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圆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数学圆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圆的标准方程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 圆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物体,如硬币、圆桌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定义,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给出圆的准确定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圆上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连线互相垂直等。
2. 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式进行。
3.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关系。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讲解一些典型的圆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圆的理解。
2. 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圆的标准方程、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圆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圆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1、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圆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性质。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方便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圆形的道具,如圆的模型、圆的图片等,用于直观展示圆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
提问:你们对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认识?从而引出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圆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学习材料和教学道具,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教学内容圆的认识课型新授课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教学目标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的含义及作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教学内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教材57页主题图)二、探究感悟,掌握特征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或要点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2)尝试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3.探讨圆心。
三、巩固练习,提升反馈四、课堂总结,评价拓展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圆的认识教学反思通过动手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特征,记忆比较深刻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教案六年级下册设计者:学前者:教学内容圆的周长课型崭新讲课1、通过独立自主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认知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控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公式正确地展开排序。
2、经历观测、试验、悖论、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育学生初步的诠释教学目标推理小说能力,构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变思想。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教学难点鼓励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教具学具圆规、直尺教学内容个人修正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阐明课题播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学热情,自然而然地带出新知。
二、鼓励探究,进行新课1.情境引入,利用教具直观认知,重新认识圆的周长。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材料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一、本单元的基本分析:圆是常见的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它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曾经学过几种平面直线图形有关知识。
学生从学习平面直线图形到学习平面曲线图形,不仅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空间观念,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安排的知识有: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的认识:通过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联系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教学本单元的知识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进行一些操作活动,比如画图,测量,折叠,剪一剪,拼一拼等等。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图形的有关概念,培养空间观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直线、线段、周长、面积等几何基础知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了圆。
三、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图。
(2)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学会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做图能力。
(2)经历探索圆周长、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圆的有关性质集体备课
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3m,求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分析: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赵州桥的实物图画出几何图形。
)例题2:在⊙O中,A⌒B=A⌒C, ∠ACB=60°.求证:∠AOB=∠BOC=∠AOC。
在圆中,除圆心角外,还有一类角,它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探究3:在⊙O上任取一条弧,作出这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测量它的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例题3:如图所示,⊙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求BC,AD,BD的长。
解:如下图所示,连接OD。
∵AB是直径,∴∠ACB=∠ADB=90°在Rt △ABC 中,BC =22AC AB -=22610-=8(cm ) ∵CD 平分∠ACB ,∴∠ACD=∠BCD, ∴∠AOD=∠BOD, ∴AD=BD又在Rt △ABC 中,AD 2=BD 2=AB 2,∴AD=BD=22AB=52(cm )思考:圆内接四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关系?由此可知:1.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弦之间的关系。
4.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5.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练习题:(1)如图,点A、B、C在⊙O上,若∠BAC=24°,则∠BOC=________。
第(1)题第(2)题(2)如图,AB为⊙O的弦,⊙O的半径为5,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1,则弦AB的长是________。
(3)如图是一条直径为2米的通水管道横截面,其水面宽1.6米,则这条管道中此时最深处为________米。
第(3)题第(4)题(4)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弦,CD ⊥AB于E,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________。
五年下册数学《圆》集体备课记录
教学建议:
李荣和:教学例1时,可以分两个层次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充分感知圆。由于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因此在用教材中有关圆的几张图片引入圆之后,可以着重让他们说说在生活中的哪些物体上还可以看到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过的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所说的圆形就物体或图片,要让他们用手去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要准备一些较为典型的圆形物体或图片,以便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出来;第三,如果有学生将球误当作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圆形,而圆是平面图形。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初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结合这个活动相机介绍圆心、半径、直径。
校本培训内容
单位:山前中心小学培训部门:五年数学教研组
培训主题
《圆》集体备课
授课教师或主持人
杨升群
培训天数
半天
培训时间
2017.4.13
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
学时数
3课时
培训内容
主备:蒋海平
一、教学内容: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杨升群:教学例8通过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考虑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其他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存在差异,特别是把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所涉及的极限思想,对学生来说不仅陌生而且过于抽象,为此教学时要注意借助直观呈现转化过程,另一方面则注意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变化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形成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重难点突破建议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活动。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拼一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去观察和圆相关的一些元素,如针尖所在的点、两脚间的距离,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折、画、量等活动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
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探索圆的面积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的小纸片拼一拼,从而“化圆为方”,再通过观察、对比、推理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中涉及许多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应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落实。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去体会这种思想方法。
如在研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转化成更熟悉和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那么,是否也可以按这样的思路利用割补等方式把圆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呢?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人们常常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日常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
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还渗透了极限思想。
将圆分成16等份,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等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份的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 若分的份数无限增加,最后会是怎样的情况?3.合理用好生活素材,凸显其教学价值因为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所以研究圆的时候,学习材料可以从生活中来,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生活。
圆集体备课
第二十四章圆通滩中学罗新玉单元要点分析一.教学内容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正多边形和圆.(4)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二。
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了解概念,理解等量关系,掌握定理及公式.(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3)在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数学思想.(4)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5)探索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理解公式的意义、理解算法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的素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三。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六年级数学备课室
参与人员:六年级数学教师团队
一、活动目标
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六年级上册数学中圆的面积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活动内容
1. 课程导入: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圆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梳理:共同探讨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应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讨论并分享各自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互动:讨论如何设计课堂互动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作业布置:讨论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深入探讨了圆的面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我们一致认为,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圆》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知识整理内容例题分析提醒、强调圆的认识1、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主题图是城市广场的生活场景,里面包含了很多圆形的物体。
教学时我是把它作为圆的起点来讲授,收集了很多圆形的图片,说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
接着可以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例2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前面已经画好的圆剪下来,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
然后把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连起来,并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发现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从而发现“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直观感受圆的本质特征。
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3、解释生活现象,体会圆的特征。
认识圆以后,可以用圆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例3主要是让学生在给出的两个圆内画出对称轴,从而发现圆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集体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5.1圆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圆的定义.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以及如何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3、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运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圆的概念.难点:会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具多媒体教材相关资料教法合作探究启发引导一次备课集体备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思考:平面上的一个圆把平面上的点分成哪几部分?二、探究学习:.尝试:量一量(1)利用圆规画一个⊙o,使⊙o的半径r=3cm.(2)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P,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①点P在圆dr②点P在圆dr③点P在圆d2.概括总结.(1)圆是到定点距离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内部是到的点的集合;(3)圆的外部是的点的集合。
3.典型例题:例1、已知点P、Q,且PQ=4cm,⑴画出下列图形: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到点Q的距离等于3cm的点的集合。
⑵在所画图中,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且到点Q 的距离等于3cm的点有几个?请在图中将它们表示出来。
⑶在所画图中,到点P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cm,且到点Q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cm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把它画出来。
例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D中,角c为直角,Ac=4,Bc=3,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试判断点A,c,E,F与圆B的位置关系。
4.巩固练习(1)⊙o的半径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点B在;点c在。
(2)⊙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A在;当oP时点P在圆内;当oP时,点P不在圆外。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点c在⊙A;点D在⊙A。
圆的世界集体备课发言稿
圆的世界集体备课发言稿尊敬的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课发言。
我将以“圆的世界”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一个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备课计划。
一、备课背景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圆的概念和相关运算。
然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圆的知识点往往是学生们较难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之一。
因此,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我们希望能够以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备课目标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我们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深入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
2. 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3. 通过探究圆与其他几何图形(如矩形、三角形等)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几何的整体认识。
4. 通过实际测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备课内容安排1. 导入部分:通过一组生动的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个圆形的太阳、一个圆盘和一个圆形的钟表等,然后出示一些问题,如“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的圆吗?”“这些圆的特点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基础知识讲授:通过教材的讲解和示范,详细介绍圆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术语的含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如圆的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和,弦等于弧的两倍等。
3. 控制性练习:由教师出示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圆进行计算和判断。
例如,计算一个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判断一个线段是否为圆的直径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宽学生对圆的理解。
4.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探索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例如,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是矩形周长的三分之一,圆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归纳能力。
5. 创造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以圆为主题的小组活动,例如设计一个圆形的迷宫、制作一个圆形的拼图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圆》单元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圆的特征;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周率)为定值。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解释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4.结合发现圆周率的历史,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在第一学段,学生直观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个人初备个性化调整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及“做一做”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准备:圆形实物、硬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剪刀、圆规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第57页主题图,(1)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圆的半径增加3cm,它的直径也增加3cm。
()(3)2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整圆。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 3.我会填:半径(r)2分米18厘米1.42厘米直径(d)6米0.24米4.一个圆没有标明圆心、半径和直径,请你想办法找到它的圆心,并标明半径和直径。
5、画圆r=3cm d=5cm r=3.5cm五、课堂小结: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第2课时圆的周长(1)教学内容:教材62—64页及“做一做”。
练习十四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集体备课发言稿范文
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集体备课发言稿范文本册几何图形基本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具体内容是圆,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集体备课发言材料。
在此之前各册发生的几何图形全是平行线图型,圆是一种曲线图图型,拥有与平行线图型不一样的特性。
在低学段圆的形象化了解的基本上,在这儿进一步了解圆的特征,学好测算它的直径和总面积。
在圆的后边,教材内容还分配了轴对称图形,使学员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性,对学过的各种各样几何图形中中心对称的状况有较全方位的掌握。
教材内容一方面留意从学员了解的商品考虑,抽象性归纳出图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适度提升结合实际的题型,使学员学好熟练掌握学过的专业知识处理简易的具体难题。
另外,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操作,加重学员对定义的了解,根据专业知识间的联络和比照,使学员搞清一些非常容易搞混的定义或计算方式。
一、本模块的基本上剖析:普遍的由曲线图排成的封闭图形,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制造具体中拥有普遍的运用。
在此之前学员以前学过几类平面图平行线图型相关专业知识。
学员从学习培训平面图平行线图型到学习培训积分曲线图型,不但会拓展自身的知识层面和室内空间意识,加重对周边事情的了解,提升处理具体难题的工作能力,并且也为进一步学习培训相关圆柱体、锥体等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本模块分配的专业知识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总面积、轴对称图形和选学內容“扇型”。
课堂教学本模块的专业知识时,老师要具体指导学员多开展一些实际操作主题活动,例如绘图,精确测量,伸缩,这些。
那样做,有益于学员产生图型的相关定义,塑造室内空间意识,还有益于塑造学员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处理一些简易的具体难题。
二、本模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感情心态培养计划:1、使学员了解圆,把握圆的特征,了解直徑与半经的关联。
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专用工具绘图。
2、使学员了解圆周率的实际意义,把握圆周率的自然数,了解和把握圆的周长与总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恰当地测算圆的周长与总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恰当地测算圆的周长与总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拓展6.圆集体备课记录 苏教版
校本培训内容单位:培训部门:培训主题《圆》集体备课授课教师或主持人培训天数半天培训时间2021.4.13培训形式集中培训学时数3课时培训内容主备:蒋海平一、教学内容: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1、教学圆的形状特点以及圆心、半径和直径;2、教学圆的周长及计算公式;3、教学圆的面积及计算公式;4、全单元内容的整理练习,练习与应用。
二、教材分析:1、由表及里,体验圆的特征。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有圆形的面,圆的形状已经留在学生的头脑中。
教材通过三道例题教学圆的形状特点。
2、动手实践,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圆的周长共编排三道例题,采取“猜想——验证”和有意义地接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3、引导探索,指导应用圆的面积公式。
圆是曲线图形,推导它的面积公式比直线图形困难得多。
在应用面积公式时,还涉及新的运算顺序。
因此,编排五道例题,组织学生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并对应用公式求圆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作细致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九年级上册数学圆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5.1圆(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圆的定义. 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以及如何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3、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运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圆的概念. 难点:会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具多媒体教材相关资料教法合作探究启发引导一次备课集体备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思考:平面上的一个圆把平面上的点分成哪几部分?二、探究学习: 1.尝试:量一量(1)利用圆规画一个⊙O,使⊙O的半径r=3cm.(2)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P,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①点P在圆d r ②点P 在圆d r ③点P在圆 d2.概括总结.(1)圆是到定点距离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是到的点的集合;(3)圆的外部是的点的集合。
3.典型例题:例1、已知点P、Q,且PQ=4cm,⑴画出下列图形: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到点Q的距离等于3cm的点的集合。
⑵在所画图中,到点P的距离等于2cm,且到点Q的距离等于3cm的点有几个?请在图中将它们表示出来。
⑶在所画图中,到点P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cm,且到点Q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cm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把它画出来。
例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D中,角C为直角,AC=4,BC=3,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试判断点A,C,E,F与圆B的位置关系。
4.巩固练习(1)⊙O的半径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点B在;点C在。
(2)⊙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A在;当OP 时点P在圆内;当OP 时,点P不在圆外。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 ;点C在⊙A ;点D在⊙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达标练习:
一、红花和黄花共70朵,红花与黄花的比是2:5。
红花与黄花各是多少朵?
二、做一个600克的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
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作业:
板书设计: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4、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1、让学生画出圆的对称轴。(教师强调要求)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字母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有哪些?
A B C D U V W X
2、P61T7、8、9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这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59
回顾知识,为后面学习做准备。
教学重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演草本。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导入: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五、作业:P60T1
板书:圆的认识
圆心O
半径R
直径D
教学反思:
导学案
学习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的画出对称轴,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引入:
1、教师让学生分别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叠一叠你发现了什么?
2、在生活中具有这些特性的还有哪些实物?
3、如果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这条折痕又叫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验证的?
3、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看看圆有哪些特征?
教学方法与措施(包含课时教学内容划分):
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3.合理用好生活素材,凸显其教学价值
课时划分:圆的认识:1课时
轴对称图形1课时
圆的周长2课时
圆的面积4课时
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共11课时
导学案
学习内容
比的应用
课时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1
1+4
浓缩液的体积:500×=100(ml)
1+4
4
水的体积:500×=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教学反思:
导学案
学习内容
比的运用
课时
4
课型
练习课
教材分析
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了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特征和解答方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的问题
(2)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3)根据画面情景,你能说出一些带图形的物体吗?
(4)这些图形物体我们以前都学过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围成的?
二、合作探究:
1、圆和以前学习的图形有哪些不同?
2、谁能用自己的画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
3、圆有哪些特性?
4、圆和三角形、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4)学生试做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1
1+4
浓缩液的体积:500×=100(ml)
1+4
4
水的体积:500×=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4)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
怎样检验:
学生答后教师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3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例2创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清洁剂浓缩液的问题情境。教材首先通过一段文字说明稀释瓶上用不同颜色条形标明地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这样的例题设计,交传统形式的应用题,更具可读性与启发性。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并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第5单元集体备课(个人解读教材)
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理解:
1.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会利用直尺和圆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
3.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4.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揭题:比的应用
1、出示题目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40M,长与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M?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先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分别求长、宽、商各是多少?
(1)说明:为什么要先把84/2
(2)小结:说一说怎样解答这类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小结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修筑一段公路,已修部分占全长的3/5
未修的部分占全长的()/()
未修的部分与已修部分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2、一本书,已看的部分与未看的部分比是3:2。如果已看了60页,未看的有多少页?如果未看的是40页,全书有多少页?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比的知识来解决生二、活中的实际问题
5、你能想办法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圆吗?(小组合作)
组长汇报小组画圆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
6,让用圆规画的同学到黑板上演示画法。
7、教师讲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醒注意的地方。
教师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8、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画的圆,提醒注意的地方。
9、自学:P58、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组长汇报学习结果。
根据学生汇报,让学生在黑板上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解释圆心、半径、直径。
三、巩固练习:
1、P58T1学生动手操作,并小组间交流是如何找到圆心的。
2、P58T2学生动手操作,并小组间交流是如何画这个圆的。
小组会报画法后,教师演示画法。
3、P60T2、3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引导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草稿本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基础练习
根据题意,你能得到哪些数量关系?
1、填一填
(1)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了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沟通他们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圆规,三角板,直尺,铅笔。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导入: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1)主题图呈现的是什么地方的生活场景?
5.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6.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台旨力。
7.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
8.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动手,自主探究
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解读: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也直观地认识过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开始正式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这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认识平面图形的单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因为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是有变化和提升的。因此,通过对圆的研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感受“化曲为直”“等积变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尝试用多种解法做
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情况。
深化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比的运用
教学反思:
导学案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