桥脑E. 中脑16. 脊神经的组成,哪项是错误的A. 腰段5对B. 胸段9对C. 尾段1对D. 骶段5对E. 颈段8对17. 坐骨神经痛最易受影响的反射是A. 膝反射B. 踝反射C. 病理反射D. 腹部反射E. 肛门反射18.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急性期首选什么治疗A. 手术治疗B. 康复训练C. 口服B族维生素D. 卧硬板床E. 针灸19. 下列哪项不是雷诺病的临床特点A. 多发生于女性,与寒冷、情绪紧张有关B. 表现为间歇性肢端血管痉挛,伴有疼痛及感觉障碍C. 发作可分为痉挛期、缺血期及充血期D. 缺血期表现为双手指(足趾)、鼻端、外耳对称性地从末端开始突然发白、发凉,肢端皮肤温度降低E. 充血期动脉充血,皮肤温度上升,色泽先转潮红,以后恢复正常20. 以下可加重红斑性肢痛症的是A. 吸烟B. 平卧C. 感染D. 情绪激动E. 长时间站立21. 男患,20岁,半年前起反复出现双手双足皮肤阵发性皮温升高,潮红、肿胀和剧烈烧灼痛,以夜间发作频繁。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徐天华;林俊萍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6(013)007
【摘要】@@ 雷诺现象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多由寒冷或情绪波动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引起肢端细小动脉痉挛,继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伴以疼痛和感觉异常,并因温暖而恢复正常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原因不明者,即原发性者,称雷诺病,也有称为肢端动脉痉挛病.而继发性者,即症状性(伴发于其他疾病),则称雷诺现象.多发生于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5;年龄常在20~40岁之间,并多发于冬季.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徐天华;林俊萍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当归四逆汤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雷诺病的Meta分析 [J], 黄萍萍;杨爽;杨梦霞;马苗;郭怡鲲;李新民
2.王松龄治疗雷诺病的思路和经验 [J], 赵景州;李柱;候园园;王松龄
3.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6例雷诺病的体会 [J], 刘全球;郭天鹏
4.针灸治疗雷诺病的优势及机制探析 [J], 周梦圆; 骆政杰; 胡轩铭; 陈朝明
5.雷诺病 [J], 唐柱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诺病和雷诺现象诊断
雷诺病和雷诺现象诊断
……
诊断
雷诺病与雷诺现象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双侧性,无基础疾病.在
雷诺病,一般不存在皮肤的营养障碍和坏疽,即使出现,只累及很小面积,且尽管发病多年,症状无进行性加重.
在雷诺现象,有基础疾病,例如硬皮病,可有皮肤绷紧或增厚,手,臂或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吞咽困难;指尖痛性营养性溃疡;以及有关其他系统的症状.腕部脉搏通常存在,但Allen试验常示腕
部远端桡或尺动脉分支闭塞.该试验的检查方法如下:检查者面对病人,置大拇指于病人一手的桡尺搏动之上.在病人紧握拳以
排出手中的血液后,检查者压迫动脉.当病人放开拳,手是苍白的.检查者然后放开对桡动脉的压力而保留对尺动脉的压力.如腕以下桡动脉的压力是完整的,血流畅通,手迅速转红.如动脉有闭塞,手依然苍白.该手法重复时放开尺动脉,保留压迫桡动脉.Allen
试验在雷诺病则常为阴性.无创性试验用体积描记器测受累手指暴露于寒冷前后的变化可区分血管闭塞或血管痉挛.
第1页。
雷诺现象及雷诺氏病PPT课件
4
三、病因
1 .寒冷刺激:病人对寒冷刺激极为敏感,怕 冷是病人普遍的主诉。此病在寒冷地区的发病 率比较高。在疾病初期,雷诺现象多在寒冷季 节出现,而在温热季节临床表现常会好转或消 失。晚期病人,由于引起动脉痉挛的临界温度 上升,所以在夏季阴雨时也有轻度的皮色变化。
5
2 .神经兴奋:病人多属交感神经兴奋类型, 中枢神经功能多处紊乱状态。病人的血管运动 神经中枢极不稳定,同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也 是小动脉对寒冷刺激敏感的重要条件。
2
雷诺现象:指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以及其它因 素影响下,以血管运动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为基础, 发生肢体末梢(双侧手指,足趾)动脉阵发性痉挛, 呈现手足皮肤颜色间歇性变化为主的一类疾病。 这种苍白一紫绀一潮红一正常的皮肤颜色间歇性 变化。
3
二、病理生理变化
雷诺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分三期: ①痉挛缺血期:指、趾动脉最先发生痉挛,继之毛 细血管和小静脉亦痉挛,皮肤苍白。 ②淤血缺氧期:动脉痉挛先消退,毛细血管内血液 郁滞、缺氧,皮肤出现紫绀。 ③扩张充血期:痉挛全部解除后,出现反应性血管 扩张充血,皮肤潮红。然后转为正常肤色。
13
六、雷诺病皮色变化特点
1.先从一个手指开始,其顺序多是第4、第5、第3、 第2手指;而拇指血液循环丰富,所以皮色变化只 在病情严重者才出现。 2. 从手指的末节开始,逐渐向全指和手掌扩展,但 很少超过腕骨区域。 3.一般发生在手指,且呈对称性。
14
在发病的初期,有作的次数减少,动脉痉挛持续时间较短,或很 少发作。病情较重者对寒冷更为敏感,故在冬季 不能在室外活动和工作。
雷诺现象与雷诺 氏病
1
一、定义
雷诺综合症属动脉痉挛性疾病,是肢端小动脉痉 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征。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者即雷诺氏 病,本病的发生无任何与之相关的全身疾病或可 确定的基础病因。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 ,即有引 起雷诺现象的基础疾病。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 是后者,约占本症的2/3。而雷诺病则少见。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风湿内科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2015-08-11 69302 0雷诺现象( Raynaud phenomenon)是指因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相继出现皮肤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其中约半数患者病因不明,称为雷诺病( Raynaud disease);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者,称为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尚不明确。
多有寒冷、情绪波动及其他诱发因素,发作好见于秋冬季节,患者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常仅仅是局部血管功能异常。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
目前认为前列腺素代谢、微循环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病理】早期血管的组织学正常,严重病例动脉的内膜增厚,中层肥厚,小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一般缓慢。
雷诺现象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早期,好发于手指、足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多对称性自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但很少超过手腕;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皮温低,疼痛,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③充血期:一般保暖时自动发生。
个别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
以上发作往往从某一手指开始,逐渐在其余手指出现类似症状。
多数病例只有手指发病,手指和足趾同时累及也不少见,足趾单独发作者偶见。
雷诺现象严重者指端出现溃疡、坏疽或手指变短。
耳廓、面颊、颏及鼻尖的雷诺现象较少见。
发作间期可以没有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雷诺现象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诱因,肢体远端相继出现苍白、青紫及潮红的皮肤改变,无其他系统疾病可解释的典型病例不难诊断。
雷诺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断
雷诺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是由于间歇性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以阵发性肢端皮肤苍白、发绀和潮红为特征。
本病可分为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前者指不能找到任何潜在疾病而症状和病程缓和者;而后者则兼患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和病程比较严重。
因二者均与免疫功能缺陷性有关,因而目前多把雷诺病和雷诺现象,统称为雷诺综合征。
常为情绪激动或复感寒冷所诱发,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所致。
早期小动脉无明显异常,以后血管内膜增厚,使小动脉管腔狭小,血流减少,少数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局部组织营养障碍。
本病好发于秋冬季节,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0。
少数呈家族性发病。
中医学虽无“雷诺综合征”病名,依其临床表现,属“手足厥寒”、“四肢厥冷”、“脉痹”等范畴。
远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即有相似记载:“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直接指出本病的证治。
继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厥冷候》曰:“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
”明确指出本病的病机为正虚气血不足,寒凝脉络,四末失养。
至清代《医宗金鉴》又进一步论述:“脉痹,脉中血不和而色变也。
”纵观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气虚血瘀、阳虚寒盛为发病的主要因素,而情志刺激和寒邪乘袭为发病的重要条件。
在症状方面强调四肢厥冷,色变,脉微细为其特点,治疗上注重益气化瘀与温阳散寒相结合,并辅以外治法以加强疗效。
常用方剂有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妙勇安汤等,均有一定疗效。
二、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好发于手指,为对称性,有时双足也受累。
常因寒冷和情绪紧张而诱发。
(2)典型发作时皮肤呈三相改变,即以苍白、发绀和潮红顺序发生,患者自觉手指发凉、麻木、刺痛感,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
山东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42)_真题-无答案165232
山东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42)(总分94.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膝腱反射中枢在A. T12~L2B. L1~L3C. L2~L4D. L3~L5E. L5~S22. 男患,70岁,右侧肢体无力一年余,查体右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力4级,右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力3级,其病变部位为A. 左上胸髓B. 右上胸髓C. 双侧颈膨大D. 左侧颈膨大E. 右侧颈膨大3. 男患,79岁,急性起病,出现两眼向右侧凝视,右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部位是A. 左侧额叶B. 右侧额叶C. 左侧内囊D. 左侧脑桥E. 右侧脑桥4. 对确诊颅内动脉瘤意义最大的检查是A. CTB. MRAC. PETD. MRI增强E. DSA5. 医学生的学习方法,应除外A.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B. 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C. 以研读参考书为突破口D. 联系症状学和临床实际E. 采取综合分析和整体观点,逐步提高临床技能6. 以下关于CMT病理描述错误的是A. 感觉及运动纤维数目减少B. Ⅰ型为轴索变性C. 腓肠神经活检见洋葱头样结构D. 肌肉损害表现为失神经支配E. 自主神经相对保持完整7. 下列哪项不是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年龄C. 睡眠D. 吸烟E. 饮酒8. 患者,35岁,白天在一般生活及工作中突然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张口、垂颈、不能说话、瘫倒在地,持续30秒后缓解,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每月发作1~2次。
最可能的诊断是A. 重症肌无力B. 周期性麻痹C. 癔症性瘫痪D. 失张力发作E. 发作性睡病9. 脑出血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轻度脑膜刺激征,颇似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出血部位A. 脑干B. 丘脑C. 尾状核D. 小脑E. 壳核10. 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 皮质类固醇激素B. 20%甘露醇静脉滴注,2~4次/日C. 选用适当抗生素D. 处理排尿障碍及防治尿路感染E. 防治压疮1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主要部位在A. 脊髓前索和侧索B. 脊髓前索和后索C. 脊髓后索和侧索D. 脊髓前角和侧索E. 脊髓前角和后索12. 女患,38岁,2周前出现头痛、鼻塞、流鼻涕和全身酸痛,5天前出现颈背疼痛,伴四肢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原发性者即雷诺病(Raynaud disease),本病的发生无任何与之相关的全身疾病或可确定的基础病因。
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即有引起雷诺现象的基础疾病。
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是后者,约占本症的2/3。
而雷诺病则少见。
病因分析:
雷诺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因某些病例每于经期加重。
患者常有家族史,亦可能与遗传有关。
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10。
雷诺现象可见于很多原发的基础疾病,最常见的是结缔组织疾病,特别是硬皮病。
系统性红斑狠疮、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等亦可发生。
其他原因有: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冷球蛋白血症,神经血管受压性疾病如胸廓出口综合征,长期应用震动性工具的职业病如气锤病等。
此外,应用某些药物如麦角和β阻滞剂等亦可引起。
雷诺现象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的多见于女性;男性则多为中老年患者继发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