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合集下载

23.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23.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 E dS 0S1 S2
S

P dS P dS PS2 S 2
S S2
0
1 1 E dS 0 S1
S

S
0 E P dS q0
0

0
四、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在均匀介质中, 极化电荷只出现在介质表面 或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 设一均匀电介质薄片(S、l)置于电场(E) 中,表面将出现极化电荷。
p ql p ql P P V Sl 一般情形: P e P cos P n n
的q’为多少?
介质被均匀极化,介质内无净极化电荷。
介质内的场强: E E0 E
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 实验表明: 对于各向同性的电介质,在E0不太大的 情况下,有:
P ( r 1) 0 E
上式表明P,E的简单比例关系,将比例系数写 成稍复杂的形式,是为了以后相对更重要的式子 表达方便。
en为薄片表面外法向单位矢量
例:
n
θ - - - - - + + + + +
- - - - - - + + + + +P +
P
思考:将介质从中分开,能否分离正、负
极化电荷?
§7-9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
1 真空中的高斯定理: E dS qi
S
0
1 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E dS
极化面电荷: P ·en
介质内表面(r =R1)处:
( r 1) q0 er P 0 ( r 1) E 2 4r r
1 P r R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由定义
C 与 d S 0 有关
S
C ; d C
插入介质
0S q C u A uB d
C
0 r S
d
C
(2)球形电容器 已知
设+q、-q 场强分布: E 电势差:
RB
RA RB
q
r q
B A
RA
q 4 0 r 2
q q
RB
1 1 u A uB dr ( ) 2 4 0 RA RB R A 4 0 r
f
pe
pe
3;
+ E + 外 + + + +
在外电场中有极分子的固有电 矩要受到一个力矩作用,电矩方 向趋于外电场方向。但由于热运 动的存在,不会完全一致。
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 E + 外 + + + +
+
两端面出现极化电荷层
电介质被极化的宏观效果
①外电场越强,极化电荷越多; ②电介质不均匀,则不仅在电介质表面会出现极 化电荷,在电介质内部也会出现极化电荷; ③对均匀电介质,在其内部任一小区域内,正负 电荷数量仍然相等,因而仍然表现出电中性。
二、电极化强度和极化电荷
单位体积内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P
1、电极化强度(矢量)

pi
V
物理意义:描述了电介质极化强弱,反映了电介质 内分子电偶极矩排列的有序或无序程度。
在各向同性的电介质中,P 0 E

称为电介质的电极化率,它取决于电介质的性质。
2、极化电荷和自由电荷 极化电荷
E E0
++++++ r + ------- C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例2 圆柱形电容器 解 设两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电 E ( RA r RB ) 2 π 0r l RB R dr Q RB U ln R 2 π r 2 π 0l RA 0

E E
E E0 E
1
1
E0

击穿:在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变成导体的现象。 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约为:
3 KV mm
矿物油的击穿电场强度约为: 15 KV mm
云母的击穿电场强度约为: 80 ~ 200 KV mm 1
二、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真空中有一均匀带电球体q0,球外的电场强度为: E0
特点:非孤立导体,由两极板组成
2 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电容为电容器一块极板所带 电荷Q与两极板电势差 VA VB 的比值 .
Q Q C VA VB U
U
AB
Q
Q
E dl
VB
VA
电容的大小仅与导体的形状、相对位置、 其间的电介质有关,与所带电荷量无关.
3 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1)设两极板分别带电Q
Q Q C VA VB U
(2)求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
(3)求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4)由C=Q/U求C 例1 平行平板电容器 Q 解 E 0 r 0 r S
Qd U Ed 0 r S
+ + + + + + Q
r
d
- - - - - - Q
S
Q 0 r S C U d

S
D dS q0
S
பைடு நூலகம்
()电位移矢量 1 D是一个辅助量,电场的基本物理量仍是场强E

静电场中 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 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
1.2 电介质的极化
1.电介质极化的机理
对于无极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电荷的中心被电场力拉开,使得正、负电荷中心产 生相对位移(这种极化称为位移极化),形成电偶极子。
在此力偶矩的作用下,有极分子的电偶极矩方向将转向与外电场基本一致的方向,这种极化称 为转向极化,其结果是电介质的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的电荷.
真空中 r 1,空气中 r 1.005 ,可认为近似等于 1,其他电介质的 r 都大于 1。电介质的相对电容
率 r 和真空中电容率 0 的乘积称为电介质的电容率 ,即 r0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
1.2 电介质的极化
3.电介质的击穿
如果外电场足够大,电介质分子就会摆脱分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电介质的绝缘性被破坏而 成为导体,这个过程称为电介质的击穿,这个外电场的场强称为击穿场强。
大学物理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
1.1 电介质的分类
电介质又称绝缘体。我们通常把气体、油类、蜡脂、玻璃、云母、陶瓷、橡胶等这些基本不导 电的物质称为电介质。
对于各向同性的电介质可分为无极分子和有极分子两类。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
1.2 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的极化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的现象。 其中,极化电荷又称束缚电荷,是指在外电场中,均匀介质内部各处仍成电中性,但在介质表 面出现的不能离开电介质到其他带电体,也不能在电介质内部自由移动的电荷。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
1.2 电介质的极化
2.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如果不存在电介质(真空),自由电荷激发的场强大小为 E0 ,引入均匀电介质后,当均匀电介质充
满电场不为零的空间,或几种均匀电介质分区充满电场且分界面都是等势面时,电介质的场强大小 E 将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故,可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解
SD dS Q0
选半径为r,长度为L的高斯圆柱 面
r
R2 R1
SD dS l
D2 π rl l D
2πr
E D
ε0εr 2 π ε0εrr
(R1 r R2 )
P
0 E
( r
1) 0 E
r 1 2 πrr
r
R2 R1
(2) E

0
r
r
E1 2 π 0 r R1 (r R1)
q0 有关.
s内
特例: 真空——特别介质
特例: 真空——特别介质
q' 0 , P 0 , D 0E P 0E
回到:
1
E
s
dS
0
(
q0
S内 )
3. 如何求解介质中电场?
本课程只要 求特殊情况
各向同性电介质 q0 ,q' 分布具有某些对称性
(1)各向同性电介质:
P
0E
为常数
D 0E P 0E 0E 0(1 )E
模型 “电子气”
与电场的 相互作用
静电感应
电偶极子
无极分子电介质: 位移极化 有极分子电介质: 转向极化
宏观 效果
静电平衡
导体内 E 导体表面
0, 0 E表面
内部:分子偶极矩矢量
和不为零
pi 0
i
感应电荷 0E 出现束缚电荷(极化电荷)
4.极化现象的描述
1) 从分子偶极矩角度
单位体积内分子偶极矩矢量和——极化强度.
R2的薄导体圆筒组成,其间充
以相对电容率为r的电介质. 设
直导体和圆筒单位长度上的电
荷分别为+和- . 求(1)电介 质中的电场强度、电位移矢量

6-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6-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v v 1 q E⋅ dS = ∑ = 1 ( ∫
S
ε0
S内
ε0
∑q +∑q′)
0 S内 S内
式中的 ∑q 为闭合曲面内一切正、负电荷的代数和 为闭合曲面内一切正、 即自由电荷q 极化电荷q (即自由电荷q0、极化电荷q’)
v v 1 ∫ E⋅dS = (∑q0 +∑q′)
S
ε0
------ 有源场
分析电场所具有的对称性质 巧作高斯面, 巧作高斯面,即选择适当形状的闭合曲面为高斯面 计算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
v v dS ΦD = ∫ D⋅ dS = ∫ D
S
计算高斯面内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出电位移 D
∑q0
D∫dS = ∑q0
D=
∑q0
∫dS
由电位移 D 求出场强 E
4 0εr1r2 πε r r Br r ∞r r ∞ UA = ∫ E⋅ dl = ∫ E⋅ dl +∫ E⋅ dl Q A B A A r r E3 = ∞ 2 4 0εr2r πε =UAB +∫ E4 ⋅ dr
S内
S内
v v 1 Q∫ E0 ⋅ dS = ∑q0
S
v v ∴∫ ε0E0 ⋅ dS = ∑ 0 q
S S内
ε0 S内
v v ∴∫ ε0εr E⋅ dS = ∑ 0 q
S S内
v v v 令 D=ε ε E =εE ----电位移矢量 ----电位移矢量 0 r v v 自由电荷 电位移通量 ∴ D⋅ d = ∑ 0 S q ∫
§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H+ H C−+ H −
电介质: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运动电荷的物体, 电介质: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运动电荷的物体,又称为 绝缘体 电偶极子模型 正负电荷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特性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特性

(1) 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无极分子原本重合的 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 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形成了一个电 偶极子, 偶极子,分子电偶极矩的方向沿外电场方 向。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偶极矩 称为感生电矩。 称为感生电矩。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出现极化电荷的 现象,就是电介质的极化。 现象,就是电介质的极化。 在外场作用下,主要是电子位移, 在外场作用下,主要是电子位移,因而无 极分子的极化机制通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极分子的极化机制通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体内一般没有自由电荷, 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特点:具有极化能力和其中能够长期存在
电场的性质是电介质的基本属性
电介质的四大基本常数
介电常数: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 介电常数 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 主要的宏观物理量;以电极化的方式传递、 主要的宏观物理量;以电极化的方式传递、存 贮或记录电的作用与影响 电导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泄露电流 电导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泄露电流 介电损耗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电能的损耗 介电损耗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电能的损耗 击穿是指在强电场下可能导致电介质的破坏 击穿是指在强电场下可能导致电介质的破坏
1.无电场时 1.无电场时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分子热运动,各分子电偶极矩的取向杂乱无章, 分子热运动,各分子电偶极矩的取向杂乱无章, 整个电介质宏观上对外呈电中性 整个电介质宏观上对外呈电中性 2. 有电场时 有极分子介质-----取向极化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有极分子介质 取向极化 orientation 无极分子介质-----位移极化(displacement polarization) 位移极化(displacement 无极分子介质 位移极化 边缘出现电荷 电荷分布 电介质的极化共同效果 电介质的极化共同效果 -----边缘出现电荷分布 极化 极化电荷( Polarization charges) 束缚电荷( bound charges)

电磁学 第3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磁学 第3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ρ′ = −
v v P ds
∆V
注意: 注意:均匀极化时电介质内部的极化电荷体密度为零
20
4.电介质表面(外)极化电荷面密度 电介质表面( 电介质表面 内
r dS
θ
dS
r r v ˆ dq ′ = P ⋅ d s = P ⋅ dsn = Pnds 面外
dq ′ v ˆ σ′= = P ⋅ n = Pn dS
16
约定: 约定:
q ', ρ ',σ q0, ρ
0
'
,λ ,λ
'

0
0
表示极化电荷; 表示极化电荷; 表示自由电荷
二、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在已极化的介质内任意作一闭合面S 在已极化的介质内任意作一闭合面 基本认识: 基本认识: 1)S 把位于S 附近的电介质分子分为两部分 ) 把位于 附近的电介质分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在 S 内 一部分在 S 外 2)只有电偶极矩穿过 的分子对 )只有电偶极矩穿过S 电偶极矩穿过 S内外的极化电荷才有贡献 内外的极化电荷 内外的极化电荷才
S
17
1.小面元 附近分子对面 内极化电荷的贡献 小面元dS附近分子对面 小面元 附近分子对面S内极化电荷的贡献 在dS附近薄层内认为介质均匀极化 附近薄层内认为介质均匀极化 薄层: 为底、 的圆柱。 薄层:以dS为底、长为 的圆柱。 为底 长为l的圆柱 只有中心落在薄层内的分子 才对面S内电荷有贡献 内电荷有贡献。 才对面 内电荷有贡献。 所以, 所以,
∫L
s
E ⋅dL = 0
v v
v
v
∫∫ s E ⋅ d s =
q ε0
媒质中{
导体感应电荷, 导体感应电荷,感应电场又反过来影响原 电场,静电平衡。 电场,静电平衡 电介质:即绝缘体,不导电物体, 电介质:即绝缘体,不导电物体,在电场 中怎样? 中怎样?

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 E ds ( q0 q)
s
0
s内
s内
q P ds
s内 s
1 1 E dS q0 q q0 P dS 0 0 S S


0 E P dS q0
四、 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应用
令D 0 E P
S


引入辅助物理量:电位移矢量(electric displacement)
D 0E P
介质存在时高斯定理:
D ds q0
s s内
电位移矢量对任意闭合曲面的通量等于该曲面内所有自由 电荷的代数和。 二、电位移矢量D 1、定义:
(S )
_
E0

ds
l


P dS q
( S内)
V
S

V 内的极化电荷总量 q P ds s P d s 该点的极化电荷体密度 ' s V
'
P ds / V
' s
* 此式为各点极化电荷体密度和该点极化强度的关系。
q' , ' , ' 分别表示极化电荷、体密度、面密度 • q0 , 0 , 0 分别表示自由电荷、体密度、面密度

二、极化电荷体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1、以位移极化为例 极化分子电矩
p分子
ql
S
E0

ds
单位体积有 n 个分子 极化强度矢量
l
0
P np分子 nql
D E

10-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0-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5
板间电势差:
U AB
d1 d 2 E dl E1d1 E2d 2 1 2 AB
S
电容器的电容:
q S S C d1 d 2 d1 d2 U AB

r 1 0
r 2 0
r 1 0
r 2 0
P

pi
V
单位体积内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描述了电介质极化强弱,反映了电介质内分子 电偶极矩排列的有序或无序程度。
pi :分子偶极矩 :电极化强度 P 2 的单位: Cm P
如果电介质内各处极化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就称为均匀极化。我们只讨论均匀极化的电介质。
5
三、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D 0 r E E
例1 . 已知:导体球 R 、Q 、 r 求:1. 球外任一点的 E

(1101A)
r
R
2. 导体球的电势 u
解: 过P点作高斯面得 2 D 4 r Q D dS Q
S
r
S
电势
P
Q D 4r 2
D 方向:沿径向向外
0 r E
D E
电位移矢量 D
0 E 真空中
介质中
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D dS q S
自由电荷
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闭 合曲面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12
* D、E、P 三矢量之间关系
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的应用 SD dS q
即 或
n E2 E1 0
E1t = E2 t
上式表示,从一种介质过渡到另一种介质, 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不变。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S
εr
ε0
σ + + + + + + −σ 0 - - - - - - - - - - '
闭合曲面内 自由电荷总数
闭合曲面内束 缚电荷总数
εr − 1 Q′ = Q0 εr
v v 1 ∫ E ⋅ dS = (Q0 − Q′)
S
ε0
εr − 1 Q′ = Q0 εr
v v Q0 ∫ E ⋅ dS =
v + E0 + + v' + E + v + E =0 + +
感应电荷 (自由电荷) 自由电荷)
v E0
v v v' E = E0 + E = 0
感应电荷电场强度
导体内电场强度 外电场强度
+σ0 + + + + + + + + + + + -σ ′
- - - - - v v v 导体 E0 E E'
感应电荷 自由电荷) (自由电荷)
注意 σ 0 ≠ σ ′
S
σ0 + + + + + + + + + +
d
-σ 0 -
v E0
--------S
σ′ E′ = ε0
+σ0 + + + + + + + + + + + -σ ′
- - - - - v v v ε r E0 E E'
+σ′ + + + + + + -σ 0 - - - - - - - - - - -

6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6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E

E0

E
'

E0
r
E

E0

E
'

E0
r
r :电介质的相对电容率(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空气) r 1 其它电介质: r 1
0 :真空电容率(真空介电常数)
0 r :电介质的(绝对)电容率(绝对介电常数)
3. 电极化强度
定义:
P


p
V
p :每个分子的电偶

E
'

εr 1 εr
E0

'
+-+
+-+
+-+
+

-+
+
+-
+
0
E0

0
ε0
同理
代入①式,有
E' '
ε0
'
r E E' E -+- -+- -+- - +- - +- - 0
σ
'

εr εr
1
σ0

(1
1 εr
)σ0
'
+-+
+-+
+-+
+

-+
+
-+Q+0
0
r E E' E
' -+- -+- -+- - +- - +-Q-' 0

大学物理_4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大学物理_4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S
i
自由电荷
各向同性 线性介质


P 0r 1E


D 0r E E 介质方程
r 0 称介质的介电常数(电容率)
在 斯具 定有 理某出种发对解称出性D的情况下,可以首先由高

即 D E P q
说明:
1.电位移在闭合面上的通量只和闭合面内的自
第十五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Dielectric In Electrostatic Field)
§15.1 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15.2 电介质的极化 §15.3 D的高斯定律 §15.4 电容器及其电容 §15.5 电容器的能量
§15.1 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电介质的特点:无自由电荷,不导电。 电场中置入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时的影响
定义 C Q 单位:法拉 F
U
电容只与几何因素和介质有关 固有的容电本领
【例1】求真空中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解:设球带电为 Q
导体球电势 U Q
4 0 R
导体球电容 C Q
U
4 0 R
问题
欲得到 1F的电容, 孤立导体球的半径R
由孤立导体球电容公式知
R

1
4 0

9109 m
R3
4π 0r 2
(r (r

R) R)
q2r2
we

0E2
2


32π2
q2
0
R
6
32π2 0 r 4
(r R) (r R)
静电能:We
V wedV
0
we
4πr
2dr

9-7 电介质

9-7 电介质
9-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电介质
电介质是指在通常条件电阻率超过108.m 的物质下导电性能极差的物质。
电工学中一般认为电阻率超过108.m的物 质就属于电介质。 电介质可以作为绝缘材料使用,同时,在电 场作用下,电介质会被极化,某些固体电介质具 有许多与极化相关的特殊性能,如电致伸缩、压 电性、铁电性等等。
r
R2
R1
r R1
r R2 E q0
E 0
4 0r 2
R1 r R2
E
4 0 r r 2
q0
r
r
r
R2
R1
UO Edr Edr Edr Edr
0 0 R1 R2

R1
R2


R2
R1
0 r r
q0
2
dr

R2
σ ' -
E 2 2 0 0
σ ' - - - - - - - - - - - - - - - - +
+
+ +
0
适用于各向同性的 0 E0 0 E E0 E 均匀电介质充满整个电 0 0 r 0 r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S
D d S q 0
S
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高斯面所包围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课件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课件
详细描述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可以分为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和取向式极化三种。电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电子受到 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离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离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取向式极化是由于电介 质中的分子或分子的取向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改变。
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表现
压电材料的研究涉及晶体、陶瓷、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通过优化材料成分、结 构及制备工艺,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等,以拓展其应用范
围。
新型电介质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电介质材料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介质材料不断涌现 ,如铁电材料、弛豫铁电体、多铁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储能、传感、信息处理等方面 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VS
详细描述
压电材料中的电介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形变导致分子间的电荷重新分布, 产生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利用 压电效应可以制作传感器和换能器等器件 ,广泛应用于声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等领 域。
05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研究进展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高介电常数材料在静电场中表现出优异的电 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这些机制在不同频率和 强度的电场中表现不同。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影响其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这些性质 在电子设备和电磁波传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电介质极化对电场的影响
01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因为电介质的存在会 导致电场畸变。
02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可以用Maxwell方程组描述,通过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介质的电极化强度随外电场的增强而增大。 实验指出,对于各向同性的电介质,其中每一点 的电极化强度 P 大小与该点的总电场强度 E 大 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同,即
P 0 ( r 1) E
电极化率 r 1
P 0 E
2. 电极化强度 P 与面束缚电荷的关系
以非极性分子为例考虑电介质内部某一小面元 dS 处 的极化
3. 电介质内部的体束缚电荷
在电介质内部作任一封闭曲面 S
en
P
dS
由于极化而越过 dS 面向外移 出封闭面的电荷为:
P cosdS P dS dqout
通过整个封闭面向外移出的电 荷为: S
qint
体束缚电荷的产生
dqout P dS qout
S S
由(1)(2)
1 2 2 0
2 r 1 0 0 1 r 2 2 0 0 1 r
故板间电场强度为:
2 0 2 2 0 2 E1 E2 E0 0 0 (1 r ) 1 r 0 1 r
(1) 板间充了电介质后的电压为:
电介质是中性的,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由于电 极化而在封闭面内留下的多余的电荷为:
qout P dS qint
S
表明:封闭面内的体束缚电荷等于通过该封闭面 的电极化强度通量的负值。
5. 电介质的击穿
外加电场不强 电介质被极化
外加电场很强
电介质被击穿
分子中的正负电荷被拉开而变成可以自由移动 的电荷。若大量的这种自由电荷的产生,电介 质的绝缘性就会遭到明显的破坏而变成导体。 ——电介质的击穿 介电强度(或击穿场强):一种电介质材料所能 承受的不被击穿的最大电场强度。
5.3 D 的高斯定律
1. 有电介质存在的静电场
有电荷,就会激发电场。因此,不但自由电荷要激 发电场,电介质中的束缚电荷同样也要在它周围空 间(无论电介质内部或外部)激发电场。
按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E E0 E
总场强 自由电荷激 发的场强
束缚电荷激发的场强
2. 有电介质存在的高斯定律,电位移矢量 D
1
int
电位移矢量 D
P 0 ( r 1) E
D 0 E P
D 0 r E E
介电常量
注意:该关系式是点点对应关系。对于各向同性 介质而言,E 和 D 同向。
讨论
(1) D 高斯定律
D dS q
S
0 int
D 0 E P
D E ( E0 E)
dielectric

P
S
qint
dS
E:所有电荷产生的总电 场 由高斯定律可知:
0
q0int
conductor
E dS ( q
S 0
S
1
0 int
) qint
又体束缚电荷为:
推导 D 的高斯定律用图
qout P dS qint
(
讨论题: 在均匀电场中分别有一个介质球和一个介质中的球形 空腔,问极化电荷的电场是加强还是削弱球心处的电 场?
E0
+
E0
en 削弱
- - - - - -
en
E’

+
+ + + +
+e + n + + +
+
E’

- en- - - - -
增强
讨论题: 电介质在外电场中极化后,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电荷, 若把它截成两半后分开,再撤去外电场,问这两个半 截的电介质上是否带电?为什么? 不带电 分析:因为电介质极化后所带的电荷是束缚电荷, 不能象导体中的自由电荷那样能用传导的方法引走。 所以当电介质被截成两半后撤去外电场,极化的电 介质又恢复原状,仍保持中性。
因此,在宏观上表征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和讨论有电 介质存在的电场时,就无需把这两类电介质区别开 来,而可统一地进行论述。
三. 电极化强度矢量
1. P:表征电介质的电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p P V
i
对于非极性分子而言,每个分子的感生电矩都相 同,则 n: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P = np
SI单位:C/m2 (与面电荷密度的单位相同)
2. 当有极分子电介质在有外电场 E0 时,每个分子 的固有电矩都受到力偶矩作用,要转向外电场的方 向。
E
F
p
F
注意: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干扰, 并不能使各分子电矩都循外电场 的方向整齐排列。外电场愈强, 分子电矩的排列愈趋向于整齐。
◆ 整块的极性电介质
在垂直于外电场方向的两个表面上也出现面束缚 电荷。



1
1
D1
E1
U

D2

E2

+ + + + + - - - - - -
? 求:U?电介质上下表面的面束缚电荷密度 1
1
1
+ + + + + - - - - -



2 2
S
1
1
D1
E1
U

D2

E2

+ + + + + - - - - - -
表示:dS 面上因极化而越 过单位面积的电荷
l
极化电荷的产生
◆ 若面碰巧是电介质的面临真空的表面,则得到 面束缚电荷密度:
P cos P en
讨论
在电场中极化后,介质表面将出现束缚电荷,外法 线与场强夹角小于 90° 的表面带正电;外法线与 场强夹角大于 90° 的表面带负电。
S 1 1 1
D1 1
1 E1 0 r 0 r
D1
对于右半部分,同理可得:
D2 2
2 E2 0 0
D2
1 2 r
(1)
又,左右两部分的电势差相等:
E1d E2 d
E1 E2
此外由电荷守恒:
1 2 r
(1) (2)
S S 1 2 0S 2 2
解:未充电介质以前, E0 0 / 0 , U 0 E0d 板间一半充以电介质后,在左半部分,做一封闭高 斯面,由 D 高斯定律:
D dS
S 1
St
D1 dS D1 dS D1 dS
Sb Sl
上底面
下底面
侧面
D=0
D Sl
D dS D S S
电位移线从正的自由电荷发出,终止于负的 自由电荷。
E dS ( q
S 0
1
0 int
) qint
电场线起止于包括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在内 的一切正、负电荷。
讨论题:
在带电两块金属板之间有一层与板平行的均匀电介 质,图中给出了两组力线,试问,哪一组线是 D 线,哪一组线是 E 线? (1) (2)
2 2 U Ed E0 d U0 1 r 1 r
(2) 电介质的电极化强度为:
1 2( r 1) P 0 1 0 ( r 1) E1 0 ( r 1) 0 r r 1
由于 P1 的方向与 E1 相同,即垂直于电介质表面, 故:
3. 了解有介质时的电场能量的计算。
5.1 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U0
Q
+++++++
U
-------
r
Q
+++++++
Q
-------
Q
U
1
r
U0
E
E0
U0 E0d , U Ed
电介质的插入使板间的电场减弱
r
r 1 ~ 10
4
电介质的相对介电 常量(相对电容率)
5.2 电介质的极化
(3) 利用 P 0 ( r 1) E 可求出电介质的 P。
(4) 利用 P cos P en 求出面电荷分布。
例5-3-1
+ + + + + + + + +
0 0
2 2
U0
- - - - - - - - -
1
1
+ + + + + + - - - - -
+
b. 非极性分子
二.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在外电场中
1. 当非极性分子处在外电场 E 0 中时,每个分 子中的正、负电荷将分别受到相反方向的电场力 F+ 、 F- 作用而被拉开,导致正、负电荷重心发 生相对位移 l 而成为一个电偶极子。
E
F
感生电矩: p ql 其方向都沿着外电场的方向
D 和束缚电荷密切相关
注意:D 高斯定律所表达的,只是高斯面上的 D 通量与高斯面内自由电荷总量的整体关系。而高 斯面上任一点的 D 与所有的电荷有关。
(2) 由曲面上电位移 D 和场强 E 的通量与面内自 的关系: 由电荷 q0int 、束缚电荷 qint
D dS q
S
0 int
dV dS
en

E P 体积元 dV 内的分子的正 电荷的重心都能越过 dS 面到前侧去。
l
极化电荷的产生
由于极化而越过 dS 面的总电荷为:
dq qndV qnldS cos
将 p = ql,P = np 代入得:
dS
en

E P

dq P cosdS P dS
dq P cos P en 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