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葡萄酒工艺学

合集下载

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的稳定

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的稳定
甜型葡萄酒和开胃酒容易出现红葡萄酒型的浑浊
2021/8/5
12
冷冻试验
目的:用于检验葡萄酒的酒石稳定性和红葡萄酒的色素稳定 性。
1.将葡萄酒装入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加塞密封,然后放入温 度为酒的冰点之上0.5℃的冰箱中,保持7天,每天观察透 明度变化情况。酒样仍然澄清,说明该酒在冷冻的情况下 是稳定的。若有浑浊沉淀,说明该酒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 稳定的,经离心分离,取其沉淀物于显微镜上检查。若有 结晶析出即为酒石结晶;若为絮状沉淀,则多有蛋白质或 胶体沉淀;若沉淀物带有色泽,则为单宁色素或单宁蛋白 质沉淀物。
如果在氧化条件下葡萄酒变为乳色,甚至出 现灰白色沉淀,且在加入少许连二亚硫酸钠 后重新变为澄清状,则为铁破败。或者将最 为浑浊的部分装入试管并加入2ml浓盐酸和 5ml 5%的硫氰化钾,如果溶液变红,则为铁 破败。
2021/8/5
18
铜稳定性试验
目的:检验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铜稳定性。 1.如果葡萄酒中铜含量低于0.5g/L,则不会出现铜不
微生物:好气、厌气,温度,温箱培养P238 铁:氧化条件P225 铜:还原条件P225 蛋白质:热,单宁P225 酒石:温度、酒度P226 色素:温度、酒度P226
2021/8/5
11
葡萄酒的稳定性试验
用于稳定性试验的酒样必须是澄清,澄清是稳定 性试验的前提。
红、白葡萄酒都需要进行的稳定性试验项目: 氧化、微生物、铁、酒石 只是红葡萄酒需要进行的项目:色素 只是白葡萄酒需要进行的项目:蛋白质、铜 桃红葡萄酒容易出现与白葡萄酒相同的浑浊;而
2021/8/5
26
其它方法
阿拉伯树胶: 作用:阻止非稳定胶体的凝结 使用时间:装瓶过滤前 用量:100-250mg/l 注意:不能用于贮藏时间长的葡萄酒 偏酒石酸: 作用:抑制酒石结晶沉淀 使用时间:装瓶过滤前 注意:只能用于很快被消费的葡萄酒 羧甲基纤维素钠

《葡萄与葡萄酒工艺学》教学大纲

《葡萄与葡萄酒工艺学》教学大纲

《葡萄与葡萄酒工艺学》教学大纲英文课程名称:Viticulture and Enology课程编号: 0611611总学时:24总学分:1.5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开课单位: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执笔人:赵新节审校人:王燕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葡萄酒生产现状世界葡萄酒的分布、产量与趋势;中国主要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中国葡萄酒生产动态。

第三节葡萄酒的价值保健价值:葡萄酒中含有热源、氨基酸、矿子元素、维生素、类黄酮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帮助消化、利尿、杀菌、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文化与经济价值:美食与配餐;产地个性化与酒庄旅游。

第四节葡萄酒的概念与分类葡萄酒的概念(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度不能低于8.5%。

但是,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葡萄品种和一些葡萄产区特殊的质量因素和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葡萄酒的最低总酒度可降到7.0%);葡萄酒的分类:根据酒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加工工艺可将葡萄酒分为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特种葡萄酒。

第五节葡萄酒工艺学的定义与任务葡萄酒工艺学的定义(研究葡萄酒酿造、贮藏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规律)研究葡萄酒成分的科学);葡萄酒工艺学的任务:防治葡萄酒的病害,利用最低的消耗尽可能地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

第二章葡萄第一节酿酒葡萄品种白葡萄品种:龙眼(Dragon Eye)、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霞多丽(Chardonnay)、白雷司令(White Riesling)、白玉霓(Ugni blanc)、白羽(Rkatsiteli)、赛美蓉(Semillon);红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佳利酿(Carignon)、黑品诺(Pinot Noir)、西拉(Sirah)玫瑰香(Muscat Hambury)、佳美(Gamay)、宝石(Ruby Cabernet)、玫瑰蜜(Rose Honey)、山葡萄(V.amurensis)、烟73(Muscat ×Alicanfe Bouschet)。

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的稳定PPT课件

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的稳定PPT课件
风味与质量平衡
在追求葡萄酒稳定性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葡萄酒的风味和 品质是一大挑战。许多稳定方法可能会对葡萄酒的口感、 色泽和香气产生不良影响。
缺乏系统研究
对于葡萄酒的稳定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因素或 特定条件下,缺乏对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整体稳定性的系 统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多学科交叉研究
浑浊和白雾是葡萄酒中微粒物质引起的视觉效果,影响葡萄酒的透明度和外观 美感。
详细描述
浑浊和白雾的形成与葡萄酒中的果皮、酵母、蛋白质和多酚类物质等微粒有关。 为了预防浑浊和白雾的形成,可以采用低温处理、避免过度氧化和减少酒中微 粒物质等方法。
气泡的形成与控制
总结词
气泡是葡萄酒中气体形成的泡状物,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稳定性。
提高安全性
稳定的葡萄酒能够避免微生物和化 学反应的产生,提高酒的安全性。
提升消费者体验
稳定的葡萄酒能够提供更好的口感 和外观,提升消费者的饮酒体验。
03 葡萄酒的化学稳定性
CHAPTER
酚类物质的影响
酚类物质
酚类物质是葡萄酒中的重要成分, 包括类黄酮、花青素和单宁等, 它们赋予葡萄酒独特的色泽和口 感。
葡萄酒的稳定性问题包括浑浊、 沉淀、变色等,这些问题的出现 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外观,甚 至可能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目的和目标
目的
研究葡萄酒的稳定性问题,探讨影响 葡萄酒稳定性的因素,提出有效的解 决方法,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稳定性 。
目标
通过实验和研究,了解葡萄酒中各种 化学成分对稳定性的影响,掌握各种 处理技术和方法,为实际生产提供理 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未来研究应结合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探究葡萄 酒稳定性的机理,为工艺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葡萄酒工艺》课件

《葡萄酒工艺》课件

中世纪,欧洲开始大 规模种植葡萄和酿造
葡萄酒
19世纪,法国成为葡 萄酒生产大国
20世纪,葡萄酒产业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

葡萄酒的传播
起源:古希腊 和古罗马时期, 葡萄酒开始传 播到欧洲各地
中世纪:葡萄 酒成为欧洲贵 族和教会的饮 品,传播到欧
洲各地
大航海时代: 葡萄酒随着欧 洲探险家和殖 民者的足迹传 播到世界各地
法国波尔多:以赤霞珠、美乐等葡萄品种为主,酿造出著名的波尔多 红酒
意大利托斯卡纳:以桑娇维塞葡萄品种为主,酿造出著名的基安蒂 红酒
澳大利亚巴罗萨谷:以设拉子葡萄品种为主,酿造出著名的巴罗萨红 酒
美国加州纳帕谷:以赤霞珠、霞多丽等葡萄品种为主,酿造出著名 的纳帕红酒
葡萄酒中的营养成分
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多酚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骨骼健康 氨基酸:如色氨酸、酪氨酸等,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睡眠
颜色:红葡萄酒颜色较深,白 葡萄酒颜色较浅
原料:红葡萄酒使用红葡萄, 白葡萄酒使用白葡萄或红葡萄 去皮后
酿造方法:红葡萄酒使用带皮 发酵,白葡萄酒使用去皮发酵
口感:红葡萄酒口感较重,白 葡萄酒口感较轻
酿造方法:天然酒与起泡酒
天然酒:使用葡萄自然发酵, 不经过任何添加或处理
起泡酒:在葡萄酒中加入二氧 化碳,使其产生气泡
酿造方法:不同葡萄品种的酿造方法也不同,如赤霞珠适合长时间发酵,梅洛适合短时间发酵
葡萄酒风格:不同葡萄品种的葡萄酒风格也不同,如赤霞珠葡萄酒口感强劲,梅洛葡萄酒口感 柔和
品酒的基本步骤
观察颜色:观察 葡萄酒的颜色, 判断其年龄和品 质

葡萄酒工艺学:原料改良

葡萄酒工艺学:原料改良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不同品种的葡萄,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 品种,如高糖分、高酸度或高酚类物质含量等,从而提高 葡萄酒品质。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技术在葡萄育种上的应用,能够定向改良葡萄的 性状,如提高抗病性、抗虫性和耐旱性等,从而间接提高 葡萄酒品质。
采后处理
采收后的葡萄经过适当的处理,如快速冷榨、低温发酵等, 可以保留更多的风味物质和酚类物质,提高葡萄酒品质。
葡萄酒工艺学原料改良
目录
• 原料的种类与选择 • 原料的改良技术 • 原料的种植技术 • 原料的采摘与处理 • 原料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01
原料的种类与选择
葡萄种类
01
红色葡萄
用于酿造红葡萄酒,如赤霞珠、 梅洛、黑皮诺等,富含色素和单 宁。
白色葡萄
02
03
黑色葡萄
用于酿造白葡萄酒,如雷司令、 龙须、霞多丽等,果皮和果汁中 的成分较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原料种植技术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修剪程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修剪技术可以控制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低密度种植和高修剪 程度能够提高葡萄的糖分和风味物质含量。
灌溉方式
适当的灌溉技术能够影响葡萄的含糖量、酸度和酚类物质含量。节水灌溉技术如 滴灌和地下灌溉有助于提高葡萄品质。
原料改良技术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病虫害防治
1 2
病虫害识别
了解葡萄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症状,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葡萄品质。
3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合理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 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安全间隔期和使用量。

《葡萄酒工艺学》课件

《葡萄酒工艺学》课件
公司
葡萄酒工艺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葡萄酒的历史
02
葡萄酒的品种与酿造原料
03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04
葡萄酒的风格与品尝
05
葡萄酒的产区与生产者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起源
起源地:中东地 区
起源时间:公元 前6000年
起源原因:农业 发展,葡萄种植
苹果酸-乳酸发酵: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 可以降低葡萄酒的酸度
发酵温度: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为18-24℃,苹 果酸-乳酸发酵的最佳温度为15-20℃
发酵时间:酒精发酵通常需要7-14天,苹果酸乳酸发酵通常需要1-2周
发酵容器:酒精发酵通常在橡木桶中进行,苹果 酸-乳酸发酵通常在钢罐中进行
发酵过程: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是葡 萄酒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直接影响 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
群体的竞争
技术创新:传统 工艺与现代科技
的竞争
营销策略:线上 线下、传统媒体 与新媒体的竞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4
美国加州纳帕谷:以赤霞珠、霞多丽等葡萄 品种为主,生产出许多高品质的葡萄酒
06
新西兰马尔堡:以长相思、黑皮诺等葡萄品 种为主,生产出许多高品质的葡萄酒
知名葡萄酒生产者及其产品
法国波尔 多:拉菲、 拉图、玛 歌等
意大利托 斯卡纳: 西施佳雅、 安东、桃乐 丝等
陈酿与橡木桶的使用
陈酿:葡萄酒在 橡木桶中存放一 定时间,使酒体 更加稳定,口感 更加醇厚
橡木桶:橡木桶 可以赋予葡萄酒 特殊的香气和口 感,如香草、咖 啡、巧克力等

葡萄酒工艺学

葡萄酒工艺学

氧化酶,防止氧化浑浊。
5.增酸作用
①SO2阻止了分解酒石酸与苹果酸的细菌活动;
②亚硫酸氧化成硫酸。
二、SO2的添加 1.添加量 取决于葡萄品种、葡萄汁成分、温度、酿酒工艺等。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提出葡萄酒中总SO2允许含量为: 干白葡萄酒350mg/L
干红葡萄酒300mg/L
甜酒450mg/L 游离SO2含量为: 干白葡萄酒50mg/L 干红葡萄酒30mg/L 甜酒100mg/L
三、白葡萄酒发酵工艺 1.主要工艺条件及操作
前发酵温度以16~22℃为宜,发酵期为15天;
后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发酵期为1个月。 发酵期间的操作、各项管理内容均同红葡萄酒发酵工艺。
2.白葡萄酒防氧化措施
氧化起因: 白葡萄酒中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如色素、单宁、 芳香物质等,这些物质有较强的嗜氧性,与空气 接触时,很容易被氧化生成棕色聚合物,使白葡萄
⑶葡萄酒的口味成分
主要是酒精、糖类、有机酸。 同一种成分往往对色、香、味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故葡萄酒的色、香、味三者的成分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二、红葡萄酒发酵工艺
1.传统发酵工艺
⑴入池
发酵容器清洗后,用亚硫酸杀菌 装好压板、压盖,
泵入葡萄浆(充满系数为75%~80% )
按规定添加SO2 加盖、封口
⑵前发酵 主要进行酒精发酵、浸提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发酵温度 为26~30℃。当酒液残糖量降至0.5%、发酵液面只有少量 CO2气泡,“酒盖” 下沉,发酵温度接近室温,这表明前发 酵结束。 发酵后酒液质量要求: 呈深红色或淡红色;有酒精、CO2和酵母味,但不得有霉、 臭、酸味,酒精含量9%~11% ,残糖0.5%,挥发酸 ≤0.04% 。
可酿制红、白葡萄酒。酿制的白葡萄酒呈淡黄色,

葡萄酒工艺学完整版

葡萄酒工艺学完整版

发酵和呼吸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发酵和呼吸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代 谢方式。酵母属酵母在发酵过程不能提供足够的 ATP时,如果有氧存在和葡萄糖浓度较低,就会 增强呼吸作用的力度。从发酵代谢向呼吸代谢并 无突然的切换,从呼吸向发酵的转换也是如此。 这就是酵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 的原因。发酵性生长受呼吸程度的影响,具体取 决于生长条件和细胞对ATP的需求。
AF的主要副产物
甘油(glycerol):每当磷酸二羟丙酮氧化一分子NADH2, 就形成一分子甘油,这一过程称为甘油发酵。3-12g/L
影响因素:菌种,含糖量、SO2、pH值、发酵温度高,甘油 产量高。
乙醛:丙酮酸脱羧,乙醇氧化,氧化味,亚硫酸乙醛 醋酸:挥发酸,1.1g/L 琥珀酸(succinic acid): 乳酸:AF,苹果酸乳酸发酵 高级醇(higher (fusel) alcohols):二类香气的主要物质,
酸应大于1g/L
用量
上述降酸剂的用量,一般以它们与硫酸的反应 进行计算。
例如,1g碳酸钙可中和约1g硫酸:
CaCO3 + H2SO4
CaSO4 +CO2 + H2O
因此,要降钙或2克碳酸氢钾或2.5-3克酒石酸钾。
使用方法
化学降酸最好在酒精发酵结束时进行。对于 红葡萄酒,可结合倒罐添加降酸盐。对于白 葡萄酒,可先在部分葡萄汁中溶解降酸剂, 待起泡结束后,泵入发酵罐,并进行一次封 闭式倒罐,以使降酸盐分布均匀。
当基质中不再含有酵母菌所需营养物质时,部分酵母菌 自溶形成高级醇和氨基酸。
为加速并完成AF,只能使用化学催化剂,以酒石酸盐、 氯化物、硫酸盐或磷酸盐等形式与铵离子结合的盐类、 硫胺素加量<0.0006g/L,硫酸铵<0.3g/L。磷酸二铵

葡萄酒工艺学

葡萄酒工艺学

名词解释1.下胶过量:添加入葡萄酒用于澄清的蛋白质因过量残留,导致酒的澄清度不稳定,装瓶后,温度降低出现浑浊沉淀。

2.起泡葡萄酒:葡萄原酒经过密闭状态二次发酵后产生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是全部或部分人工填充时,其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3.苹果酸乳酸发酵:葡萄酒酿造生产过程中,发酵醪液中的苹果酸在乳酸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为乳酸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4.马德拉化:葡萄酒的热处理能够改善葡萄酒的品质,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

5.加强葡萄酒:人工添加白兰地、脱臭酒精或糖,提高酒精或糖含量的葡萄酒。

6.乳酸细菌:发酵葡萄酒糖生成乳酸的细菌7.氧化酶破败病: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由于氧化酶的作用,使得葡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氧化,特别是色素的氧化,使酒中出现暗棕色浑浊沉淀,这种现象也称作棕色破败病。

8.二氧化碳浸渍法:就是把整粒葡萄放到一个充满SO2气体密闭罐中,葡萄经受SO2的浸提后进行破碎、压榨,再按一般方法进行酒精发酵的葡萄酒酿造方法。

9.产地葡萄酒:指所标注的产地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于瓶内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10.年份葡萄酒:指葡萄采摘酿制该酒的年份,其中所标注年份的葡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于瓶内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11.品种葡萄酒:指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于瓶内酒含量的75%(体积分数)。

填空题:1.葡萄汁糖度工艺1)添加白砂糖2)添加浓缩的葡萄汁2.发酵容器:1)发酵池2)橡木桶3)带夹套的发酵罐3.酵母的生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4.果实果梗部分葡萄梗、葡萄籽葡萄皮果肉5.二氧化硫形态:结合态游离态6.升酸下降酸的物质增酸的物质:酒石酸和柠檬酸添加未成熟的葡萄压榨汁降低酸度:碳酸钙、碳酸氢钾、酒石酸钾7.酒石的成分:酒石酸氢钾酒石酸钙8.二氧化硫的作用有利作用:1)、净化发酵基质,提高葡萄酒酒度。

2)、提高有机酸含量3)、降低挥发酸含量4)、增加色度5)、改善葡萄酒的味感质量,保持果香味不良作用:1)使用不当或者用量过高,可使葡萄酒具有怪味且对人产生毒害,在还原条件下,可以形成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后者可与乙醇化合产生硫醇9、葡萄汁的澄清:二氧化硫静置法果胶酶澄清法皂土澄清法机械澄清法10.山葡萄酒工艺P260问答题:1、葡萄酒中单宁的特性1) 在酒精中在纯水中溶解度大,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固体部分的浸渍,它们溶解在葡萄酒中,但这只是葡萄酒中的一小部分。

《葡萄酒工艺》课件

《葡萄酒工艺》课件
年球各个葡萄酒 产区,口感丰富,层次
感强。
葡萄酒的年份与品质
年份
葡萄酒的品质受年份影响较大,好年份的葡萄酒通常 品质更佳。
品质
葡萄酒的品质取决于品种、气候、土壤和酿造工艺等 多种因素。
陈年潜力
优质葡萄酒具有较好的陈年潜力,经过适当的陈放能 够提升品质。
CHAPTER 04
葡萄的破碎与压榨
总结词
破碎与压榨是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通过破碎葡萄 释放出果汁和果肉,为后续发酵做好准备。
详细描述
破碎是将葡萄颗粒破碎成葡萄浆,以便于压榨提取汁液。压 榨则是通过适当的压力将葡萄汁从葡萄浆中挤出。在这个过 程中,需要控制破碎程度和压榨压力,以避免过度破碎和压 榨,从而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全球葡萄酒贸易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地 区,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主 要的葡萄酒生产国。
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葡萄酒产量
中国葡萄酒产量逐年增长,主要集中在宁夏、新疆和烟台等地区 。
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者 对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葡萄酒的品鉴与礼仪
葡萄酒的品鉴方法
观察酒的颜色
观察葡萄酒的颜色、透明度、 浓度以及挂杯情况,以初步判
断酒的品质。
闻酒的香气
将酒杯靠近鼻孔,深吸一口气 ,感受葡萄酒的香气,包括果 香、木香和发酵香等。
品尝酒的味道
小口品尝葡萄酒,感受其口感 、酸度、甜度、单宁和余味等 ,以全面评价葡萄酒的品质。
对比与评价
芳香与海鲜、白肉的搭配
芳香型葡萄酒适合与海鲜、白肉等较为清淡 的食物搭配,以增强食物的风味。
葡萄酒的礼仪与文化

葡萄酒工艺学-苹果酸-乳酸发酵

葡萄酒工艺学-苹果酸-乳酸发酵

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定义
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以降低葡萄酒中的酸度,使其更加平衡、协调,提高葡萄酒的整体品质。
苹果酸-乳酸发酵能够增加葡萄酒的陈年潜力,使葡萄酒在长时间的陈放过程中保持更好的稳定性。
苹果酸-乳酸发酵能够显著影响葡萄酒的口感、香气和质地,使葡萄酒更加柔和、圆润,并增加一定的复杂性。
苹果酸-乳酸发酵在葡萄酒工艺中的重要性
将活性干酵母或新鲜酵母接入葡萄汁中,启动发酵过程。
酵母菌接种
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通常在15-25℃之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
定期监测发酵情况,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及时处理发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酵过程中的管理
发酵阶段
苹果酸-乳酸发酵
将分离出的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以降低酸度并产生特有的口感和香气。
面包烘焙
在面包烘焙中,苹果酸能改善面团的弹性,使面包更加松软。
泡菜制作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苹果酸-乳酸发酵有助于增加泡菜的酸味和延长保存时间。
在其他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的应用
基础理论研究
苹果酸-乳酸发酵是微生物生理学和代谢工程学的基础研究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机制。
生物工程应用
伴随其他生物化学反应,如酯化反应等。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
降低酸度
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以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使葡萄酒的酸度降低,口感更加柔和。
增加复杂度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酯类和醇类,为葡萄酒增添了复杂度和芳香。
延长葡萄酒的寿命
苹果酸-乳酸发酵有助于稳定葡萄酒的品质,延长其保存期限。
对葡萄酒口感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3
MLF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口感,使其更加柔和、圆润,同时也能降低葡萄酒的酸度。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Winemaking Process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葡萄酒工艺学是论述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的学科,是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国内外葡萄酒工艺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为祖国葡萄与葡萄酒事业献身的精神。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大学本科四年制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葡萄酒工艺学课程。

4、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48(理论)+32(实验),学分3.0+2.0,讲课48学时。

具体教学时数分配见表1。

5、先修课程学习葡萄酒工艺学要具备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必须掌握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化学和葡萄酒分析检验课程。

因为葡萄原料是酿酒的物质基础,葡萄酒的酿造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酿酒工艺的实施要依靠设备来完成,葡萄酒质量的控制又离不开分析检验,为此要求掌握以上课程。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使用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华主编的《葡萄酒工艺学》2007年为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①朱梅,李文庵,郭其昌.葡萄酒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②李华.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陕西杨凌:天则出版社,1990.③戴仁泽.酿造酒工艺学.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④朱宝镛.葡萄酒工业手册.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5.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传统黑板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有课堂讨论。

8、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10%)、专题论文(20%)和闭卷考试成绩(70%)共同构成。

9、课外自学要求查阅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资料,就某一方面写出论文。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国内外葡萄酒工艺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2)掌握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正确理解葡萄、工艺、设备、分析检测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关系。

葡萄酒工艺学ppt课件

葡萄酒工艺学ppt课件
5
9.3 桃红葡萄酒的工艺 1/2
直接压榨(白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原料-破碎- SO2处理-分离 -压榨-澄清-发酵。适用于色素含量高的品种。
短期浸渍分离:原料-破碎除梗- SO2处理-装罐浸渍2-24小时 -AF前分离20-25%葡萄汁-澄清-发酵,其余的酿造红葡萄 酒(固液比已改变)
低温短期浸渍:原料-破碎除梗- SO2处理-装罐浸渍2-24小时 -AF前分离压榨-澄清-发酵。
9
9.5 葡萄酒生产的准备工作(AF前)
人员的培训、动员、分工(专业上、思想上)
原料、酒种、产量、开机(收购)时间、每天计划收
购量、周转箱、葡萄款
辅料:SO2、果胶酶、膨润土、PVPP、菌种、发酵 促进剂、糖、降酸剂、设备清洗消毒剂
必需品:发酵记录表、交接班记录表、温度计、比
重计、量筒、手电、小容器、扳手等工具
9.1 桃红葡萄酒的特点 9.2 桃红葡萄酒的品种 9.3 桃红葡萄酒的工艺 9.4 不同颜色的酒种与浸渍的关系 9.5 葡萄酒生产的准备工作(AF前) 思考题
3
9.1 桃红葡萄酒的特点
桃红葡萄酒含有少量红色素,常见的颜色有:桃红、粉红、 (橙、黄、紫)玫瑰红、洋葱皮红、橙红等。花色素苷含量 >100mg/L,颜色就接近于红葡萄酒的颜色,一般新红葡 萄酒花色素苷至少大于120mg/L。
葡萄酒工艺学
9.桃红葡萄酒的酿造
1
9 桃红葡萄酒的酿造
本章主要讲述桃红葡萄酒的酿造方法。 要求学生在比较红、白葡萄酒的基础上,掌握
单宁和花色素苷对桃红葡萄酒质量的影响,掌 握桃红葡萄酒酿造的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 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宁和花色素苷对桃红葡萄 酒的作用。
2
9 桃红葡萄酒的酿造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 学习指南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 学习指南

葡萄酒工艺学学习指南葡萄酒工艺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酿造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学好本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课程学习的前期准备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葡萄酒分析检测等专业基础课。

二、理论课程学习1.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48学时,教师按照资源库教学大纲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随堂穿插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设置问题,鼓励学生互动,针对教学内容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课后留有思考题,期末设理论考试。

2. 指导与建议(1)课前准备简单地做课前预习,了解下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

(2)课堂互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理解教学内容,争取回答问题。

(3)课后思考认真思考课后留有的思考题,深入理解教授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4)课外拓展查阅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掌握专业术语的英文名,了解更多案例和国际葡萄酒工程领域的相关进展。

三、实验课学习1. 教学过程实验教学32学时,围绕葡萄酒酿造过程设置实验课程。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葡萄原料状况,进行实验设计,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教师随堂修改,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课后实验组讨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2. 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资源库教学大纲内容。

3. 指导与建议(1)前期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和关键实验步骤,为实验方案的设计做好准备。

(2)方案设计实验组根据实验目的和酿酒原材料状况,充分讨论,综合运用所学葡萄酒酿造学知识,设计酿酒实验方案。

教师现场审阅,讨论并修改完善。

(3)重视实验操作葡萄酒工艺学是一门技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共同操作完成实验方案,实现酿酒思想。

(4)书写实验报告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现象,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报告按照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方法、现象与结果分析,心得体会五个部分书写,要求目的、原理清晰,结果分析方法得当,结论正确,鼓励引用教学和文献案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葡萄酒工艺学

葡萄酒工艺学

一、葡萄种类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贵人香、灰雷司令、米勒、长相思(索味浓)、白羽、红玫瑰、龙眼、灰比诺(李将军)、琼瑶浆、白诗南、赛美蓉、白雷司令、白玉霓、鸽笼白。

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法国蓝、佳丽酿、玫瑰香(汉堡麝香)、梅鹿辄(梅尔诺)、味儿多、北醇、公酿一号、增芳德、解百纳。

二、葡萄酒的原料有问题如何改良?答:1、浆果含糖量过低(1)添加蔗糖,理论上17g/l蔗糖可以使酒度提高1%。

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损失,加入的糖量应稍大于17g/l。

(2(3(42(12.5-3.0g (2(334(1(2答;㈠酵母菌1、酵母菌的一般特性酵母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A、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B、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可能进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C、能发酵多种糖类;D、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E、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环境中生长。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类学上,葡萄汁和葡萄酒中的酵母菌,主要属于真菌中的子囊菌纲酵母属(Saccharomyces),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

酵母菌细胞呈圆形、椭圆形、细长或柠檬形等,大小为6-20微米,呈半透明状。

(2)酵母菌的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出芽繁殖(酵母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和分裂繁殖2、葡萄酒酿造中的主要酵母菌种(1)与葡萄酒酿造有关的酵母种类根据产地、成熟期的天气状况、葡萄的卫生状况等不同,每粒葡萄浆果表面的酵母菌细胞数量也不同,一般在103-105.采收并破碎后的葡萄汁中,酵母菌的细胞数量到达106.与葡萄酒酿造有关的酵母分属于裂殖酵母属、克勒克酵母属、类酵母属、有孢汉逊酵母属、德巴利酵母属、梅奇(4)呼吸作用2、酒精发酵的主要副产物(1)甘油 6-10mg/l.(2)乙醛 20-60mg/l(3)乙酸0.2-0.3g/l,白葡萄酒不超过0.88,红葡萄酒不超过0.98.(4)琥珀酸(5)乳酸(6)双乙酰与以偶胭3、葡萄酒发酵的其它产物(1)高级醇(2)脂类㈢、酵母生长周期1、繁殖阶段酵母菌迅速出芽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葡萄酒生产工艺
2020/8/15
一、葡萄酒的分类 二、葡萄酒品质的评定 三、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四、葡萄原料 五、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六、葡萄酒的混浊、氧化、褐变及其防止 七、葡萄酒的再加工
2020/8/15
概述
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酿制 而成的,酒精含量不低于8.5%的饮料酒称葡 萄酒。
国外也有用以产地、原料品种名称来分类的。
(一)按颜色分类
1.红葡萄酒 用果皮带色的葡萄制成,含酒精9%~13%。
2.白葡萄酒 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葡萄的果汁制成,酒色
呈金黄或淡黄,含酒精9 %~13%。
3.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红葡萄短时间浸提或分离
发酵制成。
(二)按含糖的多少分类 1.干葡萄酒 含糖量(以葡萄糖计)≤4.0g/L。
2.半干葡萄酒 含糖量4.1-12 g/L。 3.半甜葡萄酒 含糖量12.1-50g/L。
4.甜葡萄酒 含糖量≥50.1g/L。
(三)按酿造方法分类
1.天然葡萄酒 葡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或酒精的葡萄酒。
2.加强葡萄酒 用人工添加白兰地或脱臭酒精的葡萄酒称加强干葡
萄酒。
除了提高酒精含量外,同时提高含糖量的葡萄酒称 加强甜葡萄酒(在我国称浓甜葡萄予葡萄酒色泽、涩味和刺激性较强的香味。 酚类物质容易被氧化和还原,是引起葡萄酒褐变 的原因之一。例如花色素苷被还原后就退色,而 一氧化,颜色又变深。 每1L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在4000-6000mg。
四、葡萄原料
葡萄属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分布 于北纬52度到南纬43度的广大地区。 按地理分布和生态特点,分东亚种群、欧亚种 群和北美种群三个群。 世界葡萄总产量中的80%以上用于酿酒,15% 左右用于鲜食,5%左右制成葡萄干等。
3.葡萄汽酒 葡萄酒经加糖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是人工
方法压入酒中压力在0.051~0.25MPa之间的 酒称葡萄汽酒。
二、葡萄酒品质的评定
嗅觉占40%-50% 味觉占30% 视觉占20% 触觉为5%
1.视觉
视觉的评定,主要是澄清度和色泽这两个 项目。
(1) 澄清度 饮葡萄酒时,十分注重澄清度和 色泽,因此葡萄酒在出厂前需过滤后再装 瓶。
4.触觉
触觉与葡萄酒的酒精浓度、糖含量、总水 量和黏度等有关。 低酒精含量的葡萄酒,其酒液淡而薄。
三、葡萄酒的化学成分(不讲)
1.醇类 葡萄酒含有的醇类很多,除乙醇、甲醇、1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活性戊醇、l-己醇 和β-苯乙醇等一元醇外,还有甘油、2,3丁二醇,D-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和内消 旋环已六醇等多元醇。
不含酸的葡萄酒,不仅口味单调,而且酒液色 泽深,易招致微生物污染。
5.含氮化合物
葡萄果汁和葡萄酒中都存在着铵盐、氨基酸、 蛋白质、维生素、硝酸盐和核酸类物质等含 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对酵母的生长繁殖很重要。在这 些含氮化合物中,氨基氮的量占绝大多数, 几乎是非氨基氮量的80倍。
葡萄酒中存在着少量在酿酒过程中没有被水 解掉的蛋白质,其量一般不超过450mg/L, 正是这些少量的蛋白质与酚类物质的结合, 引起葡萄酒贮藏过程中产生混浊。
(2) 色泽 根据葡萄酒的种类不同,有琥珀略 带红色的红葡萄酒;有黄色、金黄色、暗 琥珀色的白葡萄酒。
2.嗅觉
品评葡萄酒时,重要的是闻其香味。 葡萄酒中的香味,主要由乙醇、高级醇和 少量的多种化合物组成。 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味,在葡萄酒熟 成过程中会慢慢消失,代之以特殊的酒香。
3.味觉
(1) 酸味 没有酸味的葡萄酒其口味就很平淡,而且 酒液易受细菌污染,甜酸味能赢得人们的好感。
2.醛类
葡萄酒中的醛以乙醛和羟甲基糠醛为主。乙 醛含量一般在50-90mg/L,而谐丽酒中的 乙醛量可以高达200mg/L以上,使酒液带 有刺激性臭味。
乙醛不仅给酒液带来不良气味,而且还会引 起酒液褐变,使酒液口味变得平淡。
二氧化硫可与乙醛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臭味 消失。
3.酯类
葡萄酒中的酯,有醋酸乙酯、醋酸异戊酯、 N-醋酸丙酯、N-醋酸己酯、丁酸乙酯、己 酸乙酯、辛酸乙酯、丁二酸乙酯和癸酸乙酯 等。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醋酸乙酯(65-85mg/L) 和醋酸异戊酯(3.6mg/L左右) 酯的存在可以增加葡萄酒的香味。
4.酸类
葡萄酒中存在的有机酸可分成两大类: ①挥发性酸:醋酸、甲酸和酪酸等。
②不挥发性酸:乳酸、琥珀酸、丙酮酸、柠檬酸、 酒石酸等。 当挥发性酸含量小于0.02%时,饮用时会感到 酒质欠柔;当其含量大于0.15%时,则产生灼 烧感。
(2) 甜味 葡萄酒的甜味主要来自葡萄糖和果糖,其 次是高级醇和丙三醇。葡萄酒中糖含量小于4g/L 的干葡萄酒,其风味良好,而且没有因糖量高而影 响食欲的缺点。
(3) 苦、涩味 葡萄酒中的涩味主要来自单宁等酚 醛化合物。
✓ 白葡萄酒中的单宁含量非常低,一般感觉不出苦、 涩味;
✓ 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含量特别高,所以其苦、涩味较 明显。
葡萄酒是一种国际性饮料酒,产量在世界饮料 酒中列第二位。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葡萄酒产量居世 界前列。
1892年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开办张 裕酿酒公司,从国外引进葡萄品种,建立我国 第一个近代的新型葡萄酒厂。
一、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一般按颜色、含糖量的多少、酒精含量 的高低、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用的加工方法来 分。
葡萄发酵后取压榨过的皮渣进行蒸馏,或者将皮渣 加糖水后发酵,取酒液蒸馏,或使用葡萄原酒直接蒸馏, 馏液即为葡萄烧酒。白兰地是用葡萄烧酒经精心调配而 成。
(四)按是否含二氧化碳分类
1.平静葡萄酒 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称静酒,即静止葡萄
酒。 2.起泡葡萄酒 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以葡萄酒加糖发酵产生
或用人工压入,酒中二氧化碳20℃时保持压力 0.35MPa以上。
(一)主要酿酒用葡萄品种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的特性要求也不同。 佐餐红、白葡萄酒、香槟酒和白兰地的葡萄品 种含糖量约为15%-22%,含酸量6.0-12g/ L,出汁率高,有清香味。 对制红葡萄酒的品种则要求色泽浓艳。 供酿酒用葡萄品种多达千种以上,多数为欧亚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