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1小蚂蚁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3)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唱歌《小蚂蚁》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唱歌《小蚂蚁》人教版 )一. 教材分析《小蚂蚁》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教版。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描绘了小蚂蚁勤劳勇敢的形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集中力和音乐基础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小蚂蚁》。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向上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小蚂蚁》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培养学生合唱时的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4.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小蚂蚁》的歌词、旋律、图片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拍手鼓、小木鱼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蚂蚁的形象,引导学生谈论小蚂蚁的特点,从而引出歌曲《小蚂蚁》。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小蚂蚁》,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每个小组的合唱效果,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表演,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蚂蚁》伴奏,或者用动作表现小蚂蚁的形象。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蚂蚁》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小蚂蚁的特点和习性,增长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蚂蚁》歌曲,理解歌曲的意义和主题。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以及对小蚂蚁特点和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图片、小蚂蚁玩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桌椅摆放整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小蚂蚁》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歌曲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描述的小蚂蚁的特点和习性,如勤劳、团结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小蚂蚁玩具摆出各种造型,如蚂蚁排队、蚂蚁搬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歌曲学习、小蚂蚁特点的了解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蚂蚁》歌曲,表现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理解小蚂蚁的特点和习性,知道蚂蚁勤劳、团结等品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能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模仿小蚂蚁的动作,感受团结协作的快乐。
2. 家长可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歌曲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4小蚂蚁人教版

2.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3.通过小蚂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进行和音高的变化。
4.结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增强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增强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小蚂蚁》,让学生能够辨识不同音高、音色和节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4小蚂蚁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章节1.4《小蚂蚁》(人教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小蚂蚁》,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符;认识音的高低,理解音的进行;通过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故事,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举例:通过歌曲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音符的时值和运用。
(3)动作创编与团队协作:结合歌曲主题,创编动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分组进行动作创编,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与协调。
2.教学难点
(1)音准的把握:一年级学生音准感知能力较弱,需加强音准训练。
举例:通过反复练习、教师示范和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音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准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小蚂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准确地演唱歌曲,如何创编动作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动作创编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音乐与动作相结合,增强音乐表现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动作创编的结果。
一年级音乐歌曲人教版小蚂蚁教案

一年级音乐歌曲人教版小蚂蚁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音乐歌曲《小蚂蚁》人教版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模仿并演唱《小蚂蚁》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和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小蚂蚁》音乐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黑板。
3. 图片或实物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蚂蚁的了解和印象。
歌曲学唱(15分钟):1. 播放《小蚂蚁》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逐句教唱歌曲,带领学生模仿跟唱。
3. 分段教唱,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整体结构和旋律。
歌曲理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歌曲的问题,例如: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歌曲中提到了哪些蚂蚁的特点和行为?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曲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歌曲表演(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唱表演,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并分配歌词。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可以加入动作或舞蹈来丰富表演内容。
3. 各小组进行表演,全班一起欣赏。
延伸活动(15分钟):1. 分发绘本或小册子,让学生阅读关于蚂蚁的故事或知识,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蚂蚁的新认识和感受。
3. 鼓励学生创作与蚂蚁相关的绘画或手工作品,展示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活动,强调蚂蚁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2.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2. 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歌曲学唱和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3. 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蚂蚁》,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小蚂蚁的形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要像小蚂蚁一样勤劳、团结。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小蚂蚁》的旋律和节奏。
2. 理解歌曲中小蚂蚁的形象,能够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难点1. 歌曲《小蚂蚁》的节奏变化。
2. 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的勤劳、团结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学生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小蚂蚁》,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 分句教唱: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重点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5.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小蚂蚁的形象,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6.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扮演小蚂蚁,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小蚂蚁》,并尝试用乐器伴奏。
9. 课后反思:10. 评价与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关于小蚂蚁的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素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加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 可以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将小蚂蚁的勤劳、团结精神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一单元唱歌《小蚂蚁》人教版(3)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 - 第一单元唱歌《小蚂蚁》人教版 (3)一. 教材分析《小蚂蚁》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蚂蚁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歌词和简单易学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逐渐积累,但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耐心指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蚂蚁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歌曲进一步培养他们关爱大自然、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蚂蚁》,理解歌曲的主题和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小蚂蚁》,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分组合作、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模仿;运用教学卡片、图谱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小蚂蚁》歌曲,引导学生听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境,让学生体会歌曲的主题。
3.模仿练习: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比赛环节: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演欲望。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小蚂蚁》的准确度、流畅度、音准等方面。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03.doc

《小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蚂蚁》。
2、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小蚂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通过演唱及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发声练习:a、用“La”的声音演唱《啦啦歌》b、用“Lu”的声音唱《两天老虎》曲调。
(二)导入师:刚才我们演唱了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动物有关的歌曲《小蚂蚁》,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生: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的加以补充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来看几张和蚂蚁有关的照片,边看边想体现了哪种精神?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在看了这几幅图以后,蚂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是不是这么称赞小蚂蚁的。
(三)新授1、听录音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师:听完后,我们观察歌谱,一共有几小节旋律?有几个乐句?从哪开始划分乐句?生:共16小节,两个乐句,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小蚂蚁》人教新课标(2023秋)

-对于形体动作配合的难点,可以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逐步提高身体协调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蚂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或者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助人为乐的精神。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小蚂蚁》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小蚂蚁》为一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教学:
1.学唱歌曲《小蚂蚁》;
2.认识和掌握简单的节奏,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通过听、唱、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4.了解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学生在进行形体动作练习时,虽然整体表现不错,但个别学生仍然存在身体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简单的形体动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协调性。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团结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有很好的见解,但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团结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音乐《小蚂蚁》教案7篇

音乐《小蚂蚁》教案7篇音乐《小蚂蚁》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听听、说说使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感受老少之间互爱助的温馨情感,初步获得尊敬老人的认知。
2、学说一句礼貌用语。
3、懂得遵守乘车规则,知道尊敬长辈,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性格。
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活动,引出课题:你坐过公共汽车吗?在汽车上发生过什么事情?(简单直接的问题助幼儿回忆相关的经验,进入活动的主题。
) (但从幼儿的回答看,没有一个幼儿提到让座上,可见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是孩子父母或其他引导的较少,孩子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2、出示小蚂蚁的图片和汽车图:(1)、这是谁呀?小蚂蚁要坐公共汽车到森林里去看外婆,在汽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用一个问题让幼儿带着目的去倾听故事。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的前半段至熊婆婆说:“我坐你们的位置上,你们不就要站着吗?”(3)、提问:最后谁上了汽车?小羊对熊婆婆说了什么?小狗又说了什么?还有谁说了话?熊婆婆坐了吗?为什么没有?那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一连串的小问题目的是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对话的练习感受和理解故事中小动物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助的情感。
)(4)、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提问,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你喜欢这个办法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熊奶奶和小蚂蚁的形象对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蚂蚁的办法是可行的,也为理解最后小蚂蚁给熊奶奶讲故事,体验互相助互相关爱的快乐。
)3、情境创设,组织幼儿讨论:(1)、假如你和妈妈或爸爸两个人乘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位置,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迁移小蚂蚁的经验,和妈妈一起坐位置,坐在妈妈的腿上)(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有爷爷、奶奶站在一边,你会怎么办?(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有一个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会怎么办?(组织幼儿谈论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迁移故事中的经验,愿意助有困难的人。
)4、游戏:红绿灯。
幼儿人手一个呼啦圈当小司机。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小蚂蚁|人教新课标(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乐中的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概念。音高是声音的高低,音长是音符持续的时间,节奏是音乐中时间间隔的规律性。它们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对于我们学会演唱歌曲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小蚂蚁》歌曲为例,分析歌曲中的音高、音长和节奏,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正确演唱歌曲。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分工,让学生在各自负责的部分充分练习,再进行整体合成,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忽视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使得演唱效果大打折扣。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在演唱时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提高音乐表现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音高、音长、节奏演唱歌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小蚂蚁”三个字的音准,以及“忙忙碌碌”四个字的吐字清晰。
(3)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集体演唱过程中,能够保持整齐的节奏和音准,学会倾听他人,达到和谐的效果。
举例: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确保演唱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2.教学难点
(1)音准的把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音准的掌握是一个难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音准偏差。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1小蚂蚁word教案(3)

小蚂蚁活动领域:语言领域【活动前评析】随着季节的变化,小蚂蚁们开始活动,同时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孩子们平时对小蚂蚁的观察,本次活动会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1、运用观察、猜想、推测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仔细观察被遮挡画面,尝试发现并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
3、仔细观察画面,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意义。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认识蚂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教师教具准备:有关小蚂蚁生活的一段视频及歌曲《蚂蚁搬豆》,遮好文字及局部画面的大书.【活动过程实录】活动过程:(一)、导入:请幼儿观看视频后,进行交流分享(2分钟-3分钟):你们在哪儿见过小蚂蚁?它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搬东西的?(激发幼儿的原有经验)看,今天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有关小蚂蚁的书。
(二)、阅读图画:1、指导幼儿学习观察画面中的线索、讲述。
(1)观察封面: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几只小蚂蚁?分别在做什么?你觉得这本书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指导幼儿观察第一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洞口的两只小蚂蚁):a、图画中有谁?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看到了几只小蚂蚁?小蚂蚁们分别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表情、动作。
)另外两只小蚂蚁去哪了?你还看到了什么?b、揭开遮挡画面:这两只小蚂蚁在干什么?他们可能在传递什么信息?小蚂蚁发现了这些东西后,想干什么?(3)、指导幼儿观察第二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毛线团上的小蚂蚁):a、小蚂蚁们分别在做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拉毛线时的动作。
并关注到蚂蚁的数量。
)小蚂蚁为什么要咬绳子?b、你们用过“拉”的动作吗?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拉”的动作)。
那小蚂蚁能不能拉走毛线呢?为什么拉不走毛线?(引导幼儿发现毛线团大、重,蚂蚁个头小、力气小。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1小蚂蚁》教案 (3)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1小蚂蚁》教案 (3)一. 教材分析《1小蚂蚁》是一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歌曲,歌曲内容生动有趣,旋律简洁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掌握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1小蚂蚁》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1小蚂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对象。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演唱,培养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演唱技巧。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音乐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1小蚂蚁》的乐谱和教学视频。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准备教学场地,确保空间宽敞,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如: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做音乐游戏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1小蚂蚁》,展示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和演唱技巧。
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分组,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演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如:改编歌词、创作旋律等。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蚂蚁教案引言:在学习音乐的早期阶段,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音乐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音乐教案,通过引入小蚂蚁这个角色,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教案概述1.1 教案主题本教案以小蚂蚁为主题,通过蚂蚁的动作和音乐的配合,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2)通过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3)学习简单的音乐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等;4)学习唱歌、跳舞的基本技巧;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音乐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或童谣,如《小毛驴》、《小星星》等,以及一些具有韵律的儿童音乐。
2.2 动作表演结合儿歌或童谣的节奏和内容,设计一些与之对应的动作,如小蚂蚁走路、跳跃等。
通过模仿这些动作,让幼儿在音乐的引导下感受节奏,并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2.3 表演创作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小表演。
可以让幼儿分组,每组表演一段小蚂蚁的故事,通过合作完成表演的编排和演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流程3.1 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头肩膀等操,让幼儿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3.2 引入小蚂蚁通过介绍小蚂蚁这个角色的形象和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介绍小蚂蚁与音乐的关系。
3.3 学习歌曲和动作选择一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儿歌或童谣,教唱歌词和节奏,并结合动作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3.4 学习音乐概念以小蚂蚁的形象为例,教授幼儿一些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等。
可以通过比较小蚂蚁的大小、快慢等方式来讲解这些概念。
3.5 表演创作分组让幼儿创作小表演,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音乐的引导,编排并演出小蚂蚁的故事。
3.6 结束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如舒展体操,来结束本节课的音乐学习。
人教音乐一下《1唱歌小蚂蚁》[韩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人教音乐一下《1唱歌小蚂蚁》[韩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c8f0114c0912a21615792903.png)
1唱歌小蚂蚁1、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
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恒拍,让学生感受歌曲乐句节奏相同、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识谱及综合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
2、学情分析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
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第一第三乐句节奏相同,第二第四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3、重点难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歌词的记忆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一.组织教学1. 律动进教室(播放小蚂蚁伴奏)2. 你模仿的是什么可爱的小昆虫?(聆听歌曲)小蚂蚁(设计意图:初听音乐感受音乐要素)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二.学唱歌曲1.师: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做《小蚂蚁》师: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以及小蚂蚁有哪些好习惯?(聆听歌曲) 生:可爱活泼中速稍慢小蚂蚁很有礼貌师:小蚂蚁见到老师同学会怎么做?生:问好师:见面挥手我们试一试学生展示师:同学们都是有礼貌的小蚂蚁,跟随音乐和老师和同学们打打招呼吧。
(聆听歌曲)师:小蚂蚁还有那些好习惯?生:有秩序师:就像同学们在学校上课发言做什么动作?小蚂蚁是这样配合的(聆听歌曲)生:练习、随音乐律动师:小蚂蚁在一起还会做什么呢?生:搬家找食物师: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小蚂蚁团结友爱的力量吧!老师带来了一块饼干,我们一同把他搬运回家!(聆听歌曲)(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恒拍)2.师:小蚂蚁身体虽小,但是力量却很强大,因为他们有集体意识,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就像我们刚刚做的动作一样。
《小蚂蚁》儿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小蚂蚁》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学唱儿歌《小蚂蚁》。
2. 通过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小蚂蚁》儿歌的音乐文件。
2. 小贴纸、小蚂蚁纸板等小道具。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介绍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然后播放《小蚂蚁》儿歌的音乐,让幼儿围成一个圈,手拉手跟着音乐摆动身体。
2. 学唱歌词教师可以播放《小蚂蚁》儿歌的音乐,同时把歌词写在黑板上或利用投影仪投影,指导幼儿一起学唱歌词。
3. 创设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小蚂蚁的纸板,并给每个小组一些小贴纸作为蚂蚁的眼睛和嘴巴,然后引导幼儿用小贴纸粘在纸板上,制作出自己的小蚂蚁。
4. 整合活动让每个小组的幼儿依次站起来,手持自己制作的小蚂蚁纸板,跟着音乐律动,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如爬动、双手合十等。
通过整合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动作的融合。
5. 分组表演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利用手持制作的小蚂蚁纸板进行表演。
一组代表站在教室的一端,另一组代表站在另一端,通过模仿小蚂蚁的动作,一步一步地靠近对方,直到两个代表相遇。
通过分组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鼓掌并夸奖他们的表演,再次播放《小蚂蚁》儿歌的音乐,让幼儿一起跳舞,结束本节课的活动。
四、巩固与拓展为了巩固幼儿的学习,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1. 让幼儿利用小道具制作简单的戏剧表演,表演小蚂蚁的故事。
2. 利用制作小蚂蚁纸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比如让幼儿制作其他动物的纸板面具。
3. 引导幼儿通过儿歌创编舞蹈动作,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小结通过教学活动,幼儿认识了儿歌《小蚂蚁》,学会了唱歌词,通过游戏和表演,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巩固与拓展中,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一年级小蚂蚁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小蚂蚁音乐教案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一年级是培养和培养孩子音乐兴趣和天赋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小蚂蚁音乐教案,旨在通过使用小蚂蚁音乐教学资源,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并促进他们的自信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 学习基本的音乐概念,如音高、节奏和音乐速度;3. 提高孩子们的听力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4.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小蚂蚁音乐教学资源;2. 音乐器材,如乐器、音乐播放器等;3. PPT或教学板书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
然后,介绍今天的主题:小蚂蚁音乐。
2. 理论学习(10分钟)为孩子们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例如音高、节奏和音乐速度。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让孩子们理解这些概念,并鼓励他们参与到互动中。
3. 听力训练(15分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引导孩子们聆听并分辨不同的乐器音色。
通过提问和互动,加强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乐器或者简单的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合作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
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合作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5. 表演展示(10分钟)邀请每个小组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
同时,鼓励其他孩子们积极参与和欣赏他人的表演。
通过展示和欣赏,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自信心和兴趣。
6. 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和活动,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对今后的音乐学习和活动进行展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持续热爱和追求。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听力训练、创作活动和表演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的程度。
一年级下册音乐《小蚂蚁》教学设计

小蚂蚁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蚂蚁》。
2、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小蚂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及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发声练习:a、用“La”的声音演唱《啦啦歌》b、用“Lu”的声音唱《两天老虎》曲调。
二、导入师:刚才我们演唱了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动物有关的歌曲《小蚂蚁》,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的加以补充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来看几张和蚂蚁有关的照片,边看边想体现了哪种精神?师:同学们在看了这几幅图以后,蚂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是不是这么称赞小蚂蚁的。
三、新授1、听录音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师:听完后,我们观察歌谱,一共有几小节旋律?有几个乐句?从哪开始划分乐句?生:共16小节,两个乐句,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
师:下面跟着老师的钢琴哼唱一遍,并找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跟着钢琴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唱边观察,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不同。
2、朗读歌词师:跟着老师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你们按再节奏朗读一遍。
3、填唱歌词师: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范唱,然后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学生认真学唱歌曲。
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蚂蚁
活动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前评析】
随着季节的变化,小蚂蚁们开始活动,同时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孩子们平时对小蚂蚁的观察,本次活动会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猜想、推测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仔细观察被遮挡画面,尝试发现并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
3、仔细观察画面,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意义。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认识蚂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教师教具准备:有关小蚂蚁生活的一段视频及歌曲《蚂蚁搬豆》,遮好文字及局部画面的大书.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观看视频后,进行交流分享(2分钟-3分钟):你们在哪儿见过小蚂蚁?它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搬东西的?(激发幼儿的原有经验)看,今天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有关小蚂蚁的书。
(二)、阅读图画:
1、指导幼儿学习观察画面中的线索、讲述。
(1)观察封面: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
几只小蚂蚁?分别在做什么?你觉得这本书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导幼儿观察第一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洞口的两只小蚂蚁):
a、图画中有谁?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看到了几只小蚂蚁?小蚂蚁们分别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表情、动作。
)另外两只小蚂蚁去哪了?你还看到了什么?
b、揭开遮挡画面:这两只小蚂蚁在干什么?他们可能在传递什么信息?小蚂蚁发现了这些东西后,想干什么?
(3)、指导幼儿观察第二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毛线团上的小蚂蚁):
a、小蚂蚁们分别在做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拉毛线时的动作。
并关注到蚂蚁的数量。
)小蚂蚁为什么要咬绳子?
b、你们用过“拉”的动作吗?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拉”的动作)。
那小蚂蚁能不能拉走毛线呢?为什么拉不走毛线?(引导幼儿发现毛线团大、重,蚂蚁个头小、力气小。
)
c、揭开遮挡画面:还有一只小蚂蚁在干什么?它发现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4)、指导幼儿观察第三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搬米粒的小蚂蚁和所有的米粒):
a、你们发现了什么?小蚂蚁是怎样推书的?(感知“推”的动作)你们在生活中用过“推”的方法吗?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推”的动作)。
b、小蚂蚁推得动厚厚的书吗?为什么推不动书?(书大、重;蚂蚁力气小。
)现在有几只小蚂蚁在推书?还有一只小蚂蚁哪儿去了?
C、揭开遮挡画面:这只小蚂蚁发现了什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进行推测后再继续阅读)。
2、初步运用已学的观察方法,学习讲述。
(1)、引导幼儿观察第四页图画(遮挡住发现饼干的小蚂蚁和饼干):
a、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一幅图画,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把食物放到背上的?你们用过“搬”的方法吗?是怎样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搬”的动作)b怎么又少了一只蚂蚁?它去哪了?
C、揭开遮挡画面:它又发现了什么?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第五页图画内容(遮挡住天空和用脚指天的小蚂蚁):
a、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蚂蚁是怎样运饼干的?有几只小蚂蚁一起抬饼干?你在生活中用过“抬”的动作吗?是怎样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抬”的动作)为什么需
要这么多的蚂蚁一起抬饼干呢?(突出大、重。
)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把饼干运回家?
b、还有一只小蚂蚁在做什么?
C、揭开遮挡画面:这只小蚂蚁在看什么?它发现了什么?(感知天气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如果下雨了小蚂蚁们会做些什么?它们会用什么方法避雨呢?
(3)、引导幼儿观察第六页图画内容(遮挡住撑着雨伞的小朋友):
a、发生了什么事?小蚂蚁们是怎样躲雨的?(运用句式:下雨时,小蚂蚁有的躲在……有的躲在……还有的躲在……)
b、小蚂蚁找到了地方躲雨,它们的心情怎么样?我发现有的小蚂蚁好像在看什么?
C、揭开遮挡画面:下雨时小朋友怎样避雨?他们可能是去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小蚂蚁们又会做什么呢?
(4)、引导幼儿观察第七页图画内容(遮挡住小河和河面上的小蚂蚁):
a、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怎么会有河呢?它们该怎样过河?引导他们帮助小蚂蚁想出最好的方法把食物运过河。
b、揭开遮挡画面,露出蚂蚁过河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小船是怎样帮助小蚂蚁过河的?你们摇过船桨吗?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感知“摇”的动作)
c、引导幼儿感知蚂蚁们快乐的心情:小蚂蚁们想到了过河地好办法,把食物运回了洞里,它们的心情是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总结分享:
这本书读完了,谁能给这本书取个名字?告诉幼儿书的名字。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请幼儿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幼儿梳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