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2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2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

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2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

接种工具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
高压蒸汽 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
4.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 50 ℃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严格遵循教材上的
操作步骤。
5.平板划线操作: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 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连续划线 的操作,将聚集
6.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
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
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 菌落 。
[知能拓展]
(1)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2)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3)当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因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类培养基上生
装置图
结构 充气口
排气口 长而弯曲的胶管 出料口
目的 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输入 无菌空气 ; 制酒 时关闭充气口
用来排出 CO2 防止空气中 微生物 的污染 便于取料,及时监测发酵进行的情况
例1 (2013课标Ⅰ,39,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3)倒平板的温度一般在50 ℃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4)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 基,造成培养基污染。 二、微生物的鉴定 1.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在以 尿素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酚红 指示剂,指示 剂若变红说明该种菌能分解尿素。 2.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利用 刚果红 染色法,如果培养基中出现 透明圈 ,则说明很可 能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像 纤维素 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 和水解后的 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发生这种反应。 三、微生物的筛选及计数

高考二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42张)

高考二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课件(42张)

三、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1)生产条件温和:温度、压力都不高。 (2)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微生物种类多,易分离。 (3)产物专一:可直接生产某种物质。 (4)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且容易处理:废料包括各种代谢产物,只要灭菌后,一般对环境不造成污 染。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而使计数结果偏大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原理
公式
操作 缺点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 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 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计算样品中的 活菌数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 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M代表稀释倍数
二、尝试作传统发酵食品
(1)作用菌类、原理与反应简式
(2)方法步骤
2.果酒、果醋制作 (1)原理
(2)方法步骤
(3)注意事项 ①发酵瓶和榨汁机都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②葡萄要先冲洗再去枝梗,以免去枝梗时葡萄破碎,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 ③瓶中留有约1/3的空间,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提供氧气。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CO2,导致瓶内气压升高,需拧松瓶盖放气,但不要完全打开,否则可能会被杂菌污染。 ④旧教材中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为18~25 ℃,全书同,非必要不再进行标注。
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 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可能偏小
五、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原理: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产生NH3(和CO2),NH3可以作为细菌 生长的氮源;因此,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课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课件
菌空气 到30~35℃
(3)做酸菜鱼的“酸汤”是通过天然发酵而成的,参与 该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是___乳__酸__菌______。酸汤发酵初 期,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增加,亚硝酸盐在适宜的pH 、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等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 成致癌物_____亚__硝__胺____。出坛后的酸汤,若不及时食用 ,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 ___酵___母__菌_____(填微生物名称)繁殖引起的,与进行酸 汤发酵的主要微生物相比,该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最主 要区别是____有__以__核___膜__为。界限的细胞核 (4)腐乳是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 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毛__霉______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使腐中的蛋白质被 分解为___小__分___子__肽__和_。氨基酸
A.有无核糖体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质
(2) 晾 制 的 豆 腐 块 为 毛 霉 菌 的 生 长 提 供 的 主 要 营 养 物 质 是
__碳__源__、___氮__源_。
(3)菌种是发酵的关键,如果有杂菌污染则表现出生化功能的变
化从而影响腐乳品质,因此配制培养基挑选出所需的毛霉菌菌
第32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发酵工程
概念图
1.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的概念 发酵是人们利用 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 过 微生物的代谢 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固体 有氧或无氧
半固体
2.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
(1)腐乳制作 ①原理: 蛋白质―蛋――白―酶→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 脂肪 ―脂―― 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②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 其繁殖方式为 孢子生殖,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传统发酵与微生物学技术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二年级生物课堂PPT学习

传统发酵与微生物学技术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二年级生物课堂PPT学习

(3)微生物分离纯化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
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 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注意:
不要划破培养基;灼烧接种环; 最后一区划线不与第一区重合; 平板倒置培养。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平板划线 划线区域
(3)微生物分离纯化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
物理性质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用途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资料
计算、称量
溶化
灭菌

灭菌后培养基
超净工作台
倒平板
(2)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倒平板操作
1
2
3
4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灭菌后的培养基待温度降到 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2.锥形瓶口要通过火焰; 3.倒平板时,培养皿仅打开稍 大于瓶口的缝隙,不可完全打 开; 4.平板冷凝后要倒置
生产应用 酿酒、发面等
发酵条件
18-25℃ 前期需氧 后期无氧
果醋 醋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需氧 酿醋等
30-35℃ 一直需氧
腐乳
泡菜
毛霉(主要) 真核生物 异养需氧
乳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
制作腐乳 制作泡菜、酸奶
15-18℃ 一直需氧
无氧
(1)基础知识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课件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课件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装瓶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
0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4.实验装置、流程及特殊条件的控制
➢ 泡菜的制作
①腌制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用盐量。因为温度过高、食 盐用量不足,有利于其他细菌繁殖。 ②腌制一定的时间以后,乳酸菌产生大量的乳酸,可抑制 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若腌制时间不够,乳酸含量不高,不 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C6H12O6―酶 ―→2C3H6O3(乳酸)+能量
0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传统发酵技术的菌种需求。
家庭作坊式生产因规模较小,无需多少菌种,生产材料自身带有 (如酵母菌、醋酸菌)或来自于空气(毛霉的孢子),因而家庭生产 时,材料不宜反复冲洗;工业生产,规模较大,需大量菌种,一定要 人为加入。
2.传统发酵技术,如果酒、果醋、腐乳制作流程中,最后产品的表面往往有 一层"皮",也就是菌膜。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 果酒、果醋的制作
④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⑤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需要及时排气。如果 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⑥10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检验 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⑦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 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 气。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 果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 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02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4.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①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②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③生产酶制剂。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①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②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③利用基因工程,将病原体的 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 的表达产物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优质课件(共26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优质课件(共26页)

果酒
果醋
腐乳Leabharlann 空气中的孢子操作步骤
实验流程
小组合作,探讨下列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用酵母菌自然发酵酿制的葡萄酒所含的酒精浓 度一般不超过12%--16% 同学甲制作的果酒上面生长很多霉点,闻 着有很大酸味和霉味 同学乙制作果酒时,将发酵液装好密 封一段时间后,发酵瓶发生了爆裂 同学丙制作的腐乳,一段时间后发现豆腐块 腐败变质
醋酸菌
原核
毛霉
真核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出芽生殖 兼性厌氧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对氧气需求
需氧
需氧
体验果酒、果醋、腐乳制作过程
项 目
发酵原理 适宜温度 发酵时间 自然发酵菌种 来源
18℃一25℃ 10---12d 附着在葡萄皮 的野生酵母菌 30℃一35℃ 7---8d 附着在葡萄皮 的野生醋酸菌 15℃一18℃ 6个月
课堂反馈 2.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要防止微生物污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 菌的繁殖 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 瓶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部 分的盐要铺薄
果酒 果醋 腐乳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酵母菌
细胞壁 1 细胞核 4
细胞膜 2
液泡 5 细胞质 3
醋酸菌
细胞壁 2 细胞膜 6 细胞质 3
荚膜 1
4 鞭毛
拟核 5
毛霉
细胞膜 2 细胞核 4
液泡 5 线粒体 6
细胞壁 1
细胞质 3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比较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及应用课件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及应用课件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 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 结合泡菜制作过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果酒

果醋
二、腐乳的制作 1.制作原理 (1)菌种:需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毛霉 。 (2)菌种作用特点: 蛋白酶 蛋白质 ――→ 氨基酸+小分子肽。 脂肪酶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2.制作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 毛霉 →加 盐 腌制→加 卤汤 装瓶→密封腌制 3.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1)卤汤成分:酒及 各种香辛料。 ①酒的作用: 抑制 微生物的生长,又能使腐乳具有 独特的香味 。含量 一般控制在 12% 左右。 ②香辛料的作用:调制 腐乳风味,防腐杀菌。 (2)盐的用量 ①浓度过低,不足以 抑制 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 腐败变质。 ②的制作 (1)制作流程
接种或利用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目的是让毛霉等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

方法: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加盐腌制→ ①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目的 ②抑制微生物生长

酒:抑制微生物生长,调节腐乳风味 加卤汤装瓶→ 香辛料:调味,防腐杀菌



注:各发酵瓶的左侧管为充气管右侧管为排气管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和 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 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 一次。据图分析,甲同学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丙 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 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新高考全国通用版选修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新高考全国通用版选修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件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生 物新高 考全国 通用版 选修传 统发酵 技术的 应用课 件(最 新版本 )推荐
(1)在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乙 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瓶 (2)未夹住发酵瓶的 进气管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生 物新高 考全国 通用版 选修传 统发酵 技术的 应用课 件(最 新版本 )推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生 物新高 考全国 通用版 选修传 统发酵 技术的 应用课 件(最 新版本 )推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生 物新高 考全国 通用版 选修传 统发酵 技术的 应用课 件(最 新版本 )推荐
4.实验结果分析 (1)若酵母菌数量少,产生的酒精少:原因是发酵前__期,酵母菌 有__氧__呼__吸__不足。 (2)若酵母菌数量充足,但是产生的酒精较少或不能产生酒精:原 因是发酵后__期密__封__不__严__。
01
考点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知识·能力·素养 考法·考技·考能
1.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2.实验流程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1)实验用具消毒②发酵瓶要用温水冲洗,再用体积
分数为70%的_酒__精_消毒
①先冲__洗__,后除去枝梗
(2)挑选、冲洗葡萄②不能反复冲洗,防止洗去野生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ppt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ppt
实现可持续利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全球
发酵产业的繁荣发展。
推动传统发酵技术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增加对传统发酵技术研发 与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人才体系
建立和完善发酵技术人才培育、 引进、激励和管理机制。
创新科技研发
投入更多资源,加速发酵技术创 新和改造。
环境保护
相较于现代技术,传统发酵技术更加
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3
保持食品口感
通过发酵处理,可以改善食品口感和
质地,让食品更加美味。 02
挑战与问题
操作难度大
传统发酵技术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现代化 生产中操作难度较高。
效率低、产量低
传统发酵技术相比现代生物技术,其发酵效率低, 产量有限。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传统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 农业等领域的新应用。
谢谢
汇报人:XXX
产业链优化与协同发展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 新
针对传统发酵技术,投入资源
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提高
其效率和质量。
推动产业融合与合 作
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与
合作,形成产业链的优化与协
同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为传统发酵技术的未来发展提 供人才保障。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01 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ppt
汇报人:XXX
01 发 酵 技 术 简 介 02 传 统 发 酵 技 术 的 应 用 领 域 03 传 统 发 酵 技 术 的 优 势 与 挑 战 04 传 统 发 酵 技 术 的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05 案 例 分 析 与 实 践 应 用 06 总 结 与 展 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C.定时拧松
D.一直拧紧
(2)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
(3)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
通常采用________(接种方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果酒、果醋制作的相关内容。(1) 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每隔12 h拧松一次,以排 出发酵中产生的CO2,防止发酵瓶爆裂。
原理 下进行酒精 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
发酵
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C6H12O6→2 C6H12O6+2O2→2CH3COOH+
反应式 C2H5OH+ 2CO2+2H2O
2CO2↑
C2H5OH+O2→CH3COOH+H2O

最适发酵 18℃~25℃ 30℃~35℃
温度
对氧的需求 pH
(2)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 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 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 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应用训练2]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 ℃~18 ℃,并具有一定湿度
□12 乳酸菌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13 乳酸 。
2.反应式 酶
C6H12O6――→2C3H6O3(乳酸)。
3.制作流程图
4.影响品质的因素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如□14 腌制时间、温度、 □15 食盐用量 。
五、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1.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16 对氨基苯磺酸 发 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17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18 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样品与已知浓度的 □19 标准显色液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一、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原理 及过程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主要 菌种 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 制作 乳酸菌 果酒:酵母菌 毛霉等 果醋:醋酸菌 (1)果酒:酵母菌无氧 酶 呼吸C6H12O6 ――→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 2C2H5OH+2CO2 脂肪酶,作用如下: (2)果醋:醋酸菌有氧 蛋白酶 呼吸 ①蛋白质 ――→ 肽、氨基酸 ①当氧气、糖源都充 脂肪酶 ②脂肪 ――→ 甘油+脂肪酸 足时,糖―→醋酸 ②当缺少糖源时,乙 醇―→乙醛―→醋酸
• 四、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尿素 • 1.菌种筛选:选择培养基, 是唯一 氮源。 显微镜直接计数 • 2. 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法。 • 五、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刚果红染色 • 1 . 纤 维 素 和 纤 维 素 酶 : 。 • 2 . 纤 维 素 分 解 菌 的 筛 选 : 法。 • 3. 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 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2008·江苏,17,B)含水量大于85%的 豆腐利于保持温度、适宜制作腐乳( ) • 2 . (2009· 安徽理综, 6 , A) 用蒸馏水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 后,倒平板( )
• 3.生产果酒和果醋的微生物是同一种( ) • 4.制作腐乳的毛霉属于原核细胞,代谢类 型是异养厌氧型,故装瓶后应该密封腌制 ( ) • 5.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泡菜中亚硝酸 盐含量的变化( ) • 提示: 1.× 2.√ 3.× 4.× 5.×
• 三、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 • 1 . 配制培养基 :称量 → 混合 → 溶化 → 调 pH→分装→包扎。 • 2.灭菌:加水→加培养基→密封→排冷气 →维持压力→取出倒平板(或搁置斜面)。

传统发酵技术的利用 高考生物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传统发酵技术的利用 高考生物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1)用于制作泡菜的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 高。 (2)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分数为5%~20%的盐水。食盐的用量过高,乳酸发酵受抑 制,泡菜风味差;用量过低,杂菌易繁殖,导致泡菜变质。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 沸的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微生物。 (3)控制发酵时间: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下降。但泡菜发酵时间 并不是越长越好,一方面发酵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另一方面,发 酵时间过长,乳酸含量过高,口味不佳。
2.制作泡菜
菌种来源: 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茵
材料用具: 食盐、清水、新鲜蔬菜、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 料、泡菜坛或其他密封性良好的罐子等。
方法步骤:
盐水配 制
配制质量浓度为5%-20%的盐水,煮沸消毒, 冷却待用
菜料处 理
①盐的作用: 调味、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盐含 量过低会造成细菌污染。
②煮沸的目的:杀菌(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及除去 水中氧气)。
⑤ 果醋发酵完成时,在发酵液的液面上会出现一层菌膜,这是醋酸菌膜。
(1)榨汁机、发酵瓶等器具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晾干。 (2)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后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 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12 h左右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 瓶盖。
4. 结果分析与评价 (1)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
创造无氧环境进行酒精发酵,并可以防止好氧型微生物污染发酵液由于发酵 过程中会产生CO2,因此要及时排气,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5)醋酸发酵
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发酵温度为30~35 ℃,时间为7~8 d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名师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名师优质课件

制作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抑:制__微__生__物_的__生__长__,__避_免__豆__腐__块__腐__

_败__变__质_;__加__盐__析__出_豆__腐__中__的__水_分__,__使__豆__腐_块__变__硬__,__在_后__期__制__作_
目 链
_过__程__中_不__会__过__早__酥_烂__;__有__调__味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至
要点探究
考点2 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影响 水 含水量约70%,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腐乳 品质

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豆腐易腐败 变质
的条 件

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使腐乳成 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目 链 接
防止 温度 15~18 ℃适合毛霉生长
氧气、糖源_充___足__时:C6H12O6
+2O2―→2CH3COOH+2CO2
+_缺__2_H少_2_O_糖源、氧气充足时: _OC_22_―H__→5_O__C__H__H____3+_C__O__O_ H+H2O
链 接
发 最适发 酵 酵温度
1_8__~__2__5_ ℃
3__0_~___3_5__℃
9.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等实际问题 10.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剂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11.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制备的优缺点和在生产中的应 用 1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14.PCR技术与生物体内DNA复制的区别
学案38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蒸汽
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
4.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 操作步骤。
50 ℃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严格遵循教材上的
5.平板划线操作: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 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连续划线
的操作,将聚集
6.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
稀释涂布平板法
培养基中加入 高浓度食盐 鉴别 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 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用 伊红—美蓝 培养基
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 呈 深紫色 ,并带有 金属 光泽)
3.无菌技术,主要指消毒与灭菌
条件 消毒 较为 温和 或化学方法 结果 的物理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 部分微生物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化学药剂消毒法 灭菌 强烈 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 物,包括 芽孢 和 孢子 干热 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 灼烧 灭菌法 应用范围 日常用品 不耐高温的液体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接种工具
专题26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应用
知识清单
考点1
一、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比较
传统发酵技术
[知能拓展] 1.发酵利用的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不只是细菌的呼吸作用。发酵微生物≠细菌, 如酵母菌、毛霉等也都是发酵常用菌种。 2.对于发酵中的数字的记忆:发酵温度(果酒18~25 ℃,果醋30~35 ℃)、装瓶体积不超过2/3、消 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冲洗次数1~2次。 3.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不断通过充气口充气。 4.亚硝酸盐在制作泡菜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含量的变化趋势
2.统计微生物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 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二、果酒、果醋发酵装置的设计思路 1.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 空气 个过程中都需 氧 。 ,醋酸菌是 好氧 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
因酵母菌在 无氧
条件下产生酒精,应控制充入氧的量,故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 排气口 ;为了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
2.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2 ,因此又需设置 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3.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 监测
,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4.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装置图 结构 充气口 目的 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输入 无菌空气 时关闭充气口 ; 制酒
排气口 长而弯曲的胶管 出料口
用来排出 CO2 防止空气中 微生物 的污染
便于取料,及时监测发酵进行的情况
例1 (2013课标Ⅰ,39,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菌细胞的 中。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 。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
答案 (1)杀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 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
(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考点2
一、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2.培养基类型及作用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物理 性质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特点 不加 凝固剂 加凝固剂,如 琼脂 用途 工业生产 观察微生物的 运动 、分类 鉴定 、保
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 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 菌落 [知能拓展] 1.选择培养基中的选择因素 (1)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2)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3)当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因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类培养基上生 存。 。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 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泡菜制作的原理和方法。(1)泡菜制作时,所用盐水煮沸可杀灭杂菌;由于
陈泡菜液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所以制作泡菜时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增加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
(4)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
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 微生物的目的。
(5)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 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2.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2)选择培养:称取土样20 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 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
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直至培养液变浑浊。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3)梯度稀释:依次将培养液稀释102~107倍。 (4)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30 ℃倒置培养。 (5)挑选 产生透明圈 的菌落,即为分解纤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 。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为获得纯 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灭菌的方法;还可用 (方法)操作。 ,操作时采用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解析 (1)要筛选出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纤维素 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2)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其水解 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形成以纤维 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时要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以便使菌种分散在培养基的表面。操作时,接种环采 用灼烧灭菌法灭菌。(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以防止因实 验菌进入外界环境而造成污染。 答案 (1)纤维素 碳源 (3)接种环 灼烧 选择 (2)刚果红 (4)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数量,从而缩短制作时间。(2)乳酸菌发酵属于无氧呼吸,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 质。(3)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 硝酸盐含量增加,故制作时要注意控制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等条件。(4)泡菜制作过程 中,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从而抑制了杂菌的繁殖,杂菌数量减少。
①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
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3)倒平板的温度一般在50 ℃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4)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 基,造成培养基污染。 二、微生物的鉴定 1.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在以 尿素 剂若变红说明该种菌能分解尿素。 2.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利用 刚果红 能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像 纤维素 和水解后的 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三、微生物的筛选及计数 1.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实验方案 (1)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 富含纤维素 的环境。 发生这种反应。 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 染色法,如果培养基中出现 透明圈 ,则说明很可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酚红 指示剂,指示
微生物分离、鉴定、 活菌计数 藏菌种
化学
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合成 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 天然物质
培养基成分 明确 物质配成) (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
工业生产
分类、鉴别
用途
选择 培养基
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 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 培养基中加入 青霉素 ;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
项目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好氧菌 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不能计数 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 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3.减少失误 (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2)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 最纯,进行平板划线时应注意如下操作:
②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 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③操作: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 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例2 (2016青海油田一中冲刺卷,39)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 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 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 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 ,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这种培养基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