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教学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 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 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则威严愈减。光靠亲族的情谊 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何况姬周帝国之外本来 就有不受这两种链索拘束的势力。
—— 张 荫 麟 《 中 国 史 纲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 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 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殄灭人命,实行“人殉”制。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2)德治与法治之争——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鲁昭公六年)三月(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叔向使 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 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 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 而征于 ( 刑 ) 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 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3)儒家的德治思想
代 表
孔子
孟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 张 荫 麟 《 中 国 史 纲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 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 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殄灭人命,实行“人殉”制。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2)德治与法治之争——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鲁昭公六年)三月(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叔向使 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 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 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 而征于 ( 刑 ) 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 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3)儒家的德治思想
代 表
孔子
孟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课件
》
②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六谕”
(2敦)孝积弟极以作重用人:伦,有笃利宗于族维以护昭社雍会睦,秩和序乡,党加以强息基争讼层,社重会农治桑理以;足衣食,尚节俭以 惜财用,隆学校以促端进士了习儒,家黜异文端化以和崇传正统学道,讲德法的律传以播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
春秋战国
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
子产“铸刑书”
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
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早期国家已—经—有武了树法臣律:(《习中惯国法成)文法的起源》
特点 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由贵族掌控,有明显的阶级性。
孟子与梁惠王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材料: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 税敛。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韩非子·有度》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 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 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 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 的需要。商鞅与秦孝公
——《教师教学用书》选必1第113页
④秦朝严刑酷法二世
而亡的教训。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探究:结合所学和材料,思考“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何影响?
材料: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 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 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 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 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完美PPT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①颁行法令,奖励耕战 ②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③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
理论来 源
人性恶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难势》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与法治之争 (5)社会影响 ➢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 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长孙无忌《唐律疏议》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唐朝的教化
➢ 《大唐开元礼》: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 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 的集大成。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室礼制社会秩 序崩坏。
➢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
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 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 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则威严愈减。光靠亲族的情谊 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何况姬周帝国之外本来 就有不受这两种链索拘束的势力。
第 八 课
目 录
概念解析
法治: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 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 “君权之上”、“国权至上”的法治。
礼教: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 因其重视名份,又称名教,即以名为教。礼教思想统治影响 中华民族两千余年。对名教系统的破坏行为称为"僭越"。
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敛 ②重视民生与民意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课堂探究】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 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 立。(3分)
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课堂探究】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2018年课表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 ③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 曾数次重修《问例。 ④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 第3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
拓宽教材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 以叔向为代表的贵族阶级为何反对颁布成文法?这场辩论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原因:维护贵族统治,法律不公开,贵族拥有解释法律、免于刑罚的 特权。 实质:是一场新旧势力的权力之争。
图解历史
《韩非子》中的核心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 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 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 了重大影响。
史论史识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的不同
项目
德治
法治
哲学基础 源自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 源自法家思想,以“法”为基础
政治思想 “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性论 性本善
性本恶
统治方法 重视统治者的教化和道德 君主应当实现专制,提倡法、术、势
历史观 违背时代发展趋势
演变
①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 ②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 唐律疏议 》
特点 唐律是 礼法结合 的典范
影响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 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唐朝的礼治
内容 732年,唐朝政府颁行《 大唐开元礼 》,分吉、宾、军、嘉、凶 五礼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教你读史
① 中国古代法律自成体系,属于中华法系 ② 中国古代法律皇权色彩浓厚 ③ 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征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 的原因。
提示 特点: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皇帝掌握立法权;以礼入法,以礼入刑,礼法 并行。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法律受 其伦理纲常思想的影响。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2张PPT)
原因: 自然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儒家思想;
探究五: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概念:中国传统“教化”是国家为整合社会行为,通过学校 、家庭、社会和法律等途径,对整体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化、 伦理道德教化和法律规范教化的过程。
宋朝:理学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明清: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乡约与法律合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材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 思是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 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 动之以利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的意思是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
探究三:历史解释——汉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 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 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汉宣帝下诏 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 殊死。”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观点相一致。当时 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 量刑,这被称为“春秋决狱”。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春秋决狱”体现的法制特点,并 简析其影响。 特点: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影响: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扩大儒学影响,维护统一。但将道德凌驾 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
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项。
3. (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
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探究五: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概念:中国传统“教化”是国家为整合社会行为,通过学校 、家庭、社会和法律等途径,对整体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化、 伦理道德教化和法律规范教化的过程。
宋朝:理学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明清: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乡约与法律合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材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 思是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 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 动之以利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的意思是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
探究三:历史解释——汉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 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 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汉宣帝下诏 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 殊死。”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观点相一致。当时 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 量刑,这被称为“春秋决狱”。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春秋决狱”体现的法制特点,并 简析其影响。 特点: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影响: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扩大儒学影响,维护统一。但将道德凌驾 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
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项。
3. (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
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优秀课件】
法家:“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 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儒家:“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律十八种》 《效律》 《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北宋.周敦颐
宋明理学
“天理流行,触 处皆是……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之 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南宋.朱熹
理学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
《小学集注》(宋.朱熹)教人以洒 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 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的基础, 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
•
6.根据劳动定额,组织班组开展劳动 竞赛, 实行按 劳分配 。
•
7.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勇于正视自己 ,正确 地看待 自己和 别人。 一般说 来,人 们容易 看到自 己的优 点,归 功于己 ;看别 人却往 往会看 到缺点 ,责误 于人。 这是一 种心理 学现象 ,我们 应该在 自己的 不断成 长和进 步中克 服它
八 礼(社会礼节)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七 教(人伦关系)
父子 兄弟 夫妇 君臣 长幼 朋友 宾客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十恶:谋反、谋大逆、 谋叛、恶逆、不道、大 不敬、不孝、不睦、不 义、内乱
唐《唐律疏议》书影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伦理道德和法律结合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周朝礼乐制度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元士三也。
——《韩非子.有度》
儒家:“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律十八种》 《效律》 《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北宋.周敦颐
宋明理学
“天理流行,触 处皆是……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之 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南宋.朱熹
理学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
《小学集注》(宋.朱熹)教人以洒 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 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的基础, 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
•
6.根据劳动定额,组织班组开展劳动 竞赛, 实行按 劳分配 。
•
7.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勇于正视自己 ,正确 地看待 自己和 别人。 一般说 来,人 们容易 看到自 己的优 点,归 功于己 ;看别 人却往 往会看 到缺点 ,责误 于人。 这是一 种心理 学现象 ,我们 应该在 自己的 不断成 长和进 步中克 服它
八 礼(社会礼节)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七 教(人伦关系)
父子 兄弟 夫妇 君臣 长幼 朋友 宾客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十恶:谋反、谋大逆、 谋叛、恶逆、不道、大 不敬、不孝、不睦、不 义、内乱
唐《唐律疏议》书影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伦理道德和法律结合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周朝礼乐制度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元士三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先 秦 时期:儒法之争
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
法律的发展?
法律进一步发展:律例合编
宋元至明清: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史料史2:料1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一朱、熹德可业能相是劝最;二自、觉过地失将相自规己;三的、思礼想俗世相俗交化;、四生、活患化难,相进恤而。形成实际制度
的先一个秦学者。时朱期熹对:于儒自己法提之倡的争理—学—原《则吕如氏何乡进约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
的。孝…顺…父他母曾,经尊相敬当长细上致,地和对睦《乡吕里氏,乡教约训》子进孙行,修各订安,生…理…,朱毋熹作最非为重。要的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先秦时期
“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
罢以儒黜为百主家,独外儒尊内儒法术,
秦汉至隋唐 其一:法本身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精品课件(共21页)
一:先 秦 时期:儒法之争
二: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
三:宋元至明清: 法律:律例合编
儒学教化功能日益强化
史料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PPT
——《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2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汉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汉
仁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2: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 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 后·····于是相国萧何拾取秦法,作律九 章。当孝惠、高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 为,刑罚以稀”。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 酷吏,连造新法,······此后酷吏玩法 舞弊,以律文案例辗转比附,法网峻密。
仁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材料1: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 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 杖击丙,误伤乙。甲当合论?或曰,
“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 第六卷,任明等校点,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仁
盐铁大会“礼法之争”
““力水好故旱利…恶邪主法害,…天害而张网天之关人””刑以严道所于性,,主法然密“为“立“德张可为和礼礼,,法宽好殆株刑饥不以本执说主不推量、非法利穰足连止法之张足崇刑独司,主简以恶暴严,重广争以有“要禁阴法约张厉施刑司禁邪阳天“”原、以教之、仁而之人原。则人亲化 ,罪刑运政出感心为属也法也、现应定相本可!隆灾,罪人隐以非”行异性止人、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汉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汉
仁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2: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 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 后·····于是相国萧何拾取秦法,作律九 章。当孝惠、高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 为,刑罚以稀”。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 酷吏,连造新法,······此后酷吏玩法 舞弊,以律文案例辗转比附,法网峻密。
仁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材料1: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 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 杖击丙,误伤乙。甲当合论?或曰,
“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 第六卷,任明等校点,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仁
盐铁大会“礼法之争”
““力水好故旱利…恶邪主法害,…天害而张网天之关人””刑以严道所于性,,主法然密“为“立“德张可为和礼礼,,法宽好殆株刑饥不以本执说主不推量、非法利穰足连止法之张足崇刑独司,主简以恶暴严,重广争以有“要禁阴法约张厉施刑司禁邪阳天“”原、以教之、仁而之人原。则人亲化 ,罪刑运政出感心为属也法也、现应定相本可!隆灾,罪人隐以非”行异性止人、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新教材2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统 编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
元明
清
法律 教化
以唐令为蓝 本的《天圣 令》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统 编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礼记·曲礼》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礼法并 用”的渊源
1.西周以“德”为核心的礼制结合《九刑》 2.春秋战国:
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VS法家:德治VS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睡虎地秦简部分条文
思考:《秦律》体现出的法家思想特点。
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 赀(罚)徭三旬(三十天)。
完城旦(无期徒刑,筑城),以 黥城旦诬(诽谤)人,何论?当黥。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 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 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睡虎地秦简》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思考:《二年律令》与以往律法 相比的突出特点及原因。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 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 妾(终身为官府服役)。
——晋杜预《春秋左民经传集解》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 律),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 则不忌(畏惧)于上,并有争心,以 征于书(法律文件),而徼幸(饶幸) 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 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 其败乎!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九章律》的9篇分别是盗律、 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 律、户律、兴律、厩律。前六 篇大体与秦律相同,源于李悝 的《法经》;后三篇新增关于 户口、赋役、兴造、畜产、仓 库等项的规定。原文已经失传。 《九章律》对后世封建王朝法 律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以后的 历代法律大多以《汉律》为蓝 本,它被誉为律令之宗,“百 代不易之道”。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条例,由明太 祖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 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在中国古代法典 编纂史上具有革故鼎新的意义。它不仅继承 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定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 历史总结,而且还开启了清代乃至近代中国 立法活动的发展。
激烈交锋
律:lǜ ㄌㄩˋ。《说文解字》:“律,均 布也。从彳、聿声 。”。小步行走的样 子是彳之范式。所书之牍是聿之范式。彳、 聿两范式叠加。均布所书之牍让人遵从是 律之范式。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 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天圣令》又名“天圣新修令”、“删修 令”。宋仁宗天圣年间删修的一部令文汇编。 仁宗以前,宋代基本沿用唐令。继宋真宗咸 平编制《仪制令》以后,仁宗(赵祯)时也命参 知政事吕夷简等删定令文。由大理寺丞庞籍、 大理评事宋郊为修令官,判大理寺赵廓、权 少卿董希颜任详定官,以“唐令”为蓝本, 将现行的令因文旧而进行修改,补充新制, 不行用的令文也随之整理保存。于天圣七年 (1029)五月修定《天圣令》30卷。据《郡斋读 书后志》卷一所载,该令共分21门,计有官 品、户、祠、选举、考倮、军防、衣服、仪 制、卤簿、公式、田、赋、仓库、厩牧、关 市、捕亡、医疾、狱官、营缮、丧葬、杂等。 《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四》:“五月十八日, 详定编敕所上删修令三十卷,诏与将来新编 敕一处颁行。”该令修成后,又有《附令敕》 1卷,附于令的各卷之后。《宋史·艺文志》 列有其目,撰者为吕夷简、夏竦等。书佚不 详。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条例,由明太 祖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 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在中国古代法典 编纂史上具有革故鼎新的意义。它不仅继承 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定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 历史总结,而且还开启了清代乃至近代中国 立法活动的发展。
激烈交锋
律:lǜ ㄌㄩˋ。《说文解字》:“律,均 布也。从彳、聿声 。”。小步行走的样 子是彳之范式。所书之牍是聿之范式。彳、 聿两范式叠加。均布所书之牍让人遵从是 律之范式。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 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天圣令》又名“天圣新修令”、“删修 令”。宋仁宗天圣年间删修的一部令文汇编。 仁宗以前,宋代基本沿用唐令。继宋真宗咸 平编制《仪制令》以后,仁宗(赵祯)时也命参 知政事吕夷简等删定令文。由大理寺丞庞籍、 大理评事宋郊为修令官,判大理寺赵廓、权 少卿董希颜任详定官,以“唐令”为蓝本, 将现行的令因文旧而进行修改,补充新制, 不行用的令文也随之整理保存。于天圣七年 (1029)五月修定《天圣令》30卷。据《郡斋读 书后志》卷一所载,该令共分21门,计有官 品、户、祠、选举、考倮、军防、衣服、仪 制、卤簿、公式、田、赋、仓库、厩牧、关 市、捕亡、医疾、狱官、营缮、丧葬、杂等。 《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四》:“五月十八日, 详定编敕所上删修令三十卷,诏与将来新编 敕一处颁行。”该令修成后,又有《附令敕》 1卷,附于令的各卷之后。《宋史·艺文志》 列有其目,撰者为吕夷简、夏竦等。书佚不 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以“德”为核心的礼制结合《九刑》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 法。
——晋杜预《春秋左民经传集解》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 律),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 则不忌(畏惧)于上,并有争心,以 征于书(法律文件),而徼幸(饶幸) 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 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 其败乎!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 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 妾(终身为官府服役)。
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 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 殴笞辜死,令赎死(交纳钱物而 免除死罪)。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思考:董仲舒对礼教与法治关系的看法。
《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
元明
清
法律 教化
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 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睡虎地秦简》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思考:《二年律令》与以往律法 相比的突出特点及原因。
宋
元明
清
法律 教化
以唐令为蓝 本的《天圣 令》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周公制礼作乐
周人尊礼……(礼)则以观德,德以处事。
—— 《礼记》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思考:《秦律》体现出的法家思想特点。
睡虎地秦简部分条文
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 赀(罚)徭三旬(三十天)。
完城旦(无期徒刑,筑城),以 黥城旦诬(诽谤)人,何论?当黥。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 有教化。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 事异域,其用一也。
——《汉书·董仲舒传》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从“严刑峻法”到“礼 课件2
——叔向《左传·昭公六年》
前536年,子产铸刑书,自称“吾以救世也”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以“德”为核心的礼制结合《九刑》 2.春秋战国:
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在法律和伦理道德 并存的当代社会, 何以法律受到伦理 道德如此大影响? 两者在中国历史上 有着怎样的发展规 律?
4·14聊城于欢案
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视这些人心经验,正视转型时代 保护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把握好逻辑与经验的关系、条文与人情的 关系、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辱母杀人案: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摘自《人民日报》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结合材料,说明汉唐“礼法并用”的特点和影响?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 之用。
——长孙无忌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礼法并用”的开始
1.秦汉:从“严刑峻法”到“礼法并用” 2.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 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儒家VS法家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 掌管刑狱、纠察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韩非子,战国儒家集大 成者荀子的弟子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 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 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 莫如刑。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礼法并 用”的渊源
1.西周以“德”为核心的礼制结合《九刑》 2.春秋战国:
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VS法家:德治VS法治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以唐令为蓝 本的《天圣 令》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 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地方儒士吕大钧《蓝田吕 氏乡约》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
【人教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 教教学 课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